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黄山的文章啊!要美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21:35:13
有没有关于黄山的文章啊!要美的!
x|ir*ݵTHOR5 G@5 $I3s2Pk흤ן>ϯ"{E6'gn??l+oIOwJĿ>Y֜~ Cc7Ԃmd8DAo ?'͝Sm1%S`}cs9߭V2Gy/kω>yiFf _S> > Ar0olStL&nw ēef\3'^aVNyh'O0)_b!Q>۷Vw|ɋ/S=E;=Ǹ01cZO4golv˒)'M-̖}Gڭf1 =qpnb?NL+xtxe<n301a*ӱo t7'ֳebGr؋|f&/Yz`ʻMtmgr˦mM#<נ[ o1-L⏳wzd./Ùb^䄫J9{z||S<*f`o ='fV 1.O̱'kr#H=OTmzc'U_#͍{| 9,nL:Ml΋{Ǘu;Thea,M.Rnp_,cs8gj70D~ [ݧJ;=o?.L@Sn^GSkcӃn3[(/n?Zt_HlzSji{m…?l/q6}{GʬVfTޞ` Cڛ,4qpT.ZtL_([(@TD5Db0k{yz*mUP,[| d} /25G\x/m6/`6T"Dl0 g T9&Y.H/. c^EӽpivÍv)ߞ(Yg[ydx;SK4W#(rQ'ݺ/m+Aâ{03]aGU%c/fr7X{>J$u(` a ̡$V~t] 1BPC:W' e *8tbUXϭ"YE_D5Ϯ'?ā(^ Kvt5zA`'oKCi=ţ IYSša2]dcƙE^0|:0iu5v3zś0q m10drY{=Rf n0w+'Gb ""ڰf1Jp.g[O̞m4)܍nÃ-CVpSv/H }sAO{%=¼-,3,o6Mt:lcR J.95nbҖ2>Nw_,>p]֛I.<@nxQH@.٭8Mvo%LMzf^^O! -9LP iX'7_$۟-uva 3Qp]PBB#8;U^!oxAX~svh딱HНXC"JJ;x-Fy`$.Xrf+{ '\FM BSnPqv!@HXΰd-S;"Jd7p˗ [-٥P, ^4L!6 kP>5oq >:P#1|W^x$xy:^p}?tpW2ϐΎ&z?`LëvKq)N(W&#OPÇ& :*o/`/nm9E^.gzi}`V@S scRcFK/b}3? f@(Y|='p!K8 )Pc|B ?CxgV>BMƦ b2m6`-BJ6PPf4wqqI24$T*cִn6ԧ9CJŝR ^*FF6 /9yOB6A37Lu̿!nEnj$C7I@i'1F53M!W^ .A=F,~DZT'[W8`WSO9D^k&$TJ?GE*`2&2q/Vě8xӆR>qQ=Mՙi9bp^&wF& |.gKF_) -P?AX#E!m#yǻCZC?:سEA]qbʐM%n~m@! feKGs| Naޢi\Ac*(8TFi@_4U vˁ:}@} k$}Ғ˗3&>O&ϼиDl/B9©+^^R:7xL| <]bQ/(&Tr\"D { Ǭjλ|FscBq #]^MA;TM<|2v@a> mp%JD n jn9·4!$`W^ 1(B F$QGhSo 0_ L'=%ycJ2;^vGAQӁj#Zm" m; (Q[7v 1wGB(uwn"LV*(#1(7&)N(wD+B\Ȏ&{Sfl|^5GbjDb|d/`+;?A 8JKKa!DC" H\ů?wv۶-tw=2Wp~C/5q1_*H) Cd4/0eݸz/v~fp1Y%lo/i%@4]^,>)+8~LrXW,XGcJX 7ݯkwPLg(OEwO *$qEcT$Cfʤć~zϹETD~H ^ͤC> fj~kep:Q6^Faezb9\K:B-iͽP?0lrƚ-h*(dN&DLz-0~N\/N\N0|ELWQae< 8fI/ѡMҶlb#p' a$#PkMwW Pl$:71{ĚZ0Xvt87 ~C|8;+y3$sg ``8g]ݭ">v8"lD-Z}R:L6|Uv}u;;`0PTEe&'WxD.2o!Pq6ˬzvJ*]␲_ƌ!0}N]R@\^CӃbcZcȵW;@~VnDG ǿyIbv V^M%%8}}_5Lx.J~¼.GtBɞU_b9:eU.q&l !'6MGCd|W+xou{\ ;K2,gQde=ӕ潙ÿ&e*1rΫI!ooZyWx<56aZro}+ȿ;ŴMt;&I9#P{b֒/W/W9ɹB4u왿]۴T¶qb= ֞f(yZ"τ wíIr olZbj :)Zgp]RW"*Zr,$Zg:5 25P E`ʁ2~aZCnw-H4xiǻy0ėr%`@)mE:NcS5rr⪉IM=Y= GZ *$Ebe`9_¼]U˻@[(*لƝG-o٧_oңNKp<;zi7f1 Z9HPO^|ɴ;xtJLV٭[ O“ &9-PQD ˝ |Bep#Ev/I›9u`(nI9PhGVŇ3v}^Ͱ\zXM%A%%6Ta:{Ńmbh`0QyIr^pJ<-:xҌq7|o^(|k '*e~kN/~m^ݺ\zmzEWQ"6ь;ilt8Ӭ7QvTk< _8n]0KV2ög"3K,n{g|,o\aܾ|?cQ%VsqbNZ=aT'洫̄ lV[ޅpⴗuPIp53E:>T:S8Jd[CjK"i -oř}HPJi|lGēY5aj1̂Y8wdof. d`YBkSh,M~f1q󌽃w͟[O?4kFl%a`s!~= LՓ|3Elx| 6kFEH;Z ނ+;l,Ӈ3:bg09btT Q=>hf'hZ 4CmIP䴊YBE !mJ {W : JYLDE1of{HJFYMI#DjTSnziHQ>/$ډ$UDa k#Y^E'`y1ϵw/"g?θf3lD_OdZ> #{'}j^uRgD\RX~;U{\&wsu (6 `iӯnbn)J1,ƘzO3J$N5#h]&lIЬfNYZ{: *x`aWF+b(LjmM1bb̨$-F%*8n5F9I'$j6 mH{V2V)ʜ w f$?{hS{E{S\S^7XrK搱 O.Uo Ndk>e♴(@ERs͡Z#fwfYcl[t֏GK4< LugGRMUJґ%1EfgXSpFZh&~q4=Y8R3dZ~5`l.8%lxgJ:PqA"rlnwãqƾm׮I5>BoFH.c3*iVd ':qC/4u⧣Z%%r4pA0:>8< >ܠT^xG% D܈S&H7y!Gn(H&'`:>D_| 핃"l(th"1QA]-cݒ.SGlTt9v0.ob<6rTUߵϱT'%>LK4$ -VqCڇkMPG>}ruS|bl7y,K﷫}< KQ +^0:`v?'UB"ÉC&(:nN;}ztp3I )ŭ8LH??L;~43fp eEWE2nBޫ^/\1>Wc4RN -fWzڱd9MkYAPSdX9Onfՙleɰ czl9É8G XbJSXE(1d`KMU$ln4a:-H Xʛ_Ŭv'$8Z8aZu1`‹Cؤ@b"f~scس8sQ{#\j xzY& j֘='*>,?Hv}̕pKP{$%m%md/2yAD;;Hrc0,4٪.p۔!OE͍;[BAKMR;m=n^+t%~^hEG+0{J@vTos}d.lo~4̞ #P߃1[ [i&&#iS2|"{]i|bTǹ$zEcF/e} B+UY /Bq7Oe:pUNntK&Wmuo B7;x_}ot˼Wҟ"Ŀدh>JOng eJ낤↞ R"09sz(M$PP {YW,SE/#'cB0[PΗWX;б99%Kniw߿ӽ)n^Z2 w'}aHd^I)I2pKJh˦tץS/Xiq#j1ZwǀI'ֵE 5H.N3L3#rZ"]@lɆx(09<$\`%f|Bl ~w?"=ocN2ۇєK3'bcGB%edarWnQba+sGifU{ָO$q 3M3܂a_'4/lvr^Wٱ}<;y*;v^B?M4CqSiԲOMοI0<<])dc 4`*Kzڦs`M uDBED.BtwNn Hf.i WǓuj$!jU47hDw^ؐ9xc%n~I=rc{ÎM*O{ތo֚%w,1ш)[N9/q1/0KҨu[{K/f_i,w> W'oTZ #VVytL5iu4NV͈kf=CkFVY(m忱MM({XDîcB: 0[%40 [c~)y ]}|ZH7Fb_#摖&_T*! P;)x)@8=S͹n=5,ֶ2dqZre|¬”ϱ:E_,|7|cw=B\DD,)RLo c8ϔG?o^ }MFo7v։epL$(jD: Lq{2 %U]~A2 =J"[-^JK-w.W:fTIH0zelx #GL^7"&6/3>FC^OhHf/(jt8t6$G6n/<-D͜xՑnDaڟZ sPyȿssA?oQ_;

有没有关于黄山的文章啊!要美的!
