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如:环境保护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5 18:25:23
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如:环境保护等……
x}nc۹ޫ$/pbN&0 4 dr _#d[SG5D5TSRZ|kQB^ܤt3F\{5.9zKȫGg߸isO%[Ŀo(ۿ~w,l&Y<4Xie6Go!s{}A^!3 pW&uL{Uo\7kOޚg_GS,dbI0a~Xe7'!',)on+3SʺU N &ϵп90g{5[/ᵞ zǼzEogNJOz|qcNiF'ArXK!z6igap_Gn_Gٵ|޻;]1\ag=7zm«68w{-ogg4;JuW~رzs3}|x]lxayL փsB{s=?q3iyg"#')3;;dL*P4`Z &z7zNfm{~%2l?>J[&3px0;>v: x\r^{K54q(w3!dB u19NxNl먶@̻3 AkWG1OQy nopg%Ne^ڄP >?M?W"٫ auU d~k-B;l-'.(uK%g=z*F;=Dy}<ԯgzݏwH;8oy{1ƂuoPq~%wvDQYLaUx˹xpwn.S9^8iA+9?ZF?s?e\\c F ^IGd7 +SiwjA~/x*SxlR#fy_(_޽3KӬ*)պnT+}&+9F'`YN6=~`1g)Mb*Yy8[nװCtgҒUyDaa۳a~֫mSCA}T]S)0s!tߘbn]=Z<_/F0W'w3oZ~+4FBʉT d7?A;LVtrmC/w#8PnGugLӻPt\q~Yk=it b2i:i iwp,]}Klt~4}7̆_""o?Ǡ /&prMK,V<w OA9~W JIxíj@D@ ]) 3SPA,QM.敠(W- ?z|m@&`Ahద Z68 LȧN8s%pp 6a9 `=2s?wHPd?{Y:Y$7VstGhYbDC )؅bI_GE]q" .կIFe1\nBuI8VBy3Sy -> NGg^\edN)B k Ӥh:cr@34 >߸ǷQ"S;!vI\ܛ6/q9D wéK ;^ XA'1c!4(ٝm|OhrE-a$;Q2bA.{BNݸ'4ndq~Ce ѵO'SL\5OӴbkby5#*=ox!/E8'wzOVuY)~5YdE~zDz!UJ\.W䄃4&7cg>uU掱3|ƬPŚ۞ڗGS܃$y=/w>41s6zj\\BD )Rמ3YlO9N"hZU6 i i:V+8c uPVb<]0+a=ylrf$ @r4.7ur,aId*= Zn1kn"ױj3@ʯ;Ӥe@XLHŤ29:T*QNL(q߄fuε5z9H2kPr0roQ@_1tʇpU",a=F@=m+AzO??"۲S1 Љ~~<B# !{ /T^g5 bV=;A>|rPP!<4]616I #m[AJaYݢbۀ3^3؉G서6@_G|;c#&s2뗬xj*GDA3"pBG9 PH4;qOkx<ЛB?Fn< V޿I"Hz ".]5fhڣ>B,ؔj=F;ʘ<~ #, ~=chH䗟6'?w^Ԡb%8*^0ђvas  0Mn*vCּz4=jL:bw" W C?U1h5v[Kg\b%S)# F/_9,3xq]ʘx*z:-nP5C61!6)1l\t_/??O<(K8ʦL̳۩[bD0VxO:'S9Mx=Wl 6{Hr3V0!WS/2d6'NhKRiU%cȜfv[WҎ!1L-JReb6U^^H,0u\1E Gl7 qK~@)Sfja\"9P`LW ܞ`Eeh;bQ}3 T`Hѐ" 4?`#>#''+1,MVoƨv_s1Pd1cLL;k7- ur-AQ"c Pc$ƥ`=I9BH M0m ȯ%:!~~xwsQܪ̩.E |2sGI#p}K< B. N j7gS]жjj[{i4J h89: uk-+\?}-{+]H 6/iJ݉5U,Cī# ]YRXHn+͵`҈*,k<":@1Q =B#hf;J %IT\LkHK"#w؞ҹdm8ޥcN7$neaol682Eئ%- XJ!j5gFEyGyŔ{C̆WS&hfHU #qJ{ـly g0^ =ڟ:;5H>˼6C.U$=gxa.)/JtN/'ϳaxzuX|7R]8Qkb; gL\ IJp! O %750 x>!UʈH'/̾Nc*BLCy4D*فMrJ]!&;f/ZO"4f̛?D䙁 Yꔵ5H+~"ަBܱM1z&"l1@09}0A3إ#~ͪ\~ǂZϷKhM.hJiS.IH䃭ɳ jh!6@/" $պkOJɖDc ev+tzMp;޿'K+4" LeO+;8;Mp$SDY`"R|PA`Q.:4:@UN'de:nH<3L! PFlڢI~U{}|v#LRόE!] ETXlaA@<+8nP@]FDf4bE&ǫ`m6k".ux]o15 ĥ@-+9meqZTYl=hBx%lU? =Jy^F%~h/HGbAozjË p2LL7j=!,/̩9f% oӛ1Vu< KZU`@KWXccҍi ã?~wn7LlFhٳ; m>u:x"%<3TIxOXK٩Ø|TpO2)Uw9[&\e!;ME>VɋT Q5-@e,܍kGj@ǛQ{DtU(k=Z1AEF%; I,;чv1\0*0%[?"{lTlRM$KUv__^Ib3h=1ĢDR!ͬa |A«ur4A)Mژ}H=czoTOtfO炋)hGH@[^CBquiY|!\$2S0 ^8˰b#Xe`*u*RLߦ.fv^+ڟVi?QD2:0hz }l"?BbM5<=X0J_d|M?+yuaF”(.JT* ^ J1-ILSjt$)4wEF\^ zwSDN$T>'kMRXRU9n9mP\A ."vYaI [j&$G'^c1()F113J'98OeCb@|BAai*u`>q6Rzl־4K q6i?"/H.Hg|s2YY/oK-u5-wauJ&k`b[T@^@bv_Ւw}-JvpH!Bs/x9W9' zBYaHKH s?}NݠwqMGtfW >{B8?a!U^K p?H$80C*S [(r/TbykkSb~|?iHcJ=>?{}e 0 P`C6@[>CaJ6m8M$Sgw&3|xOiIjkWhT!EALN#ԁR*O׮_ JmJd4|Ҥ04.B$KI Jp`(!E {l#1oM BgBMD kyӱ:ήg.ԫ7$w}h/ ӏia{JV29iUi $ lĩphBm3qsj ObkDc6-kAj15+ZW>Ub,̘ hGs"flf.03 llmxC[4=`X5J)<[N5*=5 $]%@?ڏHQ N,)ł zRz.l %DKڋÅj>YUƙt5 s?~EֲN!?yTvG-c5cI TueX_a@q,݈=A=bH 9kfzςӘ x,[Co`}׵u|3n *, JZZgdg8\PHګ"Җ_Ś7-E$I=fJ`L j2:$$?011d]妶$ZˡS Y fi TUrK%snWٚ 7"~^gռ5B׮[ {x*' Q{E_ώAxpgæˇ,}5=x9E_dB;&mu th6Qi\gzA*5umOZ55́ޱU^,h Ȥ{_XuqS)F-hEW.OK봥Nآu'HkCp`k`7xq(Gm:TiWvqv 8QgUx!