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礼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20:46:08
孔子仁礼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
x\r2Kr}ƻ=3b?c~B6- &! -r}Y4Hw_Z2O\?Of<^%pqKRLաYi߿m?Oo5 L#S'tLaVԤ&(a.ZsW)|16]y'3(Tvx'tsLgrx}(riq5yqF" 8-zɔ9zto ڢa$>b?aLs,ٛ{x#D~:է~uE?0 !ÀڝHe <].w^:޺Zw#{g+Zt[kzMv"梞:Ls=fdR^#WLn€/1f^E;6֍fFc|a]'rQ;Lp`x?2^#g6'N1(q̇,:3vz ןJB*rU^C[u6SKvv 5܇ O*L:B,0+z[ 07\ ӹWM|yQ~f{zEJ(@z)Xp g>ʣiDX`'npM.50~h Uep[ϋN Yw^ϋ,qAW{gjRj Jht 3W0ޡ`}Ei-,L#x hwOM8_o64Ƞ0>t78/YnSᥔQyuO:I qi+EAC"B(U,% TW / C(ῄ0in q~]ɮGЩͬE!1] 'BO3+b ߓ>2/zB]+į /û *?;zQ ֣_#zWh30~H` pTh;(9,g!Qɔ |C _g >E#2k bl0hc{M%oO1.E_h%: J*%-Mv8z-j}e*{"d` _1jb%ҟ$E@MC{@iv~u2P! ΅i!4,(`Or;xǕ`.J74,=;Ezoc%Bv약adٸ.۾s̅qv1[0Md}@^2-0`i 6[*Y[>XdQZ 69͚4gؾ~a*M䭋`O@~ARŘEKsw1GK2 #ߒK T8oM*ld˴\jw6(+l}wLL؀k70.TkqErN)8c*,A]ԃ܁C [WvZ%ZvW u V/T 'yB\;q|%3Xfab7O;݆־a)Zjc)'(u)Wo? XCfeſ3#ؒ.L)p Uh3404 4>?_͜ fE|ͬD|MH6 jnf|fPÂy;<, 2RogΨxLރɘR{`҃o\=("rM_ 7ko{ k" %X3)o@Ϡ,͗~0\r8gЎ # $CVjǡfb(2F9AROў,`C}S=Ie$glW9>bF"-n7_D-oFK՗*.A$Y iǑ6/?pm# l}ri:KYK|XF!2#?ʜrd9i Gz}]G7ĕ> D`x/2Brnb;z$ &%;J }yuL~U2åAeDh%}gmSL4 > "e6m_\Xˈ +8شgXbڻѭWLUEu+*N M]c CAܑ\uC0),Y$ܳ`  EYMɫVfZuU0~I:?N[(?rPuʬPͧ#bAY>?S*'\ۈzVu#;ep\̙i|AV0 LWsd8܃d=&]Ӗs~<`}֛\NXVC0i_q,Dc}?>dr03 ZR-ݹ9teMUwwOxxYQ瘞qm7wvNޏ>32-:"`zRՁcKf,gUlKԞJzLja$G`Xa:'6T+rz9IDE+,nZ[)?v$i( 38V[H8!ߜ2HJ^jX$Y2NՖ;\a/[VL?K/h8 Ʒb~o]XIh"ҡuK0.% |h FN(lE2e rhgy{٤qft:3C,!&"lGsÞJr-ʊiPAQjfP\ˢW8=fa WZ:vɺ $/A 1d>}rFHb,BYXvjF8,4w<Ƀr+)-jalENI,Y%=.46p@Ȑ$0u>m0^hF,^-({1U-ҖR >caKY%s`gip1(PXw1ea:-t\u hr#uIR%q B Ol6:m*Цq2LMC"@ Pbɤms`ᷬ3||B].@ )~DWBC0ǒ^L_ rkZp/%GtP'QN˵2#5۬H𥌅h XOkz-;-u#&b-9QwEAH'гtw_vu0٥UظRi_ʚi]BZ8>]/7A^(V&wc]'!L0_ XG.u?Ƥ!a\\:E+K6/Ifu9;9R OXvŒIx琱:0qȠp_~0Y0]{y( PF,I#~Hho$qE-P*QfG0I.c v$O3Ȓin81:C ܖɜ{Ba`]PKu_)M,avfc*v$/82%Rq6i9wT&Ir(`qWlaɆdY/K mA$8Ck͐R`oXԂA7Gߪ81h,ne(b&d! [*tcq)c4DbOՆ,a%A԰*X.ylL^4.obbڗR쁋;߽6Q%s,t; U~ $2f$ɬ/IEx׉rTA 01MXѐ8 6Lb7I94"dB&lVKGEZwB{QRgM3'tc۬q]y؊tg;T2ZYYEmܼ#lQE٬W ĩ"P} E- 2s-gК-<߰ȮlbhUU^5,;6)mO'\VK ^k[B|#=Q0nVOJ4Kk? #>`=`P\p,#*3$' U*Xig =PtGt"U"' @Qy ;ن`P4-0HpMIȟ_!