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故事要啊,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3 21:21:40
生命教育故事要啊,急
xIo3K&WPv Pݻjkۛ^t$Eq5 )j K}̕sNd0{W/T232ę?{R卾NU|zQu9ё/ 1U֍4uΗU?vy_DRj8o*ۯt~1_TU7 =t!{\WvFcx剎Uo)c_d{OYK%X%YWOd8oӑE%~׶*>QhڪT/K^{zۭL^羾bQm*f- *q6+w/ ]%?xD^Wf' LԠ'> ? SIm. qxd׽-m腗|V7:@Ul*nsUEGNtL2zrE?6edo4U5OusӴn{D%WX5 XƣwS+*>okwtqߵ.lU$]<-~xی~G7O^^7 .x:]U 9vcSJ%ft约S%wu Ka _^Ga߉@99u/S둟̝КCCGUmUm3?7uJ t7'"9]/v ;>.CɚTaiDQ:4$'zTfHO2bl6+t ԑ aTɽ|ҋ'l1ÄuJ ܻ}?Y C#g[)ҫhfZNO5xУJ Rc`MUPSP^uw4%5ހfn}HԴ_>ț>.fd ~WwJL԰E4,~g{>"e>ީ΍,Ik M R MW[Ѣ t ,":9!7sRQU՗3U|p:aKjᦓDP_߸sBySąHT7w~ek0kgւb ނT_9^'K('XzcP4o׮gU<\/:ZO+nw KCPmTys9u 3=/[n/qi$< O .$,ʼ@!6iv1*S'A`6bUtNz4oP`jJ;HcG5=e >m@2qq1Ot%u!FJQ'jF@L;y_[ҫhO[d*-W^)Q=M/#7'Bᓠ%= b񇬋AÏhrKpַ3Bp|[ LnPme~S?yNuh٘V*y8I/]b 7;bu}o0؄>(0H/Zco4/_Lz8b khUI'v.bY4)7z<U`3x=zt:PeJ#߭$Jg`Lȩz8Ճ.Ƒw6ՑWm[wJT!-BoOgZab| ?6r"g2ץ"=^Jus"$" ܖ*}Lų*]VmaslSjG@Z, 5tt<@#GCc*V@F,!=WY-u!V"}Q)9d;nw_,M"kb2{'b͂ d|gL!bQTCקdp::o4 u{ncPe\aHY<"eֽ|ïZ.܇"Nz!-i #+U"f2H٧ i&^[ig %5K /B ٭ğ>=z7`jdvTz#eևHi*q*`q#LHO|>EJᙴ?U%D$a!I!y'o~1jy x)s[]č@TKot% byʙ ux5X'ۏ7/0jvb5XR$֗.9Yf[ #ArRd$$ "` IbOqs_z?kxWlcq,,]G˯ *o x#VsG=/K^#F:z*ttFۏ(kG(cd_Of}_ f&as^n;ez:S 1dH~=XL?埱e]ۖ/8auSc컠<''+y [;,eGV}pݵEkMF!AV$ƞƑ;#WȘ鑸a)Z_afD~uXan7/IJ Ft~&aV9Rᙴʒp/!47@8`#(FkoЖE G21THL J9:MȆbw<8U.z\ųG4uCkSf &ŵz6s&\.R~P!$ VbΥJ%zc琺IA"B@q&9ǧzڲD_ 5VU/^89Ev6DB#X=̼[pTpiuV81ۻJ2Dy @Bu!I'o'P#wRJ Ҿ0sᵈq#sb4%4a.ޡa gdpRR}h4 E.< yko#[R1:/p{"v"_O5e=Jfe(vz%xJ)5P&/?ެ.*D%WxɵwW칱"]qri~t]mÝ oH²GJ n):){ܿ~/^فELZk=:=7 "]D̉Wz a&h 湫zCӕ_tt!>|ƺʾ4,}aAZ0hR3KyJ &?Aq!( _l &ֆUM7a7+sf vU1-GJn?oչ I#<ˬ̳ZN؋of@[x8)Ct7snP!?bo-Pniuc;c} Tnܯ0aq}FS/HQJTo*w 9Dn 1DQgaY/3i)]1p#vdT9rIK]x̪_mzV%D*UalL[2hte`Y)>cs"T0}=6v[FnV膟D³ױa|PR0YN\sc5=լa4|ت$9` r7~( $'N-3׬&wI4ib ?Sxik;M6*VL1\~Mjo8l&70/j9(56(" EsʝZB&^]D:w /{ICNA0OD1*]*/^CmM7m!iX K"D7:|m bN.!۽F ^v~KQ@WdEK#F> ` Dă9r`0xO;"3?VoՠdBh Ӧ/79cZm,P؅M t-E\0?ÓZIH8]pչ,2s!%$ّAQ}zE6fJD1$"gʝ±AXNg$yrŸ;P `gԡ)p[o6mo@{LI@Ѐt NjMXw"]$+DdEJL Jd2V |˙G݌}Vg{!ЬHZgX{3ROM.L .uGۄjuw՗`񥎎~iЖ2F^͌Ni ؿח[Vk=D#SlֻbdտV$c:M-}XzoV4|i%z^Bڻ U=n}S" ^tM1SuHQMg %){F3HKʚ6vh=@:rm!ӹȃS2?b[^ğ7&a#d29Ҿ'kax0I/(1%Xq&yqP)$RN=iĿB%G;qDFhch&4xz-ɳ~9;$UްR9g^.۴*WxSԬ!W`EQ7}!FF4 ^k+*H YL@vV% CgÀ]FZF dh*:PDpPڄ+[I )L;OU_ c)}VQ5<0GAfn@R S s%94D.;%QCc%.u\ kn(oeGNaVRVCuC 6f#!1;2[ľPXv%K1I?6!Ia4fG ^"NAmAY ֑ l8sbRbnT'TJUOSoH@>bVô߼aZ]gKlz?&5~1X<'-԰GNYrc3-*q(MH k'&'% cZ̢zvQ݋to^BEx  LbMљ}0!f-dSUt\ҌwR1`*خν!T]_m)5d˺Z=FDLN46#L41v=yM54^Dw/܄#r\S e-tAs  gli9W4F6a/nnEHiro3H!{aƆGΠ RoKOoH?|M*ƤBP]0Ll_uնlxo6 ӯ`Ĭ߬r)8rO?J/ > )r~sax&nUTQ}7lIa(dD9ſJJN?!#7 ɬ<c)e/lR'n o7&R*ǘvK%jY1ʛ8)7;A=];@)sxB]*n16H2>U,:C7a#m1pPz1qF|_m_QHŊEPD1T 0@u i<"4b׊tKzws*[:xЬ.!Us݀ n)W 8+J]{A.J(/\\"S\ݽ%)~m vڏ~2ljSqñVl:Aw}65/9+4)mx'ZEܻA/Qgpbdt^QxcJ_J諲ҀΧ$5p'v e#@pt^x11O"f辌hsiɄ]hG/dKlO%ȡ4 ;2۩2LnՉMnfqI6-pNr9^9xx;U7I2;*&8l80⻒a7zpkIh nBO4G P}]3lՋ"й~SDo>2@](gzpINv7sNW>f(qny)|"Mzʯ:zбĤ/&0hqo3V.w H< HJmo‡v_3v-x&Fqʸ,WS¡[T1M[X+. ϫI<[^R.Y z1.Mp84PmהSAku qK"lPaDC Zz[gk$$MVvd޹ lzNߠOhpd 65 go)!