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中外名著的读后感(简介+感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20:31:20
谁能告诉我中外名著的读后感(简介+感受)?
x|Yn+IV2@f!-PHtmyDHj$EM$Qg%f[s5(Yݨn4x#6Os0LɅ=>2RWOwTvy׳S:~_z+0waV-?o$LzZi̭S3g*'jf2Z/[?zvI[sX_{[w33Ӽ S6=<1;NOxnҶM\*<]zEe=Mm6Ͻh={ OڸJx]'>^A d˕=y\zXI?hw Q)zv AkמE߾&lkk+SS=֋zW3y㍕#~YO&3 ^/P6W'Ә)(W󩉟(8ݣi?x>B^6բ1)x>=8pOR4o57}T/`+4~0z2dǿd;2mxR&߰ T"\+ߞbf(x._M`y}}'zxF7aE7]뗇yڞj=Tyq״UkÌ[ U>Llm\_c-ou@ȟޛdw֓} jT[07Ž-lz3Y67܊nOHd`YO`^sH+bFh׋RwI4n֕왧C-N ~*,4&.F o`[ /a܁ r`gϴO!9=_DL!U[Y:-dU?أ 6I`[``iD&_/.xh#tATD儸;C mG λzjڹy' .4 =?m@Fc׎?Șa%#7+3xXiGӻYOЧkO栴mq6~'|jhxY<3zr颉A#~$*ǖqt2ir Bƃדlt;F`Rt)HB2[.ac[Sq:^JoxgtO)[xd.`=:d*~wg|6T $#72[ZO_2/j-!jhOˇi_spSjM;܃&roio/a(Pc=HcpW}{rw 37;7~qkheryz~6|nR̛CS)#3 3Yhpr߯{IA|)oa&)g&IW cfo ]UFǰ a Ⱦ`H أauAKڅ-5d"WAisHGIM̗E %1Ns n6~?, vN`_rO;tF*cD 2%f{Lqj)hzHz 7cʐw-pV?;gMޠ+@cQ/#,yyu{:E] A%&_e㶁0L7 cQ9gO5%(!#-}y`x`0SΥ 6Co3=x vd/[Z@h3W:RWs/H%+C Ϟ}:cFk3E`hGc"_fbt2P5@u`0L.yőОk*a39ERALv4/vC }LW&-F&Q?!p!%@ϛO H܄N XUJaм;\t1+"co:.).m!3?5,B#-ӟp:ou!#]{,w0;:B)@oXŋn\B#!~;},c?: X{ߎge`~1s]:4Wj–cOEq\>H*'مG,<~IO| (Zx3p9Zw g(@LQTdgI'/bЋ$z :ƌX{rF<f3Fqwey[`ޟY%e.ؙ̰M  p|,V5EӾϿE\ҕTzҿt\Rb ['zXt)ķ0Yuvեċ1Laoy-v#҆7L|;U*.oB$҃7 2DE|:2B]8<^d#;AZLDPY~Kֹ'h!  =rp`tqq˾o+|EB Iu?oPMh{dۙ{:{O<'\7X^yV*dRsshfRtp*1"uڃ[|Y޸B##t{;L9lbHlڋhP6P+>1I6k*\xuu&bw $WAqz"n0[w>n0lv[dC4ut*45%m aQwXmg>Kew? ,S՜t<4qo$#_ Rաw@;x`0^Ѫ#iJ`b{:&Q'#Nh7 >6ǯ83@LԳfFmttSaOp rF{n[XiYc٥̮ȗ.Sk爼?fFOiW0 ZG-ycR,Ϩ9:"S@9_xqW+΁4= qq:],{ɟ4M( C~VKs0,#$ O{Yȳ83 u,zUҟr Yv&2]I&+,+bwXщ֫Kt_s(EHXE00)xw+|~j7]J{4nIEkj*l(";/VI8_A2;s\CFtiA7V*Ҭ \D՛'MpqnX@3p[-G-k lݺd? %@S1[`x 4x(SUmef{b kIn1y;h`.k8>rwP`O]- OM VQa[m/GXa; oi؋yBx+x|{ZQkRݍ o_ [CqV5Wx GuHO#_ /n yL7{djAM˞|te3f|oG օ ~DƋ~=hx0~29xrrdZ3E"!