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塞罗》《麦克白》《 》.2、鲁滨逊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 》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充满冒险,勇敢而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21:43:24
填空题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塞罗》《麦克白》《 》.2、鲁滨逊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 》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充满冒险,勇敢而富
x}gr#IUY^ZXݽ@A&wAd&~ {dd@~l@fFpƻj OvI?Rg9r/nޫR_+՜*􅪽:q6=ooYJ]|?w?^>(eTnQ[*v'O}sۗCz|~[z%@R% ݓ~|ШOF{j3hoSFtиV>VIwď/ۿfL_w ֆ#U@%L{݃Jܪ+w2h%wB_ΠjwEj'UPn[=MAl_OÓE.# jCBq/_OiT3P9R-z`OMߏx<]R _ۧ%I}V`~T?hl{kq릛*uFoWq3=.qV:AYh^yi_TQݼunz(ݾsi:u_ݮn*dTEu3_Fۼ_}ܠs$_ :E$7ܨJzhuZ!t]P,[4υQL~[[{^}ZTNe-GiåK{JMWz3#;<2NY0hdh_LjϷPҶkdȨćf] PrK7auyWzM^?WA#7hǩuw|8!Rg{^g⑪6[gψAU_SM@.4fjcb{\s RB >IAwuՑ8V*sE<Ħ7^?y^YZ=8hapN|32ݛlEPq%^~˿^=.8?H{@YZzj=eanIw;VOIR4u+Hѳꉈ>}j`rZHHCGPEXgTunlE><- @C*^6۠W%?GM dJ+gj礝qG+Ѽy{P֍z;n6>h~;|Qy"ixjdĭ\VpLϴMV6DKZͻBDhUv 'Xֽ6(Qu7TՊᚮK\"~=zIXc_5χtwK^Qx^&Ͽ/t[⃣2GԆ)v/hܴ\GnQ[\K΁:A3Z]EzX=hoAӪVQ,2@G<h ZDTv.pn:] ClxJpʭa2'*ZUb=mPp_nD*C8'pFzy!ֆ,_Jm W!+wH1 b7xmkx]$,7$]MA2DH.h͒my;v1qi 4# \;0&kxy{aWLR#2a5'39uFϻնJ Y >+gU! G(@y "N|C^U;w\ÌRF_\rF8guB@҆DO.>VyUG7}3&6+@a&B{^P?#_DbQ?dIơ*] M&{q&7_jAXcL+1vIUk%,Vݰ&"2HSCnHW^i!i5{ő&iYLk q ;?&m /,?ZD1mb_wh,K2&p$* s7jBz.* x͘W*9n'ՉbEzV^Iww."cWu1}W0r:.sYq: TJkI2vTc(,'nmgRiY1Z-o o]z12;rDB.3M(#nB̈а@_ 0Z~<Xgȓ YBүjyɜ gLRBגq7IҊn˯-"*/a8( FKd 5؏T~2`}ޠ(7 Y$(ds(P(dLNxg@M[π39$nJPt70ݴ(d1=+ƉEhYQL22GLx gM3܀V$X9"SkHzE1Nçr ܿpc;#-jwIs44q9ױ;h`&A1}Uw]~w@%,e=O6"3@[uFni&f|l`!Ҫ'IOHqH&QnЅ}]|=ǐl(> VTw!V"ۧI¹Цw M2F'IwYBCu'Ԫ,V\񭪿[lEd=@R(%8 ?/]'yeCAj8EiTeL]eNC&%`Ę!o XEp?xTy+F֕[6r*fVU*AB/F[\ b`DyLjEF&gVJR(t_i'i4aM+’%YS^f9۫#i5Eg  ++UiZ{nW/8CM,=;U MưAʩ<Aк70q_ws'O3 aٶ6yA\&py2@;4e ~,fKFi2~Jԫ=0#O%K .'cMn34vZ%jPdDhT eU7\`sPGy;`<+װdx3i `v( k vEE;tѰɆ,؞vDɩx&"KM N3)?A,DA:'VwMn->+d@d+ bԍjD4BWA4I^ȓ#=[= @5\`NTMY(N0Z vMKI׈O= Ѭ3 S 1?# h$4)*U#lQh0[>MVU͕AQ#Cd8O2phLMRD׎$h6%fk:F|V#e_rO;Zzh(Lsv:{i/!8t$xl(";AvɍDPٽ{|7 9B{!3|rɱKڇ/_r{k*a /WG͎&X64-"jbkYġC]V> */ӞuΓȷ3:<ΈOVIG2q7{={-`5\;z;c"#f5GBˆE)$ζ!Ȋ{c1|(q=ٔE/U#,#HzPMB\mM g~xLƊJ"ӣ_b&v'klukh2=gJ9Qcܞq L<ױoaR]SRWX+ȥbSde2C ϑee.Pri8wE#Z9_ JK?`A-bi B$~ˑ[1c[{MDka~7P6va/Z$׿8.q2H8N*kTE݋*]2]' ,+DwMuwzc뀨k;SSYH{D_F |!c糛*UN=<Op8p\+\[DVF:8zIގ#lCL7v="t@% "%7Zb7^2I#@p3, dU@TWӘ@!!fbΑ# WtȔ'<$@c=f+~qğd/!Y|"Eq[7 fyTMZ)WLqÛ=YpcmaM/a1#ҒuȒKkns&pm~BxHoKH8&Ӆlm4Yv 2h4 ݡ]q&˭:A\" clQu3#qQw%;?O' Z@=ydB7rtCEr.,B=h`fGέSZq ’kTfeJhX]^phx! 4ҁ ̓:Z,_NJ#s_)ݥA;Z"[DRxQ'G+;DmuD {<=1ЀC)h4XT }-?j' 8hP-nX.ܛ($jh`a+!:!(*`34$0=jmjźB㕼}HCԕWDXj@{UB2֚ ŅE7/<*@I[[+{J 'N/y;r)+cx=Q77D( A%jr&Yङ` Yvs;ѓ~L%!@d8c&ZX<0A~Dj8C.2Q fघm%~/(u!A`qAy &~b܆HruIQ{L'O?k]tY`u`ik^J4Y/.dD"a4; w:^ӂ7Iv5T4 FH-c& *~@W0@0@HQ&5u CX RRPW1@ 1qwMT5>6UbsÖfht5gN nQ[']SUx,+ćK\?h@rf֯֋5\ $=~TEn#edq%̫C/֔wx:{n6TUY;v(JfxM\rAyWϽrw$"b馶 '=HWTXGnmJNEے^akz ɰH54ߥ8W=j8mut=Wqٳ$(M0S_.LIu$)Lq"9Z<2K0HS P wR ԪI7;vHAE~ B5+wR Y-ȎYT'=Xr/G5ErO?p2:;kOf_XQOnt̥} pI +b [>sD$Ŏ9FK@kЋ>}ʌ^ OGDApMg?}v$GwNU8~=_nﮈmM:HݐdQQS@vR`RsNm912#:,p6$٭v7[R$K= V{Rg wOGO,fZz99f =t`g/BaBTu0!