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八年级上第三十课诗四首的教案 我要预习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11:21:09
谁有八年级上第三十课诗四首的教案  我要预习
x}R+˒TVYUY]-V!IL4 ɬ?EOBJ%h@2ْ2##<<ܗ{x__ri5׹2ݰ6%kT .w=M߹Mr)8[O??jӏZ[Nv|az[tM#2g4氷f2nTV-?ׇI6agp[IA;b1k7ư]eƪxϦR }:c)Vݽa+kVaopoZ=8D\̣~!/51ݠ>`YOGǏoyv'ݕך0 ܕСذO3NAyŰ8~Fчat>R}C;Z1l(żD&!{I{)ro^9a d7%8\7;#LpFq<1aϡTiUP8|9Bs| =lWKUqP . ˟Sz[ϩ`n_/rcTyJ1xݪl:w vFHkP%o)"_ė&L ;Q=lȿӿ€:0˭{ݦHCr^nT1Rs10~gz_uSE?Q6`&]3+*asǴ6xk.+mځDf%ׅi ^ twH5L^5ubv5n^7or1ev]w?"6k@W7`etYBGl6< m0?X}5gTW,-"G_qhE$loQZqJK于ɧܥҒ^A$/)f7agw`Ԑ㖚4 ym]B>g=ӯ}ܧ dfe}N{>C$?7E٦`i kc+)/m$znyk0!Pv1C^g){w7@v)]`ѩ]&:GH$ޟ9^=AwuA XR]o 3kX漪sl*{ɴ]}=1/q앚RJѰL_Ϛ̃CKqJ+Ӧ_k``BװPjM6a<ݿZF[@!kp߻p ܇q?:~[:EɀW=/RyZxpujtаl2ki?A5+Ǔ=tkuLۊ{AO͠U5l-TQVQaбc)"XB E/5u<l QvZUX'D:[2?p,: /dӊ3?&!UߌҺj */ѱ=⳩Lh/@AQ)$p] *vXOC=WǙZP#Z9&%~,6,E_.6fTV;l@#"w,_/mpALb)Ek\6 ~V˯>:mX8azZQNS;VKwӱp8A57Dܧ%61E4 qC u`pw\hOi+Pz2]Z?5lMm#eywqH*v3pN~[.x'tU?`\ ]oʁ_6v.çYXo%o^K{߹+@&6Jn6bjw1 ;pimwCoc@*\+?NQ: }U̻7Es6pw v2Лa^\-xGqsV w[-75Ğ5XдsU/5rTG ;ݦ (PoDJVb54 ܋WK7< #1ct/!k [=\[]]f$*E7VQSz*b- `yVE5H_+ w.3qdg\'|L++2m)36m#qvYSHA-KOT| S?_q > &PuA|7,Ӕ}9AFDŽ%ӄz))k2CK-b"1Z`M݈YOTcnj:\>ꦍƂivf_W[$]ƞ.40.\X\iuW~A ݀wWx.Hi?1,i<^vg"_eWs 6i  >-wLxv'1 W$` hѺz\@<.&m'iM*\-bg@͡(l?-|јJCc ufOҲ:A\?ɿ"ZmO/0<KP.jbG0lS%Wo`2A{&tZ]<݀H" ~.Yٻlw *.|EY4c6H"EPaa^vrRT[U]*L^Y=R06Ul&KS\9 Jך/EAHFMc}?K/F:s iygymNĀxnٴC4E!_k\aQ+ʣI.q"!>K:t2)q{ep"9sQjW@$.͇(<&u">p6xѪކӬ62- MXFiA+\X 1nl1* DY%ֲ\%,GRsGp4`{L>E?@?ګ$Uvz#~U!$p4`;3z?z]&"O);^}hh6< $_1m?0߹5:h cɜ \#bJhbjCn}?=c@M^֬umq;(y&}&&X;s'fKL-Bp.¦ӳ=Z+uhNp^sW?TVm9joutpNZnmp<2TfڂDj$ǞJ GkWnV&zl 6x!a\$C'6ړi?"SDۜ[LX/S]7UлE*NM5v_=0-5T3Kﰋ8 <9[.< V٫q`cjId[DR^  Id WD{M`R:%U@_`]QeS&ejTTn}?x X)d,( 5cE@M֊#PYꄞq8y +ɕ{ALE}>p>$N8FH:⦿Z GD`_~Nsj&EM!l6DsvSkOzČCq rxiЈo/hBP&Q.Be}lmWRf.~iA&垣 (y=[D/`X􊠘k]A١}V$3{uG^!GR΃I·%`~ r8 qgMTC T;Vi6.ƕe`Ԟ S 3SeFȜ%s f1p+5 4[ D6~tnWfŽ\h rH])B K7^ᦳaϭb#&WE 0Y3" 7.Dd09i/PaT*IψFգcz6Vn1༵.2 n'4Tn@xfT{ $k#=uhp}X $K+zw9m/2ii3Ƹk)yX WM΄_)ָؒͧ{ tky1}4׆ʧ.> jA״kBn&sv1jK(9н6BGF$kMjEM1qA۷oUܵQ 4bl̩g)6,цSN[רޱ'4WPݱxŽV :ڴ^t/TѡSK9kg1Фr1^.#t3;>7I.OzW[nz:愆8-I{9}&]@{|0+1܎V2fS5)*嫴Xҡc7#hAYDhnv9lOVE,u3Tp L)o?