_/#Q_.I/-)rp&w)J\. mI^2 63HSd [`";{9 6ӓ& Tlh'#zMp#*D nȣ&> (C5;kYaK޴UynYУs|yVkXF ?%Y#Vڌ`S9oK1Pcw0>mNuԛ>zTiM 4Lk-iǛ~(?&bqj}d %unݒErY6 m9h ?g$1'"7RBP&B N`>0rGSsI)FgsFw<3,\n8E'ە6@onre޺ IddiOxISOt~S}U|1^x2ץ\F,:,?sϪҕ(:;5 F Zv sPBũ^(.DDy|WR1%t$x|&w `HC؁.ks(rntWh߱"-hA]ņWz%k̽25ӴDzxB} NdzQҪVa( E=d%'l4,"ڱ3a0O6N8ISG"^?D]@D}Xt_($뷴&N:CB2+Rcoi*{ۺvUfc3 ̯)4Uzqs<^`FI%P> 8H,L5sE"5x s Z$dʒo#j{&Z7 %Nf(ۇ3RnG3`)^-id,#H,|̚rIiiԠb!U8;"kxvkyǚzẢ;ě F-q[3;\`U6;$1,d`XǮVRuOQ:C,_kL:O_'w%;l#$~(dȱ$  (͂` .捻q"F: ]2U{I1YUiv/`ׯŃ7DЌhHNJu>A[STH,Uj]Ģ(I/taY9U}[f52/̽` c[ς4FD%z\PeE N[  {6#Cf7#!ĶB=gON= ¤!evp=ﷷ-A'OAdEdDyמ[rўAmMͣYJh~{'ݑU˅8 N J*WGnrkﮞ#Cfh ekM8?5E]oNXBpLӳvB`,fXHqp Q9wfRmΉ(8{=+2@Xz0>i˜]i\BG>Tn} ωNIm z#VO>8 QiSx&z]h 1,g^H{‘ E,7b IGgoBK)|8Eyqyk VPg|&Ϟ8p޻IU#o8$O~ءP&(}1m{u/:*9lr\;rlpbS&'gS5a`Br` Y6gnS ⱜ )pK+j 7C3$5fҎ8q9LJ^6f>K^A!uY n‰E@DG黟&&pߺKT `m0KyW90gæ6J"F,#[?%tm)׎*0  GYGɢ46Á['7Y Eh<#lô;(78 @I+k}3mn28f^xg(; .ܔUgR`I7nN3et- i%i:RP˕Uモ|>$@_x&e^^MH~8_ Igs3@ ]?ZY-Pr.k4u'(=|8ܴ?y$&9WyKFO0*(X2q됢K G}bpHKR&/M$f{4Eu`.PjiEKD3DiU?xKK2AXIi"oBA{A.Cm̯9  ~Av_H'|$HS%h,*9GI_ D7|Jyw`\4_*yE Z #A[CHKx _osHO )G}%3˚J yh9))"ˬXAa`:O4bM~Y#xwpe@jq<>|EAL:[H_-aƧ9ヵ(J6w#uU$d%߹.[6s5}W 5OxysCv9*^ˌ)ezp82 ú7᮸ﺑ4< sQqb ?9ݫ1z߹G0a޸D2ZS%)klϹ&P-|GO&=W ^G\DE R.T f4acK.QHeɕͫҋnH!<r}<5^N{gƬ8б01tT4q %,ʜU CCij;$~`t!%PҜ;C,-إi4OA\Dܕ&W.P|Hv~>^]_ٮb~4uY{=i) : 0\WtuqCtdL( >G$YɆKĉœw#~/n.n}(bzK<"L[uF.%C|<a:$5I|m$"zF7@6leGoV"F~$mx8/Vׁ%'5`[`O\&ݹ>$51Cګ<ʝ66~mP\]N}_ 2[]MvqfUwi"ˆr)lOƕ&,@k¯*KP۠Ev AEHvfOq"bɝ95l2!ӖVreÝ#:.]tz`^ 9 {p@y]|]b^D0LX Qlq .Foѵ98c99>"#5 [ȕ bʇ!/O|Dax m,.rtu7Ϫ_vxУKZKi M16d嚓5LO;?mwY ^ĽU5fm}_;&,BZjo=j)$Hꢭe([Q9( V殄a} uSΉYsoɎ$ aBXA?v^/&V_Vփe32=,?žDbРZدo3-:/z^υTeX 1!}?xyoGu zHB3N}^Aaôq*}ATcuYUޔ2Ɋ/ޘߟ1vfbO )uڊJIk]CUR`T\i@HOPSkj4 yQ U1j8x@;q#\Q|AҞ~ߺ>HM?͝g{ٵəsomxi["OqNKdQܝ]!RhQ0t$3ұesT }e>l59E& =t:_lzGUHq=>uח~Q)nȇP-}YU=P˴)> `#{5E_p$SdzR YGg&^sC\~p=$iR_ڞ2g(AN릵E'Ffс dįb%Ѣ ?{Ʉ2Ehr+wV̼ɃZTďM wFpM|i2ADlôX*p4TM`$=zum8o^YHnJ]ۿڡ!cJ8$l!N"#b`teK/El5$ʯNT<̾C#$׎~?l!|Ec =z ̉Q+i2j?؉>iq|< XdMJ+ A0W(HǪwI#%bۊbP#>R6EyRŭ$m~핊τDf[PAmp5kE9 Ow$4GTs'09n ̈x9WDH7*%Tl<|gMWIffϠJ'Qո2UwjRm<gE=S>VTvbS)- o}+iD",KN SJy#'hl.'5K6 f?bȽЇ}-I˕c=CCu*G% a1 3X+ʩ>RpY]QAl-XU)LiduApH"4~F'Y\|hZWk/݀%$]zTU~_ =HZrp_m#C)ݱ-=P-WFɘn12t-i51mW.n+]ѳ>2_NNd^>o6DdQ҇}h ܯy@) Y`sUNE!ͮ]Xd &ш>%؋t0íFI#jCpaGt= @ Qq3*'~AUx(U2mZl|M$HpYȱh O,(6#[a41;ot+}v?mz*5y~E[0n.8: ?T%-ttF 늺F%,~9 N9E$3+}eO7v$b!ԅe DaGjޘY / ]Ԝޏb5>Dk̽=XizKA4Ҵ5S'dhX;\0NR/.hGH$ID'K@(FD>]7e#My?[ʠW&\e:ߍ-&<":E>xr/M8٥UL7K\XLJ4=8 >O1 pOxr@wχ(ܟ{ 0%U,\xƬrIoiNxoc]R}05~347$ sjbNPyVtGof^so4<ϙ< E%VعjNK)dqOe #Q_r|TؠU%ٶ8g9DEa ,JcNd GW{7w"ŮHo4%%9D"~Y NU cddXQ"HɍRV~Hg b@#q7E(չҐS0( tg^#bh̏5"Wi; lF$D鵗%ք >1 }u $I7ۦEtpNviJ mŽxIf&\ D!c2 A"wX dp A~Pys6aSllNGo4-5b&#U8FgHzOK>6*$Xs|pD0.8 ŀ)0aۘ#8ѩkp b&pop)*!} ng3Mq^ag

