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越快越好!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0:32:37
求一篇关于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越快越好!
x\Yr#GJUJ-.3k`%;@V"$v =@ddcfn?w/n鰝3YP wLm)szQbh~lkܼ&fM&VcR5ٸ[)̌ZgmhvvU2hbeIlug~{NT~ QF(b0Z^M3OB4;۱`7Q:[|ì_)Sl UȂzTvZI}tf@0MjiYaېj\.fUza! kNJ5}%{p vQg3*ʆp4hT z(E%sB볠K)s?Z Q%.`-`q->RJ a9g' 77%fM SRI~Ɲ5KDxj0v a"ԓn!Vby=͘}^0ag!>'4vB @nnl / s~ZEBph;|gPp|wWyȊrD8je@? #O=%=f!>X:p9 9LM&CKM5֙ilzjqA=e/-z0\/"]BFD }.O0T ." ePW(ij^2Ck ,;gFRc/گ%D;4:u :ǚ:+B=06 EU!K2tsI/4=ŭhvLY$  _&5 @zn , jj!G٨D ֈP73sWuEx@^]!yuyn6 R 0=kڱLw ]T^ 8c73vq,n۳ui`@(:cOt E9Yooa3<%'[kt~f}wq'I9:j}QSi8HΌJI9E] ܟCIcvSVtࢶz ١/,`͓˃ANlZ_E3V.iU(QNƀe$}@]ɡSepo]4=-QS=RQig+hI]S6332A?;n"=4C%"E/F%[wu *>!¾{P[ {7ڷrY*Ix8A Mji@'r"Q9IN7nOĞFv*am'x2]XsDeڰFjZ$5߬K+}H<4ɳpRUFDq396SkN(84Cb[i:qJ,LysaCBx<߀r<`-GBJVsxQIrciA18.G+.Pav,OiSk*0}figZqA-Lt;xK9 +mqS(J//vv`v^Bq\rIZB\ɿTZ8/q e)vC3J2dc4$]!l:zD&['4":~b/$J;ɘZZEޛc[^cӕ(M_Y|2yNm hyq $u9Syv~|A]A}UItE:l^#aaXl*y`(-Nt{,:qDA낅#E&6N1gcFEQ@q)) U ˚'jᒭU6U:Q'\F,, a1)?6;>Ϧl]'JB=75X:oL)xl^4ٜ+k*I {JAtMF% ZIJLN&9:M> ݉Gk)nb=p+|;lgDXy~jAmCNҙazD3mV9B uɢ^Ii/ã -PӦ8yG5-Vi֟)7xb^} 6s[r?A+9[׊G"Jً2u9*R/ǴzlS{֢y F0f0#`+ﱑN|`E21La( d@T};7]Z6Qǎ2EX0&T%?<[o;1pźUItvhlRZldGEq.d3*BF x uo//9\m}*;+p+]z?&N׵$OWۼYe1"7 ]byt*hz˻59q,-BVar[>&5xbO61iY&IDC>ɫ eD^ZäUDѷ]ػDy ܵ8_ӋĈ*^PIb.Qpp{>ZwK9ɋy#Y0B ޱ]۫r&?ĒQ^PdaL iq[OxC;aqgA w@ jͧuR-'4!&؂cɲCPDir~e%=d7ͬc[:ϕb4Lm={ 5 @|]{/W[µ)mOlQ ])y_nzN d<_"KHfǨe|7֥8vǃvm@qn"'j>qKˈ+;bwxHJR{#;i}vv[YiׂwXNFc$X%\;oj &-ɾq {AOqPyC8IN:{o߯c_x~o{N0P7"@"Gew'zqA%. [~i=o0ήLdk!bŵ@u%sZh^>^H NO.CtzUxO#,r[ecuͪjJa}ɯSz.>v޳cy6>ֹf$ տye W9B B26ùkp3\($_a>$Y/ͧ4ۉ`rd&RjKB[{ܨ<>.mu= w婔Jp_RLY3\hC~~GONr5-auZ=bYԻIkzCi.Tuj[28pN-__SA! | 8l!0yo ID~^ ^ 2~0C{p=QGbۭ@O?} ?yG|3%`e;x1a.&r@O=o&Q΍bRD6h>-tTHvojf{F.'?pܼ#vwt<]ajTT@r!{f O6RՌ{5V.eONb.vq0_mZSA*ѪެC&tygfqeδ?&! hC:P`*8l;YȥAtuUr()R+ڨLV"' УzL'BYUFm'&u>mƞvS%THkiAˌs\\|_ø5=qʟ]…4V[N+][n4oX𨾺imC8߲M]܂+ԞL {Kh^ ٹPbӼH۞V]{DPVbYմ9)*"נo6 N! ^О KI^=R{DpW0hSfA 1>ZҌ+v&nn!m+"/ c|98G+S&#JM:N>t9:4tJ_\J_~9`}wevN9.ya1*Sܟ `KB2r"-es6fg{>6G[%L^+*8u-9[),K4䅄E[Z\uX][:YCtiܔhzA5|ž"_n _s!OMtXu7!.nPߚw}ޓ/S8_MПkDE?L"\Jnd(t8˭d{^Y>lLCM[T3BCìWHM ,r^G*%Ԏq=>fխ|LC/^ru%y >먈wk4I{ZB _YwO\ʙ*Ӹ]i~& ‹K)pߑFru=!`D#-tTw9=>1_?lKvͫw ēVu

求一篇关于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越快越好!
求一篇关于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
越快越好!

求一篇关于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越快越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们党面对世界范围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和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根据我国现实情况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
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邓小平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奠基者.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他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他多次强调,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根据邓小平的这个重要思想,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明确把发展科技教育摆在突出的战略地位.一九九五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党的十五大站在跨世纪发展的高度,着眼于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进一步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地位和意义,作出了实施这一战略的具体部署.