>knڋ oI3WHIpPE;`l_M{=p8*5;a|{*G)ph0u=KO;)(9@c:;nMa?c%r ۬ A$ aj1#ܘi7!AGj/S,Vib չ&FKڻUUXJLC8mP T'6S{xe*uw3;Ph+~DH‽:QAu85aSɈVMKGU&Ѣx5k*.U9"IalmIWXICx:zo v^=.nd"Ewu4sh{DRf[.~dNFĺ,MJji?51S:+'V-j_mdvG\凟Y6h&UaFZXA0^5c3f.6 Nh~ a7tR r+붹"S݀+"(9-s>#׬>?4zn}fh mPF-TyOT1!Q֥zc%PyUԲ1Nw/2ٴe!;Pi96[k){8FUM}ņKUY;>_E4qW1"(9d% ǥfq7*ZCf#;qo^W# , o/'|Xd71>2$jшY֏F\4 >iLj!vF4Z#B6" wmm/(!VFf̲T jtrmmRzp΂0VݶtZ+qyC%t K=]۹ʠPO/<ob\*唚3$84/f$5211wb`E[JOBg>PrEG~,m;A0nx:#ϦuZ;nmy&HÌ'_ʰ9H-|~êj-^glN~; ױFf*5٭L5t`L^/uhk~Z\usoS+ZnQ dKe"vgEEX簼OlibPZ?2}ٍx7X_ҝb?2:]}cbd3rBױ.<h򷰸;|C9QֆX%Q.C],^a#8.>O'FU?tcR"Jn+E [nV 'bXlkT[yGGYR3Uk6hZhI=I6ֶGOkA׽Q\ˣCD(qQba9V6H'~ht#oIS8/A;_;4'GOR8Q =G!hxdP$"dԬ X7(sxz0g1}:7SE01@}zA+!KX\G^!E@sun=nzpa1/Z,1Y-y?/M'$3|-:@pXM7 )rII(i2"{Ҩ(vŠNqb!ed1Pנ:jjuķ-L0Qf{!86Ylj5ES|:%5MOu睒X KhF\}An:Gm `NVf1[+&$NL6m4 =ýV([ aEJ1BT^, }yP1{nM9R`ns:? '|1<X@B$_m%pG8yR.S4R__<"OZ0aE:=̒:xIVUp)]Dj\G2߹8XqTp㻊Yb3ګ qYM )5e(&f <yi&SNG0VT frHڮgbkX~\TpCc'GWO%s/^M.34`[ݥ`E&Kq3U$[P]cdKxhǔcX#@r!$B"CQOx|\CqQ^L w9L'uA߯QM6GJ ڃK荗NyөQ*ܤPHNiچBs$&̥`d/A=>,1:rNYeׯ8^&^1q?_DZ~G-{Zv2?O yJN=}-D{P x'@O*NQLB͓ghI|X Xj&k2wdOՒY 70A KQu%)w h%܂` iX校9ЋdwFhne2QOMx6(7̖?0#%OV& ]p0G;J@H8SRm,O7^mu[<+@V $ L#Źwfh1ghLS MPsLk +#3_a^?z?ɶt+ªn#T"nr30JBW9r^=%ddymz&_|m1 .ݦ`Tia{g 7SN-HxcGqԱ<zW+l 7 ˏ?XzGϷ.&78}o|?Sz-hZrg%ɿ6ERtfGmNDў) 49Htີa@v[Ը}P֪XLp+6/q,P,z(UO'ubn1SehQ~@q!$Md `l+-Gaٻ,}OK{w;TZk3oOJZ3|0ouN`8L3 >`]I$b":)񎩣yGQ*P<="b_[Q9>ԹVԢdVbg4|wsؑEï?wǞS '.U9 MV|ULg/8E-SBV+әpVj&KC,o^.dSt^'S*s[8ȡ#h7kUYg&| -G2 av?ơ!ַ5r &`[L qBza,d@k֫Z[sIbdV'̖Xrfxa躶uXܗG))``qԛNILmn9M 29(DjZ}v+g`wžvj=W`Ƽݤ=z.R +B( 99H_ֽm% u {Zot?vuŢOIƲ~y˶_avq%2ku-JLR~O+ N0~1y&yO6OzgGE&akŜ:Fۖ|lGx0kvjܤiX#&j[ Vzý4>RxnՠƔ;4PU(\A]G44.2Odd~wGːt;8aKmC,ERl v׊_W^c,)`dh*1KЪIW#sn5Cr\?m^rGbZjhŦUdASQXkXm9HM3@Z,Μ=%bsGq7Rso+0>@@=cGwni-MX/" P<5-wsDPވJJI@FwɩJ/4Q*xNv\rVh™(- 2jIXphb/ UDllFJeLc׫h&5T0,[%zhO8txdX,Miv3pG̍X`_bɎ#`͒SF ~Kꊨ3"MA4 4u |K]n9BN;0Ne [QDe]"8=ѹOm9&t ø.O,,mA(|šMټ*DqIO7HPI$cY=ӭ>ϙ(~ |ŏ/iv9d ^S>Ч<y+ZQ!{]7"qQv ĔoJ˴it +EhW>ǽ -?]&Į7U#/V].cTq^ #rCJrE{z7֦rpXK4`,.AA6MGPak,<+Y" o {$Z$<-ajxX>ce ̙r9Z!