生命教育故事要啊,急
生命教育故事要啊,急

生命教育故事要啊,急
生存没有绝望
大海边,一渔民家陷入了绝境之中.严冬来了,海风掀翻了他们的渔船,恰好又赶上渔夫患了重感冒.天寒地冻,债主上门,他们该怎样渡过这个难关呢?
一向乐观豁达的渔夫第一次沉默了,脸上写满了无奈与悲凉.
那时,渔民的儿子才16岁.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16岁的儿子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家庭正处于绝望之中.“你们别怕,我有办法.”儿子说完这话,喝下三大碗热粥,出发了.他在肩头挑上两只鱼篓,信心百倍地奔向大海.迎着刺骨的寒风,脱光了衣服,一头扎进了冰冷的海水中.
这时奇迹出现了:成群结队的尖尖鱼向孩子的身边靠来,它们钻进他的腋窝处,腿弯里,在孩子的躯体周围徘徊.孩子咬着牙,轻而易举地便将尖尖鱼装满了两鱼篓.
原来,这海里生活着一种尖尖鱼,每当寒潮来时,它们都有很强的趋热性.孩子正是利用自己温热的身体,吸引了大量的尖尖鱼……
曾经有一个青年,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打工.盘缠用尽了,举目无亲,房东又天天催讨房租.虽然有一家单位已经决定聘用他,但是,哪家单位愿意将工资预付给一个尚未开始工作的人呢?
一个星期天,青年拖着沉重的双腿来到了一家废品回收公司.看着那些成堆的纸片、饮料盒子……青年红着脸向老板问了那些废品的价格.
他找来一只破麻袋,毅然走上了大街拾荒.忍受着人们的白眼,经受着风雨的洗礼,他走过了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拾捡着废品,也积攒着对未来生活的渴望,积攒着在这个陌生城市继续生活下来的决心与力量.当他从废品店老板手里接过在这座城市掘到的“第一桶金”时,青年的眼眶潮湿了,他听到心中的呐喊:“生存没有绝境,就看你肯不肯去做.”
是的,捉尖尖鱼的少年正是在别人围着火炉的时候,用他的身体让一家人渡过了难关.青年不怕遭受他人的白眼,放下大学生的架子,靠捡废品让自己在远方的城市站住了脚跟.当你失去一切的时候,我们还有生命.当你面临生活的困惑时,何不想想那些别人不愿做的事?
生存没有绝境,其实就看你肯不肯去做.

生命发展:教育的本源
西方有位哲人这样认识教育;教育就是当你学过的知识,在过了很多年淡忘之后所剩下的那个东西。如此看来,教育不是获得的知识,因为知识可以遗忘,只有通过知识而融化在生命之中的意义,才是永远的、终身的。所以,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在把教育的生命规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之时,又指出:“知识若没有智慧灼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