当前,以信息科学、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世界科技革命正在形成新的高潮,“知识经济”已经进入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科学包括社会科学给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实力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都在制定和实施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产业的制高点.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面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们必须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充分认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促进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科技工作必须自觉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把攻克国民经济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作为主要任务.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要建立技术创新机制,推动有条件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以不同形式进入企业或同企业合作,还可以组建科技企业,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使企业成为科研开发和投入的主体.要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依法保护知识产权,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基础性研究要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瞄准国家目标和世界前沿,集中力量攻克难关,重点解决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使教育与经济紧密结合起来.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逐步建立规范有效的多渠道投入体制,促进科技、教育的发展.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在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先进技术的同时,增强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一九九八年二月四日,江泽民同志在对中国科学院《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报告上批示:“知识经济、创新意识对于我们二十一世纪的发展至关重要.东南亚的金融风波使传统产业的发展会有所减慢,但对产业结构调整则提供了机遇.科学院提了一些设想,又有一支队伍,我认为可以支持他们搞些试点,先走一步.真正搞出我们自己的创新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根据我国科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按照平等互利、成果共享、保护知识产权、尊重国际惯例的原则,积极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这是毫无疑义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于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着力提高国家的自主研究开发能力,加快培育新的科技力量,迅速构建一个完整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这个体系应当包括以国立科研机构和教学科研型大学为核心的知识创新系统、以企业和科研机构为核心的技术创新系统、以高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的知识传播系统、以企业和社会为主体的知识应用系统.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应当成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成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成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支柱和后盾.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才是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巨大人力资源的优势,关系二十一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要尽快建立起一整套人才培养、选拔、交流和使用的机制,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特别是拔尖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要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努力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要积极引进国外智力,鼓励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适当方式为祖国服务.要重视从工人、农民和其他劳动者中培养选拔科技人才及各类专业技术能手.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尊师重教.要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少年文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和技术培训,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和引导社会力量办学.要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以适应社会对各类人才的需要.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造发明,开展群众性科技活动,用科学战胜封建迷信和愚昧落后,反对各种伪科学活动,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新风尚,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现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实现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协调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思想.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使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
