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春秋时期的成语吗?吕氏春秋的也行.急用!最好能有典故或启示。就要开学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7 21:34:08
有春秋时期的成语吗?吕氏春秋的也行.急用!最好能有典故或启示。就要开学了~~
x}n+Kݯg骮vQO'6 (΃&R)Q$J mQ|/x#{nNݒ̈;??z/r^k4 /]zS)y~/fp1Ӟ)F0ɡSϱuӿ %f:_wBy໳!~]b|1At53L.FwwMS锗B{X&x+ŜɻYr1Aw|ҖqsmM-A01>12}|5wVLҿ86-mî^-9|kG/sο_v{^>ny1,*J߬b"1K,z_.㩵p+ւޝLu$_ |9<x b1o?X)sqe\>,$Uۋic1*_\ _Ma7!1SaʷYׁ4ISiasMH˳/ó5oŊQL[sqN C&]3k\$~ټ7ח.dWoh2Sh'.< ӂXK zPLy';3S{x |sݝ.k.bg{n!?s{ptZ mwO๹<(Wsx+UP!؉cO齘=j9?-sWՙdt@~ʂ5_Y`)Ʀl95hMOɩ>Ei-x|OTbZ%HIfy vPo5~1lE&P?+'5 ^w- 9ǻ~SxmM@ݧ5M Wv3ͶdzD۸y10;V}ZV/5"y1<ԕ,aEMLD[^"CsOc_V2?>uze.Mbt=26QnY G~ :/O 70^ߐѣA0i?`:N ޤh T:[3XESGbBZ:"F9Ҥ&˗8C|zbl[kpRT8&@ f35}3\pC"՚w<>kǡ,=wzJ|O~ @ /p`^,O7A0orAnZPWLĀDf+0F8O)IS?xZ>sU;VFpsB!;K%a(,e Y{qW˶,{~}EbD#ݾMln9LݹNU4&ӯb[)N 5:jb^s۝f>B*i\V2OE$ꤓ[vLnٲr3>^{8arҼL%WNk)aXi*_ueut{vK.*!oiZ ~Yoa>l1i/cC hEwd.;%$I^|baYeye3:E\,Biyxe3"ʦM (%`|_o?i0/TlN[պ`bNy1?Bf ?*OQLm=yhzINRk50\?C׫04!9!`cSab/`ÔO>Akǁ58{ 5 _[_GA~ ^0+6fB By͝*x:hC)}pd.˱cyu^6 M!mkd~нO[p{AtR}Q@ǟzFmNRϺ<<2á3?ne^S$Sa4tLyVc:= ^wenŔ"$Lwo8L>o0ѸMbS5^ef]=z $V@F1k(k&I`Hm2xakD):RnuGЈZ1C& ^ ?l uk*)Wp c/]OR6kTXwvX z_/ѡ?־].'_lt~vwLBY^H [{`3'umv'4e&9ČatdBiv34䞦fU/Vˌ͟ce{ /\{Cj4d%}؎a.!&ٵ@8's^^'ZƆŴw֩&kWHwhV'Cӓ saR\Uw,4S6\)w,VTk,Кҵ~F@%$ }#y83s P!~X͇F][&ĿRU诿X'vzg,HU-Hgu n܇>vT_|!  V CY1:$yWP  mu  HIݢF~1A1چݪ_]9fCtUPV|^pNC=˧PʒwmC6mcźoT??VPR? k |mO@J'7VC4C}^Q&BvUı[yWFȷϊ#O $dHwIt?-oJV"bIqBWLLȀoWMDY7Yk*'"?}~]2F*:xoVRD~B[MQ_XQQ"SSD]UVJ}(dg%8Z^' kJ,bbYawJ-7-o[H U%A]dSVe."