&@n.s"qM綳Rq$ M$4J7[Y;\RJlsgHxتhH[: &U BZ,Y&E/#)uOwg qVnd9?լ:JPY~p`gi=wWy"2HSi"UQFz¿irO3bR@S8rOLdmAySGԯmG礨𿽶{hҵ~#KA@S2愫yÊ^R {rMԕGn(wSFT#ʞ^1%Tpx2 &ܟۜ#$/lMhVX^ڊ#'4bD_YaTà k.FwCx~4:}8(PZl-o"bh0:]=8 KD_KܻP\pet+Ge_{fFA"`*ba:"S.P}s oK3<7oDzɜ2@R٤Z}c2caoF<`G,sҘʓ6 e+mڐƨP=C۳O K?0\Xd~WE5(~0@y}9 z_ .V[ISox+  +6W C^0lZĄ]ٌ$(E w{C̨I4YCUz+A4yq)L%ub+!1eH l׬L8ɘދ֨SRR;$=DI\OY)/JbIhm˥)Ó|Q:i(Ƹ7UnX4(K8XjV4l\a#w@I2dy欷᝔E,jn1FE-|p2ӽ%zeW6*9Z :yV ȅZ[ߔs"QFj:ގu-!ߏW#Gco [a UQ1x#5AHPj:-1f;wV$BzGimā:w6cYZ @cn*='=ѣj|Ճeřԡ`N6@ ipͤeVv `=x|)4Aw\\p"+k|$rD֑qbM7B!riQ@~:8%uڳD&{uغ 9BS%XGDFd䎏&ͷUPr Ͽcz"ҿMC_ wTD]0=`HMGC g b8ԳQ ]:rƕ;5ZK!bbC̺{J,-%[(_\AOM-ƨڒȽW`rMzXv 9}_1yG8fRp^+lQzLL&ǽVՃaf-ظ[{pSrQWւS(ikӮUA*m A!TC{[|% QDק}юU!BtVnIߠv 6e҆EZȓ~k HJ"F"p>pF |4y)ģp5$)Ͷd[Dn9]b џd;^$_lT p𭟼r_ jr dZNvXU2Z|VCl%!%6Eod b-dw!dv B/|\Z49H0`CK<@#Q`mTMr &VW}SIaޑ>x-%|տ j-&ܞu[!wWpL9|dS˅`}lQM/v4,[ n !.?lwYfCSԤ{@k(y~~_Yb_Pa0ʘX g䫪^-;~o@[t {אEM fxPI+TҰT Y46&r!ct$Js•è_9?i LVRH/ՑADn$5n$.L_oػ n},zF QKQ4>sn~~V3P?ejNē8DG,A#!g.]zLAk,~"4>+35 E`Grf&I5Ur_+WPKO7ycﭜ@'eqݮ*Yo~'#)15Æ\Bwo2LWbN&'HU=?wTܘ +%iϻ_}ГNxh_9fu *GiQR@Ln%"@5nM|~-;hk_qV o{Zfu2weɽl֜ǵPu-N@#jmi{>lHLRCRoua`k؎IufTa_ռdA丮ţЉ^r|]+qo]Ŏŋ3o"m-*|tyX^ ' tM+TʴV+mYKnLvhTDp8 Y2t# T.5[_ntӾ[#+Eml ^̻`,a h!V!;SīWӪ-YJ֐VibP޽A1W3ny݊{g cB).=(OP$楥F`Zg]&8;nEo3{k:,C%`'a';Oz9m9IE̷A洛_zÒ/(W/i&a_+  tyV.'zxrC=ziRހ^~/^ʚ &s»b^+~ or3 ),Y2*udZ=L/C{O8I2%ڃ.)dYܳbtvesѠ1 ^|]nnxtD6dEzR[:?(jmd;fb>Cj*j:Ij'B[|.kF<7J,#i׿fjXv];ME2z| j?3pVZHS 5ǕKܓ%\`Cx)l`?؛<@_ة㍜;OG}5f@$IN 6Lk`գ.OT_Jv-zÕZ |ES(XPzClu,RYB(hPmh"w+&8w9VRC.(ky43⾉]=!>j=[WZ3ST[DŽ^^cD=:YJuƇ+( XXj_sZomk M/%}IL]K:.Rr|9e]Yؿ(-"BrD=$#|%otҶLT=(AI  ΕRNJ5 }-a%d!ƕq[Zӗxm\.Ӵ*ٿ6DGB2MPoPo 1

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如:环境保护等……
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
如:环境保护等……

有关环保方面的知识如:环境保护等……
很多啊,怎么了

什么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

全部展开

什么是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其内容主要有:
(1)防治由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环境污染,包括防治工业生产排放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粉尘、放射性物质以及产生的噪声、振动、恶臭和电磁微波辐射,交通运输活动产生的有害气体、废液、噪声,海上船舶运输排出的污染物,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使用的有毒有害化学品,城镇生活排放的烟尘、污水和垃圾等造成的污染;
(2)防止由建设和开发活动引起的环境破坏,包括防止由大型水利工程、铁路、公路干线、大型港口码头、机场和大型工业项目等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农垦和围湖造田活动、海上油田、海岸带和沼泽地的开发、森林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新工业区、新城镇的设置和建设等对环境 的破坏、污染和影响;
(3)保护有特殊价值的自然环境,包括对珍稀物种及其生活环境、特殊的自然发展史遗迹、地质现象、地貌景观等提供有效 的保护。
另外,城乡规划,控制水土流失和沙漠化、植树造林、控制人口 的增长和分布、合理配置生产力等,也都属于环境保护的内容。环境保护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行动和主要任务之一。我国则把环境保护宣布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以保证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执行。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由挪威前首相布伦特兰夫人领导的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要的能力的发展”。这一概念包含的基本内容,为世界各国所接受和运用。
