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四公子人 品德 事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6 01:19:43
战国四公子人 品德 事例
x|r#KݯԼ>-Y[f11i4mRK $ *wp'AIS"2O`%XdH$2cp?y?mSjR,ܘn|Iӧnc^okw?a큩'`VQo1nzO | oyw׆'mU>7Esmn3Y8ewnn#ǻ5ZZ[+$nƫJyɜ\;.LmNy.1?seGFS:to+fdO55 t+?&Sn75|=/KT~mk[y \jgH=b {\b^ ]8ЁJE A$dMMѺpv%^3w3-|ZX5X0ŧ~K!mL!8nv# gq6Lq&7ygǽ+:t?Λڽ}oL}θ'4kߨ {e[Xx6Rdk3 3Ɇc J__(5lc ZOwҩ@^ֹjqC^YP暟\ZO-1Ơ mTs~:4+M]\nM=ǭY]9$[0)dJb$lsg)?xccS)-b:DntK}uo ^[ 8\R. ly77}>'y75Kл7E;~t u/b׽yq/nU5댠 JN[s;צpKDs/lrk]fNr;;:+ _i ֈ pSBHBAgŬ|U7w_$ݭKwg%۪^WE/rn%v mBYD{kEK!Z_ Vº+gW/9Zu _ { CZ:D簧bVՔw&_ɍ^^TJ/6qTftːzt`5.ދ_2& ((pj\}v|>|*uʟ||儮2n sfG7ZFW}B/e,ԚCkT /al:@CR`+ -1RbH 2:~r`ss }.@Q5u` YV໢Mz [Ai1tT[萷s695nkQd1;rZE~j,bF5ʰDCz'ҖWvvW \mOo}+귿 n\-` zGXSx.˒y }>q]-8pB1ܘ5g|9l!ՆWi/~ 4'|JuSzg9vܝW,o c|'#mS4/fo]Na Nb_P`*TZ779H}¯:>Š>w;I7Y옵V8[7l`zpL-0 k %|p~PbE20"4 20g B?&կ~Lww~K}As4.$VRH[[] :/P_qOw˻^ޭ;ƅ\Mبt4@V<ׄ =N=ؗ@YmqfѬ,Bϕn:ɃT4OCzxت㞟L!Lud׫)n{"3ַQjwEw4n?wiy1աWrw/V 0fsX5'asB>ZmK ߝ31m8dłY@zKjhS-wc4֨mmWCo1[LZwhm\w_`N;4bNG[<$p$y)4 T|UIg΂LvqXe`ضo5r05fe^zs *KYЉJN 7_LaTS{{~<*p :Ϟ"t7!й\jڋ|rjCnv֯;vWPns-#2p*dk-\}28-00GlS&UyNB>oO(vt4@1PYb&o{閗&"~ gRe6ozEI,EZ,̈́r鬷݄gx+" q쀻LY⻺!f7*م b&3}"njVO_ES / VsӃX|[Mݡ+ǎ|18n1t:WaG:nMt_͵%-A¤T$kaʖ1"vج0o<%:@؅l51ky8$Rv -`()?A>!-)yb 3 ?"R)O4&~# 8e*O>bբ]l'fe~ѷg;L6[;NE'.n7z E6ƚ xlaiw^2ɾn.vp>}5{wQn*vZg5ǻl3_IM&G*+M&d nzuw뜍Cs8n%ñTnjO7(|kf%(/2e^:C@EatNr̀  vA#P cHᕃ%kQǸzϔG;K9azBU SZΙi SVvhg: ؘbQNŠN`""s^ſV vū^uͻ${Q Vjr%-l:e ƞ hh{P!HL3܆Dzھsll%v9).%LڮO'v"<&䲏<W`y$w SfES6o~&<Pԙ3< |ɹu1NvlPu64#Lx}:8x >q;&JWW|JDNd50k]b]VD Xj£FWlyJ2X^ҕdyZ`^t]A qZ)c H`*IYO,O5jL*D\\z>Q" k]X84pp;| 㐉$"%P"z*0c9-4wT-xSK4O{[QRy=(v_:ű+ zA~n`:T6wнUjCa״?#qY9ފt;tp0G^a+ $ }w&.A9@$N}eYdVqch\\^ <9 X}M U E{"Y9qӱM2"Y8`EY\JBK,sZ]Rئ&]< ]J9U u cf@Q"0WRJ%S,hhd̗Q'Y0 &YcǓ<~ۗ% lܕ xn/>N WSM'EB'aǂ;ȿp6]¢}l3FIdj}+`~fq7(F/ÌQS̱/p~tMצϫ_ V>Z6ܲ+O뽴.DS_iMa]=? S=/ǞQ5ĕt.I vAZF*xPcU XYC['.k8, hΗXҪv˽Q"|ִ/\5 N.C*x[2AxoPa[ESjZK!)Drs3Γ}d2^pKLג7'W֏Giw4bj,ZW~80>8՘/R?Q?-aQE%.*a@&ݛ;c)ڍZh@m#o7}!vbp;NmE꧛4:L),Hnj@zTm?SG{/o G/1d~|w\yfun$/ ‡MР}V2 y%mu+;=Pf΢g $|5tE9:c}¹hc_/;{3"^O?Иd|'[֨:/ -=[',b+)`PxKu-<_纍jBV;ǰ6;P| +4Ŭb{s̯,ʌ7[ZM?