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谚语大全{意思}气象谚语,还要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12:32:30
气象谚语大全{意思}气象谚语,还要意思!
x|n+]vޫHj@l7:ϒ /(γ( HQ'8ȣͽ|^mǗ#U{\{o[ou4~uTO[gu쾱77tDͤRE]o&qսElgx뼟.>l);8z>ϋ_벛 e\%~iuI__Yv._˕Sʨ ,c*g+XLijջ3yb_TA[_Su ժϖ tp3I;{ L:=؝?#X݉of)J;{:L>~3:/21f2;Ioz*1Ps~D]bj"bx,xt8Ctk3Kӓ}7gKO~}ogj9[#ҵo}̦:ϪYRSս9ATe[SAt[u䄖NAOFslio5&mː>6^?OGUt27ΣlRMBl/ 11m>:p/ /@# ql-vӇjZw'~o| l-i(s/Krخ9R; `+wXf=<^vO pL \BY(\$2 nALfvA05 Ϟ"0n WxC龫lӂ58qk;^qԳJG}TTg:UAka|Zxd=*<(1)@ϲez(MJN@.@2:~ R`7T=5侀w5yd<=╲{'ҭ_,2 'OEt}f(|AohWOɁ0t:Njzv #$c::?~FDהJ` .fu}pz4qӜtOEκ1Xv*oڏK>B%@F>-|jNu%'10P2pб'vNȦվjQ͈7ᩨ~]ar̶~+4IUKk{UH{nJݛ7w QeoTZejviW&y;܈קrCO+oGT*=Y'P.7*SQAV6:uy=XRj哾)|b&gBEc;[ts5&5X{NYZs7@J{ʍg\7ԡs=-yl`w1Sg39W>CM^İB_O˿Kսۙ(^[rQ`&)@-Ty{qh֯?tY:[X=ע(D<%M; C˧?I>p"їXf;978HU]*㳓U2t1 c1ļїQ ):ɬwC3rm|"W%#"NV(X.V)Kwd9~h}{:dӲdz[} /AUSѼc&Xo=T{?Qp=~9~~-g9꫘;x3e8=(^Ř矧?Zs;ܺWa*=M%2B/.NqNU8՛ZT+k| Os[כE]ȩ2m=zyl|TT:Y-^%f 礮bgr,6`cv)]@7Z3֡Bw/JffPM&<{u]U dž^ʹƣ ߫~AH BgZ.Bk{{5'nA6wL*g%)mB+[>9͏X_ r},J:yF8M=Bz ߍZ[6ēٍ;y# _rwfNgށV'q*R7 p8X& ˆ0@j@j-&TCƸt[³Aǐ I! F=6 ǰ";9Svj8½7fLcZsj3|G%C™ v6?> Gd6t$)~I3gT# oGFeRu>uht3})\|6jlӀ3/݇{3~hnwXSn:n ,('y 9#(ITW\}-` &0 .Ʊ`HɜEhTvE|:i3/>1n͸s7 [c|jMӻҽKg"ĊURe[@ؗgI K#V`/Y\-fPP Vf$&z޲+#T&fk}y< (iGPK ݶvrhHGĭ;Cu& a*u@a6:,Nu3q[Xjh(FxXuͽo:gE1ծ5~x&`D7kx{/e;TWB| "PB[L»/Â΅,vӒȥpHlO ΠV94!tN^+[mMX:ȏHx @3#{T*DN43^v)_g$;jnHezPvyd[O Yϋ` 3g,kХ { vV^[7etǗmay\ d{gp+$ĿVl,DNW%MDôoK^! d ұomqj0*, y&`/jye `x{]iA53^=L~A<Rb ÂTj߰]P7NM(ĺ}O1YlO흉ۅ1+XTivmc齊XQG^/; }&r' \&'r?TtLWX-~yvjd*~xPuYTz?klB wqd^V|{Wk& MtKJł#u[I+eԬo Թ:,Fam>?eQ%#C#m3}W/!8>URx%L7uG3JY,;!dtzE cɈ @KgRLKcRᰥV|ډ2Ԋg& 4)igfk4^.3/fQL^&}h,nv-0bhn*t٬'`0򶎑9]|AѾ*a]-KR1%UuLjFH9Q8}ip -Ffi M_J6}F66 u&Eɜw;^:\Jǘ}1QSW9BPg\z,^vOOaK\'pR2ڝظ^&e,;<!