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哲学小论文一篇8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09:38:57
高分求哲学小论文一篇800字
x|Gn3[Vf]!k- h$7@)24r$z|7"Fι ?_f=z 79;&_<]Ӊwͨb0?L?˟4cXr8O/E{^sy#y̦޴mxpʛ)Mn5v[yo&a=ŀݪ[9~T3cꛉռWrvg?xùB̧^zTfrD?^ f4$׏cd ]`nﮱ:vMi[vv믗ٺ=a([,Is.3Sx͜}93A2 qof]~wA.g-=t`$^Wal5.wM짟ywsxw5G5oYm7{4ɤ]`*\fE;]l?6z>r̻lWd+Jfp b-SE[K&Oٖ%!xyk)WZ{p,KV?:@6K? ~Sp7qNen|<5QvX^! (6H)ˊxOyj~z}vbok{gK '1I'047mF ؛wWZ/<6W6 }+Hw~ cq3:W]1 Uyppf nD e$_-Bz 4ǩ)9^ﶗf<n@>UqLH;Y_;rn:S ނɂ)RPrn^4)B0544n5=H09 "oEH A.dO%ͪ0XܪԱi>%hay~Y.T4ĒLfCVt\=Aݜ-R^-\Pࢄ~,)2fĭ<W*xTǒ^XXZHPP> iY8a4 AF[(H{" 𷔜  f{$St ك;UG<|9I =J3PZbs6E=:DI xdo'ŅdAXn:a{E a7k-db-37mP(z nO͂Ż/{-,]78N.sɆՌ*\gy@/[FݡO(B7h đ|5.wW~ KP`eԵ,83 ߢ&,/ƈ`,X4H4ul;ׯ 4!eHAq*$m':97=Q:Gc?a*.(:]eɬ~1)7Wۄq(=uߔ_G1h<7av$W6n# B``s(cyqSR)'&qFtPN3Z(aw# p66e)Nr e+U'h64iL*퀰mS{"qmʻ?37 KI*}y&l-@4NԒ2y TΕ~ZГ><&]<p P0{C1L- SqrE=a{(l8nvtsY  )eU jqvsBßƔ l8 h_gH$G. wfL!3(De}5I:5EF'A u漦r=,C8~&#c`bt q,*%?y_iO6@juC.6̭XvuI\?8CgmNj\K9&@@TiH\0% YjmPy~]7iY:թɎlgCнdH=@gέin{Q$d]J/qnuW}_QSru_^+^[`c(VML rioX Qbb'! qD@ ӻW"ΠnV [֜H75KqJ_ $c_gj@C|jh&c WynQPS'L.Խ^{wij%3l:j~Аhő"'-m(QHAeb\lkÒuH`Rkp2mfPZpn/wnQ<@h{"B%G#SPVi_{B}GMD&YnW {+`pvzMt6G!hhp嬉=I7uX& i%-.ֹqort6t.WA-dd^MI:ϞS|ng%Ҵ;*p+.v)0 UgۮY^zU2 l :akpN0 w,?[]~V䰟ƚت|npz#=p1]<^ s{&UC#fEeuk?3)iygOD7Zml2ayAxb%Hx܅(%,QctAW98;gI:JsTGN1 [ U,6R{a8BHn#,$>RYc5M3m+gJElηp# brrT>8E;bm +}d֘J9s3kc 8O#s$*T/P_>ЬRVu-|w_i.9 qVM q2H] q֒OȊ |Ū<M~vT!ףRק5'ca.m9gUNiNW /rl)șdbo=+j YO5e>:nS,(n m}xVt$ǰv\- 5icsОrJBZ-mNE߳R.qZ /J~c 6ܛ? g~߅ YWVh?