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14:23:48
《名人传》、《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x{YR+[T^Շ¬/+,r,H  D#ѫjY qB#/*L>ivG_L7˿ſI^KG3xnq18 SΟ?ҟ?ڽpau3}`QjYng:1l:g5sPf8|Iա1rpm?18n~pW6[~i<,Y?f{O댛Yyy3`$ӽ33qWuiYgK`ݔf61ÙM7hGMcZv 5$?3+\Wr8yG9NyuXDY_l{lmkm7Ӷ=qq04g`Q {ݥgOT~ʃOC3']Q:Շwv c .1hvQL ڑl;:Y _ip Abfkˣ=xcO-ٽ]:ެX;6=&Ba ( jEŌ҃°[i{/^mEf:f95u jclr 3'eCS~ݬ4T5:j<2*7jmr3%^|6L8 1p}8IA*2uppnd`Ew,0ܩ{cL$MBA-'4Uj݌}0heϤs3^L\vja{rIS۬P=xX$0Rlq[N ef It0D5pgRl;*E|GԱ]EÛ]nVvR{\pq =Xnl 1LK˗2 7A i2 DNgq3=Au `U0T&,xżm`^2$፾f+D5@ۘop|o7K hRF׆вjQ^0JؒXe5ŝw7ܶ;X<8:` r ő7|]4"#?Wd\*3@8p=ܟ'lbޢnă]'>Q!$ضUS7Keh0Ip6b}%<~dqy]M#qq\NBM|͢K#t}Tֆi,&w|8<3m?aB6G4[>p‡ʯBFM&GLz?Q{HDh"` lM8a3=\y`oz,._c`(EJX4a3z,94'`=Bl'~(EA6f~{X?רʗ׶k =7ӂMK{^+\]Y>$(ͧxt5f.|Qg~ !T˦[fZQ:c:U&!ܢW+eȇv7R oO!Dק"GDWџ׎w ^ď%4q( [v8N>f^b^M-8ftF=KT0=#B!v's%E.V 3 ^1 Ld|Ty4qG|ַ6J|*m]Ri;3eKU):xDzwlMyLGCØ:Br5@

!"ZGo%7~0$Avoi^= ã3z|7 :j* u&J VƘsԱ$p݂ȖftQ2\ڳ|"_hli!8Z`"=3H̫ab a#xagiOs.qx sNl^̇TA@D~Ie=-$G`xFKeiY\qe] ҺօN*!>s==L}U PBCj3a8: Y~^>#ˠR(lhE8wg_qbGp10qY]eqXmikENqWA"f'p;9 /Yz@/+ݿ'hM :k%w {3JcL!JrfI Gu_jFV/`!z8-./R؅d,L r"!&v^=C:yޡ*[&zA E1sA#r 0tJ+ ]=%dycQPߔzJi"MF=-tj!՗(U ]v}~+`kq`hhS)*,5w~e;sW/ֱ, %OSOӶ'^ʕpm/.=[VYd 72@wL^vĶŤ<9iL: lxo0ǒMZ"E'ث,s\5-~bF؜Y{] ɲs -1 B5,r ja~{$X9!#x[peagStKŸf`/N~,`m><␩e'&aƻkK:övUe5G()S3LS^^^ZW]Yա\箞]#g^̃"* jl\=i藠ɪ~_T[.it1N)4p&7 [5"jƗn?,h$aj*~ 6QR$ICg}]aU|:F,2:]}v|2<,V%iÖ}]mm u56YɩDu`RߢfW E(sYGSk$Kv˗^<57qҒ.7bDV6w/7f[&V9G0Li{=4 z+-c]fdHep]x>"O T~ G Hd^8O=3c"8i\QjL)eзtHDs ҘEV\YB{+3XaS>@k kU4}H/4_}% L&!Si;j"Nw "HXşr775> $z̵njuј~8+%oOOZvn8WMTJ׾6L  : r \k (;'&ř(HJwv{m]IwK%Gi@wE3G";HP`sόIuDٟi'l|joL^"L&& m4'$e&zq@wچ^3eʹ9Y AdN8sk/x`J A):]֒5ϖ7Ĵ ZL&LwN 5; Sd'".ŘA$0d$d/7蠋t 21H{ڳ_l}&Cs-@<;h eKnj&}.>-9~KҶsҁ FcynN$uip8$E[V /ޫ( b?=]ͯToyFQ̈́N1Ws,1=,`Y;:"\MO'T`uL6/ ip[ZRkKM%;  dAWv?繿{j ФvqE O'VWRMFя%% Y %VQ9.HqQH :뷖6 :-dž= LaA 0?YG+T[(GlXhPeGg)Bj@\ LZ(B"e7X|l=:'`9=,GHMN#3z6(iX̏A >I`"[EMN~<@}z wZkథ'&8It-_Yij6UÈRh3yCѮQl@F&,GIw>T.ػ@]K=д=R+Q!AS.]Gb(!6!R9O)DQar }+̱:8~}ꏇܡl ϟ.oтH 蒱q .F@.^  ,a1Ff9 !PMe^wux[{>(Q$>/܍dIR:>vajPpխiB\\wcjڙ> 'pL< OUk"\pc%Efr-<WR:\{vk)h{p1H e#c7y2\zP(}=/ꇪݔ#پB8-rȏ`,Ium@2N\DS@BWZr׾RI_^V={)/Lhdy@!^âa$DPJ54 Ou)t]3s('8Ҥh-$I Rl<J #`<~"2:դW Y#-'{8'o3~cI7À6Q= u;ͣBxS;堪vh@]у' g_NUO 0`w@Q  6}e lQ',c'؉Kˆ%i,Y0Z]HI=M@ErOLWv^!s@L%,M&fmwIZ+ dp өί<ZZL Xqn"&7{b%ʣʱp\XUޚ)]WV&+#"2)7ţ)͢+R#D\xܭ 4G"1xRz~}{k8 ,O.f-4 IV§c? '}wH-{š D ͪ#X(~(dh 쏀vLw?pނnwS-=i20mYϺ08f1?~0^ċOW5D@ܕ#*JN 7. Hb+XmZ- hh;>V/L&4n)2Kз2{,` - _~Uz[̏UǦY#AaPq[ΚWeS.