爱迪生的事迹简短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19:52:37
爱迪生的事迹简短的
x}YokW_}ֽv^Fit:/yt]7Rgq5EQ]QgST!߷>]T.k~< \0 x{L[Ǥ,i]xW/'G5SgxGasfX; xń?ez׼lxÉ7%%qՙy|<?Ar/?|TV 5Npynu1ؙn8??W9|ſ{W縎Iqޟ[MxӒ^=Sۦ6u31֢!sg<59 <%:_|C1[s &ý[{Z{>j3p5F<{xnj^kIE]׷u&[ Gѫz /1DC[ L1kgx#ne g5՘O&3/ OYypʚRP؍7o_B"* =)׭ԍ)qz}W~~۟~()GgcU_cldptga,Eڭg_r~@wߘ | io;3ǿۯt˦lfp`{P/>{ζRO)L6KR (ݣy8:ѯ4mC=Zn1ݴI]ʍv dq\o_X|> 'Bb /70GǦgnS~&#A5p|Zj[:j.቗l9vG63,89 p(Eokkp/xD/boqI ,=w,ip'װ;d&K~r%w8ؾG%uF魔ղ?@-='`}rƄon+"ܻMtF52;8 SFS= ϑ)ͬ7=vyJɯM19`{G+H@_BМ1v8 SĹ&u=GT2n:R_yUփַ,HocҦnJ`f ~%`oj`IHxR+iR{ث:j}m^‡eΦļmU1Qi~/xwZAWMYFFM J 35&n?c5mrN1!/8_܀;T~?}%`đ 7)o~> 0DܟLq 38$n=_;|Ep9VDWsvɉv& !^.0\dRVbQB!jL:26Oz)T[k~> Cr]еA,?b4*`3Rr<X0 ?X \<1SE#9 <:5펈̀ᰛ^ӟUt[@۬. wn/x,Ft3<^3 u2QJд*j^kp8g _l42Y jA *h]]"H !GrTM2aJ1-PYЊꡛtߏTVmP uCtWg`@h?9eʜ[tv]Zt&xd>Ck oykݍ_V5qdi"W#|J- daD0x gFPpy_b9r3"~#X kx'+֡;xR`|蘵[yqn øv <0c 1Pw @ ^?|Wo~Lk#w_}уŽQ87~'j;+?|lZV .pHtoX$h@D3^dz?Zj.:8WA')O QMKm]3t^ݤ[㟦I{$"w0̮{ EnI~W7'3(0Wv3y,؁@*tt<]*ИtМܒ[z#q ewiI;(EY]_:Lo*Cz "dV=K?ۯ T; IBI5{z+f3Adb5$hlA}hR طrJEoR_7gmMqN #1"s'B$mP,/M%pۦ _ڸyŭ TTm]rD.+{9,HBu;m{M:o>,}b &:Myq4My/_ҋI%M9덇A2X0eʧD Z/u LFkNйtl UȚ)3lb mth+tܠ{%?))܇F#xbs`7Wpԫu ( GR8`ڼ?7_/OD.W P۶b'f8+9Ğ]ް zcp 12_ O%DVw#otȐ?U#X>=Pur"Yc :%aPy{.RWwoczzab:<0.EdPY3BH\Wa[wt \|Ėd2>N9etL?2ceta:O+&%hJ=ث/?HˡבŰ 7OLZ 8=rh2i5{2ep~C|.' 4NhTga#Ӣ>rhj -]UU=YY!x3 רq53Їdi_(#&KMj('~.b;sII7pIӄw>r63T-S*oʏx,bgM7!Qk "qP{T(Cm=zk3MwRw`3<6I%g8E:q%njozU9`AqcF$fjGLu*KoTT#~Lediq;QdX,H!]תӃŞ5ĔH6c=*T`CCSaD0nl*k!`HWoHo2*S61iP[;v +Y>3]ɮAT9!֤D7{~՜XXѲ;L L/ܤF'm̒5~0,~;h&\/:y)y?}Ύךe]e @8\^ W>% ] ܑ='G_ M1aRtmɊ ~K,JW Afl&@QO+;+3 R2_+b:,xXeh焷V 4E? !GyL; T'm(o9 1VÔ&p,϶Bey>&`޶6DYqQ9$P+ )A?.TQ:7ǀ|<ݨ&]"Tw҈LV@jW~{ Dn+S> 8_FsrIK;E=QJ4kLm=cZ`'#z19h4gEY?_$VZ~?lP̟GS1țv*~uXZvڟEZ旜)XFZ `%X{tju>-C</=_1{-X0B=}ƲC)5Dh4UB7O.#sC˙ib{/nTm3._FO8trwb>^,C8>BA NL^ )A40\^Ni;8a+1=o<ɿEB&1 a0|~ȼRC5%B +LmitgM![=7J‘֩ /΃}kV%}*ع#zF<,޼r r?MZnn-x~luڱ=Q tjffMnuLj&C p+tZ9Md|RTʳv=!UF t$@vm+ޡ.׼݉2a@DH=y2rOЛ˦tQQ:$w1 s/N STxhVXZV.B@+ (nufJ)SYqUlN2"u@ @es_.rwT%*1Niv%nb A &':5Jkͨ.