#kJQ N1qP[kc&?H.lo :uֹ??&jr9`Y@|F.5H MA <ƕ*LAD 3@8#ҎLfVtITsjU})Z%>@wBH0yMeLgi>-shy-Ɉ0jOV:1&;=ϔj|9C) 6[9-~ΧmSXs`37i/E閁ێ܎iMQҟ`mЅ6L3-3zrG)O.Hb:Ђȭtsxf_a^i|4\3MZ PR-tiv]8A1rdR\r\YtR#Pn iӘ‡NVj"]A$ H)%!O/{2=8{#gZ$~og~6͜\+*J2S2hqi)K=1}Rڗ!NpO3'S\1q@TҖ݂FwҒS)*pDip dLˁnq[k)XKZb= ;OLml7}gVi)q(1SpVzڵk!l(~O[x"'  R6cJ5 K */RP~D6-̷x-0ŧmmسЯݰyl,HGNEc0G\G! 1n֩-&>|0Imȏ"zrm4J߫L2D^~I)>M zCLm d43Ms9y߽aLeSaX.=@TW$Ur\^+9_ωJ$n .,>C_X^3};Gޓe;LF>+LF[떍}^v.df ͔fuQlaC#ǃ)DA1}e|f{ VgjnXl-%m ҭT6 , hU,Ю3bS]; JFz@}[ښӜS]yiV^PاKĜ]qS͡gIllؾ?1{sw{z!=X cě4%uuifx݊= KYuH/9|!pR K5VS/<>_K,F\Y% Clx5ӌͷYJNJvuubH-G%T#lyU|jԶ̗׳{3<ϳ: vw HىA|v5=Fˤvrԓdq>ܹ bʃ)x8#vxgc h=J^fjRZ fDU'R%[*CFd!% d.u56~u}j0;М6YݲV~簩dB7@ TMiOStLC& 7"HVzK޲+Q +ފM5<Ԟ^=>nUvZop )P!4"Q fT]GKlj̱cnUt-CF΂%)~]t0] @Xv{k/ɴPĜA=z,U٘p_6mA$ߝSz%Ou"> ֵK_DK+nϤCZ7$J^^/x bܗ D݅[yV-L|L1-OsxN5k{^X.okx2.VV2OYgAGfEaYBh)/g!QKt>SU?`^9R:ɍsQVUyx/z !6u%fiMvmNqbԹD©S] ѩt: zvTTݳJTGHr';`g,rpЗoQaA#/cIlLKj@;OJ(&ȫPZS6v{66ܻAP/gi=l]xx~WMQsd{]/xەqsH H6>JHՎ%ǒ6=SEۘ;0e◺d8K’4m|ZuS+AZM" ;]@KOѯiӿ*mΏH'_+bD U2e#X)`wZ^q<ڇX/5U,oh|F+D'5$ &j:RY_6ytgXi03ltQO;h+yU`R,[$J3ņ = ت{*{퐨)n)vNcI$7,4GpVBrU0}R^J6⹾$+j{S-Ϧjixs0U;_6}0Ֆ9|;Du.FG aOWnDb()^6^T)tUøφ^*ܭn[L /*r|ix_zhf4/R .]}D#S0w@Mgm#v0A(;]n4WۦoʹmeD2}6)m/D/!G-,Ma__aNϘ"%xOfWjGFc{!_@dR(~}z\/lrm+c1)Sźus|opQɿ׺5#k=Kd8`|{/f_r>k0Q8 f7{Rquժ d}@5aZk2OyS:&'DFp q15'f?֓]ěϏwy T%9fx|IY m@W`>?g AykV`y

谁能告诉我中外名著的读后感(简介+感受)?
谁能告诉我中外名著的读后感(简介+感受)?

谁能告诉我中外名著的读后感(简介+感受)?
