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恨”你如何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2:14:41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恨”你如何理解?
xink˕.8Ji # @!Qo($6(QIQ )c=rͯ3bs~U GfhV6 Ml /yuvY;D /gzc9;K[A/?[O+،q+։x_I<^nt tϺ񈎬鍾nw9Lg«L,2kPk,'-2Ŭ>?'v*j,.G9 矗p{Tσ.{~4Ow z:_N XrV RI VtGfVUL/ex\ }~{zZ nyg%S|N\"8ؖÂ7:/d^r6MmwR44xْ 'f,N#^l57=Hw~9==^աI?ҮWy]`{of;Q~+5r?3Hax6MGK8QZh8FJVrN+~s̗_ ;^dD[?N?KXvXx+{G5Ma8 S^ 7,h4kґ< ֤䴳M3c)_@l7Fk~mg9y֤o0xt ,1ݴWk !pDn0 cCg"={ˠ{ |rX\G><0ޙnŤSiw}R$CdS ̖),k;$#<ߘ=f8\NN_A/o ^5:d} "  Ez&x~1+^| P&elH'^KqGӹV gAo':&';܅~&3yz5=++k2V&^<(m@ԫD/L!p(2` pj?d^}itry_.͊]d)fn<-Y&T~1M0O,GYX'LR\y%Ðd^FEWSh M4T^*[?k!lk3 7 6 h-,@*`Gݳ5vGwnJfhXւ.'GA"ɧ ˖LeMR0$E&}A*PAE,= ,SOHJbݳo}y=~9YN0 |*r"k1 ]ąBfR 3ɱ讝o36{!0!(bF]#|> B2t:|52v-2DQG'CR]*ڦg^΀(x,iAG R0zf@!A 5Ï,rN~Dߎ i7p/& 3Ve^|֔*S?9yؤ,_ ?`9`O=\mxcI#&nk-cmt?{b90VQthy/x({i-%tWĩˎ0*%$YOf崯Bb{gi40_~3'HSs|-[nFa| 9d*.}UMEuY2 ;*k]'OhPrC`kyЇ3ocbP R~9{1Pajg/ m.?HZ24xiS0-j0mMzuZQq c ^f ogz1/Qm+> K$E WpXSOccQ3 `f)UT&a@n=7<>SUJr'Mc_$ Ziu*͌׾pM@ɿ#G P6_kvp@@bWm+KpPQ]# N`Rd<=jwҤֈ~ i~V4 f<{׼2u'M'LDn*_4չ{ܱfWHC8[_(fL\C?YUP]Բk:)A?vlv@\cq"hoPZ%ÌVONL'xJ[ [(ENl[ӕ(a%?Cp|톪Ղm:XB k!/M!3J̭pwb1:CN!~XI~sA5y{jq)s#E)nBSm4efX(Nr]+qqѿ H0W`XtMzctq &У,KS9@$͖U|Д[B5<P-&d]Dդ޽\RALrab Ft)eRth [?XEl_]Q!]Q@**j֗l zzxȩ:xm4`l5AY(CXh.[(oXt{&^B㶞_V`:hҫ7\C8z`BRy{`/)7y*ĝILbR`H9\DjrM $OvNRf7&ܒ ?|{gSe0;R>gH݃LA߁#QZeM}9~F-Z){yWT-J -`%j)a|  ,$>5+sYML'1s?5jq@aV#`H3Q%mpx yV[>y(C5PЅ5Qaݎ{U_4ܗ ]&\]H`[Ғ[3WLtCPCZOA ‰rG"&EE+F[h Ӥd1eflEjޞTW,fѡ,1DG-w¯v Ze#u`08Dm(,T!)=H;sGy0섵GZQȇIb;>'G9OK"jQX&<~mWUeO>S`IT#2d9 6J̜bMݗ &rߧ9,sn's˫Y/5x, Fb:mXˢ EԌwăN ,J ͷ/BQ̕Y2 zF iɛSܚpfd[ !:9֋pM$I4k 6fF 3r#X^LQ af;n- _ЬךU2Qhir $JyE7 nfO[et_8? oV(n0({`SԐ{; 5zy&R5\\̡ypqgk0 8_(TiyIpf0ͮG#;6[[\# TFt60y@{IPr "-R%rp3xvSQr fv.d@i\DKU0/m`{ڡXRON Қ2."7X3.3CUMbZ]|sy\z3YON$=בtWS Sz%.n5] G'6& ׳_rN(3#%\p("do`puZLI2~~0)M d= I]kF3l4z )m/o|/r Z fω$~wT:_#LM=jr&5ƎT2FrYal6fKEΖ<]!ckf%ZtOx0eie*Ga KNY“c e f=E۬$1a \a24{sLeHMuS }ա53Η%WB˛,%P\ttjSNŔl9K+-?