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结构,不要太详细的,也不要太简单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4 17:57:08
求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结构,不要太详细的,也不要太简单
x}YsdǕ_V"(@/$qZ!QAr&H;@y&l?HVüLZQR 4*, ԂUy'̼yo(y&m/sڛz3VKI=%,\ }; EHw~LTmMGzo-$29YyW 㩅@i+U/_tgF ."CeGttFmhfiCK"b՟/10?# [ QW_ +gZgK6'A7e5$4 Փ>ͥhnjB@TW蛴?@{@?9ΫeB21+ sW4kf1Q ѣ f!NyiRrOntT fw/щ81nRGK)~N0OG|~vt C0WkK{:/S4ED<8׫i|Ϳ6'NcGOG;S˃:=}@v\vKQcfU:h }ɿX|^[nPPUۊRakYUzK';+Ao^OpzsD1_pzu؟4)pn C4Rp^hm p*쭪* mEm7yΞ !}Z 4䤋aR5e {v.KGjT:=N1g}JLh |bR*WŝyJe>z:Њa9m"G|'aI!~KO5l VHvI2|i]3FZ#oS_9HV:Y>3\'~)CF07wjH]w.*}z$&y<?,g6L64M,S|,|}S*:9Zqƕ郍UaժtiouC6[0wÙ[9)tRڟ@:K4FbD'J "|9H;>3e^Fܓv!lKNw\+-w:pu:iE!,i$ZH2s ugL sQMɐ&8wMbEO}p&}Xm7Bf#K:5d?QX&8")YZ@]  MnT%< iFWk߄K$L\*}-[ ooJyHX!n5Vo*+odh4Y*Ma|.0{e湯0z.H*%^HzЕXzKH!=Fᑇ杙GU'LhrzG(KG$0< 7 qwA{\Nj^*z, > \=;RW{@(bZ(SNH8߼US 姿[h_/R Ʋ,`'8`{\I* -up`wPa˜LkpfFݸ$rH=#'Fg@bgºXJpaQ{:RVBӥ|t/֫:FZfHK]~lWJT.B9H Lo !l7* K媪2gI^˴ޗkd g3Yfs|҇}ZLx/R,OWķ:NWz7Y[duoc#y8Zݗҳ1d/]9Ƕ=#8edeCP X(s({w5B.Ę*:e4 ?<>R~!- ps17̀Ki?yُY^Lcc^b ͻZm>FwK@վ jBxʫT'P n|zhpI[_3|6J+W}hZVT ZV%g%aH oaK}d iJ}hD`/GbΣiLw͆⛰߹IHnDfz xR ߑ;LSoȓ'AOR`6w]+p~#q0HKM4+^VӮ!:egʹ3!Zʪ-ts LlUxD9"?%,n)'grdž. ]‹MSHH/$db sĿ#e1p!Af^lZ, 4'f%rn fnػga D,{ A1'c#_އO*E{%+ RM^`i?5RGϵ UU|m+pR lgd0O:`O"81ݵHy O_[?0< [Bߪj-=u0m) *od_?@iZbGKӧW\tq S1=q (a+ ]:DK$%P` -Aqi^龴nJzZr )TOU4s) GmެϚ̞JיWUoYZ臇&0[;2A`'4gdWPGe0AZ#nj.@ind% .?V6#^0=*$hJo/}ޙ̤<,{NS|}2jXH0)U1ST&OrK8)٠;埮 TY%:N5g⃳0rL D~e}CևH W=B'i ]CM՚JtR`]T836>عW$[ȟ&B I3u{hFgH=qd-2 `y"ռI<^_!RM3O/4tq*3j'$#LO<ηG}"R\φT4_8cmQ^2&F!!ʍ(EܧcfgOL8@@>ZpSw) F&2sZ{:Yu(:+0#fR%2"jv/AԠ߆Mx4~?=Yaz&\^H˲m սLsgj_;+-\:}ж!{Q}R`V2&Pye U QV6܄g4 귻2̔a̡j2姄(BWlm`@+6^""I?IBˠj )Rw^&L_م³bIL|)/F3Gk4'pI\!iq%|˜ *4FSaHd县 O2B tgкH:m8O>L  о(Ѩ҈4đ5[Yud5>@Ct$ H-=" .K|c/3H/! q38 TTUug<2j' (q=Tlp 6Mx=ӁH4&`uYұ6wX<l41dM$1DD$/,Wv7 ]~8l\ o+#X8#@­8hzM2~nYMJƣ >+D;Śe%ȓHJE>tN!fN0U eAk~pLΠ :-FiD.Qr0ls ҉_9Z7yHJVE<ڦnw^E(%*2RaM,;?]a)\AU*Ũ#qzDһh<ƕ<&3" x4,6Eݏ% :M>DЫ|uPa=^nOuڨh^Ɔ?k@p#ޘ&V m qo̲l nSƢpr I/e3Բv n@6&<{*5Ppf.IzО ˓qt"r"MX5ڪ{6sgd [Ry k/$KS…àx%ǎ>TKKnA' m?