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写有关历史人物的论文,我重点要写的人物是曾国藩,苏轼,屈原,女性人物是李清照和张爱玲,我需要这些人物的生平,思想,成就以及各方面的历史评价(最重要的是历史评价),希望详尽一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7:48:49
我想写有关历史人物的论文,我重点要写的人物是曾国藩,苏轼,屈原,女性人物是李清照和张爱玲,我需要这些人物的生平,思想,成就以及各方面的历史评价(最重要的是历史评价),希望详尽一点,
x|Yn3ɵVU U2`  07@oF/RTz7߾|!u31{*Ub{54s_z#[=۰BItiﯻf(A4Hsォi$t*f{w'(R6ks0:m ObA*w* @݀ 6^8 s.Hɭxq/?,}."H aR8}Yj7S!KկC'_n, nBQgJa p}opV؇_3_E71R7{KM\9tR]8 /B]A#9NotÛnQqxu?BQOߟ[iͶ̷O*Rۂf `::p6Wޒ+D| _ۆ*$Oʉe[Ct{2 &>-=o%wG={pD\śB>:)])G :k} Ŝ>X*}Oþ_ѕkGXC w1 I5vAɃ5`g:[xˬ-}t7|kA]NcUn c(7! L5&i1hw@@TKYg)<$BȜ1bg|߻cwrYIg}Obb^pfoq73FUKp'貊 5Y {K.ŝl,dnnrƸ_-tDg)5J_Zq =0JϠ#%[|Kމ,CbE[f0cUsB5KG!t葳+CpK_d1SYe5ixW:&lr೚O:Wj 'd`뻖Z,3X:{p;odf?KSnGj2Xx 5ɰ}JWO&Z6Dk%u 8lȈ/q Pl\nYs/ufi+ Wq S1sh&92Jl`5r7*ߧq*u[?h,K#USbLpٗ!Yu&V7?]{ct)9AF(+Mf8{3$ޗ5DŢ~$9 @ i4t3 Ӷ;@W K=|Q5: qY ,uVj PB ޅ_u_|xB]0!ouE媖`=C PVZΆFе?LVL|ي(i>ِQPJߩƃkG|fOT=wWF%z2 G M+UB}I , *Y'%‘kZ\hPXlr[7orwWDs7t)6,u}nΡֱN1 ڬ6B(hwHe\I@GLCeڰHqĀok#ػڗpuil@>c`3Davõ, axG:èdB6ߩ‹nhN@ˈ/2[0ΟT!j 2T̿P;Q>pػNtXNh'k^*ҹJ?=` !I7QkGA2ZBx ߏof/q tB,x!4[33*@OE1!s :uy-T0ƒ Rϕht:T Ҳv7s "8\K{CiAQW܈8@F'fI~?@#k7b=&F4 ;(eȘ)ޭ l/3re ?C?xnBg=Tq@L6DQHM0w[lbÛࢷCyBR[E]'8à/eJQA[30z(W-!UXo!\`[=擷x&/|0Z?Q,ʒږh8o/4e eF;N!נrs#C?70La/Owk!"#w^x91 )v ;187M T2_N͍Yn/f}vÉrؖt]ۿmto τu3%0r`6R<GaM '*kTw:_D~tդؗaUֆ&W<7Zowyr+SV] w$Cf$ߨx<_ωFֹPuq KH9֍sZޡέrTT.&+f}+<~a`ݝ.6w6m'6XeOf}C&hԂ%ö_A,VcHs&-kT2a' #@+`+p`p>WxS'Jd%ek?=d0 (|g1 k=K$LI78QoG7 G$EHy RLaq(쬓۱w!BGXS4D>_ڜ70 Vp:{PPxxyqӁb|*a_\{țIe9<S2z|A~xDDŽrL K8ۻvt{hZks=)@%øՂJ/x;8 7Ѫ*6&u~w,c,gu qcuK  ۉ˜VúOe&T)X{b٪;+@%x~O`T`*4c Eo"~"_\YAYN!8"~,i8!P]w[=H̡ĘǦ%߁o@x_u"wyaQV>x>s C}r|7\<ު\4no!uֳn3$cYhtGo }խ6jFx ē&pV˙'= j\ K嘟@}AI<XѕWB P*LH|Qs}Sʱq *?Wl8=խ=bԄ%Nۤ7 [n~\"Á;#Xk3Q- O"Og,[eA.dUu /[^}~l}9drAhYV2{c]6S5"[khFss"t$TzM9 GVkaH)$ b@Oo!,azaS2=CbL.ӡ6)'%'}Ѥts `x{DGy|Yu}}8\МdrJ2$^hWexPrq/2TY<#Ep04Y1ʨ@]5Y 2e #0̲tn~bgwvq|5N |!=ȰJ߰bʱ $o@%?.} I_nac=blrf pG78>ͲJ.]