有没有关于黄山的文章啊!要美的!

有没有关于黄山的文章啊!要美的!
有,徐迟写的《黄山记》黄山我也去过,和原文非常相似,原文如下:
  一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褐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采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悭吝地赐予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名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希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作为最高的奖励,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极罕见的摄身光.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这样,大自然布置完毕,显然满意了,因此它在自己的这件艺术品上,最后三下两下,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步入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它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    二    鸿蒙以后多少年,只有善于攀援的金丝猴来游.以后又多少年,人才来到这里.第一个来者黄帝,一来到,黄山命了名.他和浮丘公、容成子上山采药.传说他在三大主峰之一,海拨一八四○公尺的光明顶之傍,炼丹峰上,飞升了.   又几千年,无人攀登这不可攀登的黄山.直到盛唐,开元天宝年间,才有个诗人来到.即使在猿猴愁攀登的地方,这位诗人也不愁.在他足下,险阻山道挡不住他.他是李白.他逸兴横飞,登上了海拨一八六○公尺的莲花峰,黄山最高峰的绝顶.有诗为证:“丹崖夹石柱,菡萏金芙蓉,伊昔升绝顶,下窥天目松.”李白在想象中看见,浮丘公引来了王子乔,“吹笙舞松风”.他还想“乘桥蹑彩虹”,又想“遗形入无穷”,可见他游兴之浓.   又数百年,宋代有一位吴龙翰,“上丹崖万仞之巅,夜宿莲花峰顶.霜月洗空,一碧万里.”看来那时候只能这样,白天登山,当天回不去.得在山顶露宿,也是一种享乐.   可是这以后,元明清数百年内,大多数旅行家都没有能登上莲花峰顶.汪瑾以“从者七人,二僧与俱”,组成一支浩浩荡荡的登山队,“一仆前持斧斤,剪伐丛莽,一仆鸣金继之,二三人肩糗执剑戟以随.”他们只到了半山寺,狼狈不堪,临峰翘望,败兴而归.只有少数人到达了光明顶.登莲花峰顶的更少了.而三大主峰中的天都峰,海拨只有一八一○公尺,却最险峻,从来没有人上去过.那时有一批诗人,结盟于天都峰下,称天都社.诗倒是写了不少,可登了上去的,没有一个.   登天都,有记载的,仅后来的普门法师、云水僧、李匡台、方夜和徐霞客.    三    白露之晨,我们从温泉宾馆出发.经人字瀑,看到了从前的人登山之途,五百级罗汉级.这是在两大瀑布奔泻而下的光滑的峭壁上琢凿出来的石级,没有扶手,仅可托足,果然惊险.但我们现在并不需要从这儿登山.另外有比较平缓的,相当宽阔的石级从瀑布旁侧的山林间,一路往上铺砌.我们甚至还经过了一段公路,只是它还没有修成.一路总有石级.装在险峻地方的铁栏杆和很结实;红漆了,更美观.林业学校在名贵树木上悬挂小牌子,写着树名和它们的拉丁学名,像公园里那样的.   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雄峻难以攀登.这时山路渐渐的陡峭,我们快到达那人间与胜境的最后边界线了.   然而,现在这边界线的道路全是石级铺砌的了,相当宽阔,直到天都峰趾.仰头看吧!天都峰,果然像过去的旅行家所描写的“卓绝云际”.他们来到这里时,莫不“心甚欲往”.可是“客怨,仆泣”,他们都被劝阻了.“不可上,乃止”,他们没上去.方夜在他的《小游记》中写道:“天都险莫能上.自普门师蹑其顶,继之者惟云水增一十八人集月夜登之,归而几堕崖者已四.又次为李匡台,登而其仆亦堕险几毙.自后遂无至者.近踵其险而至者,惟余侣耳.”   那时上天都确实险.但现今我们面前,已有了上天的云梯.一条鸟道,像绳梯从上空落下来.它似乎是无穷尽的石级,等我们去攀登.它陡则陡矣,累亦累人,却并不可怕.石级是不为不宽阔的,两旁还有石栏,中间挂铁索,保护你.我们直上,直上,直上,不久后便已到了最险处的鲫鱼背.   那是一条石梁,两旁削壁千仞.石梁狭仄,中间断却.方夜到此,“稍栗”.我们却无可战栗,因为鲫鱼背上也有石栏和铁索在卫护我们.这也化险为夷了.   如是,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今天已不再是艰险的,不再是不可能去的地方了.我们一行人全到了天都峰顶.千里江山,俱收眼底;黄山奇景,尽踏足下.   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数人的幸福已属于多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感谢那些黄山石工,峭壁见他们就退让了,险处见他们就回避了.他们征服了黄山.断崖之间架上桥梁,正可以观泉赏瀑.险绝处的红漆栏杆,本身便是可羡的风景.   胜境已成为公园,绝处已经逢生.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看呵,这是何等的公园!    