全部展开

生命发展:教育的本源
西方有位哲人这样认识教育;教育就是当你学过的知识,在过了很多年淡忘之后所剩下的那个东西。如此看来,教育不是获得的知识,因为知识可以遗忘,只有通过知识而融化在生命之中的意义,才是永远的、终身的。所以,我国学者黄克剑先生在把教育的生命规为“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之时,又指出:“知识若没有智慧灼照其中,即使再多,也只是外在牵累;智慧若没有生命隐帅其间,那或可动人的智慧却也不过是飘忽不定的鬼火莹照。”所以,知识是教育的边缘,知识的意义就在于内化为智慧,而智慧的运作,只有在生命中才有可能。点化和润泽生命是教育之核心,是教育之本。
教育是人的一种方式,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原始需要。科学研究表明,在遗传上,人与动物的最大差别,在于人的未特性化。人是所有动物中最无能的,但这种生物学意义上的软弱性正是人之力量的基础。首先,人的本能匮乏,无法依据特点化的本能生存,从而产生了教育的必要性。其次,人的未特性化,赋予了人的可塑性,人能够根据外界的要求,同化外界信息,这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爱尔乌德(ELLWOOD,C.A.)在《文化进化论》中谈到:文化的过程,主要是教育的过程。最简单的物质工具之制造,通常都需要从别人那里才能学到制造的过程。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教育是人的生命的特别需要。这是其他生物所没有的。
现代社会,教育的价值不仅是促进人的社会化,使生物体的人获得人的本性,更重要的是,教育成为人的精神追求,它能够给人带来自由,带来幸福,发挥着享用性功能。
小学教育:为生命的终身发展奠基
众所周知,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对于其基础性的理解,我们长期以来是局限于制度化教育的框架中,在目的上,把它作为进入中学的基础,学习基础性的知识,为升入中学做准备。如此观念,小学教育就成为中学教育的预备,中学教育又是大学教育的预备,因此,小学教育是升入大学的基础的基础。这些年,日益激烈的“应试教育”,已经从中学蔓延到小学。众多的家长把小学视为起跑线上的竞争,提前演绎升学的压力。可是,当我们正在为升学率而陶醉时,儿童对学习的热情却正在明显地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儿童失去了他本该欢乐的童年,换来的是对学习的厌恶和逃避。全国少工委和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提供的《当代中国少年儿童报告》蓝皮书表明,有近14%的小学生和22%左右的中学生感到“学习已成为一种沉重,希望自己能快点离开学校。”
小学教育不是升学教育的基础,而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当今学习化社会之中,小学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人一生的发展奠基基础。基础的东西应该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本性。
对小学教育“基础性”的新定位,使我们看到,小学教育的任务主要不再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和掌握,而必须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重要的任务。
小学教育应该教会儿童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与其他人共同生活,为如同终身发展提供动力,奠定一生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包括:第一,道德品质发展的基础。进入小学的少年儿童,随着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道德问题。小学教育工作者应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并养成相应的道德习惯。第二,智慧品质发展的基础。小学时期的少年儿童,正是智慧潜力逐步显现并迅速发展的时期。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应当放在启迪儿童指挥发展上,知识教学应为指挥发展服务,指挥发展应促进知识教学。第三,个性形成的基础。小学阶段是少年儿童的个性倾向开始显露的时期。小学教育应当维护、尊重、发现并培养小学生的个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第四,身体发展的基础。小学是少年儿童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应当使少年儿童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掌握锻炼的基本技能、技巧,以保证少年儿童的健康发展。
“做人”和“做事”是人生的两大主题,教育也围绕两大主题而进行。相对于职业或专业教育而言,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它更偏重于“做人”的教育,同时打下“做事”的基础和终身学习的基础。所以,由雅克?德洛尔任主席的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十分强调“学校应进一步赋予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乐趣、学会学习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好奇心”。
当然,正如一句西方格言所说的“空袋不能直立”一样的道理,知识是我们的精神成长和提升生命质量不可缺少的营养素,离开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可能有生命的延续和发展。但如果学习的目的仅止于知识的获得,那么我们的生命也会黯然失色。知识一旦不具备生命的意义,就会成为生命的负担,使学习者苦不堪言,压抑和浪费生命。
所以,教育不是“占有”知识,而要“生成”知识。占有的知识是外在于人的,不具备生产性。只有与人构建意义关系的知识,才能够转化为生命的一部分。所以,教育必须关注知识的“安置”方式:它使儿童越来越热爱学习还是越来越厌倦学习?是越来越提高自我学习能力,还是越来越依赖老师、懒于思考?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体验到自尊、自信,还是变的自卑、消极?是变的越来越热爱生活,不断增长对社会的爱心和责任,还是变的越来越悲观、萎缩、感情冷漠?如果答案是后者的话,无论我们教了什么知识,教了多少知识,都是失败的。因为脱离了生命意义的知识,对主题来说知识假知识。
小学教育:促进生命的自由生长
1.小学教育: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
当哲学家把人定义为“理性的动物”是,情绪作为非理性的代名词,注定被排斥在教育之外。所以,教育长期以来就成了理智的教育、认知的教育。小学教育的任务从掌握知识和技能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都没有跳出这一臼巢。人的完整的、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在近代科学主义的遮蔽下,成为只有理性而无人性的“单面人”。把人情感排除在教育之外,势必造就教育的畸形,从而扭曲人的生命发展。日本的教育家井深大认为,惟智的教育“忘记了方向”,是“丢掉了另一半教育”。
实际上,完整的生命不只包括知识、智力、智慧等认知因素,而且包括情感因素。生命是知情的统一体。皮亚杰的研究认为,认知和情感是交叉的,某种认知结构总有与之相应的情感水平,反之亦然。因此,情感是人的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情感的生命,是呆板的、机械的,因此,也是黯然失色的;有情感伴随的生命有活力、有朝气,因此是光彩夺目的。小学教育要为生命的发展奠基,就首先要促进生命中认知和情感的和谐发展,使生命中的知与情相互作用、相互提升。
传递的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按重要程度依次递减排列为:知识、实用技术、态度和技能——已经颠倒为教育目标的新的三个层次,最重要的不再是知识,而是态度的 获得。“未来的教育不应仅限于给学习者坚实的知识和培养他们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它还应该培养人的行为和能力并深入精神生活之中”。中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也开始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各科的课程标准,在强调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时,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儿童发展最重要的目标列在前位。
2.小学教育:促进生命的自主成长
自由是生命的灵魂。没有自由的生命,无异于一具缺少心肝的骷髅。
自主是自由的第一要求。儿童发展的自主性,要求我们高度尊重儿童,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用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这方面18 世纪的教育家卢梭早给我们以启蒙:“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回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儿童是有他们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卢梭近两个世纪之前说的这些话,至今还令我们无数教师读来汗颜。
睁眼看看我们的教育现实,教育中的儿童有多少自由呢!我们的家长、我们的教师总以“考试要考的”、“将来用得着的”等为理由,逼迫他们学这学那,而从来不问他们对此感不感兴趣,他们的真正兴趣何在。一味地把教育当成儿童未来的准备,当成成人生活的模仿。所以,今日的儿童没有成为儿童就成为大人,这是教育的悲哀。王蒙在参评最近一次作文大赛中,赞赏中小学学生作文水平之高时,又不无遗憾地指出,这些作文更象成人的文章,失去了儿童的天真。
其实,儿童不只是一个未来的存在,他更是一个当前的存在。我们的老师,不仅要为儿童的未来做准备,更要关心他们的现在。因为不以现实为基础的未来,只能是渺茫的。关心儿童的现实,就要关心儿童的兴趣、需要,从他的需要兴趣出发,造就一个适合他们的教育,而不是削足适履,使他们适合教育。
为此,我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把儿童身上失落的东西——自主还给儿童,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儿童,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使教育凸显生命的灵动,使课堂充满生活,使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我们的老师要牢记和做到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说;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儿童的时间,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学习的东西。
3.小学教育:促进儿童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
根据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个性生来是有探究和创造的本能的。但是,个体的创造性无论是从内容还是从其形式上说,都不是这种本能的产物,而是后天社会生活的结果。儿童创造性的发展有赖于学校教育。“教育既有培养创造精神的能力,也有压抑创造精神的力量。”关键是看有无创造性生长的土壤和环境。
然而,我们的教育太缺少这种环境。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课程计划和以规范管理为目标的课堂生活制度,不仅没有孕育儿童的创造性,反而把天生具有的创造性潜能扼杀在萌芽状态。在这种计划和制度下,儿童是被动的学习者,学习被认为是他们的天职,他们不需要形成和提出自己的“问题”,不需要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因为“老师是这样说的”,“书本上是这样写的”。教学是划一的,同一的教材,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按年龄统一地组成一个班级,而不管这个班机的个性差异。教学时间和空间被分成无数的小单位,每个单位都预先为学生设置了任务,在使每个学生有“轨”可循之时,也使他们失去了个性化“选择”的自由。课堂的管理是严厉的,鲜活生命被异化为了一个安静的环境和井井有条的秩序。标准化的考试,如同温柔的陷阱,对客观化、规范化的刻意追求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如此的教育环境,只能使一个个小爱迪生、小瓦特、小牛顿死在襁褓之中。这样的环境不改变,属于中国的诺贝尔不仅遥遥无期,而且根本是一种天真的梦幻。
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创新。科学家的新发明、新创造,来自他们儿童时期创造精神的精心培育。为此,我们一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育为启发引导。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情景,让他们发散式的思考,培养他们乐于探索的积极态度,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要为学生创造一个敢于发表意见、敢于质疑问难的宽松环境。对于学生提出的各种观点,哪怕是不成熟的点滴想法,教师都要充分地尊重和鼓励,用积极 的语言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创造性的火花只有在一个畅所欲言的、宽松的环境中,通过相互的碰撞,才能迸发出来。
教育是基于生命的事业。生命的潜能是无限的,教育要创造条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灵动与发扬,促进每个儿童创造性地、富有个性地发展。参考资料:www.hlxq.com

收起

“我们播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
有一个人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先到镇上的酒馆喝一杯酒。
在一个下大雪的早晨,他吻别妻小之后,又迳自向酒馆走去。没走多远,他感觉有人跟在后面,当他转过身来时,发现他的孩子正踩着他留在雪中的鞋印并且兴奋地喊着:”爸爸,你看,我正在踩你的脚印!”
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愕,心想:“我要上酒馆,但儿子...