\ϋak"ǁ)w4(Fl4h .,%tǛY[oQQJh#+G Ǯ ~,dXSMNʊaFி =lr:ox iSMk&E>L =VޕkBl93aHx+H.K,s+*UQ1,](7Z8oU/[#*-~bZ$}ETvxgLj3wWW33k)|M8TkDVaYmb O"s:, Ga%:=8*Sp _D |mE; ѿA "̢P"4$˺p`0.bc$Ƿ.5+0kH'Y4|KBB!5yI"kbM̵\v̬HZRqnyp^RIe+ߛe/0.$0/nue+fyڇ'X [MD-c1*qw]'?ț2Isw ۴d,G5\oT׫lެ?KzT RLYoփKεLjax9_YgBfq ܯёТFх&cW4-'1gi(^&Nkl4j>ҦHzezQY7 n+uW[O@cZc*RD1Z5"偯VɖU.RdOoT`Xw ?2g\gWP;>0^ؼ$YbINu݊pfuv3hiyVlՙĝK+0qAmAKK M#x^pD-&Y[Xe,i‹H$Rk|XLxRS`zC)!{0|IO{9) J s@mRIAx3Zs"}btЫ:,Uf%[4-x_=_ۃ,d,zӨfW]k :kg6Yos-c-4 L AJt8UuzOr.H*N^HkP7L o[mI /XQ*VI~ "r= (wdW(Ys {v97)A䖇*KͲHv%ӓ^E$Yv6`yYe$5,#AjN-У m %+[XU1!WO:(R/F+տ6oOu yV*餢,:4 |պVZϒq3c-\bLRA䆉踕( 919f4!,螉+^df|o3)c&Q!JRΒJ&&͙Gr?m-bMvԷh *^b9SZ¯Fbpf`( w-sJZ7 9:잆6:u5"m%Yy)vo%]ayZ*x<${^nWx,=(;N`r!l<@Ն:GlC@P@C;d>r-b`Ԟw.6Eg4}d˶M}8= g)(]ANUhglwpгڊp{X@=ژI߀ہIXj +څU0!)o`͏ȹt\$2LS~*ĬzVRJX+՛z\Dk7cd슓!t嫄֪mmH- [Km}I6dլ+MYzL'fѨb+DV,#HKY\)Cucp!T6ySN qGg'`w48]#@d)lDtޫ,ge@[OPWaL*S.J3_{-':٩VB59S:KHr{ʃPCXGC|!30m_+M 8fRlX>DMz^C rlRAO%6ȍn D:#)ŷ'O~*2XWc(3)xP9klщoG Sb9z5дM+zcUvw.̪^ZKeJ MO#/Z%L ʹS68$ex@/%@AV9`(]V%rSxڣ?KFVR俭,(Q# l$ayנ+\l\sE!$v,څ쯍ҝ?bXP&t¡(<]*&8Ȇ<%R_YC9spʷ9h=xA}rG<&~ÕFt&e>^ud Id~&DuBf'LIĖ2ߌ3G(8ia4>Ov-Bum6~ȲyI=M¼ڜe~/<,ԡc;k~j`3}/OM%R(fώ7N\>OlȤ/]sK΍!A5Å(0ǠE%qѲZX!eoǏh-"{yڑ1eXSN-= `C\chtZs4'X~ճQdvipi.+/bIG U ݸvן#[lr<

孔子仁礼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
孔子仁礼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

孔子仁礼思想对于后世的影响
“仁”、“礼”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礼”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孔子之后,“仁”、“礼”思想被历代思想家、儒士“损益”,已经大为变化了.但“仁”、“礼”思想却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历史土壤之中,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生当春秋战国时代,正值中国新旧社会交替之际.周天子已失势,王室衰微,诸侯大夫专权,烽火连年,人民陷入“易子而食,析骸以衅”的境地.所谓“春秋二百四十四年,亡国五十二,弑君三十六”,“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天下无道,人欲横流.一方面是奴隶制趋于崩溃,另一方面是新兴的封建制正待建立.旧的尚未完全崩溃,新的又未完全建立.社会在动荡中急剧变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混乱.在这种情况下,孔子提出了“仁”的思想,用以匡正被弄混了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道德关系,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这既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又顺应了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
