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学科,翻译文学,世界文学(名词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16:16:09
比较文学学科,翻译文学,世界文学(名词解释)
x\n#Wyt 6`eJMHRU(H`>͛|/97//Y*w32̼K܈'/kڏyDaKw)V!_϶~t?cZ^zÙ׫0[+?s5txmK&{}}>T|pkJslL{fnjT_^=䦃֒-qsщio+j;XosoS$b?<L9LK ۻaě^kVYQ77q nc`4}\: \xJuѸșpX]T/+ |~nO0׏[\]ބ4NNRa3˴#vT>V.pw❊ɑ>`Z}NWY£?܀.OlCctVIm_@&?0;j6"g:V㥋~XǼ"5 7'z!F3ݍYB]vuRNkAM{7!Vo-G1{4%3g0AJǯ̫k2ɪ& d3Zzw^ՔZWLtxV yp[[c) TIQV<Ƃ.tqevTNL}'rrop{eǫgN)Ps]'ZZ K*W& 榮kÇxR6  =}mhK*˙O1}%V3t CF@h)mV5Һ9Wk3"1VóU%l#l\މc1,߇c io_O2yXd%lvO3.I? hԸl_|X1fOҩ^TE#NQ7QBaqUO'-xqۘT˼svClр az/Lp&;0|N ^pIy~X3'CcIL6,q"O%5]SzsCŭ -6{;-z;PG•y+.s S*Z5G8MU)K~~wN nhѝR x:%I;o2+hw8fwoX7jriW5Vl`%6[Qrwl0#Hǻ`FL741F^lI1[uYo & hWHZ 3 scjaut>ķGUWqKA=F$d aJWo-] ,Oս@C;CsFaQtG=AIN^DKz>_'1ƾ<)U1B&DK7ၕ'd'pna6n𘊪Xtldڻ5MЙ%{x <{{@xSz>.=ZX.% KӔ0b0*+jV9hЍ`ҙFspLU<# !ٗ!\#;\#?(!|xITv$%= Q"v8Rt1 +*_/NɧVstvLugI|xH8ِJ1]=Y񜏜SwK.O5H'9Ҷ[gUx)90TD#-Ie2E| M{E߉A K$ ޹5Q*gqTv+dP gWG|z?ϯW4LJڄ3 r.Dn:>хY~JYD#-a9.'#pm Iv!a;Q4ϼ[]w J: qVZkEG^Kkԡ# '^T~XkDJt($X^BOqNŵPa%?rm!ry7tDd2 '֠l}I2N0'xB CvU5ϰ-f.k#$D[z:6"wTiV[j]{:VQc3\ Xlt"KO`MLtVyꋃ19=ك5@9T'mSe[Zx IBb,}CciPfnSdӮzYAtM->io+7IvHlɨH[*$EfCKA_߀~nC>Д&0o*D L"0`Xp)L_ 5b<=Iuq0xzbyKl_ 2~l ,e61y=#rΒx_Pn?ф^]x73Jf'jySNprxC Rg2›(6AkD$SBH@82 v<$ N\>Oؘ`~ B9ǫenDto(@ӗOIE?2ƥ @1{ٸu F0[?owKsT% Oרu.= r&7|VA>8ťd.\!̊\/[r.+XV\(#M ¸~N D9GIXi3 n=|2~瘾FXI- jϪ1A $=2;ԏ>rR[9ќƛ1V$gǛ%aXu=Qj?}1+3x1f1P۴뚷Fզ5(Mg7 (m;O"bZ~HaNJIDWe.B;rr5Y{!,F t~I")ZYYIidHObB[rԞ55lKʧ3| ZYx]/Y-WmJyף+T!$V?ťV•ޒU'- [? 7R@};.HK^npV`/CVh~oV[Yړfy$':5")3s&aJ2Ozdx3JJ >{c ĻfYU-lwr!N"3C7iwpM5TfF7Cw}^4\[-Ļ_!Ò2긏 Z> ϒ2oJY$x[J"ġ,_oE6kuPOw_5&YC Al7[p壋K_ ,p+;zYĬ@S.–5LVj?'EK x3ZyZaV-xޤnȼ| d U<SM[I<-iEGzG4|:ƥ&$Պ\h^opHS*O7k8RƭՅ9Bk kkx W@d_Zȯ6h-ц:G7Cqش4,4Z(< x9kݠTOF6U*a<̂?xÝ=}@eDqFC&&o:%?o`:نI8QZpy7<1uE1̔BmJ7&Cf%ěmjL a+SیEZKE򗥽&eܔ)<2 w3UAfD󬳭픩^3ːp 0˔fb8 I&xքLiQNpN"Z?f~.6&3U`̺|_ⴙK}`2IX0Ӟ) 6* @OˍID.X ђy]LMuMHy$d7d8`}1(+-eRMh-6ftyĥ?,|fUh2U,HSԉW 1 As9#VpfWe]B3l;r6%KU\ Nǯ(QZi:Cܗ>hdL+>=ec8| 4h7|sJV%4-!GĢ1k}wvqh8AXc$@\ 8d3ơdOaWW=6N,t<ݘrhKYg%v?vJ%96M_t@{=YuDFj szWa")ke5 &f9mc~gAO͕g鋔,Ȃ{xnبnOTa_jJhWl&~z"U$vZGl> _9\͵N(V_ZzZt7g:$ Hk>$)YI[_ ց>o߬Զϭ('I%w2ׯP,uumn?ѰŁqyekuy :hd֭A4,=D7V!4Ztf1)Xl~mGcq@:t|,sa9jjGrʩR",`+s|3E|"O;R!D_uĽaIRz>Gg[?cysj5}gO}bFF@$>góU[m[46'7 ?=`C-kҔST?W,}B2:"DD lހ:Nܽ q`Z% S߮ϝf:I}m/MR# |Xӛ!諵 R55xi& ,wɞ&{ &.LΪ_VP;j+aog%4p|LPl0p \:qfe ~% {E_g&P)PVڜ̿p 0bxV"^۾9\*ѿГ{LFb7Y5Py:>8' x:cv.-iU`M'E5b ɯ%ya ӱvMؒ@r˦vc;o7g.h5Oߣ#=7<*1?h^v R W 9꘰ smϐq+)$H۬ttnri7h҄hu.!`{+Nyáپ Gmnڔ@R |5zpr.ó HaI{L61k.j}a5ggHq

比较文学学科,翻译文学,世界文学(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学科,翻译文学,世界文学(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学科,翻译文学,世界文学(名词解释)
