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甚么意思?“温故”和“知新”仅仅是用相互补充并列的两个方面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12 10:01:51
论语十则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甚么意思?“温故”和“知新”仅仅是用相互补充并列的两个方面吗
x}nIdן첻<Y쏝]`Amcn $J(%Qd]mI$e"0@G#3K9'2LR/. *q"Ĺ~WNBR׼Nӯ,:n핻^i]N|Jޭ鼛DQ^1㧼f #omw+xj?I{}=V Aּ6*u[*Q_KzF˞xYzoODtӚuRhs~JLtqAhkwe֯\œnL'%2sO,nӥnϩ%^Mji?J;m/c0\oTM?SK<.IWZE!5i8m^Ksy&HxK`WSn ƒ]؍UnЛ$ýM Nu`8:n ah ^{#އGcx< r?8`ȧ_cm̈C3OzrMGDw:NgTyaU`VUU RR5ijgQ/t|P L $8' 4ӥ[]{U)f L HMY?ݱ04:Y*s6̭w4b^Bק;2~,]bwHD6o4܈sNy %3uf-: {XaѠxd_~%քRtEQG^T:JU>N3^Gͯ@_ zdzj5, 4w14K>d Z<Y<"@5w+8򴇞/x'YHl&daݹ9l *KW,mZa~im1/H-oɅל-[=lj¢thKy @sigT'8G #&4vQ!LB7pKch?v)66Vto7䅆>Syf yw;y!Сm~ZNz.5c?`63Il;ƒzu7*H  _tϤ57BiW!* A{_;[fc8mOb?ptt 6JlVޙ)^QwEP/gp%͜=ő;!fb `D_}X{ EQ״C8a~yOάw6rLuJm4!R4uqmȶ)C4XZ'+0 =ÓGs4~/x_yQ㙷Qhh%3W o%TӔc6_B>)rxrY E!$v2bgh1D)fG ߿.OɸQ*4^|7LL/?;35#^ TS\_I;0{W{xnt쫹-2/W۠]P/qKU4F#q\"5*hߙ# s(@ԞsZH<=#(lDTfɗO/ߪ:aMIª ]rU"ggZѿ\2Ici%O֧{Ǹ_uW,`$=VD&rJ2(;&D,]l汭b6WgU5&V߰qRG}ԐmOdq :~MD6<`l*NT[񈺝#)M' d,m"UaDoҲr͢0A@ *04E\ўo'f\@V3hf"PX4EX+!2-)xJkN7MQn$"ߍ w J.,hDϘ6O {C@DI6c:/Mcd#ocsW,a80iP^ d!)Q%mυY~t{Zu(tkB+%ձD2<O}EtaI:[sUiA'a=yzttUQKHU&V //do +w%0ԩqWL֔]lvS(A!Z=z CL;ޖ-1T2 ռ޼׶DDNB`.b 6wHi$o,Y}J{x =W01p=Ɲύ;Wwwa%6oMUcFuT"a⚄!/n9VYūG ko~Ha^ԡև1A0JHNw,ED~۪(|4m+b^ݡ_`<110usy[\(w֎An"^޳3Ռu+u]U't6$ YυªHվ^ݾ?]