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学的一些化学物质有颜色或其他物理性质谁能帮我总结一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20:35:14
初三学的一些化学物质有颜色或其他物理性质谁能帮我总结一下!
x}Yo[I_<\@hvvw%#nKbnu}L-$QjԾyH-Bj/nO }yC2MɌ-#ӿByYteY_q&^gv[[~-vk{S97~mq.´ixYBwX-6/ ]Gq)UP!:ӊxvSNy |̬cL#jYt= 99i6;sּKNyM]h6xʯ^4o6܍+t,‚Vv݉207\Ū\{Q(k !=N'bҹ[;s h8G;gf¹:V~9v&H}g 5u)O~7zV6t~oQ sWD\rs̺SK;/wI}ݼab[21T7/I[:BW5=\W3܁vYo8!X%>ǯRnm U;MT73\\9Za΀g_Z'p S-~yv?6J-kffN s ƾ={LꀽStĸYBQy{׬OwSwX @- wt{[eQW1I:cWqO" +}3Cao6s#gs}Ĝ¹3;Z=n2+l8܅]'[NmL4oWvD)O{|8m8SӊYblƮa99xm)OXTC'Wն\c MɗY.[2});}VIR.Nw9̓KoŒq_}VmͤV_jy#H1`$XTh*YŠ+o0);=V>]Ouђfȭہ\j|Wb#Zù;ꖶ7LF NܫElUX32 Dek,`lˠ! 0Lp`r塚+0wvbۯQEz "(fΪ|g}}'s*xOjʚy:W7vNԁ:pώxga4PoJCƨ 6*Zo }RԗqzKaij=RG*[d߳`8 ] JAӶW MOOZwKGTs@Ơ짟b9iv+XғAw 8ی1Gh:/!*Oz肵ܓrvJLu6ԥJ,CbYq'wdnO57I69'daEko庑C 54+fTp(( AC ٴmPm׵( nn[ݠvwPW ^mM{7Pڪ[[Q TS3܊0|q>J +S8` 9 g'ldW3̉?ٯA*<SDecX}F8?3 :oe]Jm:46蹕Yx!geRպ 6ic@t<1|,@>u;tJCHu*B>|4w*ᲫVS+#Ā&@ysKQomI3W+3C\ @ }"&ulI$3  u#݊9Aw]lw\K0]mY`ͥtw-h韟BG׻Ce O NNc1JjQ4G~l-ߺ „k&ZDơsZV6DPkYi9=rRǩجJlr>,ƶ(hcl12Q~w Oo)X^y`9v$@bFt./!(X*һS+a#W B5dc S'^G|<}^֧E> 5.Lܡ.V[3R[iV|c׷j#z=vC'kh3d?D}7M/ :!mkE(ݛokolVnϝ@#IVӛԨwhS;,*-lY7J,kvd,:]xxx$|B7INA(8+ƤiAm6%y#&zEb_(8"܈Gpt^ (/` }]IhMuULFtzKC*tS hHD|^S"m%gjF趉dOa@$6(` u"ܼYxE&]p De?>ri%lK[ssM3h4\vG\6P{?]rQ|shގ1AkW@)IX_rNNb"VS+sZi}m36MI|jSh P~%ɾG}VRʃe &񤿯GJOLYH8Z{E`mp3hA2ֱ{(rاń$ =EkWbr .Z#B/*+"IH V}o7\dȫE l* ^هYXyXb7 f<{HFzJr9vfK>[BC_QUVϩ=k/r|2ywJu ̓aI@z_R WD0mO`HZ(zj[*p7#L<=vC*7#T@,mwIX \ T7 S =(M4) %qFĞPsOZ( e8ɪ5B]u]O7"VtlsZӨcV%n2Qkk1ꋨK&pŐ=/(Դlbvma/xkZO⁧&EG;j/ⴸnu+yQRN:wuנIRk̚mk4ەj%^1 DDb}j'tjIc Kk:ho8'>Ezᰌ|b3X nU2}.DłQ~pyo_wЌX1lEŢsHt[$GCM  N).$P^}yL#fylԳ]J؄Z]"ȆZMHLAqKZǽ{P8^~=Qb``ʁw*" ˠġ 8t Ka"@/D~OO015 Š"6z( gi6Hy`DtW!MV&BZ#d)$RpqU<veߓC.4 uMo/?7Aא܌XQp? k^ l Ʀָch!NEvEBĶÀ# ~ hUTLK7RJZ8.G]3Ih原ҞPɾ ;A jHeLY ] G[p>m^my["3Z 4@УF圻?