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形成于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中心在法国(梵·第根等人).
法国论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文学史”的一支,研究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作家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事实联系”的实证主义方法.
美国学派:将比较文学看作一种文学研究,涵盖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三个方面.既包括“事实联系”的文学关系研究,也包括无事实联系的跨国界文学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的比较研究.
比较文学: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界限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
跨民族意味着:一,把比较文学与民族文学的研究加以区别,强调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跨民族的根本意义在跨文化.二,一个多民族国家之内的各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也在比较文学范围之内.
各种文学关系:包括事实联系(实际存在于两个或多个民族文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价值关系(有些文学现象,虽不存在实际的联系,但其相同和相异具有某种可比性和研究价值,它们之间的内在价值联系)
交叉关系(文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包括相互影响、互相阐发等关系)
比较文学的性质:文学研究的一支,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而不单纯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具有特定的研究领域,一种强烈的自觉的比较意识,研究工作中的比较的立场,超越各种界限,在不同参照系中考察文学现象,贯穿始终的、须臾不可缺少的比较的方法.
比较文学的特征:开放性、宏观性.开放性:比较文学最根本的特征.比较文学是一个巨大的、不断运动的开放体系,它的开放性有三层意思:
1,不受时间、空间以及作家、作品本身地位高低、价值大小的限制.只要它们之间存在可比性、能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2,比传统文学研究具有更宽泛的内容,是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世界四极相互运动的宏大模式.
3,在研究方法上以比较分析法为主兼容并包,并且具有迅速接纳(人文、社科、自然科学)新思想、新方法的敏锐和自觉,这一点在当代具有相当大的优越性.
宏观性:从国际的角度俯视各种文学现象,进行宏观的比较剖析,具有宽阔的视野和宏大的胸怀.
国别文学:按国家这样的政治概念相区别的文学.
民族文学:按民族区分的文学.是比较文学的出发点.
世界文学:歌德最先提出的一种文学发展的美好远景.
总体文学: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是文学理论的别称,没有规定一种比较的研究方法.
可比性:指跨越性文学现象中,由于实际存在的各种内在联系,而具有的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比较研究的价值,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是客观存在而又有待我们发掘的.
比较文学的目的和功能: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文学的本质和文学文学发展的动因,对文学作品的影响、意义、价值进行研更好地探讨文学规律,促进文化交流,促进民族文学的繁荣和推动世界文学进步.
《管锥编》:钱锺书所著,1979年问世,标志中国比较文学的复兴,从具体作品和具体的文学现象出发,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规律,在中西文学和中西文论的阐发研究方面具有独到见解,为中国比较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比较文学的基本类型:影响研究、平行研究、阐发研究和接受研究.
影响研究:比较文学的基本研究类型之一,早期实践中的唯一类型,以一种强烈的历时意识通过广泛搜集材料,对事实和进行严密考据、分析、归纳,来研究各民族文学之间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超越国界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包含着对艺术创作活动本质的理解.
平行研究:将“类似”的、可比的,但没有直接关系的属于两个或多个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家、作品加以比较,研究其异同,得出有益的结论,注重作品的内在因素和美学价值,要求研究对象具有“可比性”和“文学性”.
