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内战的原因,10-12个,1625-1642这几年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9 00:30:27
英国内战的原因,10-12个,1625-1642这几年的,
x|ndWݯ PT9IP6l~aCU-*T 3#8&<3#Пs'nT*zpA`F{}7M8sa*-Jr:m92npd/^;+&i7ӗ7֬.?4W?ó?~g/>4#v#a0}52'<=6Wu[+v;kjMi6Z"j̒= %M280ˆ]\ֳ7`;k7&cnnkIbo{klkp/~~_~{Mr&ֺF>kJMu3ݭo?/w|LnΚa걛(sk{^<ӝި=;p^:D.6vM8FC{̨;N zVÙ 6_8F1j%9xivi9┽h<(.43Kcs7;vm{b2T0=ٍe$htskUI0`ҁӘy4ָ`Z }%ͨظ<z<8ǧB뭖JnH|p(QLc ;iG"\e9It9:\NP?E>LΒn%8>PJu{uh[ٙ' */P03`m[{O.(UukYB>Xu7&WE%:$o0oVv(aNw0NbwܵĂA OPbi0C(k`]I8o_MəWx J54FإsԦӃnv0bTHQGaWXk.~ڳy|oZ# 2|B𖅩zx4|YRWn>|&Bg1G}㰼d+zwtHW]ppAcήaB{?0j_AÒ 2Խ5'clL7`hIOkzpsIPаb% y^eL( 'TdRCŢr[*Cq=?"c3]ȳQ[ED/QܩlATy5@xxPc !sc+|ԨC?y$5ؾۚ#XV'"(F$:״UPHaPCe`/&YS'Ue8s/ [ - 2wOa]7EJUbT ַi L6x0zI͓'8":@*$h`֦ `4dʳ]ȘΦX&v 4irI(i a"AH,DˢEV•:La<;W}+o~%oMsFcqy܏C Agv1KL0lXx7CC"3^NP3;aoT h\#24Ogx@u0CJCx q~o?7c˄_cOLGG=H<o/ܯƿ`=q0Ϟ 0)_=p.CU1#G VZS VQfcNԨb=Jjߡ?Oϐ=n>O=" _HO>ty>q~'?"Dxb x <LjDA>衃3B  }gBW` "gQDODԱϧdD?4("ӌQ6>5R9Q~>s]gqGb ~MHpA/cx@w=`5OI[I: 48 Ն4^I<#GܒXݓ#*($Zwq'O NsL<578_v9EhݍsQA{S{TlbWY^%6bʅ%7P?@[+.v*@щП4'pLHӌ_?[zLN=G̖ICEͶAq] d%v})vC,g}!ϼ6% N{MY蘮׃K ,rO{ޫ {/|H`НQ>"aؐ@J-vۉER_5 0jkO"1E/DT17%93a=زՄz YS@*c70wb'a/rS}P0zU) ;X#Pe⛇q!<6ࡱ|*p'aiZДZWwyܝƈs5 fcM,PJ1R9[f}VF]bΓJR[#7y|鑄ћ,U^. mnGuw)NQlIm6`C ̌$C6LwMYOEd'0Ծ:Sv`y[ڢG'aLԊ?R/JU[ }m C+!0JC"a2pte]u"`oB֡eU5 o>bNuJh:ghiS)ڕ W!(5p^7Nj2?!f9 ̚:)Woh,q B&eOX<4k۪B֮*iwlK}AŔ* Y\f0aa.Mkؚ"_([Eq|m9tB>0RyuBN3T/XoDݛ/=6 aMWW>KDƴNI{Fzk5Ovo?( |aK]plϗ]Q"杅: KeGM]ތHG&\@x11oTp1/N희ʐp.@"~ u]=&XdYT_dsSp茸B0e$u dNiOlҴ'4BX^ギ؎"3$MyFq)gqd VuS+'?@_ҝkVH&&cC{C|6Z0H[d[3GtLu;dq P84sc|ס=`,@Iۡ 1xP+})&}%IMܯcJ^"ŒMD/M׫إ%SAc#sC> fbsjIB0^2 }<2RbX1_c %!VΚ nxM $U/60ѪX4ܛWS?v?@-x/nlf]N)\^"ї|9 )T.!aС:.MI~RecB> \&xVS|"4(9!8"ځM&[Xw|mmS*_a omA N}FO__):> LEv3WJȦ;?rD:A%)\F ѭs} /=DZ_ߞA+R sO)D t/g-)Lv]W. gZє@+/--?_D$- PѣbZ2x'Yz>a-:WF).aQBRi=n@';Xa9Ԓgؚ<-QG[Q}X ^A}OO}9]uPY9%ZȫB2L{+[/\y1̇@5^YD)6:ޯpYga[)_XuGoLcgbTD@лB ''].qn+!mfB|0}sa[j ƛu6h?%ST SC:T31xxuƙABt]5FtH$YÙM`\sLoa>^}t_!;6ɡ.aRK6*/w2a$N}@]xUGy`O/=iX?bpjZYKW/3noXl2+ ފ\MugE>A?K8hdS YKs?