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0 15:36:39
请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xZYn+݊>mA'WYAGl@Sz$'YGJ"%Q(lN;xكvS.-=!@?~ͻ`yW8hlo~W?}IfobÂ%_c߈^rsYa&/&y/_-cY*+O:0&}1WQp"U񯟽I1%H&93K9^&cU4a M~${{CHY dM~sҞ)9wmi9LxMY-;"+ &p'ުnWuoф-7sZd!"[AӋ߲yC'_̍N 8J'`A~u eBO{t0[Hkz+9:EŠ7pH?7IF>.-nQ)dA 36 GZS.5ȴi18/S4{[Ï%-vwCyQHz|' ֛]Tq̛1pa"3kY2Ȁ+ow;)ky+& \ {+uRld*+"!r1\m#".IY}U:eoF~g@7On;yCqVgf/^8'gl#n0ړ*EHz?ǰ23J %H,mÊ|v4zed>CBm ~cu&^Q)QkgѲމ7;~ ¼R8CT#7ϧa}*B7'1bg:‰ x# =W>DPF lZ$*- ~Q dr>߀^o 3ĖVeQ9(svoGJ[ee悵޸`zg+DZ`H͵:3ʄCYP,a?vGRTAނ_k=t @&:2{+IY@p O %kŠ-*0S`T7hbѤٮj؇W. V wx?6LBE@gW$վNOR}mR\ɶeI 4~wȥ!A֯yrn0X 3dqJ11=|[2@qmh BOFc1}|đ&"ٔs ܳH?jLEՅZ6aue~a"wm<-Wz ID14bW3 jSF,o}0bU@yn`mbn"QS)2.Udp\x{1fp|*?,H(7C;yٚsJT"fRPn)D “`l~RZouBF Y:|o%ǖ)\6ظTzS8SyH/R̒đR/y›vEv`] ,Et D4h6V h/⌅,nY~Nc5a3{MP&"DidRb \4w;Xk qQj]1sdш8Z(RU k$kó: ~\m?c07C1;v e G@IjZ\~6|3䒂)ԷDYrtoa.$^3+;Lf.TwX/A)3"><'%@p/\v˃H=Й0_2Gלi!2\! u(&+ s8G}Hwt/س+J:o!Y' +L_03FtxrT I 5\YE>KG{YY ɖjs$б ܼFߪJ4$*Ǐp,w K6wLyeAq9߯Eۨ[ J>Cd*#-O@>S.# @CaG+M<ʀ)o2/OiC /wQ]y+E~.RYXO9*\TD ubp BDdvũQ>PXtRv7|0Uڠ?#T 6٧ƂYG6w3a&4S]OþK{-bIϫk.QodmA P+Uc!U$knDiBzr㹔}19<ҌʕZvWs NxQ,(aHM@8\^2[ԎU[RЖMGY aO$SCY RE6ʸ3ri:7$$kUbu*JR5?.E)bߜĊ$0'i'rQ[qğIiAI 5`&hM92ZevoeE\Nun|J| ?슦g#i\خp&hr1+"Q3ij2G讦aY/a1jz fyj+HP2!3u45䴕>̔^ 1pizc, VGfC ʢ(|>@=p梲yBܘ V#h|`#uA'v$. o7Tòugj{_xD4$qSALCT~xעIK_ѫ&jj08BLpWl]B\gՇ)5,chso~<]7ޚBfՆ]RW/7\A .LK0&[`"Tm)7-̂ѯ+LyijЁW}vɧ{?d̃F1ev>?M?N~Z@xjv*mܼg'X{ґj؞Tʞ]oQgǰ{wGF 󽸴 }#Ws2$)1ZLWQ_gf2yDTP=@RQ'}=`;ORֻxa.Dsյ@ +<-um؈ٽBnb<7(O.)?ً߁ CyA(h{ԉ񨋻dy+VO, EbTcb41ge=t4,Zey;\PT=vI}ռ40$+&GkGR?21˩fqYmL>a-j'Ԅ9:t̞`YH _HG2*,!I)I}*`PE ($xm0Ħ̩Lȳ7 XGX{]zȥF  ?F# 5]4&B|n9eC$Mt_%q+5;IOHSu:m{U'=3уF5fu%{Aw΅T"FH\ƸjqtlmR 9xt\࣏#Ɨb2f)jhiK Jnx  mPp(.ߩ`}:*o̠L3yVޤL<|⍺^~F(9.>",w9 [Qeh+t

请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请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请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宏观经济学”一词,最早是挪威经济学家弗里希在1933年提出来的.经济学中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研究与考察,可以上溯到古典学派.法国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的《经济表》,就是经济学文献对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初次分析.
然而,在古典经济学家和后来的许多庸俗经济学家的著作中,对宏观经济现象和微观经济现象的分析都并存在一起,并未分清.特别是自所谓“边际主义革命”以来,经济学家大多抹煞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无视国民经济总过程中的矛盾与冲突,只注重于微观经济分析,以致宏观经济问题的分析在一般经济学著作中几乎被淹没了.
但随着传统庸俗经济学在 二十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的袭击下破产,随着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出版,宏观经济分析才在凯恩斯的收入和就业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为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独立的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在解释经济周期时,很强调投资的变动的关键作用,认为投资的变动往往比消费的变动来得大,指出投资在相当程度上既是收入变动的原因,也是它的结果.它在“解释”投资的变动与国民收入的变动之间的关系时,提出了“加速数”和“乘数”相互作用的学说.
