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实质什么?要作为一道大分析题的答案.请尽量详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3 18:12:29
微观经济学的实质什么?要作为一道大分析题的答案.请尽量详细.
x}[o[ٕ_cp);IU%2ftwNLyp*JJH]W"Ż尻 cϥ»^mɋ Px&<֬7q MO>{G6Mk3٨vV m;2#n:U>|E$KpګKl,ca| "v;3]ʷFğXzKwыt"-V9?֫"``g{,O,~>^ڕ59*S4.ATcEkRARр!D龣-xVB7NLf[-{xUv`I r'>C,[3mwQ=mC|8?{me=MN.ru?9zY^>0k unO`0WXsXIl^80(cN(ͲeM󷰂}eVccyvb/o<4xBl|N?Vz JIllQP$ j@VWYOW۪aUMT-P]geqNj幽 KD!N;nSMFK7<?ne`NkijXJ\”({AIAx5 g"v $1#BavVjjrpC h̏^@sc}'D97Z1Qoawjcahbg[4vutY냩Fa!E s"m>hJr t 8QE׿Q F ڛOt^cz1o{_f#xOtşyoT3{E1d!*&8{~:kbgZ/v@ A":I,pIIH;A`|v[:F|9ޙ/vE#Aݞ((z;5$cs8^yxxB ,xa]u{PE3 Q<P_[}{7@);QAeΤ8v?yiϵ\2wW91N|Lg?H[ڀ>`%< pvJG}{ԍğxKxȪ;sa}Zu֯ezTnoT KmS \[]0o6@]+jAw?6Wj PMIfIZ& hi)uc54M؁QqgO)I x^tnR! ʟua+qG>.Ynrʥ [Ba$_|B~@v]bTn.l[MFnбю#y0=S7xlR^ ϜߏW[tze&oq0},8Wji# ;L\r6}V*ʑK:[tM\G|}T(b!z{I9ޡq^9WL⢵29ȣSk5V =~xƃpO+86oz L1~_ON?}1/C ٘_]3wn+|dĻ(hxR:xOm-S|pHT7SK?A#ǀU?7%b|?ٔX+kᦼba%\.0X72&%4&' 7~: !&ǩ 5?#D^_|i1 fW簚܏Y_jcÏR$ѿ&{c2DouE-$+1JjD(6 bsª%h\B P@URDœlvP~H;℡%4391XYP| c\}` >)])LGבߦ4+҈:B͵)C#l=,t˭4-ekQ >LI͞+lB"%Ow!Dlh<GdY>W#8?.s1_pVY.'؅ʇg,Z\xj5;yc8Xx+˗p6m[-i?PjchX<1[]| 6Mе$~ 5bu4#]4Ac$mpw-t׮R{k4:aMv›p%Wdףzw0V_XFᐿ Ǒ0Y<.OŷXC|XDlGqQ>/`4 =d)xT2,W["YAV/O2)%)%%O}(>䃄 fhNڃd"1&Hj` ka>1ѓ?~79!Si؄`Ͽoq/  $`5O7AsɃ}z+ˤn Ƈl2ݬkSofkP>#m %ZaIƷӤtCwojk&uGXbHM߼9[ 輿$dn{dbK/#[wȻtNTH͵'GoCx2Jq>>%A\Ұ283, /K6TSET&MC?Nj gLM 괇lC4quDԁ* CunQnSLhiR1L`}8: m',>j0Yo%M3J-C/ȻE y!h~;;3AVŒ@ߟڶX[byP/#=>%]PX*x~yeLjX^"If4#]JJxN!ݜJTajރ ir``=zs~D Dq @xE0iqD^,,C,=iXape}U:Hհ군 i{n۱Aņga3"m8JZ|66Bv-9ٟ:.ns)󆙪ˤ ׃>aNO((4R *gF l$lҕѭ0#IҪ?ѨOg^@֜4vΩr:vp;1&HR'g5KHX^ھ}ٟ+kBC]tfߢpÛ=8Y8iEٞ}k8kI~R-S_#2A֕.[7X" ̲n&P?%=V%ؼ "8N~n1Hi;Q/u"I ϑwcy'm%l&kc$Fk9ƛ^->&E.#&Ͳ-)"&f+sYjm2M|;?JIhRkwuT%kάFyR WKML:KgT*19nFv2K)xԳx3 wGR~zq̿f=Q 91;M/.kxOh%ˆ1TFuF aW!oflyګ`]:S5E$<ʞkn)0{E!:Yk-Mkn۽Ĭ3ë Dլq&t(25|ϙL~\$w;5"fATX^e0 rϞj)1jhRwȄ5 D7W^ "k= ~)sP}yl`iC#5Zԍ#&IZ#S4d_~*^L٘9A RUvz?K|NabSZǴJ*89 ok=-GvD,f5OS+E]%+j6KD#QQ;ojZ:d H`.&sJ0b2X<+{(|lV.!3i})sRXH;iFA}5- ")U0z.}cͷN6[IYx|Ȝu + v,HĜqSuR<*o2e/ |+Tձ+[0\K4(\QU5c2X0Wն0V*{"1+.נiʻJpyEa[QeK;;v%Ql""]%[%^hSYbҴ⃿rrJ>3UD#~EMZ͐rO>cg>45Ie`YXyWiT$}c3(29Ղ;#EJb.ӃC~#Cᖬ4GaT[zE9K bi"W\!bnf0#/ W 79pTl>6Gc!KS HuXkzUs_{s\- {75ٛcY̙Im+%# (-eo:&9~bRUvI~wiZQbmڎmh#lL+K*$sc.Rv7fɦ]1Q&Zz~fzio`Vc;an#dN?CZJ VҪ(QLIAX=o)$\=|W s~_LAaWO'o~1%1[UkFF/f%7>kNK4[U>H]MIix{MSF\,]MA\YyMr׸: +,2DyF)>f"'b'?PyeW~󐇡4š9)ɩ_M>~ C5/!۔ ]S֝>k\\ Wf!vKEgtlexr[aplL;UI{$쾦Ά0 "V7 eEASc"-YcA`W"+,F,JV,3`I7z1.hZ-ƍU&aCw_Zxa-(م{:CVUp~W=yJn`=7d@2Hս5S` \u!2}Ϟ/JI'J, 4_)L[ቄW08ЛknYc2vx}oB囻Ҡsh᯼b,Qg^}ߞ<eoE٦ 4 fPY %UX*lil}Δ`R.h\I6=AQtW[gfڣgͽ@5HhiN6蓹KQ,L>+G/HjUSQ%Kr/'`aitR'`SSOyyP ?a,oyNE4..S2`-ګ҂U1yBH[1ЫB2EaԩU ;zInf@; G|h>]RCY?Y;)T0P)t^VW}si%#t,GNLxP٥ w [bOAڱQE2lc4@*n+"'X;4zܽCizt=;]3Qԩ!1/.xw`E8e $P_]_fkgVVM#Tkswy^G )j*KY>]kego1z tJ*=ά z$ )=Ǝ HغOe+ёT֑81 60I }. 5WeH%rfZWH#)+<_TȌqRY Fr7Wrf| l)& / 3[՗{qPPy6!0Kj1r;p&G'۰ߗz>1Nf8? ؍rGpxW;ry#'INQX8HYwWv-TןHL L =iYݔXGYBS-My&."LFk2jF=tǝ@&~ O_LNl'o&~*w:N>|zS'e<㣯~5=NNS<9t&azSƇfgG( cZ W9VAأ⴨7AsԑxdCyT99J*;@tU5fu[ɰs+o,$ ZN_L_PZX!eZYIe)Y-0,Ի7& Brx2{>*=?ӷUR[`DMQQD8W5ӌ:k T>tפމ,Z\p*'V^̸QpF}ppQ^Zis]\jϝ8h^(Bw:PlڂU7HX/7G )S7<1E" l%X}+7J슫N#=Z0$rbS9 TlK-&6?^ +`a0DziD<1S*PLF-6}=I\=qod_= dűjVkjAm3UR,Y PkIFAVy SH->,~?w3^'Wz#svIx7kM"hkd$:;6*X!I^n-4]qʏ&]U QȢh884uz];:N5Qf*&qӎ̓p8~5"K+K`s4NAt[ <)y!&m!l!rHHjbPTk<:tv*PdηURQhOZ?_TT=_sׁwYuMj:5v@RvUzZUS&[6E1U͞\4WӶ-[bD.X<6(OGPʉplL#b(1Cj=ɭBϘJ82vERRM)# ^}U+A}5O>Tm[ĔUeEX.%tPrusb"ŒL+ѴZ̢H].p*j6i)&4R-V{ }DNxR % ?(N >?Y ) {yE)\o& ʰWFHpRm<rάꧦ Ig1MC!z~wJˮmv!>}p \m$m= ۢk$rRq Sr7iiW;fЯgY\/w@_tU+ăRP?iBsRgsZ6HRĎ9潊Xыc>ߚHrV^ei,@Bw$VcwPF:xCD󈖶 ߗMrCB,4l5[BbN):'F*J2VZafyo^?=g#&[]GLpmgnA ~0I^^Poͱ]qq.`w}pp.d? %UBL=]{V$];*d=ПE,@̞iLW@l;zCŷGCL?9Yb.OZ#Dx7ӟkɐ[xKmsjot+?Ũ 2aɏΘQw h cZ3Z˶ LU`rA]D{^Y5riD& ST,CJ: };Ȫb8͸G9̆&.]NBioH{^b-zs5ZD{T(ύy^ ;JG _x"(ns%Wf6a$ȫe^Ƚ| V0۬=&K0JHiwY荎u*C*8H V )b. :o=:Q:)ܴz`[G)ahȵIl #c0 G@թϓót6r_5?N9&Zjy;Qm>,M ޑi kIv;KTl8pԍ=! xB2pﶬM x/Y匆 7Ǯ+Ǭ8rNN͸nh2%\]=\u/Hk3'x&avFOԈTI>mQ[dP-Y,{mTt9)xՖ/gtR}$z2dxC64҂{gr%eJ;7Z$]XLjgg7(_z$MTT[aF0 {suHtH;'Ptf嚙 8J^t2iп;׫Rs2͎~_~4x7|jשϞ~4=xd i'_MNO}O~j?NQ8~׉$>x_M?zJ!z<ǿ̽yǏ+咽MN?zIv{~?~w~/HNÖ

微观经济学的实质什么?要作为一道大分析题的答案.请尽量详细.
微观经济学的实质什么?要作为一道大分析题的答案.请尽量详细.

微观经济学的实质什么?要作为一道大分析题的答案.请尽量详细.
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等.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微观经济学 ——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关心社会中的个人和各组织之间的交换过程,它研究的基本问题是资源配置的决定,其基本理论就是通过供求来决定相对价格的理论.所以微观经济学的主要范围包括消费者选择,厂商供给和收入分配. “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一个中心思想是,自由交换往往使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在这种情况下,资源配置被认为是帕累托(Pareto) 有效的.