{X*W9\YugJ kйA;"غ6$݂ | {@[u;  ,> Yn\lfwpHʺ?Qw# >VAr%^sr0{ŘH’UA+;H,8*cI9Ɲ@%KJ"e%pU mU3HѱyՂ29v:c "s |+ u p-/azOf/SMp" .夈UVpJ&-E њ")",ipq"&t§ ]g8Ф9csfn4nlk[|̩5ncվ3錰c-#ɦ$6bB&+~uM%Zi˾70VX:YsP 9+ki'U=fr]8_)V/VtxZI) 5G/R<޾ MI=u=O9,ATҬV`JeR 9ԂOp}T~aoT>7\kIYC^:veW$iSA(17.펍D#?F$Vx$L_MO!8=F:zȱhO /]rǁ2ci<$%[p.Z5MA▋^I qׂѣ9SlYݤ& ﷂ k?;0 aM\0t{Hb[ Ӧ7A ؑƸrPŵM螕m*-maДx~i#%ǂN+kPX7"+nid xOo[?w>imX1 I2'_<+Hk]Gdl"p[HJϚ,D͞fzG7"r;!1P Wzc=~@tדe}Nna GvL&|r۞s̤pXԍ\ 6 CB-ߚ"t6ɖ%V@ ]CI@g͎p.X@.0ژMpVUlHgM%XjA@1і\8^;18%Feo@ZSPw' G:0ŧro6=vl\ru,NVqt'tf*6b|Qp\2_+CZghe Aiz"3(t5wOtع:~o}E0} [٠ fr!,!'ŵ*}R@V+ijšd;Kf.~ IybA QpjN!B@),!/+|#E`ﮃtBZ]ZeUnW6pM;@v$W<&tB}4badH-_jd ֮RϠȠ"Ё,(8gʯ$5YrH2NjI| & uu8A|hd)J|-kepwEd0R *lsM{hT uT\2Z91W4KPSpԺkXE9 ̹o%iwWN$)ܚkՒo~'F2oҨHLCR(g:P-#+hʰ;[KU$3],^4GBI|n,ѐc˼m峤۶u5) SA\6& 7*gY" yp1) #Xªy*QTQ3Tr>;CZ蒽Ͼm 6c-@O8s,)v5'U@HNW;Δƒ%ޫ`<'J,tL'u`C[RSܧO"- .Ts[jES| /zS`e+Z> FjmW>6;N#T"_ nc]'+KKtCr2_3uRP+T=ץ'0ɒ#W8rO"7K, 1m25gts7P0 ibUȦq;:E8Q{ $E,ԵlF4ь&.?b`:OdBJb$ ^)0_( *lhrѮyOSATs}K||K~f>{$HIgy4WQQ+⊾>:O }&S>@`Uln%0ny4ny)Eݬudxڵ$lLA:4p#0~PtXQp``,ۛqéw#7D"yim8# צjHl5 %'NWat0w*zrCYo8~pfk]Y~y^`Pz@̣tR;Pg\3eZ kAֺRυ4W}ǒq Vّ%u[WU0f l? 8 F( gy%m`"@%3 a"걵G<(he|PѫTBT,A w)qчji_;Y dƿLLſJ޼MkI+S>ޏ@n8n5;D10W,r->loIg# )'{eϾ<' b9'¼7|MקdD0;nw#Od?pOo/]w;ÁG mOA$w~9Ity5BV S/ gV{I!a`4@:NnGͰ}Q=>mMLWa''51:4sGga !-\Wjם)R/2\"*cVuoi/ӳ:l_`cH".· f:z̉/*5l (r|NK$fp]-lӷn6G_REm,-CRs@'>#(^K7Ntf7NM"G~(oٓ>ƹt3,@:@y`fZ?׿< o"Γc30L& |X[tRu$2n"&IGqnH{<sGPT]IzGj^ٓC9͚+-HOfYI)XQn"Prx^a=#7d_HoDutӂ5TTл nZU$k."CgdBpO#}Pp1ExuA/֣\7Ta̜r0;=[e9W5/|_Z;wrEЉ @χG:5Cxe9.!]]c.WԜZR) 頞9w,%&K23vk!VwsMGJ\Ywbd^(ڥGvpvN8 t4Z"]u/:#=wC1td sgPk} -§*_&>ѩ% uUU鯜xn֋O]^7#$(`mG smjᥩڵH ]_brhcԝ Fq6|Ė#Ȓ,v;Ys w,0Q|S`x7Sb"zQuyac,ѫ[̹#DMx2Nmgsa  nL VCѯeRXq wҫ)ι5*ӁH\`Kt=dO&?XUJW>VEK +Q'' n>dhX@駨dJ ~FYgfOvu`ki;aa2?WQJ‰o4qe be[c-6*\B.aHBݬ:P2r5UXo Xx%7nlDv7:%)8nTg;Qѫȝ*!d$'58}.HEJo..)\ 3/-8-?