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圆宵节的一些信息关于圆宵节的信息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08:45:48
关于圆宵节的一些信息关于圆宵节的信息
x|rjIܺOfȨlzHhK3b$@ML%sSB9BՖemVf 8{X{p/V~Ẅ́y2~֑o57G?]aA-*TnT._^8*u풎VX׆y_56k}㮮vGţ2SLa;,xWUK7R~kn9:ޯqL}08 0ܗ`8ŵ}trwNO5GqՒNS/е_B;*sj2v[vK]ٗV hS [-Cia4`ޮ:xɽ<sM|˻' m6nICuBZH%~{+`_7ŃbF*M7oXB)5xW[/r{,o&XEѻcKtK % ëB]Oz͖R2.՝UJetcPh8eR dtz9';`VLgOf}>/٘Tl FY_nJxViu=d/ገq_§HlBۍ>XqXT HuSX[)ڵW8m k*Kay68ŪP?z`ŧXkxϐ#Ghyj]6#5̆t-IW]~;\Au3wge"qyU4̢ mzv3$`* M\WU2a<ɻ u&a_%]u t)E4KRkgMbRËnTqt}=,テ`~gͥ~TJ=BlKUw5[%21.qqfͽ;:UttWj5}<@7N: r1ІǺ{bIUSWn?wXƍ>9Kؒav.ղ|^ EC<2g30 \*`XrCm̽,B"7 :Vp1N {6>H^-}R ;:V7~RFx^񀣆14_/!Էmc;lg+ qeԘfKFn}VXE}8#jO&'wO<_CCz}|̟pCwj n|H~e4dv sGW;S/cpjW%Ą l1rs^{j`鏎oa3GWA'Y/iH!ַLvØnX5,e?o)jޢk^;Guh ȑ 2S TNN\4G.LVfLЄg%SC:Վ{ՂZӬE7Bnż 'a.yQmna,w20AyC`wU$c4\"׸D`x %5.9[I '+IOI(q050:hԿ/Tu{%zvn7,W9`_)y5]H ITv NTa?x;KIŲi=I/6g b?=bUcv{3aEX$ ]/2@7ne 4pi]7& 5.ý?;{! ˭K%`Gڏ&!3 :  (r< ܬ/E'05icvU Fh'/ ?d&E@e#V̗1Ǯ4aAΉ7 h6e(U(Uw@GG !ZluYtʡ|a"yT(s<1 hׁ׵58?q+l;fxF!7ɗ;uf= An!@iLJTam2@D`+H]y[9eVWŅթB" з6# aC^H*ֳĤ~2Vw~f*1Q cyWGcwsWI0P~E77MBj0@fC_b4UQpo 9q@8U]bb@@}Jͤ9TnB'Z}pyG&/RoX7/{~7Y!݉IWb^zh<Ů޹x&5-qP1rc%@#(م3,7m!0K=ߟΔf<ǗLYHն*sMY $"E?g3 `TG'l8ͤ Dać|*b@ S3ԄL~T^C' P_`n*>SmI I`wxNd!bX/Cb;xt@;ZT%on$d '^m0D[ziU^J'%¾%X"b` +xrlr!L<ó>{jk7 ll%Q2"!è|Bw^0z*sa ,OVzyk y"H}Y;08I`zyx`1Q2`y`1b8;"āu'X2@n#WzInc 8{:ycg 5lJ >݊9V&C!^E6;(<УIΝBX,-:p4:vc`r-%S}Koa4,y7s(n\2p~O0At0@[vcapl55L %?F (_hfeY2"6KkAg)M͟jd9bk`~O 0R Q'H`k4i^7Mąธ%a|Qyhc-GzBbd'8Gg ޸CkzP!S8,\^Wj@&3ۄ4dOΛ]cO[$`8M$c5 (pFЂ AE&g|dD$$dk]Jʠr7*ԥLHQ Q4!(CR'_\.u:L/. [o+SbN6#WL.]G'* as#[P c mNr1*6tKlr[kzwBl79d䷺G>ov^`5UaәڔM'A&0^m u_%‰ @/Ѳ+/j3W!IgOw`}{{w" 6  9>>.3LYD. R3ώ!kuP)zdHR` ;JAyEh&2hOt}xؔ/mb$s|[a7"Cٸ!s\ qQUWmKL{IjK8ץ&/ ( $;tPy,>"V`fW}|o!-l Θ˧e۩8 -|Hs<7Mu^ njvXtyOA=.R4a/SBx/@]!*V?F5[䉳?vz>'9:dI_^>@ǐ8^bh4O$u6_`I!b{fJ@Ye6)UX4Uᛕ$cW2Afb=KĆƘKV'Z}dY#JR+MIJG1:WHt rF2?b`)B5A! -[%voٗ㪀JJZc9bK2T #]~@2Xـ0 76J{Aq Z|]cxS`^sIFTr`.^`{Z722Rݤ HPCċ`K9 0c]Ź;0nOﲛigeP7얘K2-C_tR}3~˝tYgAjkZeL@p6Ɨ:ם8ª4FOB̪_As&%eX :C~uwlƪIWA Щ R9tB@h VR|8b1TBF__i s5)À[cZ'挀Gr*-R*chdJݫ~5(c [*E! PIu H(6.t&F,%.~]^}=э3ҏB 3c Vd,a| l=b~tRvPPChb/ ~ц19yovDM̶6a??9l 7+-i AP3△`So·!-,1p[ XWh[}H8ԟ1>=!4^stNO]#|L ?BjeeLfģp,-#1l3m^C c:k#S0bNe4]#d?