\_Ki~,cOv729U{Aff6 EFXnYAְ $D&8s9Gn}TK!RzV6%^,ARjB;tƒ3…J#r7LWyw1 ynb=ߙ. *̯peN1k~$Qјc^Y mj7k|-_t/=w݃Jr~0?KǛc:D- $7W)T8G14S&n%9Mݚր cK>VDZ Q,aU1hBv/|I#{íM0MD)k)5z߈ 9ĸ4 ɚbldj`)}&n7_Dѓ3űk ^^*B̓Ga@-y䍞ߛ0De (FD\`'!JjVQs76mjD6P`#2]("Ode8{ {. m q/R5MEc#Xb q;8#kYOk334 m6eJ֊ Յދ)Ŏf XqǕKAS'l;;JX!]c^;̪b1]ѝ,ױTVw_aXzMd:) $|6S]Os&im'ݶ27~N' 1@36+Z˛U 8R.'EQknfB_ƃ }[Y'N]I&w1c;ӈ =,FǶ3>{}xkXB1jM *U!B 1Jm9wM 5)XB4vCaR\;-E.} uj UA Π%O/ELSfC>%j*|KR3/QM6^ %ƨ1Sm#=H[ܹ)u1L¯w[9CxǜT:^Ts(x*QUpFR9cv n-+kfZLL֝|s)cHϫ?cgMbo u 4tQNw,v\̂(gez1p6$Z3\聙P# |ScݛwSE?18;3+[^w뤬܇T%}xa#\taΧ7C-qtu A RѼJe`j>vCM3: zcӻ{y'y$ԭuʻOKi#2P}sc$8)Ôa;L6 p/bP@ rن(2 p V;#x!g?RtI*@yM/J*&I҇) 5ΠItl,aY;a.y8sߏ3B~G&)0QQ6+f){3ܯ?vr F&3an춐cL+>w?rñ,Kas%u X 3,[TlHII͌;FjdI6-qMy:r?!ǭ/ӎ HP$EFƘ=b>k^MS:Oٖ-tlpX7Hx'N7.a0f/Kc?#("֭FfT`1 @d2O,TB7-{V1H_E) A28l~I fwN\ !+mq=)!Ya$Y;L,pX;Ovsބǘ":j& [$K2^},2PMQĨA B@`rgMG%001Ǩ Ȼ(*T8^TtF;/uznr`iShŘLij7gsvzjdZ aږ}%DrBf>ϯMB F$!-9%\44Yxp, tQ zVƟ8?|ƍwmcCY>8{"9wj;8> ss'ˇ +,>H}\f[Pʤc2w t''%Q9Vҗ?%cX@:fvPڐ8 K4ϭv/7+zd$qg+ⰷOEؓia~ 8½ݣNC^ޝ76Ki?gck<rx;:WS bֺ3<ԧղGR3ae 4Xtc8=)" |oTހR[/lC+5gdx|0q˔y_LkнegCmvM*{еML_%sfe%Ђ&Ҋnq273ؐ&>$Yˢ7N&.hL_fPcfw(ZV56Av0¤8Kǿvm-qr=x{H~efYh!!fȴ?Y܇40›fοy.ocK>zh𶕹0!#5eMߎXDB0F_y]RHy L-L Ғ?'YU')$CDlƧ@hf<{qzզ/!h~aʹf.tᙿU7{wۖWl{%]SS.@br}M1)7#ܛǣ )p)KwL`)ݲ~҃~3K K8_x |RVCЄHmDdzt\dk-ru1UL!$—w(Bx\ޯ{\B[ w,ngoKމc%^@CZIx99LXT @*fx[F`) s[ =cVMÖt#[gY(1soM7m6RxLɆ$G.rt;NBl\&{ ,=e ,.|X y8K~StxGros/}!WHm\+Ui;w Xu''hp͓TBx+~T{ Ӕ4#żf`&4moo2dT`h5.;DTJ"U( x %7o` GQ s2NL ~c״ؗk? 1F@ ^;6ߪkg}<5;5:;fbîi5kTAa~*FHMO?7f模R,ѹ6O of~KgE_>*Z{UTc#)Fʓ[^ r wALL{Ί?l3l8JpF )I0DU-gWg0ӋaSMZD ~W0s73$&- s\bp3=`sMՑ

我想写有关历史人物的论文,我重点要写的人物是曾国藩,苏轼,屈原,女性人物是李清照和张爱玲,我需要这些人物的生平,思想,成就以及各方面的历史评价(最重要的是历史评价),希望详尽一点,
我想写有关历史人物的论文,我重点要写的人物是曾国藩,苏轼,屈原,女性人物是李清照和张爱玲,我需要这些人物的生平,思想,成就以及各方面的历史评价(最重要的是历史评价),希望详尽一点,

我想写有关历史人物的论文,我重点要写的人物是曾国藩,苏轼,屈原,女性人物是李清照和张爱玲,我需要这些人物的生平,思想,成就以及各方面的历史评价(最重要的是历史评价),希望详尽一点,
苏轼简介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但在密州、徐州任上抗洪灭蝗,赈贫救孤、颇多政绩.后以“谤讪朝廷”贬黄州.哲宗时任翰林学士,出知杭、颍、扬、定四州.徽宗初遇赦召还.诗、词和散文都代表北宋文学最高成就.