곿$7o(V;=^cYW Iؿ4eFnnb+8/lvt,.iݛ,RatO_Mᯗ!lB@Lq˯zE{R3/$0̹l/:ݭN!'xxđK0 J({^&ހ |뎛jcǩ, ueф˂"0.Z(yd$w낟SXB,ݎYfz*y鱔9mHXL~#C\eoNv6\O8¹.(>cՒ:ZNoz+OOf]dԏ%$:E]6̂ ,ƶ^&V6&~N`5szLJf(AEA{>`Z7KN5k8PcT,VhH, n}=#HWQR;}cۏ,~BLgٖIImDc4  v%6<cWטx, ř غɧ˛HtL2SE}LH?(qڷLlK1|Q,^g:{`Zd{*J[|\S&+DE<@_s%M-T>%s1a<\ZD7L+qo͈n;,[|t~laE5d:!t^l1YaPi}wD bB *U#׷!- NxVw7W >VH!覉}ČlU8#QӅEY1#֬Jԅfx>L܊0+F8KG0_O(20h2]VfozPUJUEVk'778E˶n`Y_7mZS[^29zRW+kQ ʚp/\Ͼs{wNbYD P:jug;֬X[CuW :#3IX9+[WNF܂4/ρ[rp{Cf4"αIton#:FceOrODk =̡?WG=Bd~CkSwEk{ٛIgVKH0-~蕥UBs_la׽5>FPGʴNqXqqw : $W`u0Uc1X8̿(oҎ[>lfN90> $q0ZWpҥ͖%a\Gz+ƛ"a#wcJ3̂ހ_ rT.YA+ZrΠ^#3KO~ыYjyMj{6bGiE0J_Ƕabt_]^#bMEw#' eGŜ6Eჲ [l) W"=>˜{QYtk `&1[p1%ACb9NNϽu:,U?SG_= Xe)2>ܳ/uـz V>ASE;:f*S" "_z S1St/:Hr|3ס f ?Y׸[n5rԜkkXs!8agcKoyʈ w!e R(=r%ce+s|ӱ~`!|D^{m*EeR= Xa- zH:CrOo/<9 !K١F&~3Atdbn~l{̅ns*"2D Ds_GA^۶ .?< aY.-u3c D.{v ^T /=!WwQ26zQ,O%V)^]bLe <7m%g\U3\Ae+|^v k#2m5$b5q"6h,-]G% G%`P~vkuԼP&WI'\y6]Dha˔ b+?|O':f&>wq:Ic1xoho0¤}o7GRfn`/͌7^VLZ DĢvҽ_A$ &xݜZŦ}Rů${4\.vyEEzpgU_ٸ?أtɦx]2~:DdNrpr@>KV=q0/};$<3ZKЭd5K̓6<5j8n[Zv*y} GRqM:fp4 d T[R:9kb͏TO8ݹt)+r7gn۲OTtdm]&9g${  ~Ի+`d%(r>rd԰pv90{ <BMQ' ¨야F7fn`Ͻf Ű목v g#Apv5kEfo-X(09Ԧ'I6435B(KJi*5)?r*5^anhul6]aQJXw}؆ 'SǛ#2~Dv^-u LBY[zR*lELXc=LɎ *k%ګH(߄kJj D y 1RxCZ8D"ΉJV:䄒X]?<603?iN^8IX u3Z$Q2 3cK{U{o!Tg` eڅJV@cXyAQg95&W5%Rf&ktc }GgSS%(qA~O)7j;'~YҮG>H*j ̡3[%f.lLɚ}~T>c-Ѳd_^qhn 4)K?gO ;>^,:įzm؃n +6 n;S'ՀS|dX=^{= ^ wf viww3G-SC_؀dD[; ׺Zq"QxEy.$ jhSܛo ?[!Wko~[^OŬpq`| D,~:wi2d9rM2hh)SblX{c6C1LK16c0_EiP#[0 Y#Wp\~Cc o,֔vgf@# (5v&MFq6wK?ccam6t[ /&i ͋JPʷ\4Iva1'3۔دY}}M Q7#L_|4b^$fh+V9f?VN~_ /5WG  7K:`؈w\uJ_'հ ~Y 93>U_D%tft"K+B+*Y8"R \`TzVpR{񾫴D7E'ISFUq4YK[Q{2EV;^cd[kjI{ sBO%h[bI;