四    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西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普照;一忽儿雨脚奔驰.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几枝松,几个观松人,溶出溶入;一幅幅,有似古山水,笔意简洁.而大风呼啸,摇撼松树,如龙如凤,显出它们矫健多姿.它们的根盘入岩缝,和花岗石一般颜色,一般坚贞.它们有风修剪的波浪形的华盖;它们因风展开了似飞翔之翼翅.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的身段翩然起舞.而这舞松之风更把云雾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停住、散去了.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阳光 一照,丹崖贴金.这时,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文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红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波涛平静了,月色耀眼.这时文殊院正南前方,天蝎星座的全身,如飞龙一条,伏在面前,一动不动.等人骑乘,便可起飞.而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峦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渐渐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出第一道光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鲜.一刹那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毫光四射.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笙管齐呜,山呼谷应.风急了.西海门前,雪浪滔滔.而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码头上装卸着一包包柔软的货物.我多么想从这儿扬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准可以撞碎我的帆桅,打翻我的船.我穿过密林小径,奔上左数峰.上有平台,可以观海.但见浩瀚一片,辽无边际,海上蓬莱,尤为诡奇.我又穿过更密的林子,翻过更奇的山峰,蛇行经过更险的悬崖,踏进更深的波浪.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游兴更深了,我又踏上云层,到那黄山图没有标志,在任何一篇游记之中无人提及,根本没有石级,没有小径,没有航线,没有方向的云中.仅在岩缝间,松根中,雪浪折皱里载沉载浮,我到海外去了.浓云四集,八方茫茫.忽见一位药农,告诉我,这里名叫海外五峰.他给我看黄山的最高荣誉,一枝灵芝草,头尾花茎俱全,色泽鲜红像珊瑚.他给我指点了道路,自己缘着绳子下到数十丈深谷去了.他在飞腾,在荡秋千.黄山是属于他的,属于这样的药农的.我又不知穿过了几层云,盘过几重岭,发现我在炼丹峰上,光明顶前.大雨将至,我刚好躲进气象站里.黄山也属于他们,这几个年轻的科学工作者.他们邀我进入他们的研究室.倾盆大雨倒下来了.这时气象工作者祝贺我,因为将看到最好的景色了.那时我喘息甫定,他们却催促我上观察台去.果然,雨过天又青.天都突兀而立,如古代将军.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的含水的花瓣.轻盈云海隙处,看得见山下晶晶的水珠.休宁的白岳山,青阳的九华山,临安的天目山,九江的匡庐山.远处如白炼一条浮着的,正是长江.这时彩虹一道,挂上了天空.七彩鲜艳,银海衬底.妙极!妙极了!彩虹并不远,它近在目前,就在观察台边.不过十步之外,虹脚升起,跨天都,直上青空,至极远处.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临虹款步,俯览江山.而云海之间,忽生宝光.松影之阴,琉璃一片,闪闪在垂虹下,离我只二十步,探手可得.它光彩异常.它中间晶莹.它比彩虹尤其富丽的镜圈内有面镜子.摄身光!摄身光!   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   一九六二年
  短评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古人曾经这样赞誉黄山,可见黄山确有不同于其他名山的独特的美.    黄山之美绝无仅有,描写黄山的诗文不少.在这不少的作品中,《黄山记》是一篇构思谋篇自出机杼的佳作.文章不像一般游记那样,先从登山写起,而是居高临下,气势磅礴地从大自然如何安排这一处胜境的角度去写.读者以为,写了黄山的概貌以后,接下去该写怎样游览了,可是作者却宕开笔去,跳出就山写山的局限,写几千年来人们攀登黄山的简史,以烘托一个“险”字,真是出乎意料.最后正面写山景,又突破由近及远或由下而上的一般的写法,而是有重点地写了几种景物.全文热情奔放,文笔酣畅,大开大合,挥洒自如,色彩浓烈,语言华美,读后能对黄山的雄姿奇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唤起读者更加热爱我们的时代,更加热爱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的激情.
