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什均衡在现实中的例子RT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20 07:12:48
纳什均衡在现实中的例子RT
xVmNV ҴBH3KTU*YCp|:8L I0@!u){/L0j%~sϽMxJ)բFd}F^Y `ÒY>C:M*?gi!ZeҲ벊M1 N+ּ9&ޤ[l\fGw Hz7؀5ƞ|kxhP-2u8iglX"KO/|$,sM^X偆IqHO~'Q9AJgJj[9Ze+d?05O9^)!"cdJ9*j?e/ jI#(ӆ?O㽀gy,J}:۠1΋i&xGXO!RPܓaH/A"]Ṋ[ gqlZBAa䆘i=h/ Nq2:g)ˊOAǞ[ g!O踸.6/7K"MDu+|N|9@+g4I, cOccse(u»y)_MM[6oTb'؁z *y[0Q[_P' M+P+QCrCI-([5Q& {V{?~_폢GЁQVh.;(^*}fŢ&5P(|9XNy0%M`̣8{B;Z̶ Ujdؠ,?P]JJ>ùQPt#+V_7.0 J/)JLB,ZIihK '@Y\a3BsѤx{ =!p@T{)ue"5ŪdI- .|S܌ .^}<hlcM?I

纳什均衡在现实中的例子RT
纳什均衡在现实中的例子
RT

纳什均衡在现实中的例子RT
囚徒困境
  (1950年,数学家塔克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在给一些心理学家作讲演时,讲到两个囚犯的故事.)
  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将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进行审讯,对每一个犯罪嫌疑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8年;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2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8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表2.2给出了这个博弈的支付矩阵.
  表2.2 囚徒困境博弈
  A╲B 坦白 抵赖
  坦白 -8,-8 0,-10
  抵赖 -10,0 -1,-1
  关于案例,显然最好的策略是双方都抵赖,结果是大家都只被判1年.但是由于两人处于隔离的情况,首先应该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当事双方都会怀疑对方会出卖自己以求自保、其次才是亚当·斯密的理论,假设每个人都是“理性的经济人”,都会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进行选择.这两个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盘算过程:假如他坦白,我抵赖,得坐10年监狱,坦白最多才8年;他要是抵赖,我就可以被释放,而他会坐10年牢.综合以上几种情况考虑,不管他坦白与否,对我而言都是坦白了划算.两个人都会动这样的脑筋,最终,两个人都选择了坦白,结果都被判8年刑期.
  基于经济学中Rational agent的前提假设,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释放就不会出现.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8年的结局,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但是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