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构 文章主旨 和深层含义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4 13:29:46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构 文章主旨 和深层含义
x}r#ɕԼǠ$H(ERkLRwKjIm' XHA;-;vͧ'œsGd "rxn>*iPȚzdz~l=.x?XG;h ?#[loڗ;sf~/?̾3C}!)9+2Odrt~ݴ-F2GrlG=P<>Ra3]bf3coZ7Lg&{%=S?2oi_soĻ})~z>(xݙi^2e\ fi*NIF1*u WkovHoܯ |Ou06| a>_0n:~|p)9ѱ2m7ؐ儱ɢV-&u]-Mg`RϸAPς8&LppN [^0۷|؛6= u|<ݏxo5ҼZ3 vXhR);:M>Vdr%Av>@LEe)Wq-Am?sb [/7lr\\z g8MCѳ{F0;f +W'-wC~?pz!o<1(1|X[?`ёs ad΃zSf㡟MwqkH|tݥ-Jh߹Ĵ|jK}tvd_FI#r?ޛulƭi^c܎xў𢣞Ƶn%&Vs{ HQ&(P]=A[YjKP:s}O63>d{؂rvxZ*_SCkN>#AGxg:Ϙ,-H,𩪫CT*%bdOVP)^ nlv\0!;x ѣNˆL@\~ 1;Ya.XH|IܭaN(&w? Z Ow vM7@c\Oc2mմApڍv5-1IϮϠAPFP!ve>/[PXwlf:a`S~ }[W}E;eI0S^/ KPCrQT+ V)F+iϤY2rJ!s̼2Ŭ^\1X0&BuRޒ E*֚u(^ޏ{z ϊ`B3)gt(_ވ=)YltvDCs7Ad>#&-OfP6$y8vp1cE`MVloO5x8Fh0Zk&Xk=C8X')o߱id>7G A Tdέ=;p٘)}j͌MÔau""uL@Za.={{`o8T:msE~9 Ug&-"K ި.σìLlP2:$A`єoW.6|jxk)H)4&V#pӡK 7UrSY1,kԯn h*(>r(7&{*bed\ r|1[%F/l3H1<*7lC-Ɂ! 7wbO˄DG|RUjbryŘ2&O}GNrwv?Y͞ k ;aAL)]`Ea4Vyn0tnA>Aͥt\a VvRX _sʼHl7J[Nѫbx37JToN0ޮ|D{ҏVjRizmV].*vvF}y-O0s%)<,Wir"]εAko8gCz%?N=B|pzF’GZP:Kk`̖z7/h`qS.._kLq)BIl5lIUzcba%h<&OfX+Pٵc"8fM@ZOq[_x*]#p?87$譌G{M58ZB,2 w{~:!aS:_7+@%4ơqQo?k#lCePG74aƼ܇.(9t_h6~K[[q4+l3, ,aC: H ˘cDKa)& Ϊ=hkcX0:DŽ?rqaڭM3JQQtG 9hčW*ϧu,nS /P.2$rQi.8uX͂E Y)p9XSp*B'"L ,x.-:P͡<ҏQ  YW앋ѭ+ m?~kf L_BJW> mqLXb^e^ ``lU_w$q[/bׂ^)pX4"U7tt=ӛ2 c&V!3/۸shjv-DmYCNWIb^9SThcESL2?s`+.hw/T'AEK.a`7NV=(x΂7\EǞ-{*8 6&~1]@ߛ`k4⍧f Qz 6/E@AbTT9"D}o-!i3AA2PYqbt BwJwo0uZ:' IJYWJKS%!u.1<V[՗i:<3<ʩlp2tٸT)E#ҸUff;!Q8V=OG`,b*nd'Xi}ZhOafY^(QWܕ2>[MjHjf0ym1Sx`4q #ɺ5',s @}w╙fڬcdoSP vVj>!ލ+U4WEpZ՛mHLRzRȩiXW~su$rLi FӔ^ez^q J1c*jIthN]V(sE,P x;/y=MuOtɖ!xNE’mYhpeJ?4 OjH"e>fU#VpK}aʣ8 œBr"1-V1[W(h󃩾z9z/(a0P PBSͯ+?i31qXԠ{"TyH=X.F,.x=?8f Lj|eO&(7'{hsu >s6YAcGfח ~.xyfp7)g@HU0ʸ1^* n +7xQ»cG; ;)%+ D]!7)OU4TX}/k~ ^fGHJ@d&Gڡ7_*QgyhZQK aSDKVyȃaJ5cxqdH])>HaͣvwrJΫz+HsX|="% FBt;gqzLDa݂$v gw4j/"=JТOEͳ&BqAѸ `2 K31= Wlt/Z8Am /+lͰt[v3i:[܄$2ցwKՀ)NaUDOv\š0i%ܜ(!e1 %SM%  VpÖ8'0/j́4! ޠ31jNYϩƕx u`J411YwN.ei0ԃ1HL<!nĚk1КT[:*^ }P'`/ l$5D.F#b:GaNlAlAђV6pcjH!