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比如《蜡烛》《芦花荡》等等,要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2/01 11:25:28
有关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比如《蜡烛》《芦花荡》等等,要长!
x}Yr*YT"߷/n4qҲPc@ٳ }/!!Bt=%s+Pk8a>LvC쳛f$mb;l==Kl9;F^{ˎB ~>m2>8cLJ[_33Ldc1ݔ|Fܝ?Ls}f6vo{k2G3mMJ%2#*z ݥUx{lg +fXr_rfSslk+{VÊgM/3_.lćIіMtn5[b*Ly)t7q%){I~\^4AX)`Zطw~@Ir+SE#[}.`$de) "Zp&nm'JoL/xkG葐C<E7u,y!2nXZe`G> p6[ Mγċ)bsk 7ζLrqd1O/ 7KIVkj!w~`LAO;fz^NY+iL2a1cE])${;ȍ@Bz6NM$UB΃7i͒"-@2lǭ5UԬ'Te42Se;-kPO26Ơ`?^UǴ GJ|qC!aKo|K~d C76`y* qAn$@J! )?QaMfYsVGh_w('GU18JӛmHo`@ L-xb39Z`2*0Aa@BOGI 01I|@4`>3y T"r4ZPz3H33m!Q hť1,/l?o' -)Re*x2Jg3:km&͹74^4w,$'8O ;mvXݮ78шukΦlx%sk:cdk&[w< K kDlknhγrKln&^OqF hl*qG{mosqů=:nХ`N L}p Rlvee[ >Ȁu%Qi4(oj7XTwU&>w6S$":Liau5Qz/-όʜb5{-Kׁg=jZBx)EH+CՃHlPj=(VxVzƌ{H-ܳ!A#G3;0`zPGd/KpT16}x?1?qtoWy|?$OvQ< []$0z28{:qokm˱O8,b:6ިfno6sOP]G11w:~bP M F :ݗ7;ox PEʒpv fp' ~a) bL)}ԯ?G̴df18y8-ݘD 5mSer.#_!ju5g-roR=ql`iŏ Th^vm@Q;.oq:EB-h`d"q ǻ_ng-p͍k`$}[ï; ZȼdXnȳϾO$I/ ,*@Ć,@o :`>$@@k̚ ALݐz?/R >tc)9ImvSnr0^'q$!e Ea;Ѝ=hjQ cи&^]hܷw3M"RW p`:3b`՜o\)&OD%BCM8Ӑ3O̺:Xɳ^Cm &blo[p%ͣ?rOUnWÏ)?8ÊTIT1%U1hU/ϡ57ՁsxHF AϷO9*–c 8lwu+fXX1W5hR;nTVE)BVĶCs.f9RDLK凿9?Vs> B\{t4i22WY$@6PFpn:pz!LrP|P < :~Um R~7;,?3{Yvvn 5zIi &7 ȴZ$ɵn%p׵rsI|Fl0^(K`B@a͖Pfԕ.":xpD.-Q'a>F۪C/EdMP|N~-<&?e0ws5lx̝]th*e@{݆g4CKW?9nhvñåMkyw/&`+}zHC@0`:3";J7)Wr항,6xl^|f|`6ʰ|ҝC; #3eO- Q$Ʊ[y@'Sb%]dr]bUlWbKi>xp@L6ŧD; "^&JihXx!01=W?6f4Q] XM /XLt(m1 d/ }}%)_۰~L)ܫ;t=mo*^ .H@ >`@6kfvUcabZ=qOjR)f-:Esy7`G|7 rkbv/fChP!r# \M-oN3{T}kg:A]fr43"X|hoBUTAnDc5M&>5(#@ φ&ZHW4O#Tޛ !ZK\h< jVQgT\y˿H@ISp[@={>㟷׶4r@7a˙cn9 P_cw?O.Zd{@L?]F?uI,  /qyDs!c>#*GAx~uz M|5]C.-]ci*$Ȯp.>2(.3'ܰP=ڟ]f9=BoN"@F _ a>xo.AX0Mr=qF=-.J{O i2CrMr30d+p0vq{Zp &y|_$fږn6ijQ fSY#hiNcv a*K9i kЖ ޭܾ@^5.z$믯l&-$`Ҭ)7jsR։csO_e#AUƢ>n4a9N2(be HڋvzJ_?mwE2CbzlUJW;bMBRYo%7Y5 l2iQIRgT]wOfI|7-)7|`Hl8Y0ۀn&F$m([S7&7"!~WI8]%򒮌. ǽOy /NZ%}Ls#c~5&~$/BS"BM]FLi$ VlϓRc9 S.w 26gA,O7h0?