全部展开

“我们播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
有一个人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先到镇上的酒馆喝一杯酒。
在一个下大雪的早晨,他吻别妻小之后,又迳自向酒馆走去。没走多远,他感觉有人跟在后面,当他转过身来时,发现他的孩子正踩着他留在雪中的鞋印并且兴奋地喊着:”爸爸,你看,我正在踩你的脚印!”
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愕,心想:“我要上酒馆,但儿子却跟随我的脚步!”
从那天起,他也不光顾酒馆了。
俗话说:“言教身教。”你现在的身份,或许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然而我们现在所言所行是否能表里一致呢?请你记得其他人正默默地看着你,甚至学着你的样子。
落水者和负重者
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这河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已无用,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
拿破仑当了皇帝后,一天清晨,在花园中散步,迎面被身负重物的士兵挡住去路。这时宫廷女收到士长忙喝令士兵赶快给大皇帝让路,拿破仑却忙阻止说:“夫人,请尊重负重者。”并给负重士兵让开了一条道。
拿破仑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是自己负责的,唯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请尊重负重者”,在拿破仑看来,地位的高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
人性的呼唤
孔子云:“人者,仁也”。孟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为人,那是因为,人有区别于动物的那种低智、野性与残暴。人类,一个高雅的尊称,有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气魄,有崇高的理想与远大的抱负,同时也是世界的创造者。在社会日益进步,物质生活享受越来越高的今天,可是我们所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充满苦迫与缺陷世间:贪污、腐败、抢劫、杀人、吸毒、嫖娼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淡化,遗弃老人、残害儿童、贩卖人口、忤逆爹娘等社会丑闻时常发生。离婚比率之高也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很多少年犯都是因为父母的离婚所致。我们不得不在呼唤人性的回归。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这样走下去的话,那么,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一片黑暗。人心的泯灭,私欲的难填,说起来似乎有点骇人听闻。且让我给你介绍一点现实生活中令人发指的人性悲剧吧!其一:《南方周末》(1997年12月12日第9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为骗百万保险,纵火烧死母亲”的文章。这是发生在黑龙江丹东市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初志刚是一个装修工,在给别人家装修房屋时,看见大款们富丽堂皇的别墅,随心所欲的生活,就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诅咒命运的不公平。有一次在给某保险公司的一位职员家装修时,无意中了解到保险业务中,某些保项可使受益人获得巨额的保赔。于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计划在他的心中酝酿…… 一天,他将酒精洒向母亲,接着就划了一根火柴。正在熟睡中的母亲,被这突然其来的大火烧醒了,挣扎着爬起来,不住地喊着儿子的名字。他在窗户外,目睹着母亲挣扎的惨状,也许是已近泯灭的人性有了点复苏,初志刚用瓢从水缸里舀满水冲进屋子,向母亲身上泼去。母亲身上的火被扑灭了,初志刚便对母亲说“出去找大夫”,屋子里不停地传来母亲的阵阵痛苦呻吟。刚出房门的初志刚,回头望着母亲卷缩的身影,心想母亲已经烧成这样,若此时罢手,将来的医疗也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于是,他再次拿起了酒精瓶,将剩余的酒精全部泼向了已严重烧伤的母亲,然后再次点燃。屋子里顿时又传出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而他自己则默默的坐在猪圈旁,直至母亲那微弱声音消逝,然后就报了案。多么愚蠢而又可怕的发财梦啊!故事听起来真的让人胆颤心惊,如此残忍的手断,真令人不敢想像他面对着的是含莘茹苦将他抚育成人的母亲。他的一把火,不仅烧掉了他母亲多年来对他的养育之恩,更烧起他那人性的无知、凶恶与残暴。这位可怜的母亲,也许没有想到;十月怀胎、三年乳哺、精心照料养大成人的孩子,对她竟是如此的“回报”。我们不禁在问:为了生活,发财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辛勤劳动去创造的,有苦心经营获得的,当然也有一些不谋正业而想发财的。但如此为母亲投保,然后纵火烧死母亲,以骗取高额的保险金来作为发财的途径,可谓世无仅有。这种愚昧无知的行为,其结果,无疑是“玩火者必自焚”。其二:《南方周末》(1997年8月22日第8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丢丢的悲剧”的报道:三岁的丢丢,他的母亲郭某是位吸毒女,因吸毒负债累累,无力偿还,于是将自己的亲生儿子丢丢当抵押,交给了吸毒者,遭受吸毒者惨无人道的折磨,他们用烟头烧灼丢丢那稚嫩的皮肤。当丢丢被警察发现时,已是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丢丢的悲剧被报纸传开后,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并送往医院治疗。现在,尽管丢丢已康复出院,可他被吸毒者虐待而留下的心理创伤,却将永远无法抹去。文章有一个画面——当他母亲被带往医院认领孩子时,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她却说不认识。而躺在病床上的丢丢,则用一付斜视的目光,盯着他的母亲。从丢丢的眼神中,我仿佛可以看出他内心中,对母亲的那种仇视与不满。两则故事,一对真实而又无声的因果写照。母亲抛弃亲儿子,致儿子之生死于不顾。儿子纵火烧死母亲,对母亲被烧时之惨状无动于衷。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石器时代又发展到今天科学发达的高技术信息时代,我们把这条路称之为文明的溪流。可是在这条“文明的溪流”里,它所繁衍出的却是人类那人性的凶残与贪婪的一面。上述的两则报道,对于震惊世界的大事件来说,也许是个“小插曲”而已。可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不都是来源于人性凶残的最初一念吗?社会的发展,犹如澎湃江河一样,在永不停息的朝前挺进,而人类则更是这历史发展中的主流。人人都希望人生过得快乐、幸福,可是我们却不懂得如何去珍惜人生。我们努力的在改造社会,却从来没有去改造我们的心灵。我们总是在努力的美化我们的世界,却从不懂得却美化我们人性。有一首《爱的奉献》,歌词写得很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要说:但愿这人间多一些人性的良知,那么,这世界将是光明一片、充满快乐。