  编辑本段主要内容
  经济学结构
  [1] 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向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资源取得最大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 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 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 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 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 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市场出清,即资源流动没有任何障碍;完全理性,即消费者与厂商都是以利己为目的的经济人,他们自觉的按利益最大化的原则行事,既能把最大化作为目标,又知道如何实现最大化;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得各种市场信息.
  编辑本段产生与发展
  亚当·斯密
  微观经济学的历史渊源可追溯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20世纪30年代以后,英国的罗宾逊和美国的张伯伦在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厂商均衡理论.标志着微观经济学体系的最终确立它的体系主要包括:均衡价格理论,消费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厂商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等. 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迄今为止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是早期微观经济学阶段,或者说是微观经济学的萌芽阶段.第二阶段: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初叶,是新古典经济学阶段,也是微观经济学的奠定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微观经济学的完成阶段.第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是微观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扩充和演变阶段. 通观微观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与全部理论,始终围绕着价格这一核心问题进行分析,所以微观经济学在很多场合又被称为“价格理论及其应用”.
  编辑本段与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研究对象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如家庭、厂商等.正如美国经济学家J·亨德逊(J·Henderson)所说“居民户和厂商这种单个单位的最优化行为奠定了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则是整个经济,研究整个经济的运行方式与规律,从总量上分析经济问题.正如萨缪尔逊所说,宏观经济学是“根据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和失业来分析整个经济行为.”美国经济学家E·夏皮罗(E·Shapiro)则强调了“宏观经济学考察国民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
  解决的问题不同
  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研究方法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基本假设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充分信息,认为“看不见的手”能自由调节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宏观经济学则假定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通过“看得见的手”纠正市场机制的缺陷.
