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3:50:59
野外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xYn#~#Np%~c%ZQ$%RxJwYOuWW]Ek7 ru|UU?<5˪ܥ>EUwΛ~?߾C&O֪{SwY3#XktOǂ>V7F*UW0*O+*TٍC+*zr~ɑF+_@'bg5M~k[C(zˑ" "e|֥7oԵ*DڄzS5?ցi%&3'ĪvNtMf!]K@#oAeL9%AîUړ dգ9Y1O`QP0C:樟f6;-?QaD՟V>׶LHeoSKQvzB-2 o2l@G9_#._!/?"Ў.ɑ` +o~|UXmC_=[sS9dxGt\ܲ|w{:M8J"x%r\ϻj%s;8қdMݜm6ΨM Fd2/twT4R|[sIYK*j@CrJA-Z([~,H^Jњq? o9gmFP&D^[rI3/M tu!0MgX_Yx1*Zrd}ARbo2f2iQ"tx2@ު-]ʠ (Pep9A+:@'8^ӊS)Guo/PtU@BkGӗ_ׅ|DYCjpZbr褥nL#B[DEI>L_FYI7 ÖDR7+QGP #wh{]Ul6B:bJӛ4›?񺃬:Q$@,P:[9X}?`B,OH"bbH.A'Hp暰ّ[7Q6Z-Y&]7@0qi,c-H6z8?6Ř't S_QTMl2/k@&#Ɏ.wZW "V*%43-{{ %*qC|-jN kYZbp Inܘy6["CDW~(9u<CPė ;dR!9fጰRE(Տ☇ظCpUuT%G< /0l͡\e# %|<$5{u^#(ff&E73>0>k+oƖe\0}wFQ6oRYJm;mQض3oOTZUD|_\]ƣc8SZY# ʧ3d})ZM>EC7f(D{@憦C{䀪cʟ`@C(H{ڛa`.F0|C?]wp}>3uዶN/pwYQӰK0A7ZX, wi8ӏ fbiDg~,a~Q&@8AȽ hx -RE)H)Sm` wtȗqqFA|kE`>}#ܷԮ1za/7lMBGPM?}yx1Q̑vsw\X40Z@EOՆ2I|>wd~ikaBU_mbT/LʔUm$n;s#MeFe7hLc_pYNjj٤; HJMڅcWA C2i w޺wMz$ߙcؾ|4ԧ ^"Y([!P9\ ݵfpt{F7Lx Йa˜ܼ7-Ly.6؇U@.^۟PT~ uwԝx[I$6 &8zU+ d|7 h^,cxS=<8еܨnܘ8bF,~߬yMoQ<6kb)`e+<5hXӫ&uعTH]]<ST[Pt!2Lw MFv#THՃs؍3V=߫C+Q<çfT:k%ތM74[-<&":G<XIC6+A_>ZT^8tR̠99|0.=@7Y|t )7׼Ѓ߽+|#/E;d

野外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野外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野外断层的识别标志有哪些

  断层活动总会在产出地段的有关地层、构造、岩石或地貌等方面反映出来,形成了所谓的断层标志,这些标志是识别断层的主要依据.

  地貌标志(1)

  断层崖 由于断层两盘的相对滑动,断层的上升盘常常形成陡崖,这种陡崖称为断层崖.盆地与山脉间列的盆岭地貌是断层造成一系列陡崖的典型实例.

  断层三角面 断层崖受到与崖面垂直方向水流的侵蚀切割,乃形成沿断层走向分布的一系列三角形陡崖,即断层三角面.

  地貌标志(2)

  错断的山脊 往往是断层两盘相对平移的结果.

  横切山岭走向的平原与山岭的接触带 往往是规模较大的断裂.

  串珠状湖泊洼地 往往是大断层存在的标志.这些湖泊洼地主要是由断层引起的断陷形成的.

  泉水的带状分布 往往也是断层存在的标志.念青唐古拉南麓从黑河到当雄一带散布着一串高温温泉(右图),是现代活动断层直接控制的结果.

  水系特点 断层的存在常常影响水系的发育,引起河流的急剧转向,甚至错断河谷.

 

  构造标志

  如果线状或面状地质体在平面上或剖面上突然中断、错开,不再连续,说明有断层存在.右下图示断层造成的构造线不连续现象.为了确定断层的存在和测定错开的距离,在野外应尽可能查明错断的对应部分.

  构造强化是断层可能存在的重要依据.构造强化现象包括有:岩层产状的急变和变陡;突然出现狭窄的节理化、劈理化带;小褶皱剧增以及挤压破碎和各种擦痕等现象.

  构造透镜体是断层作用引起构造强化的一种现象.断层带内或断层面两侧岩石碎裂成大小不一的透镜状角砾块体,长径一般为数十厘米至二、三米.构造透镜体有时单个出现,有时成群产出.构造透镜体一般是挤压作用产出的两组共轭剪节理把岩石切割成菱形块体后,其楞角又被磨去形成的.包含透镜体长轴和中轴的平面,或与断层面平行,或与断层面成小角度相交.