׬LGqzpTpfdG_П ߎS}]`թَ6"+ [eZ6wG!ސG*T8 M-^\9u]r *EK՞[rnPǖvvY'"sXQ#gsLìک 5qI?cds9؏ny?PØevvcEQ{3gDW(O: Ȧqw Vm_@^H$NPgg{'5%#8:ܚ :j'i-`u Q>Zi-q5bX}e,L'#5QW1isgP[I-m'SpsaJgfB5fqxg@x|ڂθUNiΐny'3Ni̹e}V6 չ2%12I/mcn\2ϝתkd f3bU33]k flk*-YR;_(#h7H}H9 k(4Ń0Hq@;_ǜeZO1\%sxڟWhg I 7}tF5n~`VXҩŷ} AXbCib0 j@k.j0O; #fe;80=~p׾#Bi u3~#UuX^7=FI5!־' :RѠXH~ %/J 6^Ji$Nm>ъKq̌k7Q8h\졕S>e|Amo#uIsoׇ+u&eۇGn4ͤmGyfl)]f('ztj2B&z_%AD޵ԽawaK2ޫv,I\E:I#ݢ}B3CpT~ ?Lt$>"liLBqq!~~>V~fjFY k2!YaN7k?py@)f/1RO=gZs. մD87gs&.36)DރOڃ^P-{7 d, /Nl*l7LHchil#lHs ~*g@{*-Xށtsuj6B\Ɩ[wPa 4I (△ROQɋkȵĈ쭟2G7 l1SZeɡ~ks j.*7 މ(}E?Jn< pԼF&Ԟ̰:9V Agi|IT}cD2M"STQ)ɴҋH=ѠYxjNil\=h\iպ)C8?gm.ڪ3_:CQc.v"|W*۴I)' jZI?ÀaLqKKGJ娆F?+)Mb\C5 bрD(vC;$U~Oлg/<}&cq$LkT{0Pts{2&{^3 <Ŭ9 Ze(%ޟ"3I 'iSr! ]Z -Lơa|^բ:=^q{'j` ]GS~y;r/.jkAjgX5A2ǃba#FD8F@sTa݋ MH5&+{wi.GW+QE"!MJma x2!$`wFLpܤ9vmZ<8KcGLڧ {0dLL!]٫cPKX@?|EvϞfAE}bib2`W)p8or0wl:kef-&v4b)SRl//%e\EH'l  !3o5 "Dűw35Vڇ>uCo(3Οڍ(@Vwt2C OrVtД %ޠYf9Jq7s-%mrKotf5XVx5xb(!B1Bhxg*CVkV !&UBysy-mwޢl2H'9EU.C[N M,Euױ*gH_v|Ɲ2YEl'S=@4{f)TOs^OŪ&OVc:`sPzIσ O|.`eQ}WTIu͹QC`t:OPYDoG.6# #?㗒8GklI A]JdINNM=˷Zu^69S;6 _s<.=1knZ[3S|xBU;DqZ8G;Ô"s.W!M 5*PDvvo^/ Szxb̋ 1f/056B̵/UA;m!Whu:'u} fKN:ymΩ% Q)oBNi~B7Tˢ)%Tɕ0Q_MӡK J_*LTm7;&ԕu<Ґ{Cmq?2r]|>'XSXu=Irzj9[!sE(C,8rph0S4ּZFQq6%Ww0_G1-#|y%crLu *Q~TjI`x+Sh\q$2-"pBf|8u`B'z Vk|J͵GFRc'iq'AyMI$qߚ"YKlLi`wx"R]mc;2*XavK[Y;icM !I9d!MρΝCWI ;cީl-[;) "&{m҃{鞼s'W/5[aRٻ~ZEFPz BkzZ!1֙/3եLGҩ֐K*}@wtM*; tف$<s.xA~JYt:YMz_ 8S S:O58tضXS;I TDOS#Ndq+Z< |NE @51>;Ґ7ˣaa+?htSu8ccQeQޏ;i` _v+Ct*BqUJɯXp- -s_`b\ rs<+zgT@Pt$" v'@_ z R|%rN*m,|C;o\5Ɉ]Y%%S8ND6K70ALL*L$ LM L>},UBqy](F{9cޟ(:?xhenYzol}0#?Ne XZuWzqsۭIӞбظʔ:0v Y0!ǭSJ qTx30DREYv^Fdk&@LֳGbZXb11 eSVx:N4Ά%%$ D--ҹc`b"h7縇S {vmPTxXσҜ37Zw=q*V4 :l ;Svku'wunWY"n= YQ˹=hl=W-ky9uk7JoTK^sDr/C⢷5՜g O,\/rxXt-ߥf6ΰm.