*^ccV1s\X֔& |rn;IVjP-\t2t%cS$BFw$0?,Ta96dyOC;{?IFE$h|G\1ЌT?*#pQ‚'!LHfIGB+&6azgXrTf $Sr˫`(=vQCŖU_dM̳4.Ǯf7&%'Y_cqWV27dqO@8czO8 .1 z. /"=tMc$tM(A#k eֲ`)6r;U0?c5Zv'$lih8wx;{o-&:, HѨ9MQKqA *y˪D3dTL8(TRځY74GiQᗳy\4M:I+ھcx FW T!'E~ZDΥF `=GrZd!`7EfFY)]ZC#bczX6Qy^עG(_+bjMXԵQ8kVz*~,Udw֩R8+m>ޤh;tME-|W5NfP|~+ќ0g)r"kzҼFlwf9dj8Ǐfť#̭:Vp5# Jl*){\ty4ԦMQRG6Ym w d 0`!9̷o /b*B~SP5coa5;{_ɃRڃf]͖f\*WK[Ko^s}r)jbPщ%)m9LjJ &"7ba%YgrmG)_3Li<3QO.rT4+ێ7=4,$aIxy$44~_T.XBW(_lc%k7ꓳtkg}X 6Ӱ^ȯH 733pq(8;#M[,[^6jUq?Yxg5v-`Ȧ)?jdUzUs&em|ZN 1~{QA6bu2wKKɇ~ԩa阨(.X5rԢG%CXTɔ p!EQWE݋]CٖUo Q\J'B=69w܋a'sJe2ؤy($SĭJXC jKr}dͶ7vn/Kc!x>ŀ虨Q AH`̊vbj) I^Br qщ80ZȓFe6Yv눃s ïB 9yODҥE}6V- ,KV'8"GeBHF}A=ҷlю?R]s@O#s\Ep #Mzw5 O2jRZ/h7*}ӝJmK:qMsM3J0z},ەhj`oqe8^m]MH"hM<ҍ]ͨi_&l}^ S14տo(ҷ3wriIGZx)y#$9H?,֫IKsAvj榽]0ӺRmE;VS&{>qx$; r,lγ_Ut z\4f?γHݚ~Ӻt1XLHT_t& ȭwݖo9QGmVs)Uw>JQ;>Aӯ0E!bX4 +&sţ KMz٠ԧ# gM4V(.#A}0i ͝:6įIi&KaͯzS/x[Uwg$kRW{Omn9.uіCc/J@IJ\D\S& #o$ R$.mH*m?D&jM4V^mF^hMh9G}4f9~roQgkN$Ŀ2U Q96E8l=wI{d섔390:mKIIŖժ½8ҟ~oj&Ol{31SLTc3U܊Qި/2cdZ8bɳ$Y@5_(m8ᜃLX`5J֕9.>%1 NO3m*D-;g˂#%yǔ~hhx4ӡ_+Ʀ j8yuүB۟sɪg;;ۻ*nKdV:Bqҳ[^gE_C۞IrQl!$%ފL?E]i K}BljZjCxáߞh 5䘲zWi!tCٖ,[]Ѓ{& m]-u(1Sݍ5JJ~.k + vNvQ}RJXgVw|B"&(XH?jb\{8C/s#HwvJZl|PW; 3ʨ!Jޅ^\tEHԻ[^'nAGpA"l/U;^j:c`Nނӹ0{1"q^\GauKĻ)3ۧl1"v 2,M-snLalsġ*b{`Duy.PG u-;C5J7QuvUzPu$,^L>h86ײ-:AF6ǛuXU@޶ؼ`Zeu ("厞0Y4O.fDsjF캻:f-Fa-Ӑlwpzߤi)KT0]M‹.UoVw_W@LkD)tͮ'ӳjR$ SCd"H CvpFNZSe\K/崆s0BrG3—HY vVݘنY6[?&ߔyIɅuIQ(Ǻ9Z%]x@%v{c<]sZPznx5wߜ-N|-Yl QZ]݈tMmi9bZ.q]t.Snhv% rn3s6pη-A~fl5i(5gw@yo -|pͣIb B;RX7woy'EA={ly:gm3^MX{u~)^jEQ4yAx5F% 93ŞgB3mk]'](ЎzR,Q? ՜0?;^ThWV‹vZk_n0OQ} ɝt2*h+Pݿ߇~=iw&Fh$Q0w/eZ%Me3y6_rMUx~\{iMlaĨ7FXLoiE &?9B-vJ?COw oÿ`5DeXYtaCΗ .rpbFJD6951ᝥw;t; 1LCbgĉ3oo̶ff,}(iOz{ҨtAwl9)/y] 'VV5sidQ㘷m,8TR?ЕK/Zol44Xj5#3{ͅ] BMlJ^r;2[OL\kC8wW醻{vZtp}A4THR*$;}+J0,xʶn/͎4X{&_&"9k% pk">.!c^5DҭMIO(JE_587䋙ѝzQs诱 wfr> ġ9}L>أ k3d}fʾ߫&&jku(&(ua{0{%Vk( ~g6 W^L+t_ b0K´ O'@ۓ?;%Ŭ(鹂xRcřu^~CAꀾ-+$a(9Hδfֆ`DylbnuS6_g%4# 5<1;PŃrarYܡD#jơJ{r5S:jy}l&-Tvb[؀؄؁r4\>񒯊|$ 82 Zgdꖔ=|;wj)X[JKZ8ʧE L&M^w]=WR}T(m.,ZasE&" [>(]zeOU~BY|K^IK O#_gpwNM{ƼU2>.Qb.?E)^пtұ-o]#9vM/sҁ 2Q% *%7L}%--&*9]ڗ8B]dVn͜-nQ{Pr~b9yv>!rfb&[(m  {{rez [r`b3jѯ+-r}RpM=X]hZ2,,'{__{a Kl@6qosf7g53ԑuC2mWO ш7g SAO mBm?XEH9K@wU{˵ʻ?focPLS\! QU')iI{ޕhwv措Skrij/:.Yk3Qsl_3(:!6;Z?L\HPXR9-bĖyOm tǶRH2C۵)>ar=CEU˙W+^mos4!,k#][< {y6T;T甔 wW9 4SAA{q&猗8x4Sh=gs&Cr~#S*6M{ߏ|@FZ+$ M>:5Lʠߴ.