/s_D!8[bTFBZ_ຖjjO'#ʉP(~T2\o %JsrWT2Gԏ.Yw'j\_*ѳІъ-"OrUjƕLDģfAJkc] vTI=L ۛIh5٠u:PC6-7 X-צCh_a-u/@mѮgU Xa ۡ+t-l_G?(Yjj 7%E.~GqD/§&xuy$ˏɹׅ1angwq.߇ᅳw]k,/"x^p?/?O?oo׿?/h Z WLEV|Wev?&`x((a1(|`E} )L>h o{ɴwo:2=23I.4elsQHUFdehp2 MCYFie2ٻ#(~20y-e{fmHauObMAcbDfjEB*3e .tfIi&R5Ӗf2ڌ󎑛QCfggxj2əp ":AKuNG;SyN&<;GyA3$SReEO{h:hQ) (@za׃iϨ`"OPq٩iĚFDh(1dh&Cc hlvM| -K1b4a j44hӣM$ H(Pq$il!F DiTix4~]@$L LI(4Y}ix44>=ygO;@-.w)7{IġѨQF3Tj: Q,5#R1#$SY ө!B5^QI( 㵉ԧըjx'ЫH= ߈p'Z#K4lM;[ d5ݺ#)m'Q4i׸dŧ?@&w,iɴmqt]mJn+RKv4-T$nѸۨ0Lt59CtnrB7aJ7ذ1n>Fff"(:.~t$E&ymĉ$O17q7@}to017?􍲙MI_3~O0M 'SYp4 M@'%ŞDm Hms %GqRǨǟF ¡zé N2$qaR8 &ŅZ2Lq"L18u n2NE34n6N#qq4$4HǩP6"=Q{$ri(\8HƐ) |PRQId1T.rrlZ.7\N L$c_ӑj<\( DsNQzl.ڞtsFΉ=(T#I E;9z.-؄A9M( i( :6>.i(!":f#舄?NFE解 i4(%1f/0-7tt!U9%OO:uPqlIhPMNvIU#c8NX'zM669[IpG]Ɛql4v:ŽZ:.1;NȎ 7DeGf]:;mq1J;ͷM ۹hb A3.O:?QY'8.!͝좱DwTwtCv?vzɄw֕LGy91w\hO|GA{ N '߅ {xާS0'Ƌq1""< ϛdQhBg['ţbi3 1l5^rOJ~#F')Dڣctyxby0i1<8Qyp{b}l@"Es I#id%ҋ8uaL/C@bz[Sٚ~ROI&3#IA\/HB,$أ=ipdOpѼ~;@ǯbT{Vd{۳c{!^߾Kv{z/G6@>.( >A~Gçe$d8> OӃɎpc/{|lvO>j>tFI0HϧGEfyI_EcD}!RQH2vh>9LӀ/<꾁8Q}#{#~ё?|OB>"H{\Ujtt~Lǎ(S(Z? Fzﭿn/FHODDO'ٗ4qOfD{쏽z+_t yH"S;P.Ho2Ug"| @Jo:@q:h/G!`x GFoAN0ho1p0't=! ["0ƓJvg )bT>F9t1o0e5SrCZ!OMHAGc}Awc)aA*hFPA$ӌS W\NN'mR EB*('heX&&R ӓ#|^P'dŠq7f0#%M50٠=#H7:D8(br0HtPhzAA}ăG=hVE`" N GB(ODCf,!aAE(+jJZDJBA#%| 7%e"1P7CNizBX·TqPad°q4V#*|S TzdoA|HW:|e$fH mO[Vj9."/~xC75~C0!!*('3 Zΐ E0#( GeɽJj8Xbt jCUk9a_kP͔Lr%4?萷uPڱtMMx2VNCzhch5|sC癧&@v D&%2 5Qbg#W&"jNvhG[:@(6P#x=rDJOq(ߤi2I h'%2U[ָe?a"72MG&Zm{ĉ?Z1ԉo+$91*w S(ƻP ]F1DdNQvH!JE󄴊BbExZ- =G8 ^Q[H?Ƹ"&,.O Z|wi>D6#RR7Lf\h3.ڌ mƅ6Bq͸f\h3.Z\3.ڌ mƅ6Bq͸f\h3.ڌ mƅ6Bq͸f\h3.ڌ mƅ6Bq8Bq͸f\h3.ڌ mƅ6Bq͸f\h3.ڌ mƅ6Bq͸f\hތ mƅ6Bq͸f\h3.ڴ\hPj

战国四公子人 品德 事例
战国四公子
人 品德 事例

战国四公子人 品德 事例
孟尝君
平原君
信陵君
春申君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编辑本段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谖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谖去魏国说动魏惠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魏国为相;回来后又借魏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当时,齐、秦、楚是三个超级大国,与齐国相邻的宋国是第三世界中的一个弱小国家.宋国虽然国小力弱,国君却特别骄横,惹恼了齐国,齐王就灭掉宋国,然后强迫卫国、邹国和鲁国臣服,这三个弱国只好对齐称臣.这一来,齐王又骄横起来,扬言早晚有一天要问鼎周都,正号天子,以令天下.孟尝君就劝谏齐王,说是宋国被灭掉就是因为宋王骄横,让齐王以宋为戒.齐王一听生气了,就又罢免了孟尝君的职务.