_<ֳkM\jZBb}g~^+qYu^ªMtCVC&½ⴉު נ'F ? T%B xV-k -5SO >"{dUd{}ao˿Ƌ,4@7kmRƗ Mde<|bKtJxW'UܘW󻛜I92K ؜3Y[ˆ<)m{zo3uˉ5vl&Z愘TY ta 2ݗ.͛^O4S[: ýqGu{KlD B2Y1Ǒʤ ʿD^j o {%qؠ^3I&J>-J`4azI!s1e|rtp߬+k6Z,錮jҶo l,5Wo'y=.PbB2 WʒbJީr@R6m.L*f :Ɏ p©bv`>ϙ_WQ~0Xc's9@ugx5k:F51y1^"2^M26]FIq{J"IQ@x羫PYךuuʒ v;9䙽C*c넒KDZ͝fb0SJ>1oq$7qtX6Rc~e(3ծęBlʞk/wig3-22ڰz#j_ks #^)"KMM(hL*~}[whs_tW[kҶ17rk ]<j %w3R%,-y]Ż\K}I0$elo!-gϪ=rR]3Z]BIx,vIonL$g˛Z!>XlHߏtSN+m1>IGGw_֍.42-G͑$KFEVrrP{DWQPr :ظ*^-Մcͅ!;s]sP_ős<%NmtJLM p'?`\8)^7O$D ό=ryC`cQ vhs}>0㇆_f'kֽլ)TX(mw;\=O Њ0HٟF#Lr KI+t&95&$\'a/ea%;'#2nn[v̛foXͤ810J.ה5u)$pA.rA *ʕLA5ygv|UPˆ=lFƒyl.B@:5ǸL 8ujDt⫰ȽIf1Z37\_B +m+WWEe3ގU_yUM)e+fOhQFFoSpu ?x/f\vļ[NIN̦0#Ą~kFV.Xf k5TiQ,i̧a78[<iZ0VdԬǏcv<Җ^oo x.)4jsWί潈B( ']6?&zc?v(q2HSݏ_ owK'ФrN5Wl Pы;O9?[`fp⧓NҠn &vUׇdUAxy N}vnb7\ƷO锹+܎a)M! !GݫomoUI+8Ȟ]LȎ3۾mPC[Fq/3U9pSQ0qs0dP_ՓzVs1&#yv0y_=Ok1+|b

求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结构,不要太详细的,也不要太简单
求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结构,不要太详细的,也不要太简单

求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结构,不要太详细的,也不要太简单
生物必修1复习提纲
1、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 高倍物镜观察:①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②调节大光圈、凹面镜
★3、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根本区别为:有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①原核细胞:无核膜,无染色体,如大肠杆菌等细菌、蓝藻
②真核细胞:有核膜,有染色体,如酵母菌,各种动物
注:病毒无细胞结构,但有DNA或RNA
4、蓝藻是原核生物,自养生物
5、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统一性体现在二者均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6、细胞学说建立者是施莱登和施旺,细胞学说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 一性.细胞学说建立过程,是一个在科学探究中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 耐人寻味的曲折
7、组成细胞(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不同
★8、组成细胞的元素
①大量无素:C、H、O、N、P、S、K、Ca、Mg
②微量无素:Fe、Mn、B、Zn、Mo、Cu
③主要元素:C、H、O、N、P、S
④基本元素:C
⑤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元素为C,鲜重中含最最多元素为O
★9、生物(如沙漠中仙人掌)鲜重中,含量最多化合物为水,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为蛋白质.