ߨ8 p޷u~p9Zͮ}V!K?cZ*2dVhUuՋTYog8gl@c E4d4:B3?RQX5$l1},pk>m(W YpCPYY #OCWz٪IIz;j$ܻˁHWꥻUmA4i7!XEdĔ pL#ܭWbJcr m2S{cמ|$_}A{CDl2=rD\bSV)Di찝&} ]ĴF41tyM枩m'L3^n۟4_69@FEPdp[% ⓝŷ6bƂg7B~xd557̂~Q"PFɘaos*qQEqr&YA{΄r o-gj %U:.͌CW;}RrJabF8m^?O'2R{ݹ׼W;P?g\ca٫4d6/T5]#ȳH](F2{؃Yft(j}?G{@FI!Ssi8+a;KxF܁xg,!]fxHo)tܜ,sb" >392o+\kr V6"P $cޱtF]zˤ6M+E[Ru`L浳fkjJӰ&T2%.'~DIYxH4?/w\UDR[ v]7mdۭ((ա`oi7iI9w/,#Ư뗘D7V{%1Vvzo%j`٦&L5 '̝m).2OX0kIzQ('nkҊC^-j(5KX0= @%;~a93c*l- #,A)TTPv&X֓?GY&\!†Jy(,ugsfXy#`д?lmhy;Ȉ= ۽ %\y$<1]gGԯ~/c1xa+V4aRҸTHQfkjL3hf@5|i#o<6vˍ(>"3z^-X ;Wlk.3+ faN#J]mymcMř`BqXlN? gBE#I) T GT.[{״Xu(4{@u}<<,I3e:-ha@djŽB55;h(BDSy MPh@=#DNr3lD ~J6١+"R[wQ#emHpYeDD.IRr #{LYg4 6 ٰj+LKv :V3mSցRZ`xEQ/)W6r|%WeSy7#y*+A a>=$e/q!bЦ"" ȕf@6S ^(kCta${[TlXM"}b{V}Rf.y~ 3 [Eq! bTn\ bwsOp$r%8\-?I2.f=*wg@Z/ibH#i;mW6&9ΩKIm`@b X̋Hkjȡ e6 KR\sE5< ?h ^옭roJ'.i6;bqQc {'|&SkܥCoU&j*j ~wU.՗u{ eE5I3 y`?}\"Jû=]lcǤF⪽Psz3-w>ц5b v똭Y% (< ,pTLzAf\.vNYJd}h eWJfYdAwWIn(dFL6# ͺ؋v Ա)$Xm@`̤ gg'IX|6%/ l3 N|W܂!M! S^Z2jzf΋]r$ .͔9iIDI0^W4HHtX}@ۼ&i"-dCo5DGT#sLkHQ[J!u~[vZ)gװ' o&F%mRiE4kՕ(T"Ex[e{Y_}\Ք8؝9J"0VOt׊fΩ m(}-Lh,Huhm[j`5f%}RA[A02j\i,Sbm׶=Wx¬qkb޽LʼnHPnj.2fq\WB ^Q""F~eqe NYf@%1Au+]pydaVS!j5 C:fѻE4HňPy^C$y-WFB (ixfj -.ŲBd;XL\|?eV(umP8>YCQڒ?u ߭̍],URẐU"k3/WDF}E藎?=v_۴do [p;P^/$fO}%CEP{.-*?̌ؽ1F o/nW^K\h;*W/bɱ#= b ~+E0@c'F,Eҥc/ɠF(ς b&. ~BG W+Xy֠ww0"SPJ`+`1ajǍwLnFEPtOt S~YK;foWu뚧Ter!uV7,)lkm@uӹ"47?{49p鶢,upLݒ;}1Bw z1[1wPK=+OAѲُo1Y[jkHs䌤K2M$sٚ$IOLJgJMÊzwÀ Pָ̕M<ԊƧPP1l_ImtѹVEv1VF6b{H%ْ~'\сoY%&Ao j5B쿃. rbTӺ%QZ0Wxc}QnjVFlELrw gXU#lYl&GO 0=0L'hVÌw<]NHu6hQ\Sp)VSĈ]uPM!~e+zk ϽJ[让8yg+{)m{ V'|rB 3ŋ9`_};vG}/7Yc5=nB'iF` BS= WGl.Sr"՞ZC &xy"ap!PTfe! GYmMt^ќG[+@Q ٸ`Z0U'E1sDF.XImr;;[Q}D$,J>3_Bg|D.