쿡1|TЖL]N#˯h} EUpbIU_ Nʐyݮ$HqgG@x<12t‘y2"[kTٵt䗛jIrz+-K_gDH>BD 1*8Mk8Y" xԧAM9sKF#7n˴A`xԛ62>dǙ0́ x2,719QLeeBܹ3$gO r[;ƪ$/v̲rtU%;}ޝ#xXŞJ1Kj@Zl۱8A ULG螾1!yÃJ{kgm >0)I_ptőSxm*칹#@sBqqK߈%ZCT;Gig" Fz*yU|fX&'T 鯹?sQB m|1E0GM/lVTmt^NQ +;p[:@ʒZiBh!66aY޽HRpemv\9kt0K2BF)Yo Ns>.7S DCxIׅt-@F%#w&ү{_Ciਐʿ}wa xD++,!D/r: 4''46{C:+YmSD :`D}'ıDr pF 3-3`d }0!) L@D ;!PuR}E]9qcnmyJVL)s##JHNbn&W5Ű iar:-Z)'D>AsL8hs4vXicʴU(DW:?*@ xP>bݤ!Rj.O<}eaӱMդ;+VRl4Cd[q[wx;Gn}4ANG_>Gu~cǛ:%u{Q"ib&\˘Cd `/ώS%yK\E8y@/i;U5e-dY|*{?z{/WzTuOʼơGzjzh"x:B<_~CQKqdŸYb&KV,*TvKQskb66 e'r˧8Qռwv /h,(MIA CiD%$I)@'$|0F3Ѹ]O3v~Kt?|?yhs=󸇜aZf {tHAO}ezS,*8~V0YnPŬ"H2@,ۦ@M`1}(G OxY=fm In8{Ytz –<)|[Gm0bo7Gnj1DV$I?#.%z@LxWםX,l'8?_7?%˽?$sV2Ciij;hIyjﵿ2=:)fHJ;P;roʿr#nijÃSrbn8T/scUňpklX@q'Q\L wR,ܛO1&k n%|NO ^967y5AWwI ?0jȷ t&[n#7yd24#7gԂ$}֬ݻf[7AR|8g$iuD:nl3քaiv1waY؉at(#VF𼍠܍(x;dpS[59H㸕9iNS:9:DvK7U&#jt`)!%_>2C7Ԓ<`}}aNpPPn =Η%o˯$vRj^Ni{tG0?쬏f~`vbp>1L^FoD|DX'qmǧHL 0D, [K2OM` nX qCc-?vx -κ.pŇI@v>AvTȾ](VvoC!$7}޵/F$c|T1v!-DᏒHT6Ў%# 9 xl#,Ja 1aڵ0cv;w׎;?P}Pmlpvk:u'_Q cirWO':V|wp<mԪW{UʠīgrP??-_hAl~J9&b{#$7^Dŭ|+"u[  Un [s;_ P`!?7bSGb~c3~7"zl0vAp" 'rLB77҇>w4\XtWf-dM^6Lɯ4>vPTA(x/I٤C Bejbo8J#&[-YXxC;fHKbI[~%~`:E{Y~)t[cL(Rԃl&'ܸ śA. VZGjs_ʚPjTy68X|Yzs$b?+l iC4Zَ֡7W1Қ_ZzQ)t-nF6r5zoTuɒLY)O_MN*VEņua߃e߯uCJ&eW1Sx^;M&PB2П@7pDP?