+U:;hm݁Oqu)ue>>m:6p5jߋ_f5b'+,6̫FM(Ɩta?u3BR̛eMKVRءWRk%ؙj-81Kj F]f?e{rqD@7=:aeUpYmN0- E k16(Ӗ4$@1m#z#ZgR~%מ3Lv MFooE0GsZPee7Qsݣ>ƍ̒ 9#70zg>,!4_j=ک{k36_״pT/1~:48]MX%#":+>"/dMpa cж7]⇱uCBթF1⼀ڈ>">05/IOHa"?aeepu_ 6_3}x|mnTYon-_~|ˏZf~#%j^lFvӳ&ZYjb~4Jw#{ssdGGT}fܔ)F d׹igk]c"?jDw_r 9I]"Dr@`s/gRGF@5I\T P=T(qKX/n.%%c7A \KPyu.\.Ү9LXCȰEK}`, }LD΃y5`E'޴'N\DbYYR:&l%HƤ^`ҍ]Lj!bUN?I\, +1%F%cvt% &WG,l%(ɬ_y]J;AR 9`fvl#ݑΚ:61 l٪}˰R(;Լi."ܷ{[q~N! 5hSwX1}#yFlVzG4FaAr@Qoh~CcxT5$`"5;8v`$FT褴xE 2OmF-M;m-un\$o7mAi:@W9tK 'Qmw8/%/1`^Fi-$Rb,3lkǮ,) u  YT:)^۴͘y,@5i5;:]!9*IL?|\hgXWaK=@6#q0ijGooԥG\2Ln.(*t2ݲS{UK7g謹QuZuPxͯŝ*wVa@px{f烈S1%d(\wz5ۇ^}/vAqJ{@}=,J Nj~%<c^v*4.,X{TI[a&1aG~Lд̆ Teu/ΜRdgv1Ew+SY2zl<,:BB$r9#IkSHg 1/@I%οL~2 ѿ4x ɦmo/'.\HW^ |t<Q1|*b)eC_#s{ʰb~ ݣ^vª#L JC3Ȣt$d Wq3O/mWWHq+]*Q3WN%sisT-m)܇aPoU!UV-Eu.6AdWh| / pIөlgH2ripMɿ Edmm<gNȈC/L< PxջIFxQ RDsX5VQ[D#2l{_?չ뚭_Y &D: c2zDd5FDUcݓ$E1s{ZK߯0­2;elY9֎ۗ^7pҝo=uq{e}}x_kR `sO kj2yQnuF]m6 u1aw+W3o;W6E^[KgT9?j߿~)/diu"wi4CzטhcWO+k6)g6 boN~T˳\mݫI׈i^&89(i~kxKMs-ww<-"V-Z9.ҷ4J-0hE`; W̮>I.;eM:9zh3hȔ%_apH3da~o7rKĤ8x͡&}?v$A1UKlŐpx5`In nf`^o\k]DкLŁ$1HxWDo*`>ގ:^AkaƋ߮$䵳t]mfmJbub4}P|:Oaܓ GZjA}6H"?);l;xVTn҂@ k]~8 oRa̦Ow|a|hsG[$_Yʪ>r4턝NX|QʏDrU-D U;q <0F7 A"z OW'bogep_Y*bBX^:=-~[\6|03ny;D*氓6 p[wn9!842v߁oRsҿ$-Ue(XI$`wEi0Y}!`EB"S~AM gʀ+٘g]A8[ Ƶm reɻ̛֍>u@0Qi!=ho ~qZE? ףQCXeժm6;Zl>>HOذsCwY^łiAßRHLqϻ%^V( hJ!>u cN|9k\:>~c Ay,JpދyQ K4הr b e1wzާܖv=qu#AHFbFMP},泱jWev XݚծE#1SXk(ȞBi|'  T?a,$Ӽ @)Qi 7a0(\ %lnX}}p80x)k?^E{\NaPnLjrw(Y~0/Cz)XҔIu;ۇvw]a0WAh\Ѹ0 -!ǠhV用aBaE(uZ"&}_zkrw\pz@86Ӡ8a$ATi/7هd )oI0,Ы*{W%l+V oQbxpp)/z@xvLo}o9-|5SD?{4$w"֞lQz͙\ҽ=6ds'=vJw;uBF/v~~֍HdwYP~.F%UUU h LzgSpE$4!H@A>)'ݞ=OϐM t*U,}mܣ}]3PŒ!_:}g7&yKeQαFlJDdV&x"8EX׬,@ ;]̯#a-u5k0WuU/H5`5,:ŇcVKeN#fI*^v$Ų+{dE] /=>J. ݇1K{nIJʯAlJƽ~vY>tay>[갵v9Jr /V;&ICSY>`z:Kn*}{Q;jyqg,]d#oEYoDlf-ЃQ\(^xbZw`kr;'].ƂoRZX(X10s#18wS{^*˛/u6Vi;t ۜ7(B^>ɫ"x&HG^j(]79u| ^UdWlt޴̔ѺT2C/z<+BB+WLnjInzX<^"cfo}JCeyy\8`\յcёyq_i ?! ."r41.FJ?# D y$#

有关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比如《蜡烛》《芦花荡》等等,要长!
