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15:47:12
比较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比较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比较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
伤痕文学是本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十年文革期间,无数知识青年被卷入了上山下乡运动中.“伤痕文学”的出现直接起因于上山下乡,它主要描述了知青、知识分子,受迫害官员及城乡普通民众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悲剧性的遭遇.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20世纪80年代前半期在中国大陆文坛出现的一种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反思”一词是哲学上的一个术语,含有反省、回顾、再思考、再评价、怀疑以往既成的结论等多层意思.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下,伴随着政治上的拨乱反正,作家们开始以冷静、严肃、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审视历史,他们视野更加阔大、思考更加深入,反思文学从而应运而生. 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发展和深化.较之于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再满足于展示过去的苦难与创伤,而是力图追寻造成这一苦难的历史动因;不再限于表现“文革”十年的历史现实,而是把目光投向1957年以来甚至是更早的历史阶段.重新探究历史是非,对过去一贯以为正确而在实践中证明是错了的政策、路线、事件提出怀疑,并以艺术的方式加以充分而深刻的表现,这就是反思文学的基本出发点.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 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茹志鹃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等是其中的代表作.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