孟尝君怕遭齐王杀害,就逃奔魏国,去依附他的朋友魏无忌.到了魏国,魏王任他为相.他又做媒,把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赵胜.然后把相位让给魏无忌,回到齐国的薛地,魏王和赵王、魏无忌和赵胜都与他交好.他能与魏王、赵王平起平坐,地位自然提高了.齐王却害怕了,就派使者迎接他复任国相,孟尝君不去,齐王只好与他建交.从此,孟尝君往来于齐、赵、魏三国之间.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但他的几个儿子争夺薛地,齐魏联军占领薛地,孟尝君绝后.
孟尝君门下有鸡鸣狗盗之辈.
编辑本段平原君
(?~前251)
平原君姓赵名胜,是赵惠文王之弟,封于平原县,人称平原君,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国,三罢三提,养门客3000人.在秦军围困邯郸时,魏国惧秦,晋鄙只带兵在边境观望.平原君欲说服楚国出兵相救,门客无计可施,只有毛遂自荐,说服了楚王,楚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在赵、魏、楚三国军队夹击下,秦军大败而回.平原君有贤能,但有时候不识大体,被小利蒙住.公元262年,秦国用大将白起进攻韩国,韩国上党守将冯亭投到赵国,同时把上党献给赵国,当时平阳君赵豹坚持不收,平原君却认为不费力气得到上党并没有不妥,遂接受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此事激怒秦国,命白起进军赵国,在长平交锋,赵军四十万大军溃败.“利令智昏”成语即是出于此处.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论道“诸子中胜最贤”不无道理,当时各国诸侯贵族公子林立,平原君比一般的纨绔子弟好的多,平原君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
编辑本段信陵君
(?~前243)
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十年,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有食客三千,《汉书·艺文志》兵家有《魏公子》二十一篇,今佚.
孟尝君让相位给魏无忌,魏王封以信陵之地,是为信陵君.信陵君也以养士出名.公元前258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形势危急,魏国大将晋鄙率领魏国主力,在边境上按兵不动.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致信信陵君请他发兵救赵.信陵君窃得兵符,杀了晋鄙,夺得兵权,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怕魏王治他窃符杀将之罪,就在赵国住了10年.秦国得知魏国君臣不和,就派兵攻魏,连败魏军.就在魏国面临灭亡时,信陵君借了10万赵军,组织了燕、韩、赵、魏、楚五国联军,大败秦军,把秦军赶到了函谷关以西.魏王论功行赏,任用信陵君为相,国中大小政事,全交给信陵君决定.
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秦国就想方设法除掉信陵君.秦王拿出巨款,派特务到魏国,找到晋鄙的同党,送上厚礼,让他们散布流言,就说信陵君威名大盛,大家都想让他当王,以此挑拨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又以让魏国人质太子增回国为条件,叫太子增给魏王写信,说秦国要立信陵君为魏王.
就在魏王越来越怀疑信陵君要篡位的时候,秦王又派人给信陵君送去黄金和一封信,信陵君拒收黄金和信的时候,魏王派人来把黄金和信要去了.魏王打开信一看,信上问魏王何时让位,秦国预先祝福信陵君为魏王.接着秦国又放太子增回魏,太子增再次对魏王提出对信陵君不能信任.
信陵君虽然于心无愧,但知道魏王疑心日增,就托病不再入宫,将印信兵符等都交还魏王,以美女醇酒为伴,日夜享乐,过了4年就郁郁而死.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死后,秦统一全国就成为必然了.