(H6znVk?,_x"04#z"Cdۼ"Ohʝ`"{Zg\ޖ1dByMUOnZ2qN'Q3J£ wyLԬYcum9V~4%zVØݡG|2s࿢`n%O!p׶_.y3pGO^L΍5ʊiA1JČ9 < nb((Q2$C"m؅Jt~ŬQݞT̏B ppQdmmXL[sS=!Ry%w䊿ԚGfXbc_)k0'6(Z /Qrչz[t{<:ehkOʟpgg4F3>w G~bO+Qfrn3-pި̻kN 7`Bz[ܹEU]qQ8 (lvssP{sSfG C3ׅy{;*Vg\apP菌?-3KXoFJˊ=.лwCz|-j."igԗ6E`pW+_eW<]&Z >ֺ(X W&IA.A1/0 ~ RM]ʮvA_h? c4L7HCЈceo354{~uhL#7QIa g5 <O?K߱9v4e.tOa߾j͋O 6A-#K:,+F䶸#[R?c)XcVbqʵ9؎= ČuU&ﶕ' 'ٙO ې3jͰ0&s} R.+ 9 s' -\xrbs3I8㯝st92m?_k8

《名人传》、《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名人传》、《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名人传》、《傅雷家书》的读后感
傅雷家书.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当我读着这本家书,感到的是一种另一番教诲,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种父母之子,这也是大多数子女所体会不到的.这也许是这十年对她子慕不减的原因吧.是那一封封家书,就象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我像一个乖孩子在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母亲朱梅馥是一个具有东方文化素养,又经西方文化洗礼,既温厚善良,又端庄贤淑的东方女性.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他教育儿子说:“我始终认为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要紧的是“人”,要把一个“人”’尽量发展,没成为艺术家之前,先要学做人,否则,那种某某家无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的贡献.一个纯粹投身艺术的人,他除了艺术和个人的人格,已别无所求.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无不关怀备至.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艺的方法,对解放初期至文革这段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让儿子立下的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爱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诚实的文字.是啊,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所以,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对傅聪音乐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强调技巧、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本身,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 在傅雷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西二种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成功的儿女.傅雷夫妇一生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都很有成就.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我懂得了许多,我更了解父母了.这本书不仅是一本教育书,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让孩子更了解父母,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2.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方法,《傅雷家书》就是一本苦心孤诣的教育书,是一本难得的好书,最适合家长和孩子的阅读.
  傅雷教育孩子的方法比较独特,他是通过书信把真情传递给远方的孩子,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真诚地指导,而且还暗暗透露了对儿子的牵挂和爱.一个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来说是一件好事,它可以决定一个孩子的人生,毕竟家庭教育是第一任老师,傅雷用了良好的方法把他儿子教育成才,让人赞口不绝.