ɚvRTh;^:-tj0A`hW3"]_U"BC)HCiJv[K- W}_U}{+@Qĕe1Nۯ!_9̊i,vs[ɊB0}܄S.Rv6)-'O5#[IWi=W/cI䀁i>IR4ޥ<P#b8iUu߇+ +B8.ϺE&%r*uӐNoAn<3u J@΍uVL7JIyG-@Fڨ/nr=^ؾQLa7/q Ŵ+AnROT LH+{*x͟4/⩵/i1xhmD^ٙ:6H2<{D_)=44+m] mMJ*9h; eoXzi&a/{$xK! (T.驸Z! TŷS1sz.o/_!ӊ.? %Btݎ"y3eZTc詞8 ؈zG+z,ljg'%cĺj]4AWL{ڼG( GcqqMarV#"2p\TaWޙZ#~F ]qAm'JY w& ֒}]|oW8KjW|mTAV ;ˏkWJx1fY5!+ifu@^bZ~|JTjt=vT'9%)F`!?qUۯf_kym\J xwI<4Sc"TCF{Ϟ>Ѽ(-.'cV}2s]0m#33ŹSЧCxA;nCm"bκjں*=؍qPM۩샋5E ^qqJIixj T~#@}DM^V UIhǯ̊.CpR1!Ȍܒ߿VmГG^.*sHg\t)ҡkVºxe4?@gꭱ_K_#F;yO)P{RrXN EUϠ(S:A?N=vuI,1f6}+J* ؞OX$LKjP \1 nvļٝO3evnP BS+}%y%YF;

英国内战的原因,10-12个,1625-1642这几年的,
英国内战的原因,10-12个,1625-1642这几年的,

英国内战的原因,10-12个,1625-1642这几年的,
英国内战(英文:-{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文:-{Puritan Revolution}-),马克思主义史观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是一场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起来的革命.他对于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学家一般将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背景
16世纪开始,英国出现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是这不可避免的与当时的保守势力产生冲突,因而到了1560年代英国出现清教运动,抨击教会.到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期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1628年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次年查理一世将议会解散,以后11年未再召集议会.
1630年代末发生了苏格兰人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于1640年4月13日召开新的国会.遭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员的抵制,他们要求进一步限制王权,给予发展工商业的自由.但遭查理一世拒绝,于是于5月5日又解散了议会.史称短期议会.
随着苏格兰起义军又大举进攻,查理一世被迫于11月3日重开议会,议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20日,史称长期议会.一般把这个议会的召开视为革命开始的标志.
第一次内战
长期议会召开后,议会处死了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温特沃思;通过《三年法令》,规定议会应定期召集,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将其解散;废除了星室法庭.经过多次的斗争,查理一世无计可施,于1642年1月离开伦敦到英国北部约克郡.8月间在诺丁汉升起王家军旗,宣布讨伐国会,挑起了内战.
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克伦威尔领导的国会军队战胜了国王的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646年6月又攻克国王的大本营牛津.第一次内战以议会的胜利而结束,国王也成了议会的阶下囚.