&{Me OhF{f$ߩR,'r,_I "Xòm Ÿp e&Wfe,B?*`aV1 ]̖Vr;aT!9 ҿhb,m>fc t6Zs>VziU# g6q,-2PsL) osOH8+CqH n1 A1x>:$R}̼&&N1Mqlk@An魳dsJT|3nl78ajޣtERT%Qhżb<#c(iqlQdb#=^W3F#*,x`8d;SPylR_X>؁ݢXdlMPHex)04N'rN L&n_p iH^bjQm}DUeAw\/{J"7q jMHC);B2QF oQ fuJ @4'EcB?ҹ`2#3=/29?Wml}>1yww 2v/YO1Tod#i<('\))K@g% NYPTnQa]pڹIe "Ͷ_cw1>+DKe)|[=g[1xԼA9YpXhzq場 Е&Pc?Kh/5h p,؂bZT7ۼ沩s4xaq:]1M!]djms둟M[9 |RArI)@E'/1HV%0z69?^pL1-?7:} J5,dš<M0XSlw[1t5bVRq<hQ;#P>|X; \ي1pq!657^,l2T<Ӎ_q.Iv) +\3:X<צ6Ơ2oMꨄno` /moK=@~}e3PFqJP&c pNa{vfzZ"Vxk<$.I2cY_?="1-) >Aگ|4uNWdAp{W?8f2RWY]^LyVDN@Fy iC A!{l5xLmөIjpMɡd,Hل!P ꂏ(RPLpy0Y'^@7`Vgۚ] Lwfin0jlNq4(lN]G, FZ2/Qb0`)5a|L1$0^a t4Kԁ}=_n{;c 3\?ri{T\`+;fر 5[W)0{/JpoXN=)D \d|p 22}J<gY .4?6W'KBHb[Q?93Ŕ`(F9-Qas-Sy?L^¦d(mTmq[9Ӂ3;Y-vgloa+Se>-/20oBR>3?QT=ʨBς[;R `Ҕ`=5rÙQ}>0$˩J?P78Mm^tKm%z N*t(g— #b3R{+ԓ!g W&:BQl&z*lQpv8ܩө6/lOQʳFE `ivd,!ev2Ȁ(^E0Tk@UA>GH|c3 ^&K IV8K7k{( y|p|bv6gy Jp?*5r7خi$B*[ZZ^{FTfeec+ S.ONpդuRwӦb(E#n h5~M0 5MBЄ嗲&-glRJAMϔVoe :||TT"ʥ=Qĝ{2->ۓqL\۫S͞KiWN@[H'MCZYMvC7 #]"UCRV$toU &:kӇa]Wq h N4<ƭSQצO!mEBF@.w+9t˯*1jLU|e!vmq:[Y:oe25,! K`3}8bwYfEBp+$ _n/U8yQ+65d[l8&ciŬߍGm!넒RZfr%= 'TKݢgKՠPJgڂ56vYpl+®ȏ DL%' c*4| .QQaFШ q8Q1o!\J=#5>Rh)DdH T0i'|,'PwD(_^* Ĵ 3C5mpEfٮ}7^͔Ypbibv@4m8n t q[؜zNy)eaf_SW&n/]-߂ ‚T* vڨ&W`?Vb R 'fjk\1*yw6?h9,顽=Ge*=}r-~YƒgPH{x0[P¹Q%FeMGE*4#uIHW302j t3tدAsoH3t_e밳Brda߷;`O|dwfIP}TX.!w·Jx|\ecL *]\K1 ojYvϭ|k\*ʞ[;2˹JSNBm%/ 1#K=xY^.ƿWlb’wb'YbԴ3 mg*AUw~h{V":6{v?܀tٞ}[Lmzo9D,P{cBȃ%'j1BA}8O'o:UVk:%m%WZ~nsGEvK4(ZSUnPk^чocבU(~^q<,MU.h'. rX^|Go"ߋ \$zTj<}' slfi5"T0t%ڧv> SMLm*uDq wMn9[a^ocYΠy$F Qc%8P>DAWa (@N\mIC_<}OM7o;{@rGgԏʪ<;,_l_H# eDFvE)^;?qqU#*;ZYp֎NP+^//9eZ?hRd9kH(ץIe@;S Կ.^DH7Pm5~+aV$. ᢃ ?M3bɔk~G2wZ2xH.̙wQi qZhΑ[OȃѨ*AAZa 1YW ZUL ӔŃi<4p5_9 koYvMQa|3Dnِ۬&RJtpxd| ]IM'kSطs3aMԓJ4lA{a#_feJp[\i#U bF875=E'ڄ:#XI x{ojOt?