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最好是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10:38:32
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最好是资料
x\ncqmq<yH<uxou(F/#JE|1{ͧ Yw)O`0 7{jժj/FQofCXkOA5mNx5O~'[w~\vOb )4f91"2ӱMݚZѱ;(,lMǟsnv:+:z23t}X^17Vh"{8ln|oF/˾|T>[[C9*taiIIj:ܜ֓g_+aĜ~c7E6u&Ѹ Qq}~= w>G;G6tKxb@8,peY鍱n3<]G"lԪDUi-73%FVk1mS 7?FM>m`5u{TSLpvPǓ@B;SS@Vs698o@$~nħe`.r5<>qgptQg2rŬբB/,SzRh.APN]Ȕciߛ=f5eՎ9[hkڄmxjEd0+w`6nU8\$iNgq £lXhg0YʉD 0z›"w-J:3}ftwTe/ٽo< hYp.!v}xWs2{tM-Vły)F#뙩}ed+(YC"Kn>GgXy ;"97B}#Fv|oUnq'{/֨ܛ.'aߪMP 4#<.V7G܍Q+Lo5|#u) V2SlԊ8iըوE+֢ىP٧TV*<3@V~$ZR#((ĽΔ\xY/RAC8T95㐆(kUk୆ re;ôx#f!o"7R9%kyhZV0ګ.H$KG'k4kX0HtVd,@8?S/W]EI-X$',;Z >wnRɟ',3.|ϯӧX -kE @?aScvM@>ʊhK)CSjWbG.bۣn_ Fً&Qk kL 2LFH~"u..P'53j8R;LbZ9Z>?LLwۚԂj{VeIfm׹3T (עYNggV5jm}o~K(w@O$~HF_` 8Zyzb Zʆxz:n֊d3!,_k?xk}y;TV)I:dvixɬjR4q :!whoS d, UD I-T.Q@ʹn5]!+õj99 @GQ}U|ny7Ipu!~(@Ƶ~`.\ݚVUɦɟ(otoRdb-1@epAZvx.-WЎ$MD`7kSF ILG@j@߭La_)Re eD2}M=?0 SNPme(!(DAv }H! \*ϏfwhHN8Q"*L7EeJH ALSw lҜQZ/Tw`Vs7ŨBD'XQ&ʮvp̘/eWZ>xJ2J*|KuGuc+r:CR!TF]3t2uq* o(UiNڏJjb)ݣN%[y9F=Qr kKttTQ>; ow&206)!¶<:5Rۇfs`Km_S$ݔ7+)͎. 4E _2n<\F3H%Hmy7HEt)eAI1ëSֆ.vXW{`70`}BI" ë@ Z UgxІ/TߦauC[QܿshAWƨU^D~LI{r7Ik`U97ڴ}]5ߗ5fXu9pT^(9\<}kDݲ`!d;2~]oD57)b*sn )?/*@n+}?]DM6иm^98$`.y{aOMmϺBQ=pdhr<X zJDba>FO=>Lzq2#>]*-e]f|lL0d"s7x7?JS C `dRKST] [W@IRޜBj@HRY tByGi52W B`՘ڮ> ү'CqTn0M+ `=3rtPNgɹƋQfOg=8ۿ~DF.Hm 'GԤvebR{6YOsug7,/=4<[uX6q39V{/ʳ3Ԉ0=$umb=BDՇ<ۣCS9@ktFɫ0IY6A5P;TgD͗|KJv~U=;]]:+}+Y$2.G˄>`q{gjVԌ4N쫿 Ln 3V]v䳤}x90kX 9:+/2UW$?O*J)%"d鯲l}g `)1vRr \X9N6xd|jQQj' LK ʩK{'TKX1[e3} 7$_2*q†&57ieoL t9NyXx?M |eOHx&-Iٱ3L%;,2gQL7o:{ x$N4AjW$ 銋gZkD 0y͵cs]7B+7/we~ܣyzH뿡OT?%S8У 8 u:AVxx?py?0ɳ}Fs6.H40oQ9PHEeV;5@Ryo:"-Qt9w6\g$cߑdȓv:PbkHȦRdg),ʟLհ%,%RI%,,*N+'`\ъdY28yOBP~LK Em%_ZAF=%^`>i]" krX$=#F:/ћsxN%ǣ@ʟ0lK-{[KSiϛ *6BVG52 tFx%Sx"+o (M7*KkQϼ[׽\8عOo]~h1c)l#̌pkl+$ZN 倢zь.>z޾NoI\Ey iI~ҫZo)lL񾀩zD#2K-dt}{iVBNΕd(S^SZ1w?dJq5qdȮA^C-{ /JJ_2%ođdهjVОU.=}sgך5;,hMSivDީ$DR۞@upJBD _s(JD. .