十日谈
  简介:
  这部故事集有个楔子,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瘟疫肆虐,三名男青年和7名少女在诺维拉教堂邂逅,一起到乡村一所别墅避难,住了两个星期,他们除了玩赏风景,欢宴歌舞外,便是开故事会,在其中10天的时间里,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由轮流执政的“女王”或“国王”规定故事主题,由一人吟歌作为故事会的尾声.10天里他们总共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评价:
  十日谈》还抨击了封建特权和男女不平等.薄伽丘确信,人的高贵并不取决于出身,而是决定于人的才智.即便是伺候国王的马夫,其仪表和聪明同国王相比,毫不逊色.不少故事叙述了在争取幸福的斗争中,出身微贱的人往往以自己的智慧、毅力战胜封建主和贵族.薄伽丘揭示了这样一条真理:“贫穷不会磨灭人的高贵品质”,穷人家往往出现圣贤,倒是“高贵叫人丧失了志气”,帝王家子弟只配放猪牧羊.他还摒斥中世纪僧侣主义污蔑女人代表罪孽的陈腐观念,赞美妇女是自然的美妙造物,主张妇女应该享有跟男人平等的地位. 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观念,在《十日谈》里也得到体现.在薄伽丘看来,人应当接受良好的教育,多才多艺,和谐发展,既健康、俊美,又聪明勇敢.这是文艺复兴时期对于人的理想. 《十日谈》的行文以朴素的口语为特色,叙述简洁明快、生动紧凑,没有繁文虚饰,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独特形式,对欧洲文艺复兴文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感受(1)星期四,我去图书馆里借了一本书,名叫《十日谈》.
  我好奇地翻开这本书,明白了为什么这本书叫《十日谈》.这本书讲的是当时的佛罗伦萨瘟疫大流行,十个青年男女,为了躲避瘟疫,逃到城外居住了十几天,其中的十天,他们每人讲一个故事来消遣时间,一共讲了一百个故事.这些故事上至国王、贵族、教主,下至商人、手工业者、农民等个阶层社会人物,叙述语言生动活泼,塑造人物栩栩如生.
  读完这本书,我叹了一口气,本书作者薄伽丘鲜明地反对了封建主义,批评了虚伪丑陋的封建教会,揭露了官僚的罪恶.
  这一百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道理.
  薄伽丘的笔下,一批新资产阶级和下层人民的形象被他塑造出来.书中的人物机智勇敢让我明白了遇到困难不要怕,要多动脑筋,战胜困难,胜利属于勇敢的人.
  每一个故事就象我们在山区旅行一样,千辛万苦地爬过一座凶险的山峰后,眼前就会展现出一片美丽的风景.
  感受(1)《十日谈》,谈尽了兽性的人的假丑恶,谈尽了精神的人的真善美.人的天性,被伟大的雕刻家塑造成活的形象,大胆地置于阳光下的我们面前;人的不容违背而常在违背——人为地强行违背着——的天性真实地被证明了.人类真实存在的东西,却盲目、野蛮、别有用心地压制它,囚禁它,千方百计地否定它,毁灭它,这真是人类的一大悲哀!这是惨无人道、罪恶绝顶的行为!但愿人的天性随着卜迦丘的灵魂,一起从历史的桎梏下得到解放,升入天堂!但愿这作茧自缚的愚昧历史早早坠入地狱!卜迦丘万岁!
  看过《十日谈》全译本中未曾得见的故事后,却不明白这些故事为什么不能看,与其他故事有多大的区别?似乎这些故事的内容从实质上看与其他故事是一致的,并且有些还是有所谓积极意义的,并没有比其他故事更“黄”之处,有的根本就没那方面意思,而是很有趣味的艺术品,既幽默又高尚.那些假道德家们自己干尽了坏事,满脑子乌七八糟的东西,还硬装作高洁,结果把高洁的东西视为低下而舍弃了,这样更暴露出他们肮脏的思想和低级趣味.