  中心理论和基本内容当然也不同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还包括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市场理论、产权理论、福利经济学、管理理论等.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则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还包括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开放经济理论等.
  编辑本段理论的新发展
  新消费理论
  传统的西方微观经济学对消费者行为的构建,是建立在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假定前提下的.而对于消费理论研究的发展,正因源于对这前提假定条件的反思. 1.显示偏好理论. 显示偏好理论是由萨缪尔逊率先提出的,后经霍撒克(H·S·Houthakker)、里克特(M·K·Richer)等人的补充逐步成体系.它的产生导源于传统需求理论的效用不可检测性.在传统的微观需求理论中,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商品组合的选择行为,只有在消费者效用函数已知且具有良好性质时才易分析.但实际生活中却并非如此,因为效用或偏好不能被直接观察、能直接被观察的只是消费者的选择行为.如果能找到选择行为与偏好之间的某种关系,进而言之,如果消费者的“选择”能显示“偏好”,那么,需求理论和偏好理论就可建立在可观察的消费者行为的基础上,这就为检验消费者行为与最大化公理的一致性提供了可能.显示偏好理论的基本思想正在于此. 2.风险条件下的选择问题. 在风险大量存在的市场上,如何有效选择资产征状组合以回避风险就变得十分重要,因此,对保险市场、证券市场、期货合同等问题的研究,就成为微观经济理论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尤其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认知心理学和其他心理学分支的发展,人们开始对古典经济学理性假设和预期效用理论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在确定条件下,理性公理假设成立,而在模糊或不确定条件下,人们的行为常常违背公理性假设.因此,在不确定条件下进行决策,必须考察人们的复杂心态,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观望理论、遗憾理论及模糊模型.具体到市场中资产征状组合决策时,出现了风险资产理论(衍生证券)、代理理论、资产组合选择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和套利定价理论等.与这一理论相应产生的是阐释消费者在不同条件下对消费和储蓄的不同选择的跨时期选择理论.动态的跨时期选择理论在现代经济学中已有普遍应用. 3、消费也是家庭生产的理论. 贝克尔认为,家庭类似于一家小工厂,家庭把“资本品、原材料和劳动组合起来,……以生产一些其他的有用商品”.按照这个较为宽泛的观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者,现在既是家庭消费者又是家庭生产者,是具有双重身份的角色.认为,商品的生产和消费(在贝克尔的模型中,有时把孩子看成是消费商品)要耗费时间.时间是一种机会成本,它必须同任何物品之市场价格或制定经济决策的行为之市场价格计算在一起.正如把孩子抚育成人需要耗费人力资源、资本和时间等投入一样,任何最终物品或劳务的生产和消费都可以看成是为获取一种产出而需要耗费的各种投入的组合.例如,一个人在其家庭生产中(在以贝克尔为代表的新微观经济理论中,消费被看作是家庭生产)所获得的最终产品,比如“健康的体魄”,需要许多“市场物品”(那些由消费者直接在市场购买的物品)和时间投入的组合.体育器材、各种健康食品、医疗服务以及花费在锻炼上的时间和消费这些物品所需的时间,就是生产这种最终物品的所有投入.个人或家庭把这些投入转化为产出(包括孩子的成长、舒适的家庭生活、健康的身体、精神的怡悦等等),亦即家庭的生产或消费过程,体现一种生产函数. 像一般生产企业实现生产的最优化要考虑生产要素应用的机会成本一样,实现家庭生产的最优化也要考虑各种要素应用的机会成本.例如,看一场戏、读一本书、或者吃一顿美食(这些都可看成是家庭生产中的投入要素)都需要花费时间,所以这些行为的完全价格必须包括用于这些行为的时间的机会成本.这种机会成本可以根据个人的市场工资来计量.例如,假设某人工作一小时可以挣到10美元,他或者用一小时在餐厅进餐,或者用15分钟吃快餐.再假设这两种就餐方式的花费都是6美元.尽管这两顿饭需要相等的货币花费,但其消费的完全价格却明显不同.快餐消费的完全价格是8.50美元(6美元加上放弃2.50美元的收入),而在餐厅进餐的完全价格却是16美元(6美元加上放弃10美元的收入).个人最终选择的决定因素将是每顿饭中的每一美元花费(完全成本)所带来的效用量(亦即家庭生产的产品价值).其他诸如生育孩子、做各种各样的家务、维护活动等家庭生产的价值,也可以用机会成本的概念来表示.同样,当把时间成本与市场物品成本同等看待的时候,便在工作和闲暇之间的传统选择之中注入了新的见解,现在则成了在工作、闲暇和家庭生产之间的选择,并且,按照质和量的概念,家庭消费类型的新观点都是可以成立的.