%T?4`x5${poh/0&snjwb7B&:\l9olܽƊ/b< ZJxf*tӇehpjRl3r#%̚"I K HLK:87DsY|sȔ/s]^ Ykb3UY~y5OҥB;P)xg1I"KRl٦F^͛%"n1H\њhji 76VBMIjּKd m_9E$d~V-$0*i d'8C yR.~iT\ gcCr*{6 Q+gfJxEԐCի~?&Y͎Nyyl? k@|@DKlweZxMgum)u^~O}BlRA-Qczoj?K=DQ})J'G6Ub̜WƇjķ g1)k; 3ZN(Xu7>Wfgd)E;8ϡ>b 4B˯a66Cx㋉U+J0#x?Na=Vro#;ŋkOV = %-~. 6*_5Mu-:2 s=r% Nf+5L]j f4] w%K]c\\ދkI@ɗyINo-Rkc!zN* K'M?^`-#R7)꟦âf K]̇v Αu3RViqy-ZS\il_R5F\ \nTl=(fYJ+Ϛ_hI2~:CKuqFm݊+e2%B|Ttئ'֚jL=Ƨw6$'x?]Nә@"E3DNDOJ\|^b|sjB>R֦8e^-(QD'ta},WZ 1W-%Zt.xYҔs-MLԞs io @Ӛ֬ﲇIO~{~fjTkܢ0'w MmwGU Q2Jn<WrƔm!hIOfBX1 .-T1 GסKǒSi]9zRvΓ{?pp9Z-]1}./Uiq^o=l9]Zd 6r,)>H&(9MЯ6- @( ;+2:RcCQq5e_ZY@Ҵ8=ڞܙGK+D!ց-_ 6et5_pQm9# Kպfށ#ZDB)<yKr.Fw8ymOk5TuQ=̫NFb o={ )Xcd@P*Cߞv(r4:CJJ`ͼżT/Hd',˶? 2gޏdIUE?B} ŸY(+mլ.z[AjJmղxX:= 2 pKS/ 73Ә!&]JgHmn34 Y7r.y*315 hO$L!AM.}ͨɿT}nOS{u|=BsWNO i^21.Kˇ'v~[/ 㛴X߾IG8ܔKu?|vވQR<i%u/&n!2nna+cSwtfjΝay8͚$'oԩ

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最好是资料
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最好是资料

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最好是资料
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而人又是自然界的有机身体,因此,人与自然界具有辩证的同一性.在人与自然界相互联系中,自然界居于优先地位,人则居于创造性主体的地位.这一辩证关系及各自地位,启示我们必须重构主客体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也就是说:应当同自然界的万物保持和谐亲近的关系,而不是对抗的关系.人与自然界之间不能是征服与被征服、掠夺与被掠夺的关系,应当建立和谐统一的价值关系.“敬畏”既有尊敬之义,又有畏惧之义,是人类在自然界面前表现出来的一种神圣的情感.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一切,包括人的生命.但是,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不能无限制地、过分地、失去理性地进行掠夺.人类如果认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整体,就要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爱护自然界的万物,同情和尊重自然界的生命.自然界的动物与家养的动物虽然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但它们都是我们的朋友,都应当受到尊重和爱护,决不能任意虐待、丢弃和杀戮.与野生动物保持一定的界线,正是为了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同时也保护人类自己——维持人与自然的有机和谐与生态平衡.自然界不仅是丰富多彩的,而且是有“内在价值”的,人类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人类应当重新理解人在自然界的地位与作用,尽到人类的职责.人的最大特点是有理性,有良知,应该知道什么是爱,也应该知道如何去爱.