孔子“仁”学思想的提出在哲学史上是一个具有理论贡献的创新.他是第一个将“仁”提到哲学高度的人,他把“仁”这一概念提炼为最高伦理范畴,赋予广泛的意义,并把它同“礼”有机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他庞大思想体系的核心.
“仁”在《论语》中出现过109次.孔子对“仁”主要有这样一些解释:1.“仁者人也”;2.“仁者爱人”;3.“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4.“克己复礼为仁”;5.“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6.“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7.“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8.“刚毅、木讷近仁”;9.“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可见,“仁”的涵义十分广泛,但最主要、最核心的是对人肯定的“人”及其“爱人”,以及同“礼”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社会道德规范.
首先,孔子从春秋动荡的岁月里,看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冷酷,以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因而对人进行了合乎时代要求的肯定,提出了崭新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孔子提出了“人者,仁也”这一醒目的命题,并进而阐述“仁者爱人”,这无疑是一大创造.因为在这里,“仁”不再是一个字、一个词,而是一个理论范畴,反映了孔子的人学观.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要求解放的时代.他认为要解决社会矛盾冲突,就必须将人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看待.他提出“泛爱众,而亲仁”.孔子肯定人还表现在反对用人殉葬,他曾咒骂“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即使用俑偶殉葬他也是反对的.我们知道,大量的文献和考古资料证明,殷商有大批奴隶殉葬的情况.因此,从孔子反对人殉甚至反对俑偶殉葬看,他所提出的“人”是包括奴隶的.
其次,仁是相对于“礼”而言的一种道德伦常和社会规范.春秋时代,由于“礼崩乐坏”,社会秩序十分混乱,新旧势力的斗争异常尖锐.孔子提出“克己复礼”,作为仁的内容,有一定的合理性.所谓“克己复礼”,我们认为,就是克服一己私利,恢复正常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规范(诚然,这种社会伦理和社会规范是在前代的基础上经过损益改造过的).我们知道,西周时代,以《周礼》为张本所形成的典章制度和各种繁文缛节,是系统而完备的.有所谓“大礼三百,小礼三千”的说法.从吉庆、祭祀、迎宾、乡饮和军事、外交大礼到日用起居,莫不讲究礼仪.其规则乃是“亲亲”、“尊尊”.即以自身为起点,上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下延亲子、孙、重孙等九代亲属关系,以嫡长子为中心成为一脉.由此发展成宗法制、分封制和继承制,确定尊卑贵贱不同等级的物质权益和交往方式.孔子“克己复礼”所云之礼,决不是前代的简单重复.他自己就曾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时的礼正与孔子提出的崭新概念“仁”形成表里关系,充实了仁爱精神,已不是孤立的礼仪礼制了.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正说明了这一点.