  赏析
  徐迟《黄山记》赏析   孙绍振   这是当代写景的杰作.表现对象是黄山.方圆千里,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云情雨意,变幻多端;天光散彩,须臾莫辨,青松之壮,灵芝之奇,目不暇及.逢此大规模之自然景观,一般作者,不取全面、系统之描绘,每每采取讨巧办法:以第一人称感觉,以主观有限之感受为意脉,凡我所深感,才力所及,词能逮意者,多写;凡我所未见,意难称物者,不写.这种主观感受为意脉的写法,是古典抒情散文常用的手法.这种办法的好处是,以情驭景,以文字模写山水之难度降低,文章风格精巧,言简意赅,脉络清晰.   但是,管中窥豹的办法,毕竟是小角度,所能表达之景观和作者之胸襟有限.在中国文学史上,另有一种办法,和这种办法恰恰相反,那就是系统的、全方位的、从各个角度来表现山河之壮丽.不以第一人称视角为限,以铺开形容和陈述为主,也形成了一种传统,那就是“赋”.“赋”这一中国古代文体,盛行于汉魏六朝,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以敷陈富丽的词汇为特点,通常用来写景叙事,也有以较短篇幅抒情说理的.赋体在汉代曾经是主流文体,这种文体,由于过分沉溺于场面的宏大和夸饰,以及华彩语言的排比,囿碍了思想情感的流畅,后世逐渐衰微.但是,铺陈的手法并未就此而灭亡,只是减少了通篇过度的夸饰和铺张,而改为小幅度的排比.在文学史上,也留下了不算太多的杰作,如王粲的《登楼赋》,鲍照的《芜城赋》,苏轼的《赤壁赋》和欧阳修的《秋声赋》等等.   徐迟对赋体有过研究.他认为,在现代和当代文学中创作,赋体不受重视,甚至被废弃是不公正的.因而他在文学创作中,有意运用赋体的手法来表现黄山的大全景.故在文章开头,他说造物者,安排黄山胜境,是“大手笔”,可以把它看作是夫子自道.《黄山记》,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篇《黄山赋》.   当然,他没有直接照搬古代赋体的句法上的排比和词语上的铺张,文章中对黄山重点景观的描绘,是在多方位的、富丽堂皇的形容中展开的.   先从黄山的山峰开始.一落笔,就是一个大全景:一百二十公里的周围,一千公里区域,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这样的全景图,是一般游记作者回避的.因为这样的地理统计数字,是很难有个人化的感性的.接着,又是形状的全貌:   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然后是颜色的总体概括:   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   在一般情况下,这种概括而又繁复的描述,是很难讨好的.但是,徐迟的冒险,并没有引起读者的烦腻.原因在于,这里的铺张,并不是平面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徐迟不是把黄山当作现成的自然景观来加以描绘,而是以现代作家的想象,改造了古典的手法,虚拟出造物主有计划的安排.徐迟的笔力就集中在精心结构的过程之中,这样就把空间的静止地形与地貌,变成时间的过程;同时也使地理的客观描述变成了主观感受和想象.就连黄山的悬崖绝壁,道路艰难,也被他想象作是造物者有意“把通入人间胜境的道路全部切断”.有意让读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地形的介绍,而是领略创造(安排、布置)的匠心.   接下来写黄山的云,赋体的铺张就更为突出了:   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有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   这里很明显有赋体的铺张和夸饰,但是,又不完全像.原因在于,在赋体里,铺张和夸饰,是整齐的排比句法,而在这里,则排比是局部的,在排比中(倏来倏去扑朔迷离、绮丽多彩、雪浪滚滚),又交织着错综(“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则是另一种句法).参差的句法在描述云海的文字中更为突出:   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渺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过场的幻异的景.