  好人并不能因为读了坏书而变坏,坏人也并不能因为读了好书而变好.同样,坏人并不能因为他说了好话就变成了好人,别人也不会因此把他就认为是好人了;那么好人也不会因说了坏话而变坏和被别人视为坏人.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本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是不容易转化的东西.但所谓好人和坏人,虽然品质不同,可是有相近的人性.因为都是人,都有作为人所应有的需要,只是满足需要时的思想、方法及目的不同才有好坏人的区别.可有些人却偏偏置此不顾,明明知道他人的缺点自己也存在,甚至还要超过他人,却一定还要去怀疑他人、指责他人而标榜自己,其实这样做适得其反,正显示出他们的阴险和无知.一种完整的东西,非要按自己的心理去衡量它,只因他有见不得人的思想和行为,怕别人不知道,所以就把完整的拆开,再组合起一个支离破碎的东西给人看,这是何等罪恶行径!岂不知不完整的好东西会成为坏东西,而不完整的坏东西就更加坏了;完整的好东西能给人完整的思想和启迪,完整的坏东西能给人完整的憎恨和教训.何况本来是好的东西却硬以为是坏的东西让人们去防范,不是荒唐可恶已极吗?很正常的东西,很自然的事情,却非要把它视为豺狼猛兽,这样做的目的和结果一定会使它真的变成了豺狼猛兽,有多少可悲的例子和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尤其在中国,这类的所谓的经验太多太多,所历经的时间也太久太久了,这是非常惨痛的事.难道能说这是中国人的幸运而不是不幸的中国人吗?可恨的是总有人想延长这种不幸,可喜的是今天终于出版并发行了全译本的《十日谈》,终于能看到这本译者序言那样的思想和愤慨了.在这一壮举之下,我们应该看到的是觉醒和解放.不幸的年代和人们是不幸的过去,幸运的人们在今天这幸运的年代里不会在明天尝到昨天的不幸吧?虽然今天的幸运还只是一种趋向,还是不完全的,可是正向着完全冲去,不是吗?!
  这部全译本比割掉二十七个故事的择译本虽然粗糙些,但这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再精细的不完整也是人们不希望的,只能给人遗憾和痛恨.这部全译本的通篇没有一条注释,也并没觉得有不明白的地方.这部1989年的全译本分两册(1-4日;5-10日),与那本1985年择译本的字数相近.
  (二)
  关于这本书的反教会、纵欲的思想不想多说什么.任何明眼人一眼便望见的东西.朱生豪在给宋青如的情书中偶然提到了《十日谈》,评论说“文笔很有风趣,但有些地方姑娘们看见要摇头,对女人很是侮辱,古人不免如此.”很是在理.
  100个故事并且都围绕着同一主题的聚集在一起读起来未免乏味.可是吸引人读下去的是卜迦丘那幽默风趣的文笔.很自然的挥洒着看似轻松实则具有强烈批判力的文字.他描写美妙的佛罗伦萨郊外的风景,仿佛带我们走进中世纪天主统治下的清静世界.这是众多故事堆叠成的耄耋大餐中的一点开胃小盘,甚是美丽.还有在每个故事前作者借青年男女口所说的评论性文字也很好的表达了作者的思想.
  关于女性,卜迦丘在文中不止一次的说起她们的放荡纵情纵欲应受丈夫的约束,不否认也有赞扬女子忠贞的故事,但总体说来的确是“对女人很是侮辱”.却又不致招致女性的反感,这是件很奇怪的事.
  文艺复兴是个思想自由人类思想火花急剧迸发的时期.也只有在这样的一个时代里会出现这样自由的佳作.前段时间《南方周末》上发表一篇《中国,你需要一场文艺复兴》引起很大的反响,总体说来,那样的盛事在中国这样的国情下很难再现,不过有识之事的诸类想法总是好的,也期待着有这么一天的到来.
  感受(3)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本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是不容易转化的东西.但所谓好人和坏人,虽然品质不同,可是有相近的人性.因为都是人,都有作为人所应有的需要,只是满足需要时的思想、方法及目的不同才有好坏人的区别.