其三,仁亦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它不仅有强调对外的行善、治人,而且有向内自省和修炼的意义.孔子曾说“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他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行恕道,就是仁者行道的方法之一.他曾对仁者这样描述:“仁者静……仁者寿”,“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者,无恶也”.孔子认为,要达到“仁”的精神境界是十分困难的,不仅必须做到“心中无恺,兼爱无私”,“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而且不能“巧言令色”.当然,“仁”也并非高不可攀.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就是说,为仁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他提出了“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信条.并且明确地说:“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这样,他强调在个人修养上,要有思想上的坚定性和应付环境的选择性.在他看来,做一个正直的人应时刻牢记以“仁”来严格要求自己,做到“无终食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在考察他的学生“仁”的修养时,他曾指出,由于他们各自主观努力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他说:“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他告诫学生要发挥向内自省的功夫,并明确指出,求仁而得仁“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怎么去求呢?他对学生有若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顺从兄长,是从纵和横两个方面来维系家庭或家族的宗法血缘关系,把孝弟推而广之,就能做到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达到了“仁”的境界.在这里仁的境界与“仁者爱人”是一致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如果奴隶主贵族想要站住脚,同时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站住脚;如果奴隶主贵族希望自己通达,也应该让封建主阶级通达.同时,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也一样.这样看来似乎十分矛盾,但当时的现实社会就是如此.虽然孔子对此有所损益,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这正是孔子社会改良失败之所在.
当然,孔子“仁”的内容还不仅仅如此,其表现之处还很多,如道德修养的恭、宽、信、敏、惠;“爱人”包括的尊贤以及“仁人”所必须的“智”、“勇”;方法论上的“中庸”;以及仁所限定的理想社会秩序,所谓“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的“德政”等等.
孔子所谓的礼,如前所述已经不是周礼的原貌,而是经过“损益”有所发展的“礼”了.他以仁释礼,提出“人而不仁,如礼何?”把不仁视为札崩乐坏的主要原因.他提出“仁者爱人”的观点,用爱亲人之心推及他人就是仁,这就以血缘为纽带而又不拘守血缘的限制,从而突破了以血缘为基础的周礼,把礼推到了社会各阶层.人殉、人祭本是古礼,孔子却斥之为“非礼”、“不仁”,这反映出礼因为有了仁的精神,出现了新的面貌.孔子还把礼列为人人可学的对象,同求仁一样,“复礼”也不假外求而完全取决于自己,“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不论门第出身,职位高低,谁具有克己复礼的功夫,谁就是仁人.从而将治政的途径,引向诲人自省的道德修养,形成了儒家政治思想的中心内容.
什么是“礼”呢?“登降揖让,贵贱有等,亲疏之礼,谓之礼”,“礼者,尊卑之差,上下之制也”.这无疑讲的是周礼.孔子所主张的礼既有周礼的继承,又增添了新的内容,即“仁”.而周礼是不包含有全新涵义的“仁”之内容的.
孔子眼见春秋末期的社会大动乱,想用传统的礼的形式拨乱反正,但感到原样恢复礼的传统内容不合于其仁的原则和要求,也解决不了主要问题.于是采用了礼的形式而变革了礼的内容.这就把西周奴隶主统治者专门用以维护其专制统治的礼(即一系列礼仪制度等),改变为密切伦理关系、改善社会关系、调整政治关系的礼了.孔子要人们——包括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要“知礼”、“立于礼”.他说,“不知礼,无以立”,要人们“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孔子认为,礼若不以仁为内容,而完全行古代的传统礼内容,即大不仁道.如前所述的“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人而不仁,如礼何?”就是明证.礼不单单是形式上的,而应蕴含丰富的“仁”的精神实质.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春秋时代,随着政治关系对抗不断加剧,亲缘关系、社会关系遭到破坏,社会秩序大乱,民生涂炭.《诗经》上载“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人民发出了这样的怨恨“苛矣富人,哀此茕独!”这都说明了人民苦难的严重程度.孔子面对这种世道,倡行仁道,主张“复礼”,借此恢复并增进人们的亲缘关系,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及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政治关系,进而安定社会,维护人民的生产和生活.《礼记·礼运》所载:“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正是孔子“礼”的内容及其作用.