|-DaN0b@eIzS\ò( r&PI;8(1|%_{إiأFlen}É'Jb.9ţ-FR$!uzvjv^)vռ)cR w.)xM[qLXA >O; @H>Zn&*Xrهyާ;誳T<0AcSlM=q_ liR5#깃VTËm^Hb*eqd] vșr0i#Q?~ضԽϵRJ>:;R'g6S&ypD Hg +a$ $ON֞NHAT@+צKQNAO-x#׵&y)JdrfMO~So9;]w%>=;2rå}^M9OԌT{<ݗdWlW ػ!Q oN-Ky` ŗ*pP[x|8aF7f\M~gОՁz*\G`|? dJA\^[7I[z|Ԥt |d='*%E<& Q3ͮG'$Պ7Fĭzoy ǁ0ȝF9fI/?9ʀ]튯EQ$I('j>E58,#4) &Ǟ=I zVv9>g:;MqdzVbY7UxuWh)2}"J9OQr젋isx7eR6ZN]Pd8hQ=)  `#R^Niś(͈@@Äs]5boŋvoɬi1W= davnpn5̦<TU_Q5*g1$E 7 z NYPW핖`7My2,ڋ ח(:ִ&¨zuGG.ɝRw_U&sIˤč]E)FckWJ$Φ0`pޜ rCt<+uT1z4AȄ8,չ^8\h%^a?4a߯Wʽ+ЯI=@$PVv:U'xpi)m}L쏮TKJ_l1d&G =ŅvCm}!bPKÍ3)V`dUzokAFQ(UvoB]ΑW%l{ᒚڪ=q="B? &b2QĦ2 ܕùzXet:(H  7b#mQɿ uIxJo0ߠ{C*w/<bfL"#bBbhR (dd,K[Nr6w#:˵E#\OlM;P~?/߆Y7 1Dۿf/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构 文章主旨 和深层含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构 文章主旨 和深层含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结构 文章主旨 和深层含义
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这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鲁迅的《朝花夕拾》当中.这部集子收录的都是他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
从文章题目可以看出,本文包括两个部分,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作者先从百草园生活写起,点出那里曾经是“我的乐园”.为什么说是“我的乐园”呢?“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一句式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全都包容其中了.油蛉、蟋蟀、蜈蚣、斑蝥,还有何首乌,等等,这些看似毫无趣味的小东西,在作者的眼里却充满了勃勃生机,更不用说那些在一般人眼中也有无限情趣的东西了.虽然这么有意思,但是有一处谁都不敢去,是什么地方呢?这就是长着很长的草的地方.为什么呢?“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于是,作者又自然而然地引出了长妈妈讲的美女蛇的故事.故事本身虽然让人有点害怕,有点担心,却强烈地吸引着孩子们,引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也给百草园增添了几许神秘色彩.百草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呢?“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于是作者又想到雪地里捕鸟,那快乐、那情趣,自在其中了.这是百草园的生活,作者抓住“我的乐园”来写,满溢着生机和活力.
慢慢地,“我”长大了,家里人要送“我”去读书,“我”不得不离开“我的乐园”了.这里,作者用一个过渡段,巧妙地将自己的百草园生活过渡到了随先生读书的学习生涯.