  在一段并不短的时间内.我阅读了一本名著,那就是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这本书借助十位年轻男女的十天生活,叙述了一百个关于兽性的人的假丑恶和精神的人的真善美的故事.在这一百个故事中,字里行间所渗透出来的不免是对残暴的人的批判,对善良的人的崇敬.
  在书本的开头所描写的是一八三四年在佛罗伦萨的一场瘟疫,那时候的人民为了不感染上瘟疫,即使是自己的亲人也会置之不理,还有不少人是被误以为患上了瘟疫而被活埋而死.就在这样的景况,七位年轻少女和三位年轻青年走到了一起,一行人朝着一栋远离瘟疫的别墅前进着.他们选出了伯姆皮内娅当他们的女王,就在这样一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一个个故事拉开了序幕.
  在书上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切伯雷诺 达普拉托的人,他是一个作恶多端的人,他一生做尽了坏事,他在为穆夏托做事时来到了佛罗伦萨但却病倒了,但他得了不治之症,已病入膏肓.他请来了一为纯洁得修士,他害怕自己的罪行得不到赦免,所以用一大串谎言蒙骗了他,最后,他在临死前受了圣礼和涂油礼,那位纯洁的修士把他所忏悔的谎言信以为真,将他的圣行告诉了人们,他的圣洁也越穿越远.切伯雷诺 达普拉托就是这样活着,这样死去,这样成了圣徒.他虽然一生作恶多端,但在临死的一刻良心发现,真心悔罪,获得天主得宽恕,把他收进了天国.从这个故事可见作者薄伽丘对弃恶向善的人也怀有崇尚之心.
  但书中不免也体现出了这样一个真理:好人和坏人的区别在于本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是不容易转化的东西.但所谓好人和坏人,虽然品质不同,可是有相近的人性.因为都是人,都有作为人所应有的需要,只是满足需要时的思想、方法及目的不同才有好坏人的区别.
  关于十日谈这本书的反教会、纵欲的思想不想多说什么.任何明眼人一眼便望见的东西.朱生豪在给宋青如的情书中偶然提到了《十日谈》,评论说“文笔很有风趣,但有些地方姑娘们看见要摇头,对女人很是侮辱,古人不免如此.”很是在理.
  100个故事并且都围绕着同一主题的聚集在一起读起来未免乏味.可是吸引人读下去的是薄迦丘那幽默风趣的文笔.很自然的挥洒着看似轻松实则具有强烈批判力的文字.他描写美妙的佛罗伦萨郊外的风景,仿佛带我们走进中世纪天主统治下的清静世界.
  最后1篇,经典
  《十日谈》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代表作家卜伽丘的短篇小说集.全书近70万字.其主要内容是抨击14世纪意大利的黑暗先是.主题是揭露教会、僧侣的腐败和虚伪.还有很多一部分故事提倡人性、人道,反对禁欲主义,同时也有小部分作品赞扬商人、手工业者的才干、智慧和进取精神.这些优美动人的故事,体现了作者对尘世欢乐的追求和对生活得无比热爱,既鞭挞了禁欲主义,又揭露了教会上层人士的奸诈和虚伪,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光彩.
  这本书说的是1348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从3月到7月的短短几个月内,就死了十万多人.有一个礼拜二的早晨,几个侥幸没有被瘟疫感染的青年男女(7女3男),在圣马利亚诺维拉教堂不期而遇,他们相约去郊区一座别墅居住以躲避这场瘟疫.他们带着7个男女仆人,每天在这座环境幽静、景色宜人的别墅里祈祷、散步、玩耍、唱歌跳舞.为了排忧解闷,在天气最热的时候,他们围坐在荫凉之处开故事会,约定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10人10天共讲了100个故事,所以这本书取名《十日谈》.
  《十日谈》对十六、十七世纪西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例如,纳法尔《七日谈》,贾姆巴蒂斯塔的《五日谈》.莎士比亚的《辛白林》和《善始善终》、莱辛的《指着纳旦》等都受到其写作格局和写作思路的影响.