ć>džҺ[G:F ❼\8XG͉6$:'9Ē^[OR!mRA.a3NHUb)z'c=f5sf7l/Ax;ڪ'~ww+W^UaXR|>F=8 mhczAalm~%6(^牷_'#)|%>|5˼VĜJqrשk~ۮ$IIw`1ڊQLmwT%5Thmw(iHIn5*Wic=1agK%<4Z_M=r$N:5[d U}vx&=jG̓0_¹vBQ ԏ BBv%Aܣ d/7``6iD\ jD(~1M *{}"<'Zi{?sp𱗰IfWKd!~os0G61U#~)gS!is㕺cAf>*I55$ XfaT}ۉ:mHRVA%Yvj#⽽}(e,::鿕1SC⸿B68ƾˈaMa)E#kk̠Y]^;-aEx ŞZa/0ݢ]ZeaQ]Kojs[)G9Q~FmԲG1hn904pt*0Aij?'f|W)4 tM[qWZU0irN8`i7X$/$f(=)%bR9IBrrfd&J~źk ; 3g2vH X$XthaOSD$ZgOy|-Rn`nooMPW9T-Ggb#k\%5n D${{QUqZͥih-^D"%Z:KR#ف=)ۓm~BQʪx:uĩi62 7r.@1}SQ]w5Ql8I,ik`D80@kh7 /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恨”你如何理解?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恨”你如何理解?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恨”你如何理解?
《长恨歌》主题应是描写爱情、歌颂爱情.
爱情的长恨歌
--浅谈长恨歌的主题
摘要:对《长恨歌》主题的争议一直没有停过,但长期以来又一直停留在诗句本身意义的研究上,因而争端甚多.本文试图从写作背景、诗句内容和诗歌题目三方面阐述其主题思想,通过分析史料所载的白居易与湘灵的初恋和悲剧爱情经历,认定《长恨歌》的成诗正是基于这一段感情经历的,其主题必然不会与爱情毫不相关.同时,《长恨歌》花了大量笔墨描写李杨恋情的发展和最终结局,诗题长恨两字的含义即长久的、永远的遗憾,也暗示了其用意所在.因而笔者认为,《长恨歌》主题应是描写爱情、歌颂爱情.关键词:长恨歌 白居易 写作背景 诗句 诗题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篇千古传唱的名作.但对于这样一篇大家都熟读能诵的文章,其主题思想却一直没有定论,一直是古今研究者所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一部优秀的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意义总是比较的复杂,不是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但我们总是可以得出某一结论,尽管并不容易得到普遍的认同.有人认为以前关于《长恨歌》主题的种种争论,并不是绝对地互相排斥,它们都有某方面的依据和合理性,彼此之间可以互相融通,从而共同构建出《长恨歌》的多重意蕴①,这种观点,看似很全面,事实上是一种折中主义、包揽主义,多重意蕴的后面其实就是一种逃避.因此笔者试图对《长恨歌》的主题再作探讨. 一 从《长恨歌》的写作背景看其主题 《长恨歌》写于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十二月.写作背景:当时任县蔚的白居易与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谈起50年前的天宝遗事,即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话及此事,相与感叹当时,王质夫提议以文学作品连记叙这段故事,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陈鸿《长恨歌传》) 白居易写了这首《长恨歌》,同时陈鸿为作《长恨歌传》.