高分求哲学小论文一篇800字
高分求哲学小论文一篇800字

高分求哲学小论文一篇800字
发国去了

象棋中的哲理
我国象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究其源头,众说纷纭,尚难定论。小时候瞎琢磨的劲头竟让我对这千年古玩爱不释手。
总感觉它就是那一株窗前春睡的海棠,闲暇时,你可以信手轻轻抚摸它醉人的容颜;它是台阶旁的一株蒲公英,可以让你有些疲惫的心灵,跟着它的花伞天远地阔地去徜徉和漫游。它是一片洁净的月光,为你清洗心灵,使受伤的思想得以痊愈。
渐渐玩到深处,对它有了新的看法...

全部展开

象棋中的哲理
我国象棋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但究其源头,众说纷纭,尚难定论。小时候瞎琢磨的劲头竟让我对这千年古玩爱不释手。
总感觉它就是那一株窗前春睡的海棠,闲暇时,你可以信手轻轻抚摸它醉人的容颜;它是台阶旁的一株蒲公英,可以让你有些疲惫的心灵,跟着它的花伞天远地阔地去徜徉和漫游。它是一片洁净的月光,为你清洗心灵,使受伤的思想得以痊愈。
渐渐玩到深处,对它有了新的看法:人生如棋,棋若人生,社会为盘,人若子般,统筹全局,书写经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人生。
车灵,马欢,相稳,士柔,炮精,卒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无畏前行。人生不也亦如此吗?
棋盘上的车可谓是有勇有谋,活动自如,做事直来直去,长驱直入,棋盘上每一条直线都是他的轨道,他的战舰。进可底线抽杀攻无不克,退可看家护园守如磐石。从不拐弯抹角,威力无穷,往往得到老将的格外器重。任务都是他带领,组织,关键时刻以大局为重,舍命保帅。
马在棋盘也是重要角色,总是他身先士卒,跳过楚河,汉界,拉开进攻的序幕。虽说万事开头难,但马总先打破对峙的局面。他总是和大家默契配合,双马近乎完美地诠释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马后炮更是映照了兄弟齐心合力断金。但马往往会在最后被咯马腿而失败。
炮是我最爱的一个子,他隔山打牛的功夫把面前的拦路虎踏成垫脚石。人啊!也如此,换个思路,角度,拦路虎就会变成垫脚石。
相很笨重,但他们哥俩很忠诚地守护老将。他和士一样奉行一句话:有人杀我兄弟者,兄弟必杀之。
高手间昏天地暗地杀到最后,往往都败在最后的卒子上,都因为卒子攻心而亡。他似乎在警告人们再小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否则后患无穷。
人生如棋。年少轻狂的我们就像马一样欢,对所有的事情都有很大的热情,身先士卒,做什么事都抢着,争着。但年少的我们总会被现实这东西咯了马腿,停止不前,甚至颓废。稍微大些二十多岁,那时我们就是车,精力最旺盛,行动最敏捷,初涉社会,直来直去,很单纯,一股冲劲,真想一飞冲天。再大点三十几岁,就和炮差不多了,经历的事多了,困难多了,知道怎么战胜困难,利用困难了。四十多岁的时候就像象那样迟钝了,不如以前灵活,但稳了许多,像士一样知道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等到年过半百的时候,就只能一步一步向前走了,老了走不动了和卒子一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时光年龄也一去不回头。六十岁只能像士一样在家安度晚年了。七十多就是老将了,老态龙钟指挥下一辈战斗了。
人生如棋,棋若人生。人生路途崎岖修远开局是童年,开始很美丽,过程很艰辛。随着时间的督促慢慢我们会失去很多东西,物质上的,精神上的。不要因为过早的失去贵重的东西而丧失信心,其实猛然回头会发现自己在失去的同时,也得到一种来之不易且不易发现的经验。那是成熟的经验。世间的事情不是一味地执着就能实现,只浑然走过不权衡得失,是不能从中获益的。做事不要太急,欲速则不达。留下一点空间容自己转身,留下一些时间让自己思考,不急不慢,不紧不松才是处世之道。棋盘上兄弟们奋力拼杀,最后斩帅而胜,似乎在告诉我们成功需要朋友,但更大的成功需要对手。朋友和对手是助你成功的两个不同的作用力。朋友的鼓励帮助是温馨的拉力,主动把你拽向光明。对手的竞争是推力、是压力、是动力。鞭策自己一定不要落后,激发斗志努力竞争。
棋局上、人生中处处都是精心策划的意外,等着你小心翼翼地去踩。然后随之而来的是嘲弄、讥讽。你只能把憋得通红的脸蛋换成不屑一顾的微笑。因为没有时间让自己伤心,没有时间让自己难过。只能坚强地给自己创造机会,不断努力。不要一直沉浸在失利中。那些永不妥协的乐观主义者,一定经历过人生浮沉。只有真正被悲观磨洗过的人,才会拥有一种永不妥协的乐观精神。因为他知道太多的东西不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这样的心拥有的是在苍凉映衬下的希望,是在苍凉之美萦绕于心之后能够表现出来的一种达观、信念。悲观之后就要乐观。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但我们可以用这不如意的缺憾成就另一刻的幸福。人生就是这样。
人生如棋,棋若人生,认真走好每一步,最后赢得辉煌成功。