#tҚZ;v8a+Dۜ՗$}5 i{AWZEׇhD,@+g)p9"+B}$=ud')҉ƻ@h$ջ<r{3Cmߚ7d#1M?Rvkt,ABidĭ³"]z].:AJ^#:E{'dFҔL#07| !X$X}I5J@+6'dhn0 :ץB;3WsK!RS.:{X8lwm3gUOK mPOH] _߽S(g&Iq՘iN.#=hnヲ\^߽u3;/?G9Oȇ] |bQIz'r ?lUՎEiՈ/DzڲyY@YꢊA`,AŞe4fF9lY&=4 *V8~jmilS'Bu 2pkWtFPx.'IrV俐)ɠF1A ޽t|ʋh!v朵oB3$M#m|2>Dž/W oM,Q$Z7hRM+”]u<=Fz aҔ0Җ$ӯ8SɈ:LƕלBTuE/]њ??Ջ~RN(hD7V&"b]΅R{ $6[7C6CJ Çè IC N[ < G"&^;?&E7[qB ;=ό%B%76OihlI!M9:m/6)PZv0-,nL zD`Uؑd Bfe ֮O:>['Mbڨ_ ps7l ON ]1z>IiƎ^vݍoYD%f˄DyCe >$KAK@L Zij3'vTlՋt]IH ` h?M6l1RBP E#37ku+9 :AQIƦM0$[#I3"I3DܢQR{)li@ɬHsIeZf"Dd*A,tCi3xMZV^."V{LٺTBu;VHR a1?Cn, w ͈TШenQb}EN6WzYN"x4逛9"l $@(a9piGGCD'<αOO|a`~DM X*nҍ]":2nvyE< ;F(bho9Έ׻Ov Tw %e u/={8 {)e + Yً( 4 K arM!l~W I@[H/czҖ@Si2c=@ןxHd!kE2~Bw̮<r~λG SȻ3ˢt&7 ބPaQz"3,$ '-sfd"~'lf5oLc1ྤxf.N>KMj#3VB0Au؏7,tx5Nt.!EsVR' KLiDG^߽T8>q85>-'K u.W(;7`Ҫ%6Q9x(yֻ On0+vysK V%FnhcF A6uFO%DID lcORW}:9Y,܉HR6l'(8ե_z.帎FA;HMR0g9Q񯲔쎋f$eܻr{>1nO]l:GdZeV!D"zzWXLtQnv"?Դ|")A; `}RjgLzOT\mn#R[ӷ[#4 kBa(PKnhT+zB-斺V6׃#T#S6:El"ozoI[$Sp W?;>j޲Q d6%znA8 Dw&H6NWZ)DfbMNQ QVBåZ跲4|8-گ5Hx1$CcR#& ̷OﰋQF^ U^1N#0{2!$rJR#pK|-yB==/zIL1 Zd1 ;o]ieBtPy(&LcP.qQ3}(9lA{&R+K쫝Iҭ0Oɶc bdIӷíj`^ Ρ I@ qle퇐4i%d}UKc=^xI]H([EN}OJ荴h(Ǯw _U:$uya}9zc鈱g\NpHuQ˦ЈA)aWRÉ%G>xwڎ;" ϳه;cT1dosb818 v| \'ww(D Fؒh;w*5Y/eB-"Y>M=A#ob/lclTmM5kHv(V,4I. vOmy744Pq$ Hjx(Ev/f@znA)T_ V;j2n ޭU&td_&^ipJѕߑLX?$!>2UX'zIH'a.sL7 :2lJ689S %R + T[jgw84Ԣi.l+">Fv͛plї?!6/H̤MK6dsa7MP9(aZymP$ n:WG67_ !mAJK| U,2w/j%JE?~bn)a)Z9" Kd?F?E?G|,y?f)`=q@$2}cMFG'3I8_| L g%xS*<wRuJ#V9ΫfXA}b>[3έOj a9O+`Aݞ ѬS,pu9|'Yȝβ`V~4 LGYh!팝i%8BO SNU<}N .X~p)\Pg)]H? 1 g^ PG^*rg}!k䎞~aο@gz=CGp < 0igaN`.< iD ^*}&/ѓ1d0cgcY'dgd :N@'U2X3R33P>fڱOg3xf30Y3?Az]'NU 4lP`1*'Oe4XwXxĩfuw|Ygk*5@326ha;lu'm0w6x=xiʉwܠ>yᇩnȋ?y7 K:9oX<α  oؔ0 _s ǧyC0sb`v9~0@ :a!a2Hkf`,  3Gh[CcǏi N=ß}Xsq 5 F >~l>AnE;5 "3-iCUcVsdQ&0yskyt`rh0qCɃrӎv`5r!=X`:@%\O/ydj1b0ÌrĘ9  $y$g'3Qȥ9  ,K'֞BU8 X%Y֌)k2ŸBcNTDb vbFPS sqjb-l-.)v.\'JG*^-x1Q cCvcqO-cl]ȘeXX/Ō=UrS܏J>5Y{8V(nlp B 8~ %-1cћ9FB$;,g;Z h,y[M[Xz,a>"O)~ QQdê@f?xdwA)a!dORACrM"LMW?Q=GadְLq 1< nP E £4H2-[(YSR&>O7|V.Y5Y0 ~L-Q]4y95l259V87Z:s?Gdz!E>*fJED9 )cRZx./l4FN/lC`*Ix* 5QZxӦW˦Sb9,z̲tjyLR˸42G ,,Xk2_XrYCˡP]vY9 /˸:ؘ_`t%E_Yte^+<kS1ScƙZ-ߌdK=e SK3Yiř̐_hK4C.l_Z9W#ތRL`#Ś߂\I`f>,qzf#)lhfDf-θ@sq;3 9ۘRo3s?*,dAgmbt6FuYsȨ*=R'AU)w{ ^hd@*Zj2U1E;p[v8_v 5_@LŌoc ӜUQ%PY| Tdm3&n`KPU0|g]A+~OeHM, Y9 vhAh1(NA0QePup`HlA8ڠ(zPA?k͉u!,<ή=h]}Pa*c5G(m !ul!jOF>R1Hȳ$| KѪ%4{27ʄzȟ]H⇪<% ! &jW)e=V T~jQV+4W^ajU,[f,4oʾn[ 2r!'}P^dYPP; ahU 11j1|Z|x QҟP-YPIcu gU6dچ 8lj}C*bg8jjΡ;߂dC<>ڡq{JCMvCp!κB#jj0j x b`F7Nf^W Ѩ9!ev]-}GMD3Mv"ͬy*#6fF}D!9+$b 3j$Юiu~R"ZRxܵCj?}O7 0W1Ϩ棪n"}ZDV 5x!ǻ=j(b竢fQdbh|qD NgV[jb?V(NF! ̎wʥ_تF2P.zc9="!শ9"PJHiWk\a@d983p5so9 aYrLi9I8)sQ*oR=[ E@!%z֨i"ykA 5fdN@ WR}]2񶋴v! W_gU04")ԧ"\sv q+ wކTf 1\\1MBD6ʺsJTIXvHIk &yն٠g MTZr3R#q9زN.ӪBl4B.ˍ

填空题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塞罗》《麦克白》《 》.2、鲁滨逊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 》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充满冒险,勇敢而富
填空题
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塞罗》
《麦克白》《 》.