*Y8+^4J<5[]vg:<:M" e)Sg'g|FZ *2u*EE$2HըO,=Al p;83[L_iˏ<0~ H5[+8z^##6%~mS֙qq.2Do(48Z 1&e_w(:nlBcde%\18N?_x/i-4*X{՝VTrKUt Dոf.w%@}8yo1mMis=U8ą1{Az˜۸]It848wE,rџ-0D)J\>jqm䝼% قlgMk*' xMo&)W|Pg>{kft!h;ܮs% LA%[.C9%(U XP+|ȭ1ռrf5;ܼrOn2Jz;a5IƳ-E40:!+0"@þz1`,/HCKhNy>IXZuLL!)]*. XϟB+)4Q{~YK&rY!{;;gj9ҪA:Yt8膯9׸;,/c.$UT(p_YwξL΅u8^W'.Eit9s75XUYE#9aƕ:71mJ$@cyMJUum:C {7ۈu̪oT!xh-A"|mĴ?w,TSC{*9E *)앚ّ&C~~ >TGY:w{$-6BKB@(U.z;

初三学的一些化学物质有颜色或其他物理性质谁能帮我总结一下!
初三学的一些化学物质有颜色或其他物理性质谁能帮我总结一下!

初三学的一些化学物质有颜色或其他物理性质谁能帮我总结一下!
高中化学知识规律总结
一、中学化学中提及的“化”名目繁多.要判别它们分属何种变化,必须了解其过程.请你根据下列知识来指出每一种“化”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室温和干燥的空气里失去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过程. 注意:自然条件.
2.催化——能改变反应速度,本身一般参与反应但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应了解中学里哪些反应需用催化剂.如


8.氢化(硬化)——液态油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固态脂肪的过程.
作用:植物油转变成硬化油后,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运输等.
9.皂化——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的过程.产物——高级脂肪酸钠+甘油
10.老化——橡胶、塑料等制品露置于空气中,因受空气氧化、日光照射而使之变硬发脆的过程.
11.硫化——向橡胶中加硫,以改变其结构(双键变单键)来改善橡胶的性能,减缓其老化速度的过程.
12.裂化——在一定条件下,分子量大、沸点高的烃断裂为分子量小、沸点低的烃的过程. 目的--提高汽油的质量和产量.
13.酯化——醇与酸生成酯和水的过程.
14.硝化(磺化)——苯环上的H被—NO2或—SO3H取代的过程.
二、基本反应中,有一些特别值得注意的反应或规律.现分述如下:
1.化合反应:思考:化合反应是指单质间生成化合物的反应吗?
结论:不一定!化合反应即“多合一”的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化合反应又可分为三种.
(1)单质+单质→化合物
(2)单质 + 化合物1 → 化合物2
2FeCl2+Cl2 = 2FeCl3 4Fe(OH) 2 + O2 + 2H2O = 4Fe(OH)3
2Na2SO3 + O2 = 2Na2SO4
(3)化合物1 + 化合物2 → 化合物3
①酸性氧化物 + 水 → 可溶性酸 碱性氧化物 + 水 → 可溶性碱

稳定性:碳酸正盐>碳酸酸式盐>碳酸
分解条件:(高温) (加热) (常温)
3.置换反应
判断:有单质参与或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吗?
结论:反应物或生成物各两种且其中一种必定是单质的反应才称作置换反应.