②文学作品的主题总是和一定的写作目的相联系的,我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只能从追溯我为什么写这篇文章这一原始问题出发进行研究.否则,脱离作者本人写作意图进行推测和判断,都是有违史实的,当然,白居易本人已经作古,我们无从亲自追问他老人家当初的意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当时的背景来断定其写作目的.因此其主题也应该从其写作原由和目的作为我们研究其主题思想的起点,长期以来研究者对《长恨歌》主题的探讨仍然停留在文字和事件的表层意义上,那么我们能否转变一下角度进行研究呢?从写作背景看来,白居易当时是与友人谈起李(唐玄宗)、杨(杨贵妃)爱情故事而作《长恨歌》的,所以笔者认为,《长恨歌》的主题应在于记叙李杨的爱情故事,从而抒发对李杨爱情悲剧的同情与及对坚贞爱情的赞颂之情.我们很容易由此而发出疑问:他活得好好的,无端端发什么空感慨啊?这种解释不是牵强附会吗?我们可以给出两种答案:一是文人们本来就喜欢空发感慨、无事惹事,硬要挤出点东西来,他喜欢谈谈爱情,我们也没有办法,但是这种解释显然不能让人信服.第二种解释是:白居易的《长恨歌》虽然是在王质夫的提议下写成的,但它融入了诗人本人的感情经历和体会. 白居易与湘灵有一段初恋经历,有的学者认为,这段经历对《长恨歌》的创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长恨歌》诗篇一开头,对男女主人公是有所谴责的,但发展下去,诗人却用自己的感情、想像丰富了这个故事,赋予了这个爱情悲剧以更普遍的意义,使得作者自己和广大读者都对之产生了高度的同情.③ 白居易11岁时,因避家乡(河南新郑)战乱,随母将家迁至父亲白季庚任官所在地,徐州符离(今安徽省宿县境内)以后,与一个比他小4岁的邻居女子相识.她的名字叫湘灵,长得活泼可爱,还懂点音律,于是两人就成朝夕不离、青梅竹马的玩伴.到白居易19岁、湘灵15岁时,情窦初开,两人便开始了初恋.白居易有一首题为《邻女》的诗,追叙了这件事:娉婷十五胜天仙,白日女亘娥旱地莲.何处闲教鹦鹉语?碧纱窗下绣床前.赞美湘灵的美丽和她悦耳的嗓音.贞元十四年(708)白居易27岁的时候,为了家庭生活和自己的前程,他不得不离开符离去江南叔父处.一路上他写了三首怀念湘灵的诗.前两首分别是《寄湘灵》《寒闺夜》,第三首题为《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拆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最后一句枝枝连理生与《长恨歌》中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谋而合,由此我们不能不承认白居易写《长恨歌》是有丰富的感情基础的.可以清楚地看出,白居易与湘灵经过17年的相处和8年的相恋,感情已经很深了.离别后不但苦苦相思,而且已考虑过结婚问题.湘灵担心她家门第低(城市贫民),攀不上白居易(三代地方小吏).最后表示了愿至天必成和步步比肩行的恳切愿望.贞元十六年初,白居易29岁考上进士,回符离住了近10个月,恳切向母亲要求与湘灵结婚,但被门阀观念极重的母亲拒绝了.白居易怀着极其痛苦的心情离开了家,贞元二十年)秋,白居易在长安作了校书郎,需将家迁至长安,他回家再次苦求母亲允许他和湘灵结婚,但在儿女婚姻上权威至高的母亲,不但再次拒绝了他的要求,且在全家迁离时,不让他们见面.他们的婚姻无望了,但他们深厚的爱情并没从此结束.白居易以不与他人结婚惩罚母亲的错误,并三次写了怀念湘灵的诗:《冬至夜怀湘灵》、《感秋寄远》和《寄远》.白居易37岁时才在母亲以死相逼下,经人介绍与同僚杨汝士的妹妹结了婚,但直到元和七年还写诗思念湘灵.例如《夜雨》、《感镜》等.后来白居易蒙冤被贬江州途中,和杨夫人一起遇见了正在漂泊的湘灵父女,白居易与湘灵抱头痛哭了一场,并写下了题为《逢旧》的诗:我梳白发添新恨,君扫青娥减旧容.应被傍人怪惆怅,少年离别老相逢!这时白居易已经44岁,湘灵也40岁了,未结婚.这里白居易再次用了恨字! 笔者认为,此恨与《长恨歌》的恨不会毫无关系.直到白居易53岁的时候,在杭州刺史任满回洛京途中,看到变换旧村邻而湘灵已不知去向的时候,这段长达35年之久的恋爱悲剧才划上了句号. 这段爱情经历是过去了,但留给白居易的思考和伤感却是无穷无尽的.