ڐ;Đ!(lO.MN(~޴[13/cu*71a{f_s>?gx/Se]'Sl-o7! PTl/AZ &B:I[YH7<1ߝJEo?~aQ&+:]>lѮ$OvZREr˵0w羜wQn EcQ3! h6W/x>ogd̡P89 kfRt晬tmiO,!rihWt_ܦxeLZ8MU?ܞ!QPyMГ_qWfu XK1`$1%<%%L"ϔnӒ8/cŋ%l0z[Mog?, 5ϨTO7>Ջ@Ɍ i~VT^=۸ u74cv_ʻ9U5>C3q7PJwgR٭DٱOX*P1~U@ 6]`ۦ^m~l[<')(Бo7,i*F~gy x&؜0pX w1W hݙF1mǚ y~[+}KL %Ld CLh`eKdYşRTɌIP0=(EW "_J3Q΋5\ ~Cz,lU!qkE>̨'3Ӻƚl fVY7 x &nO=y57 k?y?6s+w79Eo?&{Ce?cY{(Nv`eeSW趽 I*(*'aqf~_E}Ȼ{_]}(.:*#PbGüxT5~h_^׷*7e҂KZ6쓜I :V}6|b/2.N-T}qa'h**-FW#K5r]ȩM~2_sJiX.c^{2BDKLvd eTF)a^ڃs`#N~)gq9r7,e I}|n,mA,Yٽw8ҷL˽y#J$Su1oRY-y1Q_zRՕ ݪ{&FNb*ZKTTd|Q["^iͷh-0ضIOq-SB硶"Ic޻|S.J6}m&RٱŮ~`l+m8lb;R)Ycֶlapp7I &ÃR2!OB S+9"}W_EYE 3RInɈp¹OS興Mh>:nx50A\e8=ݬb gtK zmp2٬Pf"қyX7W$|>' a ;waݫXv\7޼i}W$~k6|X_(3m{UbLB} w($,ǻ|b}3fY]=0GB{&g`ɡ3űx!E_&Y­qKmI{:d@藜c;'DϝG(w' Gm.bGռX`t&݉[>`G{?}^d\D͟ -u˖(Kܚex`<~wsZџ<НC3%"bhJE>]yϦGE`2炷JWE)2Z,Z.59mVk.ro–9`}۰+]Bd!>Ϲgz%I(qK!Jp[4hL>4 p>S=A.=X26;^g}q~H>"NO]X⹠{{ƅ9{(3LxtuޣIe=0251$˩WltB|5eB2YF xg5OqJM4*#56=uHY0oYT?ͫܛ\ߡ{re$|2?L)Qx%YM:4WBa]zY_ӛ:s_K_c=o?Ќ+x[=O;9b8i)IUϜr߸3}tV+=f `!iWn@ds#Wkje.obZHy|ϼEM ㆶ2Er}rPUuv* d.2_ITLRn?R2S 6i8gIPc0?"d=J@ =RKYxU3+P[wʲxt;D$LVibƬۘګ%Y,ڣ_1 0.`T* i\p&nb{s5on蛕l&Dsvns]!2A/MEqפ̂pXs5'U&]xZ+o돂 \ to:vȱ̢72>`4q`O_Ww`9~0ꇓ)]~Pم;o7?? şQ??Yk?/3k_߮ꍈXM40ei˗y$fn]uu_[Kd;

气象谚语大全{意思}气象谚语,还要意思!
气象谚语大全{意思}
气象谚语,还要意思!

气象谚语大全{意思}气象谚语,还要意思!
1)认识自然和总结生产经验的谚语:如“长虫过道,大雨要到”、“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
  (2)认识社会和总结社会活动经验的谚语:如“人敬富的,狗咬破的”、“放虎归山,必有后患”.
  (3)总结一般生活经验的谚语:如“寒从脚起,病从口入”、“早晨起得早,八十不觉老”.
  中国谚语大全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打柴问樵夫,驶船问艄公.
  ◆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头回上当,二回心亮.