分类:可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根据两种单质是金属或非金属来分;也可根据反应物状态来分;还可以根据两单质的组成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来分.
注意:下列置换反应特别值得重视.
①2Na + 2H2O = 2NaOH + H2↑ ②3Fe +4H2O Fe3O4 + 4H2↑
③F2 + 2H2O = 4HF + O2 ④Cl2 + H2S = S + 2HCl
⑤2H2S + O2 = 2S + 2H2O ⑥2C +SiO2 Si + 2CO
⑦2Mg +CO2 2MgO + C ⑧2Al +Fe2O3 2Fe + Al2O3
⑨C +H2O CO + H2 ⑩3Cl2 +2NH3 N2 + 6HCl
⑾Si +4HF SiF4+ 2H2
4.复分解反应
(1)本质:通过两种化合物相互接触,交换成份,使溶液中离子浓度降低.

(3)基本类型:
①酸 + 碱 → 盐 + 水(中和反应)
②酸 + 盐 → 新酸 + 新盐
③碱 + 盐 → 新碱 + 新盐
④盐 + 盐 → 两种新盐
⑤碱性氧化物+酸 → 盐+水
思考题:
(1)酸与碱一定能发生反应吗?若能,一定是发生中和反应吗?
(2)复分解反应中的每一类反应物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3)盐与盐一定发生复分解反应吗?
(4)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吗?
提示:
(1)酸与碱不一定能发生中和反应.联系中和反应的逆反应是盐的水解知识.如:
酸与碱发生的反应也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
2Fe(OH) 3 + 6HI = 2FeI2 + I2 + 6H2O
2Fe(OH)2 + 10HNO3(稀) = 3Fe(NO3)3 + NO↑+ 8H2O
故特别要注意氧化性酸(碱)与还原性碱(酸)很可能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
(2)复分解反应中反应物的条件:
①盐 + 盐、盐 + 碱的反应物一般要可溶且在溶液中进行或加热时进行.如
②盐1 + 酸1 → 盐2 + 酸2
一般只需满足以下两条中的各一条:i)强酸制弱酸即酸性:酸1>酸2
ii)难挥发酸制易挥发酸,即挥发性:酸1<酸2
原因:上述三种金属硫化物溶解度特小,满足离子反应朝离子浓度降得更低的方向进行.
(3)盐与盐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复分解 ②双水解 ③氧化—还原 ④络合反应
现列表比较如下:
(4)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有:
三、常见的重要氧化剂、还原剂?
氧化剂 还原剂
活泼非金属单质:X2、O2、S 活泼金属单质:Na、Mg、Al、Zn、Fe?
某些非金属单质: C、H2、S?
高价金属离子:Fe3+、Sn4+?
不活泼金属离子:Cu2+、Ag+?其它:〔Ag(NH3)2〕+、新制Cu(OH)2? 低价金属离子:Fe2+、Sn2+?
非金属的阴离子及其化合物:
S2-、H2S、I -、HI、NH3、Cl-、HCl、Br-、HBr
含氧化合物:
NO2、N2O5、MnO2、Na2O2、H2O2?、HClO、
HNO3、浓H2SO4、NaClO、Ca(ClO)2、KClO3、
KMnO4、王水 低价含氧化合物:
CO、SO2、H2SO3、Na2SO3、Na2S2O3、NaNO2、
H2C2O4、含-CHO的有机物: ?醛、甲酸、甲酸盐、甲酸某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既可作氧化剂又可作还原剂的有:
S、SO32-、HSO3-、H2SO3、SO2、NO2-、Fe2+等,及含-CHO的有机物?
四、总结 ①在酸性介质中的反应,生成物中可以有H+、H2O,但不能有OH -;?
②在碱性介质中的反应,生成物中无H+;?