文章接着写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鲁迅曾经在三味书屋生活了7年,他对当年三味书屋的陈设记忆犹新,对老师的“和蔼”、自己的“恭敬”历历在目,从中不难体会到他对这段生活的深情.这一部分,作者选取了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从先生来说,一是知识渊博,但拒绝回答“怪哉”一类的问题;二是教学认真,不断增加教学内容,读书很投入,但不太束缚也基本上不体罚学生.从学生来说,一是敬慕老师的渊博,喜欢提问,愿意了解新知;二是一有机会便跑出去玩,寻找读书以外的乐趣;三是趁老师读书入神,在座位上做各种游戏、画画儿等.从这几个片段不难看出,当时的私塾教育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么严厉,孩子们还是有相当多的自由的.
第二段的写景,非常精彩.第一,既抓住事物的特点,又符合儿童的心理.石井栏之所以“光滑”,是因为井经过了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体现了儿童特别的感觉.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种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的羡意.至于写油蛉“低唱”、蟋蟀“弹琴”,更是儿童特有的感受.第二,形、声、色、味俱全,春、夏、秋景皆备.菜畦的“碧绿”,桑葚的“紫红”、菜花和蜂的“黄”是写颜色,“肥胖”“高大”“臃肿”“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是写形状,这两者都从视觉上写;鸣蝉的“长吟”,蟋蟀的“弹琴”,是从听觉上写;覆盆子“又酸又甜”写的是味觉:这真叫有声有色、有滋有味.这里实际上包括了春、夏、秋三个季节的景物,桑葚、菜花是春末的,蝉鸣在盛夏,蟋蟀到秋天才叫;这与下文写到的冬天的百草园合起来成为完整的四季图,可见作者构思的精巧.第三,层次井然,条理分明.先用两句“不必说……”写百草园整体,再写局部的“泥墙根一带”,这是一种顺序.第一个“不必说”由低到高写静物,第二个“不必说”由高到低写动物,这又是一种顺序.整体是从植物写到动物,局部是从动物写到植物,这又是一种顺序.这几种顺序配合起来,使写景不仅有序,而且活泼多姿.
本文善于联想.作者写何首乌根而联想到成仙,写传说的赤练蛇联想到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写捕鸟便提到闰土的父亲,写学生读书而提到先生读书等.这些必要的联想,使文章放得开,富有情趣,又收得拢,为表现中心服务,也使文章更加生动活泼,多姿多彩.
二、问题研究
1.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于这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陈腐的生活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泛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表现了儿童对它的厌恶.另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衬托关系,用自由欢乐的百草园生活来衬托枯燥无味的三味书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两部分是和谐统一的关系,贯穿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对自然的爱和对知识的追求,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
对本文结构的不同理解,实际上表现了对文章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对文章的主题思想,可以允许有不同理解,只要言之成理就行.
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
美女蛇的故事本来与文中提到的百草园中的赤练蛇毫无关系,但作者却由此生发联想.对于为什么要写这一内容,历来看法不一.有的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的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的说表现百草园里存在着恶毒的事物.教学时可以撇开这些不同的观点,重点让学生想一想:童年鲁迅对这个故事是不是很感兴趣?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这一联想对作者阐述百草园是“我的乐园”是否有帮助?最后让学生明白:不管别人的争论如何,有一点可以看出,美女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着“我”,使“我”得到一些教训,悟出一些道理,同时也给百草园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3.童年鲁迅对本文所提到的先生是什么态度?
主要是敬慕先生,对他渊博的知识感到信服.同时也很爱他,因为学生虽然很调皮,很贪玩,但先生很少体罚他们,通常总不过是瞪瞪眼睛而已.
练习说明
一、按照要求阅读课文,讨论下面的问题.
本题要求学生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引导学生了解阅读文章的一些技巧和步骤.首先是读题目,看看题目能给我们阅读提供哪些信息;然后在阅读全文的基础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主要内容;最后再整体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或感情.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
2.快速阅读课文,分别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细读课文,边读边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三种说法可供参考.
①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②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③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初一学生难以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了.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二、揣摩下面的文字,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本练习旨在引导学生能够根据上下文弄懂语句的意思,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语意重点.
1.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中哪个内容是强调的重点?请你仿写一段话.)
“单是”以后的内容是作者强调的重点.
2.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
(“我”到底知道不知道被送到私塾去的原因呢?你是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我”不知道被送到私塾的原因,因为说到原因时是用表示猜测语气的“也许”.
三、下面这段话中连续使用了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了雪地捕鸟的过程.仔细品味,然后自己写一段话,或叙述做某个游戏的过程、或描写蚂蚁搬家的经过,也试着用上一系列动词.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本题是从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练习.要引导学生在体会这段话准确使用动词的基础上,学着用一系列动词准确地描述一个游戏.可以用题目中提出的那些游戏,也可以自行选择游戏.