  新厂商理论(现代企业理论)
  新古典厂商理论研究的是一种原子式厂商,即把厂商当作一个具有利润最大化倾向的经济个体,换言之,把厂商当作一个“黑箱”,一个最小的分析单位,所有的问题都抽象在生产函数之中.但现实与理论相距甚远,现代企业理论的形成正是对这一假设的反思结果. 1、企业的性质.这一问题的实质是分析企业存在的理由.最早提出并对其加以解释的是科斯,科斯从交易成本的分析角度,提出企业的存在是为了减少市场交易的成本,即市场成本的企业内部化.除科斯外,威廉姆森(Williamson,1975)、克来因(Klein,1978)、格罗斯曼和哈特(Grossman,Hart,1986)、Tirole等人分别从资产专用性、不完全合约与纵向一体化等角度,阐释企业的本质. 2、最大化模型与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一代理问题导源于对企业经理人员最大化行为的反思与分析.在一个企业中,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必须研究的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企业经理依据其特定的信息和权能优势独享决策权,其行为对企业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在现代企业中,投资者或委托者与经理或代理者之间存在利益与目标的差异.委托——代理理论正是为解决经理人员对投资者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偏离而发展起来的.这一理论的意义在于使企业不再作为最小的经济分析单位. 3、内部组织效率与非最大化厂商理论.如何激发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组织各种资源使企业有效运转,是企业形式的核心问题.阿尔钦和德姆赛茨(Alchian,Demsetz,1972)的团队理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一问题.而从管理角度来看,新古典“理性经济人”是其管理的立足点,即管理的“利益最大化激励”.但现实中这种管理思想并非屡试不爽.针对这种情况,西蒙(H·A·Simon)个人有限理性和追求满意效用假说,利本斯坦(H·Leibenstein)提出“X—非效率理论”,从而形成非最大化厂商行为理论.它的意义在于从“微观——微观”角度分析研究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问题,成为“最大化理论”的重要补充.
  博弈论改写了微观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市场分析有两个重要前提假定:1.个人决策是价格参数和收入给定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不影响他人也不依赖他人;2.市场信息充分且无成本.这两个前提假定使微观经济分析始终处在完美的一般均衡确定性分析的美妙境界中.但现实生活却非如此,经济作为一个整体,不仅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个体获得信息的能力有限而且信息也是有成本的.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不确定性分析应运而生.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特恩(Von Neuman,Morgenstern)合作出版的《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经济博弈论”的正式创立.到1994年纳什、泽尔腾和豪尔绍尼三位“博弈论”巨匠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其间经历了整整半个世纪,博弈论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发展.“零和博弈与非零和博弈”、“囚徒困境与纳什均衡”、“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和“贝叶斯—纳什均衡与精练贝叶斯—纳什均衡”理论,使博弈论在现代经济分析中的地位日益提升,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博弈论的广泛应用已改写了微观经济学. 博弈论重塑了微观经济学的独占理论.对外部性问题的忽略是古典经济致命的缺陷,从而对外部性问题的研究大大促进微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古诺、贝特朗到张伯伦,经济学家逐步认识到:现实中绝大多数市场竞争需要用寡占理论解释.虽然寡头竞争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但在引入博弈论之前,经济学家所能做的仅是重温古诺一个半世纪前的研究成果.只是在以贝恩为代表的传统产业组织理论中,寡占市场才被作为重点,在“结构——行为——绩效”的框架中作实证研究.但当经济学家掌握了纳什均衡和更多的博弈论知识后,古诺研究就便被继续推进了.他们不仅证实了古诺和贝特朗均衡都是纳什均衡,而且在这两个模型的基础上,发展了多种分析技术,如沉没成本,不完全信息模型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佚名定理等,使现代经济学的市场分析跃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信息经济学成为微观经济分析的主流
