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震记录、预报相关的历史事件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26 21:32:54
与地震记录、预报相关的历史事件
xZn"ɖ~ҕ\RN)WuJw;<5`C1I lf&I6;#"W|'"T՝fZ gw_~ձ2{f`{d[T-0DYv)g˿O'~_?$7DKcg &YvgL9@c Z/Mna3jѽl^ \c];Vәz37c /pY5<8L؝ˋ}l&}lE:SxB~,co?@w>ٱ \ X˄b^KsU{'NyOg( 3Dzxξq_>.}I5n J^8vdvXdRlla(7l+8 ۊam΅AnP?R.|ؖN/yg|,*$V<Ϫ#,S S/Tb~rxYy_C QwfcnlLi>i;=gtXՍX sW\Xt m ujb@+a%gjvv0H6M V6"&2c JDV6RV2a(y"HA(>EXv욚JAbQ+`:?sM-8/4~x?|p$RX8h-O>^icDڜe˄;l2)|ZjqrG%`Wf\bPQ".r ?^j \Shӫܺ 'fxo=gxL.M:Ⱥ)Zu0]oD'LGf ;@whcw: -g@w48,q~  Igv$AQhljP8Cj8KL{@Hl}%i#خLl .$uz"W%86M Ϊ؂+NK?Ɔ ^ͫ^y/Vdi[Q~t[7ŢSa \:YD9ۮ#垱̻1EZss{UԂ5W+5G+q[&xqp`^ϑg*@[' ҆5Zw:tOWsMрnDnAzO/Dxg ,i'nd$a;۝,sGAma/ Jo,wMgyGo:b$B:Ub8!Bٽf1[S|>$dGz:p(^V8 _St~,*CF{ԲB S~D'6,C X @8UTW"^ xBP/Ɛ1β,cN&a  \__x}"Q`!6C,"nzF3}>'yfMIWJZ/~/.~/:qD]|?k΁ T/PO?}b:F uXw-K۸E).ib UGn>Ta[." nMճcW%yuO β @ ޶)ZAv=j?[^#]-٢ò3p5+]"ϊXdyB=S'VlxA18bF5G (*_ >EC6A4sGzQqT(uE_}yA;75 ]gD5cB6|C-(௮"J@lgae.f*023i+ ̧O`ɀ4Ku9}ͪs,pY5Q6,͔n 6fA:jVp]WH#0J@CQ`A"H)HfWb7fe;j!g- \Laf t%B\LfiI}UU#d#{wYu݅q@}D|Rbjjw1@F Aʍ,D[PE2E]-ڸf tKݖ2,La=ul3@E/˙"[HROmm4EFNXF_!BT;_N% ,Z5*e>|h=s!]N)HE8\)Eexd*T4yef(hk(ڻ>J żЀ,ĹT&i@^+Dh6A'bZ!x~&K]tX@1!,F.% :d8H{BVD3@W.n %J|XE~O٬'kI;[(a&ʃQ(l>DbϤs|#o@ȫhܨk^WMk?Ȃ_b4HuݦzQvGm߇т 䫩%NTT()hBXAC/`ªU1[јD1Eጎv=Z;$Ef,WxMQ3(Z~̓,P*#(&xQ؆֤(ps$̈́j+4G-gގڸo4 E2|-JMNGĪvR1OGD.[RGz>* HM=h[pG_OuFDStp|.zVS`Qw[~)pB/^P܅?M;9T">/U2%wUp#ERa=<@tǧU "0B8r/(LhB*A8zwOQ78.뽳"dװ9"+ ="~8m"b(zԖ6E k_ q㖆xj0a9 P>)o4 >xXL݋@M҄8+lձ[YCFgIq8C*2XmR(PiJmPT>a?q. |L [h5EE<==׺zpcݨFP5Ԁ5@r7#(Z! DTN=&6 zQ߻'5Ykp'ˆKq{{*\*bY(C?=CM֬ 'VvM3 ltn+SM9>|(LXf6OI&YI6N ImYu.6 CI¿aȃ=v(`'VNx"a v$I1;;\x+? 1/);ElIe+~hRxA|;԰1{eգQj[L'Q~2xm]"^zVٻ8T"~9q*Utu߫:;5QguMf)^ݙ;Y T½Xխ5#I,Qz~3:wx멗վüL:I$4!nV=Ѻ5$WGASqQf"UGDHP|\ED,OiD_w𑥔!m,f_,f-Cc`M徯=S(+ єBc|d>jlAy S 9m]?EY4q.􈮼J\-6E\ˀU+w^ա2wqG6 Qk< Dلx@t1wr('c0܊xM[.I#o2zTej@G7Ҋ9 =;]gY%wԳ5Bx@MD( QOU@aP͟P]ki&8

与地震记录、预报相关的历史事件
与地震记录、预报相关的历史事件

与地震记录、预报相关的历史事件
历史上最早的地震载于《竹书纪年》之中,共记载了四次地震,其中最早的两次发生在公元前十七世纪的夏代末期,一次是夏"帝发七年(约公元前1831年),泰山震".另一次是夏"帝癸(帝癸就是帝发儿子桀)十年(约公元前1809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 ,地震,伊洛(河南省的伊水和洛水)竭.