他悟出了男女追求理想的爱情天经地义,任何人以任何理由加以阻挠都是十分错误的真理,成为他写《长恨歌》等诗作的认识基础和感情基础.④ 综合来看,白居易写《长恨歌》是基于自己的感情经历之上的,而并非无病呻吟之作.通过对其写作背景的研究,笔者认为,《长恨歌》的主题应在于表现诗人对纯真、坚贞专一爱情的歌颂.为什么要歌颂?这是因为白居易本人有一段初恋悲剧感情故事,所以当王质夫提议写李杨往事的时候,诗人即联想起自己的感情经历并迅速确定写作的主题--借写此诗来抒发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也是对失败婚姻的一种无声抗议.但是这种抗议没有上升到政治高度,因而不能由此就将其主题拔高为一面是揭露和讽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复杂而尖锐的阶级毛度的某些方面;一面又因作者封建士大夫的立场,对帝王的悲剧表示了某种程度的同情,(唐诗选)这明显是脱离作者本人的写作意图的,也不符合作品的感情基调.如果要揭露、要讽刺,却又花大量笔墨去描写爱情,有这个必要吗? 二 从《长恨歌》诗句的内容研读其主题 《长恨歌》中有大量描写李杨爱情的诗句,主要有两部分:一是李杨之间的热恋: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金星妆成娇侍夜,玉楼宴罢醉和春.二是杨贵妃死后与唐玄宗的刻骨相思:天旋地转回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长恨探究其主题 长恨应该怎么解释?这是影响到本诗主题定位的关键问题.有人认为是痛恨,说诗的主题长恨是白居易对唐明皇(玄宗)以及其他君王有欲不节、受惑至死不悟的痛恨.但笔者认为解释为遗憾更为恰当,也即唐玄宗时期杨贵妃的终生遗憾.试想一下,君王有欲不节、受惑至死不悟值得你终生痛恨吗?长字在这里无论是解释为长期还是引申为终生,恨都只能解释作遗憾才讲得通. 白居易《长恨歌》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正是诗人为这篇长歌所取的诗题,即长恨二字.恨,就是遗憾、遗恨.⑤而作者写李杨的故事,所引以为长恨的是什么呢? 作者在本诗的结穴中实际已经点明.诗中的最后一节,在铺写了李杨二人生死隔离,思而不能见,爱而不能复聚的情况以后,诗人用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两句情深意长的诗句结束了全篇.在诗人看来,一对彼此刻骨爱恋的情侣,遭到如此的不幸,这对于这对情侣乃至所有后人来说,都只能为之遗恨千古.白居易以长恨名篇的诗,写的也正是历史上的一个悲剧.李杨感人的爱情悲剧故事,表现的正是诗人对所写悲剧主人公的莫大同情.诗言志,写诗总是为了表达而题目有是诗歌的眼,因此研究题目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定作品的主题.从《长恨歌》的题目看来,诗人的意图应该在抒发一种永远的遗憾,此遗憾与诗人自己的感情经历的遗憾是一致的. 所以,笔者认为,《长恨歌》写的是一个爱情故事,虽然其所写的故事与史实并不完全相符,但通篇写的是李杨之间的恋情.因此,《长恨歌》是一篇描写爱情、歌颂爱情的名篇,而不是什么政治讽刺诗.当然,关于《长恨歌》的主题,历来争议很多,许多名家大师都发表过高见,笔者的论述也仅仅是从自己的角度自己的理解出发的,论述不乏肤浅之处,所以本文只敢定题为浅谈. 注释: ①陈慧敏:《李杨爱情的多重视角与《长恨?/B>》的多重意蕴》,《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6卷,1998年第1期. ②《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150页. ③ 程千帆:《古诗今选》,第354页. ④王用中:《白居易初恋悲剧与的创作》,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2期第27卷). ⑤褚斌杰:《一篇长恨有风情》(《名家解读唐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02年4月28日)

恨,感觉诗中“憾”的成分比较大
古人常说“以。。为恨事”,读来多不是咬牙切齿的恨法
多是“。。。深以为憾”的感觉
白居易的“长恨歌”,多读几遍也是这样的
“此恨绵绵无绝期”,重点读读“绵绵”。。“无绝期”
多的也说不上来,只是个人感受...