<')xy {a/QOj&E&S߶.׬&z2QzDLKM)H758ɱ[%Ugaowwk5C%knO\R}|=YV1%._OłN-$QZ AD\TjwϠ\ (9%1T^q~ą'Mi q$t *s}ӭ;͢uKvU᭨|"p(IEYhBKD1bMV(AbSFXMbx:8̫@y5Tq1(r[OQO>SC8tf/6.cGXJt11;<k: @N4=Z>q?kQczhkN6ˆ=iaN!1KY0o@Mt9~!.O>ᐛD͛z%]ܓc9, q!z !ZjW)2FXw'2hqWnǦĎ^ǂxdO0EH@=^FX3:%cV%ܾ(e̅e3o탠cZ3Ɏ٫ 4=ж2R$Ժc^-c[=@%(r].(GA>3cFLm,! 4g_qvT9f5 ӄ// @CcgMOj6]Ј puM*gg+)y3{RdV23Gx:~q揟u^G~hvL]!Ϗ#?m6Wڥј﫴8zVoyʊۺƐ6 &q &b[S!X YL!l N.Hl%pQIsD[By杔ję&/~i/94㨥ig褵3'{-yx =xŷNz0x٠0%<=6mnFɋ«ƥ.DЬmxX(NJAй)Ȇ "B/I_>t0՟JoxN:ZKn$:-u}ZY S^`kbٶE}eLY%/ d#v}w{ l+<$Y[!E\40~aӳ]|b;0#]Hm6[kϪ--µ'r$=VUUV39^E51f$3bq( 3*pm\GivD}](c{XbE2Z S]^Igc ]/$H.o)vE#t[y#? ٗ&1Sʑ@`1-assၽ(~ح1ח@N' AzZe fP =#M.V2m O,6eH;+}vlR۫U"#_=l.1VyV2#j=0 OX(cT_4-ϴLZQ=cn^:537 KyX@=C}9Syf؄/YJ_;ӻ1[ѥp|&4/Vd;SlU٥9R ayEu+23KiFϘiFÛkdYً"H,\e.x4?1bzԝyW[L,)kF`۶%P@]dǦ!mAN|b֋ Lg3W-[S`fګmk5( r!=[6r .lƂs=lUX415)g B.as+RRIh=$!`)^3%u% k1oC*&6 ,>Hƿ9Lzڎ-0"6Ϋjُ9w^('{̠2ri*vF,cm=$'|;5L.ou )LEN[4[1eYbպZرf*N^ݎo+ +2V-ôYO ɍ#r߫k/tٟ\e*硂yg{vA W [_9ؤo4je]Č7'>Vh'7a8a 1Ē6c#( ܹފ%~=l2L3setF}{!.˜pPiT~Eu+mWߍiuIb~cQ ;hލo"ŷ@#xu8T_y%8 6v\Th1Vįd2}m3n>l8L8mt2uu]kЭ1iBR{zj|?ԋ6YowxQGg͍4^ ,㏦KKXxI^0 #Qэ(2(FӃKobawՊ}w. `KEЦe.QN-:9sU *OfΞD2O$@{YZYHĵ} ˒!׏&`;%)(P58U?H#M-3!$MG)6ᤶ@M,z3? {ѯDIo"t@eo?u2)+/ajܽPJ*;& +a˦SsM{hzM=e;JL"jv>bդ~.,\+;[fw iIٲqNs6W f}h1vxZv ĥPGDC뽰]SqRnY ;\a&5lU}e!NٝFtބ8&C6Ô XVvR^+cI0;JP,cMwOX>1^Q]-҉bFs"GD%ܟl-8",H4HgM=UiGQFo~ۿ :b8_>=?0?0?0G'R?ae>%L2"))kKQ5^6f/~ĀJn?-Δw-Vū FK{2_kwfo_Y̎/s/+OHmgˎ?_Rj*z(kO]L;$ Os]$!^1c'=l/اt>¹yB`]Z'n% Xx9ݹyYtؼlK4?WD1"?) c%JJV,Ǝ`=uv'fB`ޭ7ks'59ޞ@Ž7V&̓<

有春秋时期的成语吗?吕氏春秋的也行.急用!最好能有典故或启示。就要开学了~~
有春秋时期的成语吗?