★10、(1)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苏丹III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IV染成红色);淀粉(多糖)遇碘变蓝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2)还原糖鉴定材料不能选用甘蔗
(3)斐林试剂必须现配现用(与双缩脲试剂不同,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再加B液)
★1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氨基酸结构通式为NH2—C—COOH,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R基的不同.
★12、两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二肽,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肽键.
★13、脱水缩合中,脱去水分子数=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条数
★14、蛋白质多样性原因: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多肽链盘曲折叠方式千差万别.
★15、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基因.
★16、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核酸,它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作用,核酸包括两大类:一类是脱氧核糖核酸,简称DNA;一类是核糖核酸,简称RNA,核酸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
17、蛋白质功能:
①结构蛋白,如肌肉、羽毛、头发、蛛丝
②催化作用,如绝大多数酶
③运输载体,如血红蛋白
④传递信息,如胰岛素
⑤免疫功能,如抗体
18、氨基酸结合方式是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
19、 DNA(脱氧核糖核酸. 分布.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 染色剂.甲基绿.双链.碱基 五碳糖 脱氧核糖
ATCG 脱氧核苷酸 代表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噬菌体 )
RNA(核糖核酸.分布.细胞质.染色剂. 吡罗红.单链.碱基.五碳糖.核糖 AUCG核糖核苷酸.代表生物HIV、SARS病毒 )
★20、主要能源物质:糖类
细胞内良好储能物质:脂肪
人和动物细胞储能物:糖原
直接能源物质:ATP
21、糖类:
①单糖:葡萄糖、果糖、核糖、脱氧核糖
②二糖:麦芽糖、蔗糖、乳糖
★③多糖:淀粉和纤维素(植物细胞)、糖原(动物细胞)
脂肪:储能;保温;缓冲;减压
22、脂质:磷脂:生物膜重要成分
胆固醇
固醇:性激素: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及生殖细胞形成
维生素D:促进人和动物肠道对Ca和P的吸收
★23、多糖,蛋白质,核酸等都是生物大分子,基本组成单位依次为:单糖、氨基酸、核苷酸.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所以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自由水(95.5%):良好溶剂;参与生物化学反应;提供液体环境;运送
24、水存在形式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
结合水(4.5%)
★25、无机盐绝大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哺乳动物血液中Ca2+过低,会出现抽搐症状;患急性肠炎的病人脱水时要补充输入葡萄糖盐水;高温作业大量出汗的工人要多喝淡盐水.
26、细胞膜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和少量糖类组成,脂质中磷脂最丰富,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细胞膜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
27、细胞膜的功能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28、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成分为纤维素和果胶,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9、制取细胞膜利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因为无核膜和细胞器膜.
30、★叶绿体:光合作用的细胞器;双层膜
★线粒体:有氧呼吸主要场所;双层膜
核糖体:生产蛋白质的细胞器;无膜
中心体: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无膜
液泡:调节植物细胞内的渗透压,内有细胞液
内质网:对蛋白质加工
高尔基体:对蛋白质加工,分泌
31、消化酶、抗体等分泌蛋白合成需要四种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2、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协调. 维持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
生物膜系统功能许多重要化学反应的位点
把各种细胞器分开,提高生命活动效率
核膜:双层膜,其上有核孔,可供mRNA通过
结构.核仁
33、细胞核由DNA及蛋白质构成,与染色体是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染色质两种状态
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
功能: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34、植物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是指液泡中的细胞液.
