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上网利大于弊的辩论稿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1:31:35
求上网利大于弊的辩论稿
x|n#I<4 Q@ 4z~~n 3?Eq_ADQ"s*Sœsj7 fz|05ӾZNfM؝׋?a?Ww[N5/&3 .-G>,G6崉=kMzh^О/a5aϛwKcd*=띄.Vp2 &}TSWY6Vg ikmml*gK}L+-vr 6p{cr9>K2⽻$pQo7=l` aac9nxQpճe&53 .~\-ʔͰu 6fqLKBaW5`A˷g?m^L ˯zLEe>yFmh+-{?0ڝ*ORf QLEdy}*TF(96tGٓN i膽=!8Tw LӼ&{'sSj論W[XC.wbSO,^pFl 㔵cx Ux9/VzRq9[W&_NvLؤS^gLq͊gks] {;6!렜?wI.hOhՒkWxDB}} ?CYi2b8=v6yU%D^'H=TFߣl}UzxB7Ճ?LɳxFƑw.2a:Ie0ͱIC9Ndz`o9n9= )4=d 3p܂ft-}P~?:F箉 wCZrׁf+s5gmp"M;'s:rϜ--ɿ\Wzv{ j]Lf3|;hjjH. wa=N 'f#DX/[T3^doV+z'6ő={bƵ3c}~x?tyT[ WC|dpbpnPhG7lSAO.0p>%\Z҉4V]51vc9[8>stXN)o% uZ}r p6#cc{ 9gIk;a;|֛± Tm )7rhj("w.:-B/3~n. y8C\t ,TO/ӮGI=};7W.P44,߼-qǙ|-R*6ãTw]LѴ'`%?^f մAbo#d67 Pz() XjܣrSzgTKӨGSȏGxdOY\G_W*'i0UWxNӂ_~D>| ~k?6m ZV 6*Q fVVjeү#3J&?SHr%S:8i?}??rAx^_|RŝZ"QI?}ƺzC2K+s(SGp?r$;F; |17{-SNiAhF6[7.>]JxJ?5{~㧘+|gZo|p7Lh@.fJhJව-eɜd?|4륩<0 ؃5drZB15(A-lty ֧!s5k+??hڷx >3!~V]給|õ7w4qS0 &,o+[11sia,_we&ߤ}Bi0tpSq_>_mmH',mu6K=>*-(!B+Vٯe*ZyaYZϟ/ wr??"[؝~rdY mq3_& GKEr{vr8Tc%okO~)F'k)&m`_#/g 7&G nh 6<ďsA!.=yS='0UDoA &Tk,Ǻ@mQQk*U >.1du1KڑՂ!s8e!`EM,YBy܂}rg*H`p $'۠6PCD}Xrqq?T?5Å7ʆ`-Ir}#Cfy@ mc5m;r?esH%?u<fQX9cFtO֒|/H"(8(dv־? Dt0sܚTk,`J*5ӖН-; =0b !@9±x<YSF]3sc1;h?]?9S[aĞ&-#%D <dPTl@;x$46TzQyz.\ @[ji&k3 # N+鞐N*cڻ@?'FE/gOǜ4tsH`(1[Su!>5t)#%Fi_[Tf*2T!0S7Ӕiti{X:3[p«iy/O?rTs@bVI70=cml{jf'm-'u$RL:cm'lSP!~žyoKmj7GL|e m^#Sl$fLycN DqBnݗ秀~ ،>]/0,lD#͌ovsHLڀ \S+aBBmXXm L ?j#]@)ApK4 PٙS1WhW11`B3VВ%Op`/Hc"޿m΃IJW*@^\ovgpQ } 5I1"(ckP7  uW%& ?^ m^]WAi'AƕV$imAw _kn.tfC攽2JkG^J#NT?F]K|,|sWV}}yR;}EUi5W]c&4$CfCK6 nٙN(%fPL@>z.΢Rt[e\y@Tm@~FI{E5ݛ|4I 'p]= |7NdcCqhp$ L  #bD-b+stx;1p#f q'7UKaGAot)6qM'w98݌6(l'_Zm]Ny?[ӕD|wpTOppU;*'hHw{x*aQz>ve=Ww)lG랦Jh}Rnc,]zq]yM29i)a8JASvL<Ӹ)\k/9ɑ4M#|OԕJ0 e~ŨJASRZ%/7xE )7i`+?59Fv9J|M ԲwRx%S 5CcyDnyo1}sS()T*RÓ񑽾-uϞIECpe+~ʁ[))fWu=Qz5uTä ^Sd=tcFH!JiWEw#6da?Qx&ȫ.<:K,}2vȐ&߮L$q8d4XSQzu4[ֆ X7ICJ[+24w@ˤɕTwXo^ H13[D.