第二次内战
1648年春,南威尔士、肯特、埃赛克斯等地王党暴动,并与苏格兰军队同盟,发动了第二次内战.克伦威尔在8月的普雷斯顿战役中击溃苏格兰军队,并将苏格兰并入英国,第二次内战结束.
内战结束后,1648年12月军队第二次开进伦敦,占领了议会,将长老会派议员清洗出去,余下议员约200余人.此后,长期议会就称为残余议会.这个议会设立审判查理一世的最高法庭.1649年1月30日,最高法庭判决“查理·斯图亚特作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及国家的敌人,应该被斩首”,查理一世被当众处决.随后,议会又先后通过取消上院和废除君主制的决议.5月19日正式宣布英国为“没有国王和上院”的共和国和自由邦.
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解散了残余的长期议会,另组小议会(贝尔邦议会).因其中部分激进的议员不断提出改革要求,小议会又被迫解散 .接着克伦威尔于1653年12月16日被宣布为护国主,共和制被推翻,建立了护国公制(护国政体).
王朝复辟
1658年9月克伦威尔去世.此后,在高级军官和议会之间展开争夺权力的斗争,国内政局动荡.驻扎在苏格兰的蒙克将军率军回到伦敦,并与亡命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达成复辟协议.1660年4月4日查理-{发}-表《布雷达宣言》 ,表示宣言发布后40天之内向国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参加者,可予宽大赦免.1660年5月查理回到伦敦登位,即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5年查理二世死后,其弟詹姆斯继位,即詹姆斯二世.
168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发动光荣革命,废黜詹姆斯二世,迎接其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到英国来,尊为英国女王及国王,即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君主制.

英国内战(英文:-{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文:-{Puritan Revolution}-),马克思主义史观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是一场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起来的革命。他对于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

全部展开

英国内战(英文:-{English Civil War}-),是1642年至1651年在英国议会派与保皇派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武装冲突及政治斗争;英国辉格党称之为清教徒革命(英文:-{Puritan Revolution}-),马克思主义史观称之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English Bourgeois Revolution}-)。是一场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确立起来的革命。他对于英国和整个欧洲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学家一般将革命开始的16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背景
16世纪开始,英国出现圈地运动,资本主义发展迅速。但是这不可避免的与当时的保守势力产生冲突,因而到了1560年代英国出现清教运动,抨击教会。到了17世纪初,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斯一世和查理一世时期议会中形成了反对派。1628年议会通过了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次年查理一世将议会解散,以后11年未再召集议会。
1630年代末发生了苏格兰人起义。查理一世为了筹措军费,于1640年4月13日召开新的国会。遭到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议员的抵制,他们要求进一步限制王权,给予发展工商业的自由。但遭查理一世拒绝,于是于5月5日又解散了议会。史称短期议会。
随着苏格兰起义军又大举进攻,查理一世被迫于11月3日重开议会,议会一直存在到1653年4月20日,史称长期议会。一般把这个议会的召开视为革命开始的标志。
第一次内战