收起

中秋佳节,圆月当空。仰望明月,思绪涌上心头。
月有阴晴圆缺,人都为满月赞叹不已。喜欢满月的美满,却,新月,又哪来的满月呢?我不同,我喜欢残月,是上弦月下弦月的残月。她总有说不出的美感,让我沉醉,让我着迷。
缺与全是对立的,从宇宙诞生的起,就对立。世上完美的事物,事物残缺不全的,正是完美的事物,都在追求完美,都把完美。在追逐的,了功名、了利禄,了所谓的,但了完美,此时的你仍然...

全部展开

中秋佳节,圆月当空。仰望明月,思绪涌上心头。
月有阴晴圆缺,人都为满月赞叹不已。喜欢满月的美满,却,新月,又哪来的满月呢?我不同,我喜欢残月,是上弦月下弦月的残月。她总有说不出的美感,让我沉醉,让我着迷。
缺与全是对立的,从宇宙诞生的起,就对立。世上完美的事物,事物残缺不全的,正是完美的事物,都在追求完美,都把完美。在追逐的,了功名、了利禄,了所谓的,但了完美,此时的你仍然是“残而不全”的。
说“全”是完美,“残”适度。“残”的哲学在于它的知识,在于它的自省,在于它的与世无争……
“残”相的完美。德国哲学家尼采曾作诗谈“处世”:别在平野上停留,也别去爬得太高。打从半高处观看,世界最美好。“残”再追求完美的过程中,了,使了人生的新境界,还未曾完美,但的完美。“残”其实残,它是留有余地,是适度的放弃,是知足而长乐、随遇而安生。
把心态放平常,把心态放,不要过度追求完美,这只你生紧张无味。要以“残”的心态去追求“全”生,你会,人生其实美好,你在做你力所能及的事,人生的步都更坦然了。人生十全十美,意的事十有八九,乐观的心态,“残”也会“全”。
以“残”的心态,追求“全”生。当你回首时,你感到悲哀,你尽力了。仰望星空,你还会为满月赞叹不已吗?

收起

关于孟子思想中的人性意识初探
论文关键词:孟子;法律思想;人性意识
论文摘要: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孟子首倡的“性善论”、“仁政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意识的萌芽,体现了强烈的人性意识。这些思想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对其后的儒家法律思想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思想态势。其时,...