%b#jJ&0GOjb| R ɏ)Uqq\G"REbFZò0{'3!3x XAq#sA"BCVElē{iRQ HBT&ZUVO{w`e԰(uo^'к1[ Ɂ`:-MXKyC^7 `W@NX&{DHBc#5kx.K%GX9n(꧴hGcowD)Keܵv`4\\u/IhWvAEniƴr~=M( L{K~[F?@-qܟ!?KEбDbVHCkP(MiU- `|P1G+ y`D$A#X'Z*ƾ^vI#z8(D19a&4Mw @Bs, FfeSfa'}0`*~ώ~rZ-ۖb,> ! *&a7GXv6:>b-V!ҡ!KH7J{'SܜyW*OW"o_KTj;O+@̬N I,9<\Y`eɵ{ &}C#Ix[⤺ihj=,|] (HјcѤ5a\j\ީI0 BLpI|÷1U8/?د /+YY[SPZuģ}> ;&,4/Bi{Z\|T 2%劷2v/2[#sJE~.xY+zTU=yN-*P T&1/uTO,)iCyBꎸJɓ<k0oKBɲM]o :n x]-?/u,b~@ R,xa?P")0.]Ioj-~/ai5|{pYT!eJUL6&S#W;:ƾ4:nfI)Lx~p ĥ6kmo;xih]ۊLֵx YNK{ O96[>1T ','B]w]ZW f13|OcOe42sǙͬ81:0=|N|޷?ǏFϵj-C2>~x )U-ûqߑ Aػgq𞜷~"lbK]5x_ұpn 7,bZ7c¢6'œ1ڜ(2 :EPlBZA,m/iփ3̂M:QMa6ɉJ9 dM~n֥6G$=IDXiQ 6[/ ~45z =1seBOe(ɗ O:_v:w=ڸjkeZ䄅zt叢TRTI)Zk [-:MG1P_ff4a;6ĮYқC(`@W2p4€;qֈk1T5 UqhYнAbJkvC*N^>aqo茧8K IZuep<6jC+lA;&k3 W?/t?li:t\Z쀵`oxkFfR^3)&nNxФT?kVRZ-,)Ք tH6ѓ=ApF&ar5Thr2;?n,'9fYI\ӴsjHF R`{hXf}[p=8GVE$ޅ#ho3~g*%)=@m p2 ̬9ImKo^*|pq܆wV*OnJ}[Gs)z ? /S F 6]j7e稵f4z\v: TەG8RsPcʽMн=Nff Qa?)6AX264En}QfVH襞i |XLI I!e6NYwIL4MPcPR@VY%xn=ЮlH~:R%)>#[PqLG;389Rg;ധ=PV,$zR5R$N:睏=f#<_ =5chJᯰuoL3ͺdp[0M8غȘtC?}$:.xKے}϶Ȕu׵#BW5jU- +nuw_?vb&D/P$h-64+H;FE;&_˘Θxޅ jpU#]dj *i" D#Tfi+[`eQM,RDΖ/z f*"%1|(H4lEK#tej˱U>(S9Rr<52%m< )(̋;9\&<;Wg<txX6ѪϮ(שtzo Y79{s܌kLqzVRBVb-U|;jWro8GA…KE͕5Mn%Ȕ8i2lIFܤpg\9#͈>1,y`H(3w"p&7Zf+OcbE7z+gDmK;t0zMC׬hɋ5UQM> OJ&.;w88hy#HCdYJ5,BkV\1`rf`ȏo8R`CAhl/DpG>]tQm'ԭD}O8MՆ|.Q܄ &lt~X@>OGgO|EUӆqh [; zwй/O?eglOn~ڼO ^v=l7yG cHUo`N*8TZ;ٰ!TЊzv `iz=*~EJ†bmYY $e8(7s0H@Rho~9қ {AQpVA%%~lܭslM*K "YVΥ&GB[VfO"CX75C}0hJj]dkkٱ̻Y ($)a"cgp6ro䚌wkt+sҰ0>N 5PRD ۆE0K)l;Ox;w-祚ZewY-n6.ѝ?(I]HJcKx2xI2Ӷ,Fbh0PZB\֌c/]b#zv7雓Uឞ5c^TR 0ڲZ=8BIίLՅ=zyNYr_5O&w ˶"țE]Y'hSzfbzHXg~~tWe%S:`坟m% mU%xy(z@tzHkOJrq+="4e4gҵ=򝻞qw1*lҗ<_k9l*I $ "~)m}C?pq&T.]H^59v{m1@`l\X5{t׫&nyajh+W0w{'9ɪpL)/u0d]Ga00bKDnQU f :V`Aʐ&]nDxQt{T7ؠw* Z 3gGVcW!.bE:]#y(. -϶4 ~uV֞IFFHGt|Zq(лxZ^Eѣ_CB@_RMʪGl+ 5^@ڟ]krc^iV>9[֋Ft͇g_Y@Ey_0-~/w`Z nPՋ((?YB LqegK܁d~zʷ݉7f Y. cd,C_n願#쨉Ҡ]sF[s5}}]K13)AHY(8K"<Ρ?ƌ8 <;f- Tx[`~8Llf:yx:jOֽolrU3G k$. 