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这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1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 “喔,”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自己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生气。
约一小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小孩的房:“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说。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块钱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将这个故事与你所喜欢的人分享,但更重要的是与你所爱的人分享这价值20美金的时间。这只是提醒辛苦工作的各位,我们不应该不花一点时间来陪那些在乎我们,关心我们的人。
大地风云经
上禅修课时,老师说道:
“有一本经,叫做《大地风云经》,如果有人读懂它,便可以立地成佛。”有个学生举手问道:
“请问老师,怎幺从来没听过这部经呢?到哪里可以买到这部经呢?”
“它就在眼前,风花雪月、生老病死、男女老幼、哭笑歌啼,都是一本本活生生的佛经呀!问题是人们的慧眼没有张开,所以看不懂而已!”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有位西方的名人说过一句话:“经验是最好的导师,只是学费太贵了!”
生活中的触目遇缘,书本上的故事,电视、电影上的情节,甚至报上的社会新闻等等,无不是一部部鲜活的觉悟的经典,问题是:我们是否敞开慧窗去迎纳它,我们是否用慧眼去看、用慧心去观照,而后融人行住坐卧中,咀嚼、品尝、回味,成为升华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我,完成自我的资粮。
风花雪月,各有各的佳美;生老病死,各有各的况味;男女老幼,各有各的面貌;哭笑歌啼,各有各的真情;哪样不是人生独一无二的展现?哪样不是觉悟不可多得的因缘?
修行无非在修正身、口、意的行为;觉悟只在觉今是而昨非,顿见自己的本来面目,然后熟练、深化、稳固,直到能“只管生活”,就像一部电影的片名——我就这样过一生,这并不是消极,而是体现空性后的任运自在。
身体的生老病死不足惧,心理的生老病死,才是我们该关切的。一个念头起,是生,一个念头落,是灭;生灭灭已,才能得真正的寂灭之乐。对人生负面的情绪是病,对人生的缺乏信心是老——老化。转负面的情绪为正面的情绪,心便不再病苦,对人生重建信心与希望,也可以去老还少。心的生老病死,在正见、正思惟、正定中,找到安住的归宿。
真正的觉悟,离不开对动产、不动产的不执取,也离不开对丈夫、妻子、儿女、亲朋等不把持。有形的物质,终有散尽、衰颓的一天;亲属的聚合,缘生缘灭,如梦幻泡影,徒劳把捉。永嘉大师说得好:“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又说:“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觉悟在人间。只要读懂大地风云这本经,便可以“立地成佛”了。
微笑
佛法的禅定就是对正在发生和进行的事情保持觉照——我们体内的、感觉上的,心中的、世界上的,所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每天有4万儿童死于饥饿;超级大国已拥有5万枚核弹头,足以把地球毁灭很多次,等等。然而日出是美丽的,沿墙的玫瑰今晨开了,开成了一个奇迹。生命既令人恐惧,又精彩绚丽。我们要充分地体味这两者。请不要板起面孔,须多多微笑。
前不久我同一群孩子坐在一起,一个叫男孩甜美地笑了。我说:“你的微笑很美。”他说:“谢谢你。”我告诉他:“你不用谢谢我,我应该谢谢你。因为你的微笑,使生活变得更亮丽了。不必说‘谢谢你’,你应该说:‘不谢’。”
一个孩子微笑了,一位成年人微笑了,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微笑,能够有安详偷快的心境,那幺不但我们自己身心受益,而且每个人都将受到感染和滋润。这就是和平工作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当我看到孩子微笑时,我是那么快乐,如果他意识到他正在使别人感到快乐,那么他完全可以说:“不用谢。”
有时,为了提醒我们自己放松下来,拥有安详的心境,我们会希望专门留出些休整时间,比如纯粹、自然地过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悠闲地散步、微笑,与友人品味清茗,庆祝彼此的欢会,就好象我们是这个地球上最快乐的人。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治疗和康复活动。
从早到晚,我们都可以练习微笑。开始你也许觉得微笑是困难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下为什么。微笑意味着我们是自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拥有主权,意味着我们没有被淹没于无明当中。
我很乐意奉献一首小诗给诸位,当你练习呼吸和微笑的时侯,你可以时常地默诵一下:
吸进来,我身心安爽
呼出去,我面带微笑
安住于当下吧
这一刻真美妙
“吸进来,我身心安爽”,念这一句就像喝了一杯冰水——你会感到清凉,一种清爽的感觉扩散到全身。当我吸气念这一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呼吸使我的身体放松,心情宁静。
“呼出去,我面带微笑”,你知道微笑的效果,它可以使脸上的几百条冗肉和神经系统放松。微笑可以是使你把握自己,当你微笑的时候,你会认识到微笑创造的奇迹。
活 着
活着实在是很美的事情。但我认为,人生在世,以活得心灵舒服为最美。当然,萝卜芹菜,各有所爱。自然便各有各的舒服论。生活中,有的盼掌权才舒服,有的要很多金钱才舒服……无论怎样,大家都有选择自己活法的权力,谁也无权干涉,然而在这滚滚红尘中,会有多少人认识生命的欢乐不在权势与金钱的峰巅,而在大自然的自由怀抱呢?于是,熙熙攘攘,绝大多数的手伸向权、色、名、利,不知暗演了多少丑戏,换来沾沾自喜、踌躇满志……可是,也有另外一些人,在淡泊中坚持,在沸沸扬扬时沉默,在名利场外莫甘于寂寞,他们这样活着也是一种追求,一种活出真正自我的追求。我崇敬这样的人,我憧憬这样一种境界。
如今,是一个没有面具就难以活下去的年代。而我,三十多岁了,还是孩子般的心态,向往透明的情感,不愿在真真假假中沉浮。便安分地把教书作为自己的职业,将看书习文作为自己的功课,放弃了中学的校长职务,我这样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当然,他们也体会不到我享受阳光、雨露的自由与欢欣。
说实在的,生命只有一次,活着是一瞬间的事。世间的种种终必成空,成功和失败、荣耀和失落、快乐与痛苦......都只是过眼云烟,时辰一到,什么也没有了。那么,人又何必对自己眼前得失斤斤计较呢?一切顺其自然。无拘无束地生活,像杨柳随风雨,如河水沿道流淌……人如果看到生活的这一层,就不会觉得累,而且,无论自己干出了多大的事,得到了多大的荣耀,掌握了多大的权,尝到了多大的甜头……便再也不会有得意洋洋,目空一切的念头和兴致。
曾有很长一段日子,我爱读出自已心灵的文字: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休得争强来取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念着念着,我便在远处传来的鸟叫声中,泪花盈盈了……
设想,当闲暇时候,去群山中游玩,听山涧流水,深树鸟鸣;看山花烂漫,绿草茵茵和白云悠悠;与朝霞为伴,没有民俗风尘里滚滚的狼烟,也没有风风雨雨中的自误误他。一切自自然然。这实在是权力换不来的享受,金钱买不到的闲适。我认为,这才是各种舒服中最纯净的境界。
其实,人活在世上,没什么复杂的,心简单了,就什么都简单了。天然般的自由自在,无与伦比的自得其乐,生命的本来意义也便诞生了。