自然资源作为自然物具有自身的特征,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必须使其价值得到合理补偿.自然资源价值补偿形式主要包括价格补偿、地租补偿、税收补偿和收费补偿.受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和传统资源价值理论的影响,我国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不足,具体表现为补偿水平偏低、补偿构成不完整、补偿机制不完善.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不足不仅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是造成自然资源严重浪费、导致自然资源利用率偏低、引起资源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为此本文从价格机制、税费制度和产权制度三个方面,提出了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然资源 价值补偿价格机制 税费制度
自然资源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主要来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当今社会约有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地来自自然资源.自然资源价值能否得到合理补偿是其可持续利用的关键,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全局.长期以来,我国盛行自然资源没有价值的观点,自然资源价值补偿严重不足,是造成自然资源低效配置的深层次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自然资源的供求矛盾,阻碍了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要提高自然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避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自然资源难以为继现象,保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使自然资源价值得到合理补偿.
一、自然资源及其基本特征
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人口增加,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巨大需求和掠夺性开发,正在严重地威胁着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研究自然资源价值补偿问题,必须正确认识自然资源及其基本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概念
关于自然资源的概念,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较早给自然资源下定义的是地理学家金梅曼(Zimmermann),他在《世界资源与产业》一书中认为,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个部分,只要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1970年联合国出版的有关文献指出:人在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福利的都属于自然资源.1972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指出:所谓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辞海》一书把自然资源解释为“一般指天然存在的并有利用价值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气候、水利、生物、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①]《大英百科全书》则把自然资源定义为: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环境和功能.著名资源经济学家阿兰·兰德尔认为,自然资源是由人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按照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1987年发布的《中国自然保护纲要》的解释,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物质和能量的总称.
综合上述观点,笔者认为: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并在一定的时间、地点、经济、技术和社会条件下,能被人类利用、产生经济价值或生态价值以提高当前和未来福利的物质与能量,通常是指那些能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所需的自然物质与自然条件,以及这些物质和条件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它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和生产经营布局场所.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
1、自然资源是来自于自然界的天然生成物.矿产、原始森林、野生动植物等自然资源都是天然生成物.正是由于自然资源的天然性,使之与人工合成产品、人力资源等有着本质区别.多数自然资源是经过漫长的自然历史过程形成的,如石油的形成需要数万年或更长的时间.当然,人类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使其或多或少地包含了人类劳动,因而自然资源又具有社会经济属性.
2、自然资源具有对人类有用的特性或功能.自然资源天然地具备向人类提供生产、生活资料以及生产、生活场所的属性或功能,能够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是重要的生产要素.任何自然物质和能量,只有在其能够被人类用来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时,才能被称为自然资源.也就是说,天然生成物要成为自然资源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一是对人类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二是人类能够对它进行开发利用.对人类没有用或人类无法对其进行开发利用的天然生成物,不能作为生产要素.
3、自然资源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动态变化的.一种物质或能量是不是自然资源,并非一成不变,它会随着时间和经济技术发展而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使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规模、种类和数量不断得到拓展.如在19世纪之前人类还未掌握开发利用石油的技术,石油只是一种普通物质,如今它成了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特别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地球大气层以外的宇宙空间正越来越成为人类瞩目和竞相开发的自然资源.
(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重要条件.作为人类可以开发利用、天然形成的物质与能量即自然物,自然资源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
1、联系的整体性.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要素,各种自然资源不是孤立存在的,其互相联系也不是机械的,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及相互转化,共存共荣或有兴有衰,从而共同构成完整的自然综合体即自然资源系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就是人们对自然资源整体性的认识.人类对任何一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会给其周围的其它自然资源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进而导致整个自然资源系统的变化.
2、数量的稀缺性.自然资源储量是有限的,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稀缺是其基本属性.其稀缺性主要表现在:某些自然资源就其总量来说虽是巨大的,但人类可以利用的部分是有限的,如太阳能、风能、水能;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水平条件下,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和范围是有限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开发利用是有限度的,超过这个限度就会产生一系列生态灾难.如对石油等非生态资源而言,随着人类消耗量的增加,资源储量会逐渐减少直至完全耗尽;对森林等生态资源而言,如果人类的利用速度超过其更新速度,也会导致枯竭.
3、功能的多样性.自然资源通常有多种用途即功能多样性,它不仅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条件和劳动对象即人类物质文明的基础,同时也是人类生态需求、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物质基础.如森林既可以提供木材等产品,还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等多种生态功能.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发展,自然资源的用途已由完全的经济价值逐渐拓展到伦理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等方面.以河流水资源为例,先是出现灌溉、运输功能,接着出现养殖、发电功能,如今其调节气候的环境功能和供人观景的休憩功能正在上升.