原生质层指细胞膜,液泡膜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质壁分离中质指原生质层,壁为细胞壁
★3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如H2O,O2,CO2,甘油,乙醇、苯
协助扩散:载体蛋白质协助,高浓度→低浓度,如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36、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载体蛋白协助;低浓度→高浓度,如无机盐 离子
胞吞、胞吐:如载体蛋白等大分子
★37、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这种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
---------
38、 本质:活细胞产生的有机物,绝大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高效性
特性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成一类化学反应
酶作用条件温和:适宜的温度,pH,最适温度(pH值)下,酶活性最高, 温度和pH偏高或偏低,酶活性都会明显降低,甚至失活(过高、过酸、过碱)
功能:催化作用,降低化学反应所需要的活化能
结构简式:A—P~P~P, A表示腺苷,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
全称:三磷酸腺苷
★39、ATP
与ADP相互转化:A—P~P~PA—P~P+Pi+能量
功能:细胞内直接能源物质
40、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能量并生成ATP过程
线粒体结构如图:
★41、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比较
有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
产物 CO2,H2O,能量
反应式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能量 大量
无氧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
产物 CO2,酒精(或乳酸)、能量
反应式 C6H12O62C3H6O3+能量
能量 少量
有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和少量[H],释放少量能量,细胞质基质
第二阶段:丙酮酸和水彻底分解成CO2 和[H],释放少量能量,线粒体基质
第三阶段:[H]和O2结合生成水, 大量能量,线粒体内膜
无氧呼吸过程
第一阶段:同有氧呼吸
第二阶段:丙酮酸在不同酶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酒精和CO2或转化成乳酸
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
42、细胞呼吸应用:
包扎伤口,选用透气消毒纱布,抑制细菌有氧呼吸
酵母菌酿酒:选通气,后密封.先让酵田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再无氧呼吸产生酒精
花盆经常松土:促进根部有氧呼吸,吸收无机盐等
稻田定期排水:抑制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防止酒精中毒,烂根死亡
提倡慢跑:防止剧烈运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
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须及时清洗伤口,以防无氧呼吸
★43、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能;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44、 叶绿素a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叶绿体中色素叶绿素b
(类囊体薄膜)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
叶黄素
4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CO2和H2O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O2的过程.
叶绿体结构如图:
46、
18C中期,人们认为只有土壤中水分构建植物,未考虑空气作用
1771年,英国普利斯特利实验证实植物生长可以更新空气,未发现光的作用
1779年,荷兰英格豪斯多次实验验证,只有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更新空气,但 未知释放该气体的成分.
1785年,明确放出气体为O2,吸收的是CO2
1845年,德国梅耶发现光能转化成化学能
1864年,萨克斯证实光合作用产物除O2外,还有淀粉
1939年,美国鲁宾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O2来自水.
★47、
条件:一定需要光
光反应阶段场所:类囊体薄膜,
产物:[H]、O2和能量
过程:(1)水在光能下,分解成[H]和O2;
(2)ADP+Pi+光能ATP
条件:有没有光都可以进行
暗反应阶段场所:叶绿体基质
产物:糖类等有机物和五碳化合物
过程:(1)CO2的固定:1分子C5和CO2生成2分子C3
(2)C3的还原:C3在[H]和ATP作用下,部分还原成糖类,部分又形成C5
联系: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既区别又紧密联系,是缺一不可的整体,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
48、空气中CO2浓度,土壤中水分多少,光照长短与强弱,光的成分及温度高低等,都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外界因素:可通过适当延长光照,增加CO2浓度等提高产量.
49、自养生物:可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如绿色植物,硝化细菌(化能合成)
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等无机物合成葡萄糖等有机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
50、细胞表面积与体积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有丝分裂:体细胞增殖
51、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减数分裂: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增殖
★无丝分裂:蛙的红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缍丝和染色体变化
★52、 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复制及有关蛋白质合成,染色体数目不增加,DNA 加倍.
前期:核膜核仁逐渐消失,出现纺缍体及染色体,染色体散乱排列.
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 分裂期较清晰便于观察
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纺缍体,染色体逐渐消失.
★5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区别
植物细胞
间期
DNA复制,蛋白质合成(染色体复制)
前期
细胞两极发生纺缍丝构成纺缍体
末期
赤道板位置形成细胞板向四周扩散形成细胞壁
动物细胞
间期
染色体复制,中心粒也倍增
前期
中心体发出星射线,构成纺缍体
末期
不形成细胞板,细胞从中央向内凹陷,缢裂成两子细胞
★54、有丝分裂特征及意义:将亲代细胞染色体经过复制(实质为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稳定性,对于生物遗传有重要意义.
55、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及DNA数目变化规律
56、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它是一种持久性变化,是生物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效率.
★57、细胞分化举例:红细胞与肌细胞具有完全相同遗传信息,(同一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形态、功能不能原因是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
★58、细胞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潜能.