{BЇU.geLZ[b^T9O6v+`<΃雚f:aggTw«mΊ0xL_[tRK_s_0I˿y͚ Z3XZY&fu+Kf4jtD]%ל*Ax$o[i]ܕTG+_Pq&~PmN3NȷԜɳx\U:LS.k]Rګ3z4jW˾ǜEDSr3*MF*T PiR["j@Ǝ/EMܯp5&%,Ckސi !Bg S5ݜ-Ü,k kf5wcBe1LPp1ש祐//aHgt[IMIH57iY69l L(uhER.j{4AcŜ"q9KdCZ;".5ɛ'c׶M!lr~^]tRdeH[iqo5/Qծ/.8zUQ! _'f6"q:gid\r#CȻ9p֭R#M2EZ2asxIsS-D75KJM'Әf3ZR~ԎGhiլE-Kӿj:,YiSU fJe3\lu"0Jj̜2b$o.dbbȹ#ko-]ݳjVcWm@Uژ<]df'Ư}J|1EJ8KD$Vuӧ6Uظo}~RaFN4YtT%9% Zc6Tc 5nMs`XP$= $:pc1N7k@D#tkxxO:V4SU'fŲ3hMNғ. &*ba5~5"@_:kE\!ӎaOCi |sʴBxsIJ (f#-"hw.(g[kp9a{$HʒDTU/+>!=Y QJܮ@sJIЫDX< 5r4@tkUxM\>$bP|B]:Lc{6| $ ($8|gDk55D,NS n^0}-meZ4 |]=wVsr7q71pt/|y%h7xT<~eS[b/I

求上网利大于弊的辩论稿
求上网利大于弊的辩论稿

求上网利大于弊的辩论稿
互联网的出现,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网络以其不可思议的速度覆盖全球每一个角落,它迅速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我方坚信,中学生上网对于学习利大于弊.
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中学生上网是大势所趋,也是中学生积极适应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下,人们必须更加方便有效地获取大量信息.当今社会,谁不掌握网络技术,谁就将被现代社会所淘汰,我们决不能因噎废食.在掌握网络技术已成为当代中学生进入将来社会的必修课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大谈中学生上网对于学习弊大于利呢?
下面,我将从正面阐述我方观点.
第一,在思想观念上,互联网有利于中学生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在互联网上,他们接触到了多元的世界文化,接触到了开放意识、效率意识、竞争意识、平等意识和全球一体化意识,对方辩友,中国都已经加入WTO,与世界同轨了,难道我们不应该热情地投入到网络的怀抱中去吗?
第二,在思维模式上,我们通过阅读大量信息,培养了现代发散思维方式,从而改变了传统单一思维的死板和狭隘,对方辩友大概是老革命碰上了新问题,是该到网上洗洗脑子了!
第三,网络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交往方式,可以让我们在平等、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尽情展现自我.当对方辩友在腾讯QQ上大展风采,指点江山,乐此不疲的时候,总不会违心地站出来发表中学生对学习不利的谬论吧?如果这样,我猜想肯定会被众多的网友一脚踢出网吧.怎么对方辩友今天站在这儿就显得道貌岸然了呢?
第四,据调查,85.6%的上网学生认为,上网改变了他们的学习方式,扩大了他们的信息容量,使他们更好地开阔了视野,融入了社会,了解了世界,中学生满载一船星辉,难道对方辩友还能够说弊大于利吗?

中学生上网利与弊
问题提出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一、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约80%的用户从1999年或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网龄大都不长。...