  ◆发回水,积层泥;经一事,长一智.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老马识路数,老人通世故.
  ◆老人不讲古,后生会失谱.
  ◆老牛肉有嚼头,老人言有听头.
  ◆老姜辣味大,老人经验多.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吃一回亏,学一回乖.
  ◆当家才知盐米贵,出门才晓路难行.
  ◆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真把式,连说带练全把式.
  ◆多锉出快锯,多做长知识.
  ◆树老根多,人老识多.
  ◆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要知山中事,乡间问老农.
  ◆要知父母恩,怀里抱儿孙.
  .
  “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由来
  据观测,在我国许多地方.如见蜘蛛张网,阴雨天气将会转晴.如见蜘蛛收网,天气将转为阴雨.
  蜘蛛能预测天气,主要是因蜘蛛对空气中湿度变化反应相当灵敏,在蜘蛛尾部有许多小吐丝器,吐丝器部分既粘又凉,当阴雨天气来临时,由于空气中湿度大,水汽多,水汽易在蜘蛛吐丝器部分凝结成小水珠,这样蜘蛛吐丝时感到困难,便停止放丝而收网.相反,当空气中湿度变小天气转好时,蜘蛛吐丝顺利,便张网捕虫了.
  另据研究,蜘蛛的腿能感知20—50赫频率的声音,当天气转晴时昆虫易活动,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蜘蛛蛛很快就会发觉,所以便添丝织网,准备捕捉.这正是民间用“蜘蛛挂网,久雨必晴”谚语来观测天气晴雨的道理.
  “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由来
  来自: 长征一号 (苏州)
  有一年,慈禧太后忽然得了重病,头痛,心痛,肚皮痛,病到奄奄一息的地步,急得满朝文武百官团团转.北京城里名医车载斗量,可是对西太后的病症,都束手无策.是没有本领吗?不是的,实在是责任太大,在用药上为难了,轻了不见效,重了怕万一失误,吃罪不起.所以,弄得慈禧太后的毛病一天危急一天,眼看就要横下来了.
  新科状元是苏州人,奏了一本,说苏州有位祖传名医叫曹沧洲,绰号赛华佗,有妙手回春之术,将他请来,或许太后的福体可以转安.
  曹沧州像个乡下佬,平常不欢喜开口,走路也是慢吞吞的.这天,他接到圣旨,顿时面如土色,抱着一家老小嚎啕大哭.他认定,西太后若不到不可救药的地步,是不会从京城到苏州来请他的,治不好西太后,医生要殉葬,自己这条命是有去无回了.可圣旨不能违拗,曹沧洲只好硬着头皮动身.他一到北京刚住下,就借口路上受了风寒,便卧床不起,其实生病是假:要摸慈禧太后生病的根子是真.头一件大事是查看她吃了些什么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慈禧太后每天吃的山珍海味不说,单是人参一项,日日恨不得泡在参汤里洗浴.还有燕窝、银耳,更是当饭吃.曹沧洲想到,医书上早有记载:“滋补过多,必然食阻中焦,中焦闭塞,危在旦夕.”找出病源,他的胆子大了,便去替慈禧太后看病了.
  曹沧洲未用上好良药,单开了一味草头药,只写了五个大字:萝卜籽三钱.看得众御医当场发呆,个个舌头伸多长的,认为这个乡下郎中是进京来送死了.他们都懂药性,萝卜籽是括油的,西太后一向要滋补身体,这药分明不合西太后的心意,但是曹沧洲亲手撮药,亲手煎药,亲手送药到西太后的卧室前,等候她喝下去以后,这才回到住所休息.
  西太后饮了三钱萝卜籽的药汤,当夜通了大便,第二天一早就起来了.她第一件事就是感谢神医曹沧洲,见面后恩赐曹沧洲九品顶戴,还要他骑马巡游京城,曹沧洲得了皇封,回乡时人未到家,地方官已经替他造好了三进房子.从此后,他在家专门为地方上乡亲看病,不但施诊,还要送药.逢人就劝人多吃萝卜,日子久了,苏州便有了"早吃生姜晚吃萝卜,郎中先生急得哭"的谚语了.
  还有,谚语为人们对生产,生活中长期积累的经验进行描述的简练语言,这个就是它的来源.