{tGu,6%}9&r 8,q55: t76gGjL"'i ,+%+Ɂ 墨96:#^A4K8ۄg5jnrRFp#顜3z"B$exhgyhH>+b4=$a!ujm*WԎrbVɯpQXkQ'x-(E(1ZԚ$4e%mΡj-t$5 1H/> O`B 5hPiC?ATlX&aԪS$\f@2u>ӵ6lҔa/L! 0mh[iESkJ0#M˩yo_%4ºE`_Oш\Z߀!.F10-ZN)O|¢H/ (a`,ex"v$$Anۄ!ų7"х(<}$L-7a̤Cn6/SlYL/6?g zCKg ~Tr7B>|G}+HB/nԺֈAKH^ ?L2n\ڭ."uЀ?hIz-}wy6cLrOa7l/$k ݦ^ =|Xj31.D MD`X] crbY8H&'1X59Ks+u14(قѬ@P1#X> Q ` ΈDA10{㘃~Yu)g /R?5a>%>}φс/̛:ԃӳwq4 FՂKΟ/VS|L[a5nw'^Ā6a䴉$<!0GHH{1DUr,tH7$ppw7=cB#6A:L8~_?3-z1,;0 aCmy^M1Jp4w~eႛɺ țJnC $Q#ҔMoH > TY Fdp =dcqE~Xr[6VZ&anRc W Y^swҒШ;q~x2b#`A lT  Aۛ. ՑEBH,zƅTo&\ 0:wʀG+hr3jM.jKrMڞ{ɚ;IJH,ۢ讱`OzCO&b{bs6O.%*;كK4R'cc c]M#_xWSBF4Y1 ѭ6 LH-?ƥ=:A(#)}(OGpP6;LqBo?P80X/;e7uBU*-yѦ^'+?^пWpP)&H"ED[?0~.bjޱh(s:\!*&I롕BeB!9&*H|A;CwJm~[Krˣ?JQURt*ogV!WU8:J\5ZZՑ+N%`̌[gRՉ暖݀H'f}dU^}*D :yzZN|׈Ѫ:Wᕬ)N!\炮?bXՉ+J|R*Ƞ M1w lvu"E]HAWCJP`-WgtJ:^V/ܿlQJ~6_ 4&[U“eB%<\sRXpZSUNV@1_Ma[uB_'S$ /\6,rE Fic27>OE`M 8y( x?l~QQʟpL:!/CeBahZK4F(Ehc!+$b f:8X]olS<*4M [Ww`EN6Ua#S0к~9r} ;kG( =;^͘~ApY8\/P%Y% A jC =\ƪHվ^ݾ?]쿡1|T˰]/v1_~EmS/ NW w/:A8xvdd]ܲ :`fn2Uv-妠ZxFzN2^iMr), ) )%Ȫz mcW]^$MnL5 _ * d\m! Y_L:ꁿnIjwS;mJBǜ(eTVzQ"s*N3'}Yg!/ܷdZDrڄ9yIu_8N\5+D @;ύ= ?;X9BW~.%ۃ&Ȯ:Ns̈́頂uv/8A5g¦1c-Ĕ%s(;E`UuP-Zh^فґN,&FIN[g\"Io.{hkr1,< Xg 68K8\L +Ė%.Z~ JF&Jrcӯ{_Ciਐʿ}wa xD++,!D/r: 4''46{C:+YmSD}{Q{%{oµTDx w+;T ́.T8E{{u"zsƇiWG(UHU`"bޖ/ !û :߶ Q"pr8v1ľ1הa $5vziJJVMf -Nvmc4^UmnJ~u:-iKmK/{gK;ʿRD{pKe8G?( r>FJ,@uZ^cWѼ^HD–؞7ԶwXl,DTs