"《竹书纪年》,据说是晋太康二年,在魏襄王墓中取出的,是用隶书刻于竹简上的的编年史,上自黄帝,下迄魏襄王二十二年(公元前279年),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原书早已遗失. "明代以来流行的《竹书纪年》被认为后人补作的伪书,称为今本.后来王国维等搜集各种古书上遗传下来的内容,复元古本成为《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订》.虽然现在有古本、今本的真伪之争,有人怀疑所记地震未必可信,但书中所载地震已有时间和地点,以古人对地震的神秘迷信,不能是伪造的,必有事实根据,才会保留记载.此外,所谓伪书,是指已不是原作,并非指书中所记是伪事.因此,夏"帝发七年,泰山震" 应是我国最早的地震记载.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崪崩.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地光闪闪,地声隆隆,霎时间山崩地裂,河水沸腾,高岸变成了低谷,深沟变成了丘陵.这是《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篇中对周幽王二年(公无前780年)发生在陕西的一次地震的描述.
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许多古籍都留下了有关地震的记载和论述:如《吕氏春秋》、《国语》、《晏子春秋》等书中有关记载并不只是限于著书年代发生地震,而且还记有较远历史时期发生的地震.到秦汉以后,地震记录史不绝书.自《汉书》开始,就把地震作为灾异列入五行志中.
东汉张衡(公元78-139年)首创了世界上第一台地震仪.东汉永和三年(公元138年),二月初三,安放在洛阳城里的地动仪,突然发出一声清脆的"当啷声",仪器西侧龙口所含的铜球,落到了面对着龙头的铜蟾蜍口里.根据这一迹象推断在洛阳西面某地发生了一次地震.消息传出,轰动朝廷内外.然而当时的洛阳却安若泰山,大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毫无地动感觉,于是有人便乘机攻击张衡.正在人们议论纷纷的时候,信使骑着驿马赶来京城报告:远离洛阳1400多里的陇西一带(今甘肃兰州、临洮),于初三那天发生了地震,证实了地动仪的测报准确无误.
唐宋以后,方志大盛,对地震的记录,遍及全国,且大多比较详细.许多笔记、小说的诗文集中也常有对地震的描述.
发震时刻:1303年9月17日
震中位置:中国山西省洪洞、霍县之间的赵城附近(36.33°N,111.7°E)
震 级:8级
震源深度:约17公里
山西省汾河流域是一个多地震的区域,是华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汾河流域在历史上是一个文化经济发达地区,一些重大的地震当地各城乡都有详略不一的文字记录.1303年9月17日北京时间傍晚8点左右(元朝大德七年八月初六日戌时),晋南广大城乡忽然大风骤起,声如巨雷,山摇地动,山崩滑坡,地裂渠陷,村堡移徙,城陷屋记,这就是历史上记载较为详细的洪洞赵城附近的8级大地震.破坏区北到太原、忻定,南达运城及河南、陕西等省的部分地区.山西、陕西、河南三省有51个府州县的志书记载了这次地震的破坏情况.破坏面积沿汾河流域分布,南北长500公里,东西宽250公里,极震区烈度达11度.