2、鲁滨逊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 》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充满冒险,勇敢而富有创造精神的人.
3、“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是英国著名诗人 在他的登峰造极之作,《西风颂》中所写的一句诗.
4、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中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 》
5、十九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著名作家福楼拜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 》
6、十九世纪俄国现实主义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
《 》
7、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编纂而成的被奉为儒家学说经典的一本书是《 》
8、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一生中创作的规模最大的一部长篇小说是
《 》
9、《女神》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被称为浪漫主义诗人( )的代表作.
10、《边城》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 )创作的具有田园牧歌式诗意特色的小说.
简答题
鲁迅不仅有激昂的一面,也有很多痛苦无奈的经历:
1、少年时代的鲁迅为什么遭遇邻里的流言蜚语?
2、青年时代的鲁迅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包办婚姻?
3、中年时期的鲁迅怎么和自己的亲兄弟变成仇人?
4、晚年时期的鲁迅如何承受病痛的折磨?

填空题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塞罗》《麦克白》《 》.2、鲁滨逊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 》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充满冒险,勇敢而富
1, 哈姆莱特
2,鲁宾逊漂流记
3,雪莱
4,阿q正传
5,包利法夫人
6,复活
7,论语
8,四世同堂
9,郭沫若
10,沈从文
一、祖父罹罪,家道中落

鲁迅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爷爷是翰林出身,曾经担任过知县,后来在北京担任内阁中书,他的父亲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1.因而,周氏家族在绍兴当地算是一个名门望族.这样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使得少年鲁迅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鲁迅聪慧过人,因此,展现在鲁迅面前的似乎应该是一条读书取仕、光宗耀祖的“光明大道”.可是,世事难料,在鲁迅13岁那年,一场重大的家庭灾难打破了周氏家族的宁静,也从此完全改变了鲁迅的生活.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灾难?这场重大的家庭变故会给鲁迅的成长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鲁迅的家庭,用今天的话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中产阶级家庭,甚至比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还要好的一个周氏大家族2.不幸的是,在鲁迅幼年的时候,他们家里遭到一场比较大的灾难,这个大的灾难是由于他的祖父参与了一个案子,是科举考试行贿的案子.我们今天全世界考试作弊成风,在很多著名的大学里,大学生都普遍地作弊,我本人也处理过很多作弊现象,我非常痛恨这种现象,但是很多学生习以为常,说考试作弊有什么了不起,判我不及格我下次再补考,说得轻描淡写.但是我们知道,在古代,考试作弊是大罪,是了不得的大罪,甚至要杀头的,为什么?因为考试作弊就是欺骗最高领导人——皇帝.国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你考试作弊,不就是欺骗国家吗?所以考试作弊其实应该是大罪,我们今天太过于轻描淡写作弊这个事情了.
鲁迅的祖父因为科举考试行贿3就被判了死刑,我知道有很多青少年朋友不会理解,真有这么夸张吗?科举考试行贿要判死刑,真没劲,其实这个事情确实很严肃,他的祖父就是被判了死刑,但是这个死刑很有意思,不是立即执行,我们知道判死刑有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缓期一般就不会死了,表现好一点,不再作恶,就改成无期徒刑,鲁迅的祖父被判了死刑,没有说立即执行,可也没有说缓期多长时间,而是判了当时叫“斩监候”的罪4,意思是先不斩,先押着,什么时候杀头,看皇上高兴不高兴,皇上一高兴,没准就不杀了,就赦了,如果不高兴,也许哪天拉出去斩了,所以这事是一个悬念,它没准.中国古代什么时候杀人5?每年秋天,秋天草木凋零,中国的一切都是配合自然界的节奏,春天草木繁盛,百花盛开,不适合杀人,杀人煞风景.所以一到秋天,鲁迅家就慌了,一到秋天就花很多钱上下打点,买通关系,希望把今年熬过去,今年熬过去了,明年还得如法炮制一番,就这样年复一年,家里有多少钱也都用出去了.这一场官司下来,他们家就败落了.
由于这场官司,他父亲秀才的名号也被革除了,到手的文凭给收回去了,不算数了6.在这个过程中,鲁迅一个小小的少年,切实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鲁迅有一句很沉痛的话,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可以看见人生的真面目7.”人生的真面目是不容易看到的,不是说努力就可以看到的,你没有条件就看不到.鲁迅则有家道中落这个条件.一个孩子家里条件不错,成绩都不错,别人也说你好,一切绿灯都打开了,你看不到人生的真面目.等到哪天你突然考个倒数第一,家里还交不起学费了,你就能看到人生的真面目.少年鲁迅是长子,所以过早的生活的重担、精神的压迫就撂到这个少年的肩头.
因为鲁迅的爷爷被判“斩监候”,所以牵连到鲁迅的父亲也革除了秀才的功名.鲁迅的父亲本身身体不好,经过这么一折腾,病情更加加重了,这样一大家子的生活重担就落在少年鲁迅的肩上,俗话说“国有大臣,家有长子”,面对父亲的病重、母亲忧愁、弟弟年幼的这样的生活重担,鲁迅该如何度过,少年鲁迅为什么会遭到邻里的流言诽谤,而这种生活的磨难和苦难会对鲁迅的人生有什么影响呢?
鲁迅在很长的时间里,做了些什么呢?他频繁地出入当铺和药铺之间8,家里没钱了,就拿东西去当铺当,然后拿钱回来给父亲治病,再然后又去当铺.去当铺是一件很遭受精神压迫的事情,有钱买东西当然是很畅快的心情,若没有钱,受人家白眼,100块的东西5块钱就给你当了,每天遭受这种白眼和奚落,这对小孩的精神打击是非常大的9.到了后来,他的父亲也病死了,家里边仅有的二三十亩水田也卖光了,他家成分等于改变了,由地主变成贫下中农了.
所以说,鲁迅从小知道生活之艰辛,知道钱怎么来,东西怎么来.我记得我的儿子很小的时候,我有一天问他:“你知道咱们家的饭从哪来的吧?”我想启发他说都是他爸爸挣来的,但他说:“我知道,都是从厨房端来的”.当时我大吃一惊,后来我想他说的有道理,因为他每天亲眼所见的饭菜就是从厨房端来的,所以他觉得厨房永远是源源不断生产饭菜的地方,这不是孩子无知,这是大人的教育不到位,他不会想到这些饭和菜是我挣来的.我想,今天很多孩子恐怕都没有意识到钱是从哪来的,没有意识到劳动和生存的关系,这是一个大问题.