全部展开

中学生上网利与弊
问题提出
今天当我们步入网络社会,发现青年与网络之间存在众多的契合点,正是这些契合点使青年对互联网“一网情深”。青年在网络影响下千状百态虽然向社会展示了其众多绚丽之处,也令人倍感惊喜。但不少青年网民的失色表现却无论如何不能给社会增辉,不能让人高枕无忧。
一、用户开始使用互联网的时间:约80%的用户从1999年或2000年开始使用互联网,网龄大都不长。具体分布如下:1997年以前占6.3%;1998年占14.0%;1999年占36.20%;2000年占43.50%。
二、上网地点: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31.5%的用户在亲戚朋友家上网,在网吧、咖啡厅或电子游戏厅上网的占20.45%,在父母或他人办公室上网的占15.0%,在学校上网的占10.8%。
三、上网时间和对上网时间的满意度估计:青少年用户平均每周上网时间212分钟左右,如果平均到每日,约30分钟左右。37.0%的用户认为自己上网时间“正好”,认为“比较多还能满足”的用户占12.0%,认为“太多了”的仅为0.7%。31.7%的用户认为“比较少”,18.5%的青少年用户认为“太少了”。也就是说,50%的青少年用户对上网时间并不满足。
四、互联网功能的使用:玩游戏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发电子邮件占48.6%;下载储存网页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订阅新闻占21,9%;网络电话占14.7%;网上寻呼占14.3%;制作和更新个人网页占12.6%;上传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务器占2.3%。
五、用户和非用户对互联网的需求;用户选择“获得更多的新闻”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为3.81(满分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满足个人爱好”为3.74;“提高课程的学习效率”为3.71;“课外学习和研究有兴趣的问题”为3.67;“结交新朋友”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为2.8l。
网络的影响
一 网络的正面影响
1、网络有助于创新青少年思想教育的手段和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教育者可以以网友的身份和青少年 在网上“毫无顾忌”地进行真实心态的平等交流,这对于德育工作者摸清、摸准青少年的思想并开展正面引导和全方位沟通提供了新的快捷的方法。此外,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具有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青少年可以同时和多个教育者或教育信息保持快速互动,从而提高思想互动的频率,提高教育效果;由于网络信息具有可下载性、可储存性等延时性特点,可延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思想互动的时间,为青少年提供“全天候”的思想引导和教育。还可以网上相约,网下聚会,实现网上德育工作的滋润和补充,从而及时化解矛盾,起到温暖人心,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力的作用。
2、提供了求知学习的新渠道。目前在我国教育资源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网络提供了求知学习的广阔校园,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接受高等教育,学到在校大学生学习的所有课程、修满学分、获得学位。这对于处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青少年来说无疑是一种最好的解脱,它不但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家庭乃至于社会的稳定。
3、开拓青少年全球视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上网使青少年的政治视野、知识范畴更加开阔,从而有助于他们全球意识的形成。同样,又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通过上网,可以培养他们和各式各样的人交流的能力;通过在网上阅览各类有益图书,触类旁通,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 网络的负面影响
1、对于青少年“三观”形成构成潜在威胁。青少年很容易在网络上接触到资本主义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思想处于极度矛盾、混乱中,其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倾斜,从而滋生全盘西化、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崇洋媚外等不良思潮。
2、网络改变了青年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及生活方式。青少年在网上公开、坦白地发表观点意见,要求平等对话,对青少年工作者的权威性提出挑战,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同时,上网使青少年容易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生存方式,集体意识淡薄,个人自由主义思潮泛滥。
3、信息垃圾弱化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意识。有关专家调查,网上信息47%与色情有关,六成左右的青少年在网上无意中接触到黄色信息。还有一些非法组织或个人也在网上发布扰乱政治经济的黑色信息,蛊惑青少年。这种信息垃圾将弱化青少年思想道德意识,污染青少年心灵,误导青少年行为。
4、网络的隐蔽性,导致青少年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增多。一方面,少数青少年浏览黄 色和非法网站,利用虚假身份进行恶意交友、聊天。另一方面网络犯罪增多,例如传播病毒、黑客入侵、通过银行 和信用卡盗窃、诈骗等。这些犯罪主体以青少年 为主,大多数动机单纯,有的甚至是为了“好玩”、“过瘾”和“显示才华”。另外,有关网络 的法律制度不健全也给青少年 违法犯罪以可乘之机。
上网青年的各种“症状”
第一,认知上的“快餐——硬结”症
对于众多步履匆忙的青年而言,互联网好比知识快餐一样,大大激发了他们急于求知的强烈欲望,在鼠标轻点之间就能立刻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海洋中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从而大大提高了单位时间里的学习、工作效率。 而对网上各种时髦展品,他们在好奇心、求知欲驱使下流连忘返,从不审视、怀疑它的构造成份和运转功效,整个大脑于囫囵吞枣之际成了一个受动而麻木的机器,致使许多硬结不但吞噬着青年人本应充满活力和主见的青春大脑,而且阻塞着他们对真知的内化。
第二,情感上的“狂泻——冷漠”症
对于那些至今尚未完全摆脱父权主义、顺应主义教育的青年来说,虽然在现实中其情感表露总要受到他人及社会的左右,但他们身上被压抑的诸多情感却可以在网络世界中肆意暴发。上网交友,网上聊天、在BBS中高谈阔论成了人们忘记权威压制、排遣孤独,宣泄不满的畅通渠道。只是我们观察到,尽管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青年缓解压力、平衡心理、但过多虚拟的网上情感交流无疑让许多青年在放飞情感的同时,总想试图将自己真实的情感深埋心底,不愿向真实世界坦露,并懒得与活生生的人进行情感交流。 生活中,这些人沉默寡言、不善言谈、不为世间情感所动,显出一副冷漠姿态。互联网成了一部分人面对现实情感世界的心灵之锁。
第三、意志上的“自主——膨胀”症
在互联网这一无人管理的区域内,青年人能够以己为中心,以己需要为尺度,完全按自己的个人意志自主地利用网上资源、自主地在游戏中扮演各类角色、自主地设计令人惊叹的“小制作”、“小发明”等等,这种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意志自主表现虽然在相当程度上利于青年个性的张扬。 但我们也为一部分人在极度的意志自主中其“唯我独尊、唯我是大”的意志膨胀表现所震惊:一些青年仅仅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个性,总想通过自己的意志自主表现而一鸣惊人,于是利在互联网上随意制造思想和议论的巨大泡沫,甚至为了达到让世人把他当主角的目的而不惜作出损害别人数据、破坏他人网站,侵入别人系统等过激行为,以至酿发可怕的阻塞网络交通的网络地震。