苏轼的诗大都抒写仕途坎坷的感慨,也有反映民生疾苦、揭露现实黑暗之作.诗风豪迈清新,尤长于比喻.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苏轼的词题材广泛,记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无不入词,对严格的音律束缚也有所突破,促进了词的发展.名作有《念奴娇》、《水调歌头》等,开豪放词派的先河,与辛弃疾并称“苏辛”.
苏轼散文中议论文汪洋恣肆,记叙文结构谨严,明白条畅,如《石钟山记》、《放鹤亭记》等与《赤壁赋》、《后赤壁赋》同为传诵名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文学思想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致力提拔后进,黄庭坚、秦观等均出其门下.
苏轼还擅长行、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得力于王僧虔、李邕、徐浩、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一家.自云:“我书造意本无法”;又云:“自出新意,不践古人.”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晚年又挟有海外风涛之势,加之学问、胸襟、识见处处过人,而一生又屡经坎坷,其书法风格丰腴跌宕,天真浩瀚,观其书法即可想象其为人.人书并尊,在当时其弟兄子侄子由、迈、过,友人王定国、赵令畤均向他学习;其后历史名人如李纲、韩世忠、陆游,以及[明代]的吴宽,清代的张之洞,亦均向他学习,可见影响之大.
苏轼在绘画方面画墨竹,师文同,比文更加简劲,且具掀舞之势.米芾说他“作墨竹,从地一直起至顶.余问:何不逐节分?曰:竹生时,何尝逐节生?”亦善作古木怪石,米芾又云:作枯木枝干,虬曲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均可见其作画很有奇想远寄.其论书画均有卓见,论画影响更为深远.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反对程式束缚,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并明确提出“士人画”的概念等,为其后“文人画”的发展尊定了理论基础.存世书迹有《黄州寒食诗》、《赤壁赋》、《答谢民师论文》与《祭黄几道文》等.存世画迹有《古木怪石图卷》;又近年发现的《潇湘竹石图卷》当亦系他的作品.诗文有《东坡七集》,词有《东坡乐府》等.清代王文浩有《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
曾国藩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原名子城,派名传豫,清湘乡县荷叶塘(今双峰荷叶乡)人.23岁取秀才,入县学;24岁入岳麓书院,中举人;道光十八年(1838),殿试中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从倭仁等习程朱理学,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侍讲学士、文渊阁直阁事,后擢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衔,升礼部右侍郎、署兵部左侍郎.曾两次上疏,为清廷出“教诲、甄别、保举、超擢”之策,为朝延赏识.道光三十年,署工部左侍郎.咸丰元年(19851),署刑部右侍郎,咸丰二年,署史部左侍郎.是年四月,出任江西乡试正考官,忽报母丧,告假回家守孝.