教学建议
一、教师在课前可简明扼要地介绍鲁迅生平,结合鲁迅童年生活讲述与课文有关的部分,自然导入对课文的分析,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从反映鲁迅童年生活的一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中)引出本文的教学.让学生想一想:文中的生活经历在童年鲁迅的成长过程中可能会有哪些影响?
二、课文容量大,难点多,但用于教学的课时却有限,这就要求处理好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关系,对教学难点的处理更要多斟酌.描写三味书屋的部分是教学难点.难在两点:一是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困难,二是有些难解的词语.关于内容,主要是有些分歧意见.只要是从课文本身出发,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全面考虑,见解不同是正常的.教师适当引导,学生理解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三、本文的写景极为精妙,此中笔法,学生未必都能一一学会.但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诸如要抓住事物特点,有恰当的顺序等,应该指导学生掌握.另外,“此文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李何林语),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学生是能够接受的.
四、“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等语是作者有意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正人君子”的,但说得较含蓄,学生不易理解,但这并不妨碍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对这类句子不必过多讲解.
有关资料
一、《朝花夕拾》小引(鲁迅)
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然而委实不容易.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一个人做到只剩了回忆的时候,生涯大概总要算是无聊了罢,但有时竟会连回忆也没有.中国的做文章有轨范,世事也仍然是螺旋.前几天我离开中山大学的时候,便想起四个月以前的离开厦门大学;听到飞机在头上鸣叫,竟记得了一年前在北京城上日日旋绕的飞机.我那时还做了一篇短文,叫做《一觉》.现在是,连这“一觉”也没有了.
广州的天气热得真早,夕阳从西窗射入,逼得人只能勉强穿一件单衣.书桌上的一盆“水横枝”,是我先前没有见过的:就是一段树,只要浸在水中,枝叶便青葱得可爱.看看绿叶,编编旧稿,总算也在做一点事.做着这等事,真是虽生之日,犹死之年,很可以驱除炎热的.
前天,已将《野草》编定了;这回便轮到陆续载在《莽原》上的《旧事重提》,我还替他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或者,他日仰看流云时,会在我的眼前一闪烁罢.
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罗汉豆、茭白、香瓜.凡这些,都是极其鲜美可口的;都曾是使我思乡的蛊惑.后来,我在久别之后尝到了,也不过如此;惟独在记忆上,还有旧来的意味存留.他们也许要哄骗我一生,使我时时反顾.
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文体大概很杂乱,因为是或作或辍,经了九个月之多.环境也不一:前两篇写于北京寓所的东壁下;中三篇是流离中所作,地方是医院和木匠房;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
一九二七年五月一日,鲁迅于广州白云楼记.
(选自《鲁迅全集》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二、关于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他于12岁那年到这里上学.第二年秋后,因祖父下狱,少年鲁迅离家去绍兴农村——皇甫庄、小皋埠避难,故学业中断.1894年夏间回家,仍返三味书屋.这样一直到大约1898年往南京水师学堂学习前半年才离开,首尾竟达六年……
这里的一切都保存得十分完好,仍旧如鲁迅回忆时写的那样:“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这匾和画,解放前曾散失,解放后,党派干部想尽办法才找回来.当年和鲁迅一道念书的同学,解放初还有周梅卿、章祥耀、王福林三位健在,按照这三位老同学的回忆,三味书屋恢复了原来的布置.屋子里,好像是中国旧式的客厅,这在今天的青少年看来,是会感到奇特的.学生的座位一共有11个;鲁迅的座位排在北墙边,是一张带抽屉的长方形桌子,桌子后面放着一张略嫌低些的椅子.这儿光线很暗,空气也显得潮湿.他的书桌右角,至今还刻有一个约一寸见方的“早”字,刀法简朴挺直,它是鲁迅幼年手刻的一件极为珍贵的木刻文物.至于它的来历,据说是这样的:有一天,鲁迅上学迟到了,受到塾师的责备,他就用小刀刻下了这个方方正正的“早”字,来督促自己.从此,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三、关于私塾
私塾乃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它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对于传播祖国文化,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培养启蒙儿童,使学童在读书识理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
私塾的学生多六岁启蒙.学生入学不必经过入学考试,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并在孔老夫子的牌位或圣像前恭立,向孔老夫子和先生各磕一个头或作一个揖后,即可取得入学的资格.私塾规模一般不大,收学生多者二十余人,少者数人.私塾对学生的入学年龄、学习内容及教学水平等,均无统一的要求和规定.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国古代通行的蒙养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家诗》《千字文》,以及《女儿经》《教儿经》《童蒙须知》等等,学生进一步则读四书五经、《古文观止》等.其教学内容以识字习字为主,还十分重视学诗作对.