③在近中性条件,反应物中只能出现H2O,而不能有H+或OH -,生成物方面可以 有H+或OH –
现把H+、OH -、H2O在不同条件下的相互关系列于下表:
条 件 反应物中余O 反应物中缺O
酸性溶液 O + 2H+ → H2O H2O → O + 2H+
近中性溶液 O + H2O → 2OH - H2O → O + 2H+
碱性溶液 O + H2O → 2OH - 2OH - → O + H2O
五、物质内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类型 实 例
同一物质不同
元素的原子间 光
4HNO3 4NO2↑+O2↑+2H2O
或 热

2HClO 2HCl+O2↑
加 热
2KMnO4 K2MnO4+MnO2+O2↑
2AgNO3 2Ag+2NO2↑+O2↑
2KClO3 2KCl+3O2↑
同一物质同一元素
不同价态原子间 5NH4NO3=4N2↑+2HNO3+9H2O
Na2S2O3+H2SO4=Na2SO4+H2O+SO2↑+S↓
同一物质同一元素
同一价态原子间
(歧化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3NO2+H2O 2HNO3+NO
2Na2O2+2H2O 4NaOH+O2↑
2Na2O2+2CO2=2Na2CO3+O2↑
2H2O2 2H2O+O2↑
CaO+3C(电炉) CaC2+CO↑
SiO2+3S SiC+2CO↑
浓硫酸
H2C2O4 H2O+CO2↑+CO↑
六、反应条件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影响.
1. 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能否进行或
产物不同
3.溶液酸碱性.
2S2- +SO32-+6H+=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S2-、SO32-,Cl-、ClO3-在酸性条件下均反应而在碱性条件下共存.
Fe2+与NO3-共存,但当酸化后即可反应.3Fe2++NO3-+4H+=3Fe3++NO↑+2H2O
一般含氧酸盐作氧化剂时,在酸性条件下,氧化性比在中性及碱性环境中强.故酸性KMnO4溶液氧化性较强.
七、离子共存问题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涉及到离子的性质及溶液酸碱性等综合知识.凡能使溶液中因反应发生使有关离子浓度显著改变的均不能大量共存.如生成难溶、难电离、气体物质或能转变成其它种类的离子(包括氧化一还原反应).
一般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弱碱阳离子只存在于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如Fe3+、Al3+、Zn2+、Cu2+、NH4+、Ag+ 等均与OH-不能大量共存.
2.弱酸阴离子只存在于碱性溶液中.如CH3COO-、F-、CO32-、SO32-、S2-、PO43-、 AlO2-均与H+不能大量共存.
3.弱酸的酸式阴离子在酸性较强或碱性较强的溶液中均不能大量共存.它们遇强酸(H+)会生成弱酸分子;遇强碱(OH-)生成正盐和水. 如:HSO3-、HCO3-、HS-、H2PO4-、HPO42-等
4.若阴、阳离子能相互结合生成难溶或微溶性的盐,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Ba2+、Ca2+与CO32-、SO32-、PO43-、SO42-等;Ag+与Cl-、Br-、I- 等;Ca2+与F-,C2O42- 等
5.若阴、阳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Al3+与HCO3-、CO32-、HS-、S2-、AlO2-、ClO-、SiO32-等
Fe3+与HCO3-、CO32-、AlO2-、ClO-、SiO32-、C6H5O-等;NH4+与AlO2-、SiO32-、ClO-、CO32-等
6.若阴、阳离子能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I-、S2-;MnO4-(H+)与I-、Br-、Cl-、S2-、SO32-、Fe2+等;NO3-(H+)与上述阴离子;
S2-、SO32-、H+
7.因络合反应或其它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
如:Fe3+与F-、CN-、SCN-等; H2PO4-与PO43-会生成HPO42-,故两者不共存.
八、离子方程式判断常见错误及原因分析
(1)违背反应客观事实
如:Fe2O3与氢碘酸:Fe2O3+6H+=2 Fe3++3H2O错因:忽视了Fe3+与I-发生氧化一还原反应
(2)违反质量守恒或电荷守恒定律及电子得失平衡
如:FeCl2溶液中通Cl2 :Fe2++Cl2=Fe3++2Cl- 错因:电子得失不相等,离子电荷不守恒
(3)混淆化学式(分子式)和离子书写形式
如:NaOH溶液中通入HI:OH-+HI=H2O+I-错因:HI误认为弱酸.
(4)反应条件或环境不分:
如:次氯酸钠中加浓HCl:ClO-+H++Cl-=OH-+Cl2↑错因:强酸制得强碱
(5)忽视一种物质中阴、阳离子配比.