信陵君,名无忌,是魏昭王的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号信陵君.生年不详,死于安厘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43年).《史记·魏公子列传》载:公子对于士,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
一次,公子正与魏王博,得到赵兵将寇北境而举烽火的警报.魏王立即停博,欲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公子拦阻说:“是赵王出来打猎,不是入寇.”说完,又不失常态地与魏王博.魏王却惊恐不安,已无心再博.不久,又从北方传来消息说,赵王在打猎,不是入侵.魏王大为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赵王是出来打猎的?”公子说:“我的门客有能探听到赵王隐秘的人,赵王的活动总是向我报告,所以我能知道.”
尊 礼 侯 生
魏国有个隐居的人,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因家贫,为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公子前往拜访侯生,想馈赠一份厚礼.他不肯接受,说:“我修身洁行几十年,不能因为贫困而接受您的财物.”公子设筵席大会宾客,都已坐好,他才带领随从的车骑,空着左边的上座,亲自去接侯生.侯生整理破旧的衣冠,并不谦让,径直上车,坐到公子空出的上手座位.公子亲自握着马缰,越发恭敬.侯生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市中为屠户,希望委曲您的车骑,让我去拜访他.”公子引车至市中,侯生下车,见到他的朋友朱亥.侯生一面侧目窥察公子的脸色,又故意久立,跟朋友说话.公子的颜色越发温和.这时候,魏国的将相宗室宾客满堂,等待着公子回来饮酒.市人都看到公子手执缰绳等待.公子的随从都暗暗地骂侯生.侯生见公子始终面不改色,就辞别朱亥上车,到公子家.公子引侯生上座,向宾客一一介绍,赞美侯生,又起立为侯生敬酒.宾客无不惊异.侯生从此便成为信陵君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所拜访的屠者朱亥,是个贤人,世人都不知道,今隐身在屠户间.”公子多次去看望朱亥,朱亥却不曾答谢.
公元前266年,范睢为秦相后,秦昭王欲替他报仇.曾经迫害范睢的魏相魏齐被逼逃亡赵国,匿平原君家.秦王诱骗平原君至秦而把他软禁,派使者对赵王说:“不把魏齐的头送来,不放平原君.”魏齐过从虞卿.虞卿解赵相印与魏齐逃至大梁,想通过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肯见,问门客说:“虞卿是个什么样的人?”侯嬴在旁说:“虞卿穿草鞋,戴斗笠,从远方至赵.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当此之时,天下争知之.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加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为惭愧,亲到郊野去迎接虞卿、魏齐.魏齐听说信陵君起初对见他有难意,怒而自刭.赵王终于取魏齐头予秦,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赵.
窃 符 救 赵
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秦兵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的国都很快就被攻下,谁敢救赵,等到破了赵就先打谁.”魏王恐惧,令晋鄙军留邺筑壁垒,名为救赵,实际上是观望两国的胜败.平原君向魏求救的使者接连不断,责怪公子说:“我以为你有救别人困危的崇高义气,今邯郸危在旦夕而魏国救兵不来.公子纵然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也不怜惜你的姐姐吗?”信陵君为此事很忧虑,屡次去请求魏王,门客们也用各种办法劝说,魏王始终不听.公子估计魏王不肯派兵救赵了,便决定带一百多辆车骑去赵,跟秦军死拚.路过夷门,遇见侯生,侯生说:“公子勉励,我年老不能跟从.”公子已行数里,总觉得不痛快,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现在将去拚死,为什么他没有一言半辞送我呢?于是又回来见侯生.侯生笑着说:“您的行动好象是以肉投喂饿虎.”侯生支开旁人悄悄对公子说:“我听说调动晋鄙的兵符在魏王的卧室内,魏王最宠爱如姬,她可随便进出卧室,能够窃到兵符.我还听说,如姬因为父亲被人所杀,想要报仇,三年没有找到仇人.如姬曾哭泣着求您.您派人取了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很感激您.如请她偷出兵符,就能救赵了.”信陵君依照侯生的办法,果然得到了兵符.
信陵君带人要去调动晋鄙的军队,侯生又对他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晋鄙如果不听从,就危险了.要带朱亥去,必要时就把晋鄙打死.”公子一行到邺,要代晋鄙领兵.晋鄙合符后,表示迟疑,不想交出兵权.在这紧急时刻,朱亥从袖子里抽出四十斤重的铁椎,把晋鄙打死.公子遂将晋鄙军,他下令军中,说,“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父母.”得选兵八万,进兵攻击秦军.秦军在魏军、楚军和赵军的外内夹攻下大败,邯郸围解.赵王及平原君亲自到邯郸郊界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袋为公子在前引路.赵王一再感谢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
留 赵 十 年
魏王恼怒公子偷盗兵符、矫杀晋鄙.这一点公子自己也知道.在退了秦兵后,公子便遣军归魏,而独与门客留赵,一直在赵十年.