9cvq^gG9xuS})$<(Tx$uKvXIY ,؄Y\2vv {eƔڎp;]IBSweod4=ր: 6]hRr 'yR㻙ws5C*p$_Ub.&ֻԏDߝ񄅣`Idl3 7雥PװGo$WF7BHƌYD˪~ &R MEE6;Tz<2/,o #VyT8-1orE3M1ԇM)OKئSr64 ޗl$ʫ|:c/;mfk|I+KjHd> D =y[3bjWYوU-ނAWq|`&KPnnjPKuk}qUM6<#"(eK`X4ۍ@ܐy[|;Yq9ͨ.9|crZ*J` ?3;lgEzP}$&,;3ck(Ne"i=@kyB^qR0&7Gt;kS-_ % M;#@:V^-/=5PK׈D3%>RIӖBNwԮ$:z3N^-&'|>]X/IW eIuqҫP^>󈹗/TE~vZOQyȒ!W!kel|!d/q^gwp/4! O5]F* 5a4hjpL>J,n+i $;pVnY~Q̉T 7;#)ѧd<3Ӟl Ñ'e%3iW$1 Be4&wg:-[2"`>Kbx#1/Φktn Z@QA_Kމ iX+Zr%Tn31T䶍hK Ur ҲS]Ck iHgL/f@MhD/{5:W5ل|`+iZ.LK*NCڤ(hXMd$Le—UwRc"ɯW؎V,9φjw2x/Y0IM6nIԖ(S!OI썔!Cn_\kj1 gFVI.kgp.=K oWQyMײkwV谝Mzx.ĕc)*A #'A L `HL@܅;[xݲE=RozݦQ9n)Wh/|b*d%GdawnI

爱迪生的事迹简短的
爱迪生的事迹简短的

爱迪生的事迹简短的
爱迪生未成名前是个穷工人.一次,他的老朋友在街上遇见他,关心地说:“看你身上这件大衣破得不象样了,你应该换一件新的.”
“用得着吗?在纽约没人认识我.” 爱迪生毫不在乎地回答.
几年过去了,爱迪生成了大发明家.
有一天,爱迪生又在纽约街头碰上了那个朋友.“哎呀”,那位朋友惊叫起来,“你怎么还穿这件破大衣呀?这回,你无论如何要换一件新的了!”
“用得着吗?这儿已经是人人都认识我了.” 爱迪生仍然毫不在乎地回答.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1931)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利坚合众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爱迪生同时也是一位伟大的企业家,他1890年组建的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Edison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其两个主体业务组成了大名鼎鼎的通用电气公司(GE).
生平
爱迪生于1847年 2月11日诞生于美利坚合众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Ohio)的米兰(Milan)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Michigan)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爱迪生8岁上学,但仅仅读了三个月的书,就被老师斥为“低能儿”而撵出校门.从此以后,他的母亲是他的“家庭教师”.由于母亲的良好的教育方法,使得他对读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不仅博览群书,而且一目十行,过目成诵”.8 岁时,他读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狄更斯的著作和许多重要的历史书籍,到9 岁时,他能迅速读懂难度较大的书,如帕克的《自然与实验哲学》.10岁时酷爱化学.11岁那年,他实验了他的第一份电报.为了赚钱购买化学药品和设备,他开始了工作.12岁的时候,他获得列车上售报的工作,辗转于休伦港(Port Huron)和密歇根州的底特律(Detroit)之间.他一边卖报,一边兼做水果、蔬菜生意,只要有空他就到图书馆看书.他买了一架旧印刷机,开始出版自己的周刊——《先驱报》,第一期周刊就是在列车上印刷的.他用所挣得的钱在行李车上建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不幸有一次化学药品着火,他连同他的设备全被扔出车外.另外有一次,当爱迪生正力图登上一列货运列车时,一个列车员抓住他的两只耳朵助他上车.这一行动导致了爱迪生成为终身聋子.