有关战争中的感人故事
比如《蜡烛》《芦花荡》等等,要长!

有关战争中的感人故事比如《蜡烛》《芦花荡》等等,要长!
赵登禹将军传奇
一个世纪前的1898年,英雄诞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城西赵楼村的一个贫苦农家.少小立志,报国救民,13岁拜师学武,艺高惊人;16岁千里投军,打虎称豪.从一个副兵迅速成长为抗日救国的著名将军,身经百战,威震敌胆,一曲曲英雄赞歌回荡中华万里山河,流传百年绝唱.赵登禹将军用他39岁的生命唱响的民族英雄赞歌,激沸了中华亿万儿女的报国热血,他不愧是菏泽人民的骄傲.
这里讲述的就是赵登禹将军的真实故事……
少小立志
赵登禹将军出身贫苦,祖辈都是纯朴的农民.他兄弟姐妹五个,大哥赵登銮,二哥赵登尧,赵登禹排行老三,另有一姐一妹.这么多人,仅有薄田三亩,只靠父兄扛活养家.赵登禹的兄弟姐妹都没上过一天学,只有他读了两年书,不幸父亲赵锡君去世,只好掇学.13岁那年,他和二哥赵登尧一起拜当地著名武术教师朱凤军为师习武.由于赵登禹聪明好学,吃苦顽强,三年间刀、枪、剑、棍各种兵器和太极拳、八卦掌、少林多种功夫都练得纯熟,并能融会贯通,成为武林杰出少年人才.
那时候,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军阀置中国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赵登禹自幼常听先辈们讲述菏泽捻军大败清军僧格林沁和大刀会痛杀德国洋鬼子的故事,逐渐增强了民族爱国党悟并养成豪放正直的性格.1914年,他刚满16岁,怀着救国救民的雄心壮志,踏上了千里投军的征程.当时中国刚推翻了满清王朝,又经历了袁世凯称帝和张勋复辟等闹剧,接下来军阀混战,暗无天日.赵登禹了解到军阀队伍大多不是好东西,而冯玉祥的部队军纪严明、爱护百姓,于是和二哥赵登尧、同村好友赵学礼、赵全胜一起离家,一路爬山涉水,沿途讨饭,不分昼夜奔行20多天赶到陕西潼关,找到了第十七混成旅的旅长冯玉祥.不料当时不招新兵,军中管事被赵登禹千里投军的精神所感动,才勉强收留他当了个副兵.连长一见他就说:“你要知道,当副兵只管饭,不发军饷.”赵登禹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当兵不是为了发财,要是为了捞钱,我就不跑这么远当兵了.”
打虎称英
1916年,冯玉祥驻军河北廊坊一带.一次部队在山下练兵,突然从林间蹿出一只猛虎.当时战士们正练徒手格斗,只有连长佩带匣子枪,仓皇间连长发几枪却没击中要害,而虎已扑到近前.战士们一下都惊呆了,尚不知如何对付这只凶兽,只见赵登禹大吼一声,一个箭步纵出队列,迎着扑来的猛虎,先是闪展腾挪,将那虎引诱得前爪扑空,闪身跃虎背,挥拳运气便打.那虎痛啸一声,挺身直立,探头甩尾,意欲将赵登禹甩脱,再反扑过来.不料赵登禹发声喊,两腿就像钳子一般夹住虎肩,左手死死揪住虎脑门,照准虎脑门又是七八下重拳,打得那虎抽搐着软瘫下去,七窍流血,四腿蹬挠,显见已经无力反抗,只是垂死挣扎.这时战士们都围上来帮忙,一阵拳打脚踢,将虎打死.
冯玉祥闻知此事十分惊讶,亲笔在打虎照上书写“打虎将军”四个家,又把他调到卫队当贴身护兵.自此,赵登禹在冯玉祥身边生活了7年.