4、分布的区域性.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有的地区富集,有的地区贫乏,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性.如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极为明显,耕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的90%以上主要分布在东部,而能源、矿产和天然草原相对集中于西部;长江以北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量的63.9%,但水资源仅占全国总量的17.2%,长江以南耕地面积仅占全国耕地总量的36.1%,但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82.8%;长江以北煤炭储量占全国总储量的90%,而长江以南则严重缺煤.
5、用途的不可替代性.现代科学技术进步使人类经济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如远洋运输的发展使自然资源贫乏地区能够建立起大型资源产业基地,长距离输变电技术带来了能源产业布局的根本性变革,部分自然资源产品可由人工合成品代替,但几乎所有替代品的原材料仍来自于自然资源或其衍生物,在本质上仍然是自然资源.有资料显示:人类目前使用的95%以上的能源、80%以上的工业原材料和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源都来自于自然资源.同时,有些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水平下是完全不能由人工产品替代的.
(三)自然资源的分类
自然资源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包含着许多形态和性质不同的物质与能量.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依据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分类.
1、按自然资源形态或使用价值划分.可将其分为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草原资源、海洋资源、矿产资源、物种资源、气候资源、旅游资源和能源资源等.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具有滋生万物的能力,是基础性自然资源.水是所有生物和人类的生命之源,淡水资源与土地、气候、森林、海洋和草原资源互相影响,互为依托.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部分陆上野生物种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依托,对气候具有重要影响.草原是部分陆上野生物种资源的依托,具有保护、净化环境的功能.海洋是部分矿产资源、能源、物种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依托,也是决定气候的重要因素.矿产一直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依托的资源,具有不可再生的特殊性.生物物种是人类食物的重要来源,其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赖以平衡的重要因素.气候资源是指大气圈中的光能、风能、热量、气候、降水等可以为人类直接或间接利用的资源.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类,是可以循环利用的一种特殊资源.能源是指提供可用能量的资源,其种类十分繁杂,与其他资源交叉,如土地资源中有地热能源,森林和草原资源中有生物能源,水资源中有水能,海洋资源中有潮汐能源,气候资源中有太阳能和风能等.
2、按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状况划分.可将其分为陆地资源、海洋资源和空间资源.陆地资源是指分布在地球陆地上的资源,主要包括淡水资源、森林资源、陆地矿产资源、动植物资源和土地资源等.海洋资源是指分布在海洋领域的资源,主要包括海洋矿产资源、生物资源、海水资源等.空间资源是指分布在陆地和海洋之外的资源,主要包括阳光资源、空气资源、风力资源、气候资源等.
3、按自然资源的消耗后果情况划分.可将其分为非枯竭自然资源和可枯竭自然资源.非枯竭自然资源供给稳定、数量丰富,几乎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一般不因开发利用而枯竭.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大气和气候等.可枯竭自然资源是在地球演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形成的数量有限资源,其中有的将会枯竭,如化石燃料;有的则在不合理开发利用时才会枯竭,如能适当利用就可不断更新,例如生物资源.
4、按自然资源是否可以再生划分.可以将其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又称可更新资源,是指在被消耗以后可以通过人类劳动或依靠自然力(自然循环或生物的生长、繁殖)作用而得到再生的资源,主要包括可以自我更新和自我繁殖的物种资源、森林资源等.如物种资源具有生命力和自我更新能力,只要不破坏其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生命链,其物种和生命可以再生;森林资源具有自净或恢复能力,只要按其规律开发利用是可以实现永续利用的.不可再生资源又称非更新资源,是指经过若干地质年代形成、被消耗以后不可能经过人类的努力或在人类可以预期的时限内经自然力作用而再生的资源,主要包括金属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资源和石化能源等.
5、按自然资源的空间流通形式划分.可将其分为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制成品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和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径流.人类可以开掘运河、渠道,把径流引到需要的地方.我国实施的南水北调,其前提就是径流的可移动性.制成品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矿石、木材等.这类资源可以加工成不同程度的半成品和成品输向资源短缺的地区.不可移动的自然资源,如土地.不可移动自然资源具有固定的空间,土地资源的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固定在土地上的房屋、道路、桥梁、港口等资产也具有不可移动性.