全部展开

恨,感觉诗中“憾”的成分比较大
古人常说“以。。为恨事”,读来多不是咬牙切齿的恨法
多是“。。。深以为憾”的感觉
白居易的“长恨歌”,多读几遍也是这样的
“此恨绵绵无绝期”,重点读读“绵绵”。。“无绝期”
多的也说不上来,只是个人感受

收起

恨,本义为遗憾。现代汉语的恨古文里通常为“怨”。

“恨”表示一种衰怨的感情,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恨”不太一样。

由爱而生的“恨”,还有一丝爱意在内,比方有的女人骂她老公“你这挨千刀的”“死鬼”等等。

这里的“恨”应该偏重于遗憾的意思,是一种幽怨、遗憾与无奈杂糅在一起的感情。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

全部展开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像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像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得胜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收起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

全部展开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陈鸿《长恨歌传》“惩尤物,窒乱阶”之说是板着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视为此诗的写作动机。第三层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至“魂魄不曾来人梦”,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行宫见月,夜雨闻铃,是一片“伤心色”和“断肠声”。长安收复以后回朝时,重过马克,“不见玉颜空死处”。回宫后,池苑依旧,物是人非,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荡气回肠。第四层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此恨绵绵无绝期”,写玄宗派方士觅杨贵妃之魂魄,重在表现杨妃的孤寂和对往日爱情生活的忧伤追忆。诗人运用浪漫主义手法,上天入地,后终在虚无缥渺的仙山上让贵妃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再现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脱于帝王妃子间的感情纠葛,而更多地带有诗人的主观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历史事实的范围,将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的矛盾冲突表现无余。结尾“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爱情的叹息与呼声,是对于爱情受命运播弄,和爱情被政治伦理摧残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时空而进入无极之境。这样,诗人便以“长恨”表现了爱情的长存,亦即点明全诗的主题。
所以,我们认为《长恨歌>并非是一篇政治讽谕诗,而是一篇歌颂爱情的诗篇。如果说李、杨的生离死别是个爱情悲剧的话,那么,这个悲剧的制造者最终成为悲剧的主人公,无法不叫人遗憾。《长恨歌》所写的历史题材是依照史实想像而成的帝纪间的爱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唐玄宗又是唐朝历史兴衰转折期中的关键人物。由于受重道德而视爱情为罪恶的传统观念之根深蒂固,读者对于《长恨歌》的认识,便常常游移在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或者把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同文学批评混淆起来,或者以伦理的批评取代审美评价,从而产生理解上的困惑与分歧。这种分歧,大概在白居易写这首诗的时候即已存在。当时,白居易、陈鸿、王质夫闲谈玄宗与杨妃的故事,王质夫说:“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他期待白居易的是表述爱情。陈鸿则不然,他认为,白居易写《长恨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也。”②赋予《长恨歌》以伦理说教的意义。白居易本人则认为,该诗表现的是“风情”,并非如同《秦中吟》、《新乐府》那样的正声。唯其如此,他在编集时才把它归入感伤诗,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③《长恨歌》以“情”为中心的主旋律始终回旋激荡于全诗之中,当白居易把“情”作为描写对象时,那种被他承认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会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笔端而无从遏制,即使他心存讽谕,只要着意深入感情的领域,作品便不会以讽谕说教的面貌出现。《长恨歌》写作之初,未尝不曾出现过如陈鸿所说的“惩尤物,窒乱阶”的念头,写作的结果却是倾注着作者感情的爱情描写。依照正常的艺术感受,读者是很难从中感受到女人是祸水,李、杨之恋是唐帝国衰亡根由的。假若白居易真的把这个故事写成讽偷诗,使全诗充满了“尤物惑人”的讽刺与说教,其价值将如何,我想,是很难与此篇分庭抗礼的。诗人以历史为素材,又不拘囿于史实,在文学与历史的隔膜中求得平衡,超越时空局限,并与人们普遍意义上的情感产生共鸣,因而取得审美意义上的成功。读者掩卷之余,甚至会忽略造成这一爱情悲剧的根源,而完全将审美意识集中于李、杨之间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感情渲染。生离死别的悲痛、绵绵长恨的情思、宛转动人的传说、虚无缘渺的仙境完全将读者带进一个透明的纯情世界,它没有尘世间的喧嚣与龌龊,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淀着历代读者的理想,一种对真情向往的共鸣使这首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