为兵请“饭”
有一次,赵登禹随冯玉祥到一家赴宴,见酒宴极度奢侈,锃亮的红漆八仙桌上放着雕花彩色细瓷碗碟,晶莹如玉;象牙筷子,银调羹,山珍海味多有冯玉祥见没见过的,而主人竟还满口谦词:什么“敝舍寒酸”,什么“切莫见笑”,并请妓女相陪.席间,主人特意让一个身戴珠光宝器的妓女向冯玉祥投怀送抱,又问:“冯旅长,这个妞儿可中您的意吗?”
冯玉祥大怒,拍案而起道:“我不干你们这种肮脏事!”愤然离去.随后,他痛苦了好几天,决定也设宴“回报”,治治这群搜刮民膏、声色犬马的官僚、军阀们.于是请来高手厨师,购买名贵酒菜,又让赵登禹到街上找来十几个叫化子.
冯旅长大宴宾客,官场无不好奇,接到请贴议论纷纷,但一入席见酒宴丰盛,也就放心,准备大吃大嚼.冯玉祥说:“有来无往非礼也,我请客也不能没人陪酒.”众官僚、军阀喜出望外,只听冯玉祥说了声“请!”字,赵登禹将客厅门咣啷一声拉开,便见一群叫化子涌了进来,一个个骨瘦如柴,蓬头垢面,拎着烂瓦罐,拖着打狗棍,狼狈模样目不忍睹.众宾客一见,仿佛掉进了冰窑浑身发冷,全傻眼了,只能耸着肩,缩着头,听冯玉祥教训:“请诸位看看吧,都民国了,我们的国民还提着要饭棍!民国民国,民是主人,我们应该是老百姓的奴仆.可我们的主人却提着要饭棍,我们的脸往哪儿搁?”说罢,又掏出两块银元,用命令的口气说:“请人陪酒,得给工钱,每人两块,都放在这儿吧!”众官僚、军阀唯唯诺诺,只好掏钱……
这件事给赵登禹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明白了时刻不忘百姓疾苦,关心国家的兴亡.
惩寇除霸
1918年,赵登禹随冯玉祥镇守湖南常德.当时帝国主义军舰在内河水域横冲直撞,中国水兵和百姓深受其害.
有一天,赵登禹值勤时,见驻常德日本居民会会长高桥新二和一个日军舰长杀气腾腾地要见冯玉祥,说中国军队要对他们检查,还敢抗拒他殴打.赵登禹把这件事告诉了冯玉祥.冯玉祥传令让他们进来,翻开《日本海陆军刑法》一书,说:“根据军规,对你们行凶的士兵必须立即监禁!”高桥新二见冯玉祥用日军刑法处置他们,不禁大怒,当下掏出枪来要对冯玉祥行凶.赵登禹手疾眼快,未等高桥新二抬起枪口,已纵身而上,左手将枪抓牢向上一板,抢在手里;右手一拳将高桥新二击个仰面朝天,又一扑上前劈胸揪了起来.
两个日军官吓得浑身哆嗦,只好在处罚令上签字.这件事很快在常德传开,大长了中国人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威风.
1921年,冯部第二次入陕,打败原督军陈树藩,十六混成旅扩编为第一师,冯玉祥任师长.当地有个奸淫掳掠、无恶不作的土匪头子叫郭坚,驻在凤翔,冯玉祥便设下“鸿门宴”请郭坚,要杀掉这个罪魁.
郭坚带着卫兵来冯府赴宴,埋伏在左右的士兵争相偷看郭坚和冯玉祥对饮,不慎将屏风挤倒.郭坚大惊,拔枪便走.士兵慌了,忙去阻拦,但郭坚身高力大,又有手枪,哪里拦得住.紧急关头.赵登禹挺身而上,施展武功,三拳两脚将郭坚击倒,生擒活拿.随后,将郭坚公开枪决,暴尸街头,凤翔一带百姓无不拍手称快,颂扬赵登禹武艺高强,武林称奇.
1922年3月,赵登禹升为排长,7月又升为连长,接着又升为营长、团长.其间,他每次作战都冲锋在前,出生入死,所向披靡,屡立战功.1927年初,冯部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赵登禹升任旅长.
功勋卓著
1931年9月18日,日军侵略东北,东三省沦亡.赵登禹义愤填膺,决心赴东北抗日,但由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未能实现.这时冯部已改编为第二十九军.
1933年1月,日军占领山海关.3月9日,日军铃木师团直抵长城喜峰口,二十九军奉命赴长城御敌.赵登禹任喜峰口作战前敌总指挥,冒风雪,急行军700余里,占据有利地形,亲率部队挥大刀迎敌,长城垛口20余次失而复得.日寇调集5000余人和大批重炮,飞机轰炸了3个小时,阵地一片火海.日寇以为赵登禹将军已经阵亡,于是蜂涌而上.在弹药用尽之际,赵登禹率部与敌展开肉博战.他一口气砍倒日军几十名,左腿负伤,卫兵急忙脱衣服给他包扎,他却不肯,仍挥刀杀敌,一直激战到天黑,日军寸土未得,死伤3000多人.