白居易和鸟巢禅师
有一天,白居易去拜见鸟巢禅师,问佛法大意。
鸟巢禅师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白居易说:“这太简单了,所有的坏事都不做,所有的好事都去实践,这连三岁的小孩子也知道,佛法大意真的这么简单吗?”
鸟巢禅师说:“这不简单,三岁的小孩子也知道,但连八十岁的老翁也不见得做得!”
确实,人生的智慧有许多是通晓易懂的,实践的时候却十分艰难,通晓了道理的时候,智慧不值五百金,但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的地点能够实践,就重逾万金了。

收起

基于学生已有的认识,在学校制订的全校性生命教育规划的基础上,分别在分科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生命教育专题课程及学校生活和管理等方面对生命教育进行

1张海迪五岁时脊髓血管瘤。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说母爱是一种天性,是一种本能。于是,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2在一次意外的楼房坍塌事件中,母亲和襁褓中的婴儿一同被埋在废墟之下,一天,两天,三天,...

全部展开

1张海迪五岁时脊髓血管瘤。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
说母爱是一种天性,是一种本能。于是,我想起了一个关于生命的故事。
2在一次意外的楼房坍塌事件中,母亲和襁褓中的婴儿一同被埋在废墟之下,一天,两天,三天,无人援救,身旁死亡的人越来越多,母亲的乳汁日渐稀少。婴儿啼哭着,踢打着,他饿!而母亲没有绝望,可孩子一声声渐渐嘶哑的啼哭却像刀子剜着她的心。不经意间,母亲划破了手指,她吮了吮,血!---霎那间,她枯槁的眼神透出了希望的光!她摸索着找到了一块锐利的石头......
腋下,血汩汩地流着,像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婴儿吮吸着久违的“泉水”,发出欢欣的嗯啊声,母亲却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一次,我把它读给母亲,“为什么那么傻,可她的孩子肯本不会记得她,他不值得她这样做。”可母亲深沉地回答:“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做的,母亲要的不是铭记,那只是一种本能。”
每当我重读或想起这个故事时,我的泪水无声地滑落,我很感动,感动那伟大的母爱,无私的母爱,人世间又有没能比这还伟大呢?
我不禁想起了雨天头顶的那把伞,想起了严冬清晨那杯热乎乎的豆奶,想起了天还没亮,白天要穿的衣服已静静的放在床头......是啊,我也是幸福的,只是在享受一种持久的,不易察觉的淡淡的幸福。
感谢母亲赐予我们生命,感谢母亲那无微不至的关爱。祝福天下所有的母亲健康快乐!“我们播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
有一个人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先到镇上的酒馆喝一杯酒。
在一个下大雪的早晨,他吻别妻小之后,又迳自向酒馆走去。没走多远,他感觉有人跟在后面,当他转过身来时,发现他的孩子正踩着他留在雪中的鞋印并且兴奋地喊着:”爸爸,你看,我正在踩你的脚印!”
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愕,心想:“我要上酒馆,但儿子却跟随我的脚步!”
从那天起,他也不光顾酒馆了。
俗话说:“言教身教。”你现在的身份,或许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然而我们现在所言所行是否能表里一致呢?请你记得其他人正默默地看着你,甚至学着你的样子。
落水者和负重者
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这河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已无用,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
拿破仑当了皇帝后,一天清晨,在花园中散步,迎面被身负重物的士兵挡住去路。这时宫廷女收到士长忙喝令士兵赶快给大皇帝让路,拿破仑却忙阻止说:“夫人,请尊重负重者。”并给负重士兵让开了一条道。
拿破仑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是自己负责的,唯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请尊重负重者”,在拿破仑看来,地位的高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
人性的呼唤
孔子云:“人者,仁也”。孟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为人,那是因为,人有区别于动物的那种低智、野性与残暴。人类,一个高雅的尊称,有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气魄,有崇高的理想与远大的抱负,同时也是世界的创造者。在社会日益进步,物质生活享受越来越高的今天,可是我们所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充满苦迫与缺陷世间:贪污、腐败、抢劫、杀人、吸毒、嫖娼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淡化,遗弃老人、残害儿童、贩卖人口、忤逆爹娘等社会丑闻时常发生。离婚比率之高也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很多少年犯都是因为父母的离婚所致。我们不得不在呼唤人性的回归。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这样走下去的话,那么,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一片黑暗。人心的泯灭,私欲的难填,说起来似乎有点骇人听闻。且让我给你介绍一点现实生活中令人发指的人性悲剧吧!其一:《南方周末》(1997年12月12日第9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为骗百万保险,纵火烧死母亲”的文章。这是发生在黑龙江丹东市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初志刚是一个装修工,在给别人家装修房屋时,看见大款们富丽堂皇的别墅,随心所欲的生活,就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诅咒命运的不公平。有一次在给某保险公司的一位职员家装修时,无意中了解到保险业务中,某些保项可使受益人获得巨额的保赔。于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计划在他的心中酝酿…… 一天,他将酒精洒向母亲,接着就划了一根火柴。正在熟睡中的母亲,被这突然其来的大火烧醒了,挣扎着爬起来,不住地喊着儿子的名字。他在窗户外,目睹着母亲挣扎的惨状,也许是已近泯灭的人性有了点复苏,初志刚用瓢从水缸里舀满水冲进屋子,向母亲身上泼去。母亲身上的火被扑灭了,初志刚便对母亲说“出去找大夫”,屋子里不停地传来母亲的阵阵痛苦呻吟。刚出房门的初志刚,回头望着母亲卷缩的身影,心想母亲已经烧成这样,若此时罢手,将来的医疗也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于是,他再次拿起了酒精瓶,将剩余的酒精全部泼向了已严重烧伤的母亲,然后再次点燃。屋子里顿时又传出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而他自己则默默的坐在猪圈旁,直至母亲那微弱声音消逝,然后就报了案。多么愚蠢而又可怕的发财梦啊!故事听起来真的让人胆颤心惊,如此残忍的手断,真令人不敢想像他面对着的是含莘茹苦将他抚育成人的母亲。他的一把火,不仅烧掉了他母亲多年来对他的养育之恩,更烧起他那人性的无知、凶恶与残暴。这位可怜的母亲,也许没有想到;十月怀胎、三年乳哺、精心照料养大成人的孩子,对她竟是如此的“回报”。我们不禁在问:为了生活,发财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辛勤劳动去创造的,有苦心经营获得的,当然也有一些不谋正业而想发财的。但如此为母亲投保,然后纵火烧死母亲,以骗取高额的保险金来作为发财的途径,可谓世无仅有。这种愚昧无知的行为,其结果,无疑是“玩火者必自焚”。其二:《南方周末》(1997年8月22日第8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丢丢的悲剧”的报道:三岁的丢丢,他的母亲郭某是位吸毒女,因吸毒负债累累,无力偿还,于是将自己的亲生儿子丢丢当抵押,交给了吸毒者,遭受吸毒者惨无人道的折磨,他们用烟头烧灼丢丢那稚嫩的皮肤。当丢丢被警察发现时,已是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丢丢的悲剧被报纸传开后,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并送往医院治疗。现在,尽管丢丢已康复出院,可他被吸毒者虐待而留下的心理创伤,却将永远无法抹去。文章有一个画面——当他母亲被带往医院认领孩子时,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她却说不认识。而躺在病床上的丢丢,则用一付斜视的目光,盯着他的母亲。从丢丢的眼神中,我仿佛可以看出他内心中,对母亲的那种仇视与不满。两则故事,一对真实而又无声的因果写照。母亲抛弃亲儿子,致儿子之生死于不顾。儿子纵火烧死母亲,对母亲被烧时之惨状无动于衷。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石器时代又发展到今天科学发达的高技术信息时代,我们把这条路称之为文明的溪流。可是在这条“文明的溪流”里,它所繁衍出的却是人类那人性的凶残与贪婪的一面。上述的两则报道,对于震惊世界的大事件来说,也许是个“小插曲”而已。可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不都是来源于人性凶残的最初一念吗?社会的发展,犹如澎湃江河一样,在永不停息的朝前挺进,而人类则更是这历史发展中的主流。人人都希望人生过得快乐、幸福,可是我们却不懂得如何去珍惜人生。我们努力的在改造社会,却从来没有去改造我们的心灵。我们总是在努力的美化我们的世界,却从不懂得却美化我们人性。有一首《爱的奉献》,歌词写得很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要说:但愿这人间多一些人性的良知,那么,这世界将是光明一片、充满快乐。