充分认识网络发展中的“青年问题”,积极寻求对策
1、充分认识网上思想渗透问题,强化对青少年的教育引导。必须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引导广大青少年,使他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努力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强化爱国主义意识和宏扬民族精神。
2、切实加强网上文明行为规范的建设。要广泛开展以宣传《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为主题的各项活动,积极引导青少年遵守网络道德,提倡“五要五不”,即: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约见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空间。努力创造干净、健康、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3、构建网络和社会互动的青少年教育体系。网络时代的青少年思想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 工程,因此政府、社会、家庭要协作联动,努力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要把传统的青少年教育的政治优势和互联网的特征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把党、政府和群众团体的组织力量和培养网上青年志愿者的工作结合起来;三是把网站的建设工作与对现有青少年组织和机构运行机制进行必要的改革结合起来,以适应网络发展需求。另外,还要着重加强对青少年 的社会化教育,提高青少年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使他们勇敢地直面现实世界,积极投入到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去。
4、培养一批适应网络时代要求的青少年工作者。调查显示,目前青少年工作者中有5.6%的人根本不会用电脑,38.4%的人根本没有接触过网络,这种情况很难适应网络时代的教育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青少年工作 者队伍网络技术的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和互联网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容量,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了解青少年的所思所想,这样才能使教育工作更具有针对性。
5、开辟更多的更好的青年网站,积极占领网络阵地。目前,大多数青少年网站没有新鲜感、时代感,显得比较呆板,不容易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因此我们要尽快建设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独特而富有新意的青少年网站,以“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清新高雅、健康向上”的风格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教育,真正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上有所突破。同时,要加强青少年教育软件的开发制作,利用法律和技术上的可行性打击网上违法犯罪现象,走“以法治网”的良性发展轨道。
关于中学生上网利与弊的调查与研究
中学生上网的好处
网络的信息化特征催生中学生的现代观念的更新,如学习观念、效率观念、全球意识等。它使中学生不断接触新事物、新技术,接受新观念的挑战。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杨中芳教授认为,除非法黄色和暴力网站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外,网络带给孩子正面的东西远比负面的要多。并且,对于中学生来说,网络是不可回避的东西,无论你喜不喜欢,它都要注定成为中学生生活不可或缺的东西,不让中学生上网,反而对他们的成长不利。那么中学生上网到底有什么好处呢?
一、开阔视野
因特网是一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强,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中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意获得自己的需求,在网上浏览世界,认识世界,了解世界最新的新闻信息,科技动态,极大地开阔了中学生的视野,给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
二、加强对外交流
网络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新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每一名成员可以超越时空的制约,十分方便地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从而为人们情感需求的满足和信息获取提供了崭新的交流场所。中学生上网可以进一步扩展对外交流的时空领域,实现交流、交友的自由化。同时现在的中学生以独生子女为多,在家中比较孤独,从心理上说是最渴望能与人交往的。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可能会给他们特别是内向性格的人带来压力,网络给了他们一个新的交往空间和相对宽松、平等的环境。
三、促进中学生个性化发展
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人的发展也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因特网就提供了这个无限多样的发展机会的环境。中学生可以在网上找到自己发展方向,也可以得到发展的资源和动力。利用因特网就可以学习、研究乃至创新,这样的学习是最有效率的学习。网上可供学习的知识浩如烟海,这给中学生进行大跨度的联想和想象提供了十分广阔的领域,为创造性思维不断地输送养料,一些电脑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能强化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拓展当今中学生受教育的空间
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15%的人因为上网而提高了学习成绩,这也是我们上网值得骄傲的一点。因特网上的资源可以帮助中学生找到合适的学习材料,甚至是合适的学校和教师,这一点已经开始成为现实,如一些著名的网校。这里值得提出的是,有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学电脑和做网页却一点也不叫苦,可见,他们的落后主要是由于其个性类型和能力倾向不适从某种教学模式。可以说,因特网为这些“差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
科技发展史不断证明,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有有益于人类发展的一面,也有危害人类利益的一面。网络作为信息社会的技术新生儿,也毫无例外地具有这种双面特征。同时由于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性、网络的特殊性和网络发展的不完善性,我们在看到电脑网络对中学生有利一面的同时,更应该看到它的消极影响,并引起足够重视。
中学生上网的弊端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