私塾的教学时数,一般因人因时而灵活掌握,可分为两类:“短学”与“长学”.教学时间短的称为“短学”,一般是一至三个月不等,家长对这种私塾要求不高,只求学生日后能识些字、能记账、能写对联即可.而“长学”每年农历正月半开馆,到冬月才散馆,其“长”的含义,一是指私塾的先生有名望,其教龄也长,二是指学生学习的时间长,学习的内容也多.
至于私塾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在蒙养教育阶段,十分注重蒙童的教养教育,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如对蒙童的行为礼节,像着衣、叉手、作揖、行路、视听等都有严格的具体规定,为我国教育的传统.在教学方法上,先生完全采用注入式.讲课时,先生正襟危坐,学生依次把书放在先生的桌上,然后侍立一旁,恭听先生圈点口哼,讲毕,命学生复述.其后学生回到自己座位上去朗读.凡先生规定朗读之书,学生须一律背诵.另外,私塾中体罚盛行,遇上粗心或调皮的学生,先生经常揪学生的脸皮和耳朵、打手心等.
四、对本文主题的分歧意见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是什么?众说纷纭.就其主要分歧来说:一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1.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李何林认为:本篇的中心思想是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用乐园似的百草园生活来和阴森、冷酷、枯燥、陈腐的三味书屋相对比,一个是多么适合儿童心理,表现了儿童的广阔的生活乐趣;一个是多么妨碍儿童身心的发展:像《论语》《幼学琼林》《周易》《尚书》这些宣扬封建毒素的古书,艰深难懂,逼着学生死记硬背,不懂也不能问.
重点在批判封建教育,揭露私塾残害儿童的身心发展,但百草园毕竟不是学校,不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课堂,不过是能引起儿童乐趣的地方,所以这不是写两个课堂.
作者写这个私塾老先生,说“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这是传言,并不是作者的看法.作者的看法已渗透在全篇的叙述中: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动的对比;通过对这位老先生一面教学生死读书、读死书,一面自己在课堂上摇头晃脑地欣赏无聊文章的描写;特别是通过写学生按规矩如何先拜孔子后拜他,鲁迅如何抱着求知的渴望和仰慕的心情拿天真的问题去请教他,而碰了一鼻子灰……说明了他是一个体现孔孟之道的、不学无术的典型腐儒.不过作者还不是把他写得很凶.他对学生也“大叫”“瞪眼”“怒斥”,偶尔也打“戒尺”“罚跪”,但这些都不常用.对这位老先生,作者是用轻松幽默的笔调予以揭露.
这篇散文不仅写景细致,且景中有情.景是儿童心理的景,情是儿童心理的情,使读者感到此情此景亲切可爱:使人爱文中的景,更爱景中的情,更爱有这种天真感情的儿童,从而也就更憎恶夺去儿童“好景”的封建教育.
(选自李何林《北京市中学语文课本中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版)
雪步认为:“作者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所表达的主题则是揭露和批判以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封建教育制度,从而表现了鲁迅对封建社会及其教育制度的彻底否定.”
(选自山东师院聊城分院中文系、图书馆编《鲁迅教学手册》)
2.主题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张硕城)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历来的概括是:通过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这一概括,源于许钦文《语文课中鲁迅作品的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61年),为历年来的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资料所沿袭.