“礼”作为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在孔子的言谈中并不少见.在孔子言论集《论语》中,有75处谈到“礼”,遍及39章.针对不同情况从而引申出“礼”的不同规范及不同涵义.孔子说:“行身有六本……处丧有礼矣,而哀为本……居国有礼矣,而嗣为本……”又进一步阐述说:“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强调了“礼”对于立身治国的重要性,他认为“安上治民,莫善于礼”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礼者所以章疑别徽,以为民坊者也,故贵贱有等,衣服有别,朝廷有位,则民有所让”.孔子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认为“合诸侯,艺贡事,礼也”.这反映了他的政治倾向——大一统思想.他将“仁者爱人”的精神融入“礼”之中,将“爱而无私,上下有章”称为“知礼”.他告诫统治者要依礼行事,对人民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人民“有耻且格”,从而遵循礼的规则.所谓“以礼会时,夫民见其礼,则上下不援,不援则乐,乐斯毋忧,以此恕省而乱不作也”.从而达到和谐的“礼治”境界,即“至礼不让而天下治”.
孔子为什么只是“损益”了周礼而形成其“礼”呢?这是因为,他对“夏礼”和“殷礼”虽能言之,但“不足徵”,这乃是由于“文献不足”的缘故.因此,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他所承袭的礼,在当时乃是比较规范的礼,礼强调等级制度,这无论是在奴隶社会还是在封建社会都毫无二致.孔子受其时代的局限是无法超越时代的.但是,他毕竟看到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必然趋势.故此,他的“礼”渗进了“仁”的时代精神,提出“仁者人也”,从而肯定了人是“人”,而不是物.
孔子提倡“复礼”收到了一定效果.所谓“仲尼为政于鲁,道不拾遗……”,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对孔子提出的“复礼”的政治思想,长期以来,学术界不少人认为是“复古”,是“历史的倒退”.这是值得商榷的.由上可知,孔子思想的主流不是复古,而是改良和革新.孟子称孔子是“圣之时者”,是很中肯的评价.孔子实际上是借恢复周礼的口号,托古革新.孔子虽然“知其不可而为之”,到处碰壁,因难重重,但主观思想上也有合理的积极因素.他用“仁德”赋予“礼”以新的内容,而并不机械地照搬一切繁缛的礼仪形式.他把殷周统治者借天命和神权建立起来维护统治秩序、等级制度的一切典章制度,用现实生活中的人道主义和理性主义加以合理的改革和解释,推陈出新,使人们乐于接受,从而调整已经混乱的社会秩序,建立一个和谐讲“礼义”的社会.
孔子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已经名载史册.其思想甚至为一些东亚工业社会所借鉴.他的“仁”、“礼”思想给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孔子的“仁学”思想,适应奴隶解放的历史潮流.在当时是一种进步的人道主义.在后世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由于这种思想之影响,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助团结,构成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孔子提倡的“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经过不同时代,成为一理想道德,成为民族普遍的共识:为民族、国家的利益,宁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无所顾惜.同时,“仁”之思想亦为历史上一些进步思想家合理地吸收,成为批评、揭露和谴责封建统治者的精神武器.许多爱国忧民的仁人志士,以此“仁”字,坚定自己的意志,做出可歌可泣的事业来.例如,“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等,就是这样的典范.刘少奇同志曾说:“‘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在必要的时候,对于多数共产党员来说,是被视为当然的事情”.因此,象赵一曼、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等等无数光荣的共产党员和革命先烈,为了人类最伟大的解放事业,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另一方面,“仁”在长期的阶级斗争历史中,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它得到了统治者的欢心,他们通过各自的取舍,利用它来为自己服务,欺骗人民,麻痹劳动人民的阶级意识,调和阶级矛盾,把它作为剥削、压迫人民的遮盖布,瓦解劳动人民的斗争意志.例如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刽子手曾国藩,就大倡仁道,说什么“孔门教人,莫大于仁”,认为“仁”能“平物我之情,而息下之事”.但他对太平天国将士却疯狂屠杀,从不手软.在这里,孔子的“仁学”思想便被改得面目全非了.对此,李大钊同志在“五四”时期就曾指出:“……而孔子云者,遂非复个人之名称,而为保护君主政治之偶像矣.使孔子而生于今日,倡自由之大义,亦未可知.而无如其人已为残骸枯骨,其学说之精神,已不适合于今日之时代精神何也:故余之掊击孔子,非掊击孔子之本身,乃掊击孔子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非掊击孔子,乃掊击专制政治之灵魂也”.
