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友人书(节选) 人之为学,不日尽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02:58:44
与友人书(节选) 人之为学,不日尽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
与友人书(节选)
人之为学,不日尽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衷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与友人书(节选) 人之为学,不日尽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
人的学业,如果不是天天进取,那就是在天天退步.如果没有学伴,见解就会片面浅显,难以学成.在一个环境里呆久了,会不知不觉染上某些习气.如果不幸处于穷乡僻壤,没有坐马车的费用,仍要广泛的猎取学问并详细考究,看到古人的观点,以便知道学问的正确与否,这样一来,差不多得到学问的十分之六七.如果又不岀门去,又不去读书,则是象一个面墙的人一样,对学问一无所知,即使是有子羔、原宪那样的贤能,对国家还是没有用处的.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连孔子这样的对圣人,仍须努力地学习,今人难道不该以此勉励自己吗?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①[孤陋]片面、浅陋.②[资]盘缠.③[审]详细.④[稽]探究、考察.⑤[庶几]差不多.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⑦[邑]地方,⑧[丘]孔子.⑨[勉]勤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