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爱思想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06:38:35
孔子的仁爱思想
xWrF~WɌFyL,m&Mq^ c̿cc#c&8FHf(j+;B(t#=g_JxTVC~ʳ>[)6k1灕/&º2U>( ff#OÝx7đٴrd5 ^ӋW6M>H+|8%s̰`Sq$6s{оLυgĪd˃\*iy0>tC4k&3+>dz^6I+-O 6ͼ 3 } zٴ2Ea ]8ҟ}EmWEwꁼڣ2Hrxo,w.薤2A{:"\mV*s2~JtdlbRfBۓVA<93YfK\Oa;܅MB|qI-o|DEʃ5AKEoM\wIxa-N|ҥC}ÃAz<3aCޢLMPxo@K,!]/՞%\THJU.5EmXL6!JlZʝТPiP)|~rP[x"F"shxƧ0U ư\oiNlՈ.Xa}@6C)K osj6c &6d!܆ ) )uAT;)!phVL8`"xB390rYMZ>-2CKN=F GUj,6?hN578VGf{һ<1hҲY37

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的仁爱思想

孔子的仁爱思想
仁、义
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它是绝对的命令.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一定的应该做的事、必须为做而做,因为做这些事在道德上是对的.如果做这些事只出于非道德的考虑,即使做了应该做的事,这种行为也不是义的行为.用一个常常受孔子和后来儒家的人蔑视的词来说,那就是为“利”.在儒家思想中,义与利是直接对立的.孔子本人就说过:“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在这里已经有了后来儒家的人所说的“义利之辨”,他们认为义利之辨在道德学说中是极其重要的.
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仁的观念就具体多了.人在社会中的义务,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它们的“应该”,因为这些义务都是他应该做的事.但是这些义务的具体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父行父道爱其子,子行子道爱其父.有个学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论话·颜渊》).真正爱人的人,是能够履行社会义务的人.所以在《论语》中可以看出,有时候孔子用“仁”字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性,而且是指一切德性的总和.所以“仁人”一词与全德之人同义.在这种情况下.“仁”可以译为perfectvirtue(全德).
忠、恕
《论语》记载:“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孔子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己.”(《论 语·雍也》)
由此看来,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后来的儒家,有些人把忠恕之道叫做“系(此字无:ocr)矩之道”.就是说,这种道是以本人自身为尺度,来调节本人的行为.公元前三、二世纪儒家有一部论文集名叫《礼记》,其中有一篇《大学》,说;“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以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交于右.此之谓系矩之道.”《礼记》另有一篇《中庸》,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所作,其中说:“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所求乎子,以事父.……所求乎臣,以事君.……所求乎弟,以事兄.……所求乎朋友,先施之.……”《大学》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否定方面;《中庸》所举的例证.强调忠恕之道的肯定方面.不论在哪个方面,决定行为的“系矩”都在本人自身,而不在其他东西之中.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行仁就必然履行在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这就包括了义的性质.因而忠恕之道就是人的道德生活的开端和终结.《论语》有一章说:“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每个人在自己心里都有行为的“系矩”,随时可以用它.实行仁的方法既然如此简单,所以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