  这本书十天故事中每一天各有一个主旨,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写作手法的巧妙.第一天,作者以讽刺的手法描述了上流社会的丑陋和罪恶.像第一则故事的切帕雷洛,一个靠编造假文书发财的公证人,最后通过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和无耻之心,骗取了神父的信任反而成为了“圣切帕雷洛”.第二天,作者先是了命运对人们的束缚.像第三则故事开始女郎说的“如果要探明运作弄人这个题目,那真是越谈越有话说.第三天,作者认为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智慧来战胜命运.像第九则故事中,吉莱塔的命运,虽然自己和心爱的男人节了婚,但是丈夫不爱她,而是其他女人,吉莱塔却不屈服命运,利用了骗局使自己怀孕,从而重新赢得了丈夫的心.第四天和第五天,作者强调了爱情的悲欢.像入狱,情人去世,但是我们看到最后结局都是大团圆.第六天,强调了智慧的重要性.像第二则故事奇斯蒂的那句“找阿诺河啊”,第三则故事诺娜夫人的反唇相讥,都是辩论的技巧典范.第七天和第八天,说的是人们之间相互捉弄.第九天没有固定的主题.第十天则宣扬人们的宽容和忍耐等等.像第二则故事中基诺十个臭名昭著的残暴强盗,但是得知院长有胃病时基诺盛情款待并只好了病.院长也非常高兴向教皇说情.
  值得一提的是,在每个故事的开始作者都有通过十个人的话语表达自己对人生的哲理和思考.可以说是故事的主题思想的最佳归纳.
  下面就以第一天第二则故事为例介绍一下.
  亚伯拉罕和贾诺托:巴黎有个善良正直的大商人贾诺托,他有个忠诚老实的好朋友犹太人亚伯拉罕.因为亚伯拉罕不信天主教,贾诺托担心他死后会入地狱,就劝他抛弃犹太教,改信正宗的天主教.但亚伯拉罕认为世上只有犹太教才是最正宗最神圣的,坚持自己的信仰.最后,亚伯拉罕经不住好朋友苦口婆心的劝说,只好答应先去罗马看一看再说.亚伯拉罕到了罗马,经过一段时间的细心观察和调查研究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教皇、红衣主教、主教等一伙,从上到下,无一不是寡廉鲜耻男盗女娼的家伙,全是一群酒囊饭袋.进一步观察和调查研究后的结论是:这伙人嗜钱如命,贪得无厌,什么都可以拿去卖钱——人口、天主教徒的血肉、教堂上的职位、祭坛上的神器……其贸易之大,手下经纪人之多,连巴黎的巨商大贾也望尘莫及!他非常吃惊,非常纳闷,同时也非常神往.回到巴黎后,好友贾诺托问他对天主教的感觉.他说,照他看来,罗马已经成了一个藏污纳垢之地,它容纳了一切的罪恶:奸淫、贪婪、自私,那些修道士们可以说全是无恶不作的恶棍,但这么一个乱七八糟的腐朽透顶的教会不仅没有任何衰败的迹象,反而人气越来越旺,队伍日益壮大,看来这一定有神灵庇护着它的!他感叹:这么说来,你们的宗教的确是比其他的宗教更加神圣.现在,再没有什么可以阻挡我做一个天主教徒的了,请你们按照圣教的仪式给我行洗礼吧!
  阿们!“一个乱七八糟的腐朽透顶的教会不仅没有任何衰败的迹象,反而人气越来越旺,队伍日益壮大”,这种现象,忠厚老实的亚伯拉罕怎么能理解?我们这些可怜的普通平民百姓怎么能理解?看来除了将之归结为“这一定有神灵庇护着它的”以外,实在是没有更好的答案了.