论语十则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甚么意思?“温故”和“知新”仅仅是用相互补充并列的两个方面吗
论语十则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甚么意思?“温故”和“知新”仅仅是用相互补充并列的两个方面吗

论语十则翻译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甚么意思?“温故”和“知新”仅仅是用相互补充并列的两个方面吗
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也就是独立思考.

温习旧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是可以当老师的。
“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也就是独立思考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目录
简介读音<...

全部展开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目录
简介读音
内容结构
第一则: 为人 处事
第二则:为人处事
第三则:学习方法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关系
第五则:学习态度
第六则:学习态度
第七则:学习态度
第八则:怎样做人
第九则:怎样做人
第十则:怎样做人
各则注解
古文翻译的六种手段
“乐”之解释
成语
通假字
活用现象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作者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家世
孔子生平
关于四书五经
教案示例简介 读音
内容结构
第一则: 为人 处事
第二则:为人处事
第三则:学习方法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关系
第五则:学习态度
第六则:学习态度
第七则:学习态度
第八则:怎样做人第九则:怎样做人第十则:怎样做人各则注解古文翻译的六种手段“乐”之解释成语通假字活用现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作者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家世 孔子生平关于四书五经教案示例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读音
《论语》
论(lún)语十则
内容结构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编辑本段第一则: 为人 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像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忠诚。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与思考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害于你的学业。”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理解 读书学习,“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不能偏废。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重点字词解释: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的态度、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语气词
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编辑本段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编辑本段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 补充词解释: 凋:凋谢 岁寒:在此指艰苦的环境 岁,指时间。 这里用松柏比喻了那些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人。告诉我们危难之际,才能见真英雄。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或(借“松柏之后凋”来比喻一种社会现象即面对着利害关系。特别是事变关头,才能真正识别君子的操守,同时也指出为人须如松柏之坚韧刚强,要经得起时间环境的考验。)
编辑本段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句话。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评析本段:后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编辑本段各则注解 赞同0| 评论 2010-9-26 19:44 热心网友
这里的“师”是“老师”的意思
整句直译为:复习已有的知识,从中可以得到新的理解,那么这样的人就可以去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赞同0| 评论 2010-9-26 22:26 颖钱尔 | 三级
我是初一的哦!老师讲了答案了。“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赞同0| 评论 2010-9-27 10:45 z小米粥z | 一级
这句话的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 赞同0| 评论 2010-9-28 18:10 415374513 | 一级
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人也是可以作为老师的。
“温故”和“知新”并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是在于“知新”,也就是独立思考。 赞同0| 评论 2010-9-28 20:13 你是我nno | 一级
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温故知新不仅仅是相互补充并并列的,知新是建立在温故的基础上 所得到的新知识。 赞同0| 评论 2010-9-28 21:52 热心网友
温习旧的知识能发现新的体会和知识,就可以凭借着(这一点)当老师了。知识补充并列的两方面。 赞同0| 评论 2010-9-30 21:36 坐着风来的人 | 一级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译: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便可以当老师了。 赞同0| 评论 2010-10-2 14:59 ◤银色の雪◢ | 一级
论语十则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太薄》《子罕》《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第一则: 为人处事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习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怎么不感到愉快?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怎么不开心呢?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怎么算不上是有修养的人呢?"
重点字词解释: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lè):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恼怒,怨恨。
(9)君子:道德上很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而:连词。
时习:时常的复习。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忠诚。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知识与体会。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
而:连词,表顺承,从而。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做。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方法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法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让学业陷入困境。”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迷惑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方法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的东西知道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明智的。"
重点字词解释: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子路)(前542~前480)字季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和他一样;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在其中,代词。
[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改正。"
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
焉:兼词“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编辑本段]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子说:“士人(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道路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仁: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他第一个把整体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思想结构,它包括孝、弟(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是仁学思想体系的基本支柱之一。他提出要为“仁”的实现而献身,即“杀身以成仁”的观点,对后世产生很大的影响。《论语.颜渊》:“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又“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又《卫灵公》:“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庄子.在宥》:“亲而不可不广者,仁也。”清谭嗣同《仁学.界说》:“仁为天地万物之源,故虚心,故虚识。”
[编辑本段]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
补充词解释:
凋:凋谢
岁寒:在此指艰苦的环境
[编辑本段]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个字。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评析本段:后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全给你了 赞同0| 评论 2010-10-2 18:19 超可爱的小桃子 | 一级
孔子说:“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赞同0| 评论 2010-10-4 15:19 热心网友
论语》中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
孔子说:广泛地熟读典籍,复习所学的知识,进而从中获得新的领悟,又能努力吸收新知以求融会贯通。做到这样的程度了,才可称为老师啊。
本章的 卫灵公篇,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孔子说:遇到合于正道之事,就算是老师也不必谦让)。此章的“师”字也有以“众人”来解的。
述而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取法的。我可以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以他们的缺点来警惕自己勿犯相同的错误)。
子张篇,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孔子的学问是从何处学来的呢?子贡回答说:周文王和武王的教化成就,并没有完全失传,而是散布于世间。有才德的人能把握住其中重要的部分,普通人则能掌握住末节的部分,世间其实无处看不到文王和武王的教化成就啊。因此我的老师在何处不曾学习过呢?又何必需要有固定的老师呢)?
由述而篇及子张篇这两章看来,连负面的例子都可以拿来警惕之用。所以事实上只要有异于己的,都可以为师。何况能吸收古今知识呢?
“可以为师矣”亦有两一为这样的人才可以之为师;二为自己做到这个程度,才可以为人师。前者在着重知人,后者强调修己,这两解意义并不相同,虽然兼备这两重的意义,可使得本章更为完整,但如果站在前述“师”的意义之角度来看,可能还是以修己的自我期许来解较为妥