由《长恨歌》故事的展开来看, “人宫专宠”、 “马嵬惊变”两段情节都有历史记载可据,涉及的主要是一个“专宠”问题,以及与之相连的“女祸”之类历史观念。在中唐时代,执拗地回顾这段历史还反映着一种对开元盛世无比怀念的情绪。与其他专宠故事相比,李、杨故事的特殊魅力确实与它包含的政治内容有关。这个故事恰恰成为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中心和导火索。由于封建社会的权力结构、政治制度将皇帝置于政治生活的中心,天下兴亡系于君主一人,给君主造成问题的又不外乎宠信奸侯、耽于享乐。因此,当时人们在总结这一历史事件的教训时,基本上只能着眼于宫廷政治史,李、杨关系于是也成为议论
的中心话题。然而,在推出这两位事件的中心人物和确定了被谴责的对象杨妃之后,李、杨故事并没有顺利地向失德荒政、女色祸国的政治解释模式发展,而是转向赞叹女性美、歌颂忠贞爱情这一主题,这基本上是属于民间传说的。因此,在这种主题转变中,民间叙事模式和其中所反映的社会大众心理,起丁关键作用。当然,这一主题变化还包含着杨贵妃形象的变迁这一重要问题。这也是《长恨歌》成功的基本原因之一,它遵循了美妇题材和爱情题材作品的一般趋势,满足了人类感情的一般需要,而没有违背这种趋势去过分强调故事的政治涵义。
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但在
《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
叔向母日: “甚美必甚恶。”李延年歌日: “倾国复倾城。”此之谓也。
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入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长恨歌》实际处于这样一个交汇点上: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慨,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这样,在他心目中对唐明皇的一分为二,必然要在塑造形象中反映出来。正是因为一往情深的唐明皇同重色轻国的唐明皇是对立统一体,所以,白居易把这个故事写成一个好皇帝的悲剧。好皇帝有所惑,终于造成了自己和百姓的悲哀。我们从作品中看到的唐明皇性格的塑造已排斥了理想化,乃是另一种理想化的结果。排斥的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皇帝们头上加足光圈使其上升为半神的理想化。而这排斥本身,就包含了城市居民的另一种理想在内,他们从现实生活中皇帝权威下降的土壤出发,把封建统治阶级的头子想像为和他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一个有爱欲、有苦恼、有错误、有缺点的人情味十足的痴情皇帝,简直同一般爱情故事中的主人公并无差别!他们从另一角度把皇帝理想化了,理想化的皇帝应该和百姓一样是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神!而白居易从民本思想出发,有条件、并且有所扬弃地接受了城市居民的这种对唐明皇的理想化,这样完成了对唐明皇形象的塑造。诗人被贬江州以后,“独善”与“兼济”的地位才发生了转化,他的精神生活与仕宦生涯逐渐转轨,终于以“独善”消释了“兼济”,在精神自救的过程中,白居易逐渐从关注社会政治转向关注个体生命,对于自由人格的钟爱逐渐超越了对道德人格的执著,甚至于在佛教世界中消极避祸、闲散自适,使其政治、文学生命黯淡无光。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中唐土人在封建政治辗压下极为渺小而懦弱的一面。实际已放弃了一度用以自勉的积极、负责的现世精神,而佛教思想中妥协、避世、庸俗、自私的宿命论思想最终左右了他的生活哲学。
我们看到,(长恨歌》中的李、杨爱情故事,由于采用了民间的私誓情节,明皇、贵纪两个形象也具有了普通男女的思想感情。人皆有情,君王也与普通人一样有情,一样为色所迷。所以,当《长恨歌》转向描写此种“色”、“情”时,便无法贯彻对唐明皇的批判,而变成对这位具有普通人性的多情男女的赞叹。诗中,“重色”已不再具有任何贬义,作者不过用他所知的宫廷生活营造出外在的环境,淡化其客观效果并进行艺术处理,而将一个按照普通人的思想感情逻辑行动的唐明皇形象放人其中。当然,这也反映了男权社会中自然形成的男子中心观念,而《长恨歌》中的杨贵妃形象则是一个在这种观念支配下产生、同时又反映着男人们的复杂欲望心理的美妇形象。这一形象首先在描写方式上与传统和民间作品中的美妇形象接上了榫:与身份很俗但形象很高雅的琵琶女相反,贵妃的形象描写反而采取了极俗的方式,一直写到“温泉水滑洗凝脂”,如此处理,其实是在按照民间美妇作品的方式塑造杨贵纪这一形象,《长恨歌》的主题也就不期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女色祸国”实际上主要是封建史家的观念,民间传说中缺少这样一种故事类型,例如妲已、褒姒的故事,便没有一种民间流传形式。相反,某些可能具有这种因素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中主题却发生变化,女主人公并没有被视为“祸水”,杨贵妃形象便是一个典型例子。民间作品中的美女形象,历来都是人们所崇拜的对象,能以自己的聪敏智慧战胜凌辱者,如《陌上桑》中的秦罗敷, 《羽林郎》中的酒家女,甚至《木兰从军》中的花木兰等。杨贵妃的形象无法塑造成这样,但民间传说却让她成为蓬莱仙女,这等于完全免去了她应负的任何政治或道德责任。世代读者对贵妃形象也颇有争议,一种倾向满怀怜惜热爱之情,而一种倾向则要求追究她的政治责任,甚至遭到宋人的“理性”批评。而诗人在这一点上作出了最大胆的创造,实难能可贵。