吕氏春秋的也行.急用!
最好能有典故或启示。就要开学了~~

有春秋时期的成语吗?吕氏春秋的也行.急用!最好能有典故或启示。就要开学了~~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邯郸学步

道听途说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非常稀奇,便告诉给艾子。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块肉,那块肉长有三十丈,宽有十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样长的肉吗?”毛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二十丈。”...

全部展开

道听途说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非常稀奇,便告诉给艾子。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块肉,那块肉长有三十丈,宽有十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样长的肉吗?”毛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长了。”艾子说:“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成语“道听途说”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的。这一成语比喻在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言论或传闻,再去传给别人。
回答者:诚信信诚 - 总监 九级 3-26 11:45
呆若木鸡
纪渻子是春秋时训练斗鸡的行家,由于他的名声太响亮了,于是齐王也把他找来训练斗鸡。
十天之后,齐王问他:「斗鸡现在训练得怎样了?」纪渻子回答说:「鸡的性情高傲,时候还不到。」十天后齐王又来问他:「这回斗鸡该训练好了吧?」纪渻子回答说:「还没有,它现在还不能沉住气呢。」一个月后齐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可是纪渻子还是摇头说不行。又过了十天后,纪渻子告诉齐王斗鸡训练好了,那只斗鸡非常厉害,别的鸡一见到它就吓得像木头一样呆住,可见它真是天下无敌的斗鸡!
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据《战国策·赵策一》记载,春秋末年,晋国的大权落到智、赵、魏、韩四卿手中,晋定公实际上成了傀儡(kuǐ lěi)。公元前458年(已进战国时期),晋定公派使者去请求齐、鲁两国出兵讨伐四卿。四卿得到消息后,联合出兵攻打晋定公。定公无力抵抗,只好被迫出逃,结果病死在路上。
定公死后,宗室姬骄被立为国君,史称晋哀公。智卿智伯独揽了朝政大权,成为晋国最大的卿。其他三卿赵襄子、魏桓子和韩康子都不敢和他抗衡。智伯分别向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了土地。当他要求赵襄子割地时,遭到了严厉拒绝。智伯非常恼怒,立即派人传令给魏桓子和韩康子,要他们出兵和自己一起去攻打赵襄子。
赵襄子估计智伯会攻打他,忙找谋臣张孟谈商量。张孟谈建议到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去抵抗。到了晋阳,赵襄子发现能够打仗的武器很少。张孟谈劝道:“这里的围墙是用一丈多高的楛(hù)木做的,殿柱是用铜铸的,这些都是制造武器的好材料。”智伯率魏、韩两家攻打晋阳,由于魏、韩不愿为智伯卖命,智伯无法取胜。
晋阳被被智伯水淹,围困了整整三年,由于地面积水,老百姓都在树上搭起棚子来居住,城里粮食也快要吃完,很多人冻饿成病,军心也开始动摇了。一天,张孟谈面见赵襄子,说:“魏、韩两家是被迫的,我准备去向他们说明利害,动员他们反戈联赵,共同消灭智伯。”赵襄子听了非常高兴,连连拱手表示感谢。
当天夜晚,张孟谈潜入魏、韩营中,说服了魏桓子和韩康子,决定三家联合起来消灭智伯,事成之后平分智氏之领地。到了约定的那一天,赵、魏、韩三家联合进攻,杀得智军四散逃窜,智伯被擒。从此,晋国成了赵、魏、韩三家鼎立的局面。
一天,张孟谈向赵襄子告别。赵襄子急忙挽留。张孟谈说:“你想的是报答我的功劳,我想的是治国的道理,正因为我的功劳大,名声甚至还会超过你,所以才决心离开。在历史上从来没有君臣权势相同而永远和好相处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请你让我走吧。”赵襄子只好惋惜地答应了。张孟谈辞去官职,退还封地,隐居到负亲丘去,在那里平安地度过了自己的晚年。
后人将“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改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成语,提醒人们记住过去的教训,以作后来的借鉴。