  在断层带中或断层两侧,有时见到一系列复杂紧闭的等斜小褶皱组成的揉褶带.揉褶带一般产于较弱薄层中,小褶皱轴面有时向一方倾斜,有时陡立,但总的产状常常与断层面斜交,所交锐角一般指示对盘运动方向.

  断层岩的发育和较广泛产出也是断层存在的良好判据.

 

  地层标志

  地层的重复和缺失是识别断层的主要依据.

 

  岩浆活动和矿化作用标志

  大断层尤其是切割很深的大断裂常常是岩浆和热液运移的通道和储聚场所,因此,如果岩体、矿化带或硅化等热液蚀变带沿一条线或带断续分布,常常指示有大断层或断裂带存在.一些放射状或环状岩墙也指示放射状断裂或环状断裂的存在.

 

  岩相和厚度标志

  如果一个地区的沉积岩相和厚度沿一条线发生急剧变化,可能是断层活动的结果.断层引起岩相和厚度的急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控制沉积盆地和沉积作用的同沉积断层的活动,引起沉积环境沿着断层发生明显变化,岩相和厚度因而发生显著差异;另一种情况是,断层的远距离推移,使相隔甚远的岩相带直接接触.查明和确定断层是研究断层的基础和前提.在地质调查中,应注意观察、发现和收集指示断层存在的各种标志和迹象,同时结合其他地质条件和背景加以综合分析. 

 

  识别断层的标志        

 

  ①构造(线)不连续.各种地质体,诸如地层、矿层、矿脉、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界线等都有一定的形状和分布方向.一旦断层发生,它们就会突然中断、错开,即造成构造(线)的不连续现象,这是判断断层现象的直接标志.

  ②地层的重复或缺失.这是很重要的断层证据.虽然褶皱构造也有地层的重复现象,但它是对称性的重复;而断层的地层重复却是单向性的.至于地层的缺失,凡沉积间断或不整合构造也可造成,但这两类地层缺失都是区域性的,而断层造成的地层缺失则是局部性的.关键的问题,旅行者应对区域内的地层系统及其分布情况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可以在旅行准备时查阅地层表、剖面、地层柱状图之类).

  利用地层的重复或缺失不仅是判断断层的重要手段,而且是判断断层两盘相对动向的重要方法,借此还可以确定断层的性质——正断层,还是逆断层?

  ③断层面(带)上的构造特征.这是识别断层的直观证据,即在眼前“方寸”之地内所能见到的若干构造现象,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断层擦痕:就是断层两侧岩块相互滑动和磨擦时留下的痕迹,由一系列彼此平行而且较为均匀的细密线条组成,或为一系列相间排列的擦脊与擦槽构成.在坚脆岩石的断层擦痕的表面,往往平滑明亮,发光如镜.并常覆以炭质、硅质、铁质或碳酸盐质的薄膜.有时,也在断层的擦面上见到不规则的阶梯状断口,其上覆以纤维状的矿物(如方解石之类)晶体.

  断层擦痕对于决定两盘位移方向颇有用处,如用手抚摸时,感到光滑的方向乃是对盘活动位移的方向.或自粗而细,自深而浅的方向乃示对盘活动位移的方向.或者利用阶梯状断口,阶梯形陡坡之倾向指示对盘相对滑动的动向.

  构造岩:当断层两壁相对移动之时,岩石发生破碎,在强大的压力下,矿物出现定向排列,并有重结晶作用.也就是说,由于动力作用而发生变质,形成一系列新的岩石,即称为构造岩.

  此外,还有牵引构造:是断层带中的一种伴生构造,它是由于断层两壁发生位移时使地层造成弧形的弯曲现象,可以指示断层的位移方向.

  与断层带有关的,还有一种断层的伴生构造,主要是断层旁侧的节理及拖曳褶皱.这些节理常与断层斜交,其锐角所指的方向指示本盘滑动的动向.

  其他标志,主要是指地貌或水文上的一些特征,不过,此种地质现象只能说明有断层存在,不易说明其两盘的运动方向,诸如三角面山,河流的突然改向,山脊的突然中断,众多的温泉或泉水的定向分布,小型的火成岩体的入侵及其伴生的变质作用、矿化现象及矿脉的定向分布等等均示断层的存在,特别是从较大的地貌现象所反映的断层特征,有时在航空照片甚至卫星照片上都能看到.

 

  还有一类特大的断层,属于地壳上的深断裂带,就目前所知的这些著名的深断裂带,如西太平洋海沟构成的“深断裂带”,北起千岛群岛,向南经日本、琉球、我国的台湾至菲律宾,长达7000千米以上.又如东非大裂谷,南自莫桑比克向北经坦桑尼亚至乌干达以北,长达6000千米.我国东部郯城(山东)至庐江(安徽)的大断裂,呈东北方向延伸,长达2400千米.还有一条,自浙江丽水至广东海丰的大断裂,长度亦可达500 千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