收起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

全部展开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了呢?”
孔子说:“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危险。”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现实‘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酒后落叶的。”
子贡问到:“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呢?”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收起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知识点:“说”通“悦” 意思:快乐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

全部展开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不也高兴吗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 知识点:“说”通“悦” 意思:快乐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 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 "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凭借这一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会有害.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知识点:“女”通“汝”意思: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意思:聪明智慧。(其他知不变)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看见贤明的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明的人要反省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孔子说:"几个人同行(在一起),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 到死为止,(路)不也(走得)很遥远吗 "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孔子说:"(碰上)寒冷的冬天,这以后(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收起

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 当老师了。 不是。

孔子说:“在温习就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目录
简介读音<...

全部展开

论语十则是语文课本中的一课,选自《论语》。《论语》是记载孔丘及其一部分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文集,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一则,就是《论语》中的一章,其中第一,二则见于《学而》篇,第三、四、五则见于《为政》篇,第六则见于《里仁》篇,第七则见于《述而》篇,第八则见于《泰伯》,第九则见于《子罕》,第十则为《卫灵公》,其内容都与学习和为人处事有关,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有价值的部分。
目录
简介读音
内容结构
第一则: 为人 处事
第二则:为人处事
第三则:学习方法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关系
第五则:学习态度
第六则:学习态度
第七则:学习态度
第八则:怎样做人
第九则:怎样做人
第十则:怎样做人
各则注解
古文翻译的六种手段
“乐”之解释
成语
通假字
活用现象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作者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家世
孔子生平
关于四书五经
教案示例简介 读音
内容结构
第一则: 为人 处事
第二则:为人处事
第三则:学习方法
第四则:学习与思考关系
第五则:学习态度
第六则:学习态度
第七则:学习态度
第八则:怎样做人第九则:怎样做人第十则:怎样做人各则注解古文翻译的六种手段“乐”之解释成语通假字活用现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作者简介
孔子简介 孔子家世 孔子生平关于四书五经教案示例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读音
《论语》
论(lún)语十则
内容结构
第一到第九则为语录体,第十则为对话体。 这里所编的十则,分别选自《学而》《为政》《里仁》《述而》《泰伯》《子罕》《卫灵公》。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5.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10.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编辑本段第一则: 为人 处事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 (《学而》) 孔子说:"学了知识后,按一定时间去复习,不也很愉快的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很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有修养的人吗?" 重点字词解释: (1)子:先生,指孔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时常地复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5)朋:是指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缺少宾语。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9)君子: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补充词解释: 而:连词。(可译为并且) 亦(yì):同样、也是。 乎:语气助词,表疑问语气,可译“吗”。 自:从。 知:了解。 本段理 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编辑本段第二则:为人处事
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 (《学而》) 曾子像
曾参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 ?跟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呢?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 重点字词解释: (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shēn)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前436年,春秋战国间鲁国南武城(现在山东费县人),是被鲁国灭亡了的鄫国贵族的后代。曾参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xǐng):多次反省。注:三省有几种解释:一是多次检查;二是从多个方面检查。其实,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三:泛指多次。 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旧注曰:信者,诚也。以诚实之谓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意思是:真诚、诚实 (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补充词解释: 吾:我。 日:每天。 省:检查,反省。 为:替。 谋:办事,出主意。 忠:忠诚。