1862年8月,爱迪生以大无畏的英雄气魄救出了一个在火车轨道上即将遇难的男孩.孩子的父亲对此感恩戴德,但由于无钱可以酬报,愿意教他电报技术.从此,爱迪生便和这个神秘的电的新世界发生了关系,踏上了科学的征途.
1863年,爱迪生担任大干线铁路斯特拉福特枢纽站电信报务员.从1864年至1867年,在中西部各地担任报务员,过着类似流浪的生活.足迹所至,包括斯特拉福特、艾德里安、韦恩堡、印第安那波利斯(Indianapolis)、辛辛那提(Connecticut)、那什维尔(Nashville)、田纳西(Tennessee)、孟斐斯(Memphis)、路易斯维尔、休伦等地.
1868年,爱迪生以报务员的身份来到了波士顿(Boston).同年,他获得了第一项发明专利权.这是一台自动记录投票数的装置.爱迪生认为这台装置会加快国会的工作,它会受到欢迎的.然而,一位国会议员告诉他说,他们无意加快议程,有的时候慢慢地投票是出于政治上的需要.从此以后,爱迪生决定,再也不搞人们不需要的任何发明.
1869年6月初,他来到纽约(New York)寻找工作.当他在一家经纪人办公室等候召见时,一台电报机坏了.爱迪生是那里唯一的一个能修好电报机的人,于是他谋得了一个比他预期的更好的工作.10月他与波普一起成立一个“波普——爱迪生公司”,专门经营电气工程的科学仪器.在这里,他发明了“爱迪生普用印刷机”.他把这台印刷机献给华尔街一家大公司的经理,本想索价5000美元,但又缺乏勇气说出口来.于是他让经理给个价钱,而经理给了4万美元.
爱迪生用这笔钱在新泽西州(New Jersey)纽瓦克市的沃德街建了一座工厂,专门制造各种电气机械.他通宵达旦地工作.他培养出许多能干的助手,同时,也巧遇了勤快的玛丽(Mary Stilwell),他未来的第一个新娘.在纽瓦克,他做出了诸如蜡纸、油印机等的发明,从1872至1875年,爱迪生先后发明了二重、四重电报机,还协助别人搞成了世界上第一架英文打字机.
1876年春天,爱迪生又一次迁居,这次他迁到了新泽西州(New Jersey)的“门罗公园”.他在这里建造了第一所“发明工厂”,它“标志着集体研究的开端”.1877年,爱迪生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他还发明了他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电话和电报“是扩展人类感官功能的一次革命”;留声机是改变人们生活的三大发明之一,“从发明的想象力来看,这是他极为重大的发明成就”.到这个时候,人们都称他为“门罗公园的魔术师”.
爱迪生在发明留声机的同时,经历无数次失败后终于对电灯的研究取得了突破,1879年10月22日,爱迪生点燃了第一盏真正有广泛实用价值的电灯.为了延长灯丝的寿命,他又重新试验,大约试用了6000多种纤维材料,才找到了新的发光体——日本竹丝,可持续1000多小时,达到了耐用的目的.从某一方面来说,这一发明是爱迪生一生中达到的登峰造极的成就.接着,他又创造一种供电系统,使远处的灯具能从中心发电站配电,这是一项重大的工艺成就.
他在纯科学上第一个发现出现于1883年.试验电灯时,他观察到他称之为爱迪生效应的现象:在点亮的灯泡内有电荷从热灯丝经过空间到达冷板.爱迪生在1884年申请了这项发现的专利,但并未进一步研究.而旁的科学家利用爱迪生效应发展了电子工业,尤其是无线电和电视.
爱迪生又企图为眼睛做出留声机为耳朵做出的事,电影摄影机即产生于此.使用一条乔治伊斯曼新发明的赛璐珞胶片,他拍下一系列照片,将它们迅速地、连续地放映到幕布上,产生出运动的幻觉.他第一次在实验室里试验电影是在1889年,1891年申请了专利.1903年,他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爱迪生为电影业的组建和标准化做了大量工作.
1887年爱迪生把他的实验室迁往西奥兰治以后,为了他的多种发明制成产品和推销,他创办了许多商业性公司;这些公司后来合并为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后又称为通用电气公司.此后,他的兴趣又转到荧光学、矿石捣碎机、铁的磁离法、蓄电池和铁路信号装置上.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研制出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
1929年10月21日,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人们为爱迪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会,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法兰西共和国的居里夫人等著名科学家纷纷向他祝贺.不幸的是,就在这次庆祝大会上,当爱迪生致答辞的时候,由于过分激动,他突然昏厥过去.从此,他的身体每况愈下.1931年10月18日,这位为人类作过伟大贡献的科学家因病逝世,终年84岁.