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如植物组织培养因为细胞(细胞核)具有该生物生长发育所需的遗传信息 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核具有全能性,如克隆羊
59、细胞内水分减少,新陈代谢速率减慢
细胞内酶活性降低
细胞衰老特征细胞内色素积累
细胞内呼吸速度下降,细胞核体积增大
细胞膜通透性下降,物质运输功能下降
60、细胞凋亡指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生理过程,如蝌蚪尾消失,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以及抵御外界因素干扰具有非常关键作用.
能够无限增殖
★61、癌细胞特征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容易在体内扩散,转移
62、癌症防治:远离致癌因子,进行CT,核磁共振及癌基因检测;也可手术切除、化疗和放疗

其实一般书上都有结构图的,你也可以去买一本专门的结构书,大概10元,这是在百度上截下来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去百度文库里搜。里面都有的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2
1、减数分裂的概念(B)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

全部展开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生物知识点归纳
必修2
1、减数分裂的概念(B)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 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的细胞的减少一半。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B)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3、精子与卵细胞形成过程及特征:(B)
1、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
2、卵原细胞-初级卵母细胞-次级卵母细胞-卵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n n n 2n n
染色单体 4n 4n 4n 2n 2n 2n 0 0
DNA数目 4n 4n 4n 2n 2n 2n 2n n
(染色单体在第一次分裂间期已出现;请注意无论是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的前期或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3、精子的形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 卵细胞的形成
不同点 形成部位 精巢 卵巢
过 程 精细胞变形 不需变形
性细胞数 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相同点 都经过减数分裂,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每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精原细胞的体积增大,染色体复制,成为初级精母细胞,复制后的每条染色体都由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这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由同一个着丝点连接。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 同源染色体 ,联会是指 同源染色体 两两配对的现象。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 染色单体 ,叫做四分体 。配对的两条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减半发生在 减数第一次分裂 。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也随之分开,成为两条染色体发生在 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期。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了四个精细胞,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每个精细胞都含有数目减半 的染色体。
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做 次级卵母细胞 ,小的叫做 极体 , 次级卵母细胞 进行第二次分裂,形成一个大的 卵细胞 和一个小的 极体 ,因此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一个 卵细胞 和三个 极体 。
4、配子的形成与生物个体发育的联系(B):
由于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导致不同配子遗传物质的差异,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必然呈现多样性。配子的多样性导致后代的多样性
5、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B)
特点: 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提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有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经受精作用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 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 精子(父方) ,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1)分裂后形成的是 体 细胞。
(2)染色体复制 1次,细胞分裂1 次,产生2 个子细胞。
(3)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染色体数目 相同 。
(4)同源染色体 无 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 无 自由组合行为。 (1)分裂后形成的是 生殖 细胞。
(2)染色体复制1 次,细胞分裂2次,产生4 个子细胞。
(3)分裂后子细胞染色体数目是母细胞染色体数目的 一半 。
(4)同源染色体 有联会、交叉互换、分离等行为,非同源染色体 有 自由组合行为。
6、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B)
1、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是遗传物质。
菌落 菌体 毒性
S型细菌 表面光滑 有荚膜 有
R型细菌 表面粗糙 无荚膜 无
过程: ① R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② S 型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③杀死后的 S 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无毒性的 R 型细菌与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⑤从S型活细菌中提取 DNA 、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R型活细菌中培养,发现只有加入 DNA ,R型细菌才能转化为S型细菌。
结果分析:①→④过程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一种"转化因子";⑤过程证明:转化因子是 DNA 。
结论: DNA 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性遗传变化的物质。
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有毒的S菌的遗传物质指导无毒的R菌转化成S菌。且DNA纯度越高,转化越有效。
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C、H、O、N、P)
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结论:DNA是遗传物质。
亲代噬菌体 寄主细胞 子代噬菌体 实验结论
32P标记DNA 有32P标记DNA DNA 有32P标记 DNA分子是遗传物质
35S标记蛋白质 无35S标记蛋白质 外壳蛋白无35S标记
3、RNA在病毒繁殖和遗传上的作用
早在1957年,格勒(Girer)和施拉姆(Schramm)用石炭酸处理烟草花叶病毒,把蛋白质去掉,只留下RNA,再将RNA接种到正常烟草上,结果发生了花叶病;如果用蛋白质部分侵染正常烟草,则不发生花叶病。由此证明,RNA起着遗传物质的作用。
注: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遗传物质都是DNA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结论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 。
7、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B)
DNA的空间结构: 是一个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特点: 一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二是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结构成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对(A-T;C-G)通过氢键连接。在DNA复制和转录时,碱基对中的氢键断裂。