1996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央计划生育工作座谈会上指出:“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生态、经济和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一、生态可持续发展 以保护自然为基础,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在发展的同时,必须保护环境,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地球生态的完整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使人类的发展保持在地球承载能力之内。
二、经济可持续发展 鼓励经济增长,以体现国家实力和社会财富。它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三、社会可持续发展 以改善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包括改善人类生活质量,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创造一个保障人民享有平等、自由、教育、人权免受暴力的社会环境。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三者不可分割。人类共同追求的应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臭氧层保护
一、什么是臭氧
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热体,表面温度高达6000℃,是地球取之不尽的能量来源。我们都知道,人类肉眼可以看到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是可见光范围的太阳辐射,实际上到达地面的太阳光还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等。太阳辐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极高,如果到达地球表面,就可能破坏生物分子的蛋白质和基因物质,即我们所熟知的DNA,造成细胞破坏和死亡。然而,自然的力量改变了这一过程,地球的大气层就像一个过滤器,一把保护伞,将太阳辐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挡在大气层之外,使地球成为人类可爱的家园。而完成这一工作的,就是今天已经妇孺皆知的“臭氧层”。
臭氧与我们熟知的氧气是“亲兄弟”,只是臭氧由三个氧原子构成,而氧气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由于臭氧和氧气之间的平衡,大气中形成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臭氧层,这个臭氧层的高度大约在距离地面表面15~25千米处。生成的臭氧对太阳的紫外辐射有很强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挡了对地表生物有伤害的紫外线。因此,实际上可以说,臭氧层形成之后,才有了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续和发展,臭氧层是地表生物系统的“保护伞”。
二、南极臭氧空洞
臭氧层在大气中是极其脆弱的一层气体,如果在零度的温度下,沿着垂直的方向将大气中的臭氧全部压缩到一个大气压,那么臭氧层的总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
科学家在南极地区最早发现了严重的臭氧层破坏。南极是一个非常寒冷的地区,终年被冰雪覆盖,四周环绕着海洋。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平流层的臭氧都会发生急剧的大规模耗损。极地上空臭氧层的中心地带,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向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与周围相比像是形成了一个“洞”,直径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个三维的结构来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积、深度及延续时间。1987年10月,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间的一半,臭氧洞面积则扩大到足以覆盖整个欧洲大陆。从那以后,臭氧浓度下降的速度还在加快,有时甚至减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1994年10月观测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面积等仍在继续扩展,1995年观测到的臭氧洞的天数是77天,到1996年几乎南极平流层的臭氧全部被破坏,臭氧洞发生天数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学家进一步观测到臭氧洞发生的时间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续时间超过100天,是南极臭氧洞发现以来的最长记录,而且臭氧洞的面积比1997年增大约15%,几乎可以相当三个澳大利亚的面积。这一迹象表明,南极臭氧洞的损耗状况正在恶化之中。
三、臭氧洞是怎样形成的
臭氧洞一经发现,立即引起科学界及整个国际社会的震动。最初对南极臭氧洞的出现有三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认为是底层含臭氧少的空气被风吹到平流层的天然结果;第二种解释认为,南极臭氧洞是由宇宙射线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自然过程;但是,美国的两位科学家Monila和Rowland指出,正是人为的活动造成了今天的臭氧洞。元凶就是我们现在所熟知的氟利昂和哈龙。