鲁迅家里的钱花光了,田卖掉了,值钱的东西能当的也当掉了,房子也就显得越来越大了.鲁迅写那个时候的感觉非常逼真,他说他每天在墙的角落四处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总觉得抽屉里还有什么东西,打开每个抽屉看,看一遍又看一遍.这个时候亲戚朋友和邻里对他们家的态度也改变了10,能欺负的就欺负,该骗的就骗,还有的人就怂恿鲁迅把家里的东西偷出来卖——你们家还有什么东西赶快拿出来卖吧,鲁迅没有这么做,但是邻里之间已经有这样的流言蜚语,所以鲁迅不是直到长大之后才受到社会上流言蜚语的打击的,鲁迅一生就是生活在流言蜚语之中.死了这么多年之后,还没有很多人真正理解他,其实他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受流言蜚语的打击了,用金庸笔下杨过的话说:“我一生受人冤枉还少吗?”大侠是怎么成长的,像杨过这种大侠,小时候就受人冤枉,很难有几天扬眉吐气的日子.鲁迅少年时受到这样的压力,压在一般少年的头上,恐怕会受不了.
我是研究文学的,经常讲作家生平,我发现很多作家、艺术家,少年的时候,都经历过家庭的不幸,特别是父亲早逝,少年丧父11,这好像是一个很普遍的规律,还有家道中落的也很多.从逻辑上推理:家道中落一定会让人奋起吗?很多社会上的不良少年、流氓歹徒也是因为家道中落产生的,也许家道中落使人萎靡不振,但是对于我们知道的这些杰出的人物来说,似乎少年时代的不幸是他们取得成就的一所最好的学校,那个时候他们比别人多学了很多很多最有价值的东西,当然了,我们不能因为要成就自己就故意搞得家破人亡,那是不行的,我们也没有那个条件,现在不是那个时代.鲁迅的家道中落有时代的代表性,因为那个时候清王朝正走向它最后没落的阶段,像鲁迅一样,当时中国有很多家庭都家道中落了,当然原因不同,不见得都是像他家是因为祖父的原因,有的是由于生意没做好亏本了,有的是由于疾病,还有其他原因.从整个中华民族来看,我们中华民族也是经历了一个家道中落的过程,以前很兴旺,中华民族有光辉灿烂的过去,后来家道中落了,中落得很苦,老被人家欺辱,被人家看不起,自己想各种办法振兴、振作.整个中华民族也有一个马鞍形的过程,鲁迅的家道中落以及给他带来的痛苦在中国是很有代表性的,这是鲁迅人生中的第一个痛苦12.
二、“母亲娶媳妇”
鲁迅人生的磨难才开始.虽然他的爷爷后来被释放出狱,但是三年后,也就是鲁迅16岁时,鲁迅的父亲终因病重而去世.家道中落的鲁迅义无反顾地背起行囊,踏上了外出求学之路,他先是在南京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三年,后来又奔赴日本留学13.正当26岁的鲁迅踌躇满志之时,一场由母亲精心设计的包办婚姻却打破了他的生活梦想.那么,鲁迅的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做?鲁迅面对这场包办婚姻又该如何做呢?
对于鲁迅的婚姻,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会问:他爱人不是许广平吗?他不是和许广平很幸福吗?这都是后来的事.鲁迅家道中落之后,他不能像别人的孩子那样正常发展,不能考科举,谋一条生存之道.那个时候考科举是一条正路,但是他没有走这个正路,而是去学新学,用当时的人说,就是迫不得已把灵魂卖给洋鬼子,学一些邪门歪道的东西14.我们今天看来,他反而是学对了,由于学得好,又官费留学日本15,在留学日本的时候,他接到母亲的电报,说母亲病危,像岳飞接受到的十二道金牌一样,催他马上回去.中国人是孝子,一听母亲病危,也不会去仔细核实真假,肯定要心急火燎地赶回去.鲁迅也不例外.不过等他回家一看,家里张灯结彩,母亲没事,他却马上被簇拥着成亲了16.原来家里给他包办了一门婚事,为什么家里那么急于给他包办婚事?原来那个时候非常不开放,他在日本留学,家乡的人害怕他娶一个外国女人.如果今天一个留学生娶了一个日本夫人,我们会说很好啊,促进中日友好,但是那个时候,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通婚,大多数民众还是不能理解.
特别是有一次鲁迅走在日本街头,看到一个妇女领着好几个孩子,前面一个,后面一个,鲁迅看着觉得很辛苦,他正在散步,也没其他事,就帮她抱了一段,结果恰巧被别人看见了,于是这个话传回中国来,说周树人在日本已经娶了太太,生了好几个孩子,正在街上逛呢17.家里一听非常着急,马上给他包办了一门婚事.鲁迅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刚刚开始觉醒,刚刚接受自由恋爱、民主自由这些思想,而身处的这些体制都是旧的,他们那一代人普遍都遭受了矛盾和痛苦.怎么办?家里人订的亲事,不答应,就是不孝,同时还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和面子.鲁迅迫不得已就提出两个要求18:他要求这个女方,第一要进学堂;第二要放足,不能缠足,这是那个时代很多觉醒知识分子对配偶起码的要求,其实代表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一个是观念.缠足代表封建观念,妇女不解放,缠足是妇女愚昧的象征,而进学堂说明她有文化.可是鲁迅回来跟人家拜天地一看,这个妇女既没有文化,而且还缠着小脚,鲁迅的心一下子就凉了,等于是被绑架着完成了一场婚姻.
鲁迅生长在清朝末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主宰着男女的终身命运.26岁的鲁迅在那个时代,早已经算是个大龄青年了,因此,母亲对他采取包办婚姻的初衷也是情有可原19.可是,经历了多年新思想影响的鲁迅,面对母亲为他迎娶的这个叫朱安的地道的传统女性,他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吗?“先结婚后恋爱”的做法在鲁迅这里行得通吗?
与鲁迅拜天地的这位朱安夫人远远不是鲁迅理想中的对象,可是鲁迅他接受了,为什么接受?鲁迅说,是为了母亲.他回到日本去,他的同学朋友就问他,你母亲给你来电报,是家里有什么事吗?鲁迅回答了五个字:“母亲娶媳妇”20.我们看这句话包含了多么大的痛苦,不是他娶媳妇,是母亲娶媳妇,婚姻是家族的事情,却跟他自己没有关系.“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个礼物21,我只好接受她”,只能养着,他如果不接受她,这个女的跟他不结婚拜堂,不结婚在那个观念下就是休妻,如果休回去谁还要她,她一辈子怎么办?他还要为别人考虑这些.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有一种矛盾,就是个性解放与人道主义的矛盾,“五四”时期有很多口号,其中有两个很响亮的口号,一个叫个性解放,一个叫人道主义,可是大家有没有想到,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之间有矛盾,你自己个性解放了,别人还没有解放,怎么办?你的个性解放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这个时候是个人利益为高?还是人道主义为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于这个事情我们今天也可以反思一下,鲁迅到底当时应该不应该接受?难道就不可以反抗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我们也知道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人当时是逃掉的,全部抛弃了,什么都不要了.但是鲁迅考虑问题是方方面面,做统一打算,这个事情成为鲁迅一生的阴影.成亲的第二天早晨,他的母亲和周围的人发现,鲁迅的眼睛是浮肿的,脸色是青的,枕巾都是湿的,他哭了一夜,洞房花烛夜就是这样过的.第二天他自己搬到书房去睡,第四天就回日本去了22.娶来的朱安夫人一辈子陪着鲁迅的母亲,等于是成了他母亲的一个助手23,真正是“母亲娶媳妇”.鲁迅跟朱安夫人婚姻是保持了,但徒有夫妻之名,但无夫妻之实,我们可以看到这实际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文学院院长胡适,很多当时的这样的名流们都有类似的经历24,家里包办婚姻,但多数都接受了,没有办法,除非以后又遇到别的机会.所以我们看鲁迅,他是最激烈地反对包办婚姻,反对没有爱情的婚姻的,自由恋爱当然不见得一定是幸福的,但是起码是自己选择的.从包办婚姻到自由恋爱,这个过程虽然说总体上胜利了,但是很漫长,不时有倒退.其实我看一直到现在,很多中国青年的婚姻大事还是靠包办,不仅在农村,在城市也有很多,甚至一些博士、博士后,他们的婚姻都是靠父母包办的,靠长辈介绍的,这个倒退了不止一百年啊,想起来还是稍微有些羞耻.还有一些父母,是打着关心爱护子女的旗号来干涉子女的婚姻,这种情况今天仍然很多,这个东西为什么不大好反抗?因为它不是以专制的面目出现的,而是以爱的面目出现的,所以不容易反抗.我们是过来人,父母会说,你容易吃亏上当,还是父母为你好啊.软刀子杀人是看不见的.