由于“美”与“恶”的结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长恨歌》塑造的贵妃形象是一个足可与荷马史诗中的海伦相媲美的美妇形象。征城掠地、政治兴亡与这种女性美的力量对比,甚至都有些黯然失色了。与西方的女性赞歌相比,中国人对女性美的赞叹受到封建伦理观的更多束缚,被制欲说教所抑制,被“祸水”的历史观所抵销,被母性形象或无盐之类的丑妇形象所遮盖。但尽管如此,从《神女赋》、《洛神赋》到才子佳人小说,女性美的描写仍是文学的最重要主题。对女性美的崇拜,与歧视、憎恨、恐惧女性的观念混合在一起,成为封建文化最奇异的景观之一。白居易在一个将这种种观念最触目地集中于一身的女性人物身上,在语言文字力所能及的程度上和伦理观念所许可的范围内,使女性美获得了最完美的表现。与它相比,《神女赋》《洛神赋》的语言过深、过曲,而小说白描语言则过亵、过露。这个语言运用的度的掌握,反映出作者对有关女性的崇拜、占有、恐惧等多种心理因素所做的适当控制。《长恨歌》用直观的描写使贵纪形象世俗化,造成“近亵”的效果,但又通过马嵬之死使她的命运悲剧化,通过相思、寻仙等情节使她纯情化、崇高化。白居易善于运用此种描写,使它与悲剧化、崇高化的主题构成适当的张力。与宋词直至明清小说中更为世俗化、肉体化的女性描写相比,《长恨歌》带有神话色彩的处理方式,在对女性美的歌赞中保留了更多的对女性的尊重。
《长恨歌》所涉及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或许可以写成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但他却选择了另外的主题,这源于诗人儒家知识分子的政治立场。其道德主题并不体现在直接的政治批评中,而是从更一般意义上来规范人们的伦理关系和社会行为,感情主题与历史(道德)主题交织在一起。应该说白居易在此问题上并没有太多的道德禁忌,或者说,他对道德问题的看法比较单纯:礼防所不容的事情不能做,人本有的情欲也应有适当宣泄。但即使在礼防较宽的唐代,白诗的这种公然将“重色”、“风情”当作诗歌主题,尽情讴歌女性美的描写也已经对某种道德规范和文学轨仪造成了冲击。也就是说,白居易在这样处理感情问题时,早已面临着道德的压力。他在道德与感情之间有时也有非此即彼的选择,有些可能更为无形但仍约束人心的道德锁链是他不愿接受而抛在一边的。这使我们联想到他早年曾有的恋爱经历。正式结婚前,白居易曾与一名为湘灵的女子自由恋爱,但家庭和社会不能接受这种婚姻,原因即在于它是非礼结合,两人的关系是属于两情相悦的私下结合,而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也是其不能长久维持下去的根本原因。再加上家庭对白居易幼年的影响,使他的世界观和个性在两个并列的世界中形成:一个是道德和仕进的世界,另一个是感情和个人生活的世界;父亲代表前者,母亲代表后者。这幼年的两个世界——道德和感情,实际上成为白居易人生和文学创作所围绕的两大主题。联想到《长恨歌》又未尝不是对往事的痛苦回忆,我们便不难理解,白居易在道德与感情问题上也常常陷于困境,在其成长过程中也必然发生过若干次精神危机,他的感情生活也肯定会有不少难言的隐衷。或许应该这样说,这些来自早年生活的情感体验便构成了他不畏“结靡”之攻击而大胆进行感情主题创作的动力。
正是由于诗人追求功利的淡化与艺术的深化,以“情”为中心,描绘了中国版的“人鬼情末了”的动人场景,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其中凝聚着诗人的理念,也层层积演着历代读者的美好理想,人性的赞美使作者与读者之间产生了互动。惟其绵绵“长根”的豆古主题和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
使此诗获得了永恒的魅力。在此之后,元代白朴的《梧桐雨》,清代洪异的《长生殿》等据此而创作的作品,不论主题思想还是艺术成就与白诗相比,已然失去了太多的东西。

收起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恨”你如何理解? 你对长恨歌中的恨是如何理解的,分析这首诗是从哪些方面展现其浓厚的浪漫主义 长恨歌的“恨”怎么理解? 谈谈你对《长恨歌》中的“恨”的理解.(为什么恨?恨什么?)从整体上理解;也可以从诗中人物的角度理解 对《长恨歌》的恨理解和赏析 你怎样理解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如何理解白居易《长恨歌》的主题? 《长恨歌》的历史背景.其中的“恨”到底是恨什么? 在长恨歌里的恨字怎么理解?在恨谁?恨什么?又为什么恨? 《春江花月夜》中的月的作用如何理解?!~还有《长恨歌》中的恨又如何理解?!~谢谢你的回答.但是,这样作答太简单了...我需要全面一点的答案. 《长恨歌》中的“恨”应当如何理解?恨,总体上可以理解为悔恨、遗恨、怨恨、长恨.具体谈很,应从诗中的几个人物去具体理解——这样才更透彻些. 《长恨歌》中的“恨”应当如何理解?字数在300字左右提示:恨,总体上可以理解为悔恨、遗恨、怨恨、长恨.具体谈很,应从诗中的几个人物去具体理解——这样才更透彻些. 长恨歌中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白居易的长恨歌开篇为什么没有写恨?长恨歌中杨贵妃死后唐玄宗表现什么样的感情?用了什么手法表现的?长恨歌中结尾写恨有什么作用?如何看待长恨歌中的三个主题?概括唐玄宗、杨贵妃 怎样理解长恨歌的“恨”长恨歌,是白居易的经典叙事长诗,对于长恨歌里的“恨”有好几层的含义,在此向大家讨教! 长恨歌中“恨”的意思 长恨歌之恨的解释 长恨歌中唐玄宗的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