战国时代,魏国老是受到秦国的侵略。魏国的安厘王即位后,秦国加紧了进攻,魏国连连战败。安厘王元年,秦国进攻魏国,魏国失去了两个城镇;第二年,魏国又失去了三个城镇,不仅如此,秦国的军队当时还直逼魏国的都城,形势十分危急。韩国派兵来救,但也被秦军打败。魏国没有办法,只得割让了土地,才算了结了战争;可是到了第三年,秦国又发动进攻,强占了魏国的两个城镇,并杀死了数万人。第四年,秦国更把魏、韩、赵三国的军队,一起打得大败,杀死兵士十五万人;魏国的大将芒卯也因此失踪。
魏国军队的接连败北,使安厘王坐卧不安。此时,魏国军队的另一位大将段干子也十分恐惧,为了苟安,便向安厘王建议,把南阳割给秦国,请求罢兵议和,安厘王本来就对秦军的进攻十分害怕,以为割让土地就可以求得太平,便照着段干子的话做了。
当时有个叫苏代的,是一贯主张"合纵抗秦"的苏秦的弟弟,他也极力主张各诸侯国联合起来抵抗秦国。苏代得知魏国割地求和的事后,就对安厘王说:"侵略者贪得无厌,你这样用领土、主权,想换取和平,是办不到的,只要你国土还在,就无法满足侵略者的欲望。这好比抱着柴草去救火,柴草一把一把地投入火中,火怎么能扑灭呢?柴草一天不烧完,火是一天不会熄灭的。"但是,安厘王不肯听从苏代的话,仍然一味屈膝求和,这样过了没多少年,魏国终于被秦国灭亡。
毛遂自荐:在战国的时候,有权有钱的人很喜欢供养一些有才能的人,以增强自己的势力,在有事、需要有人出意见的时候,就让他们策划谋略,替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人被称做食客,也叫门下客。
赵国的宰相平原君势力庞大,家中养了几千名食客。其中有位叫毛遂的食客,待了三年,都没有什么别的贡献,平原君虽然觉得很奇怪,却也没有埋怨,任由他在家中吃住。
后来,赵国的国都邯郸被秦军包围,情势非常危急。于是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劝说楚王和赵国合作,共同出兵对抗秦国。平原君回家后,准备从食客中选出二十个文武全才的人一同前往,可是选来选去只有十九人合格,还差一个人。平原君正伤脑筋,毛遂突然走上前对平原君说:“我是最适合的人选,愿意跟从公子前往。”平原君说:“有才能的人在人群中,就好象一把锋利的锥子放在袋子里,立刻就会穿破袋子,显露锋芒。而你在我这三年,却没有杰出的表现,我看你还是留下吧!”毛遂回答:“我是现在才要进入袋子里,不然我这把锥子早就穿破袋子,显露出它的锋利,而且连锥柄都要穿出袋子了。”平原君心想,反正一时之间也找不到适合的人选,于是平原君就带着毛遂等二十人赶往楚国。
见到楚王,平原君说明了局势和利害得失,费尽口舌,却都无法说服楚王,同行的十九名食客也没有办法、想不出好点子。正当大家不知到该怎么办才好,毛遂这时候手按宝剑,走到楚王前面说:“大王的性命现在掌握在我的手中!楚国有几百万精兵,然而在上次的战役中却被秦国几万人的军队打败,夺去了许多城池与土地,连我们赵国都替你们感到羞愤。赵国提议两国联合抗秦,是在替你们楚国报仇。”楚王听了觉得毛遂说得有理,再加上毛遂拿着宝剑威胁,就同意结盟,订下和约。并立刻发兵支持赵国,解了邯郸之围。
从此,平原君不敢再小看毛遂,而把他当作上宾招持。
买椟还珠
春秋时代,楚国有一个商人,专门卖珠宝的,有一次他到齐国去兜售珠宝,为了生意
好,珠宝畅销起见,特地用名贵的木料,造成许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装饰得非常精致美
观,使盒子会发出一种香味,然后把珠宝装在盒子里面。
有一个郑国人,看见装宝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观,问明了价钱后,就买了一个,打开盒
子,把里面的宝物拿出来,退还给珠宝商。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是,在他即位以后,却沈迷于酒色,
不管国家大事,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而把宜切正事都交给大臣去办理,自己则不闻不问。因
此,政治不上轨道,官吏们贪污失职,再加上各国的诸侯也都趁机来侵犯,使得齐国濒临灭
亡的边缘。
虽然,齐国的一些爱国之人都很担心,但是,却都因为畏惧齐王,所以没有人赶出来劝
谏。
其实齐威王室一个很聪明的人他很喜欢说些隐语,来表现自己的智慧,虽然他不喜欢听
别人的劝告,但如果劝告得法的话,他还是会接受的。淳于髡知道这点后,便想了一个计
策,准备找个机会来劝告齐威王。
有一天,淳于髡见到了齐威王,就对他说:“大王,为陈有一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其
国有汁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他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生名叫,
只是毫无目的的蜷夫着,大王您猜,这是一只什么鸟呢?”