爱迪生的文化程度极低,对人类的贡献却这么巨大,这里的“秘诀”是什么呢?他除了有一颗好奇的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当有人称爱迪生是个“天才”时,他却解释说:“天才就是百分之二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八的汗水.”他在“发明工厂”,把许多不同专业的人组织起来,里面有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共100多人,爱迪生的许多重大发明就是靠这个集体的力量才获得成功的.他的成就主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和创造性才能以及集体的力量,此外,他的妻子也曾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爱迪生发明创造年表:
1868年10月11日发明“投票计数器”,获得生平第一项专利权.
1869年10月与友人合设“波普——爱迪生公司”.
1870年发明普用印刷机,出让专利权,获4万美元.在纽约克自设制造厂.
1872—1876年发明电动画机电报,自动复记电报法,二重、四重电报法,制造蜡纸炭质电阻器等.
1875年发明声波分析谐振器.
1876年在新泽西州的门罗公园建立了一个实验室——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它是现代的“研究小组”这一概念的创始.发明碳精棒送话器.申请电报自动记录机专利.
1877年在门罗公园改进了早期由贝尔发明的电话,并使之投入了实际使用.获得三项专利:穿孔笔、气动铁笔和普通铁笔. 8月20日发明了被证实为爱迪生心爱的一个项目——留声机.
1878年爱迪生宣称要解决电照明的问题.英国皇家学会举办留声机展览.改良留声机,设计微音器,扩音器,空中扬声器,声音发动机,调音发动机,微热计,验味计等.2月19日获留声机专利.7月与宾夕法尼亚大学派克教授赴怀俄明观察日全蚀,并用他发明的气温计测量太阳周围全体的温度.8月返回门罗公园,重新投入科研实验当中.英国批准爱迪生“录放机”专利申请.9月访问康涅狄克州的威廉·华莱士.开始进行发明电灯的研究.10月5日提出等一份关于铂丝“电灯”的专利申请.
1879—1880年经数千次的挫折发明高阻力白炽灯.改良发电机.设计电流新分布法,电路的调准和计算法.发明电灯座和开关.发明磁力析矿法.
1879年8月30日爱迪生和贝尔在萨拉托加溪市的市政厅各自演示了电话装置,结果爱迪生的电话比贝尔的清晰.10月21日发明高阻力白炽灯,它连续点燃了40个小时.11月1日申请碳丝灯专利.12月21日《纽约快报》报道了爱迪生的白炽电灯.12月25日对来自纽约市的3000名参观者在门罗公园作公开电灯表演.
1880年研究直升机.获得电灯发明专利权.制成磁力筛矿器.1月28日提出“电力输配系统”专利书.2月18日《斯克立柏月刊》发表了《爱迪生的电灯》一文,正式发表了电灯的发明.5月第一艘由电灯照明的“哥伦比亚号”轮船试航成功.
12月成立纽约爱迪生电力照明公司.
1881纽约第五大街总部设立.成立一个白炽灯厂于纽约克.设立发电机,地下电线,电灯零件的制造厂.在门罗公园试验电车.
1882发明电流三线分布制.申请专利141项.9月4日成立第一所中央厂. 12月底美利坚合众国各地建立了150多个小电站.
1885年5月23日提出无线电报专利.
1887—1890年改良圆筒式留声机,取得关于留声机的专利权80余份.经营留声机,唱片,授语机等制造和发售事业.
1888年发明唱筒型留声机.
1889年参加巴黎百年博览会.发明电气铁道多种.完成活动电影机.
1890—1899年设计大型碎石机,研磨机.在奥格登矿地亲自指挥用新方法大规模开发铁矿.
1891年发明“爱迪生选矿机”,开始自行经营采矿事业.获得“活动电影放映机”专利.5月20日第一台成功的活动电影视镜在新泽西州西奥兰治的爱迪生实验室向公众展示.
1893年爱迪生实验室的庭院里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电影“摄影棚”.
1894年4月14日在纽约开辟第一家活动电影放映机影院.
1896年年4月23日第一次在纽约的科斯特—拜厄尔的音乐堂使用“维太放映机”放映影片,受到公众热烈欢迎.
1902年使用新型蓄电池作车辆动力的试验,行程为5000英里,每充一次电,可走100英里,获得成功.
1903年爱迪生的公司摄制了第一部故事片《列车抢劫》.
1909年费时十年,蓄电池的研究,终于成功.制成传真电报.获得原料机、加细碾机、长窑设计专利.
1910—1914年完成圆盘式留声机,不损唱片和金钢石唱片.完成有声电影机.
1910年发明“圆盘唱片”.