“加速原理”与“乘数论”所要说明的问题各不相同.“乘数论”是要说明投资的轻微变动何以会导致收入发生巨大的变动,而“加速原理”则要说明收入的轻微变动何以也会导致投资发生巨大变动.但二者所说明的经济运动又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
宏观经济学正是利用所谓“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来“解释”经济的周期性波动.据说,在经济危机的条件下,生产和销售量下降,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急剧下降,而乘数的作用又使得生产和销售进一步急剧降减,后者再通过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得投资成为负数(或负投资).
加速数和乘数的相互作用,加剧了生产萎缩的累积过程.一旦企业的资本设备逐渐被调整到与最低限度的收入相适应的水平,加速原理的作用会使负投资停止下来,投资状况的稍许改善也会导致收入重新增长,于是一次新的周期便重新开始.收入的重新增长,又通过加速数的作用,导致新的“引致投资”;后者又通过乘数的作用,促使收入进一步急剧增长,这便开展了经济扩张的累积过程.这个累积过程会把国民经济推到“充分就业”的最高限,并从那里弹回来而转入衰退.
宏观经济学讨论的价格问题,是一般价格水平,而不是个别产品的价格问题.按照前面讲的“国民收入决定”论,一般价格水平主要取决于总需求水平.然而,总需求水平的变动一方面影响着货币的供求,另一方面也受货币供求变动的巨大影响.所以,货币分析在宏观经济学中具有重要 的地位.
宏观经济学重视对货币供求的分析,不仅在于可通过对货币供给、利息率的调节去影响总需求,而且在于货币供给的变动与总的物价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关于货币供给量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宠观经济学著作大多承袭传统的“货币数量说”,只是略加修缀.
许多宏观经济学著作者认为传统“货币数量说”过于粗糙,他们把货币数量说的基本观点跟“收入决定”论的基本观点联系起来,认为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的水平以前,货币供给的增加,其主要影响将表现在扩大“有效需求”、增加生产(或收入)上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很小;只有当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之后,这时闲置设备已全部使用,若再增加货币供给,已不能再促使产量增加,而只会产生过度需求,形成通货膨胀缺口,导致物价水平不断上升,酿成真正的“通货膨胀”.
这种分析,就是所谓货币分析与收入分析相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这种分析表明,不仅政府开支和税收的变动,而且货币供给量的变动,都会对总需求水平(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产生影响.这就为政府主要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活动进行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宏观经济学认为政府应该,而且也能够通过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对总需求进行调节, 平抑周期性经济波动,既克服经济衰退,又避免通货膨胀,以实现“充分就业均衡”或“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运用,是相互配合、支持的;但在经济萧条、通货膨胀等不同时期或条件下,二者将采取扩张性或紧缩性的不同对策.
在萧条时期,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减税和扩大政府的开支.减税可以使公司和个人的纳税后收入增加,从而刺激企业扩大投资和个人增加消费;而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扩张将导致总需求增长,以克服经济萧条.
扩大政府开支,主要是扩大政府的购买或订货,增加公共工程经费和扩大“转移性支付”,目的是通过扩大公私消费,以刺激投资.这种扩张性财政政策势必导致财政赤字.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学说”,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是一种“小于充分就业均衡”.因而扩张性的赤字预算,也就成了战后西方国家政府的常备政策工具.
在货币政策方面,主要措施是扩大货币供给量和降低利息率.这些措施包括:在公开市场上购进政府债券,把更多的准备金注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 的准备金增加后,就可扩大对企业和个人的贷款,从而扩大货币供给量,降低贴现率,刺激投资,从而增加总需求.
通货膨胀时期,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不论是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依然运用上面所介绍的那些政策工具,只是朝着和上述相反的方向,即按着紧缩性方式而不是按扩张性方式来加以运用.
现在西方经济学界开始企图用供给分析来补充需求分析的不足,在宏观经济分析中探讨微观经济基础,出现了一种供给分析与需求分析相综合、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相结合的新动向.
微观经济学 (Microeconomics)——分析个体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在此基础上,研究现代西方经济社会的市场机制运行及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并提出微观经济政策以纠正市场失灵.
微观”是希腊文“ μικρο ”的意译,原意是“小”.微观经济学是研究社会中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的经济学说.亦称市场经济学或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其中主要有:均衡价格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包括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微观经济学研究市场中个体的经济行为,亦即单个家庭、单个厂商和单个市场的经济行为以及相应的经济变量数值的决定.它从资源稀缺这个基本概念出发,认为所有个体的行为准则在此设法利用有限的资源取得最大的收获,并由此来考察个体取得最大收获的条件.在商品与劳务市场上,作为消费者的家庭根据各种商品的不同价格进行选择,设法用有限的收入从所购买的各种商品量中获得最大的效用或满足.家庭选择商品的行动必然会影响商品的价格,市场价格的变动又是厂商确定生产何种商品的信号.厂商是各种商品及劳务的供给者,厂商的目的则在于如何用最小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量,获得取最大限度的利润.厂商的抉择又将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上的各项价格,从而影响到家庭的收入.家庭和厂商的抉择均通过市场上的 供求关系表现出来,通过价格变动进行协调.因此,微观经济学的任务就是研究市场机制及其作用,均衡价格的决定,考察市场机制如何 通过调节个体行为取得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与途径.微观经济学也就是关于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它以价格为分析的中心,因此也称作价格理论.微观经济学还考察了市场机制失灵时,政府如何采取干预行为与措施的理论基础.微观经济学是马歇尔的均衡价格理论基础上,吸收美国经济学家张伯仑和英国经济学家罗宾逊的垄断竞争理论以及其他理论后逐步建立起来的.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盛 行之后,这种着重研究个体经济行为的传统理论,就被称为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只是研究 对象有所分工,两者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无根本分 歧.两者均使用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在理论体系上,它们相互补充和相互 依存,共同构成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