二、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含义
补偿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是对生产过程的消耗、损失进行物质形态的补充或价值形态的补足,即人们通常所说的有偿使用.所谓价值补偿是指对商品生产消耗的物化劳动价值和活劳动价值,通过商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弥补生产中预付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自然资源价值补偿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中所产生的自然资源耗费以及由此引起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等进行恢复、弥补或替换的价值表现.对自然资源价值补偿的含义可从以下几方面来理
(一)自然资源价值补偿包括其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补偿
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价值观认为自然资源是构成环境的要素,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性决定了自然资源价值的补偿不仅包括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的有形耗费(经济价值),还应包括因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受到影响的生态功能恢复和重建费用(生态价值).
1、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补偿.自然资源是天然之物,在一定限度内可以自然地更新、再生、恢复和增殖,我们称之为自然再生产.但随着人类活动的强化,自然再生产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必须付出劳动,使之具有社会再生产的性质.就自然资源而言,当其不追加物化劳动、不能被人们直接以商品形式加以利用时,其存在价值只是一种潜在价值.只有当人类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逐步认识到其用途,经过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形成了发现、开采、加工和利用的技能、知识与技术,并能为人类带来经济利益时,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才会显示出来.因而自然资源价值即为在其自然再生产能力之上,人类为维护、恢复、增殖自然再生产所付出的必要劳动时间.自然资源的这部分价值被称为“经济价值”,包括自然资源的存在价值,即未经人类劳动参与,以天然方式存在时表现出的价值,它取决于各自然要素的有用性和稀有性;自然资源的劳动价值,即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此相适应,自然资源经济价值补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自然资源存在价值的补偿.以矿产资源为例,其存在价值在资源耗竭的同时也随之耗竭,并转化为采矿企业现实的收益.这样,一方面是矿产资源存在价值的耗减,另一方面是采矿收益的增加.后者由前者转化而得,前者的耗减必然需要后者的收益加以补偿.二是自然资源劳动价值的补偿.在矿产开发以前,为准备开发劳动对象所投入的勘探耗费和保护耗费,具有预付资金的性质,需要通过补偿的方式加以回收.因此,自然资源作为商品应遵循商品经济法则,使其经济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得到合理补偿.
2、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补偿.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一方面可起到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会起破坏自然环境的作用.现代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某种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带来的后果.这就是说,每一种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取得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和破坏生态环境.提出自然资源生态价值体现了人类对此问题的正确认识.自然资源生态价值即自然要素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性价值,包括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劳动耗费等.自然资源生态价值补偿就要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外部环境成本内部化,通过自然资源价格使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费用得到相应的弥补.以煤炭资源开采为例(见图1),其勘查、开发等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土地、水、大气、生态环境等造成一定的破坏和污染,比如土地生产力的下降、开采中“三废”排放及所产生的污染、地下采空及露天堆放诱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会对周围社区居民的生产、生活乃至身体健康带来不良影响,从而产生外部环境成本.当煤炭企业根据私人边际成本曲线PMC安排生产时,产量为Q,市场均衡点为E.企业仅承担私人成本OQE,附近地区居民则承担了外部环境成本OAE.社会成本OAQ,是私人成本加外部环境成本,社会净收益仅是面积PE0减去面积E1AE.如果企业按照社会边际成本SMC曲线安排生产,那么产量是Q1,市场均衡点在E1,社会净收益和私人净收益都是PE1O.按照社会成本安排生产的社会净收益大于按照私人成本安排生产时的社会净收益.因此,当外部环境成本发生时,必须将其内部化,即由行为人承担外部不经济性所造成的后果,对外部环境成本进行补偿.

人类怎样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最好是资料 人类怎样做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人类怎样做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人类怎样做才能与自然界协调发展?希望能明确一点, 人类生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为什么要协调发展? 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的存在不再是客观的这个论题怎样才能有说服力? 人类怎样与自然界协调发展 作为手抄报内容.丰富点 好的话追分~你们到底有没有看好啊?不是你随便找点或者给个连接就行的好么! 求高一地理必修2的知识点就是第三章是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四章是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战国时期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成功典范是什么今晚!急 初二下学期生物复习资料这样的: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二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第三章: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第七单元第一章:我们生活在地球上 第二章:人类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第八单元 人类是自然界的主宰吗 为了使人类同环境能够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人类同环境(.)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的为了使人类同环境能够协调发展,就是要解决人类同环境(.)的矛盾,促进人类与环境的(.). 如何认识和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马原 怎样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类与自然界中的动物应该形成什么关系?为什么?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解决消费问题,以更好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运用高一必修一政治知识回答 人类能不能征服自然?人类怎样才能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怎样协调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