日军再也不敢进攻喜峰口,对赵登禹将军威名更是闻风丧胆.国民党政府统帅部给赵登禹颁发了勋章,并提升他为一三二师师长.
“张北事件”和“热西事件”之后的1936年,赵登禹升为陆军中将.这年夏天,二十九军政治部主任宣介溪被日本特工绑架,下落不明.赵登禹将军大怒,用电话通知亲日派陈某,限两小时把人送回,超过时限,就把平津一带日本人杀光,然后下令部队集合待命.陈某吓得面色如土,急忙向日本人传讯,不过一个小时,就乖乖地把宣介溪送了回来.
英名不朽
1937年7月7日,日晕悍然进攻芦沟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27日,赵登禹将军率部宣誓抗日,赴南苑作战,以手榴弹、大刀对抗日寇的飞机大炮,一口气将数倍于我军的日寇驱回一里路,毙敌不计其数.
在这次战役中,二十九军副军长佟麟阁在激战中阵亡,赵登禹率军向大红门方向增援,不幸身中数弹,壮烈牺牲,时年仅39岁.赵登禹将军牺牲后,国、共两党同时册封他为“抗日爱国将军”,以示永久纪念.为纪念赵登禹将军,北京人民把西城区白塔寺侧的一条马路命名为“赵登禹路”,烈士遗骨安葬在卢沟桥附近的五道口.
赵登禹将军没有死,他永远活在中华民族心里.
抗战时期"挑逗"倭寇狗咬狗的王树声将军
王树声,原名王宏信,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军事家.1905年5月26日生于湖北麻城乘马岗区项家冲.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家乡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11月参加麻城起义,任工农革命军鄂东军第二路分队长.
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大队党代表、支队长、团长.1931年11月任红四方面军第十一师师长,在黄安战役中率部抗击国民党3个旅的援军,保证了兄弟部队攻克黄安.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向平汉铁路以西转移,他率第七十三师殿后,屡挫追兵.到大巴山后,又奉命抢占两河口,为红四方面军入川打开通路.1933年7月任第三十一军军长,1934年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参与指挥了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1935年3月参与指挥嘉陵江战役后参加长征.1936年10月奉命西渡黄河,参加西路军.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他率小部队转入祁连山打游击,苦战3个月,队伍被冲散,最后只剩他一人辗转回到陕北.抗日战争时期,历任晋冀豫军区副司令员、代司令员,太行军区副司令员,河南军区司令员,组织地方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初期,任中原军区副司令员、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1946年参与指挥中原突围,率左路军进入武当山区,开辟鄂西北游击根据地,任鄂西北军区司令员、鄂豫军区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北军区司令员、中南军区副司令员,指挥清剿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1954年任国防部副部长.1955年任人民解放军总军械部部长,同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59年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1972年任军事科学院第二政委.他是中共第八至第十届中央委员.1974年1月7日在北京病逝.
1944年的秋天,王树声被中央军委任命为河南军区司令员后,就着手组建豫西纵队.纵队由四个支队组成.一、二支队由华北抗日前线的部队抽派,并已先期进入洛阳以西地区展开了工作.三、四支队从延安的留守部队中抽调,分别由八路军第三八五旅第七七O团和警备第一旅第二团组成.其余还有大批干部随队出发,充实到一线,准备到各地发动群众,建立政权.告别延安,也告别新婚的妻子杨炬,王树声踏上了南下的征程. 跨太岳,转太行,王树声率领南下纵队日夜兼程,直插豫西.此时,日军闻风而动,派出大批部队围追堵截.王树声一面指挥部队急行,一面组织掩护,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按期到达预定地点,完成中央的战略部署.经过一个多月的艰难跋涉,来到了晋豫交界的中条山下.
部队来到山脚下已是傍晚,可军情紧急,王树声咬咬牙发出了“连夜过山!”的命令.天空下起鹅毛大雪,冷风呼啸中,一队人马穿行在中条山上的羊肠小道上,虽然走得很艰难,但一步一步仍在坚定地往前走.深夜,部队登上山顶,还没来得及休息,中央来电:“黄河冰封,速渡勿迟!”王树声当即决定:立即下山,天明前抢渡黄河.还在牛山腰时,黄河震天动地般的咆哮,就远远地传来.当大家来到河边,举目望去,波涛汹涌,一个个巨大的冰块,从上游直冲下来,互相挤压碰撞,令人胆寒.前有冰河挡道,后有追兵,情况万分危急.王树声立即命令后续部队抢占岸滩有利地形,节节设伏;侦察分队全部出动,寻找船工和船只,其余部队做好战斗准备.