赵王与平原君商议,为酬谢存赵的功勋,欲以五城封公子.公子听说后,露出了矜功骄傲的神态.有客劝公子说:“物(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公子听到这一意见后,立即自责,好象无地自容的样子.说自己有罪过,对不起魏,无功于赵.赵王与公子饮酒到傍晚,因为公子的谦让,不好意思说出献五城的话.公子留赵后,赵王以鄗(今河北柏乡县北)为公子的“汤沐邑”.
公子听说赵有处士毛公隐于博徒(赌徒),薛公隐于卖浆家,很想见他们,但这两个人都躲着不肯见.公子打听到他们的住所,悄俏徒步前往,同两人交游.平原君对他的夫人说:“公子跟博徒、卖浆者来往,是个荒唐的人.”平原君的夫人把话告诉了公子,公子说:“我听说平原君贤,才背魏而救赵.平原君不是求士而只是以宾客多而感自豪.无忌自在大梁时,就听说这两个人贤,还怕他们不愿意与我交往,平原君却反以为羞耻.”公子整顿行装要离去.平原君免冠谢罪,固留公子.平原君的门客听到这件事后,半去平原君而归公子.
回 魏 以 后
公子留赵十年,未回魏国.秦闻公子在赵,出兵伐魏,魏数败.魏王忧虑,派使者至赵请公子.公子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魏,告诫门下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门客都不敢劝公子归魏.毛公、薛公见公子说:“公子受到赵国尊重和名闻诸侯,都是因有魏国.现在魏国有急难而公子不顾惜,假如秦破大梁而毁掉先王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对天下人呢?”话还未说完,公子脸色骤变,催促驾车回魏国.魏王持公子而泣,以为上将军.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427年),公子使人向各国求援.各国闻公子为将,都派兵救魏.公子率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破秦军.秦将蒙骜战败逃走.五国之师乘胜追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
《战国策·魏四》载,安陵(今河南鄢陵县西北)人缩高的儿子在秦国做官,秦派他守管(今河南郑州市).信陵君攻管不下,使人对安陵君说:“你派缩高去攻管,我任用他为五大夫,使他为执符节的军尉,去招抚他的儿子.”安陵君说:“安陵是个小国,缩高未必听从,还是使者自己去请他.”就派官吏引导使者至缩高的住所.使者传达信陵君的命令后,缩高说:“叫我去攻管,是‘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见臣而下,是倍(背)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推辞不去.信陵君大怒,派使者对安陵君说:“安陵如同魏国的土地一样,管攻不下来,秦兵一到,魏国必危.希望您把缩高捆缚送来.否则,我将领十万兵到安陵城下.”安陵君说:“我的先君成侯在接受魏襄王命令守安陵时,襄王亲手把‘大府之宪’交给先君.宪法的上篇记载:‘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也不包括在国家大赦的范围内.现在缩高不接受禄位,‘以全父子之义’,而您却要逮捕他.这是使我违背襄王的诏令,废大府的宪法,即使把我杀死,也不敢这样作.”缩高听到后说:“信陵君的为人,悍猛而自用,必将招来安陵的祸患.”他到魏国使者的住所,自刎而死.信陵君听说缩高自杀,穿起白色衣服(丧服),并避开正房,寝于他处,以示哀悼.派使者向安陵君谢罪说:“无忌是个道德低下的小人,考虑不周,对您失言,请释罪!”
信陵君尚未克管,秦对魏的威胁还没有解除的时候,秦王为了离间信陵君跟魏王的关系,派人持金万斤到魏国行贿,找到晋鄙的门客,叫他们诋毁信陵君说,“公子是魏将,诸侯的将也都归附他,天下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想要称王,诸侯也打算立他为魏王.”秦王又几次派人假意祝贺分子,问他是否已经做了魏王.魏王天天听到诽谤的话,也就相信了,使人代公子将兵.公子知道自己因为谗言的诋毁再次被废止不用,便推说有病,不去朝见魏王,日夜以酒色自娱.如此四年,终于因饮酒过多,患病而死,安厘王也死于同一年,即公元前243年.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领兵攻魏,拔二十城,开始设置东郡.公子死后十八年,秦兵虏魏王假,灭魏以为郡县,时在公元前225年.
信陵君的历史影响
诸侯的宾客所进献给公子的兵法,公子皆书其名,世称《魏公子兵法》.《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中,有《魏公子》二十一篇.
信陵君盗窃兵符,夺晋鄙军而败秦存赵,是违背、对抗魏安厘王的意旨的,但实际上却是魏国的大利.赵存,使魏不孤立而有屏障.败秦军,消除了魏王尊秦为帝的幻想,减少了对秦畏俱思想,也使魏在东方各国间的威信有提高.