长期议会召开后,议会处死了国王的宠臣斯特拉福伯爵温特沃思;通过《三年法令》,规定议会应定期召集,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将其解散;废除了星室法庭。经过多次的斗争,查理一世无计可施,于1642年1月离开伦敦到英国北部约克郡。8月间在诺丁汉升起王家军旗,宣布讨伐国会,挑起了内战。
在1645年6月纳斯比战役中,克伦威尔领导的国会军队战胜了国王的军队,取得决定性的胜利。1646年6月又攻克国王的大本营牛津。第一次内战以议会的胜利而结束,国王也成了议会的阶下囚。
第二次内战
1648年春,南威尔士、肯特、埃赛克斯等地王党暴动,并与苏格兰军队同盟,发动了第二次内战。克伦威尔在8月的普雷斯顿战役中击溃苏格兰军队,并将苏格兰并入英国,第二次内战结束。
内战结束后,1648年12月军队第二次开进伦敦,占领了议会,将长老会派议员清洗出去,余下议员约200余人。此后,长期议会就称为残余议会。这个议会设立审判查理一世的最高法庭。1649年1月30日,最高法庭判决“查理·斯图亚特作为暴君、叛徒、杀人犯及国家的敌人,应该被斩首”,查理一世被当众处决。随后,议会又先后通过取消上院和废除君主制的决议。5月19日正式宣布英国为“没有国王和上院”的共和国和自由邦。
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解散了残余的长期议会,另组小议会(贝尔邦议会)。因其中部分激进的议员不断提出改革要求,小议会又被迫解散 。接着克伦威尔于1653年12月16日被宣布为护国主,共和制被推翻,建立了护国公制(护国政体)。
王朝复辟
1658年9月克伦威尔去世。此后,在高级军官和议会之间展开争夺权力的斗争,国内政局动荡。驻扎在苏格兰的蒙克将军率军回到伦敦,并与亡命法国的查理·斯图亚特达成复辟协议。1660年4月4日查理-{发}-表《布雷达宣言》 ,表示宣言发布后40天之内向国王表示效忠的一切革命参加者,可予宽大赦免。1660年5月查理回到伦敦登位,即查理二世,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5年查理二世死后,其弟詹姆斯继位,即詹姆斯二世。
1688年,辉格党和托利党发动光荣革命,废黜詹姆斯二世,迎接其女儿玛丽和女婿荷兰执政威廉到英国来,尊为英国女王及国王,即玛丽二世和威廉三世,并确立了君主立宪君主制。
1642~164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反对封建专制王权的战争。
17世纪初,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力量日渐增强,在议会中形成反对派,要求分享权力。30年代末,苏格兰爆发反英起义,起义队伍进入英国北部边境,严重威胁斯图亚特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1640年11月,国王查理一世召开议会(史称“长期议会”),要求议会征集军费镇压起义。但反对派占多数的议会通过决议,将国王宠臣斯特拉福德伯爵判处死刑,并在《大抗议书》中要求国王任命议会所信任的人为枢密大臣。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王权的矛盾发展到非用武力不能解决的地步。1642年1月,国王在逮捕反对派领袖的阴谋失败后逃离伦敦,北上约克城,纠集保王势力并组织军队,于8月22日在诺丁汉宣布“讨伐”议会,挑起内战。
第一次内战(1642~1646)内战开始后,英国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以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英国国教上层僧侣和绝大部分宫廷官吏;另一方是拥护议会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城市平民和自耕农。从力量对比看,优势在议会方面。议会控制的东部和南部地区经济发达,财源充足,拥有重要的港口和船队,能阻止大陆封建国家干涉;议会军加上伦敦民兵共2.5万余人,得到人民群众支持。而国王盘踞的北部和西部地区,地广人稀,政治经济落后;代表封建没落势力的王党军初时只有1.2万人,但开战后,国王在英格兰西部和威尔士招募许多士兵,加上一些前来投效的封建贵族骑兵,王党军数量很快超过议会军。战争初期,由于议会内主张与国王妥协的长老派把持军队领导权,作战不坚决且缺乏统一指挥,使议会军处于被动地位。1642年10月,王党军南下,试图攻取伦敦。议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伯爵率部迎击,23日与王党军在沃里克郡埃奇丘陵首次交战。双方各投入兵力7000余人。战斗从午后持续到黄昏,难分胜负。翌日,议会军后撤。29日,王党军占领牛津,11月12日攻占距伦敦约11公里的布伦特福德,首都告急。次日,4000名伦敦民兵赶来增援议会军,粉碎国王夺取伦敦的企图。29日,王党军退守牛津,扎营过冬。1643年夏,王党军占领约克郡几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并南下进逼林肯郡。在西部和西南部,议会军接连受挫。7月26日,王党军攻占英国第二大港口布里斯托尔;至年底控制了3/5的国土。但在东部,曼彻斯特伯爵和O.克伦威尔领导的东部联盟军1.2万人在林肯郡的格兰瑟姆、盖恩斯伯勒和温斯比连战告捷。
