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大革命以来,中国社会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政治态度及相互关系的史实,说明北伐前夕中国政治形式的基本特点,(补上) 到1927年这中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06:27:45
结合大革命以来,中国社会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政治态度及相互关系的史实,说明北伐前夕中国政治形式的基本特点,(补上) 到1927年这中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大革命以来,中国社会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政治态度及相互关系的史实,说明北伐前夕中国政治形式的基本特点,
(补上) 到1927年这中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大革命以来,中国社会各主要政治力量的政治态度及相互关系的史实,说明北伐前夕中国政治形式的基本特点,(补上) 到1927年这中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基本特点:军阀混战继续扩大.共同支配中国的帝国主义列强各自扶植军阀,与大买办资产阶级勾结镇压“五卅”运动等中国革命.1926年直奉军阀结成了反革命阵线.中国共产党制订了国共“党内合作”建立统一战线的正确方针,帮助以孙中山为首的国民党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新三民主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国共合作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黄埔军校,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为北伐奠定了基础.1924—1925年广东等南方省份农民反封建运动发展起来,在“五卅”运动和香港海员大罢工中,各地工人掀起了反帝高潮.冯玉祥的北京政变表明军阀内部发生了倾向革命的分化.总之,1926年北伐前,随着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不断高涨,中国人民与帝国主义操纵下反动军阀的矛盾空前激化.革命阵营的壮大与反革命阵营的分化预示着反帝反封建高潮即将到来.中国国民革命处在决战的前夕.但蒋介石制造的“中山舰事件”和“整理党务案”表明国民党右派加紧争夺领导权,使革命形势迅速发展中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1927年形势变化:北伐的胜利进军,农工运动的高涨,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基础.帝国主义加紧直接干涉、镇压革命的同时,又共同支持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1927年汪精卫发动了“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