1912年发明“有声电影”.研制成传语留声机.
1914—1915年发明石碳酸综合制造法,并合留声机和授语机为远写机,一方电话机可自动纪录对方说话.自行制造苯、靛油等.
1915—1918年完成发明39件之多,其中最著名的是鱼雷机械装置,喷火器和水底潜望镜等.
1927年完成长时间唱片.
1928年从野草中提炼橡胶成功.
发明大王 爱迪生
好奇的天性
爱迪生是世界有名的“发明大王”.他一生发明的东西大约有两千种,像留声机、电灯、电影、蓄电池等等.爱迪生对人类的贡献可大啦!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他的名字好像一颗明亮的星,永远闪耀着光辉.
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诞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米兰市.
他小时候,身体比较瘦弱,也不爱讲话,很文静,爱动脑筋,爱思考问题,对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总是充满着一种好奇心.他常常一个人坐在村庄的十字路旁,看大榆树怎么冒出了绿芽,看秋风怎么染红了枫叶.他还久久地思索着:为什么清晨太阳总是从东方慢慢升起来,傍晚又躲到西边的山后去?为什么蓝色的天空里会有朵朵白云在飘浮……
在他5岁那一年,有一天,爱迪生突然不见了.爸爸急得四处寻找,最后发现他在鸡窝里蹲着呢!
“你在这儿干什么呀?”爸爸奇怪地问.
“我在孵小鸡呢.”爱迪生认真地回答着.原来前一天,他看见母鸡卧在鸡蛋上孵出了小鸡,就想自己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孵出小鸡来.
爸爸又好气又好笑地拉起他来,对他说:“傻孩子!你是孵不出小鸡来的!快走吧!”
小爱迪生皱起眉头,不满意地问:“为什么我不能孵出小鸡,母鸡能呢?”
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好奇的孩子,他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亲自试一试.
还有一次,他发现花园的篱笆上有一个野蜂窝.啊,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呢?他小心翼翼地探头往里看了看,似乎蜂儿都不在家.真是好机会!他想:今天我倒要看看野蜂窝里部有些什么东西.他抄起一根棍子就往里边捅.这下可糟啦!一群野蜂“嗡”的一声从窝里飞出,直向他扑来.顿时,爱迪生的脸就肿得跟面包一样,痛得他丢了棍子就跑.
他常去邻近的锯木厂、船厂,对那里的各种工具特别感兴趣,他总爱缠着工人师傅问这问那,有时问得别人无法回答,只好说“不知道”.他还不罢休,非追着问“为什么你不知道”.爱迪生就是这样一个孩子.
爱迪生7岁的时候,全家搬到密执安州的休伦港.在那里,他上学了.
当时学校里只开读书、写字、算术三门课.在课堂上,老师讲得枯燥无味,却常用木板惩罚学生.偏偏爱迪生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经常问得老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来.老师恼羞成怒,常常当众骂他是“傻瓜”.
爱迪生受不了这样的侮辱,眼泪汪汪地回到家中,向妈妈诉说自己的委屈,并表示再也不进学校的大门了.
他妈妈当过教员,比较懂得教育方法.她很同情儿子的处境,生气地说:
“老师不能这样对待学生!”她拉着儿子的手,找到学校,责备老师说:“你教不好这样的学生,只能说明你自己无能!我要自己教育他,让你看看,他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妈妈一怒之下,给爱迪生退了学.从此,爱迪生就离开了学校.
回到家里,妈妈叫着他的小名,严肃地对他说:“汤姆,从今以后,我教你读书,你有没有决心学好?”
妈妈的话深深地打动了爱迪生的心.他以少有的严肃神情,回答说:“妈妈,您放心!我一定好好读书,长大了要在世界上做一番事业!”
爱迪生非常勤奋好学.他在妈妈的具体指导和耐心帮助下,认真学习了英语、算术、化学、地理、历史……其中最吸引他的还是化学.他想方设法找化学书看,并且把自己攒下的零用钱全去买了实验的仪器和药品.
家里的地窖,成了他的“实验室”.在他自制的木架上面,有二百多个瓶子,里面装着各种的药品.每天他在妈妈那儿上完课以后,便飞快地跑进地窖,做他心爱的实验.这对爱迪生来说,是一件最快乐的事情.
有一天,爱迪生抬头看见飞鸟在天空中自由地翱翔,于是,脑子里就浮现出一个念头:鸟能飞,人为什么不能飞?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让人也飞上天去?他思索着,忽然想到:如果人的身体里充满了气体,不也会像气球一样升上天去吗?经过仔细观察,爱迪生发现,有一种药粉能产生气体.他高兴极了,就去动员小伙伴米吉利来做一次试验.爱迪生把一份大剂量的药粉让米吉利喝下去,不多一会儿,米吉利肚子痛得在地上直打滚,大声哭喊着,把全家人都惊动了.爸爸妈妈问明了情况,非常惊慌,赶紧请来医生,抢救了米吉利的性命.爸爸气得用柳条鞭狠狠地抽了爱迪生一顿.可是爱迪生一边挨打,一边心里还在想:“米吉利已经试验到一半,但他不肯忍耐,真可惜!”