我国人口基数大,今后十五年还将增加近两亿人口,这对农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整个经济建设都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增长,大力提高人口质量.我国耕地、水和矿产等重要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都比较低.今后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对资源总量的需求更多,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必须切实保护资源和环境,统筹规划国土资源开发和整治,严格执行土地、水、森林、矿产、海洋等资源管理和保护的法律,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要根据我国国情,选择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坚持资源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克服各种浪费现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综合利用资源,加强污染治理,植树种草,搞好水土保持,防治荒漠化,改善生态环境.总之,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发展,还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前言
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

全部展开

浅论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一.前言
人口、资源和环境这三方面,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系统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涉及到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各个方面,但就中国的国情而言,人口问题具有突出的重要意义。中国人口数量众多、增长量大,给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可以说,中国的社会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口问题的解决,包括人口数量问题、人口素质问题和人口结构问题。
二.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总是和两个根本性的问题纠缠在一起:一个是环境问题,另一个就是人口问题。从环境问题本身来看,它的产生似乎同人口增长没有什么直接的和必然的联系。但是,自从80年代以来,世界人口和经济几乎以同样的速度增长,加上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模式,给我们这个地球增加了越来越大的压力,这同样是摆在人类眼前的事实。发达国家作为世界环境污染的主要出口商,他们的环境问题主要是生产、生活垃圾和废物的处理不当造成的,人口增长在其中的影响微乎其微。与发达国家截然相反,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则是以快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在增加,这使本来已经相当脆弱的生存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在这些国家中,人口问题和环境问题好似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弟,而这两者的关系实际上又相当复杂。
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社会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模式。实现这一目标模式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但是,为了确保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不致遭受根本性的破坏,人类的选择又显得十分有限。促进经济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涵,同时又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但有必要明确一点,为了实现经济的增长,人类目前所采取的某些方式是不可取的,是有背于人类和地球的长远发展目标的。意识到这一点的意义在于,人类已经开始努力改进以往的不利做法,并力图去寻求新的发展途径。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需要克服种种阻力,人口问题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为此,发展中国家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妥善地处理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关系,这使今后的种种努力显得更为艰巨,也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中国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一)人口与土地与粮食
中国在不到全球7%的耕地上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饭问题,这是一件了不起的工程,同时它也说明了中国人口对土地和粮食的压力。中国陆地总面积为96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国家之一。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可被农林牧副渔业和城乡建设利用的土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其他三分之一则是沙漠、戈壁、冰川、石山或荒漠,利用难度很高,成本极大。1952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6.2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为2.8亩。当时世界人均耕地面积是5.5亩。虽然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一倍,却是中国50多年的最高水平。1997年,中国的耕地面积约为14.3亿亩,人均只有1.15亩,比1952年下降了一倍多。1952-1997年间,耕地面积减少了近2亿亩,人口却增长了6亿5千万,人多地少的矛盾大大加剧。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耕地面积的减少,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预计15年后,人均耕地面积将下降到1亩以下。由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加上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目前,中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约为1.5亿,到本世纪末,很可能突破2亿。 人口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不仅表现在人均耕地面积的减少,而且表现在对土地环境的污染破坏和人均粮食产量的徘徊不前。由于人口增长对农产品的需求压力,迫使农民高强度地使用耕地,使耕地的污染和退化严重。目前,提高粮食产量的主要办法是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使土地的结构遭到破坏、肥力下降、板结贫脊。耕地资源数量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个不利因素。中国的粮食生产在过去的50多年里有惊人的提高。1949年,中国粮食产量为2264亿斤,人均产量416斤;1997年总产量增长到9883亿斤,人均产量约为800斤。在这期间,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倍,但是由于同期人口总数从5.4亿增长到12.36亿,使人均产量增长不到1倍。目前,农业生产是困扰中国政府的一大问题。政府年年强调粮食播种面积,但我们仍然感到粮食供给处于紧张状态。中国的粮食亩产现已接近世界最高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已远不如过去,因此,为支持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就必须降低人口的增长速度。