鲁迅就咽下自己得到的苦果,后来鲁迅人生有了转折,在40岁的时候找到精神上的知音许广平,理想中的新女性,有了现代意义上的爱情25.但是尽管这样,他的这次婚姻仍然给这中间的几个人都造成了一辈子心灵上的苦痛,我们可以说这是鲁迅的苦痛,对于朱安夫人来讲也是不公平,也是更大的苦痛,她一个没有文化的旧式妇女,命运让她嫁给鲁迅这样的人,这个人不喜欢她,对她没有兴趣,把她常年抛在家里陪伴老太太.朱安夫人也表示过说自己跟不上时代,但是她愿意与时俱进,也愿意找点书看看,去认字,接受新思想.有一次看到鲁迅和朋友学生们做体操,她也跟着做,但是她又做不好26.我们看到这样的妇女在做艰难的努力,就像一个蜗牛一样,沿着树慢慢往上爬,终于没有爬上去27.从妇女角度来讲,旧式妇女的悲剧在朱安夫人身上体现得很鲜明,有千千万万像她这样的妇女就在时代的转折上被牺牲掉了.鲁迅是一个伟人,在别的方面取得极大的成就,而太多像朱安夫人这样的人都被轻轻地抹过去了,精神上的成就没有,生活上的幸福也没有,生活真是很残酷无情的.这次包办婚姻是鲁迅生活中很重要的一场痛苦.
三、手足失和,相煎何急
鲁迅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二弟周作人,比他小四岁;三弟周建人,比他小七岁.从1919年起,收入丰厚的鲁迅将母亲、二弟全家与三弟全家都接到了他在北京八道湾购买的一所大宅院,一大家子人开始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28.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四年之后的1923年,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却意外地断了交,绝了情,搬出了八道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国文化史上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真是了不起,特别是鲁迅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年纪差得不是太大,周作人的成长都是由他的兄长鲁迅一路引导,鲁迅不但负责这个家庭的物质生活,还负责引导弟弟们的精神方向29.鲁迅到南京上学,也把他的弟弟接到南京上学,鲁迅去日本留学,后来也把他的弟弟带到日本留学,在留学过程中以及回国之后,兄弟两个人并肩战斗,一块写文章,一块做学问,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名的先锋健将30,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弟弟周作人还比鲁迅名气更大一点.那个时候,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当教授,很多人后来才知道周作人有一个哥哥,他的学问也不错.比如后来成为著名武侠小说家的白羽31,年轻的时候仰慕周作人,写信要求拜见,有一天到府上拜见周作人,结果周作人不在家,鲁迅出来接待他,说我是周作人的哥哥,我跟你谈谈吧.白羽说,既然他不在家,跟你谈谈也行,跟周作人的哥哥谈谈也可以.周树人问他喜欢读谁的小说,白羽说一个人是冰心,一个人是鲁迅,周树人说鲁迅就是在下,白羽这才对他很尊重.很长时间内,周作人名气更大一些.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好的兄弟,思想感情这样接近的兄弟,最后会分裂、分手,会绝交,所以我想是不是因为感情太好了,上天嫉妒,也许是命里注定,结果他们由不分彼此,最后发展为终生不再来往32.
鲁迅与周作人为什么会失和?这已经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悬案和鲁迅研究的一大谜团.人们想像不出:本来最为亲近的兄弟两个,最终会绝交,终生不再往来.更为不解的是,两人绝交之后,绝口不提此事,怨恨之深,难以自拔,切肤之痛,难以忘怀.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周家兄弟失和的真相至今还是一个谜,没有人能完全搞清楚.尽管有人收集了很多材料,努力想搞清楚,因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很多材料不完整,我们没有办法彻底把它查个水落石出.表面上看来它是家庭纠纷33.因为周家是一个大家庭,用今天的话说,经济核算是一笔糊涂账.鲁迅的收入很高,他直接把钱交到家里,但是兄弟周作人娶了一个日本夫人羽太信子,羽太信子夫人每天的生活是非常高消费的生活方式34,家里一切用品都要到日本商店去买,她太喜欢日货.人家也是爱国主义者,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家里大人小孩生病,都要请日本的大夫,所有东西都要是日货.做满了一桌子的菜,说不好吃,就全部倒了重做,家里被子和褥子说不新了,马上重做一套新的,出门一定要坐汽车.我们想想,上个世纪20年代,出门就坐汽车,那是不得了的,当然鲁迅是愿意为这个家庭做奉献的,他是长子,是家里的大家长,他只要家庭和睦,什么都愿意去做.鲁迅曾经说,我的钱是用黄包车拉进来的,但是人家是用汽车送出去35.所以他觉得自己拼命做,却总不能满足要求.这个方面的材料我们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在家务上、经济生活上有纠纷.这个时候,也就是1923年、1924年间,其实他跟周作人的思想分歧还不是太大,但是有一天,兄弟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至于动手打了起来36.想像一下,我们如果看到街坊邻居兄弟两个打架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鲁迅兄弟两个真打起来了,真是让人感到很惊讶,当时他们的朋友也不是很能理解.本来鲁迅住在前面,周作人住在后面,一家人和睦地来往,打架的结果就是周作人亲自送了一封绝交信来37,信的开头称他为鲁迅先生.我们今天称鲁迅先生是怀着尊敬的心情的,但是他的亲弟弟写的信上加上这个鲁迅先生,下面的内容不用再看也知道他的态度了,如此态度也就是说明一刀两断了.其中有一句话说:“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知识分子讲话是很客气的,但是往往客气后面有十二万分的狠毒.普通老百姓吵架,话虽然很难听,但第二天就好了,“明天再来玩啊”.知识分子表面虽然客客气气,其实心里怀着深仇大恨.后来鲁迅很快就搬出了八道湾,另外买了一所房子住38,从此不再和他的兄弟来往.