越来越多的科学证据否定了前两种假说,而证实氟利昂和哈龙产生的氯和溴在平流层通过化学过程破坏臭氧是造成南极空洞的主要原因。那么氟利昂和哈龙是怎样进入平流层,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呢?我们知道就重量而言人为释放的氟利昂和哈龙的分子虽然都比空气重,但它们在低层几乎不与任何分子发生反应,因此不能通过一般的大气化学过程去除。经过一两年的时间,这些物质于全球范围内在对流层分布均匀,然后主要在热带地区上空被大气环流带入平流层,风又将它从高纬度地区向低纬度地区输送,在平流层内混合均匀。在平流层内,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使氟利昂和哈龙发生分子解离,释放出原子状态的高活性的氯和溴,生成破坏臭氧层的主要物质,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是以催化剂的方式进行的。据估算,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4----105个臭氧分子.而由哈龙释放的溴原子对它的破坏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和溴原子还存在协同作用即二者同时存在时,破坏臭氧的能力要大于二者的简单加和。
南极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气化学、气象学的三维复杂过程,但根源是地球表面人为活动产生的氟利昂和哈龙,氟利昂和哈龙在大气中的寿命很长,一旦进入大气就较难去除,这意味着它们对臭氧层的破坏会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
四、臭氧层保护
氟利昂是美国杜邦公司30年代开发的一个引为骄傲的产品被广泛用于制冷剂、溶剂。塑料发泡剂、气溶胶喷雾剂及电子清洗剂等,哈龙在消防等行业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科学家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人类活动已经造成臭氧层严重损耗的时候,“补天”行动非常迅速。实际上.现代社会很少有一个科学问题像“大气臭氧层”这样由激烈的反对、不理解,
迅速发展到全人类采取一致行动来加以保护。
1985年,也就是Monlina和Rowland提出氯原子臭氧层损耗机制后11年,同时也是南极臭氧洞发现的当年由联合国环境署发起.通过保护臭氧层的维也纳公约.首次在全球建立了共同控制臭氧层破坏的一系列原则方针。
1987年,大气臭氧层保护的重要历史性文件《蒙特利尔议定书》通过.在该议定书中,规定了保护臭氧层的受控物质种类和淘汰时间表.要求到2000年全球的氟利昂消减一半,并制定了针对氟利昂类物质生产、消耗、进口及出口等的控制措施。
由于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显示大气臭氧层损耗的状况更加严峻,1990年通过《蒙特利尔议定书》伦敦修正案。1992年通过了哥本哈根修正案,其中受控物质的种类再次扩充.完全淘汰的日程也一次次提前。
从这里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人类日益紧迫的步伐,而目也发现,即使如此努力地弥补我们上空的“臭氧洞”,但由于臭氧层损耗物质从大气中除去十分困难.预计采用哥本哈根修正案.也要在2050年左右平流层氢原子浓度才能下降到临界水平以下.到那时,我们上空的“臭氧洞”可望开始恢复。臭氧层保护是近代史上一个全球合作十分典型的范例。这种合作机制将成为人类的财富,并为解决其它重大问题提供借鉴和经验。
陆地“杀手”——沙尘暴
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天气现象,即由于强风将地面沙尘吹起,使大气能见度急剧降低的灾害性天气。形成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象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原因,并加重了其强度和频度。
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并不是在所有有风的的地方都能发生,只有那些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才有可能发生沙尘暴。
沙尘暴多发生在每年的4—5月,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每年此时,在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亚洲大陆形成印度低压,强烈的偏南风由海洋吹向陆地,控制大陆的蒙古高压开始由西向北移动,寒暖气流在此交汇,较重的西伯利亚寒流自西向东来势快,常形成大风。形成沙尘暴的风力一般8级以上,风速约每秒25米。此外,沙尘暴形成需要有充足的沙源,沙尘、沙粒能被风吹离地面。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森林覆盖率不高,大部分地表为荒漠和草原,沙荒地多,为沙尘暴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况且,贫穷的西北人民还想靠挖甘草、搂发菜、开矿发财,这些掠夺性的破坏行为更加剧了这一地区的沙尘暴灾害。裸露的土地很容易被大风卷起形成沙尘暴甚至强沙尘暴。
在自然状态下,沙尘暴一般规模小。但由于人们乱垦草地和超载放牧,使大片草地变为荒地,加大了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强度。本世纪30年代,美国在向西部大平原开发过程中,大量伐林毁草,致使大片草地沦为荒漠,导致了3次著名“黑风暴”的发生。据1934年席卷北美大陆的一次黑风暴事后估计,当时约有3亿吨沃土被吹走,其中芝加哥一天的降尘量达1242万吨。