  俗语,也称常言,俗话,这三者应该是同义词.俗语一词,已经普遍用作语言学的术语;常言一词,带有文言的色彩;俗话一词,则有口语的气息.
  有的文章中偶尔也把俗语称作成语.俗语和成语都是汉语中的约定俗成的语言形式,二者关系密切.“约定俗成”这一成语,就包含着俗、成二字.但从学习的角度来看,它们还是各有特点的.试比较下列例句:
  甲、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乙、弱肉强食
  甲、多年的老歪树,直不起来了
  乙、积重难返
  甲、后长的牛角,比先长的耳朵长
  乙、后来居上
  甲、捡了芝麻,丢掉西瓜
  乙、因小失大
  甲、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乙、分道扬镳
  甲、前怕狼,后怕虎
  乙、畏首畏尾
  甲、打破砂锅问到底
  乙、刨根问底
  甲、王八看绿豆,对上眼儿
  乙、一见锺情
  以上各组例句,甲、乙意思相同,甲为俗语,乙为成语.俗语以形象为主体;成语以精练为特色.俗语多为完整的句子,长短不一,运用时可以变通;成语多为四个字的稳定结构,形式整齐.俗语流行于人民群众的口头上,文字上保持着通俗的特点;成语多用作书面语,文字上趋向典雅.从这一比较中,可以从主要方面作出界定:俗语是以形象为主体的通俗的口语,它的结构形式相对稳定,而在实际运用中可以灵活变通.
  这是俗语的主要内涵,就外延来说,它跟成语难免有交错的情况.俗语虽然以形象为主体,但也不排除精练;成语虽然以精练为特色,但也不排除形象.成语虽然绝大多数是四字结构,但也有一些是由四个以上的字组成的;俗语句式虽然长短不齐,但也有少量是由四个字组成的.俗语虽然多为口语,但已广泛进入文学作品,甚至哲学、科技图书中也经常用到;而随着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成语在口语中也经常使用.这样,俗语跟成语,就可能互相渗透,存在着交错现象.如:
  ①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②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形象,八个字,成语→俗语)
  ③雪上加霜(形象,四字,俗语→成语)
  ④习惯成自然(精练,五字,俗语→成语)
  ⑤不敢越雷池一步(形象,精练,七字,俗语← →成语)
  俗语是口语型的,成语是书面语型的.这些语例,兼有俗语和成语的某些特点,看来俗语辞典、成语辞典都可以收录,好在这种情况并不算多.
  俗语和成语,有时候也可能互相转化,并同时存在.例如:
  ①板凳没焐热← →席不暇暖
  ②打老鼠又怕碰破玉瓶儿← →投鼠忌器
  ③火烧眉毛顾眼前← →燃眉之急
  ④鸡蛋碰石头← →以卵击石
  ⑤鸡飞蛋打一场空← →鸡飞蛋打
  ⑥拉完磨杀驴← →卸磨杀驴
  ⑦鲁班门前弄大斧← →班门弄斧
  ⑧没喝过墨水← →胸无点墨
  ⑨怕噎了嗓子不吃饭← →因噎废食
  ⑩什么病吃什么药← →对症下药
  ①①一网打尽满河鱼← → 一网打尽
  俗语语句结构如果趋向整齐,就有可能转化为成语;成语如果增加形象化的成分,就有可能转化为俗语.俗语转化为成语,仍然可以保持它的形象性;成语转化为俗语,如果缺少形象,就要加以补充,往往转化为歇后语.(参见下文歇后语)俗语与成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俗语有俗语的优点;成语有成语的长处.俗语使得描写生动活泼,成语使得论述铿锵有力,都值得很好学习.