齐威王本是一个聪明人,亦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向那只大鸟一样,身为一国
之尊,却毫无作为,只知道享乐。而他时再也不是一个昏庸的君王,于是沈吟了一会儿之后
便毅然的决定要改过,振作起来,做一番轰轰烈烈的是,因此他对淳于髡说:
“嗯,这一只大鸟,你不知道,它不飞则已,亦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
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
从此齐威王不在沈迷于饮酒作乐,而开始整顿国正。首先他召见全国的官吏,尽忠负责
的,就给予奖励;而那些腐败无能的,则加以惩罚。结果全国上下,很快就振作起来,到处
充满蓬勃的朝气。
另一方面他也着手整顿军事,强大武力,奠定国家的威望。各国诸侯听到这个消息以后
都很震惊,不但不敢再来侵犯,甚至还把原先侵占的土地,都归还给齐国。
齐威王的这一番作为,真可谓是“一鸣惊人”呀!
所以后来的人便把“一鸣惊人”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一个人如有不平凡的才能,只要他能
好好的运用,一旦发挥出来,往往有惊人的作为。
狐假虎威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
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
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
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突然说话了:
‘哼!你不要以为自己是百兽之王,便敢将我吞食掉;你要知道,天地已经命令我为王中之
王,无论谁吃了我,都将遭到天地极严厉的制裁与惩罚。’老虎听了狐狸的话,半信半疑,
可是,当它斜过头去,看到狐狸那副傲慢镇定的样子,心里不觉一惊。原先那股嚣张的气焰
和盛气凌人的态势,竟不知何时已经消失了大半。虽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为是百
兽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兽见了我都会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来统治我们的!
这时,狐狸见老虎迟疑着不敢吃它,知道他对自己的那一番说词已经有几分相信了,于
是便更加神气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后指着老虎的鼻子说:‘怎么,难道你不相信我说的话
吗?那么你现在就跟我来,走在我后面,看看所有野兽见了我,是不是都吓的魂不附体,抱
头鼠窜。’老虎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照着去做了。
于是,狐狸就大模大样的在前面开路,而老虎则小心翼翼的在后面跟着。他们走没多
久,就隐约看见森林的深处,有许多小动物正在那儿争相觅食,但是当它们发现走在狐狸后
面的老虎时,不禁大惊失色,狂奔四散。
这时,狐狸很得意的掉过头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这种情形,不禁也有一些心惊胆战,
但他并不知到野兽怕的是自己,而以为他们真是怕狐狸呢!
狡之计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势完全是因为假借老虎,才能平着一时有利的形势去威
胁群兽而那可怜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还不自知呢!
因此,北方人民之所以畏惧昭奚恤,完全是因为大王的兵全掌握在他的手里,那也就是
说,他们畏惧的其实是大王的权势呀!”