全部展开

关于孟子思想中的人性意识初探
论文关键词:孟子;法律思想;人性意识
论文摘要:在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里,孟子首倡的“性善论”、“仁政论”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意识的萌芽,体现了强烈的人性意识。这些思想虽有其时代局限性,但对其后的儒家法律思想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古代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思想态势。其时,孟子首倡“性善论”、“仁政论”,其著作《孟子》一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权意识萌芽,体现了强烈的人性意识:重视人的生命权,尊重生命的存在,崇尚生命的价值及其实现;重视民生、以民为本,提倡“民贵君轻”、“暴君放伐”,主张“薄税敛”、“取民于有制”、“正经界”,通过保障民众的“恒产”来保证民众的生存发展;重视对人的教育,主张省刑慎罚、“不嗜杀人”,提倡“教而后诛”。虽然孟子的这些思想还带有浓厚的义务本位色彩,但其中所蕴含的对人类对人生执著的热爱和博大情怀,都体现了孟子对人的善的追求和渴望,体现了一位重视生命的伟大人类思想家的品格,这些思想对其后的儒家法律思想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法律思想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孟子》中的生命权意识
(一)孟子仁义思想中的生命观。
儒家正统法律思想“贤人之治”的渊源之一是孟子提出的“舍生取义”的人生价值观。关于“舍生取义”,《孟子》中有这样的一段论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对此论述,后人大多片面地曲解了其本意,往往只强调“义”的重要性。其实就这一段话来看,孟子虽然为强调“义”之重要而肯定了在二者不可得兼的情况下舍生取义,但并未否定“生亦我所欲”,仅说明在二者不可得兼而必择其一的情况下,才“舍生取义”。据此可以认为孟子并不提倡盲目以身殉道。同时,作为对“舍生取义”的一个补充,孟子提出了“权”的范畴。虽然《孟子》一书对于“权”并未做出概念上的直接规定,但通过对一些具体人物、具体事件的描述,我们可以窥见“权”这一范畴的内涵。在《孟子》关于“援手救嫂”的论述中,孟子首先肯定了男女授受不亲是合礼之举,但在嫂溺能否援之以手的问题上,孟子认为,“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可见,在嫂溺将死的情况下,援手救嫂虽然有损于礼义的形式,但却是“义”的体现。因此,在具体事件中实践“义”的程度适宜与否,要根据当时的情况,遵照“权”的精神来确定,而不是一味地强调“舍生取义”,去作无谓的牺牲。
另外,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正因为如此,人生来就具备仁义之心,对仁义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仁义是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人性之善如同水之向下,与生俱来,“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因此,假如丧失了生命本体,作为人的本质的“仁义礼智”也就不能存在,更不能实现了。同时,孟子反对人们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言也。言非礼义,谓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由此可见,在孟子看来,仁、义与生命是融为一体的,弃仁义便是毁生命,毁生命便是弃仁义。在个体生命与个人理想二者之间,孟子并没有偏废任何一方的取向,相反,二者是紧密融合在一起的。
(二)孟子天命观中的生命意识。
孟子继承了孔子“尽人事而待天命”的思想。他一方面重视天命的作用,认为顺天者存,逆天者亡,人要安顺天命;但另一方面,这种安顺天命是有条件的,“莫非天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因此,孟子的“安顺天命”,除了有舍生取义,死得其所的意思之外,还有人不能由天命随意摆布的意思。在孟子看来,天命的实现离不开人力的配合,虽然失败主要是天命所致,但人事未尽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孟子认为,“故王之不王,不为也,非不能也”,“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尔。”
在顺天命的同时,孟子更强调人事的作用,他以人的角度看待“天命”。“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由此可见,只有从生命的本体出发,去“尽心”、“知性”才能“知天”,去“存心”、“养性”才能“事天”,至于寿命的长短不必去顾及,君子修身养性以待天命而已。如果脱离了生命的本体,不去“尽心”、“知性”,只是单纯的去“事天”、“立命”,就显得空虚而毫无意义。
二、《孟子》中的民本思想
(一)民贵君轻论。