其次,孔子“仁者人也”的命题表现出强烈主体意识,与当时主张人的本质乃是神的创造和赐予的希腊、印度文化作横向比较,无疑是最现实、最进步的.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揭示了人伦关系的法则.因此,我们今天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个人的人格,这无疑十分正确.而一味突出个人意志,搞“个人本位”则是行不通的.因为个人的一切都得在社会的网络中才能完成,人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中生活,受社会政治、文化、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的制约,这正是孔子“仁”的真谛.
其三,孔子以“孝悌”作为仁之本,固然会对家庭和社会的亲和、宽容起积极影响,但很容易幼化和弱化一些人的心理素质.因为在父子、夫妇、兄弟以及君臣、官民等对应的双方关系中,责任、义务偏给了后者,而尊严和权利多给了前者.所以,一个人无论怎样成熟,在“大人”面前也永远长不大,在长官面前也总是觉得无知无识,这种情形至今犹然.幼化和弱化国民的心理素质,往往浪费一个人最有才华的时光,滋长了人的依赖思想,挫伤了人的进取精神.
其四,孔子所说的“仁”,是“泛爱众”的人类之爱,又是由近及远的差等之爱.仁是等级制度之下的道德原则,仁并不要求消除阶级差别,而是肯定等级差别.但是仁具有反对苛政暴政的意义.这在历史上具有相对进步的意义,影响深远.几千年来,广大劳动人民常常将“仁”作为评说政治的标准,把暴政、苛政叫做“不仁”,把善政叫做“仁政”;同时,也常常将“仁”作为评价人道德品质的标准,如说某人“仁慈”、“仁义”、“仁厚”、“仁德”等等.
其五,孔子礼的作用就是要密切人们的伦理关系,改善人们的社会关系.从狭义的方面来看,它确具有维系社会正常秩序和伦理道德的作用.就是在建设精神文明的今天仍然值得提倡.依礼行事可以杜绝许多弊病.如汉代贾谊曾说:“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但是,礼制所规定的等级关系,使个人有强烈隶属感,表现在人格上受制于他人,实际上是受制于权力.人们在礼的规范、说教、熏陶中,心理愈来愈趋向知足、保守、克己,这有敦厚、质朴的优点,也因此而养成不思进取因循苟安的惰性.因此,近代中国的启蒙运动,往往从反礼教揭橥,召唤人们觉醒.
礼制早已被历史洪流冲垮,但是与礼制相联系的某些思想意识如等级观念、依附心理、血统论、家长制风等传统意识的遗存,在中国近代化的过程中成为严重的障碍.
其六,礼对人们的思维方式影响很大.礼由行为规范而变成思想藩篱并造成等级思维.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在礼的束缚下,人们认识的权利被礼所局限,人不能超越自己的社会地位探索问题.表现在政治上就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所谓“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样一来,人们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对礼的规范进行解释,而不是冲破“规范”探索新问题.在中国历史上,礼对思想的束缚是极其严酷的.
总之,孔子的“仁”、“礼”思想有许多可以值得总结和探讨的地方.毛泽东同志曾说:“我们这个民族,有数千年的历史,……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份宝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这就是说,研究孔子的思想不能仅仅局限于发现孔子原来的思想真相,还要深入研究、比较区分后代儒家及统治者“损益”后的孔子思想,合理地加以扬弃,继承优秀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