爱迪生的鲁莽,使妈妈很恼火,她想,这些化学药品,大都有毒,随便吃下去会有生命危险的,小汤姆太胡闹了!于是,她生气地责备说:“这地窖不许你再用了,也不许你再搞实验了.”爱迪生一听急得都要哭了.他感到自己是做错了,怕妈妈真的不让做实验,所以他苦苦地哀求妈妈:“我要是不做实验,怎么能研究学问?怎么能做出一番事业来呢?”
妈妈听了儿子的话,不禁暗暗地吃了一惊.原来孩子的誓言,不是随便说的,这是他铭刻在心里的志向.妈妈收回了禁令,爱迪生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室就这样存在下去了.
特殊的实验室
爱迪生12岁的时候,新修的从休伦到底特律的铁路通车了.他不想让爸爸妈妈为自己的实验经费增加开支,决定到火车上去卖报,挣点钱来贴补家用.
爱迪生一边卖报,一边读书.他每天早晨七点钟出门,晚上九点半回家.火车在底特律要停几个小时,他就利用这个机会到市里最大的图书馆去看书,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
有一天,忽然有位先生问他:“我常常在图书馆里看见你,你读过多少书了?”
“我已经读了15英尺书了.”
听了这奇特的回答,这位先生笑了起来,他严肃地问:“你刚才读的那本书,和你现在手里拿的这本书,内容完全不同,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
爱迪生不明白问话的意思,他说:“我是按照书架上的次序读的,我想把这图书馆里所有的书,挨着个儿都读完!”
这位先生更惊讶了,他说:“哎呀!你的志向真伟大!不过,读书如果没有目的,什么都看,效果却不会很大.希望你先选定一个目标,然后向着这个目标去努力才会有收获.”
这次偶然的谈话给爱迪生的启发很大,对他的读书、学习和成长,都有着十分深刻的指导意义.
在火车上,爱迪生除了卖报,还有一些空余的时间.他不愿意让时光白白流逝,就向老车长请求借用行李车上的一个角落来做实验.老车长虽然脾气暴躁,心地却很善良.他同意了这个少年的恳切要求.爱迪生高兴极了,他拿来了许多化学药品和器具.于是,这节小小的行李车厢很快就变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火车实验室.
突然,灾祸降临了.
那天,列车在高低不平的轨道上飞快地奔驰着,震得车厢左右摇晃.只听见“叭”的一声,一瓶白磷被震翻在地上.白磷是一种化学元素,它有两个怪脾气:一是容易氧化,一遇到空气就和空气中的氧化合,而且马上发热,使温度不断升高.二是燃点低,就是可以着火的温度很低,大概达到摄氏50度,它就自己烧着了.因此,当这瓶白磷被震翻在地时,顿时着起火来,这间小小的实验室里烟火弥漫.爱迪生见势不好,赶紧脱下外衣,使劲扑打,一面大喊:“救火啊!救火!”
老车长和工人们闻讯赶来,顾不上查明起火原因,赶忙灭火.经过一场搏斗,火总算扑灭了.但是,老车长却火冒三丈,他扯高了嗓门,把爱迪生骂了一通,还重重地打了他几个耳光.当时,爱迪生只觉得“嗡”的一下,耳朵就什么也听不见了.原来他的右耳膜被震破了.这位未来的发明家,为他心爱的实验付出了一只耳朵的代价.
不幸的遭遇并没有使爱迪生一蹶不振.他不能在火车上搞实验,就打算卖完报纸以后,回到家里去搞.这时候,他的兴趣已经转移到电学方面来了.
爱迪生和邻居的孩子合伙,安装了一架简单的收发报机.他们在两家之间支起竹竿,拉起铁丝当电线,还找了一些玻璃瓶,当绝缘子,两个孩子常常从晚上练到深夜,有时候,一直练到清晨.
说来也真凑巧,车厢着火以后不久,爱迪生忽然得到一个学习电学的好机会.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1862年8月,一天早晨,爱迪生正在某个小车站上卖报.猛一抬头,只见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蹲在铁轨旁玩石子,一列货车正朝他飞驰而来.爱迪生“哎呀”一声,扔下报纸,奋不顾身地冲下站台,一把抢出小孩.这时候,火车擦着他的耳朵呼啸而过.好险哪!爱迪生抱着小男孩摔倒在铁轨旁,他的脸和手被划破了,然而,孩子得救了.
