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分别有什么风格和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01:28:10
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分别有什么风格和特点
x|n#I ,0 D2RYUF/ٞNUZ`"E&^$E]HQE% ^TyHzTpwsc?.W^iۋ؏-յ/FࢨO'ˎ/?<͟~oÏk/?O]L qQ&X*%Ho榣{aQ5۪lF?Wk|C]zmUH.U=8xSgvTuf|xlLkmM&f_ o8SNսpIiY~!8NRݦȒ:%o `Jm.:Ն0ڕxc.o?|>~;B5â1Jc5%f}X]Gn6.=w;V;0Fn!,lSހ l|K*;!cZBxrh'Z/PP$oݮ`%V+&eV-jz&%:jxeg6?J@e}^M-W6ψGVpsAJoz\ͺޗgWYO$]|$yq*01R0؞WZz1w^?-dt+s͚Qo¢")`BxC78\-+LhJB`||4d헮wT T'<84 xWM`:oW_azh'R'0xL ^M² 0| 3WUaz?x wѥ~؋`ΘF9sn{s~EX4U :^;fĽvo D ^ǀBdJj+[ ٸ9YnIJ&Sw d>X~dwX ohEH4.cX2" &Rr`e10){5]h|MY]lwart6T zZFŤ:deY*ҫ0^:^=V.ʥ7y-02)c>>Fn?ggOp )8694w\aLeXS3 Pj"F)S '[ʡ?Ƀ}i<ެ.[zx.N1]1!r+ǷelXtU}FpvP;W#Q/)3:UU;x:d+bTPp븺q ΂īAVAmAAt6Ke{i?b½ږ~!fNCCl-&@},AKpRZE Sg / i>b%"&$,ayӁBbXhu~W' .=#7f%F8!߫LB{c5v. 3:3 a0Y| غj)#,kc6i;Nb/#N/?Xl.42;N s*gdN'M ;~$20];1J-TCխ#xP`AgCr`<h"" NusH?:RD[N>'>],O6ϫ s?NeϜHQ_;|ld S`(O|G|Gv&(Av'?o-5ҍX^v«Mptނ+<"9MSy:Bv;czo(b{nteS jshQ(j1qH7tI/~:D6qDQt#Ĭ-B`)Uc–2d]?d3fBM*mo-6 z򀴿k(2kW)yLCп& E>l\ *A=QxW{]tVAN lsijeտ\W!$VGhhe`)QJCQYHE,&4A_np{7RXb^i؟4%Y"1h<k7%ൣg33Ǵ?"AkO-T U=gNRF&צ)ҽeg ~䘜Jin5E/o=[b# ]7J (U504 ]'cՐ3wmZGX {p=)Z/Ee&Sg;WqG:^ TP8MD1X4 $MɄ 5H?KFx+GqozlX/5w$NZf y{%O9b6;W>]m/gdKl<ۼi P)^]V$) :d1I 6X4*&O=3jfG٘gh0FC>{ILn Yd("fjb~YO=\:A,ԾYU: _knh =4DohsthBn.7"ƍ#[rQ(60yR?aù-'Pz{uc6}OLZ|ZҘWf"tq}Kx:j7#lS3alK$˖5]Y)$ gySTj1S@yu?7­05?[jc>ݢngm &@_^J26_!n٦{2DJ^s{nI?ssA;P8-z^>KIxE wp 2\uڛnKnag=S!Yv:gqkJ)#76-\ҩLpyD<֛dA2 #9-j2JiM@|{gqFfC [QM84cCo zΡF}:I>zSoppR[6vcjMa"^Mc;.ԓVd *s5Ml02 I`t_(}}tTk1xG3px5ZzY zO(By/ RЩGu@\C^ "{\ nJU [cjXu^{ %Vo곤wV' }Rs5i1}"HXךSw@*"l`Wi'JJ#@wcӺ 5LVd`ޗL%r7K]Vm|xg̮e_ddTr=û~ѓYO0*[9I)D<m%8zE.