  二,谚语和格言
  有些图书把俗语、谚语并称为俗谚,把它们汇编在一起.汇编在一起是可以理解的,但二者并不相等.谚语只是俗语的一部分,它是一些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的俗语.如:
  ①白酒红人面,黄金黑世心
  ②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③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的,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的
  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⑤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⑥金子碎了分量在
  ⑦靠山山倒,靠水水流
  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⑨墨是可以磨浓的
  ⑩男人有钱就变坏;女人变坏就有钱
  ①①人心齐,泰山移
  ①②咬人的狗是不露牙的
  ①③只要功夫深,铁尺磨成针
  格言也总结知识经验,寓有思想意义.但仔细区分,仍稍有不同.格言所总结的知识经验主要是社会方面的,多属逻辑思维,是哲理性的语句,常出自名人名著;而谚语总结的知识经验不限于社会方面,也包括自然科学、生产实践(如农谚),它出自人民群众之口,多属形象思维,是文学性的语言.这种区别,应该把格言归入书面语一类,把谚语归入口语一类.但是,也难免有交错的情况.
  甲,满招损,谦受益(书面语)
  乙,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口语)
  甲,有志者事竟成(书面语)
  乙,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口语)
  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书面语)
  乙,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口语)
  以上三组,严格地说,甲为格言,乙为谚语.但是,由于人们教育水准的提高,这些带有文言色彩的格言也进入了口语.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加以区分,而不得不承认,实际上存在一些交错现象
  俗语中一部分为谚语,另一部分是描述性的语句,它们并没有总结知识经验,而只是表述一种情态.如:
  ①不认这壶酒钱
  ②不知道哪头炕热
  ③蝉曳残声过别枝
  ④横挑鼻子竖挑眼
  ⑤眉毛胡子一把抓
  ⑥起大早,赶晚集
  ⑦求爷爷,告奶奶
  ⑧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
  ⑨摇头不算点头算
  ⑩中看不中吃
  ①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①②走了穿红的,来了穿绿的
  这一部分语句是描述性的,跟总结知识经验的谚语不同,而又无确定的术语,现在只是笼统地称为俗语,实在有必要把它跟谚语区别开来,给它一个确定的名称.
  有的图书称之为“惯用语”,但所涉及的语言现象,却是“俚语”,如:背靠背、开夜车、乱弹琴、磨洋工、冤大头,等等.笔者以前在《俗语五千条》的前言中,曾用“熟语”来称呼描述性的俗语.熟语这一术语的定义,也不十分明确,有的辞典又把它当作高于俗语、成语的术语来使用,而它本身又跟“俗语”的读音近似,某些方言区甚至就是同音词,作为术语,自身有不足之处.再三斟酌,觉得不如用“俚语”来代替.
  俚语,这个术语有时跟俗语相混,俚俗并称.这个“俚”,跟“乡里”之“里”有关,望文生义,也就是里人(乡下人)的意思.俚语常指带有方言色彩的土语.既然它有时跟俗语相混,而“惯用语”实际上又多指俚语,不如就借用“俚语”一词,来专指这些描述性的俗语.
  四,歇后语、俏皮话
  歇后语、俏皮话,基本上是同义词.歇后语是语言学上的术语,俏皮话是口头上的称呼.
  歇后语形式上是半截话(前半为形象或事例,后半为解释、说明),实际上是要把话说得更形象些,更具体些.因此,歇后语应该包括在俗语之内.不过,歇后语中的形象常常是漫画式的,带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它用种种修辞手段,对字、词、语、句(包括俗语本身)加以修饰,使之生动活泼.因而跟谚语、描述性俗语(改称俚语),又有些不同.如:
  ①水仙不开花,装蒜(修饰词)
  ②猫哭耗子,假慈悲(修饰词组)
  ③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不认自己人(修饰句子)
  ④木匠戴枷,自作自受(修饰成语)
  ⑤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修饰俗语本身)
  有些成语,为了增强形象性,往往会转化成歇后语.
  ①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②金弹子打鸟,得不偿失
  ③绿绸缎上绣牡丹,锦上添花
  ④磨道里走路,没头没尾
  ⑤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⑥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⑦屎壳郎变知了,一步登天
  ⑧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⑨阎王爷出告示,鬼话连篇
  歇后语良莠不齐,有些歇后语内容和形象,均不见佳,有一部分,甚至是语言垃圾,不宜滥用.有些常用的歇后语,形象较好,前后结合得比较紧密,已经跟谚语、描述性的俗语(俚语)近似.如:
  ①黄鼠狼看鸡,越看越稀(前为形象,后为解释,经验之谈→谚语)
  ②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③芝麻开花,节节高(前为形象,后为解释,描述性俗语→俚语)
  综上所述,谚语,俚语(描述性的俗语),歇后语,这三部分构成俗语的整体.俗语属于口语型的语句,与书面语型的成语、格言有所区别,它们是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的两大系统.