这次地震的破坏和伤亡极为惨重.霍县、赵城、洪洞一带南北长44公里、东西宽18公里的范围房屋几乎全部倒塌,官署民舍、庙宇塔楼无一幸免者.赵城县郇堡发生大规模地滑,地滑范围从东北的郇堡桥、韩家庄至西南的营田、北郇堡一线,地滑体长约1600米,宽1400米,滑体上的村落随滑体迁徙好几公里,滑动体并摧毁许多村堡、水渠、道路.地滑体附近及其以南的马头村一带还同时发生泥石流和河岸坍陷.灾难席卷赵城以北的霍县、灵石、介休、孝义、平遥、汾阳、祁县、徐沟和南部的临汾、浮山、襄汾、曲沃等地,官民房舍均荡然无存,地裂城陷到处可见.在其外围,北至忻县、定襄,南到河南沁阳,东至长治、左权,西到大宁、陕西朝邑,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整个震区几无完屋,既便是墙厚地基好、柱粗梁多、抗震性能好的寺观、庙宇、官署、儒学等大型古建筑亦被毁1400多座.但位于临汾盆地与运城盆地之间峨眉台地上的万荣、稷山、临猗三县却遭破坏轻微,特别是建筑在峨眉台地顶端的"风伯雨师庙"完好无损,除建筑本身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外,还与台地的地基性质良好密不可分.该台地构造不太发育,其上覆盖着几十米至百米以上的第四系黄土,潜水面深达百米以下,地震时不出现砂土液化、地基失效等现象,使建筑物免遭震动以外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灾情相对轻微.
关于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吉县《大帝庙碑》所记"河东地震,压伤者二十余万人,屋之存者什之三、四".万历《临汾县志》记"于时死者二十余万人,祸甚惨毒".《元史·地理志》记载,当时太原路辖二十余府州县,包括今太原市、晋中、忻州和吕梁地区的大部,人口为155321人,平阳路辖五十余府州县,包括今临汾、运城、晋东南地区的大部和晋中地区部分,人口为270121人.两路合计共有人口 425441 人,这次地震的死亡人数约占人口总数的50%, 极震区各县高达70%.孝义县贾家庄元墓砖壁上的题记称"倒尽房屋,土平,人民均死无人埋葬".由于灾情惨重,元成宗铁穆耳发钞九万六千五百锭,遣使赈济,伊免差税,开放山场河泊,听民采捕,以渡灾年.大震后余震数年不止,加之连续三年天旱无收,人民饥寒交迫,流离失所.这次地震灾情如此严重,除因地震震级很大之外,地震发生在晚8时左右,人们多在室内,房屋倒塌必然形成巨灾;极震区主要集中在人口稠密、地基软弱的大原、临汾两个盆地内,地基失效加重了建筑物的震害,该区域建筑质量(特别是土墙房和士窑洞)很差,极不抗震,加上震前无有感地震,人们毫无警觉和提防,震后各家都失去自救能力,当时又无救灾力量赴现场,遇难者难以得救,因而形成了奇异的灾害.
明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日( 1556年1月23日)发生在陕西省关中地区东部的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史称嘉靖大地震.
现代科学家根据当时历史记录,推断当时的地震强度为8至8.3级,烈度为11度.重灾面积达28万平方公里,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南、甘肃等省;地震波震撼了大半个中国,有感范围远达福建、两广等地.余震在半年内每个月都有三至五次.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陕西省华县.由于地震于午夜(子时)发生,多数人还在熟睡之中,加之震中区人口稠密,房屋抗震性能较差,因此,“压死官吏军民奏报有名者83万有奇,……其不知名未经奏报者复不可数计”,方圆800公里(明代《嘉靖实录》中所谓“二千里”)范围内人口有六成死亡.至于隆冬地震,灾民冻饿而死和次年瘟疫及其它次生灾害而死者,尚未在统计之中.
在西安,地震造成本来高15层的小雁塔塔顶被震毁,只余下13层.
据清顺治《邓州(今河南邓州市)志》载,地震当夜,邓县、内乡“闻风雨声自西北来,鸟兽皆鸣,已而地震轰如雷.”
甘肃庆阳所属各县“山崖崩覆,穴居之民死伤者众以万计”.甘肃平凉“城中死者十余人,而山居穴处死者数干人”.山西永和县“穴居者多死”.
潼关(旧城)附近,地震时“山多崩断,潼关道壅,(黄)河逆流”,由于山体滑坡堵塞黄河河道,从而使河水逆流,倒灌渭河.地震还导致渭河河道北移五公里多.
渭南县城中人和街北,“自县治至西城陷丈余”,“中街之南北皆陷下一二丈许”.
包括华县、华阴、大荔、潼关等县在内的2000平方公里,各类建筑物几乎全部倒塌.华县“堵无尺”.
大荔县紫微观和朝邑西南的太白池是面积可观的湖沼,“经地震平芜”,湖水干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