եz3+{"*V֯qe e̥K[Qݗ|Vt+hZ2O+-+wSN$22H@豲`J3{t>{[9x&/%cr^y%ܒA]1)H8mE>a]a՞tKIc,B^MQ I~E(Oe:]Ηwn-ٽzv[OsxlIvCGnjj QlYG2 bxHWk, U45U㞮B:SȢ)FF.+;E*hTN>ex͂'(ݗR%lYS ۴`<Ԗ lHbcEf ɓ1'} xIeps7A9z4Нw1*&et\\<<.5`|{G:@vj7IJgҨlެX/*k'2ŋ&3\+19kn)̬?uS ` 1.,|:'#[`vCŻN ?Nmz.4Nrx siCSkj`Yi1?iW`ީ[גEMs~"W}{C*w@3 Tآ92)`5HH!O5uQqm&}}CUH?dMe. Px M!>X hWjޘI~`mc[XukX` +-oRI/;Z'up%}GL9eL&PF ,-p؇3FtGR&zC,st4Uj122OLW>lK/cy{;*j)G#5:6+de,UaLJre:Qrݚۦ,2αkS+D+?xvϼj7aهK1m؝U7~ f (Ui0aλ -9jV3D bhz#ñƋg&#VgUF$ c+Ak4Z޼fB2%D+/F3"Ă9h]Ϙ]*IJՑ% <HŸ `L/N)ZSflњT,eRbZQlp( C7>܀頖mBß%90{X\lt0t{LMv`c0g:Y!f6]rftlx{{=[jWQAK1{LԎt W,˙?va;`wƙ53]"l}f$܉pqs+bz i{2R&s"5VnY >Jay|S,dc}7?Yb"DTk7﹅´9ci;Vm9${b5GHƦA./ )nR"&-0[-nINe[P:Gʚ\m61@0bj8k2|M4\lI`?p|{dL(q\f̸.a{%~VY lBhMxdɒN~rWp$ű+e!М^,>!V-a(yd·us29ehaYDk>\caNxn1W^NXE'#ͶGD_^(JL^(M4{$_^ߖrSS*5C\, gU?g+B騗)lr4lNOLOZEs%xc;lN׫wz UKg#_3R"B8b#aӃE0+s M* L>NNzVV>rZ&i0MS$k&W$x/-aoZyJbZ 1SMW% - 16X#ZyS os} (ee.r10ž _FvEѥ>ܲ&y%`;n%^X)ɼBzcWltYk}ͯM.r,/?x@ZjlԹ[/Wq큰bWNR!2.4JmzקoPWY([D^Y`'L߆Q#e'۫,c|#%hFY!~Z1$AYÕ?219\t$[ `L(>Po[DQK>%o~"lIE䕸Vݩ*fՠI)煦^hUOZަF8j7\o'c9=繏}"4f{Ci>Sf/s*z`G_,Ƈ?J+u& HģimA]N^^)Ot7m>l.^}?6Kįq\_.H`,4d @En~KJߨD 9]o_]Xg>dyJHhA"y܀ry8+{RW6 URLX.kMg ?erů-Uٶg^_.JQLޏo4yeqwSϞ|XQ,_& .SEI}V׾dfҕNr.Wm?el+ncY7{{KT$S[Y¿kĆ.m)l4d¼\פ, fr=5Ιrg8Ԥ|o:^MKoaY s$L}W*IG:\R=)6^?n'v*/AJձTCYMNYV5e¦p^>]s1Uٿ7?3?2DeZJJT?~??O???6C·UWo7B*{

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分别有什么风格和特点
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分别有什么风格和特点

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分别有什么风格和特点
龙门石窟Longmen Grottos位于洛阳市区南面12公里处,是与大同云岗石窟、敦煌千佛洞石窟齐名的我国三大石窟之一.