司马迁是把信陵君作为一个礼贤下士的人物来写的.他认为信陵君的“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名冠诸侯”,都实有不虚.《太史公自序》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之”.信陵君在秦汉之际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张耳,是梁人,“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陈豨,梁人,其少时数称慕魏公子”.汉刘邦少时,也“数闻公子贤”;当皇帝后,每过大梁,常祭祀公子;汉高祖十二年,更为公子置守冢五家,年年四时举致祭.
编辑本段春申君
(?~前238)
春申君名黄歇,因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他为楚相20余年.“虽名相国,其实王也.”楚国的政事都由他说了算.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封于吴,号春申君.
楚考烈王一直没有儿子,黄歇为他物色了很多美女,就是不生儿子,黄歇实在想不出好办法来了.
春申君府中有个门客叫李园,是赵国人,他有个妹妹叫李嫣,长得很漂亮.李园为了飞黄腾达,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又怕生不出孩子来会失宠,就施了个“移花接木”之计.他先请了5天假回赵国,过了10天才带着妹妹回来.春申君责备他超假,他说齐王派使者到他家求婚,他招待齐使才回来晚了.春申君一听,就要见李嫣.李园把妹妹盛妆打扮一番送去,春申君见果是美人,就把李嫣留下,当晚侍寝,不久怀孕.李园又教妹妹说服春申君把她献给楚王,生了儿子,立为太子.楚王死后,李园设下伏兵,然后才派人通知春申君.春申君一进宫门,即被杀死,然后灭族.从此,李园把持了楚国国政,楚国一天天衰落下去,被秦国灭掉了.

平原君 孟尝君 信陵君 春申君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http://baike.baidu.com/view/51965.html?wtp=tt...

全部展开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http://baike.baidu.com/view/51965.html?wtp=tt

收起

简介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

全部展开

简介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谖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谖去魏国说动魏惠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魏国为相;回来后又借魏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当时,齐、秦、楚是三个超级大国,与齐国相邻的宋国是第三世界中的一个弱小国家。宋国虽然国小力弱,国君却特别骄横,惹恼了齐国,齐王就灭掉宋国,然后强迫卫国、邹国和鲁国臣服,这三个弱国只好对齐称臣。这一来,齐王又骄横起来,扬言早晚有一天要问鼎周都,正号天子,以令天下。孟尝君就劝谏齐王,说是宋国被灭掉就是因为宋王骄横,让齐王以宋为戒。齐王一听生气了,就又罢免了孟尝君的职务。
孟尝君怕遭齐王杀害,就逃奔魏国,去依附他的朋友魏无忌。到了魏国,魏王任他为相。他又做媒,把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赵胜。然后把相位让给魏无忌,回到齐国的薛地,魏王和赵王、魏无忌和赵胜都与他交好。他能与魏王、赵王平起平坐,地位自然提高了。齐王却害怕了,就派使者迎接他复任国相,孟尝君不去,齐王只好与他建交。从此,孟尝君往来于齐、赵、魏三国之间。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但他的几个儿子争夺薛地,齐魏联军占领薛地,孟尝君绝后。
孟尝君门下有鸡鸣狗盗之辈。
平原君
(?~前251)
平原君姓赵名胜,是赵惠文王之弟,封于平原县,人称平原君,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国,三罢三提,养门客3000人。在秦军围困邯郸时,魏国惧秦,晋鄙只带兵在边境观望。平原君欲说服楚国出兵相救,门客无计可施,只有毛遂自荐,说服了楚王,楚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在赵、魏、楚三国军队夹击下,秦军大败而回。平原君有贤能,但有时候不识大体,被小利蒙住。公元262年,秦国用大将白起进攻韩国,韩国上党守将冯亭投到赵国,同时把上党献给赵国,当时平阳君赵豹坚持不收,平原君却认为不费力气得到上党并没有不妥,遂接受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此事激怒秦国,命白起进军赵国,在长平交锋,赵军四十万大军溃败。“利令智昏”成语即是出于此处。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论道“诸子中胜最贤”不无道理,当时各国诸侯贵族公子林立,平原君比一般的纨绔子弟好的多,平原君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
信陵君
(?~前243)
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十年,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有食客三千,《汉书·艺文志》兵家有《魏公子》二十一篇,今佚。