阐发研究:比较文学中的一种研究类型,最先由我国台湾学者提出,包括用外来的(本民族的)文学理论来阐发本民族的(外来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不同民族文学理论的相互阐发和别的学科及理论来对文学进行阐发、解释文学现象.是一种双向的、相互的阐发,通过具体的、细微的研究来说明基本道理.
接受研究:研究作家作品对不同民族的广大读者(听众、观众)产生的作用,即一部文学作品被外民族读者大众接受的情况,是受到接受美学影响的、充分考虑读者的参与作用的研究类型.
文学范围内比较研究的若干领域:神话和民间文学的比较研究、文类学、主题学、媒介学、形象学、思潮流派比较研究、比较诗学等.
文类学:对于文学形式的各个种类和类型以及文学风格的比较研究,通过历时的和共识的方法,了解文类发展的历史和基本特征,认识作家的独创和文学的民族传统、民族特征.
主题学:通过对同一题材、主题、母题、情节、人物、意象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中的不同表现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以及流变的历时,研究不同作家对它们的不同处理,以及这种流变和处理的根源.
媒介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对文学交流过程中起传递作用并实现文学交流的人和事物——媒介的研究,分为对个人媒介、团体与环境媒介以及文字材料媒介的三大类研究.
形象学:脱胎于影响研究,是比较文学学科中的一个门类,研究某国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异族形象,关注作家在作品中如何理解、描述、阐释作为他者的异国异族,探索异国异族神话的创造过程和规律,分析其社会心理背景以及深层文化意蕴.
“套话”:在形象学中,套话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组.是他者形象在文本中的最小单位,是在民族心理定势推动下一种不由分说的表述,标志着对“他者”的凝固看法.
比较诗学:比较文学中的一个研究领域,专指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体系的文学理论的比较研究,用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和国际角度,以自觉的比较意识,超脱本民族文化体系的“模子”,站在更高的层次上探求人类文学的“共同规律”.(对中国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中西比较诗学.)
1、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1886年由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2、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最终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3、比较文学诞生的标志是比较文学杂志的出现、比较文学理论著作的问世、比较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高等学校的课堂和比较文学学位论文与工具书的出现.4、世界比较文学大致可以分为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中国学派三大学派.5、当代文类学把文学作品分抒情类、叙事类和戏剧类三大类.6、《文心雕龙》的作者是刘勰.7、形象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外部研究、内部研究两方面.8、中国大陆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是1984年卢康华、孙景尧所著的《比较文学导论》.9、中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开始得比较早,但是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10、渊源学分为笔述的渊源,口传的渊源,印象的渊源,孤立(直线式)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11、比较文学的可比性由文学性、跨越性和相容性三个条件组成.12、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大致包括影响关系、价值关系和交叉关系三个方面.13、《管锥编》的作者是钱钟书.14、英文中的“比较文学”一词是1886年由波斯奈特在《比较文学》一书中给予确定并使用的.15、比较文学的变异研究包括文学变异和文化过滤、译介学、形象学、接受学和文学的他国化研究.16、梵·第根的代表作是《比较文学论》.17、中国大陆第一部以“比较诗学”为名的著作是《中西比较诗学》.18、《原始文化》的作者是泰勒.
二、简要回答:(30分)
1、什么是题材研究? 就是研究不同作家对相同或相似题材的不同处理,以及产生不同题材的文化根源.
2、什么是“文学误读”? 文学误读本来是阅读学中的概念,指偏离阅读对象本身的意思和内容的阅读.过去常用来指称不正确的阅读,误差性阅读或阅读理解错误.比较文学中指文学作品在传播和接受过程中发送者文化的损耗和接受者文化的渗透而形成的误差.
3、什么是“套话”? 指一个民族在长时间内反复使用、用来描写异国或异国人的约定俗成的词汇.也由学者译为“滞定型”,或把套话描述为“我们头脑中已有的先入之见”.“套话”也是自我关于“他者”的社会集体想象物.
4、什么是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可比性就是比较研究对象中存在的一种可资研究文学规律的内在价值,是提供比较研究的可能,并保证比较研究得以有效进行的前提.)比较文学的可比性指的是在跨国家、跨学科和跨文明的比较文学研究中寻求同的学理依据,是比较文学研究赖以存在的逻辑上的可能性.在比较文学发展的不同时期,这种学理依据是不断拓展的.
5、什么是“期待视野”?作者在“接受屏幕”所构成的接受前提下对作品向纵深发展的理解和期待.如古典小说读者对“金榜题名”等大团圆结局的期待.
6、什么是“社会总体想象物”?即指全社会对一个异国社会文化整体所做的阐释.因为想象主体是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他们的思想必然受到其所属文化的影响与制约,他们被其自身所属的文化烙上了强烈的特征.当他们对另一个文化进行审视时,必然带有其社会整体想象的浓厚印记.