+#ׅ\㦛NY-,o0G5zKusB)dbChʀfIt G'k/fROBB)ܧSDY2Ͻ*ָq9Srs&}+{}ҪiL_ŰSvl}a4!S@v-C|zg~lMJ ڏ,D ()2*Mxxɴw|>%{ Yu|DW#V-LO9>3U%M-\Bc  nnm!ZTg.Eg|) Wx=aỳsu7>ŲM6DӶFk`FOoZ?q[9)onS[#efG;ٷف/0p뺜n`I dF^Neȧqqٸ|oS"h0-;bxbͭwi.?7ڜd2[n5Oz6S7l [U\tKa#n > +] MagO .svpZ!?8Ch1~#\Lp{$ xW\po6[_ 5 9eD [H57\W|9LMéaG2Nph"N-q>L✽itp>'>qIdh:U\G^qjFh_$#aA5D1i!qԅxe.4.i:8;m\8. bwt;N15qp!89@.bsK=f!W!D[ܿ1bYl#}~[cw +yjSfr.ϸm8 V'yGd1rg0jFQ?Z!W'Epkz[ΏpK-~^>/%sM0W svp6y)\2d.g6}ux9G-j^sMY_6ו7e7>b^ H_8sb9 ?<4d:Npb;Onmos84/z>jkSQ˿}/+V ~~ƂZy:>cBE˅Nll>t#|Ɖ]VD̋) {#~o9gEN |gK|g1OKӲʚ%Ie͟.w C}iʢ^:gIݪH367p\O] 1&aU;zթթmw_ҝðluY ,oR5g]ߐi]$k]l:vq:85EuŻn5/ƼsK s򯇗}ݦe#2>戇]әE>Aecc'.!tNv䦳oyߴ&.!nvvuvv4~vyC{Cv)]$O;nmW{t*':_;]]Bsk>emoMan](SۭhG /&8ܭ_?qaL/sKs6w箘+u7]&~:;4^wlnwgewO #]3w͋OS<}M"Y|`|WZ2ew]wݤZ]-+]] aS *T -烷ۄ1‹sKo=ޖ~~d Łim>~/E'#Fª*zSxi'f0Ňfn*WlJcW_<;6/sKcxYFy㵾shGx2=~< xA^%3Cݘ")W?I^>KBll?Q^W*oS3xi`疏Kҟ,a*c>ڇ̇uu^bycyS{^-Wߴ>D@;S9Xy\IL .z6aWmHO1^R`eھKU6cqRTӇzC=-g" .{͞z1Ϟտ}3X,k2SVe,n?l+ oRp帷ja3Fx%"3kn`TT{mἷ3}r_cpS0d~?2Zsje璞 e>cWŃoW4&| gq᫷_ $/—2('$ oDx1MԏY;ۨf~|vxC,|v/’>n*O6”.-ֳi'Q1||^0/xAS󭪌Fgg?_PoS  O@NPb$_'ҧ$"Tx:>NM-HϋԗR}:4oR=r}M'ͧ7)֒}FOqT}8&%}G/wLg G/}uQ} 2C *o_\~.OAMcᷓmQ?Κe#䩚qf1򏐠糦 ^~ &Bf~~:7$?X&5C?W8fZ_0K a\V1cm~!8?{?\矆j{.?<ϩ6:9/l85E!%EQNe=ߎj1 /1~$x@4M9A=7 +q6q sԌ'ha[Bi{4&ꧽ@Ģoh|CyGyK}=wSjw^/ 4-vF& a!Uf; U79T?MN`o5;-k{|Mt߽KM!&^Q-rx;F*8^Yʻ$zv ˷q5oR-ҥ/g@_{Ӏ50iXg~}րOs dkBw@қvmwm> q7!>"9=Ԁțj7])ɷIaG شbn@-[ JM*o&xsM[澝 ,o2 C J'RLjw=7/֧@ cjwiشI?\ Qw] ٲo/xӃ !Ga w g{ 8ES1/ |

谁有八年级上第三十课诗四首的教案 我要预习
谁有八年级上第三十课诗四首的教案 我要预习

谁有八年级上第三十课诗四首的教案 我要预习
课文研讨
归园田居(其三)
整体把握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是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但使愿无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陶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在雕琢诗风弥漫文坛的魏晋时代显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钟嵘的《诗品》仅把陶诗列为“中品”.陶诗朴质的风貌实际上开启了隋唐诗风的先河.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
使至塞上
一、整体把握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二、问题研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红楼梦》里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她虽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真是非常恰当啊.