龙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这里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现“伊阙”,自古以来,已成为游龙门的第一景观.唐诗人白居易曾说过:“洛阳四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4年)前后,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后来,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1000多米,现存石窟1300多个,佛洞、佛龛2345个,佛塔50多座,佛像10万多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这些都体现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高的艺术造诣.其中以宾阳中洞
、奉先寺和古阳洞最具有代表性.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位于洛阳市东南,分布于伊水两岸的崖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年间,先后营造400多年.现存窟龛2300多个,雕像10万余尊,是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典范之作
魏窟——公元495年魏宗室丘慧成开始在龙门山开凿古阳洞,500--523年魏宣武帝、魏孝明帝连续开凿宾阳洞的北中南三个大石窟,石阳洞和宾阳洞的修建共费人工80万以上,还开凿了药方洞和东魏时开凿的莲花洞等石窟.北朝石窟都在龙门山,古阳洞自慧成至东魏末50多年的营造,表现出列多的中国艺术形式,大佛姿态也由云岗石窟的雄健可畏转变为龙门石窟的温和可亲.以宾阳中洞主佛为代表的佛像,人物面部含着微笑,龙门石窟比云岗石窟表现出更多的中国艺术佛像.
唐窟——最盛期是唐朝,占石窟总数的60%以上,武则天执政时期开凿的石窟占唐代石窟的多数,与她长期有洛阳有关.奉先寺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唐窟,二菩萨70尺,迦叶、阿难、金刚、神王各高50尺(唐代长度).规模之大,在龙门石窟中称第一,先后用了四年时间,武则天自己出钱二万贯.
龙门二十品是珍贵的魏碑体书法艺术的精品.代表了魏碑体,字形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隶书向楷体过渡中的一种字体,有十九品在古阳洞内.
宾阳洞有三窟,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公元386~512年)的代表性作品.这个洞窟前后用了24年才建成,是开凿时间最长的一个洞窟.洞内有11尊大佛像.洞窟正壁刻主像释迦牟尼,左右二边有弟子、菩萨侍立,佛和菩萨面相清瘦,目大颈平,衣锦纹理周密刻划,有明显西域艺术痕迹.窟顶雕有飞天,挺健飘逸.据说,洞口两壁上还有一幅浮雕"帝后礼佛图",造型别致,构图美妙,后被盗凿,现置于美国纽约博物馆.而洞口唐宰相书法家褚遂良书碑铭,很值得一览.
万佛洞在宾阳洞南边,洞中刻像丰富,南北石壁上刻满了小佛像,很多佛像仅一寸,或几厘米高,计有1500多尊.正壁菩萨佛像端坐于束腰八角莲花座上.束腰处有四力士,肩托仰莲.后壁刻有莲花54枝,每枝花上坐着一菩萨或供养人,壁顶上浮雕伎乐人,个个婀娜多姿,形象逼真.沿口南壁上还有一座观音菩萨像,手提净瓶举尘尾,体态圆润丰满,姿势优美,十分传神.
奉先寺是龙门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个石窟,据碑文记载,此窟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历时三年.洞中佛像明显体现了唐代佛像艺术特点,面形丰肥、两耳下垂,形态圆满、安详、温存、亲切,极为动人.石窟正中卢舍那佛坐像为龙门石窟最大佛像,身高17.14米,头高4米,耳朵长1.9米,造型丰满,仪表堂皇,衣纹流畅,具有高度的艺术感染力.卢舍那佛像两边还有二弟子迦叶和阿难,形态温顺虔诚,二菩萨和善开朗.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传说卢舍那大佛的脸是根据武则天的面容建造的.
金刚力士雕像比卢舍那佛像旁的力士像更加动人,是龙门石窟中的珍品,1953年清理洞窟积土时,在极南洞附近发现的,是被盗凿而未能运走遗留下的.只见金刚力士两眼暴突,怒视前方,二手握拳,胸上、手、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整座雕像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
古阳洞是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一座,也是北魏时期的另一代表洞窟.古阳洞中有很多佛龛造像,这些佛龛造像多有题记,记录了当时造像者的姓名,造像年月及缘由,这些都是研究北魏书法和雕刻艺术的珍贵资料.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大部分集中在这里.“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字体端正大方,气势刚健有力,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还有一个药方洞,刻有140个药方,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在别的地方也有发现,这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
龙门石窟还保留有大量的宗教、美术、书法、音乐、服饰、医药、建筑和中外交通等方面的实物史料.因此,它又是一座大型的石刻艺术博物馆.