如:H2SO4 溶液加入Ba(OH)2溶液:Ba2++OH-+H++SO42-=BaSO4↓+H2O
正确:Ba2++2OH-+2H++SO42-=BaSO4↓+2H2O
(6)“=”“ ”“↑”“↓”符号运用不当
如:Al3++3H2O=Al(OH)3↓+3H+注意:盐的水解一般是可逆的,Al(OH)3量少,故不能打“↓”
九、判断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
金属性强弱 非金属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碱性强弱 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强弱
与水或酸反应,置换出H2的易难 与H2化合的易难及生成氢化物稳定性
活泼金属能从盐溶液中置换出不活泼金属 活泼非金属单质能置换出较不活泼非金属单质
阳离子氧化性强的为不活泼金属,氧化性弱的为活泼金属 阴离子还原性强的为非金属性弱,还原性弱的为非金属性强
原电池中负极为活泼金属,正极为不活泼金属 将金属氧化成高价的为非金属性强的单质,氧化成低价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电解时,在阴极先析出的为不活泼金属 电解时,在阳极先产生的为非金属性弱的单质
十、比较微粒半径的大小
无论是原子还是离子(简单)半径,一般由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吸引力及电子间的排斥力的相对大小来决定.故比较微粒半径大小时只需考虑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排斥情况.具体规律小结如下:
1. 核电荷数相同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则半径越大.即同种元素: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阴离子半径 如:H+<H<H-; Fe>Fe2+ >Fe3+ ;Na+<Na;Cl<Cl-
2. 电子数相同的微粒,核电荷数越多则半径越小.即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微粒,
核电荷数越大,则半径越小.如:
(1)与H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H->Li+>Be2+
(2)与Ne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O2->F->Na+>Mg2+>Al3+
(3)与Ar电子层结构相同的微粒: S2->Cl->K+>Ca2+
3. 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微粒:
(1)同主族的元素,无论是金属还是非金属,无论是原子半径还是离子半径从上到下递增.
(2)同周期: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递减.如Na>Cl
(3)同周期元素的离子半径比较时要把阴阳离子分开.同周期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阴离子半径大于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半径.如Na+<Cl- 如:第三周期,原子半径最小的是Cl, 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
(4)如既不是同周期,又不是同主族,比较原子半径时,要寻找到合适的中间者.
如Ge、P、O的半径大小比较,可找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中元素为中间者.
(N) O
十一、物质结构: (Si) P 因为Ge>Si>P>N>O,故Ge>P>O
Ge
分子的空间构型与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
4、价电子对、键角与分子的构型:
(二)如何比较物质的熔、沸点
1.由晶体结构来确定.首先分析物质所属的晶体类型,其次抓住决定同一类晶体熔、沸点高
低的决定因素.
① 一般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 如:SiO2>NaCl>CO2(干冰)
② 同属原子晶体,一般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牢固,晶体的熔、沸点越高.
如:金刚石>金刚砂>晶体硅
③ 同类型的离子晶体,离子电荷数越大,阴、阳离子核间距越小,则离子键越牢固,晶体的 熔、沸点一般越高. 如:MgO>NaCl
④ 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一般分子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强,晶体熔、沸点越高.
如:F2<Cl2<Br2<I2
⑤ 金属晶体:金属原子的价电子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小,金属键越强,熔、沸点越高. 如:Na<Mg<Al
2.根据物质在同条件下的状态不同. 一般熔、沸点:固>液>气.
如果常温下即为气态或液态的物质,其晶体应属分子晶体(Hg除外).如惰性气体,虽然构成物质的微粒为原子,但应看作为单原子分子.因为相互间的作用为范德华力,而并非共价键.
十二、化学平衡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这一状态称作化学平衡状态.

④若有1mol N≡N键断裂,则有6mol N-H键断裂(其它与上述相似)
注意 对象 词性
同种(侧)物质 相反
异侧物质 相同
2.百分含量不变标志
正因为v正=v逆≠0,所以同一瞬间同一物质的生成量等于消耗量.总的结果是混合体系中各组成成分的物质的量、质量、物质的量浓度、各成分的百分含量、转化率等不随时间变化而改变.