  谚语是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固定语句,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和教训的结晶.谚语虽然简单通俗,但反映的道理却非常深刻.
  歇后语
  歇后语,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智慧与趣味语言,也是民间爱用的一种语法.
  歇后语是广大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象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象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例如:
  一个巴掌打不响 -- <孤掌难鸣>;
  懒婆娘的裹脚 -- <又长又臭>.
  在一般的语言中.通常只要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最早出现"歇后"这一名称的是在唐代.《旧唐书.郑綮列传》中就已提到过有所谓"郑五歇后体"(一种"歇后"体诗).但它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和语言表现,远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了.如《战国策.楚策四》:"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说,失了羊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太晚.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歇后语.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当时流行在民间的俗语,是出于一般人民的生活经验.这类古代的歇后语,虽然很少见于文字记载,但在民间流传相信是不少的.如钱大昕《恒言录》所载:"千里寄鹅毛,物轻人意重,复斋所载宋时谚也."这类歇后语,直到今天还继续为人们所使用.
  在研究歇后语的渊源时,有些语言学家和语言学专著还述及其它有关名称.如陈望道在《修辞学发凡》中,将歇后语列入"藏词"格一节介绍;郭绍虞在《谚语的研究》中,指出歇后语源起于"射覆语"(类似猜谜的一种形式);另外一些书上又列出诸如"隐语"、"谜语"、"谚语"、"缩脚语"、"俏皮话"等名称.加以比较,大都揭示出其中一些共同之处和相异之点.关于歇后语的分类,向无定说.何况还有不少歇后语,一身兼有几种性质,要划分得十分科学,是比较困难的.为了便于查阅,我们将歇后语条目中凡带有谐音字的归入一类,其余的按照比喻部分的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谐音类.如:
  空棺材出葬 - <目(木)中无人>
  小葱拌豆腐 - <一清(青)二白>
  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个意义.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才能领悟它的意思.因而也更饶有兴味.
  第二,喻事类.如:
  弄堂里搬木头 - <直来直去>
  冷水发面 - <没多大长劲>
  这类歇后语,是用实在的或想象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截的"谜底".
  第三,喻物类.如:
  秋后的蚂蚁 - <蹦达不了几天>
  棋盘里的卒子 - <只能进不能退>
  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第四,故事类.如
  楚霸王举鼎 - <力大无穷>
  曹操吃鸡肋 -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这类歇后语,一般是引用常见的典故、寓言和神话传说等作比方.上述两例,只要知道项羽、曹操故事的,一般也能了然.
  遇有交叉兼类情况的,则归入其特点更为明显的一类.如
  纸糊的琵琶 - <谈(弹)不得>
  这一歇后语兼喻物、谐音,现归入谐音类.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
  回答者:kgdxk - 董事长 十六级 9-5 18:49
  ◆一等二靠三落空,一想二干三成功.
  ◆一天不练手脚慢,两天不练丢一半,三天不练门外汉,四天不练瞪眼看.
  ◆十年练得好文秀才,十年练不成田秀才.
  ◆人在世上练,刀在石上磨.
  ◆人行千里路,胜读十年书.
  ◆人心隔肚皮,看人看行为.
  ◆力是压大的,胆是吓大的.
  ◆三天不念口生,三年不做手生.
  ◆口说无凭,事实为证.
  ◆湖里游着大鲤鱼,不如桌上小鲫鱼.
  ◆口说不如身到,耳闻不如目睹.
  ◆山里孩子不怕狼,城里孩子不怕官.
  ◆万句言语吃不饱,一捧流水能解渴.
  ◆山是一步一步登上来的,船是一橹一橹摇出去的.
  ◆千学不如一看,千看不如一练.
  ◆久住坡,不嫌陡.
  ◆马看牙板,人看言行.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在被中睡,不知被儿宽.
  ◆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撑船.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不摸锅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腻.
  ◆水落现石头,日久见人心.
  ◆打铁的要自己把钳,种地的要自己下田.
  ······································
  说行天下 是非常不错的小说网站大全,你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