●文化遗产价值: 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
龙门石窟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窟内造像雕刻精湛,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它以自身系统、独到的雕塑艺术语言,揭示了雕塑艺术创作的各种规律和法则.在它之前的石窟艺术均较多地保留了犍陀罗和秣菟罗艺术的成分,而龙门石窟则远承印度石窟艺术,近继云冈石窟风范,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深厚的汉族历史文化相融合开凿而成.所以龙门石窟的造像艺术一开始就融入了对本民族审美意识和形式的悟性与强烈追求,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世俗化的趋势,堪称展现中国石窟艺术变革的“里程碑”.
皇家风范
龙门石窟是北魏、唐代皇家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皇室贵族拥有雄厚的人力、物力条件,他们所主持开凿的石窟必然规模庞大,富丽堂皇,汇集当时石窟艺术的精华,因而龙门石窟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这些洞窟的开凿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浓厚的国家宗教色彩,所以龙门石窟的兴衰,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一些政治风云的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
龙门二十品
“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所谓“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龙门二十品”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魏碑”体的代表,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位于昆明市西山风景区终端,北起三清阁,南至达天阁,是云南最大、最精美的道教石窟.“龙门胜景”以“奇、绝、险、幽”为特色, 雄居昆明西山众多的名胜之首,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到昆明的游客都要去游览.故有“不耍西山等于不到昆明,不到龙门只是白跑一趟西 山”之说.
沿三清阁、孝牛泉后的石阶而上, 就到了“豁然开朗处”, 这里叫“凤凰岩”,凤凰岩上凿有一上一下两个石室,下面的石室有石桌,正壁 嵌有“题滇池饯别图”等诗碑六方,刻有彩凤印图,祥云缭绕,彩凤飞舞,工艺精湛细密,形象优美生动.石室内外另有“云海”、“石林”、“揽 海处”、“一径飞红雨,千林散绿荫”等摩崖石刻及联语.清代乾隆年间,吴清来道士为修炼苦行,方便众生,用了14年的时间凿通了从三清阁到石 室,又从石室到“慈云洞”这两段石道.并就洞凿室,在岩石上雕刻了送子观音、香炉、佛台及骑龙驭虎的神像等,有联云: "凿石现普陀,将五百里滇池,都归佛海;援人登彼岸,愿一千只圣手,尽化慈航.” "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 "洞外云抒霞卷,海中日往月来.”
由慈云洞顺着绝壁上的顺道向南行约40米,便到了“龙门”龙门是杨汝兰、杨际泰父子组织70多户石工,花了22年才完成的,是整个龙门石窟 之精粹所在.在入口处有一圆柱石坊,上书“龙门”二字,并刻有“元宝”,据说能保佑人发财发达,吉祥如意,所以游人都喜欢用手摸一下.入门有 一石栏转护的半圆形小月台,站在月台眺望,人见上迎天风,下临绝壁,五百里滇池烟波浩渺,云蒸霞蔚.湖面白帆点点,鸥飞燕舞.远处青山如 黛,白云悠悠,绿树白房,平畴沃野如诗如画,令人飘飘欲仙.转身回顾石室,正门顶端刻有“达天阁”三字,两边侧门顶刻有“名山”“石室” "天临海镜”字样,中柱题有联云: 举步维艰,要把脚跟站稳; 置身霄汉,更宜心境放平.