从上面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知道,凡是藉着权威的势力欺压别人,或藉着职务上的权力
作威作福的,都可以用“狐假虎威”来形容。
上下其手
春秋楚襄王二十六年。楚国出兵侵略郑国。以当时楚国那么强大,弱小的郑国,实在没
有能力抵抗的,结果,郑国遭遇到战败的厄运,连郑王颉也被楚将穿封戌俘虏了。战事结束
后,楚军中有楚王弟公子围,想冒认俘获郑颉的功劳,说郑王颉是由他俘获的,于是穿封戌
和公子围二人便发生争执,彼此都不肯让步,一时没有办法解决得来。后来,他们便请伯犁
作公正人,判定这是谁的功劳。
伯州犁的解纷办法本是很公正的,他主张要知道这是谁的功劳,最好是问问被俘的郑
王。于是命人带了郑王颉来,伯州犁便向他说明原委,接着手伸二指,用上手指代表楚王弟
公子围,用下手指代表楚将穿封戌,然后问他是被谁俘获的。郑王颉因被穿封戌俘虏,很是
恨他,便指着上手指,表示是被公子围所俘虏。于是,伯州犁便判定这是公子围的功劳。
“上下其手”这句成语便是出于这个故事;是表示玩法作弊,颠倒是非的意思。
在现在的社会中,这种情形是常常会发生的:譬如有人做了不法的事情,知道罪有应
得,难逃被惩处的厄运;于是暗地里进行贿赂,或请托亲友奔走求情,求予包庇,结果大事
化小,小事化无,仍得消遥法外。像这种参与其事的人,从中枉法舞弊,便可以说是:“上
下其手”了。
杞人忧天
从前在杞国,有一个胆子很小,而且有点神经质的人,他常会想到一些奇怪的问题,而
让人觉得莫名其妙。
有一天,他吃过晚饭以后,拿了一把大蒲扇,坐在门前程量,并且自言自语的说:
“假如有一天,天塌了下来,那该怎么办呢?我们岂不是无路可逃,而将活活地被压
死,这不就太冤枉了吗?”
从此以后,他几乎每天为这个问题发愁、烦恼,朋友见他终日精神恍惚,脸色憔悴,都
很替他担心,但是,当大家知道原因后,都跑来劝他说:
“老兄啊!你何必为这件事自寻烦恼呢?天空怎么会塌下来呢?在说即使真的塌下来,
那也不是你一个人忧虑发愁就可以解决的啊,想开点吧!”
可是,无论人家怎么说,他都不相信,仍然时常为这个不必要的问题担忧。
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伸成“杞人忧天”这句成语,它的主要意义在唤醒人
们不要为一些不切实际的事情而忧愁。它与“庸人自扰”的意义大致相同。
亡羊补牢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
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淫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
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与,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
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
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
“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
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
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
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
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
一暴十寒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游说之风,十分盛行。一般游说之士,不但有高深的学问、丰富的知识,尤其是以有深刻生动的比喻,来讽劝执政者,最为凸出。孟子也是当时的一个著名辩士,在“孟子”的“告子”上篇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孟子对齐王的昏庸,作事没有坚持性、轻信奸佞谗言很不满,便不客气的对他说:“王也太不明智了,天下虽有生命力很强的生物,可是你把它在阳光下晒了一天,却放在阴寒的地方冻了它十天,它那里还活着成呢!我跟王在一起的时间是很短的,王即使有了一点从善的决心,可是我一离开你,那些奸臣又来哄骗你,你又会听信他们的话,叫我怎么办呢?”按着,他使打了一个生动的比喻:“下棋看起来是件小事,但假使你不专心致志,也同样学不好,下不赢,奕秋是全国最善下棋的能手,他教了两个徒弟,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处处听奕秋的指导;另一个却老是怕着有大天鹅飞来,准备用箭射鹅。两个徒弟是一个师傅教的,一起学的,然而后者的成绩却差得很远。这不是他们的智力有什么区别,而是专心的程度不一样啊;”这是一个很有教学意义的故事,我们要学习一样东西、做好一件事情,是非专心致志、下苦功夫不可的。若是今天做一些,把它丢下了,隔天十天再去做,那么事情怎样做得好呢?求学、做事的能否成功,这也是个决定因素之一,故后来的人便将孟子所说的“一日暴之,十日寒之”精简成“一暴十寒”一句成语,用来比喻修学、做事没有恒心,作辍无常的一种说法。例如一位同学,对于求学很是随便,学习的时间少,荒废的时间多,我们便说:他这种一曝十寒的作法,那里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三人成虎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葱,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
“现在有个一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葱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可相信吗?”