双链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 胸腺嘧啶(T) 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 胞嘧啶(C) 的量。
组成核酸的化学元素为C、H、O、N、P,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由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磷酸。(若五碳糖是核糖时则合成的核苷酸为核糖核苷酸,若五碳糖是脱氧核酸时,则合成的核苷酸为脱氧核糖核苷酸。)
8、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B)
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
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9、DNA、基因和遗传信息(B)
基因 :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有足够多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蕴藏在4种碱基的排列顺序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就代表了遗传信息。组成DNA分子的碱基虽然只有4种,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万化的,如有n个碱基对,这些碱基对可能的排列方式就有4n种
基因与DNA分子、染色体、核苷酸的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10、DNA分子的复制过程和特点(B)
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过程:
(1)解旋:DNA首先利用线粒体提供的 能量 在 解旋酶 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 模板 ,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遵循 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3)形成子代DNA:每一条子链与其对应的 模板 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 2 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
特点:(1)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 的过程。(2)由于新合成的DNA分子中,都保留了原DNA的一条链,因此,这种复制叫 半保留复制 。即:过程:边解旋边复制。 结果:一条DNA复制出两条DNA。 特点:半保留复制。
意义:通过复制,使亲代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11、DNA分子的复制的实质和意义(B)
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准确复制的原因:
(1)DNA分子独特的 双螺旋结构 提供精确的模板。
(2)通过 碱基互补配对 保证了复制准确无误。
12、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B)
定义: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翻译)
转录: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 的 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RNA有三种:信使RNA(mRNA) 转运RNA(tRNA) 核糖体RNA(rRNA)
RNA与DNA的不同点是:五碳糖是 核糖 ,碱基组成中有尿嘧啶(U)而没有T(胸腺嘧啶);从结构上看,RNA一般是 单链 。
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称为1个密码子 。
蛋白质合成的"工厂"是 核糖体,搬运工是 转运RNA(tRNA ) 。每种tRNA只能转运并识别 1 种氨基酸,其一端是携带氨基酸 的部位,另一端有3个碱基,称为 反密码子。
13、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B)
①正确的的选材(豌豆)②先选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再对两对性状研究③统计学应用④科学的实验程序
14、生物的性状及表现方式(A)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显性性状;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纯合子能稳定的遗传, 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杂合子准确的含义:含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
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
15、遗传的分离定律(C)
基因分离规律实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1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
1、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必修2 P10
规律:F2: 黄圆 : 黄皱 :绿圆 :绿皱=9:3:3:1
四种表现型:黄圆 : 黄皱 :绿圆 :绿皱
九种基因型:1YYRR 2YYRr 2YyRR 4YyRr (黄圆)
1YYrr 2Yyrr(黄皱) 1yyRR 2yyRr (绿圆) 1yyrr (绿皱)
在每一种表现型中均有一个纯合体,共有4个纯合体,占F2中4/16
2、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在F1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7、基因对性状控制(B)
①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如人的白化病
②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注: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并不都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基因与基因、基因与基因产物、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
18、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染色体是基因、DNA的载体。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注意:染色体不是遗传物质。
19、伴性遗传及其特点(B)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色盲的遗传特点
1、男性多于女性。
2、交叉遗传。即男性(色盲)→女性(色盲基因携带者,男性的女儿)→男性(色盲,男性的外孙,女性的儿子)。
20、常见的几种遗传病及特点(A):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血友病。
发病特点 ⒈男患者多于女患者⒉交叉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抗维生素D性佝偻病。
发病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遇以上两类题,先写性染色体XY或 XX,在标出基因
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
发病特点:患者多,多代连续得病。
4、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先天聋哑、苯丙酮尿症
发病特点:患者少,个别代有患者,一般不连续。
遇常染色体类型,只推测基因,而与 X、 Y无关
5、多基因遗传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糖尿病。
6、染色体异常病:21三体(患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性腺发育不良症(患者缺少一条 X染色体)
常见遗传病分类及判断方法:
第一步:先判断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
方法:看患者总数,如果患者很多连续每代都有即为显性遗传。如果患者数量很少,只有某代或隔代个别有患者即为隐性遗传。(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第二步: 判断是常染色体遗传病还是X染色体遗传病
方法:看患者性别数量,如果男女患者数量基本相同即为常染色体遗传病。如果男女患者的数量明显不等即为X染色体遗传病。(特别:如果男患者数量远多于女患者即判断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反之,显性)
只要有 这个典型标志图,肯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生女有病为常隐)
只要有 这个典型标志图,肯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口诀:有中生无为显性,生女无病为常显)
出现 或 肯定非伴X隐性 ;
出现 或 肯定非伴X显性。
21、基因重组的概念及实例(A)
基因重组的概念: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1、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2、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时期,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有时会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实例:猫由于基因重组产生毛色变异、一母生9子,个个皆不同、除了两个双胞胎,没有两个同胞兄弟姊妹在遗传上完全相同。