编辑本段第三则:学习方法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孔子说:“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从中获得新的见解与体会,凭借这点就可以当老师了。” 重点字词解释: 注:本章的“温故而知新”有两解。一为“温故才知新”:温习已闻之事,并且由其中获得新的领悟;二为“温故及知新”:一方面要温习典章故事,另一方面又努力撷取新的知识。 我以为合并这两种解法,也许更为完整:在能力范围以内,尽量广泛阅览典籍,反复思考其中的涵义,对已经听闻的知识,也要定期复习,期能有心得、有领悟;并且也要尽力吸收新知;如此则进可以开拓人类知识的领域,退也可以为先贤的智能赋予时代的意义。像这样融会新旧、贯通古今方可称是“温故而知新”。 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故:旧的知识(形容词用作名词)。 而:连词,表顺承,就。 知:领悟。 可:可以。 以:凭借。 为:作为。 另外词解释: 温故知新(成语): 请注意不是温故而知新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示例】:~是学习上的重要方法。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用于学习、工作或其他
编辑本段第四则:学习与思考关系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是空想而不读书,就会有害于你的学业。” 重点字词解释: 而:连词,表示转折。 则:连词,相当于“就”、“便”。 罔(wǎng):通“惘”,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殆(dài):这里指有害。本意:危险。 本段理解 读书学习,“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两者不能偏废。
编辑本段第五则:学习态度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为政》 孔子说:“仲由,教导你对待事物的道理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智慧。” 1、诲女知之乎! 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杨伯峻《论语译注》) 2、诲女知之乎! 我告诉你什么叫求知吧!(李泽厚《论语今读》) 3、诲女知之乎! 我教你怎么算知道吧!(钱穆《论语新解》) 4、诲,女知之乎? 教育(教诲),你知道吗?(南怀谨《论语别裁》) 5、诲女,知之乎? 我教导你的知识,你都知道了吗?(徐志刚《论语通译》) 6、诲女,知之乎? 让我来教教你吧,你可懂得这个道理?(杨润根《发现论语》)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重点字词解释: 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知(zhì):通"智″本字指“是知(智zhì)也”:通“智”聪明,智慧。 之:代孔子教的东西 诲:教,传授。 乎:语音助词。 由:仲由字(子路)(前542~前480)春秋时期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 本段理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的态度、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编辑本段第六则:学习态度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孔子说:“看见贤人(德才兼备的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反省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缺点。” 重点字词解释: 思:希望,想着。 省:指反省有没有相同的毛病。 齐:相同 贤:德才兼备的人 焉:语气词
编辑本段第七则:学习态度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要选择他们的长处
来学习,如果看到他们的短处自己也有,就要帮助改正自己与他们一样的习惯。" 词解释: 必有我师焉:其中必定有可作为我的老师的人。焉,相当于“于之”,即“在其中”的意思。 三:泛指多 焉:兼词“于之”,在那里。 之:字指择其善者而从之:代善者 之:字指其不善者而改之:代不善者
编辑本段第八则:怎样做人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曾参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因为他责任很重,路途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直到死才停止,这不也是很遥远吗?” 词语解释: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仁:指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编辑本段第九则:怎样做人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孔子说:"直到每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落的。" 补充词解释: 凋:凋谢 岁寒:在此指艰苦的环境 岁,指时间。 这里用松柏比喻了那些坚贞不屈,洁身自好的人。告诉我们危难之际,才能见真英雄。是当时的一种社会现象。或(借“松柏之后凋”来比喻一种社会现象即面对着利害关系。特别是事变关头,才能真正识别君子的操守,同时也指出为人须如松柏之坚韧刚强,要经得起时间环境的考验。)
编辑本段第十则:怎样做人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话可以终身奉行的? ”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干的事情,不要强行加于别人身上。” 重点字词解释: 一言:一句话。 行:奉行。 其恕乎: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 欲:喜欢,想。想要(做的事)。 施:施加。 评析本段:后为成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它在今天的社会道德修养方面有积极意义,已成为警世格言。
编辑本段各则注解

收起

这里的“师”是“老师”的意思
整句直译为:复习已有的知识,从中可以得到新的理解,那么这样的人就可以去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我是初一的哦!老师讲了答案了。“温故”与“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知新”,这就需要独立思考。如果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独立思考,必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温习旧的知识,能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就可以把(他)当作老师了。”“温故”和“知新”并非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