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   文章以赋体的状物为务,但是,并不是对黄山的一切风物皆给以同样的笔墨,写得最为最为充分的,当是黄山之云雾.作者对云雾的处理,办法相当奇特,不是一次以赋体之大笔浓墨写尽,而是,一次写完一种形态,为其它景观所吸引,忽略又感不足,又一次重新展示新的特质:   只见云气氤氲来,飞升于文殊院、清凉台,飘拂过东海门,弥漫于北海宾馆、白鹅岭.如此之漂泊无定,若许之变化多端,毫秒之间,景物不同,同一地点,瞬息万变.一忽儿阳光泛滥,一忽儿雨脚奔驰.却永有云雾,飘去浮来;整个的公园,藏在其中.几枝松,几观松人,溶出溶入.   对于景观的描绘,如果只有一副笔墨,就不能说是真正懂得赋体的三味,徐迟在这里表现了他把赋体当代化的才华.光是写云雾,就有几副笔墨.前面的云是远望山岭间的、浩淼的云;此处的云,是近察身边的云、精致的云.前面的云,是宏观的,就云本身写云;此间的云,是在阳光中变幻,在雨脚中飘忽的,树和人在其中“溶出溶入”的云.徐迟的词汇是丰富的,但是,不像刘白羽那样,习惯于用四字成语式的,他好像有意回避这样的现成的宿构,往往更加追求随意的,以即兴追随瞬息万变的云雾:   这舞松之风更把云吹得千姿万态,令人眼花缭乱.这云雾或散或聚;群峰则忽隐忽现.刚才还是倾盆雨、迷天雾,而千分之一秒还不到,它们全部散去了.庄严的天都峰上收起了哈达,俏丽的莲蕊峰顶,揭下了蝉翼似的面纱……云海滚滚,如海宁潮来,直拍方殊院宾馆前面的崖岸.朱砂峰被吞没;桃花峰到了波涛底,耕云峰成了一座小岛;鳌鱼峰游泳在雪浪花间.波涛平静了,月色耀银.   这可以说是第三副笔墨了.这里的笔墨不像形状那样追求色彩的对比,而是突出形态的变幻,集中在一切有形态的硕大的山峰,都因形态不稳定的云的变幻而发生反差极大的变幻.文章从开头到这里,已经好几千字,不断表现变幻,用了这么多的词汇,但是,却没有重复、繁冗之感,关键就在于丰富.不但是词汇的丰富,而且是观察角度的丰富,还有形态的、色彩的丰富.   而这一切,正是徐迟发挥了赋体的敷陈体物的功能的效果.   接下去,徐迟以相当的篇幅写到日出.这时,他收敛起了宏观的视角,把个人的自我感觉调动了起来:   当我在静静的群峰间,暗蓝的宾馆里,突然睡醒,轻轻起来,看到峰还只有明暗阴阳之分时,黎明的霞光却显出了紫蓝青绿诸色.初升的太阳透露出第一颗微粒.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鲜红如此之鲜.   “从未见过这鲜红如此之红;也从未见鲜红如此之鲜.”这样的句子,奇就奇在作者的刹那心境上,从方法来说,和前面的写法,又别是一种境界.接下去:   一刹间,火球腾空,凝眸处彩霞掩映.光影有了千变万化;空间射下百道光柱.万松林无比绚丽,云谷寺豪光四射.忽见琉璃宝灯一盏,高悬始信峰顶.奇光异彩,散花坞如大放焰火.焰火正飞舞,那喑呜变色、叱咤的风云又汇聚起来.   这显然是在色彩的变幻和对比中做文章,全部力量都强调其强烈的光焰万丈.除了最初和房间中的明暗的对比外,几乎全部是鲜艳的红色.如果拿这些和前面写日出的经典散文相比,可能显不出优势.至少在色彩上,多多少少有点单调之感.幸而,徐迟不仅仅有相当的绘画修养.(他曾经用非常内行的语言,写过常书鸿在敦煌的事迹)   他似乎力图从听觉上表现日出的另一种美感:   竹管齐鸣,山呼谷应.风急了.   很可惜的是,这几笔,嘎然而止,又回到了视觉境界中去.所写仍然以画图性的景观为主.这样,美感就仍然在原来的平面上滑行.虽然,接着作者又以赋体写高瞻远瞩的山景:“天都山突兀而立,如古代的将军.绯红的莲花峰迎着阳光,舒展了一瓣瓣含水的花瓣.”甚至用长江与之衬托:“远处白练一条浮着的,正是长江.”,仍然不见醒目,只是在最后出现了彩虹:   这时彩虹一道,挂上了天空.七彩鲜艳,银海衬底.彩虹并不远,它就在目前,就在观察台边.不过十步之外,虹脚升起,跨天都,直上青空,至极远处,仿佛可以从这长虹之脚,拾级而登,临虹款步,俯览江山.而云海之间,忽生宝光.松影之阴,琉璃一片,闪闪在垂虹下,离我只二十步,探手可得.它光彩异常,它中间晶莹.它的比彩虹尤其富丽的镜圈内有面镜子.摄身光!摄身光!   这是何等的公园!这是何等的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