  经济社会中,每个人都是根据他所掌握的信息作出决策.但非对称信息环境是常态.所谓非对称信息环境,指的是一些人具有他人不掌握的信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就是非对称信息下行为个体的最优决策,主要研究两方面问题,一是不完全信息下的经济分析,核心是“信息成本”和最优信息搜寻;二是非对称信息下的经济分析.信息经济学中的难点在于委托—代理关系中对象的不确定性,即委托人在与多种代理人打交道时无法确知自己在与何种类型的人打交道,代理人情况亦如此.20世纪60年代后期,博弈论学者哈萨尼提出了一种处理不完全信息的博弈技术,并将完全信息博弈中的纳什均衡概念推广到不完全信息博弈中,定义了贝叶—纳什均衡.在此基础上,不完全信息博弈(尤其是非对称信息博弈)得到长足发展,信息经济学也因此飞速发展起来.非对称信息博弈的分析方法彻底改变了微观经济学的全貌.近年来关于经济机制的设计研究中所处理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问题,都是这一分析方法带来的变化.可以说,慎密的微观分析已渗透到我们所处的复杂的经济系统中——从市场的有效性到公共产品的供给,从现代企业制度的各种有关问题到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等等.信息经济学已经成为当今经济分析的主流.
  编辑本段微观经济学方法的新发展
  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长足发展,还集中体现在其研究方法和研究角度的巨大变化方面.分析方法的变化带来的是西方经济学研究深度的推进和广度的拓展.可以说,20世纪西方经济学之所以产生诸多“革命”和理论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研究方法和角度的巨大变化.方法论的变化对20世纪西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其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研究方法的演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讲体现了西方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证伪主义的普遍化
  布劳格在其《经济学方法论》中将20世纪经济学方法的演变历史归纳为一句话:“证伪主义者,整个20世纪的故事”(注:〔英〕马克·布劳格:《经济学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发生于19世纪的证伪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较量,同样贯穿于20世纪经济学发展的始终.据统计,20世纪70-80年代的20年间,西方经济学界出版了50多本经济学方法论的著作,其中几乎都和证伪主义有一定的联第,在1991年总结的当代西方经济学家达成的13点共识中,有7个和证伪主义有直接联系.实证主义在被现实世界“证实”之后,证伪主义出来用事实和理论推导提出质疑,以此推动了经济学的发展.
  分析工具的数理化
  经济学与数学的结合本来不是始于20世纪,但是战后以来,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是如此的专门化、技术化、职业化甚至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却实实在在发生在20世纪,从而使经济学这个大厦更严密,表达更准确,思维更成熟.数学化成为经济学发展的主流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计量经济学的崛起.“计量经济学”一词是挪威经济学家拉格·弗里希于20世纪20年代创造的(注:Mary S.Morgan,The History of Econometric Idea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后来,库普曼、克莱因、迪鲁布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克莱因从50年代开始提出最早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为宏观经济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此后随着大型计算机的诞生和使用,经济结构的各种参数得以推算出来,为制定政策提供了依据.需要指出的是,克莱因教授自80年代以来多次来到中国,在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为我国培养了第一批计量经济研究人才.第一代计量经济学家的数理贡献在经济学方法论体系的整体性、严密性和形式化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经济研究方面,而在“微观”经济研究方面进行的开创性探索是从贝克尔开始的,他将经济计量原则首次引入原来无法以数学来计量的领域,如爱情、利他主义、慈善和宗教虔诚等,并获得了巨大成功.但这只具有局部的意义,可以这样说,对于此前的计量经济学,我们称之为“宏观计量经济学”似乎更为恰如其分——宏观计量的分析方法是对20世纪经济学的最大贡献之一.幸运的是,在20世纪的最后一年即2000年的10月11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200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正式授予美国的詹姆斯·海克曼和丹尼尔·麦克法登教授,以表彰他们在微观计量经济领域的贡献.可以说这是“微观计量经济学”正式诞生的标志.微观计量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主要是横截面数据的微观数据即指同一时点的条件、或是纵向数据在连续年份中的同一观察单位.微观计量经济学可以在个人层面上对许多新的问题进行经验性研究,例如是什么因素决定人们去工作,什么因素决定工作时间的长短,经济激励效应如何影响人们对教育、职业和居住地进行选择,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和教育计划对个人收入和就业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等等. 第二,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大规模运用.