对“烟”的不同理有人认为是烽烟,有人认为是炊烟.
渡荆门送别
整体把握
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这么美的景色,真让人陶醉!但是“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却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王夫之《唐诗评选》说“结二句得象外于环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
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
对“送别”的不同理
这两个字历来解释不一:一说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一说赠给送别的友人.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汝询《唐诗解》疑“送别”二字为衍文.
游山西村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
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不同理解.
“山重水复”写地形的复杂,显示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说认为山西村坐落在花团锦簇之中,“柳暗花明”是山西村周围的环境;一说认为“柳暗花明”是比喻的说法,“柳暗”比喻路上的曲折,“花明”比喻终于找到了山西村.
练习说明
一、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设题意图是养成背诵优秀古诗的良好习惯.其中的名句尤其要记住.当堂默写,检查背诵效果.
二、仔细体会这四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设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诗的思想和内容的理解程度.第1题设题重点在于对陶渊明思想的认识,第2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对诗中描写的景色作出有个性化的描述.答案不强求一致.
参考答案:
1.这里的“愿”,除了可按课文注释理解外,也可引导学生广泛讨论.教师不妨把《归园田居》中另外四首诗介绍给学生,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进一步理解本诗.
2.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本题意在使学生深入品味这两句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四、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让学生充分调动联想与想像,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建议
一、要指导学生朗读这五首诗,要求能正确背诵、默写.
二、教学古诗,要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对诗句含义适当讲解,不宜作繁琐分析.
三、关于古诗教学的建议.
性情的涵养和想像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让他们(指学生)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那所思所感虽是古人的,可是历久常新,仍然使后人感到亲切),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更多.
……
一些不易了解的词语,当然要由教师先给讲明;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体会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第一,在于透彻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见诗人的经验.这两层功夫,小学生当然未必能够到家;但是必得让他们试着去做.体会得确切,经教师给他们评定,他们便有自己发现的愉快;体会得不对,经教师给他们纠正,他们的印象就比随意听讲深切得多.每首之后附有解说,是供给教师参考的.先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教师与他们讨论,给他们指导,讨论和指导的方法大致如解说.我们并不希望教师按照解说,全部讲给学生听.学生体会出来了的,当然不必讲.他们说的话虽然与解说不同,意义却彼此一致,教师也可以不讲,不必拘泥于解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也许就足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每首讲授之后,最好让学生熟读.这与他们自己的体会和教师的指导有关;二者都做到了家,他们便尝到诗中的滋味,不待强迫,他们自然乐于熟读.熟读了的诗歌,在休闲时间复诵一回,像他们常常唱一回歌一样,对于他们心灵上的补益是无限量的.
二、《使至塞上》分析(施蛰存)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入侵,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很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在王维的诗集中,这一类诗篇并不多,而同时代的诗人高适、岑参和王昌龄,却以写边塞诗著名.
王维这首诗是许多唐诗选本都选的名作.诗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景色.有人以为这个“使”是王维自己.因为王维曾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出使塞上,在凉州节度使崔希逸幕府中任判官.如果这样,题目就应当写作《奉使至塞上》.现在没有“奉”字,可见这个“使”字是指一般的使者.再看此诗内容,完全是客观的写法,没有表现作者自己的语气,也可知此诗不能理解为王维的自述.
第一联中的“单车”“属国”,都是“使者”的代词.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原意是说使者没有带许多人马,只用一辆车就够了.后世诗文家就把“单车之使”简化为“单车”,作为使者的代词.“属国”是秦汉官名“典属国”的省略,这个官掌管投降归顺的蛮夷部族.因此,“属国”就成为外交官的代词.居延是古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酒泉一带,在汉代,此地与匈奴接境.讲明白这三个名词,这一联诗就容易懂了.两句十个字,意思只是说使者要到边塞上去,已经行过居延,进入胡地.上下两句,实在是重复的.既用“单车”,又用“属国”,“过居延”就是“问边”.两句只有一个概念.在诗学上,这算是犯了“合掌”之病,好比两个手掌合在一起.这种诗病,唐代诗人都不讲究,宋以后却非常注意,不做这种联语.杜甫诗曰:“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今欲”就是“即将”,“东入海”就是“西去秦”,两句诗只说了一件事.白居易诗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咏草的诗,下句就是上句.郎士元诗:“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送别钱起》)“不可听”就是“岂堪闻”.这些都是被宋代评论家举出过的合掌的例子.