就在大家万分焦急的时候,黄河突然出现一座冰桥.原来,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水,黄河上游的冰块冲到这里,越卡越多,形成冰桥,但很快就会被冲垮,必须抓紧时间过河.一时间,王树声指挥着千军万马就这样迅速通过了黄河.等日军追到这里,面对滔滔河水,也只有望河兴叹.当地的老百姓都这么说:自古到今,黄河只冰封过三次.一是刘秀,面临进退维谷时,走的是这冰桥,过罢,冰桥就开了.而今是怎么了,先是王震过去了,王树声也过去了.真是“天顺民心,而神助于人!”老百姓的苦日子恐怕是熬到头了.
王树声一下子插进豫西,牢牢控制了伏牛山、嵩山各个要道,在“四点”、“两线”间发动民众,建立政权,积极主动地打击敌人,为日后我军的大反攻建立了坚固的“桥头堡”.
登封,是中州大地一座千年古城.它雄踞中岳嵩山脚下,北扼颍河上游,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日军进犯中原后,登封就成了日伪军的大本营之一.日军军团长龟田中将准备对王树声部进行大规模的“扫荡”.面对猖狂的敌人,王树声冷静地告诉大家:“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发动群众,扩大抗日根据地,不与敌人硬拼消耗.对付日伪军的扫荡,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以嵩山为依托,跟敌人兜圈子,消耗疲惫敌人;第二步,诱敌深入,择敌一路,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王树声指挥部队在山里和敌人兜起了“圈子”,等大部敌人过去了,专打敌人补给队,对孤军深入的小股敌军,就不客气地“照单全收”.我军越打越壮,敌军是越打越少.
面对我军的“麻雀战”,日伪军变得谨慎起来,不再像开始那样横冲直撞.针对敌人稳扎稳打、不贸然挺进的变化,王树声召集各路将领开会,分析敌情,研究对策.“是夜,3路八路军神不知鬼不觉地跳出了敌人的封锁线,向日伪军的重要据点登封疾进.
“登封被包围了!”消息传到正指挥日伪军“扫荡”嵩山的龟田耳朵里时,他惊得差一点蹦了起来. 龟田来不及多想,马上收拢了部队,回师登封.紧赶慢赶,总算看到了登封城的影子.夕阳已落山.龟田掏出望远镜一看,插在登封城头的太阳旗还在夜色渐暗的上空摇曳,龟田发出了一声冷笑,马上命令部队停止前进.他要在天黑以后,也神不知鬼不觉地撒一张大网,把包围登封城的八路军围起来……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八路军派出的侦察员回来报告说:“鬼子已经开始在拉‘网’.”
王树声听罢,说:“按计划行动!” 顿时,登封城的四周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城内城外的敌人,就这样被夹在中间的八路军挑逗得互相打了起来.等敌人热热闹闹地打得火热的时候,八路军又悄悄地撤了出来,让他们痛快地打吧.打了快有半宿,龟田这才发现不太对劲,结结实实上了八路军的大当,赶忙叫停火.垂头丧气的日伪军,在打扫战场、撤回登封的时候,城外突然响起了八路军嘹亮的军号声.原来,八路军在王树声的指挥下,在登封城外,拉开了一张更大的“网”,把日伪军全网在里面. 此时,筋疲力尽的日伪军已是强弩之末,弃城而逃,登封解放了!