1644年,战争出现对议会军有利的形势。1月,利文伯爵率苏格兰盟军2.1万人进入英格兰,配合议会军解放约克郡大部地区,先后与F.费尔法克斯率领的议会军和曼彻斯特伯爵率领的东部联盟军会师。6月,克伦威尔收复林肯郡大部地区。同时,议会军开始围攻约克城,并于7月2日在约克城西北与王党军展开内战以来规模最大的马斯顿草原之战。克伦威尔的骑兵大败王党军,扭转议会军的被动局面。16日,议会军攻克约克城,并占领北部地区。但埃塞克斯伯爵、曼彻斯特伯爵等长老派将领在康沃尔、纽伯里作战不力,坐失战机。1645年2月,在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要求下,议会通过改革军队制度的《新模范军法案》,决定组建一支2.2万人的新模范军,其中步兵1.44万人,骑兵7600人。4月,议会通过《自抑法》,解除长老派将军的职务,任命T.费尔法克斯(F.费尔法克斯之子)为总司令,克伦威尔为副总司令兼骑兵司令。从此,议会军的领导权完全掌握在独立派手中。同年6月14日在内斯比之战中,议会军歼灭王党军主力,取得决定性胜利。1646年6月24日,议会军攻克王党军大本营牛津,查理一世逃到苏格兰(后被议会赎回并将其囚禁),第一次内战结束。
第二次内战(1648)第一次内战结束后,由于革命阵营内部各阶级、阶层的利益不同,长老派控制的议会和军队之间发生冲突,军队内部独立派高级军官和平等派士兵之间也出现严重分歧。1647年11月,国王乘机潜逃,于次年2月煽动各地王党叛乱,再次挑起内战。大敌当前,独立派和平等派重新合作,共同镇压王党势力。战争在西部、东南部和北部三个地区展开。5月3日,克伦威尔率精锐部队近7000人从伦敦向南威尔士进发,24日开始围攻彭布罗克,但久攻不克,双方僵持一个多月。7月11日,议会军用重炮强攻,迫使要塞守军投降。其间,费尔法克斯和H.艾尔顿率议会军向肯特郡进军,先后攻陷梅德斯通、罗切斯特和多佛尔等城市,拔除王党军在东南部的最后据点。慑于英国革命对苏格兰的影响,苏格兰长老派右翼由反对英国国王转而支持王党势力。7月,J.汉密尔顿将军率苏格兰军队南下英格兰。克伦威尔挥师北上迎击,于8月初攻占诺丁汉,随后回师向西突然出现在苏格兰军队翼侧,8月中旬在普雷斯顿之战中歼灭苏格兰军主力。至8月下旬,苏格兰军被肃清,汉密尔顿被俘,第二次内战结束。1649年1月,国王查理一世被处死。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英国内战是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资产阶级、新贵族依靠人民群众推翻国王的封建专制统治,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铺平了道路。战争期间,议会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尤其经过改革和组建新模范军后,成为一支目标明确、纪律严明、士气高昂的资产阶级革命军队。作战中,议会军汲取三十年战争的经验,采用线式战术;重视诸兵种协同,发挥骑兵的机动性和突击力;步兵和骑兵的密集突击,尤其是骑兵对敌翼侧的突击对夺取胜利具有决定意义。
由于羊毛价格的上涨,从13世纪就已开始的英国“圈地运动”到16世纪在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的东南部地区迅速展开。“圈地运动”的结果是加速了封建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的转变,资本主义农场大量涌现,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劳动力。到17世纪初,英国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已经瓦解,封建土地经营已转化为资本主义经营,从封建贵族地主中分化出一个与资本主义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成为资产阶级革命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农业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工商业也获得长足发展。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行会行东和农村部分农场主)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分享政治权利,并产生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意识——清教。