颔联是说使者过了居延,就像滚滚尘沙一样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征蓬”是在地上飞卷的尘沙,现在江南人还把随风卷地而来的尘土叫作“蓬尘”.“出汉塞”和“入胡天”,也犯了合掌之病,所以这种对法也是死对.
颈联两句,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抓到了西北高原的特色.“孤烟直”“落日圆”,表示天气晴好,无风无云,也是沙漠上的气候特征.
结尾一联说使者到了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一问,才知道都护的军部还在离这儿很远的燕然山呢.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唐时是防御吐蕃的军事重地.燕然山,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汉时大将军窦宪征伐单于,曾进驻燕然山,在山上刻了纪功的铭文.都护是汉代官名,西域都护是守卫天山南北两麓的最高军官.
王维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当时西域领土的广大.过了居延,已经出了汉代的边塞,可是现在却还是大唐的领土.再向前走,到了萧关,才知都护(当时是节度使)的驻扎地还很远呢.这样看来,唐代的边塞比汉代向西扩张了几千里.但是,王维的地理概念,似乎有错误.萧关在东,居延在西.如果过了居延,应该早已出了萧关.王维另外有一首《出塞作》,自注云:“时为监察,塞上作.”此诗第一句就说:“居延城外猎天骄.”可知他曾到过居延,不知为什么这里却说过了居延,才出萧关.至于燕然山,更不是西域节度使的开府之地,王维用这个地名,恐怕只是对当时的节度使恭维一下,比之为窦宪.这最后一联,非但用燕然山,使人不解,而且这两句诗,根本不是王维的创作,他是抄袭虞世南的.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诗云:“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在楼兰倒是符合地理形势的.王维此诗本来可以完全借用虞世南这一句,但为了韵脚,只好改“楼兰”为“燕然”,这一改却改坏了.
(选自《唐诗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三、《渡荆门送别》赏析(吴企明)
人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开故乡,固然会产生依依不舍之情,而长久旅居他乡的人,更会有浓浓的乡思.李白《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这种人类普遍的美好情感.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首联直扣诗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颔联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坐船刚刚还在三峡里穿行,两岸所能见到的处处是崇山峻岭,待到渡过荆门山,长江江面突然开阔,浩瀚渺茫,两岸都是平旷的原野.这使长期生活在蜀地的诗人欣喜万分,并迅即将这种感受写入诗中.两句中的第二字炼得好,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野,着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这种观感,是由抒情主人公的视点(李白坐的船在前进)不断移动形成的.长江滚滚远去着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文选·吴都赋》刘渊林注:“大荒,谓海外也.”)颔联写的是远景,短短十个字,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确有“咫尺应须论万里”之妙,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李白在《古朗月行》里曾说:“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本诗的意象恰恰与此相反,是说天上的月亮飞到水中.“云生结海楼”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颔、颈二联,一远景,一近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尾联二句,拍合到题面上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恋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愈觉情味无穷.诗题云“送别”,就是尾联长江水送我离别之意.沈德潜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不免过于拘泥.还是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得好:“结二句得象外于环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意得象外,余音袅袅,富有情趣.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有改动)
四、《游山西村》赏析(邓韶玉)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推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方东树《昭昧詹言》).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课文研讨
归园田居(其三)
整体把握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是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但使愿无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

全部展开

课文研讨
归园田居(其三)
整体把握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一共有五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诗人在南山下种豆,“草盛豆苗稀”,很显然他不善于种田,但是早出晚归,不辞劳苦,在回家的路上,夕露沾湿了衣裳,而他毫不在意,说“但使愿无违”。从表面上看,这首诗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但是把这首诗和作者其他的诗结合起来看,作者的“愿”其实有它特殊的内涵——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即使做一个农夫也比在官场“为五斗米折腰”强。
陶诗用语十分平淡自然,在雕琢诗风弥漫文坛的魏晋时代显然没有得到人们的认可,钟嵘的《诗品》仅把陶诗列为“中品”。陶诗朴质的风貌实际上开启了隋唐诗风的先河。这首诗朴素如随口出,“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之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