小男孩的爸爸叫麦肯基,是这个站的站长,他是一位优秀的报务员.麦肯基亲眼看到这惊险的场面,感动得话都说不连贯了:“谢……谢谢,谢谢你救……救了我的孩子!”
爱迪生却毫不在意地笑了笑,他从地上捡起报纸,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土,登上火车就走了.
第二天,当爱迪生乘坐的火车进站的时候,麦肯基早已在站台上等候着了.他十分诚恳地对爱迪生说:“我没有什么可以酬谢你的.听说你对电报很有兴趣,要是你愿意,我可以教你收发报技术,使你成为一名报务员.”这番话正说在小爱迪生的心坎上.他高兴地接受了麦肯基的好意,跟着他学习收发电报的技术.
爱迪生学习很专心,进步很快.才三个月的工夫,他收发电报的技术已经很熟练,麦肯基推荐他担任了火车站的报务员工作,这次非常意外的学习机会,为爱迪生以后进行的伟大发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探求学问
在爱迪生16岁到21岁的5年之中,为了寻找职业,他被迫离开故乡,到处流浪,经常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但是,只要他有一点多余的钱,马上就去买书和实验用品.
有一次,爱迪生在美国南方的一个城市里当夜班报务员白天,他在旧书店里买了几十本书,准备下班以后带回家去.
清晨,三四点钟,爱迪生下班回家了.他扛着沉甸甸的一大包书低头走着.夜间巡逻的警察远远看见他打着大包,走路匆忙,疑心是贼,大声喊他停步.可是爱迪生因为耳朵聋,根本没有听见,还在忽忽忙忙地赶路.警察误认为他要逃跑,举起枪就放,直到呼啸着的子弹掠过他的耳旁,他才站住,并立即卧倒.这时候,警察赶来把他抓住了.
经过盘问以后,警察才知道他是个聋子.再打开包裹一看,里面全是旧书.警察说:“孩子啊,算你有运气!要是我的枪法准,那你就白送了一条命!”
1868年的初冬,爱迪生经朋友介绍,到波士顿城的西方联合电报公司当报务员.这里的报务工作十分繁忙,电报经常大叠大叠地积压着,不能及时发出去.爱迪生想:要是能在一条线路上同时发送两份电报,效率不就提高了一倍?但是,他试验了许多次,都没有成功.有一次,他得到公司经理先生经济上的支持,于是,便日夜钻研起这个双重发报的方法.
他的生活是多么紧张啊!每天只睡四个小时,其余的时间全花在工作上.一天晚上,他买到一部《法拉第全集》.等夜里一下班,他就爱不释手地读起来,从半夜一直读到第二天上午.同屋的朋友问他:“你肚子不饿吗?”爱迪生抬头看了看,摇摇头,说:“人生太短促了,要干的事情那么多,我怎么能不分秒必争呢!”
法拉第的著作打开了爱迪生的眼界,使他得到极其丰富的电学知识.他曾对人说,这是他读的书当中受教益最多的一本.从此,他搞实验的劲头更大了.终于,当春雪还未全部融化的时候,他成功地制造了一架双重发报机.爱迪生的名字开始在报纸上出现了.
穷苦的生活
1869年的一天,爱迪生坐汽船到纽约,想找一份职业.他身无分文,在纽约的第一顿早餐是乞讨来的一杯红茶.
奔波了一天,他总算找到一位朋友,借了一元钱,得到一个歇脚的地方.朋友介绍他到金价交易所的机器房里借宿.在机器房的角落里铺上几个麻布袋.这就是爱迪生的床铺.
交易所里有一架电动金价标示机,能自动显示当时当地的黄金牌价.标示机的枢纽部分就在这间屋子里.爱迪生对它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每天他都仔细地研究这架机器.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他到纽约已经三天了,还没有找到职业.他只好每天静坐在机器房的屋角里,两眼注视着那些机械的动作.
当时的美国金融界十分混乱,黄金价格的涨落能直接支配全市的物价,因此金价标示机自然就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偏巧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金价标示机坏了.报道黄金牌价的通讯联络切断了.顿时,人群潮水般地拥到交易所门前,连叫带骂,吓得管理机器的技师连故障出在哪儿都不知道,急得经理劳斯在一旁直跳脚.这时候,聪明的爱迪生却在一旁沉着地观察着,他已经看出了毛病所在,便插嘴说:“机器里面有一个接触弹簧折断了,掉进了两个齿轮中间.”
劳斯听见有人找出了原因,虽然他并不认识爱迪生,却连忙说:“装好它!装好它!赶快!”
爱迪生赶快拆开机器,按正齿轮,把断了的弹簧取出来.他整整忙了两个小时,机器又正常地运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