22、基因重组的意义(A)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23、基因突变的概念、原因、特征(B)
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原因:物理因素。如:紫外线X射线及其他辐射能损伤细胞内的DNA。
化学因素。如:亚硝酸等能改变核酸的碱基。
生物因素。如: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能影响宿主细胞的DNA等。
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
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
3、在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4、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
24、基因突变的意义:(A)
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
25、染色体结构的变异和数目的变异(A)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数目的改变,与基因突变不同,染色体变异可以用光学显微镜看见,基因突变是看不见的。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指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改变可分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注:染色体组: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一个染色体组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叫二倍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叫多倍体。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单倍体。单倍体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26、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及特点(A)
原理:用秋水仙素可以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级,从而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方法:低温处理、秋水仙素
特点:叶片,果实和种子较大,茎杆粗壮;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有所增加。
应用:1、人工诱导多倍体,培育新品种。
2、诱导三倍体,生产无子果实如无子西瓜
27、诱变育种在生产中的应用(A)
诱变育种:就是利用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用这种方法可以提高突变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诱导青霉素菌株,提高青霉素的产量
28、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方法和特点(A)
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
原理: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来获得单倍体植株,然后经过人工诱导使染色体数目加倍重新恢复到正常植株的染色体的数目
特点:1、明显的缩短了育种的年限。
2、获得的种都是纯合的,自交后产生的后代性状不会发生分离。
注意:如果某个体由本物种的配子不经受精直接发育而成,则不管它有多少染色体组都叫"单倍体"
29、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A)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用其利,避其害。我国规定对于转基因产品必须标明。
30、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特点及类型(A)
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
类型:单基因遗传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受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等)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如21三体综合征。
31、常见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A)
显性: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常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X显)
隐性:白化病、苯丙酮尿症、镰刀型贫血症、先天性聋哑等(常隐)
32、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与优生的关系(A)
产前诊断是指: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如:羊水检查,B超检查,孕妇血细胞检查以及基因诊断等手段。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33、遗传咨询与优生的关系(A)
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4、人类基因组计划及其意义(A)
人类基因组计划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测24条染色体 22+XY)
意义:可以清楚的认识人类基因的组成、结构、功能极其相互关系,对于人类疾病的诊制和预防具有重要的意义
3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B)
1、 内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
(3)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4) 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2、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中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3、种群的基因库 : 是该种群中 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
4、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生物进化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5、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
如:从某种群抽取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AA、Aa、aa的个体分别为 30、60、10个。则 : A基因的频率为 (30*2+60)/200=60%
a基因的频率为 (10*2+60)/200=40%
2、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即一个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杂合子频率的一半之和。如:一个种群中AA的个体占30%,Aa的个体占60%,aa个体占10%。则:
A基因的频率为30%+1/2×60%=60%
a基因的频率为10%+1/2×60%=40%
小结: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的频率之和等于1,种群中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于基因突变 、 基因重组和 染色体变异 ,其中基因突变 和 染色体变异 统称为突变。基因突变产生新的 等位基因 ,就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突变和重组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6、物种:是能够在自然状态下 相互交配 并且 产生可育后代 的一群生物。
7、隔离 : 是 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 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常见的隔离有生殖隔离 和地理隔离 。
8、生殖隔离: 即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 。
9、地理隔离: 即同一种生物由于 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 的现象。
10、共同进化:是指 不同物种之间、 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生物多样性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基因 多样性、 物种 多样性和 生态系统 多样性。
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
生物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过程,进化导致生物的多样性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