沙尘暴的危害有很多:1、人畜死亡、建筑物倒塌、农业减产。沙尘暴对人畜和建筑物的危害绝不亚于台风和龙卷风。1993年5月5日,我国西北4省,曾发生一次特大沙尘暴,死亡85人,失踪31人,直接损失高达5.4亿元。1999年8月14日清晨开始,甘肃河西走廊的敦煌等地区发生中等强度的沙尘暴,瞬间风速达每秒14米,能见度在200至300米之间,飞沙走石,形如黄昏,(目前人员伤亡尚在统计之中)。近5年来,我国西北地区累计遭受到的沙尘暴袭击有20多次,造成经济损失12亿多元,死亡失踪人数超过200人。
2、大气污染、表土流失。沙尘暴降尘中至少有38种化学元素,它的发生大大增加了大气固态污染物的浓度,给起源地、周边地区以及下风向地区的大气环境、土壤、农业生产等造成了长期的、潜在的危害。特别是农作物赖以生存的微薄的表土被刮走后,贫瘠的土地将严重影响农作物的产量。
防治沙尘暴最主要的方法是增加地表植被覆盖。具体为植树种草,固结泥沙。建国以来我国已建成的连结东北、华北和西北的三北防护林,以及在沙漠边缘植树种草等工程,对防治沙尘暴的发生起了重要作用。据地处陕西省北部的榆林市统计,多年植树种草的结果,使沙尘暴从50年代的每年66天减少到现在的每年5天。

不可忽视的水污染
水是生命的源泉,人和水是分不开的。成年人体内含水量约占体重的65%。人体血液中80%是水,每人每日的用水量为2~3升。人体一切生理活动,如体温调节、营养输送、废物排泄都需要水来完成。如果人体减少水份10%,便会引起疾病,减少20~22%就要死亡。生活中人们一天也离不开水。水对生命来说是必需的,然而,水也是疾病传播的重要媒介。
水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当人体受到化学有毒物质污染后(如666),会引起人的急性或慢性中毒。如果汞、镉、砷、氰化物、农药、多氯联苯等侵入人体后,都可以引起人体中毒。污水中有害物质在土壤中积累并被植物吸收,加上不适当地使用化学农药,会使大量残留的有害物质散布到田间,继而污染粮食、蔬菜、烟叶等农副产品,引起疾病。另外,水污染还会引起水媒介的传染病,如人畜粪便等生物性污染,可以引起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如伤寒、痢疾、霍乱等。
总之,水污染已成为人类自己的大敌,如果忽视了对水污染的防治,终有一日人将难以在地球上生存。保护水资源、防止病从口入,人人尽一份力,我国的水环境一定会好起来。
什么是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是指生产过程及其本身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再生、可回收的一类产品,它也是绿色科技应用的最终体现。绿色产品能直接促使人们消费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其主要特点是以市场调节方式来实现环境保护为目标。公众以购买绿色产品为时尚,促进企业以生产绿色产品作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途径。
环境保护知识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友情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国环保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绿色中华环境保护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年1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发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 代业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确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古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三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确其他海域。
第四条 国家制定的环境保护规划必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国家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经济、技术政策和措施。是环境保护工作同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第五条 国家鼓励环境保护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加强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提高保护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环境保护的科学知识。
第六条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单位和蔼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港务监督、渔政渔港监督、军队环境保护部门和各级公安、交通、铁道、民 航管理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的规定对环境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土地、矿产、林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对资源的保护实 施监督管理。
第八条 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有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回页首
第二章 环境监督管理