其时,太平军从广西进军湖南,围长沙,克武昌,轻取沿江州县,江南大震,咸丰二年十二月,曾国藩奉命在湖南帮办团练以抗拒太平军.曾以罗泽南的乡勇为基础,“别树一帜,改弦更张”.创办以“忠义之气为主”的湘勇,将办团与办练分开,着重练勇,网罗罗泽南、彭玉麟等一批程朱理学信徒,以及同乡、同学、亲友为骨干将领, 知识分子为营官,招募身强力壮的农民为士兵,组成一支地主阶级武装.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勇的链条,士兵由营官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人营官一人,整个湘勇只服从曾国藩一人,形成严格的封建隶属关系,较绿营兵战斗力强.他驻衡州,造战船,劝捐助饷,大事训练.咸丰四年(1854),湘勇练成水陆两军17000多人,成为镇压太平军、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重要支柱.
曾国藩治学严谨,崇尚儒学,其学术思想以程朱理学为主体,把中国封建文化归纳为“义理、词章、经济、考据”四门学问,有独特见解,对当时和以后均有一定影响.他提出“早、扫、考、宝、书、蔬、鱼、猪”的“八字家训”,反映了曾“修身、齐家”的封建道学思想.所为古文,卓然成家.文秉桐城派之衣钵,为一时所宗.其家书、日记,人颇称道.其著述多收入《曾文正公全集》,计128卷;今辑有《曾国藩全集》.
屈原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39—约前278),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20世纪,曾被推举为世界文化名人而受到广泛纪念.
屈原的身世记载屈原身世的材料,以《史记·屈原列传》较早而具体.司马迁之前,贾谊在贬谪长沙途经湘水时,曾作赋以吊屈原.文中引用了屈原《离骚》及《九章》中的一些篇章,转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与《史记》所载完全契合.和司马迁同时代而年辈稍早的有东方朔作《七谏》,庄(东汉人避讳作严)忌作《哀时命》,都是摹仿屈原的作品,文中所述屈原的思想和遭遇,也与《史记》所述相接近,所以《史记》所载屈原事迹是基本可信的.当然,传中也有偶然失叙或史实错记之处.
近代少数学者对屈原的存在表示怀疑的说法是缺乏根据的.
《屈原列传》说屈原名平,字原.而《离骚》中则自称名正则,字灵均,这是前者的转写化名.“正则”与“灵均”是平和原二字的引申义.
关于屈原的出生年月日,《离骚》中自述:“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对此有不同解释,大致可分两说:一是王逸说,他认为“摄提”是“摄提格”的省称,屈原生于“太岁在寅,正月始春,庚寅之日”,即寅年寅月寅日;二是朱熹说,他认为“摄提”是天上星座名,并不说明什么年份,两句只是说屈原生于寅月寅日,但年份不明.二说之中,王逸说更为流行,但因所据历法不同,结论各异.浦江清推定屈原于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日生,这一结论较为精细.
屈原的远祖是颛顼高阳氏,应是夏氏族的一部分.据《史记·楚世家》说,高阳氏六代孙名季连,是楚的创业始祖,姓.周成王时,季连的曾孙熊绎受封于楚,居丹阳(今湖北秭归),传至熊通(一作达),就是楚武王.其子瑕,封采邑于屈,子孙就以屈为氏,所以屈是楚国姓的分支.自春秋以来,屈姓历世都担任楚国的显要职位,担任高级官职莫敖的有屈重、屈完、屈荡(前后两见)、屈到、屈建、屈生等,多半是父子相传.
屈原的父亲,《离骚》中称其名为伯庸,可能也是化名.另外,传说中屈原还有一姊.
屈原所得姓的屈地,今已很难确指在何处.屈原故里只能据汉以后各家之说来推断,诸说中以丹阳秭归的传说为最多.丹阳即楚始封之地.郦道元《水经注·江水注》引袁山松《宜都记》说:“秭归,盖楚子熊绎之始国而屈原之乡里也,原田宅于今具存”,“秭归县东北数十里有屈原旧田宅,虽畦堰縻漫,犹保原田之称也.县北一百六十里有屈原故宅,累石为室基,名其地曰乐平里.宅之东北六十里有女媭庙,捣衣石犹存.”这是汉魏以来关于屈原故里的最具体的说法.
屈原的政治活动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政治家.他的一生在激烈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度过.了解他的政治活动经历,是研究屈原思想和文学成就的重要前提.
自屈瑕任莫敖后,这个职位几乎全由屈氏子孙世袭.其职位仅次于令尹.《屈原列传》说屈原曾为楚怀王左徒.据现有史料可以考知的战国时期担任过楚左徒的,仅屈原与春申君二人.春申君以左徒升为令尹,与楚旧制莫敖升为令尹相同.而从《屈原列传》所载屈原在内政、外交方面担负的职责来看,左徒亦与莫敖职位相当,可能就是春秋时代的莫敖.屈原与怀王同祖,他当左徒,是以宗亲而任重臣.