魏王道:“我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葱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庞葱陪太子回国,魏王果然没有再召见也了。
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伸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回答者:370116 - 武林盟主 十六级 3-26 16:43
春秋时代,齐国有个人叫毛空,他爱听那些没有根据的传说,然后再把自己听到的津津有味地讲给别人。有一次,毛空听到一只鸭和一块肉的事,他觉得非常稀奇,便告诉给艾子。他说:“有一个人,养了一只特别能生蛋的鸭,那鸭一天能生一百多个蛋。”他见艾子笑了,又说:“那天,从天上掉下一块肉,那块肉长有三十丈,宽有十丈。”艾子笑着问道:“真的吗?有那样长的肉吗?”毛空急忙说:“噢,那就是长二十丈。”艾子仍不相信。他又改口:“一定是十丈长了。”艾子说:“你说的那只鸭是谁家养的?你说的那块肉掉在了什么地方?”毛空支支吾吾说不出来,最后只好说:“我是在路上听别人说的。”
成语“道听途说”就是从这个故事而来的。这一成语比喻在路上听到没有根据的言论或传闻,再去传给别人。
回答者:天空BBB - 试用期 一级 3-26 20:41
古时候,魏国有一个很有名望的射箭能手叫更羸,他的射箭技巧 很高超,能做到百发百中。
有一天,天空格外晴朗,魏王带着更羸等人到郊外去打猎。当他们 来到郊外,向天空望去,过了一会儿,从东边飞过来一只大雁,更羸对巍王说:
"大王,您看见这只大雁了吧。"
巍王说:"嗯,看见了。"
更羸信心十足地说:"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扣一下弦,就能把 这只大雁射下来。"
"是真的吗?"巍王有些不相信,用怀疑的口气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又说:"那就让我试一试吧。"
更羸并没有取箭,只是他左手托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 同时,只见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打两下翅膀,突然就从半空中直掉下来。
"啊!"巍王直瞪着眼睛看着,大吃一惊地说:"你真有这样的本事呀!"
更羸微笑地解释说:"并不是我的本事大,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是因 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伤、又失群的大雁。"
魏王更加奇怪了,便问道:"你是怎么知道的呢?"
更羸进一步解释说:"您不是看他飞得很慢,那么倦乏,鸣叫声也很 凄惨。飞得慢,这是因为它受过了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很疼痛;叫得凄 惨,是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大家的帮助。所以,它一听到弦响, 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这样一使劲,伤口又裂开了,它就掉下来了。"

收起

有春秋时期的成语吗?吕氏春秋的也行.急用!最好能有典故或启示。就要开学了~~ 春秋时期出自战役的成语有哪些只要春秋,不要战国的 战国和春秋时期的成语写清是战国还是春秋的. 春秋时期的“春秋”什么意思. 春秋时期的成语有哪些 春秋时期的成语春秋的成语 越多越好 和兵法有关的 春秋左传只记载了春秋吗?春秋左传是否是只记载了春秋时期,战国没有记载?那哪一本书有记载春秋战国的? 请问春秋时期的成语有哪些. 春秋时期出现的成语如果可以将例子与所写的五个成语的来历简单介绍以下!例如:退避三舍,远交近攻,朝秦暮楚,纵横捭阖……再写上5个成语就OK了!看清楚问题,春秋时期,春秋春秋! 急求春秋时期的诗词(除诗经外)~最好能配有诗歌鉴赏,最好是描写景物的,春秋前的也行 与春秋时期有关的成语, 历史上的“春秋时期”,起止年代?为什么叫“春秋”? 春秋时期有那些新成语的出现?例如:退避三舍 春秋青铜器春秋时期的青铜文化有哪些还有什么著名的青铜器反正春秋时期关于青铜的事情都拿来,我要办小报的 春秋至战国时期的成语和成语的典故是什么?我有急用,快25个啊 春秋时期,春秋五霸中,宋襄公是怎么当上霸主的?他有实力当霸主吗?谁能给我讲下宋襄公当上霸主的历史故事好吗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有哪些? 有哪些出自《春秋》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