3.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

十三、无机反应中的特征反应
1.与碱反应产生气体
(1)
(2)铵盐:
2.与酸反应产生气体
(1)
(2)
3.Na2S2O3与酸反应既产生沉淀又产生气体: S2O32-+2H+=S↓+SO2↑+H2O
4.与水反应产生气体
(1)单质
(2)化合物
5.强烈双水解
6.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1)单质:Al
(2)化合物:Al2O3、Al(OH)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
7.与Na2O2反应
8.2FeCl3+H2S=2FeCl2+S↓+2HCl
9.电解
10.铝热反应:Al+金属氧化物 金属+Al2O3
11. Al3+ Al(OH)3 AlO2-
12.归中反应:2H2S+SO2=3S+2H2O
4NH3+6NO 4N2+6H2O
13.置换反应:(1)金属→金属
(2)金属→非金属
(3)非金属→非金属
(4)非金属→金属
14、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
⑴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化合物 如:
Cl2+H2O、H2S+O2、、NH3+O2、CH4+O2、Cl2+FeBr2
⑵ 化合物+化合物 化合物+单质
NH3+NO、 H2S+SO2 、Na2O2+H2O、NaH+H2O、Na2O2+CO2、CO+H2O
⑶ 化合物+单质 化合物
PCl3+Cl2 、Na2SO3+O2 、FeCl3+Fe 、FeCl2+Cl2、CO+O2、Na2O+O2
14.三角转化:
15.受热分解产生2种或3种气体的反应:
(1)铵盐
(2)硝酸盐
16.特征网络:
(1)




(2)A—
A为弱酸的铵盐:(NH4)2CO3或NH4HCO3;(NH4)2S或NH4HS;(NH4)2SO3或NH4HSO3
(3)无机框图中常用到催化剂的反应:

十四、特征现象
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2.浅黄色固体:S或Na2O2或AgBr
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4.有色溶液:Fe2+(浅绿色)、Fe3+(黄色)、Cu2+(蓝色)、MnO4-(紫色)
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
黄色(AgI、Ag3PO4) 白色[Fe(0H)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
5.特征反应现象:
十五、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1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十六、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
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十七、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人少量棉花的实验,它们是①加热KMnO4制氧气②制乙炔③收集NH3.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十八、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9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蒸馏冷却法:在沸点上差值大.乙醇中(水):加入新制的CaO吸收大部分水再蒸馏.
3.过滤法:溶与不溶.
4.升华法:SiO2(I2).
5.萃取:如用CCl4来萃取I2水中的I2.
6.溶解法 :Fe粉(A1粉):溶解在过量的NaOH溶液里过滤分离.
7.增加法:把杂质转化成所需要的物质,如CO2(CO):通过热的CuO;CO2(SO2):通过饱和的NaHCO3溶液.
8.吸收法:用做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气体杂质,气体杂质必须被药品吸收:N2(O2):将混合气体通过铜网吸收O2.
9.转化法:
两种物质难以直接分离,加药品变得容易分离,然后再还原回去:Al(OH)3,Fe(OH)3:先加NaOH溶液把Al(OH)3溶解,过滤,除去Fe(OH)3,再加酸让NaAlO2转化成A1(OH)3.
十九、常用的去除杂质的方法10种
1.杂质转化法:欲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氢氧化钠,使苯酚转化为苯酚钠,利用酚钠易溶于水,使之与苯分开.欲除去Na2CO3中的NaHCO3可用加热的方法.
2.吸收洗涤法: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和水,可使混合气体先通过饱和碳酸氢钠的溶液后,再通过浓硫酸.
3.沉淀过滤法:欲除去硫酸亚铁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过滤除去不溶物,达到目的.
4.加热升华法:欲除去碘中的沙子,可采用此法.
5.溶剂萃取法:欲除去水中含有的少量溴,可采用此法.
6.溶液结晶法(结晶和重结晶):欲除去硝酸钠溶液中少量的氯化钠,可利用二者的溶解度不同,降低溶液温度,使硝酸钠结晶析出,得到硝酸钠纯晶.
7.分馏蒸馏法:欲除去乙醚中少量的酒精,可采用多次蒸馏的方法.
8.分液法:欲将密度不同且又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分离,可采用此法,如将苯和水分离.
9.渗析法:欲除去胶体中的离子,可采用此法.如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的氯离子.