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 “这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1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 “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 “喔,”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自己房间并关上门。 父亲坐下来还生气。
约一小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小孩的房:“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 “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 “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说。 “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块钱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将这个故事与你所喜欢的人分享,但更重要的是与你所爱的人分享这价值20美金的时间。这只是提醒辛苦工作的各位,我们不应该不花一点时间来陪那些在乎我们,关心我们的人。
大地风云经
上禅修课时,老师说道:
“有一本经,叫做《大地风云经》,如果有人读懂它,便可以立地成佛。”有个学生举手问道:
“请问老师,怎幺从来没听过这部经呢?到哪里可以买到这部经呢?”
“它就在眼前,风花雪月、生老病死、男女老幼、哭笑歌啼,都是一本本活生生的佛经呀!问题是人们的慧眼没有张开,所以看不懂而已!”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有位西方的名人说过一句话:“经验是最好的导师,只是学费太贵了!”
生活中的触目遇缘,书本上的故事,电视、电影上的情节,甚至报上的社会新闻等等,无不是一部部鲜活的觉悟的经典,问题是:我们是否敞开慧窗去迎纳它,我们是否用慧眼去看、用慧心去观照,而后融人行住坐卧中,咀嚼、品尝、回味,成为升华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我,完成自我的资粮。
风花雪月,各有各的佳美;生老病死,各有各的况味;男女老幼,各有各的面貌;哭笑歌啼,各有各的真情;哪样不是人生独一无二的展现?哪样不是觉悟不可多得的因缘?
修行无非在修正身、口、意的行为;觉悟只在觉今是而昨非,顿见自己的本来面目,然后熟练、深化、稳固,直到能“只管生活”,就像一部电影的片名——我就这样过一生,这并不是消极,而是体现空性后的任运自在。
身体的生老病死不足惧,心理的生老病死,才是我们该关切的。一个念头起,是生,一个念头落,是灭;生灭灭已,才能得真正的寂灭之乐。对人生负面的情绪是病,对人生的缺乏信心是老——老化。转负面的情绪为正面的情绪,心便不再病苦,对人生重建信心与希望,也可以去老还少。心的生老病死,在正见、正思惟、正定中,找到安住的归宿。
真正的觉悟,离不开对动产、不动产的不执取,也离不开对丈夫、妻子、儿女、亲朋等不把持。有形的物质,终有散尽、衰颓的一天;亲属的聚合,缘生缘灭,如梦幻泡影,徒劳把捉。永嘉大师说得好:“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又说:“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觉悟在人间。只要读懂大地风云这本经,便可以“立地成佛”了。
微笑
佛法的禅定就是对正在发生和进行的事情保持觉照——我们体内的、感觉上的,心中的、世界上的,所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每天有4万儿童死于饥饿;超级大国已拥有5万枚核弹头,足以把地球毁灭很多次,等等。然而日出是美丽的,沿墙的玫瑰今晨开了,开成了一个奇迹。生命既令人恐惧,又精彩绚丽。我们要充分地体味这两者。请不要板起面孔,须多多微笑。
前不久我同一群孩子坐在一起,一个叫男孩甜美地笑了。我说:“你的微笑很美。”他说:“谢谢你。”我告诉他:“你不用谢谢我,我应该谢谢你。因为你的微笑,使生活变得更亮丽了。不必说‘谢谢你’,你应该说:‘不谢’。”
一个孩子微笑了,一位成年人微笑了,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微笑,能够有安详偷快的心境,那幺不但我们自己身心受益,而且每个人都将受到感染和滋润。这就是和平工作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当我看到孩子微笑时,我是那么快乐,如果他意识到他正在使别人感到快乐,那么他完全可以说:“不用谢。”
有时,为了提醒我们自己放松下来,拥有安详的心境,我们会希望专门留出些休整时间,比如纯粹、自然地过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悠闲地散步、微笑,与友人品味清茗,庆祝彼此的欢会,就好象我们是这个地球上最快乐的人。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治疗和康复活动。
从早到晚,我们都可以练习微笑。开始你也许觉得微笑是困难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下为什么。微笑意味着我们是自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拥有主权,意味着我们没有被淹没于无明当中。
我很乐意奉献一首小诗给诸位,当你练习呼吸和微笑的时侯,你可以时常地默诵一下:
吸进来,我身心安爽
呼出去,我面带微笑
安住于当下吧
这一刻真美妙
“吸进来,我身心安爽”,念这一句就像喝了一杯冰水——你会感到清凉,一种清爽的感觉扩散到全身。当我吸气念这一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呼吸使我的身体放松,心情宁静。
“呼出去,我面带微笑”,你知道微笑的效果,它可以使脸上的几百条冗肉和神经系统放松。微笑可以是使你把握自己,当你微笑的时候,你会认识到微笑创造的奇迹。
活 着
活着实在是很美的事情。但我认为,人生在世,以活得心灵舒服为最美。当然,萝卜芹菜,各有所爱。自然便各有各的舒服论。生活中,有的盼掌权才舒服,有的要很多金钱才舒服……无论怎样,大家都有选择自己活法的权力,谁也无权干涉,然而在这滚滚红尘中,会有多少人认识生命的欢乐不在权势与金钱的峰巅,而在大自然的自由怀抱呢?于是,熙熙攘攘,绝大多数的手伸向权、色、名、利,不知暗演了多少丑戏,换来沾沾自喜、踌躇满志……可是,也有另外一些人,在淡泊中坚持,在沸沸扬扬时沉默,在名利场外莫甘于寂寞,他们这样活着也是一种追求,一种活出真正自我的追求。我崇敬这样的人,我憧憬这样一种境界。
如今,是一个没有面具就难以活下去的年代。而我,三十多岁了,还是孩子般的心态,向往透明的情感,不愿在真真假假中沉浮。便安分地把教书作为自己的职业,将看书习文作为自己的功课,放弃了中学的校长职务,我这样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当然,他们也体会不到我享受阳光、雨露的自由与欢欣。
说实在的,生命只有一次,活着是一瞬间的事。世间的种种终必成空,成功和失败、荣耀和失落、快乐与痛苦......都只是过眼云烟,时辰一到,什么也没有了。那么,人又何必对自己眼前得失斤斤计较呢?一切顺其自然。无拘无束地生活,像杨柳随风雨,如河水沿道流淌……人如果看到生活的这一层,就不会觉得累,而且,无论自己干出了多大的事,得到了多大的荣耀,掌握了多大的权,尝到了多大的甜头……便再也不会有得意洋洋,目空一切的念头和兴致。
曾有很长一段日子,我爱读出自已心灵的文字: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休得争强来取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念着念着,我便在远处传来的鸟叫声中,泪花盈盈了……
设想,当闲暇时候,去群山中游玩,听山涧流水,深树鸟鸣;看山花烂漫,绿草茵茵和白云悠悠;与朝霞为伴,没有民俗风尘里滚滚的狼烟,也没有风风雨雨中的自误误他。一切自自然然。这实在是权力换不来的享受,金钱买不到的闲适。我认为,这才是各种舒服中最纯净的境界。
其实,人活在世上,没什么复杂的,心简单了,就什么都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