他们在国会中形成了与专制王权对立的反对派,国会同国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发展。1628年国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重申未经国会批准不得任意征税,没有法律依据和法院判决不得任意逮捕任何人。国王查理一世为得到国会拨款勉强批准了《权利请愿书》,但当国会抗议国王随意征税时,查理一世遂于1629年解散国会。此后十多年间,王权同国会特别是同广大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化。1640年11月查理一世被迫召开新国会,标志着英国革命的开始。
1642年1月,查理一世离开革命形势高涨的伦敦,北上约克城组织保王军队,准备以武力镇压国会派的“叛逆”行为。8月22日,他在诺丁汉树起了王军旗帜,宣布讨伐国会内的叛乱分子,从而拉开了英国内战的序幕。
第一次内战:1642—1647年。1642年10月23日,王军同国会军在埃吉山进行了首次大规模交战。王军兵力7000多人,国会军7500人。国会军两翼骑兵被王军骑兵的反击所打败,但中路步兵却打退了王军步兵的进攻,并将其击溃,战斗结果未分胜负。10月29日,王军攻占牛津,11月12日攻占距伦敦7英里的布伦特福,首都告急。4000多名由手工工人、学徒和平民组成的民兵队伍火速开往前线,国会军力量大增,迫使王军放弃进攻伦敦的计划。1643年,整个军事形势对国会军十分不利。9月,王军兵分三路进攻伦敦,首都再次告急。伦敦民兵组织4个团同国会军一起挫败王军的进攻,伦敦再次转危为安。但王军控制了五分之三的国土,国会派处于被动。
国会军在内战初期节节失利,从政治上看主要是由于掌握国会领导权的长老派动摇妥协,不愿与国王彻底决裂,满足于既得利益,无意推翻王权;军事上主要是由于统帅埃塞克斯等人消极怠战,缺乏主动进攻精神,军队缺乏训练,素质较差。这时,军中涌现出了以克伦威尔为代表的一批杰出将领。克伦威尔亲自组织“东部联盟”军队1.2万人,在1643年的东部几场战斗中连战皆捷。
1644年7月初,两军在马斯顿荒原展开了内战以来首次大规模会战。2日,王军鲁伯特亲王率骑兵迅速占领整个荒原。国会军获悉后立即向荒原挺进。晚上7点左右,国会军左翼骑兵首先冲下高地直扑敌军。接着,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也投入战斗。克伦威尔指挥左翼骑兵很快摧毁了王军第一、第二线骑兵,鲁伯特落荒而逃。一个半小时后,国会军左翼取得胜利。但是,中路步兵和右翼骑兵遭到王军步兵和骑兵的猛烈反击,步步后退,处境危急。克伦威尔此时一举击溃王军右翼骑兵,又集中兵力冲入王军步兵阵中,王军溃败。约晚上10点会战结束。王军投入1.5万人(骑兵7000人),死亡3000多人,被俘1500人。马斯顿荒原之战是英国内战的转折点,它扭转了国会军连连失利的局面,从此掌握了战争主动权。同时,这次会战也是克伦威尔一生的转折点,他对取得会战的胜利起了决定性作用,他的部队从此也以“铁骑军”闻名全国。
由于国会军总司令埃塞克斯等人昏庸无能、消极怠战,国会中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十分不满,1644年12月,国会下院通过《自抑法》,规定议员不得担任军职;1645年1月又通过《新模范军法案》,决定建立一支由国会拨款、骑兵占三分之一的2.2万人的新模范军,任命托马斯·费尔法克斯为总司令,统一指挥全军。在费尔法克斯的坚决要求下,作为议员的克伦威尔被任命为副总司令兼骑兵司令。从此,克伦威尔一身二任,在军队中代表国会,在国会中代表军队,以他为首的独立派掌握了军队的实权。内战的形势也大为改观。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国会军一改过去被动防守、等待作战的消极路线,采取主动进攻、迫敌决战的积极进攻战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军事胜利。其中以内斯比一战最为重要。1645年6月14日,双方在内斯比附近展开决战。国会军集中兵力1.4万人,其中骑兵6500人,王军则拼凑了7500人,其中骑兵4000人。双方仍然采取传统的步兵居中、骑兵两翼的布阵方法。在克伦威尔的建议下,国会军为诱使王军速战使部队稍向后撤,王军立即下令进攻。早上10点30分,王军全线出击。鲁伯特率骑兵直扑国会军左翼骑兵,并追击不止。与此同时,克伦威尔指挥右翼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王军左翼骑兵。