张自忠
(1891-1940) 汉族,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抗日将领.1911年在天津法政学堂求学时秘密加入同盟会.1914年投笔从戎.1917年入冯玉祥部,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等职.1930年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军事集团被瓦解,张自忠所部被蒋介石收编.1931年后,张自忠曾任第二十九军第三十八师师长、第五十九军军长、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司令等职.1937年,上海、南京相继沦陷后,日本侵略者又把兵锋直指徐州,志在夺取这一战略要地.1938年3月,日军投入七八万兵力,分两路向徐州东北的台儿庄进发.待至临沂、滕县时,同中国军队发生了激烈的战斗.当时守卫临沂的是庞炳勋的第三军团.由于实力过于悬殊,伤亡惨重,庞部急待援军.张自忠奉调率第五十九军以一昼夜180里的速度及时赶来增援.张自忠与庞炳勋原是宿仇,但他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摈弃个人恩怨,率部与庞部协力作战.敌军在飞机大炮掩护下,配合坦克、装甲车向茶叶山阵地发起进攻.张自忠以“拼死杀敌”“报祖国于万一”的决心,与敌激战,反复肉搏.茶叶山下崖头,刘家湖阵地失而复得达三四次,战况极其惨烈.经过数天鏖战,敌军受到重创,节节败退.中国军队相继收复蒙阴、苔县,共歼敌4000余人.不久,日军再派坂本旅团向临沂、三官庙发起攻势,妄图有所突破.张自忠和庞炳勋部两军奋力拼杀,经彻夜激战,日军受到沉重打击,其向台儿庄前线增援的战略企图被完全粉碎,保证了台儿庄大战的胜利. 1940年5月,日军为控制长江水上交通线,调集15万精锐部队发起了攻占枣阳、襄阳、宜昌等地的枣宜会战.张自忠将军本来率部防守襄河以西,当日军攻破第五战区第一道防线,直扑襄阳、枣阳时,身为集团军总司令的张自忠将军,毅然率领预备七十四师和军部特务营东渡襄河,抗击来犯之敌.他写信给河东的第五十九军,“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枯,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渡河后,张自忠将军率部在南瓜店附近顽强抗击日军,重创日军,并截断了日军后方补给线.在日军以重兵对张自忠将军进行合围后,为牵制日军主力造成外线我军对日军实施反包围,张将军力战不退,与敌搏杀,最后身中7弹.弥留之际,张自忠将军留下最后一句话:“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对长官可告无愧,良心平安!”旋即被日军杀害,一代名将张自忠壮烈殉国.张自忠将军率部截敌后路并阻敌西进,彻底粉碎了日军进攻襄樊、威胁老河口的企图,使整个战局转危为安. 张自忠将军壮烈殉国后,重庆成千上万的人们哭拜英灵,为其送葬.他的部下悲愤地唱着复仇之歌:“海可枯,石可烂,死也忘不了南瓜店!”表示要坚决为张自忠将军报仇.翌年5月,其部在当阳地区将围攻张自忠将军的日军酋首横山武彦击毙.1940年8月15日,延安各界一千余人隆重举行张自忠将军追悼大会.毛泽东同志亲笔为张自忠题写“尽忠报国”的挽联.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追认张自忠将军为革命烈士,将张自忠烈士墓扩建为张自忠烈士陵园,并于1986年10月,由民政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北京、天津、武汉等大城市相继恢复了“张自忠路”的名称,以示对这位抗日烈士的永远纪念.
国民党抗日第一名将
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当选第一名将首先是由战绩决定的,他曾在台儿庄战役中重创日寇坂垣师团,获得临沂大捷;收复枣阳桐柏,获得鄂北大捷;还获得过襄东大捷,被老百姓称为活关公.同时还因为他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国军最高将领(李家钰牺牲得晚于张).但最主要的,是因为人们对张自忠悲剧经历的同情,这样一位正直的、人格高尚的爱国者却曾被误认为汉奸而人人喊打,简直是奇耻大辱.最后张自忠为这件耻辱主动选择了牺牲,以生命的代价表达自己的清白,真正是悲剧英雄.
张自忠将军军事大事记
1891年8月11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县,名自忠,号荩忱.
1908年,入临清中学堂读书.
1911年就读于天津法政学校,第二年转入济南法政专科学校.目睹列强欺凌中国,军阀混战,痛感国家不幸,民族多难,立志报国,于是弃学从戎.
1914年秋,到奉天(今沈阳)新民屯陆军第二十师第三十九旅第八十七团车震部下当兵.不久,被提升为司务长.
1917年,到十六军混成旅冯玉祥军中.起初被派为差遣,不久升任排长.1919年被选送到军官教导团学习.结业后即升任模范二连连长.以后继任学兵团营长.袁世凯.称帝期间,汤芗茗任湖南都督时,对毛泽东、蔡和森在求学时期领导的湖南第一师范的革命运动有积极的支持作用.
1924年,升任兵团团长.
1925年,升任第十五旅旅长.
1927年4月,被委任为第二十八师师长兼潼关警备司令.
1928年,兼第二集团军军官学校校长和开封戒严司令.
1929年,调任第十一军第二十二师师长.同年冬,原二十五师改编为第六师,任师长,后参加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后,西北军余部改编为国民政府陆军第二十九军,任该军三十八师师长兼张家口警备司令.
1933年初,二十九军奉命参加长城抗战,率所部与三十七师在喜峰口与日军血战,名声大震.同年夏,参加察北抗战.
1935年任察哈尔省政府主席.