计量经济学之所以在20世纪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经济学中一个极富魅力的分支,首先得益于统计学在经济学中的广泛使用,并最终成为构建计量经济学体系的一个重要基础.例如,弗里德曼的《1867-1960年美国货币史》就是成功运用统计分析的一部经典性著作(注:Mary S.Morgan,The History of Econometric Ideas,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他通过一系列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了货币实际数量的长期变化和实际收入的长期变化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相关性的结论,从而构建了弗氏的货币数量说.统计分析的运用不但支持了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还促进了经济学其他相关分支的诞生和发展,例如,库兹涅茨对季节性的波动、国民收入的长期变化和经济增长的经典性研究既建立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又为统计分析建立了一个牢固的阵地,与此同时还大大推动了诸如发展经济学、国际经济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等新的理论分野和发展. 第三是博弈论的引进.作为一个崭新的研究方法,博弈论的应用范围已延伸至政治、军事、外交、国际关系和犯罪学等学科,但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最为成功.进入80年代以来,博弈论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一部分,甚或可以说已成为微观经济学的基础,还有人试图以博弈论语言重建整个微观经济学.博弈论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该决策的均衡问题.借助于博弈论这一强有力的分析工具,“机制设计”、“委托—代理”、“契约理论”等已被推向当代经济学的前沿(注: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 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对滥用数学的现象也进行了激烈的抨击.60年代被称之为“奇怪的60年代”,因为数学模型的“图腾”崇拜现象广为流行,甚至出现了“没有理论的经济计量”和“与理论相矛盾的经济计量”趋势,“其中竟有按照特定的意识和愿望来编造经济理论和经济计量”;对此,里昂惕夫很不以为然,在分析了1972-1981年间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各种文章的类型之后,给美国《科学》杂志写了一封信,指出“专业经济学杂志中数学公式连篇累牍,引导读者从一系列多少有点道理但却完全武断的假设走向陈述精确而却又不切实际的结论”.
  编辑本段发展的趋势
  假定条件的多样化趋势
  “市场神话”与“国家神话”,各种理想国与乌托邦,来自经济学内部和外部(其他学科)大量形形色色的或极端或模糊难懂的理念、概念等,对西方经济学的主流与支流都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为了重建和发展他们自己的理论以反对和解释来自对方的理论,经济学家们不得不或放宽假设,或修改前提,或一反传统逆向假定,以构建和拓宽其研究领域(注:在这方面,张建伟博士做了深入的研究,参见张建伟《现实主义、制度主义与中国经济学发展》,《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例如,“经济人”的假定是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基础,是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核心,也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基石之一,在数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充实,在西方经济学中占据了主流位置.可是,在20世纪百年中,“经济人”的假定条件也被不断地修改和拓展,甚至批评和攻击.例如:西蒙认为经济人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理性”的,行为者无法在多种可能的选择中做出最终选择.贝克尔拓展了“经济人”的假设,认为个人效用函数中具有利他主义的因素,这才是人类行为的一般性.鲍莫尔主张用“最大销售收益来代替最大利润的目标函数”,因为实证经验表明经理层的薪金与销售收益的关系大于它与利润的相关程度.莱本斯坦1966年至1981年发表的4篇论文中一反“利润极大化、效用极大化、成本极小化”的经济人传统假定,认为上述假定在完全竞争下是适用的,而在垄断型企业里利益最大化原则是个“例外”.人的本性是“惰性”,受到庇护的垄断者和兼并者的经济行为已经丧失了追求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能力,从而导致了“X非效率”.为此,莱本斯坦提出了“微观的微观理论(micro-micro theory)”,即“意味着对标准理论简单地假设的东西进行详细的研究”(注:Leibenstein,H(1),X-inefficiency exists-reply to an econmis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8,68:pp.203-211.(2),A branch of economics in mining:micro-micro theory,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9,17:pp.477-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