笔者认为,这一概括的前半部分是正确的;后半部分则不符合作品实际,也不符合鲁迅的创作本意.这篇散文,没有批判封建教育制度的意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朝花夕拾》中的一篇(原题《旧事重提》之六).对于《朝花夕拾》全集的写作缘起和本意,鲁迅有过明确的说明.他在《朝花夕拾·小引》中说道,这本散文集是在北京至厦门这段时间写的,在广州编定.其时正是鲁迅生活中最辗转流徙,心情最苦闷的时候.为了“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鲁迅只能借回忆旧时的美好的事物,来排除目前的苦闷,寻一点“闲静”,寄一丝安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正是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楼上写的,当时他“是被学者们挤出了集团之后”,只好借这样一朵儿时的“小花”,来排遣寂寞.这是一.第二,《小引》还说明,原来集名是《旧事重提》,编定时,“我还替它改了一个名称:《朝花夕拾》”.这一改动,是为了更符合这组散文的内容实际.因为,在苦闷失望中的鲁迅,当时常常回忆起儿时的故乡的瓜果.这组散文,正是浸透着儿时故乡瓜果的清新甜美的滋味的小品,就像鲁迅书桌上的那盆“水横枝”,树叶青葱得可爱.所以鲁迅把这美好的回忆散文,比做一组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拾来自赏、自慰,而并不是直接为了战斗.可以说,《朝花夕拾》是一曲少年时代生活的恋歌,而不是投向敌人的投枪和匕首.《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其中的一篇,它的创作思想不可能游离于《朝花夕拾》之外.
从作品的实际内容来看,也看不到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首先,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前后描写无法形成所谓“相比”或“对照”,它们在叙述格调上是浑然一体,前后一致的,不存在褒前贬后的问题.百草园生活的描写自不必说,是何等欢乐,天真.三味书屋的生活描写又何尝不是这样.作者描写刚到书屋时对里头的陈设布置首先就充满着新奇的情感,那“黑油的竹门”,“三味书屋”的大匾,“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的画幅,那没有孔子牌位的拜孔子和拜先生仪式,对未脱孩提稚气的鲁迅,充满着一种不同于百草园戏耍的新鲜感.假如说,百草园是令人留恋的,那么进了三味书屋,则又使他的好奇心进入了一个新的天地.当然,“何曰怪哉”之类的好奇,是不可能从先生口中或书上得到解答的,但作者写到这些时,并不认为这是对儿童的束缚,只是说“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并认为先生是一定懂得的,只不过不愿说.接着,描写了读书生活中的乐趣.“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先生自己也念”,而他在念书时,“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些描写,同样是充满着欢乐、天真的笔调,一种怀着成年人回顾儿童们放声唱读的乐趣,一种从老先生略带迂腐的神态中品出的幽默,交织在文章之中,给人以欢乐、风趣的欣赏效果.这里怎么看得出“枯燥无味”的气息?哪里有批判或贬抑的格调呢?即使是写到戒尺、罚跪这些封建师道的象征品时,作者也是以一种轻松的口吻写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连续两个“不常用”和一个“总不过”,还不足以反映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吗?至于写到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小花园以及儿童们在园中的戏耍,写到上课时偷偷在下面玩纸盔甲,画画儿,就同写百草园欢乐生活更无二致.直到文章结尾,作者还以自己在三味书屋中画画的成绩而自豪,为这些画儿的卖掉而惋惜,在这惋惜之中,我们不是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留恋和依依之情吗?从上述所举的这些描写笔调和内容来看,说作者是在批判三味书屋中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束缚,实在有点离题万里.
从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描写中,我们也看不出褒贬对照的色彩.长妈妈以她的慈爱和动人的故事,赢得了儿童鲁迅的爱;先生则以他的品行“方正、质朴、博学”以及对学生的宽宥获得了少年鲁迅的崇敬.文章是这样描写先生的:他对学生和蔼,开始严厉,后来就好起来.学生溜出花园去玩,并不是不可以,只是去的人“太多”“太久”,就不行了.他不屑于回答“何曰怪哉”之类的怪题,但也不轻易体罚学生,在学生不听话时,“普通总不过瞪几眼”.他有点旧书生的迂腐,但是,这并没有给学生带来一点恶感,更没有在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恐惧的阴影.因此,从作品对三味书屋先生的描写中,也看不出作者有批判封建教育的意思.
应该说,贯穿《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全文的,是甜美的欢乐的回忆,是一颗天真调皮的童心,这就是这篇散文的意境美和韵味美之所在.依照某种主观需要,凡持革命的文艺家的作品都必带“火药味”的偏见,凭空地把它附会为批判封建教育,把它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作为对照割裂开来,不仅破坏了这篇作品整体的和谐统一,也破坏了它的诗意.因此,《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主题思想应该是: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写作背景资料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797784.html?fr=qrl3
专门解释
http://www.chinese123.cn/czyw/rjkbb/7njxc/k01.jsp
原文
http://www.cnese123.cn/czyw/rjkbb/7njxc/jxsc/k01-001.j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