10.综合法:欲除去某物质中的杂质,可采用以上各种方法或多种方法综合运用.
二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的“不”15例
1.实验室里的药品,不能用手接触;不要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更不能品尝味道.
2.做完实验,用剩的药品不得抛弃,也不要放回原瓶.
3.取用液体药品时,把瓶塞打开不要正放在桌面上;瓶上的标签应向着手心,不应向下;放回原处时标签不应向里.
4.如果皮肤上不慎洒上浓H2SO4,不得先用水洗,应根据情况迅速用布擦去,再用水冲洗;若万一眼睛里溅进了酸或碱,切不可用手揉眼,应及时想办法处理.
5.称量药品时,不能把称量物直接放在托盘上;也不能把称量物放在右盘上;腐蚀性药品不能用纸,应用烧杯或表面皿.加法码时不要用手去拿.
6.用滴管添加液体时,不要把滴管伸人量筒(试管)或接触筒壁(试管壁).
7.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得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容积的1/3.
8.不得用燃着的酒精灯去对点另一只酒精灯.熄灭时不得用嘴去吹.
9.给物质加热时不得用酒精灯的内焰和焰心.
10.给试管加热时,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切不可使试管口对着自己或旁人;液体的体积一般不要超过试管容积的1/3.
11.给烧瓶加热时不要忘了垫上石棉网.
12.用坩埚或蒸发皿加热完后,不要直接用手去拿同,应用坩埚钳夹取.
13.使用玻璃容器加热时,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以免容器破裂.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用冷水冲洗或放在桌面上,以免破裂.
14.过滤液体时,漏斗里的液体的液面不要高于滤纸的边缘,以免杂质进入滤液.
15.在烧瓶口塞橡皮塞时,切不可把烧瓶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烧瓶.
二十一、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22例
1.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2.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3.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4.收集气体时,先排净装置中的空气后再收集.
5.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6.点燃H2、CH4、C2H4、C2H2等可燃气体时,先检验纯度再点燃.
7.检验卤化烃分子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中和碱液再加AgNO3溶液.
8.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H2S(用Pb(Ac)2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9.做固体药品之间的反应实验时,先单独研碎后再混合.
10.配制FeCl3,SnCl2等易水解的盐溶液时,先溶于少量浓盐酸中,再稀释.
11.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掖;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一二分钟后再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12.焰色反应实验时,每做一次,铂丝应先沾上稀盐酸放在火焰上灼烧到无色时,再做下一次实验.
13.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流,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14.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先用烧杯加蒸馏水至容量瓶刻度线1cm~2cm后,再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15.安装发生装置时,遵循的原则是:自下而上,先左后右或先下后上,先左后右.
16.浓H2SO4不慎洒到皮肤上,先迅速用布擦干,再用水冲洗,最后再涂上3%一5%的 NaHCO3溶液.沾上其他酸时,先水洗,后涂 NaHCO3溶液.
17.碱液沾到皮肤上,先水洗后涂硼酸溶液.
18.酸(或碱)流到桌子上,先加 NaHCO3溶液(或醋酸)中和,再水洗,最后用布擦.
19.检验蔗糖、淀粉、纤维素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加NaOH溶液中和H2SO4,再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20.用pH试纸时,先用玻璃棒沾取待测溶液涂到试纸上,再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比,定出pH.
21.配制和保存Fe2+,Sn2+等易水解、易被空气氧化的盐溶掖时;先把蒸馏水煮沸(赶走O2,再溶解,并加入少量的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22.称量药品时,先在盘上各放二张大小;质量相等的纸(腐蚀药品放在烧杯等玻璃器皿),再放药品.加热后的药品,先冷却,后称量.
二十二、实验中导管和漏斗的位置的放置方法
在许多化学实验中都要用到导管和漏斗,因此,它们在实验装置中的位置正确与否均直接影响到实验的效果,而且在不同的实验中具体要求也不尽相同.下面拟结实验和化学课本中的实验图,作一简要的分析和归纳.
1.气体发生装置中的导管;在容器内的部分都只能露出橡皮塞少许或与其平行,不然将不利于排气.
2.用排空气法(包括向上和向下)收集气体时,导管都必须伸到集气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