  任何一个地方,若要实现真正的长治久安,就必须有可靠的法律来作保护.反之,凡是个人(哪怕是非常“圣明”的人)说了算的地方,迟早都是腐败丛生的.每个人的天性中都有自私卑下的内容,所以他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法律对他的规范、约束、震慑、保护,缺少了这个条件,仅靠个人的自觉努力的道德修养是不可能安稳生活的.根据政治学的经典理论,法律条文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那么,如果所制订的条文对那些制订条文的人没有好处,就不可能会有这些条文了.罗马天主教廷不可能没有法律,但在这政教合一的地方,教廷是不可能不庇护自己信徒的.所以,加入了这个团体的人,无形中都有“安全感”.当然,事实上并不是天主在保佑他,而是教皇,而是这个团体在保佑他.谁在保佑教皇这个团体?当然是不计其数的信徒们.任何人都是“趋利”的,当加入某个团体对他们来说是无一害而有百利甚至可以带来一本万利之好处的时候,出现趋之若鹜,如过江之鲫的场景也就很正常了.这样,教廷越庇护自己的信徒,信徒就越信任教廷,信徒就越来越多,所谓的力量也就越来越大.因为大家是为了一个共同的唯利目标从五湖四海走到一起来的,所以也就显得格外齐心协力,团结一致——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壮大了队伍的力量.在这里,没有法律的监督制约,没有心灵的自我规范,只有肉体恶魔的放纵肆虐,试想,这是一个怎样的团体?狼群里要学会狼叫,人们为了自保——当然,更多的人可能是为了获取某种利益——就必须加入这个狼群,并在其中学着“狼叫”.因为有强大的惯性力量,所以亚伯拉罕看到了这么一个腐败透顶的团体却“人气越来越旺,队伍日益壮大”的奇怪现象.
  “腐”的必然结果是“败”.后来的历史证明了这一逻辑推理的正确.
  关于本书的最大特色,我总结了三点.
  第一,此书肯定了人性,宣扬了人文主义,反对禁欲主义,痛批了当时欧洲教会的阴暗面.欧洲在专制和教会的统治下,“人性”受到摧残,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和性欲之事,也被视为是亵渎上帝和神的行为而打压.而《十日谈》中,却随处可见青年男女为了忠贞的爱情,克服了种种磨难,摆脱了种种障碍,终于获得了自由和幸福.而对宗教的批判和讽刺,则更加辛辣和厉害.
  第二,作者薄迦丘尊重女性,维护女权,提倡男女平等,这在之前是无法想象的.在男性作为社会主导的中世纪,薄迦丘的这种女权思想却是很另类.在本书的序中,作者就开门见山地说:“有谁能够否认,把这样一本书献给美丽的女郎们,比先给男人们更合适呢?女人们因为胆怯、害羞,只好把爱情的火焰埋藏在自己柔弱的心房里,这一股力量比公开的爱情还要猛烈的多,凡有切身体验的人,对此都一清二楚.此外,她们又得听从父母、兄长、丈夫的意志,顺他们的心,受他们的管教.他们大部分时间总是带在闺房的小天地里,闲坐着,百无聊赖,情思撩乱,老是怏怏不乐.”又说:“对于像柔弱的女郎那样更加迫切需要安慰的人,命运女神却偏偏显得特别吝啬;为了部分的弥补这一缺陷,我打算写着一部书,给怀着相思的女人们一点儿安慰、帮助和消遣.”由此可见,作者对妇女们的同情,而《十日谈》这部书,主要是为了妇女而写作的.
  第三,可以说,《十日谈》是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推动了整个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展.薄迦丘的《十日谈》第一次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绘声绘色的勾勒出一幅庞大而壮丽的社会生活图景.记得老师上课说过《十日谈》与《神曲》相媲美,被誉为“人曲” (或是“人间喜剧”).可以说爱和智慧是整部书的两个基本中心思想.
  Ps:通过阅读《十日谈》,发现与中国古代的伦理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也有伦理思想:三纲五常,妇道.当然,也有像《金瓶梅》这样的奇书,但是大多都沦为流氓文学和地下文学了.而主导的则是一大堆“机器人文学”.这也许能说明中欧的市民社会整合程度的差异和民主化差异了.
  就那么多了,你看看合适不
  我给你讲,如果没有悬赏分,高手们可不会来回答你的问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