  不错,很多家庭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一个优良的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可是有多少家庭可以适当地教育好孩子呢?在中国,许多家庭的教育不恰当,家长都没有用心与孩子沟通,不了解孩子的情况,没有正当地引导孩子,让孩子步入歧途,最后后悔莫及.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不打不成材,出现了数不胜数的家庭暴力,让孩子身心受到伤害,不但没有使孩子懂事,反而让孩子变得反叛.用合适的家庭教育教育孩子,家长们应该欣赏这本《傅雷家书》.其实,作为孩子的我们也有必要看看,因为它可以感染我们,让我们察觉到家长的用心良苦,懂得感谢父母,它更让我们懂得艺术的欣赏,在生活的处事做人,得到正确的指引 .
  3.要回头写读后感时,我觉得很不容易.因为全书收录的这些家书,可谓篇篇精彩,字字珠玑,做笔记或任何总结概括都有可能损害这部经典之作.所以,在这里我只是记录一些一读该书后的重要印象,以及我所理解的作者所表达的重要思想.
  首先,从形式方面看,《家书》让我了解了什么是细致入微,无微不至,严谨认真……相信所有读过家书的读者对这些特点都深有感触吧.根据自己很少的经验,我觉得,之所以能够如此,很大程度因了书信这种表达、交流或写作方式.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有如此涉及广泛、自然舒畅的作品诞生.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如果说《傅雷家书》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经典的“教子篇”,那么,我想首先而最具这种意义的应当是这种态度和作风.但绝不仅限于此,还有,傅雷先生由于自己的学识、思想而能将任何大事小事阐发出深刻但绝不艰涩的道理,从而给人以启发. 当然,我不认为它仅仅是“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或者“教子篇”,对于像我这样并非艺术学徒(狭义)的读者,这些家书仍不失其伟大.书中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时时给人深刻的开导.其中贯穿始终,我以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做人、修养以及学问的关系实为一体的思想. 在我看来,这就是重视和强调“一般修养”的重要.在其他信中,这种思想都有出现,比如关于去博物馆、去森林等建议,便是希望通过这些方式提高一般修养,而不是一味练琴、搞音乐. 对我的启发则是,读书只是修养途径之一,另外还应有其他.即使读书,也不应仅限某某学科.一般修养的建立和提高即要求文学艺术,科学、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诸领域都需阅读.因为,人生或生活绝不像大学学科分类那么规范齐整.各领域都只是我们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个侧面,要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以及我们自己,广泛阅读是有好处的.其实我早就受了毛泽东的影响而这么要求自己了. 除此之外,其他比如,关于感情(激情)和理智的关系,应当以理智控制感情;常以星际或宇宙的视野看待人生的一切事物,因而明白人的局限性,等等,皆为真知灼见,无不闪耀着理性的灵光! 以上便是一读《傅雷家书》后的一些感想.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后感只能记录我的一部分收获,更多的则写不出来,而是要融入身体.本来读书笔记、读后感之类就是手段而已,理解并践行其中的道理才是最后目的.
  名人传.
  (一)
  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种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也许现在你的成绩是差了点,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这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对自己要有信心.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同样,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除了这一点外,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二)
  《名人传》是由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在这本《名人传》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贝多芬是个音乐天才,他的天分很早就被他的父亲发现了,不幸的是,贝多芬的父亲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好父亲,他天天让贝多芬练琴,不顾及他的心情,一个劲儿的培训他,有时甚至把贝多芬和一把小提琴一起放进一个屋子里关起来,一关就是一整天,用暴力逼他学音乐.贝多芬的童年是十分悲惨的,他的母亲在他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父亲变成了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一起压到了贝多芬的头上,在他心中刻下了深深的伤痕,也因此导致他的脾气暴躁而古怪.但是贝多芬没有因此而沉沦,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所热爱的音乐事业中去了.由于他的天分和勤奋,很快地他就成名了.当他沉醉在音乐给他带来的幸福当中时,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他的耳朵聋了.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耳朵,而像贝多芬这样以音乐为生的大音乐家,却聋了耳朵,这个打击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最后,我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够记住贝多芬,并像贝多芬那样活着.
  (三)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是人类历史上风云激荡也苦难深重的时期,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傅雷先生翻译《名人传》,都是有感而为,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读者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