曾经是手足情深的兄弟两人,最终成了陌路人,这确实令人瞠目结舌,众说纷纭,而经历了这种刻骨铭心痛苦的鲁迅与周作人,又将如何面对接下来的生活,这种断交、决裂对他们兄弟二人的人生道路到底会产生怎样特殊的影响?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务事不好评价,我们也不敢说谁对谁错,我们也不用去管谁对谁错,但是这个事的结果,它对双方的打击都非常大,尽管知识分子表面上可以装作若无其事,但是越说没事,心里伤痛可能越巨大.周家兄弟失和等于是骨肉分离,而且这件事对中国文坛也是极大的打击,因为当时他们兄弟两人是中国青年的精神导师,那个时候的他们已是名满天下,全国的青年都认为他们是自己的楷模和领袖,没有想到他们会分道扬镳.此后,兄弟二人的思想慢慢不同了,以至于发展得越来越远,一个经过痛苦的思索、彷徨之后,继续战斗,选择战斗终身的道路39;另外一个,则慢慢远离世俗的社会,远离人生风云,做一些象牙塔内的工作40.周作人想不关心社会,求自己生活安定,永远住在象牙塔里,但是人越这样想,越做不到.你不关心政治,政治来关心你.最后在日本人占领北京的时候,他半被迫半自愿地出来为日本人做事.人别的方面都可以犯错误,民族立场这个问题上是不能犯错误的,这叫大节.我们中国人对人其实是很宽容的,小节上无所谓,但是大节上不能有亏,因为周作人大节有亏,别的方面我们可以喜欢他,但是他毕竟犯了汉奸罪,这个事情是无可辩驳的,从法律上来说是犯了罪的,所以抗战胜利之后,他被国民政府处以汉奸罪.后来还是我们共产党宽大,把他从监狱中放了出来.
周作人和鲁迅绝交之后,思想渐渐脱离了时代主流.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周作人担任日伪政府教育督办,为日本人做事,抗战胜利之后,以叛国罪被判入狱.1949年出狱后,定居北京,在人民大学出版社工作,1967年去世,终年82岁.
鲁迅的三弟周建人与鲁迅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而与周作人于1923年基本断交.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高等教育部副部长,后任民进中央主席.1984年去世,终年94岁.
我想周家兄弟如果不失和,周作人的错误再怎么发展,也不会走到这一步.失和这一件事情反过来使鲁迅更加孤独,像他这样高层次的人,能够理解他的人本来很少,他们兄弟二人一块长大,彼此的思想清清楚楚,所以周作人晚年做了一些回忆鲁迅的工作41,对鲁迅研究提供了很宝贵的材料,其实他还是很了解鲁迅的内心的.而周氏兄弟不同的发展,也恰好代表了现代中国两种知识分子不同的人生道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就是有这两种选择42,第一种是选择战斗的,第二种选择做隐士.做隐士也未必能做好,所以兄弟失和既是他们的家庭悲剧,同时也含有象征意义,这种意义代表着中国两类知识分子的失和,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争议和失和都可以从这里面找到一个缩影,这是鲁迅的又一大痛苦.

填空:1哈姆雷特;2鲁滨逊漂流记;3雪莱;4阿Q正传;5包法利夫人;6复活;7论语;8四世同堂;9郭沫若;10沈从文

1.哈姆雷特2.鲁宾逊漂流记3.雪莱4.阿Q正传5.包法利夫人6.复活7.论语8.四世同堂9.郭沫若10.沈从文

填空:1哈姆雷特;2鲁滨逊漂流记;3雪莱;4阿Q正传;5包法利夫人;6复活;7论语;8四世同堂;9郭沫若;10沈从文
简答
1.家道中落.
鲁迅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爷爷是翰林出身,曾经担任过知县,后来在北京担任内阁中书,他的父亲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1。因而,周氏家族在绍兴当地算是一个名门望族。这样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使得少年鲁迅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鲁迅聪慧过人...

全部展开

填空:1哈姆雷特;2鲁滨逊漂流记;3雪莱;4阿Q正传;5包法利夫人;6复活;7论语;8四世同堂;9郭沫若;10沈从文
简答
1.家道中落.
鲁迅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他的爷爷是翰林出身,曾经担任过知县,后来在北京担任内阁中书,他的父亲则是一个饱读诗书的秀才1。因而,周氏家族在绍兴当地算是一个名门望族。这样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使得少年鲁迅获得了良好的教育,加之鲁迅聪慧过人,因此,展现在鲁迅面前的似乎应该是一条读书取仕、光宗耀祖的“光明大道”。可是,世事难料,在鲁迅13岁那年,一场重大的家庭灾难打破了周氏家族的宁静,也从此完全改变了鲁迅的生活。那么,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灾难?这场重大的家庭变故会给鲁迅的成长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鲁迅的家庭,用今天的话说,应该是一个不错的中产阶级家庭,甚至比一般的中产阶级家庭还要好的一个周氏大家族2。不幸的是,在鲁迅幼年的时候,他们家里遭到一场比较大的灾难,这个大的灾难是由于他的祖父参与了一个案子,是科举考试行贿的案子。我们今天全世界考试作弊成风,在很多著名的大学里,大学生都普遍地作弊,我本人也处理过很多作弊现象,我非常痛恨这种现象,但是很多学生习以为常,说考试作弊有什么了不起,判我不及格我下次再补考,说得轻描淡写。但是我们知道,在古代,考试作弊是大罪,是了不得的大罪,甚至要杀头的,为什么?因为考试作弊就是欺骗最高领导人——皇帝。国家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你考试作弊,不就是欺骗国家吗?所以考试作弊其实应该是大罪,我们今天太过于轻描淡写作弊这个事情了。