双方步兵也展开决战。克伦威尔击溃王军左翼,但王军步兵攻势迅猛,国会军步兵被迫撤退。在这关键时刻,克伦威尔留一个团继续追击王军左翼残部外,集中其余骑兵猛冲王军步兵侧后。王军遭前后夹攻,顿时大乱,很快溃败。国王率2000骑兵逃跑。这次决战,王军伤亡、被俘5000多人,全部辎重、枪炮、军火和军旗包括国王的秘密文件全部落入国会军手中。在历时3小时的会战中,王军主力遭到毁灭性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到1647年3月,王军的最后一个据点落入国会军之手,第一次内战宣告结束。
第二次内战:1648年。第一次内战胜利后,革命阵营内部长老派和独立派之间的斗争日益激烈。长老派早在1647年2月就迫使国会通过解散军队法案,引起广大军官和士兵、群众的强烈不满。8月6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团结小资产阶级激进派别“平等派”,在伦敦群众的支持下,率军队开进首都,许多长老派议员仓皇逃走,独立派掌握了国会实权。但是,克伦威尔马上反过来镇压了激进的“平等派”。
正当革命阵营发生分裂和斗争时,查理一世逃出国会军大本营,勾结长老派和苏格兰人,于1648年2月在西南部发动叛乱,第二次内战爆发。国会军先后在威尔士和东部平息王党叛乱,并在1648年8月17日同支持国王的苏格兰军队进行了著名的普雷斯顿会战。克伦威尔首先向苏格兰军左侧的英国王军兰代尔部发起猛攻,经4小时激战击溃王军。克伦威尔乘胜直扑苏格兰军,先将里布尔河右岸的敌军击溃,随后渡河追击。18日晨,国会军在距普雷斯顿15英里处的威根追上苏格兰军,并立即率部插入敌阵,将敌后卫部队切割成数段,分而歼之。19日,国会军继续追歼苏格兰军。克伦威尔同汉密尔顿在沃林顿附近进行了自苏格兰军入侵以来最激烈的战斗。克伦威尔夺取山隘和默西河上的一座桥梁,苏格兰军退路已断,大部人马投降。8月25日,汉密尔顿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向国会军将领兰伯特投降。至此,第二次内战以英国国会军粉碎苏格兰军和王军的进攻宣告结束。
英国内战是英国资产阶级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下同封建专制王权之间的一次大搏斗。通过战争,专制王权被推翻,新贵族和资产阶级确立了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统治地位。
1649年1月30日,查理一世被处死刑,2月国会通过决议废除上院和王权,5月成立共和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乘借内战胜利的东风发展到了顶点。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英国内战中资产阶级的胜利有许多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力量对比上,国会军占绝对优势。国会控制地区是包括伦敦在内的东南部地区。这里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物产富饶,财源充足,及国家五分之四的税收来自这里。这里还有重要的港口和海军舰队,可以截断国王军队与外界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国会军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此相比,国王控制的西部和北部地区经济落后、人口稀少、财源不足。国会军主力人数有6000人左右,而王军主力仅有2000人。
2.革命派适时改组军队,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扭转了消极被动的军事路线,涌现出像克伦威尔这样的杰出统帅。他擅长骑兵战术,求战意识十分强烈,坚决果断,大胆迂回,巧妙机动兵力,抓住有利战机,歼灭敌有生力量,扩大战果,收复失地。他在几次决战中都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3.国会派与专制王权进行的战争是进步力量反对落后势力的正义战争,农民、手工工人和城市平民是革命的主力军。
国会派代表处于上升阶段的资产阶级,是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代言人。而以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则代表了落后的封建势力,是社会进步和生产力发展的巨大障碍,因此国会派能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
英国内战在英国军事史上占有突出地位。战争中创立的新模范军是新型的资产阶级军队,是英国历史上第一支正规陆军。它由国家预算拨款,实行统一制服、统一编制、统一纪律、统一指挥。国会颁布的强制募兵制是近代征兵制的雏形,保证了充足的兵源。克伦威尔以骑兵实施远途奔袭和成功地使用骑兵横队战术作战,则是骑兵战术上的创新。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