使至塞上
一、整体把握
开元二十五年(737)的春天,王维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边塞慰问战胜吐蕃的河西副大使崔希逸,这实际上是被排挤出朝廷。这首诗所写的就是这次出使的情景。
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单车欲问边”,写自己轻车简从,要前往边境慰问将士。要走多远呢?“属国过居延”,是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山高路远,诗人觉得自己好像“征蓬”一样随风而去,又恰似“归雁”一般进入胡天。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经过长途跋涉,诗人终于“萧关逢候骑”,却没有遇见将官。一问才知道“都护在燕然”:将官正在燕然前线呢!故事似乎还要延续下去,但诗歌却于此戛然而止,给人留下回味的余地。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试想,那茫茫无边的沙漠,只有用一个“大”字才能状其景观;在这纯然一色、荒凉无边的背景之上,那烽火台上燃起的一缕白烟直上云霄,是多么醒目,“孤烟”二字正能状其神韵。“孤烟”之后随一“直”字,使景物显得单纯简净,直入人心。“长河落日圆”,苍茫的沙漠,没有山,没有树,只有黄河横贯其间。视野所及,大漠无边无际,黄河杳无尽头,“长”字便自然涌上作者心头。而“长河”之上,是那一轮圆圆的落日,这里的“圆”字与前面的“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难以言其妙处。
二、问题研究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赏析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画面上的景物虽不多,但是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其次,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这两句在色彩上也很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红楼梦》里香菱说:“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她虽然不能够清楚地说出这两个字到底好在哪里,但是凭直觉感到它们描写孤烟与落日非常形象,不可替代。苏轼评价王维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味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真是非常恰当啊。
对“烟”的不同理有人认为是烽烟,有人认为是炊烟。
渡荆门送别
整体把握
此诗是诗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作者很自然地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地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写黄昏的风景。这么美的景色,真让人陶醉!但是“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却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王夫之《唐诗评选》说“结二句得象外于环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
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
对“送别”的不同理
这两个字历来解释不一:一说指江水送自己离别蜀中,一说赠给送别的友人。清人沈德潜(《唐诗别裁》卷一○)认为“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汝询《唐诗解》疑“送别”二字为衍文。
游山西村
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邀请,来到农家。走在通往山西村的山路上,“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疑无而实有,景似绝而复出,终于来到山西村,这里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这两句诗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比喻困境中也往往蕴含着希望。在山西村,正值社日临近,农民们衣着简朴,吹箫击鼓,结队往来,热闹非凡。诗人盼望着以后能够有时间乘月色出游,随时拄着手杖来敲门拜访,恋恋不舍之情溢于言表。诗人陶醉在山野风光和农村的人情美里,对这次郊游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全诗紧扣“游”字,按时间推移展开叙述,层次清晰,语言生动。中间两联对偶自然工整,显示出诗人锤炼语言的非凡功力。
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不同理解。
“山重水复”写地形的复杂,显示出所经山水之无穷变化。“柳暗花明又一村”,一说认为山西村坐落在花团锦簇之中,“柳暗花明”是山西村周围的环境;一说认为“柳暗花明”是比喻的说法,“柳暗”比喻路上的曲折,“花明”比喻终于找到了山西村。
练习说明
一、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设题意图是养成背诵优秀古诗的良好习惯。其中的名句尤其要记住。当堂默写,检查背诵效果。
二、仔细体会这四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1.《归园田居》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3.《游山西村》中哪两句流传最广?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
设题意图是考查学生对诗的思想和内容的理解程度。第1题设题重点在于对陶渊明思想的认识,第2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设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张开想像的翅膀,对诗中描写的景色作出有个性化的描述。答案不强求一致。
参考答案:
1.这里的“愿”,除了可按课文注释理解外,也可引导学生广泛讨论。教师不妨把《归园田居》中另外四首诗介绍给学生,特别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可以看出作者当时的心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这些内容进一步理解本诗。