孟尝君让相位给魏无忌,魏王封以信陵之地,是为信陵君。信陵君也以养士出名。公元前258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形势危急,魏国大将晋鄙率领魏国主力,在边境上按兵不动。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致信信陵君请他发兵救赵。信陵君窃得兵符,杀了晋鄙,夺得兵权,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怕魏王治他窃符杀将之罪,就在赵国住了10年。秦国得知魏国君臣不和,就派兵攻魏,连败魏军。就在魏国面临灭亡时,信陵君借了10万赵军,组织了燕、韩、赵、魏、楚五国联军,大败秦军,把秦军赶到了函谷关以西。魏王论功行赏,任用信陵君为相,国中大小政事,全交给信陵君决定。
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秦国就想方设法除掉信陵君。秦王拿出巨款,派特务到魏国,找到晋鄙的同党,送上厚礼,让他们散布流言,就说信陵君威名大盛,大家都想让他当王,以此挑拨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又以让魏国人质太子增回国为条件,叫太子增给魏王写信,说秦国要立信陵君为魏王。
就在魏王越来越怀疑信陵君要篡位的时候,秦王又派人给信陵君送去黄金和一封信,信陵君拒收黄金和信的时候,魏王派人来把黄金和信要去了。魏王打开信一看,信上问魏王何时让位,秦国预先祝福信陵君为魏王。接着秦国又放太子增回魏,太子增再次对魏王提出对信陵君不能信任。
信陵君虽然于心无愧,但知道魏王疑心日增,就托病不再入宫,将印信兵符等都交还魏王,以美女醇酒为伴,日夜享乐,过了4年就郁郁而死。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死后,秦统一全国就成为必然了。
信陵君,名无忌,是魏昭王的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号信陵君。生年不详,死于安厘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43年)。《史记·魏公子列传》载:公子对于士,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
一次,公子正与魏王博,得到赵兵将寇北境而举烽火的警报。魏王立即停博,欲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公子拦阻说:“是赵王出来打猎,不是入寇。”说完,又不失常态地与魏王博。魏王却惊恐不安,已无心再博。不久,又从北方传来消息说,赵王在打猎,不是入侵。魏王大为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赵王是出来打猎的?”公子说:“我的门客有能探听到赵王隐秘的人,赵王的活动总是向我报告,所以我能知道。”
尊 礼 侯 生
魏国有个隐居的人,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因家贫,为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公子前往拜访侯生,想馈赠一份厚礼。他不肯接受,说:“我修身洁行几十年,不能因为贫困而接受您的财物。”公子设筵席大会宾客,都已坐好,他才带领随从的车骑,空着左边的上座,亲自去接侯生。侯生整理破旧的衣冠,并不谦让,径直上车,坐到公子空出的上手座位。公子亲自握着马缰,越发恭敬。侯生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市中为屠户,希望委曲您的车骑,让我去拜访他。”公子引车至市中,侯生下车,见到他的朋友朱亥。侯生一面侧目窥察公子的脸色,又故意久立,跟朋友说话。公子的颜色越发温和。这时候,魏国的将相宗室宾客满堂,等待着公子回来饮酒。市人都看到公子手执缰绳等待。公子的随从都暗暗地骂侯生。侯生见公子始终面不改色,就辞别朱亥上车,到公子家。公子引侯生上座,向宾客一一介绍,赞美侯生,又起立为侯生敬酒。宾客无不惊异。侯生从此便成为信陵君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所拜访的屠者朱亥,是个贤人,世人都不知道,今隐身在屠户间。”公子多次去看望朱亥,朱亥却不曾答谢。
公元前266年,范睢为秦相后,秦昭王欲替他报仇。曾经迫害范睢的魏相魏齐被逼逃亡赵国,匿平原君家。秦王诱骗平原君至秦而把他软禁,派使者对赵王说:“不把魏齐的头送来,不放平原君。”魏齐过从虞卿。虞卿解赵相印与魏齐逃至大梁,想通过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肯见,问门客说:“虞卿是个什么样的人?”侯嬴在旁说:“虞卿穿草鞋,戴斗笠,从远方至赵。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当此之时,天下争知之。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加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为惭愧,亲到郊野去迎接虞卿、魏齐。魏齐听说信陵君起初对见他有难意,怒而自刭。赵王终于取魏齐头予秦,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赵。
窃 符 救 赵