鲁迅的祖父因为科举考试行贿3就被判了死刑,我知道有很多青少年朋友不会理解,真有这么夸张吗?科举考试行贿要判死刑,真没劲,其实这个事情确实很严肃,他的祖父就是被判了死刑,但是这个死刑很有意思,不是立即执行,我们知道判死刑有立即执行和缓期执行,缓期一般就不会死了,表现好一点,不再作恶,就改成无期徒刑,鲁迅的祖父被判了死刑,没有说立即执行,可也没有说缓期多长时间,而是判了当时叫“斩监候”的罪4,意思是先不斩,先押着,什么时候杀头,看皇上高兴不高兴,皇上一高兴,没准就不杀了,就赦了,如果不高兴,也许哪天拉出去斩了,所以这事是一个悬念,它没准。中国古代什么时候杀人5?每年秋天,秋天草木凋零,中国的一切都是配合自然界的节奏,春天草木繁盛,百花盛开,不适合杀人,杀人煞风景。所以一到秋天,鲁迅家就慌了,一到秋天就花很多钱上下打点,买通关系,希望把今年熬过去,今年熬过去了,明年还得如法炮制一番,就这样年复一年,家里有多少钱也都用出去了。这一场官司下来,他们家就败落了。
由于这场官司,他父亲秀才的名号也被革除了,到手的文凭给收回去了,不算数了6。在这个过程中,鲁迅一个小小的少年,切实地感受到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鲁迅有一句很沉痛的话,说:“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可以看见人生的真面目7。”人生的真面目是不容易看到的,不是说努力就可以看到的,你没有条件就看不到。鲁迅则有家道中落这个条件。一个孩子家里条件不错,成绩都不错,别人也说你好,一切绿灯都打开了,你看不到人生的真面目。等到哪天你突然考个倒数第一,家里还交不起学费了,你就能看到人生的真面目。少年鲁迅是长子,所以过早的生活的重担、精神的压迫就撂到这个少年的肩头。
鲁迅在很长的时间里,做了些什么呢?他频繁地出入当铺和药铺之间8,家里没钱了,就拿东西去当铺当,然后拿钱回来给父亲治病,再然后又去当铺。去当铺是一件很遭受精神压迫的事情,有钱买东西当然是很畅快的心情,若没有钱,受人家白眼,100块的东西5块钱就给你当了,每天遭受这种白眼和奚落,这对小孩的精神打击是非常大的9。到了后来,他的父亲也病死了,家里边仅有的二三十亩水田也卖光了,他家成分等于改变了,由地主变成贫下中农了。
所以说,鲁迅从小知道生活之艰辛,知道钱怎么来,东西怎么来。我记得我的儿子很小的时候,我有一天问他:“你知道咱们家的饭从哪来的吧?”我想启发他说都是他爸爸挣来的,但他说:“我知道,都是从厨房端来的”。当时我大吃一惊,后来我想他说的有道理,因为他每天亲眼所见的饭菜就是从厨房端来的,所以他觉得厨房永远是源源不断生产饭菜的地方,这不是孩子无知,这是大人的教育不到位,他不会想到这些饭和菜是我挣来的。我想,今天很多孩子恐怕都没有意识到钱是从哪来的,没有意识到劳动和生存的关系,这是一个大问题。
鲁迅家里的钱花光了,田卖掉了,值钱的东西能当的也当掉了,房子也就显得越来越大了。鲁迅写那个时候的感觉非常逼真,他说他每天在墙的角落四处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他总觉得抽屉里还有什么东西,打开每个抽屉看,看一遍又看一遍。这个时候亲戚朋友和邻里对他们家的态度也改变了10,能欺负的就欺负,该骗的就骗,还有的人就怂恿鲁迅把家里的东西偷出来卖——你们家还有什么东西赶快拿出来卖吧,鲁迅没有这么做,但是邻里之间已经有这样的流言蜚语,所以鲁迅不是直到长大之后才受到社会上流言蜚语的打击的,鲁迅一生就是生活在流言蜚语之中。
2“母亲娶媳妇”.
对于鲁迅的婚姻,很多人不是很了解,会问:他爱人不是许广平吗?他不是和许广平很幸福吗?这都是后来的事。鲁迅家道中落之后,他不能像别人的孩子那样正常发展,不能考科举,谋一条生存之道。那个时候考科举是一条正路,但是他没有走这个正路,而是去学新学,用当时的人说,就是迫不得已把灵魂卖给洋鬼子,学一些邪门歪道的东西14。我们今天看来,他反而是学对了,由于学得好,又官费留学日本15,在留学日本的时候,他接到母亲的电报,说母亲病危,像岳飞接受到的十二道金牌一样,催他马上回去。中国人是孝子,一听母亲病危,也不会去仔细核实真假,肯定要心急火燎地赶回去。鲁迅也不例外。不过等他回家一看,家里张灯结彩,母亲没事,他却马上被簇拥着成亲了16。原来家里给他包办了一门婚事,为什么家里那么急于给他包办婚事?原来那个时候非常不开放,他在日本留学,家乡的人害怕他娶一个外国女人。如果今天一个留学生娶了一个日本夫人,我们会说很好啊,促进中日友好,但是那个时候,一个中国人和外国人通婚,大多数民众还是不能理解。
特别是有一次鲁迅走在日本街头,看到一个妇女领着好几个孩子,前面一个,后面一个,鲁迅看着觉得很辛苦,他正在散步,也没其他事,就帮她抱了一段,结果恰巧被别人看见了,于是这个话传回中国来,说周树人在日本已经娶了太太,生了好几个孩子,正在街上逛呢17。家里一听非常着急,马上给他包办了一门婚事。鲁迅那个时候的知识分子,刚刚开始觉醒,刚刚接受自由恋爱、民主自由这些思想,而身处的这些体制都是旧的,他们那一代人普遍都遭受了矛盾和痛苦。怎么办?家里人订的亲事,不答应,就是不孝,同时还会影响到很多人的利益和面子。鲁迅迫不得已就提出两个要求18:他要求这个女方,第一要进学堂;第二要放足,不能缠足,这是那个时代很多觉醒知识分子对配偶起码的要求,其实代表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一个是观念。缠足代表封建观念,妇女不解放,缠足是妇女愚昧的象征,而进学堂说明她有文化。可是鲁迅回来跟人家拜天地一看,这个妇女既没有文化,而且还缠着小脚,鲁迅的心一下子就凉了,等于是被绑架着完成了一场婚姻。
鲁迅生长在清朝末年,“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依然主宰着男女的终身命运。26岁的鲁迅在那个时代,早已经算是个大龄青年了,因此,母亲对他采取包办婚姻的初衷也是情有可原19。可是,经历了多年新思想影响的鲁迅,面对母亲为他迎娶的这个叫朱安的地道的传统女性,他会心甘情愿地接受吗?“先结婚后恋爱”的做法在鲁迅这里行得通吗?