2.这两句描写舟过荆门时所见的景色。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船由蜀地到荆门,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山峦从作者的视野中一点点的消失,江水冲下山峦向着广阔的原野奔腾而去。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
三、《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本题意在使学生深入品味这两句诗“诗中有画”的特点。
参考答案见“课文研讨”。
四、试从这几首诗中任选一首,根据你的理解,用文字或绘画把你的阅读感受描绘出来。
本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意在让学生充分调动联想与想像,以提高理解、欣赏古诗的能力。
教学建议
一、要指导学生朗读这五首诗,要求能正确背诵、默写。
二、教学古诗,要着重引导学生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对诗句含义适当讲解,不宜作繁琐分析。
三、关于古诗教学的建议。
性情的涵养和想像力的培植,在教育上是重要的项目……涵养和培植必须有所凭借,而最好的凭借便是诗歌。……让他们(指学生)与古人的所思所感接触(那所思所感虽是古人的,可是历久常新,仍然使后人感到亲切),涵养和培植的收效自当更多。
……
一些不易了解的词语,当然要由教师先给讲明;其余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诗歌的意义和情趣往往在字句之外;单就字面解释,就同胡乱嚼橄榄一样,没有多大滋味;通过字句体会情趣,滋味才隽永。体会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第一,在于透彻地了解字句;第二,在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去推见诗人的经验。这两层功夫,小学生当然未必能够到家;但是必得让他们试着去做。体会得确切,经教师给他们评定,他们便有自己发现的愉快;体会得不对,经教师给他们纠正,他们的印象就比随意听讲深切得多。每首之后附有解说,是供给教师参考的。先让学生自己体会,然后教师与他们讨论,给他们指导,讨论和指导的方法大致如解说。我们并不希望教师按照解说,全部讲给学生听。学生体会出来了的,当然不必讲。他们说的话虽然与解说不同,意义却彼此一致,教师也可以不讲,不必拘泥于解说。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性情,扩展想像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指点一两句话也许就足够了,不一定需要繁复冗长的讲说。
每首讲授之后,最好让学生熟读。这与他们自己的体会和教师的指导有关;二者都做到了家,他们便尝到诗中的滋味,不待强迫,他们自然乐于熟读。熟读了的诗歌,在休闲时间复诵一回,像他们常常唱一回歌一样,对于他们心灵上的补益是无限量的。
二、《使至塞上》分析(施蛰存)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入侵,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土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很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在王维的诗集中,这一类诗篇并不多,而同时代的诗人高适、岑参和王昌龄,却以写边塞诗著名。
王维这首诗是许多唐诗选本都选的名作。诗中描写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人到达边塞时所见的景色。有人以为这个“使”是王维自己。因为王维曾于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出使塞上,在凉州节度使崔希逸幕府中任判官。如果这样,题目就应当写作《奉使至塞上》。现在没有“奉”字,可见这个“使”字是指一般的使者。再看此诗内容,完全是客观的写法,没有表现作者自己的语气,也可知此诗不能理解为王维的自述。
第一联中的“单车”“属国”,都是“使者”的代词。李陵《答苏武书》云:“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原意是说使者没有带许多人马,只用一辆车就够了。后世诗文家就把“单车之使”简化为“单车”,作为使者的代词。“属国”是秦汉官名“典属国”的省略,这个官掌管投降归顺的蛮夷部族。因此,“属国”就成为外交官的代词。居延是古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酒泉一带,在汉代,此地与匈奴接境。讲明白这三个名词,这一联诗就容易懂了。两句十个字,意思只是说使者要到边塞上去,已经行过居延,进入胡地。上下两句,实在是重复的。既用“单车”,又用“属国”,“过居延”就是“问边”。两句只有一个概念。在诗学上,这算是犯了“合掌”之病,好比两个手掌合在一起。这种诗病,唐代诗人都不讲究,宋以后却非常注意,不做这种联语。杜甫诗曰:“今欲东入海,即将西去秦。”(《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今欲”就是“即将”,“东入海”就是“西去秦”,两句诗只说了一件事。白居易诗曰:“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咏草的诗,下句就是上句。郎士元诗:“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送别钱起》)“不可听”就是“岂堪闻”。这些都是被宋代评论家举出过的合掌的例子。
颔联是说使者过了居延,就像滚滚尘沙一样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征蓬”是在地上飞卷的尘沙,现在江南人还把随风卷地而来的尘土叫作“蓬尘”。“出汉塞”和“入胡天”,也犯了合掌之病,所以这种对法也是死对。
颈联两句,气象极好。在一片大沙漠上看到远处烽烟直冲霄汉,大河上一轮落日,没有云翳,显得格外圆而且大。大漠、长河、孤烟、落日,抓到了西北高原的特色。“孤烟直”“落日圆”,表示天气晴好,无风无云,也是沙漠上的气候特征。
结尾一联说使者到了萧关,遇到巡逻侦察的骑兵,一问,才知道都护的军部还在离这儿很远的燕然山呢。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唐时是防御吐蕃的军事重地。燕然山,即杭爱山,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汉时大将军窦宪征伐单于,曾进驻燕然山,在山上刻了纪功的铭文。都护是汉代官名,西域都护是守卫天山南北两麓的最高军官。
王维这首诗的主题是描写当时西域领土的广大。过了居延,已经出了汉代的边塞,可是现在却还是大唐的领土。再向前走,到了萧关,才知都护(当时是节度使)的驻扎地还很远呢。这样看来,唐代的边塞比汉代向西扩张了几千里。但是,王维的地理概念,似乎有错误。萧关在东,居延在西。如果过了居延,应该早已出了萧关。王维另外有一首《出塞作》,自注云:“时为监察,塞上作。”此诗第一句就说:“居延城外猎天骄。”可知他曾到过居延,不知为什么这里却说过了居延,才出萧关。至于燕然山,更不是西域节度使的开府之地,王维用这个地名,恐怕只是对当时的节度使恭维一下,比之为窦宪。这最后一联,非但用燕然山,使人不解,而且这两句诗,根本不是王维的创作,他是抄袭虞世南的。虞世南《拟饮马长城窟》诗云:“前逢锦衣使,都护在楼兰。”在楼兰倒是符合地理形势的。王维此诗本来可以完全借用虞世南这一句,但为了韵脚,只好改“楼兰”为“燕然”,这一改却改坏了。