1937年七七事变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和天津市市长,除掌管军务外并负责对日交涉.当二十九军撤离平津时,他受命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北平市市长.日军占领北平后出走.12月,在河南任第五十九军(由原三十八师扩编)军长.后该军调赴徐州,编入第五战区序列.
1938年2 月,奉命支援淮北于学忠部.在固镇指挥五十九军与日军血战七天,夺回曹老集、小蚌埠,稳定了淮可防线.3月,又奉命支援临沂庞炳勋部,指挥五十九军在临沂城郊与日军精锐坂垣师团进行拉据战.他抱定拚死的决心,曾致电鹿钟麟:“战而死,虽死犹生;不战而生,虽生亦死.”经七昼夜鏖战,取得临沂战斗的胜利因功升任第二十七军团军团长,兼五十九军军长.同年5月中旬,在徐州突围时,奉命掩护友军撤退.在战斗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五十九军在萧县南部地区顽强阻敌.完成任务后,到河南信阳稍事整补之后,又投入武汉会战,在潢川、大别山一带阻击敌人.10月率部安全撤回鄂西,升任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后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
1939年5月,敌酋冈村宁次调集10余万日军进犯随县、枣阳.他率三十三集团军从外线夹击敌人,并率领骑兵第九师及总部手枪营出敌不意,冒险东渡襄河(汉水的一段),拦腰截击敌军主力,在田家集大败日军,取得了襄东战役的胜利.
1940年5 月,日军集结重兵向宜昌发动进攻.他率部从右翼打击向枣阳地区进犯的日军主力.出击前,召集军事会议,鼓舞士气,全军士气高昂,与敌激战,连连告捷.5月 7日,率总部手枪营和七十四师的两个团,从宜城东渡襄河,给敌人以极大威胁.日军调集主力,折回反扑.经过七、八天的苦战,部队减员甚重,粮弹两缺.5月 16日,被困在南瓜店的杏儿山,缸子口.从早晨到中午,他奋勇督战,不肯退避.在战斗中,肩部中弹,仍指挥若定.18日,日军冲上杏儿山,他身中七弹,仍呼喊“杀敌报仇”,为国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1940年5月28日,国民政府为他举行国葬.中共中央在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并在祭文中给以高度评价.1956年以来,人民政府几次拨款重修了南瓜店等地的张公祠、衣冠冢、殉国处纪念碑.在重庆北碚梅花山,还建立了张自忠将军陵园和张自忠将军生平事迹陈列馆. 张自忠六岁开始入私塾就读,但他最喜欢的还是带领小孩子们玩打仗的游戏.念书之余,村里的小孩子们在他的指挥下分成两阵,彼此对打.玩完了,他就把身上带的东西和钱分给大家,作为犒赏.若有谁不守规矩,不听指挥,他就发脾气,瞪着乌亮的眼睛厉声斥骂,不留情面.小伙伴们又伯他,又喜欢他,都愿意跟着他玩.
三年后,父亲张树桂前往江苏赣榆就任巡检,把自忠也带了去.1905年,张树桂因政绩不错,署理赣榆知县,官晋五品.此时的张自忠年届十四,已长成一个英姿勃发的少年.赣榆县衙的深宅大院已关不住生性好动的自忠.一得空,他就溜出门去,四处转悠.一天,他跑到街上闲逛,见一个无赖在欺侮二个卖菜的老头.他二话没说,冲过去对准无赖就是一拳,俩人便扭打起来.自忠虽年少,却身高力大,那无赖见不敌对手只得服输,给老者认了错,自忠这才放过了他.张树桂见儿子长大了,又不安心学习,就把自忠送回了临清老家.未曾想,自忠回临清不久,就从赣榆传来噩耗:父亲因病卒于任上.父亲病故,全家悲痛,自忠更为自己没有好好孝敬父亲而难过.张树桂故后,夫人冯氏就成了一家之主.冯氏虽没有读过书,但为人通达,处事干练,治家教子都颇有章法,很受子女尊敬.每逢冬春之交,青黄不接,心地善良的冯夫人总是拿出粮食和棉布接济贫穷的乡亲,深得乡民爱戴.由于父亲早逝,实际上张自忠的成长受到母亲的影响更大一些. 回到临清以后,张自忠继续在私塾里读书.他仍旧很调皮,不怎么安心学习.这时,他玩耍的花样更多了,先学骑驴,以后又学会了骑马,时常跟随青年们出去打猎.他从这种勇敢、冒险的游戏中找到了乐趣,有时一连几天不回家.慷慨仗义、同情弱者是张自忠在少年时代就显露出来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