在石室门口雕有香炉供奉,正中雕魁星,是道教尊为主宰文章之神,又叫文曲星;北雕文昌帝君,为主宰功名和禄位之神;南雕关圣帝君(关 羽),为主宰伏魔降妖的武功之神.两壁下刻有神骏奔驰图,天棚上刻着祥云缭绕,仙鹤双飞.一株蟠桃碧叶红果,栩栩如生.龙门的整个工程都 是在一块天然岩石上精雕细刻而成的,构思奇巧,工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但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魁星手上的笔尖是另外安上去的.相传, 有一位参加雕凿石室工程的师傅,婚姻不幸,后来参加凿龙门,与伙伴们辛苦了十余年,在最后刻魁星手中的朱笔时,不慎将笔尖凿断,使本来很 完美的一件艺术品留下了缺憾.他伤心至极,纵身跳下龙门.他献身艺术的动人故事,与石窟一道流芳千古,为后代所传颂.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程则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亘约1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最大者达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窟中菩萨、力士、飞天形象生动活泼,塔柱上的雕刻精致细腻,上承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现实主义艺术的精华,下开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义色彩之先河,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龙门石窟并称“中国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闻名的石雕艺术宝库之一.现存主要洞窟四十五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尊,为我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大同市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由此而形成的“云冈模式”成为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转折点.敦煌莫高窟、龙门石窟中的北魏时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云冈石窟的影响.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石窟历史
据文献记载,北魏和平年间(公元460年至471年)由著名和尚昙曜主持,在京城西郊武州塞,开凿石窟五所,现编号第十六窟至第二十窟,就是当时开凿最早的所谓“昙曜五窟”.其他主要洞窟,也大多完成于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前,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的历史.
云冈石窟历史久远,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雕刻精细,被誉为中国美术史上的奇迹.石窟群中,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各种人物形象,如佛、菩萨、弟子和护法诸天等;有风格古朴,形制多样的仿木构建筑物;有主题突出,刀法娴熟熟的佛传浮雕;有构图繁富,优美精致的装饰纹样;还有我国古代乐器雕刻如箜篌、排萧、筚篥和琵琶等,丰富多彩,琳琅满目.
在雕造技艺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代雕刻艺术的优秀传统,又吸取和融合了健陀罗艺术的有益成份,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品,在我国雕塑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页.云冈石窟不但是今天了解和研究我国古代历史、雕刻、建筑、音乐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重要形象资料,也是追溯古代中西文化交流和人民友好往来的实物佐证.
一千五百年来,云冈石窟由于受到风化、水蚀和地震的影响毁损较为严重,解放前也遭到人为破环,据不完全统计,被盗往海外的佛头、佛像竟达一千四百多个,斧凿遗痕,至今犹在.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对云冈石窟多次进行了大规模地维修工程,使古老的艺术宝库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如今,云冈石窟已成为国内各界人士参观游览的重要场所也是国际友人倾慕和向往的旅游胜地.
●分窟介绍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一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两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我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个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总结
纵观群佛,在这绵延一公里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几米,小至几公分的石雕,巨石横亘,石雕满目,蔚为大观.他们的形态,神采动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击鼓或敲钟,或手捧短笛或载歌载舞,或怀抱琵琶,面向游人.这些佛像,飞天,供养人面目、身上、衣纹上,都留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这些佛像与乐伎刻像,还明显地流露着波斯色彩.这是我国古代人民与其它国家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云冈石窟,是在我国传统雕刻艺术的基础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罗艺术及波斯艺术的精华所进行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

云冈石窟造像艺术表明,尽管它的“粉本”来自键陀罗,甚至还有希腊、波斯的影响,但它毕竟是北魏艺术家的再创造。 以壮观的石刻出名
龙门石窟隋唐的制作,造像躯干颀长,形貌映丽。含睇若笑,温雅敦厚,具有东方民族的气质。它显示出独特的意义,中国石窟造像逐渐脱离印度母体而独自发育成长。这种“龙门”风格东传至朝鲜、日本,成为东方佛教艺术的一个系统。
云冈石窟http://ourtour.com...

全部展开

云冈石窟造像艺术表明,尽管它的“粉本”来自键陀罗,甚至还有希腊、波斯的影响,但它毕竟是北魏艺术家的再创造。 以壮观的石刻出名
龙门石窟隋唐的制作,造像躯干颀长,形貌映丽。含睇若笑,温雅敦厚,具有东方民族的气质。它显示出独特的意义,中国石窟造像逐渐脱离印度母体而独自发育成长。这种“龙门”风格东传至朝鲜、日本,成为东方佛教艺术的一个系统。
云冈石窟http://ourtour.com.cn/txdestination/scenery_c-id_1581.html
龙门石窟
http://ourtour.com.cn/txdestination/scenery_c-id_662.html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