第九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国家环境质量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环境标准,并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条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和国家经济、技术条件。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未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已作规定的项目,可以制定严于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须报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凡是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区域排放污染物的,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亦称“可持续发展”和“持续发展”,既是现代社会进程中一种科学的发展理念,也是历史发展长河被反复证明的一种自然法则。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为主席的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资源,可分为有形自然资源(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和无形的自然资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性、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和区域性等特点,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据之一。对自然资源,划分如下栏目:生物资源,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国土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气候气象,水资源等子栏目,分别给出它们的资源信息。
【生态系统】为了生存和繁衍,每一种生物都要从周围的环境中吸取空气、水分、阳光、热量和营养物质;生物生长、繁育和活动过程中又不断向周围的环境释放和排泄各种物质,死亡后的残体也复归环境。对任何一种生物来说,周围的环境也包括其他生物。例如,绿色植物利用微生物活动从土壤中释放出来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食草动物以绿色植物为食物,肉食性动物又以食草动物为食物,各种动植物的残体则既是昆虫等小动物的食物,又是微生物的营养来源。微生物活动的结果又释放出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经过长期的自然演化,每个区域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与生物之间,都形成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结构,具有相应的功能,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的是地球上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和生存环境。它包含三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生物,包括动植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生物资源具有再生机能,如利用合理,并进行科学的抚育管理,不仅能生长不已,而且能按人类意志,进行繁殖更生;若不合理利用,不仅会引起其数量和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导致灭种。在生物资源信息栏目中,设有动物资源信息,植物资源信息,微生物资源信息,自然保护区与生物多样性信息等子栏目。
【动物资源】动物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动物,包括陆地、湖泊、海洋中的一般动物和一些珍稀频危动物。动物资源既是人类所需的优良蛋白质的来源,还能为人类提供皮毛、畜力、纤维素和特种药品、在人类生活、工业、农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植物,包括陆地、湖泊、海洋中的一般植物和一些珍稀频危植物。植物资源既是人类所需的食物的主要来源,还能为人类提供各种纤维素和药品、在人类生活、工业、农业和医药上具有广泛的用途。
【微生物资源】微生物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与可能利用的以菌类为主的微生物,所提供的物质,在人类生活和工业、农业、医药诸方面能发挥特殊的作用。
【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由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等部分组成。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指生物体内决定性状的遗传因子及其组合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上的表现形式,可分为区域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物种(生态)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性。遗传(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点。
【 森林资源】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