屈原在政治上的活动,据《屈原列传》所载,并用屈原作品相印证,主要有:内政方面辅佐怀王,议论国事及应对宾客,起草宪令及变法;外交方面参加合纵派与秦斗争,两度出使于齐.
屈原的政治活动是和当时历史发生变革的情况相联系的.春秋时期周王朝的统治制度已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要求,诸侯国家都已自成中心,相互争霸,楚国的形势与中原各国有相似之处,并由于地理和政治上的有利条件,发展成新兴大国.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实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经过长期兼并,形成了七雄并峙的新局面,其中又以秦、楚为最强.
屈原辅佐楚怀王,正在七雄激烈争斗之时.屈原起初很受怀王信任重用,怀王让他“造为宪令”,即主持国家政令的起草、宣布等事项.“宪令”涉及推行变法之事.楚国在悼王时,已有吴起变法的先例.怀王初年,也想有一番作为,曾争到合纵之长,因而屈原希望变旧更新,一度受到怀王的支持.可是,楚国的变法本来就不够彻底,政权主要掌握在贵族重臣手中,他们为了保持个人禄位而反对变法.
当时楚国朝廷中佞臣充斥,与屈原同列的有上官大夫.他心怀嫉妒,与屈原争宠,屈原起草宪令未定,上官大夫欲夺其稿,屈原不予,他就向怀王进谗言,说:“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怀王庸懦昏聩,不加辨明,就怒疏屈原.屈原的被疏远,根本原因在于他的政治改革计划触犯了贵族利益,遭到旧贵族们的中伤打击.
屈原和旧贵族集团的斗争,还表现在对外政策上.屈原分析了当时形势,坚决主张联合齐国、抗击秦国的策略,这是对楚国有利的正确策略,怀王曾采纳他的主张,并派他出使齐国.屈原被疏远后,秦国派张仪出使楚国,以土地诱惑楚怀王.目光短浅的怀王就改变了对外政策,采取绝齐亲秦方针,结果使楚国在政治上、外交上吃了大亏.怀王恼怒,又轻率出兵伐秦.由于没有齐国的支援,被秦国打得大败,还丧失了汉中之地.在危殆的形势下,屈原曾被怀王再次派往齐国,以图修复两国交好.但不久,秦昭王又提出秦楚两国联姻,要与楚王会面,屈原谏阻说:“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无行!”怀王之子子兰却劝怀王去秦,说:“奈何绝秦欢?”怀王终于去了秦国,果然被扣留,最后客死于秦.当时屈原已被逐出朝廷,流放到汉北地区.
楚怀王死了以后,长子顷襄王继位,以其弟子兰为令尹.当时,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入秦的过错,所以,屈原受到广泛的同情.但子兰非但不思其过,反而唆使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诽谤屈原.顷襄王在一怒之下,再次把屈原流放到江南地区.大约此时郢都在庄暴郢之后,“百姓震愆”,“民离散而相失”,他只得去故乡而就远.辗转流离在沅、湘一带大概有九年之久.他远离故国,又无职位,对于国家、宗族之事只有悲叹而已.于是,他又慢慢地顺着沅江,向长沙走去.屈原回楚都既不可能,远游、求贤又不成,这时他“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于汨罗江中,以明其忠贞爱国之怀.
除左徒外,屈原还曾担任过“三闾大夫”一职.三闾即楚宗室昭、屈、景三姓聚居之所,三闾大夫应当就是春秋、战国以来晋、鲁等国的公族大夫,职务是管理宗族事务,教育贵族子弟,汉代的宗正与之相当.屈原之为三闾大夫,肩负着教育宗族胄子的重任.这在《离骚》中有很清楚的表述:“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竢时乎吾将刈.”他为培养后备人材付出了大量心血,但结果却是“兰芷变而不芳,荃蕙化而为茅”,他辛勤培育的一批人,竟变成了反对自己的敌对力量,使他感到极大的苦痛.
屈原的思想和创作屈原学识渊博.他对天文、 地理、礼乐制度、周以前各代的治乱兴衰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传说,都很熟悉;对于春秋以来各大国的历史和一些重要人物,也很了解;而对楚国先王的创业史,尤为精熟.在这广阔的领域里,他总结了许多经世治平之理,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在屈原的作品中,随处都表现出强烈的忧国忧民、忠君致治的思想感情.