7、什么是比较文学? 答:比较文学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类同性、变异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8、跨文明阐发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我们依据阐发过程当中相关对象的不同,可以把跨文明阐发研究分为四种主要方式:作品阐发、理论阐发、科际阐发和综合阐发.
9、在文学的他国化过程中,接受国如何以本民族的文化规则和思维方式为主? 答:首先就是接受国必须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学传统的重要性,尊重本国的文化规则和话语言说方式.其次,接受国在坚持本国文学文化规则的基础上,结合本国文学和外来文学的特点,对外来文学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再次,文学的他国化研究还应该注意,文学的他国化必须与接受国当下的语境或者说是文学要求结合起来.
10、跨文明对话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答:跨文明研究的主要方式有:共同话题的对话、共同语境的对话、话语互译的对话、杂语共生的对话与激活的对话等五种.
三、论述:(54分)
1、试论述跨学科研究.
(1)定义:是以文学为一端,以其他学科(如各种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为另一端,对它们相互关系的研究.因而又称为科际整合.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知识形态的一致性、共通性,同时也彰显文学之为文学的独特性,把握文学的内在规律.(2)必须注意文学性与系统性两个方面.(3)举例:比如文学与音乐:《诗经》与音乐的关系;文学与哲学:存在主义与文学.
2、试述文学翻译中“文化误读”的消极作用和积极意义.
消极一面:“误读”就是对原作的“曲解”、“误解”、“改变”,它自然会导致文学传播中的部分失败,使译作读者看不到异质文化文学的真相;而且,翻译界已取得共识,文学翻译应最大程度地在各个层面上忠实于原作,所谓“信、达、雅”,“误读”显然与翻译的宗旨相悖.如上世纪30年代,中国学界有人讨论哈姆雷特的“孝”与“不孝”问题,应该说就是翻译“误读”引起的后果.
积极作用:(1)便于外国文学作品在本国传播,促进文化交流.(2)在“误读”中可能阐发出原作中一些未被发掘的新意,重新发现原作的价值,甚至“创造”出文学名家.(3)“误读”往往由译者自身的文化历史需求造成,因而它也能促进本民族文学的发展.(4)举例:林纾对西洋文学的翻译,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意义.
3、试从形象学研究的角度谈谈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人对中国人形象的描写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随着中国国门被打开,19世纪中叶以前通过耶稣会士和启蒙哲学家塑造的中国人形象发生了变化:(1)、态度上完全相反:由喜好到厌恶,由崇敬到诋毁;(2)、白人比其他人种优越的看法盛行起来,中国人的衣着打扮和行为举止都变得丑陋滑稽;(3)、在思想和性格方面,中国人“善良”和“高尚”的神话也不再时兴,代之以野蛮和麻木;(4)、这是由于社会意识形态的作用所造成的“社会总体想象物”的变化.
4、试述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答:比较文学的三大学派及其基本特征.
法国学派,主张影响研究.影响研究包括流传学、渊源学、媒介学、形象学等研究.
美国学派,主张平行研究,指研究那些没有明确直接的影响关系的两个或多个不同文化背景的文学现象.平行研究还包括对文学与其他学科如哲学、宗教、心理学等之间的比较研究.
中国学派:以跨异质文明研究为基本特征,主张双向阐发研究.
5、试论述诗学与比较诗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比较诗学和诗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从联系来看,诗学和比较诗学都是以文艺理论作为学科的中心,都在探讨文学的基本规律.但是,二者的区别也是很明显的,首先,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对象不同.诗学是以文学实践为对象.通过研究总结文学的经验,而后上升到理论的层面做出阐释,建立一套话语体系.而比较诗学则是以各文明的诗学为对象.在世界各文明中形成了各有千秋的种种诗学体系,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都在一定的语境中对文学做出了探讨,但这其中的差异也或大或小.怎样沟通呢?这就是比较诗学的任务,让各种诗学互识、互解、互补,以期在将来能够在多元化的基础上构建一种一般诗学(共同诗学).其次,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范围不同.诗学一般是在一个文化内部进行的,而比较诗学必须要求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与文明中展开.如西方的诗学体系是欧洲文化和北美文化内进行的,这两种文化实际上也是属于同一种文化.真正总体性的比较诗学就必须在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当前广泛引起学界重视的中西诗学的比较研究就属于比较诗学的范围.最后,诗学和比较诗学研究的方法不同.诗学常常运用的是归纳推理的方法,而比较诗学则更多的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比较诗学的‘比较’,不同于一般学术研究的比较.比较方法是一种辩证思维方式与方法论的结合,它是综合的、多层次的,也是分析的,它超越了一般民族文学研究的方法,从总体上与对象构成了新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