【 国土资源】国土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国土资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的含领土、领海、领空、大陆架及专属经济区在内的资源(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其它社会经济资源)的总称;狭义国土资源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国土资源具有整体性、区域性、有限性和变动性等特点。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在目前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以被人类利用的土地,是一个由地形、气候、土壤、植被、岩石和水文等因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也是人类过去和现在生产劳动的产物。因此,土地资源既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是“财富之母”。土地资源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在我国较普遍的是采用地形分类和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1)按地形,土地资源可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这种分类展示了土地利用的自然基础。一般而言,山地宜发展林牧业,平原、盆地宜发展耕作业。
(2)按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枣耕地、林地、草地、工矿交通居民点用地等;宜开发利用土地枣宜垦荒地、宜林荒地。宜牧荒地、沼泽滩涂水域等;暂时难利用土地枣戈壁、沙漠、高寒山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已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生产潜力,调查分析宜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一步开发利用的方向途径,查明目前暂不能利用土地资源的数量、分布,探讨今后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对深入挖掘土地资源的生产潜,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基本的科学依据。
【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海洋生物、海洋能源、海洋矿产及海洋化学资源等的总称。海洋生物资源以鱼虾为主,在环境保护和提供人类食物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海洋能源包括海底石油、天然气、潮汐能、波浪能以及海流发电、海水温差发电等,远景发展尚包括海水中铀和重水的能源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包括海底的锰结核及海岸带的重砂矿中的钛、锆等。海洋化学资源包括从海水中提取淡水和各种化学元素(溴、镁、钾等)及盐等。海洋资源的开发较之陆地复杂,技术要求高,投资亦较大,但有些资源的数量却较之陆地多几十倍甚至几千倍,因此,在人类资源的消耗量愈来愈大,而许多陆地资源的储量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开发海洋资源具有很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在目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人类可以利用的太阳幅射所带来的光、热资源以及大气降水、空气流动(风力)等。气候资源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很大影响,既具有可长期可用性,又具有强烈的地域差异性。
【能源资源】能源资源是在目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为人类提供的大量能量的物质和自然过程,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风、流水、海流、波浪、草木燃料及太阳幅射、电力等。能源资源,不仅是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关系极其密切。
【农业资源】农业资源是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经济资源的总称。农业自然资源含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如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等。农业经济资源是指直接或间接对农业生产发挥作用的社会经济因素和社会生产成果,如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农业技术装备、包括交通运输、通讯、文教和卫生等农业基础设施等。本栏目重点是给出农业自然资源。
【水资源】水资源是自然界中可以流态、固态、气态三态同时共存的一种资源,为在目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可为人类利用和可能利用的的一部分水源,如浅层地下水、湖泊水、土壤水、大气水和河川水等。
【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将污染预防战略持续地应用于生产全过程,通过不断地改善管理和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以降低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清洁生产的核心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