(选自《唐诗百话》,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三、《渡荆门送别》赏析(吴企明)
人人都热爱自己的故乡。初次离开故乡,固然会产生依依不舍之情,而长久旅居他乡的人,更会有浓浓的乡思。李白《渡荆门送别》,表达了这种人类普遍的美好情感。
《渡荆门送别》是李白出蜀时所作,记下了他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首联直扣诗题,交代了此行的目的。颔联紧承起句,写出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色:“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坐船刚刚还在三峡里穿行,两岸所能见到的处处是崇山峻岭,待到渡过荆门山,长江江面突然开阔,浩瀚渺茫,两岸都是平旷的原野。这使长期生活在蜀地的诗人欣喜万分,并迅即将这种感受写入诗中。两句中的第二字炼得好,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野,着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这种观感,是由抒情主人公视点(李白坐的船在前进)不断移动形成的。长江滚滚远去着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文选·吴都赋》刘渊林注:“大荒,谓海外也。”)颔联写的是远景,短短十个字,画出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确有“咫尺应须论万里”之妙,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月下飞天镜”句,是月夜俯视所见。明月本在天上,倒映入流速缓慢(因江面开阔)的长江水中,好像从天上飞来一面明镜。李白在《古朗月行》里曾说:“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本诗的意象恰恰与此相反,是说天上的月亮飞到水中。“云生结海楼”句,是白昼眺望所见。天上的云彩,层层叠叠,构成海市蜃楼;云多,则天空高远,反衬原野低平、江岸辽阔。颔、颈二联,一远景,一近景,细致入微地刻画了长江江面开阔、两岸平旷的景色,在自然美中融进了诗人初次见到平原时新鲜、欣喜的感受和体验。尾联二句,拍合到题面上来。“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恋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愈觉情味无穷。诗题云“送别”,就是尾联长江水送我离别之意。沈德潜评此诗说:“诗中无送别意,题中二字可删。”(《唐诗别裁》)不免过于拘泥。还是王夫之《姜斋诗话》说得好:“结二句得象外于环中,飘然思不穷,唯此当之。”意得象外,余音袅袅,富有情趣。
(选自《中华文学鉴赏宝库》,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有改动)
四、《游山西村》赏析(邓韶玉)
这是一首纪游抒情诗。
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腊酒,指上年腊月酿制的米酒。豚,是小猪。足鸡豚,意谓鸡豚足。这两句是说农家酒味虽薄,而待客情意却十分深厚。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次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千百年来广泛被人引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读了如此流畅绚丽、开朗明快的诗句,仿佛可以看到诗人在青翠可掬的山峦间漫步,清碧的山泉在曲折溪流中汩汩穿行,草木愈见浓茂,蜿蜒的山径也愈益依稀难认。正在迷惘之际,突然看见前面花明柳暗,几间农家茅舍,隐现于花木扶疏之间,诗人顿觉豁然开朗。其喜形于色的兴奋之状,可以想见。当然这种境界前人也有描摹,这两句却格外委婉别致,所以钱钟书说“陆游这一联才把它写得‘题无剩义’”(《宋诗选注》)。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何在?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人们读后,都会感到,在人生某种境遇中,与诗句所写有着惊人的契合之处,因而更觉亲切。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
此联展示了一幅春光明媚的山水图;下一联则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社”为土地神。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这一天农家祭社祈年,热热闹闹,吹吹打打,充满着丰收的期待。这个节日来源很古,《周礼》里就有记载。苏轼《蝶恋花·密州上元》也说:“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到宋代还很盛行。而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前三联写了外界情景,并和自己的情感相融。然而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无时,随时。诗人已“游”了一整天,此时明月高悬,整个大地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清光中,给春社过后的村庄也染上了一层静谧的色彩,别有一番情趣。于是这两句从胸中自然流出:但愿而今而后,能不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农民亲密无间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此诗写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陆游曾任隆兴府通判,因为极力推助张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罢归故里。诗人心中当然愤愤不平。对照诈伪的官场,于家乡纯朴的生活自然会产生无限的欣慰之情。此外,诗人虽貌似闲适,却未能忘情国事。秉国者目光短浅,无深谋长策,然而诗人并未丧失信心,深信总有一天否极泰来。这种心境和所游之境恰相吻合,于是两相交涉,产生了传诵千古的“山重”“柳暗”一联。
陆游七律最工。这首七律结构严谨,主线突出,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游意不尽。又层次分明,“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方东树《昭昧詹言》)。尤其中间两联,对仗工整,善写难状之景,如珠落玉盘,圆润流转,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