他的政治理想的内容就是“美政”,即圣君贤相的政治.他认为只有圣君贤相才能改变楚国的政治和社会的现实,使楚国强大起来.他热烈颂扬古代的圣君如尧、舜、禹、汤、后稷、文王以及齐桓、晋文和楚之三后等,热烈颂扬古代的贤臣如伊尹、傅说、吕望、周公、宁戚、箕子、介子、比干、伯夷、叔齐、伍子胥及楚之子文等.他还用对比的方法讲一些非圣之君如桀、纣、羿、寒浞、浇等.他想通过对比来说明圣君贤相的重要,并借以说明楚无圣君贤相的危险性,这些都是针对现实而发的.“彼尧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离骚》),耿介,意即光明正大,是屈原对国君的最高要求.所谓贤臣,则以伊、傅、吕、宁为楷模,而不以贵胄为对象.这就是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的意思,屈原在讲到贤臣时,往往用忠贞、忠诚、忠信这些语辞.屈原本人就是在忠君爱国的思想支配下,敢于坚持真理,不向邪恶势力低头:“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古代贤臣“忠”的美德在他身上有充分的表现.
屈原“美政”的另一基本内容就是民本思想.这在他的作品中有很清晰的表述.他在《离骚》《九章》等作品中反复谈到“民”的问题,“皇天无私阿兮,览民德焉错辅.夫惟圣哲之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离骚》);“愿摇起而横奔兮,览民尤以自镇”(《九章·抽思》).这实际上是古代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孟子·万章》引)思想的发展.所谓圣君贤相,所谓美政,就是要看能否解决民生疾苦问题,能否致民于康乐之境.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据《史记·屈原列传》司马迁语,还有《招魂》1篇.有些学者认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怀疑《远游》以下诸篇及《九章》中若干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笔.大体说来,《离骚》《天问》《九歌》可以作为屈原作品三种类型的代表.《九章》《远游》《卜居》《渔父》《招魂》《大招》,其内容与风格可与《离骚》列为一组,大都是有事可据,有义可陈,重在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愫.《离骚》是屈原以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以至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鲜明的个性光辉,是屈原全部创作的重点.《天问》是屈原根据神话、传说材料创作的诗篇,着重表现作者的学术造诣及其历史观和自然观.《九歌》是楚国祀神乐曲,经屈原加工、润色而成,在人物感情的抒发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然而是代人或代神表述,并非作者自我抒情,它更多地显示了南楚文学传统的痕迹.《离骚》一组,《九歌》一组,构成了屈原作品的基本风格.
屈原作品和神话有密切关系.许多虚幻的内容就是承袭神话发展而来的.屈原又是关注现实的诗人,作品里反映了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尤以揭露楚国的黑暗政治最为深刻.
屈原作品的风貌和《诗经》明显不同.这与长江流域的民风和黄河流域的民风不同有关.当时,北方早已进入宗法社会,而楚地尚有氏族社会的遗风,民性强悍,思想活泼,不为礼法所拘.所以,抒写男女情思、志士爱国是如此直切,而使用的材料,又是如此丰富,什么都可以奔入笔底.写人神之恋,写狂怪之士,写远古历史传说,写与天神鬼怪游观,一切神都具有民间普通的人性,神也不过是超出常人的人而已.它们使作品显得色泽艳丽,情思馥郁,气势奔放.这样的作品,表现了与北方文学不同的特色.
从体制上看,屈原以前的诗歌,不管是《诗经》或南方民歌,大多是短篇,而屈原发展为长篇巨制.《离骚》一篇就有2 400多字.在表现手法上,屈原把赋、比、兴巧妙地糅合成一体,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品德、意识和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屈原作品,在楚人建立汉王朝定都关中后,便产生了更大的影响,“楚辞”的不断传习、发展,北方的文学逐渐楚化.新兴的五、七言诗都和楚骚有关.汉代的赋作家无不受“楚辞”影响,汉以后“绍骚”之作,历代都有,作者往往用屈原的诗句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甚至用屈原的遭遇自喻,这是屈原文学的直接发展.此外,以屈原生平事迹为题材的诗、歌、词、曲、戏剧、琴辞、大曲、话本等,绘画艺术中如屈原像、《九歌图》、《天问图》等,也难以数计.所以鲁迅称屈原作品“逸响伟辞,卓绝一世”,“其影响于后来之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汉文学史纲要》).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