(二)人口与森林和草原
尽管中国坚持不懈地植树造林和保护森林资源,但是由于历史条件和自然条件的限制,目前,中国的生态环境仍比较脆弱,森林资源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中国的人口增长对木材产生了巨大的需求,一方面是对木材制品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对薪柴的需求。这种需求驱使人们对森林的大量坎伐。据统计,在全国140个森林局中,已有61个局处于过度采伐状态,25个局的森林资源已经基本枯竭(曲格平,李金昌,1991年)。目前,中国的用材、薪柴、纸浆和其他林业经济产品的供应都很紧张。与此同时崐,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和耕地的需求,加剧了开荒毁林的过程。随着牧区人口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草原出现了超载放牧和过度开垦的现象,其后果是草原的沙漠化。中国的沙漠专家警告:如果不采取措施,到本世纪末,将有8万平方公里土地沙漠化。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使水土流失严重。中国每年流入江河的泥沙量多达50多亿吨,涉及11个省区,主要在黄土高原和南方的丘陵地区。黄河每立方米水含沙量在37公斤以上,为世界第一。长江每立方米水含沙量也达到了1公斤以上,为世界第四。长江上游多为红色土壤,土层最薄的地区只有4厘米,土层下则是坚硬的岩石。森林的开采、草原的沙化和水土的流失与人口增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控制人口增长,减少牧业和林业人口,实现人口的产业结构转变,是缓解森林和草原生态环境危机的一项根本性的措施。
(三)人口与矿产和能源
中国是世界上能源储藏比较丰富的国家之一。各种矿产资源种类比较齐全。有不少矿产资源储量在世界上居前列。但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并不高。由于人口迅速增长,高耗能工业广泛建立及能源价格长期偏低,使中国的能源供给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各种预测表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激化,能源利用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将进一步加剧。近年来,中国农民滥采矿藏的问题十分严重,这无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对自然环境的直接冲击。为保证矿产能源的长期和有效供给,提高开采效率和减少开采利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之一。
(四)人口与水资源
中国陆地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虽然水资源的总量不少,但利用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一是时间分布不均匀,水资源东南多、西北少;二是时间分配不尽人意,大部分降水量集中在夏季,而且年际变化大。人口的增长对水资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 人口的增长使水资源短缺现象更为突出。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增加了一倍多,相当于人均水资源减少了一倍多;与此同时,生活、生产用水量急速增长,逐步出现了大片的缺水现象。以北京市为例,1962年前,北京市的水资源是供过于求,此后,随着人口的增加,生产的发展,使用水量急剧上升,1970年基本上处于供需平衡状态,此后,水资源危机开始出现,目前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市生产和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
2、 人口的增长间接地使水资源总量下降。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口增长对耕地的需求导致“围湖造田”,破坏了地表水;二是人口增长导致对地下水的超量开采,减少了地下水的总储量。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城市发生了地面下沉,一些沿海城市还出现了海水侵入,影响了地下水的质量。
3、 人口经济活动导致了水体的严重污染。目前,中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约为350-400亿吨,其中三分之二以上的工业废水平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排入水体。地下水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大部分城市地下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的硬度逐年上升。
四.总结
就中国的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各方面而言,中国已经制定了各自的发展战略,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总体上的协调。但是,要使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共进,必须改变就人口论人口、就资源论资源、就环境论环境、就经济论经济的单一倾向。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考虑到人口增长的长期需要和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必须有利于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同时,人口控制和环境保护的本身也应该以保护和促进长期发展为主要目标。这就要求中国政府建立起将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等多因素综合治理的总体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是关键问题。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