与鲁迅拜天地的这位朱安夫人远远不是鲁迅理想中的对象,可是鲁迅他接受了,为什么接受?鲁迅说,是为了母亲。他回到日本去,他的同学朋友就问他,你母亲给你来电报,是家里有什么事吗?鲁迅回答了五个字:“母亲娶媳妇”20。我们看这句话包含了多么大的痛苦,不是他娶媳妇,是母亲娶媳妇,婚姻是家族的事情,却跟他自己没有关系。“这是母亲送给我的一个礼物21,我只好接受她”,只能养着,他如果不接受她,这个女的跟他不结婚拜堂,不结婚在那个观念下就是休妻,如果休回去谁还要她,她一辈子怎么办?他还要为别人考虑这些。
“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有一种矛盾,就是个性解放与人道主义的矛盾,“五四”时期有很多口号,其中有两个很响亮的口号,一个叫个性解放,一个叫人道主义,可是大家有没有想到,个性解放和人道主义之间有矛盾,你自己个性解放了,别人还没有解放,怎么办?你的个性解放会损害到别人的利益,这个时候是个人利益为高?还是人道主义为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方法。对于这个事情我们今天也可以反思一下,鲁迅到底当时应该不应该接受?难道就不可以反抗吗?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吗?我们也知道面对这种情况,有的人当时是逃掉的,全部抛弃了,什么都不要了。但是鲁迅考虑问题是方方面面,做统一打算,这个事情成为鲁迅一生的阴影。成亲的第二天早晨,他的母亲和周围的人发现,鲁迅的眼睛是浮肿的,脸色是青的,枕巾都是湿的,他哭了一夜,洞房花烛夜就是这样过的。第二天他自己搬到书房去睡,第四天就回日本去了22。娶来的朱安夫人一辈子陪着鲁迅的母亲,等于是成了他母亲的一个助手23,真正是“母亲娶媳妇”。鲁迅跟朱安夫人婚姻是保持了,但徒有夫妻之名,但无夫妻之实,我们可以看到这实际是一代知识分子的悲剧。
3鲁迅是家中的长子,下面有两个弟弟:二弟周作人,比他小四岁;三弟周建人,比他小七岁。从1919年起,收入丰厚的鲁迅将母亲、二弟全家与三弟全家都接到了他在北京八道湾购买的一所大宅院,一大家子人开始和睦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28。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四年之后的1923年,鲁迅与二弟周作人却意外地断了交,绝了情,搬出了八道湾,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国文化史上周氏三兄弟周树人、周作人、周建人真是了不起,特别是鲁迅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年纪差得不是太大,周作人的成长都是由他的兄长鲁迅一路引导,鲁迅不但负责这个家庭的物质生活,还负责引导弟弟们的精神方向29。鲁迅到南京上学,也把他的弟弟接到南京上学,鲁迅去日本留学,后来也把他的弟弟带到日本留学,在留学过程中以及回国之后,兄弟两个人并肩战斗,一块写文章,一块做学问,他们都是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名的先锋健将,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早期,弟弟周作人还比鲁迅名气更大一点。那个时候,周作人在北京大学当教授,很多人后来才知道周作人有一个哥哥,他的学问也不错。比如后来成为著名武侠小说家的白羽,年轻的时候仰慕周作人,写信要求拜见,有一天到府上拜见周作人,结果周作人不在家,鲁迅出来接待他,说我是周作人的哥哥,我跟你谈谈吧。白羽说,既然他不在家,跟你谈谈也行,跟周作人的哥哥谈谈也可以。周树人问他喜欢读谁的小说,白羽说一个人是冰心,一个人是鲁迅,周树人说鲁迅就是在下,白羽这才对他很尊重。很长时间内,周作人名气更大一些。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好的兄弟,思想感情这样接近的兄弟,最后会分裂、分手,会绝交,所以我想是不是因为感情太好了,上天嫉妒,也许是命里注定,结果他们由不分彼此,最后发展为终生不再来往。
鲁迅与周作人为什么会失和?这已经成了中国现代文化史上的一大悬案和鲁迅研究的一大谜团。人们想像不出:本来最为亲近的兄弟两个,最终会绝交,终生不再往来。更为不解的是,两人绝交之后,绝口不提此事,怨恨之深,难以自拔,切肤之痛,难以忘怀。这一切的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周家兄弟失和的真相至今还是一个谜,没有人能完全搞清楚。尽管有人收集了很多材料,努力想搞清楚,因为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但由于涉及到个人隐私,很多材料不完整,我们没有办法彻底把它查个水落石出。表面上看来它是家庭纠纷。因为周家是一个大家庭,用今天的话说,经济核算是一笔糊涂账。鲁迅的收入很高,他直接把钱交到家里,但是兄弟周作人娶了一个日本夫人羽太信子,羽太信子夫人每天的生活是非常高消费的生活方式34,家里一切用品都要到日本商店去买,她太喜欢日货。人家也是爱国主义者,非常爱自己的国家,家里大人小孩生病,都要请日本的大夫,所有东西都要是日货。做满了一桌子的菜,说不好吃,就全部倒了重做,家里被子和褥子说不新了,马上重做一套新的,出门一定要坐汽车。我们想想,上个世纪20年代,出门就坐汽车,那是不得了的,当然鲁迅是愿意为这个家庭做奉献的,他是长子,是家里的大家长,他只要家庭和睦,什么都愿意去做。鲁迅曾经说,我的钱是用黄包车拉进来的,但是人家是用汽车送出去35。所以他觉得自己拼命做,却总不能满足要求。这个方面的材料我们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在家务上、经济生活上有纠纷。这个时候,也就是1923年、1924年间,其实他跟周作人的思想分歧还不是太大,但是有一天,兄弟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以至于动手打了起来。想像一下,我们如果看到街坊邻居兄弟两个打架是很平常的事,但是鲁迅兄弟两个真打起来了,真是让人感到很惊讶,当时他们的朋友也不是很能理解。本来鲁迅住在前面,周作人住在后面,一家人和睦地来往,打架的结果就是周作人亲自送了一封绝交信来,信的开头称他为鲁迅先生。我们今天称鲁迅先生是怀着尊敬的心情的,但是他的亲弟弟写的信上加上这个鲁迅先生,下面的内容不用再看也知道他的态度了,如此态度也就是说明一刀两断了。其中有一句话说:“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知识分子讲话是很客气的,但是往往客气后面有十二万分的狠毒。普通老百姓吵架,话虽然很难听,但第二天就好了,“明天再来玩啊”。知识分子表面虽然客客气气,其实心里怀着深仇大恨。后来鲁迅很快就搬出了八道湾,另外买了一所房子住,从此不再和他的兄弟来往。
4鲁迅从小身体不大好,他的父亲就是个病弱书生。鲁迅很不注意养生,吃饭随便,不定时,爱吃零食,起居无规律。胃病、牙病、气管炎、神经痛,长期折磨着他,看病和吃药,成了他生活里不可或缺的部分。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每年看病都达几十次。临终的十年前就大病过一场,鲁迅自称是“死的随便党”,只求活着的时候多工作,怎么死,什么时候死都无所谓。晚年病重时,朋友他劝出国疗养,他都不听。日本医生须藤又误诊为胃病,耽误了治疗。换了一位洋大夫诊断后说,如此病人,在欧洲,五年前就死掉了。宋庆龄也写信劝他住院,但他不愿离开工作,只希望快点消磨自己的生命。怀着这种“拼命做”的思想,鲁迅终于在战斗中死去了,可以说是“战死”。病痛给予精神上的打击往往也是很沉重的。

收起

1哈姆雷特;2鲁滨逊漂流记;3雪莱;4阿Q正传;5包法利夫人;6复活;7论语;8四世同堂;9郭沫若;10沈从文

填空题1、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李尔王》《奥塞罗》《麦克白》《 》.2、鲁滨逊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创作的小说《 》中的主人公,他是一个充满冒险,勇敢而富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有一位著名的大戏剧家,同时中也有一位,他们分别是,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戏剧家有哪些 英国有那些著名的戏剧家? 中国古代著名戏剧家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大戏剧家和诗人,期待表做讽刺喜剧是?四大悲剧是?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诗人和戏剧家沙士比亚的《》《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并称为四大悲剧 莎士比亚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著名喜剧. 莎士比亚是英国著名的戏剧家,他的作品主要有那些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句如题.越多越好 中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还有谁? 英国文艺复兴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谁 英国文艺复兴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是谁? 17世纪英国伟大的戏剧家是谁? A.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家,诗人.B.《陈涉世家》出自司马迁的《左传》.该书属编年体史书.C.《捕蛇者说》的作者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D.《在烈 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代表是谁? 元朝著名的戏剧家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牡丹亭》是明代戏剧家 ,作品主人公有 .等.中国古代著名的戏剧家还有 ,代表作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