在《孟子·尽心》篇中,孟子说,百姓最为重要,代表国家的土神谷神其次,国君为轻。这段论述是对春秋以来重民思想的大总结、大升华。孟子认为民是国家之本,而王道仁政,要在贵民。轻民、贱民、残民,便无王道可言,亦无仁政可言。所以,孟子认为,只有不嗜杀人的君主才能统一天下;一国的君主要注意保民而王、为民父母、与民偕乐;在治国时不能耽误民事。这些都是孟子民本思想的表现。
(二)暴君放伐论。
孟子盛赞“汤武革命”,而齐宣王认为武王伐纣是以臣弑君,于是孟子反驳说,贼仁者叫做贼,贼义者叫做残,残贼之人叫做独夫,只听说武王是诛独夫纣,没听说是弑君,这一思想与其“民贵君轻”论一脉相承。孟子设计的君臣关系是:君贤则克尽臣职相辅弼;君不贤,则谏则诤;谏而不听,“异姓”之臣可以弃君而去之,“贵戚”之臣可将君“易位”;对于暴君、昏君,甚至可以放逐,可以诛伐。这一论述的要害是提出了“暴君放伐论”。值得注意的是,孟子的这一论述是在君主专制独裁体制刚刚显示迹象之时提出来的,而欧洲直到十六十七世纪才有类似观点的提倡与兴起,这不能不说孟子眼光的敏锐和忧患的深刻,也足见其理论的价值。它使中国后来的所有封建专制君主感到恼恨,如明朝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读到这一观点,勃然大怒,还撤去了孟子在孔庙里的牌位。
(三)“取民于有制”和“正经界”的养民富民说。
孟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征战连年,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站在民众生计的立场上,孟子主张“薄税敛”,强调“取民于有制”,也就是严格按照他想象中的尧舜所定的税法来办事,“事取其中”,不轻也不重,不能重得让人民生活不下去。同时,孟子主张“制民之产”,并由此提出了“正经界”的办法,即实行井田制。虽然就井田制在战国时代已被抛弃这一点来说,孟子的历史观并不是向前看的,但是孟子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看到了广大农民是否有恒产是农民能否生存发展下去的重要条件,也是一个社会兴衰的标志或根本原因。孟子希望看到每个有“八口之家”的农户都有“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以及五只母鸡,两只母猪,使得“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而这些想象在当时战火连绵的时代是无法成为现实的。
三、《孟子》中的养民教民思想和省刑慎罚的刑罚观
战国时期,统治者严刑峻法,用残酷的肉刑、生命刑来镇压人民的反抗,对于这“率兽而食人”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了养民教民说和省刑慎罚的刑罚观。虽然这些思想无法超越时代的限制,带有深刻的时代烙印,但是其中仍有着浓烈的人性意识,这是与其同时代的思想家无法相提并论的,在战国时代,这些思想无疑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和积极意义。
(一)养民教民说。
养民教民思想是孟子关于犯罪原因及其预防的学说的核心部分,这一思想基于他的性善论。孟子认为既然人性是善的,那么犯罪就非人之本性。孟子有这样一个借喻:牛山原来林木繁茂,这是它的本性,但是后来被“斧斤伐之”,刚刚长了一点小苗叶,又被牛羊啃来啃去,结果变得光秃秃的,失去了山的本性。借此,孟子说明了人性的堕落是自戕的结果。
至于人的本性为什么会堕落?孟子敏锐地意识到了物质生活条件、客观经济环境与犯罪之间的联系,指出了犯罪增多的客观原因是民无“恒产”。这不仅与《管子》之中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一致的,而且孟子还进一步认识到了“富岁,子弟多赖”,即礼节观和荣辱观不是生而自知的。所以孟子提倡设立学校,通过教育引导人的善性。
(二)省刑慎罚的刑罚观。
孟子主张行仁政,而行仁政不以刑罚为驱使,法制建设的进行应当以仁政的精神为原则。孟子以仁义作为最高的法律价值,作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在他看来,不仁不义是最严重的犯罪。据此,孟子特别为人们确认了一条“先王之法”——“诛不仁”:“舜流共工于幽州,放隳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他把那些“争地以战”、“争城以战”的诸侯斥之为“率土地而食人肉”,应当“罪不容于死”;把那些谋臣、武将斥之为“民贼”。孟子认为当时社会的最严重的犯罪行为不是一般的下层盗贼,而是上层不仁不义的祸国殃民的行为。虽然孟子不赞成人民起义,并断言人民一旦起义就会导致国家灭亡,但是孟子也指出了人民起义的根源在于统治者的暴虐之政所逼。孟子的这些思想指出了犯罪不仅局限于一般百姓触犯统治阶级意志,还包括统治阶级集团内部不仁不义的行为,且后者比前者严重,同时还揭示了“官逼民反”的道理。这种以民众为本的视角在当时的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因此,孟子提出了他的“不嗜杀人”主张。孟子倡导仁政、反对“虐政”,他认为“虐政”的表现之一是滥杀无辜,所以,作为仁政的措施,孟子提出要省刑慎罚,并告诫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王,只有“不嗜杀人”,才能定天下于统一。而且在实际的刑事政策上,孟子依据其性善论提出“教而后诛”。这一主张不仅适用于上层阶级的诸侯、大夫,也适用于一般的平民犯罪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