(O?FKOT<힅ݳG_E>j0mHa4 <);2Z-lE%dW 2_}KމVh!hp^!zi */wd$eqم $6.:LL|~R3IGDyxMS.SJ@LьЅ=*}BoR}ue:b%%c砧9&&3WBtoW9!6;lAL3"5%{[̤ZhG_M}^g*`r@%}80SXK#⍊aKbHtmú*& Ԋ&(:FC V%S7h ) ;q[&Co3'?(Js(_oOz4|qdz Jl )+'xIh2]Zs]>~zyx9s ,Tm{.I>61]:xQ\{+ՀgvX~FD9[oba~{DC{Gh.q;tlJz+#K3:3͹y߻M"$&f=wR+مThQ[.v79lsA?|;| bPq<{ܙ&)#drvfcB}FhGĂ Q۸t}16^mر٢/դe+)=KC2؆k)&;Q C;F8V˴Cy /=6#fe@?,&".]LMtAӥs"h_OL{o޶Q[SGLGٟ[ÕD2F{G_hW=\ɝi͝Kk%ߐXN\)nIW~=JY&GA0 I#IL]3Ȝ{- +IfEyc)uo~f%afI l6cPA$Vc쫙֌}V/6DLv ٞfzk {!0[x=~ : }mh -~#ܮ)͜kS L8^0/\GJHUM.K-}DN3lm)˾Kx!pHL|`LMʕܠ[/KgLW ,Z}e5Qcªu36!pgq`@3$@8goQЬ Ę*.˶!ͦ2%]Pd4~9b3>\LSQ5cٮȈ!]H)F CMUz/}wnŲ!E} ?k17Ů&eYu6* ad/2JnXWӿw}gNj@zgO֦ROdvoܳaquvfGIEAјV[c$NU&; C)oK%G*I :#1bt$j6eCNlR-"O v}X"KB~i,@6?\|Gi]Nh^s;=5b]N**Z J/sXTi\J3ʗ!,B}UOVA? ]IYѧd a:}갂]PѦSzÖJ͵<1qP0Rׇ|&94tOe&=jjw c=6 K41zLfpV#|i$]?fw/GAfL*<)^LmZh:=61cW朗A>_򖦉GDޜuٗJ`M#EZI=Q]*n3ɏdNr^vLERD;s/{^|͢T Xb4kӶlA U9|._MWzo ҟ-*9!ӰΥ 6Lm#n+2W1a]1ӪrvNjSzWR_s*.<[y;JXNU,ێcrжޠC~9 klQ|k>qyyn+BF.ہb;R삄GcͥoD܋nL;{"2eۘOk,e)Ou6KcՒ ;y;4ك9@:T&ٶ3fCwkսf%q iU怊MO>1BR owp)C8ԫ#trFd Ϯď&{ʜ-L+`L:$dLN6̲9C!t [S'У =j ,9Q1F -3drE<{ca讗TJ}NNmG?EY\"Rlw2ZsgRvQB~92rÉ״2zUr\,m2Ԝ;Q9Q(G#X}ť7Ѻ45elJm=ʉA˅*t>jkĺ{Qӓ4g(lcٷ3cK35n3̓UO6SjX4LӰ[ ɹ{bA`"](jo8wNV5ێ)L}zB\qT?al,/o~9"00?1Ui`́I"ysr֜܀Bc0Rb6)#((QvO4V6jGVIXP=Ow=xc~3;n+:OwWi"V$3FcJQ`I?_C05Ya=RvAt&쥗

关于圆宵节的一些信息关于圆宵节的信息
关于圆宵节的一些信息
关于圆宵节的信息

关于圆宵节的一些信息关于圆宵节的信息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的历史】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汉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耍狮子
“耍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舞龙灯
传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唐王李世民,于是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乃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龙灯一般由竹木、彩纸、布等扎成,节数为单数,长达数丈,节内能燃烛的称“龙灯”,不能燃烛的称“布龙”,舞龙时,领舞者手持龙头,数十人举起紧连龙身的木棍,随于其后,整条龙在乐声中沿着规定的路线和队列奔跑.龙就象活了一样,民间以此习俗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猜灯谜
又叫“打灯谜”,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历代人们除游灯市外,又有迎紫姑祭厕神、过桥摸钉走百病等习俗,有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舞狮等游戏.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南北朝时代元宵节吃伴和肉与动物油熬煮的豆粥或米粥,唐代吃一种叫“面茧”的面食和焦饣追(即烤饼),到宋代有盐豉汤和绿豆粉做的科斗羹,并出现了“圆子”,此后元宵节南北方均以吃元宵为习.
传统社会的元宵节是城乡重视的民俗大节,在城市元宵喧闹尤为热烈,它体现了中国民众特有的狂欢精神.传统元宵所承载的节俗功能已被日常生活消解,人们逐渐失去了共同的精神兴趣,复杂的节俗已经简化为“吃元宵”的食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