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秦兵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的国都很快就被攻下,谁敢救赵,等到破了赵就先打谁。”魏王恐惧,令晋鄙军留邺筑壁垒,名为救赵,实际上是观望两国的胜败。平原君向魏求救的使者接连不断,责怪公子说:“我以为你有救别人困危的崇高义气,今邯郸危在旦夕而魏国救兵不来。公子纵然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也不怜惜你的姐姐吗?”信陵君为此事很忧虑,屡次去请求魏王,门客们也用各种办法劝说,魏王始终不听。公子估计魏王不肯派兵救赵了,便决定带一百多辆车骑去赵,跟秦军死拚。路过夷门,遇见侯生,侯生说:“公子勉励,我年老不能跟从。”公子已行数里,总觉得不痛快,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现在将去拚死,为什么他没有一言半辞送我呢?于是又回来见侯生。侯生笑着说:“您的行动好象是以肉投喂饿虎。”侯生支开旁人悄悄对公子说:“我听说调动晋鄙的兵符在魏王的卧室内,魏王最宠爱如姬,她可随便进出卧室,能够窃到兵符。我还听说,如姬因为父亲被人所杀,想要报仇,三年没有找到仇人。如姬曾哭泣着求您。您派人取了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很感激您。如请她偷出兵符,就能救赵了。”信陵君依照侯生的办法,果然得到了兵符。
信陵君带人要去调动晋鄙的军队,侯生又对他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晋鄙如果不听从,就危险了。要带朱亥去,必要时就把晋鄙打死。”公子一行到邺,要代晋鄙领兵。晋鄙合符后,表示迟疑,不想交出兵权。在这紧急时刻,朱亥从袖子里抽出四十斤重的铁椎,把晋鄙打死。公子遂将晋鄙军,他下令军中,说,“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父母。”得选兵八万,进兵攻击秦军。秦军在魏军、楚军和赵军的外内夹攻下大败,邯郸围解。赵王及平原君亲自到邯郸郊界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袋为公子在前引路。赵王一再感谢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
留 赵 十 年
魏王恼怒公子偷盗兵符、矫杀晋鄙。这一点公子自己也知道。在退了秦兵后,公子便遣军归魏,而独与门客留赵,一直在赵十年。
赵王与平原君商议,为酬谢存赵的功勋,欲以五城封公子。公子听说后,露出了矜功骄傲的神态。有客劝公子说:“物(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公子听到这一意见后,立即自责,好象无地自容的样子。说自己有罪过,对不起魏,无功于赵。赵王与公子饮酒到傍晚,因为公子的谦让,不好意思说出献五城的话。公子留赵后,赵王以鄗(今河北柏乡县北)为公子的“汤沐邑”。
公子听说赵有处士毛公隐于博徒(赌徒),薛公隐于卖浆家,很想见他们,但这两个人都躲着不肯见。公子打听到他们的住所,悄俏徒步前往,同两人交游。平原君对他的夫人说:“公子跟博徒、卖浆者来往,是个荒唐的人。”平原君的夫人把话告诉了公子,公子说:“我听说平原君贤,才背魏而救赵。平原君不是求士而只是以宾客多而感自豪。无忌自在大梁时,就听说这两个人贤,还怕他们不愿意与我交往,平原君却反以为羞耻。”公子整顿行装要离去。平原君免冠谢罪,固留公子。平原君的门客听到这件事后,半去平原君而归公子。
回 魏 以 后
公子留赵十年,未回魏国。秦闻公子在赵,出兵伐魏,魏数败。魏王忧虑,派使者至赵请公子。公子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魏,告诫门下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门客都不敢劝公子归魏。毛公、薛公见公子说:“公子受到赵国尊重和名闻诸侯,都是因有魏国。现在魏国有急难而公子不顾惜,假如秦破大梁而毁掉先王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对天下人呢?”话还未说完,公子脸色骤变,催促驾车回魏国。魏王持公子而泣,以为上将军。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427年),公子使人向各国求援。各国闻公子为将,都派兵救魏。公子率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破秦军。秦将蒙骜战败逃走。五国之师乘胜追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
《战国策·魏四》载,安陵(今河南鄢陵县西北)人缩高的儿子在秦国做官,秦派他守管(今河南郑州市)。信陵君攻管不下,使人对安陵君说:“你派缩高去攻管,我任用他为五大夫,使他为执符节的军尉,去招抚他的儿子。”安陵君说:“安陵是个小国,缩高未必听从,还是使者自己去请他。”就派官吏引导使者至缩高的住所。使者传达信陵君的命令后,缩高说:“叫我去攻管,是‘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见臣而下,是倍(背)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推辞不去。信陵君大怒,派使者对安陵君说:“安陵如同魏国的土地一样,管攻不下来,秦兵一到,魏国必危。希望您把缩高捆缚送来。否则,我将领十万兵到安陵城下。”安陵君说:“我的先君成侯在接受魏襄王命令守安陵时,襄王亲手把‘大府之宪’交给先君。宪法的上篇记载:‘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也不包括在国家大赦的范围内。现在缩高不接受禄位,‘以全父子之义’,而您却要逮捕他。这是使我违背襄王的诏令,废大府的宪法,即使把我杀死,也不敢这样作。”缩高听到后说:“信陵君的为人,悍猛而自用,必将招来安陵的祸患。”他到魏国使者的住所,自刎而死。信陵君听说缩高自杀,穿起白色衣服(丧服),并避开正房,寝于他处,以示哀悼。派使者向安陵君谢罪说:“无忌是个道德低下的小人,考虑不周,对您失言,请释罪!”
信陵君尚未克管,秦对魏的威胁还没有解除的时候,秦王为了离间信陵君跟魏王的关系,派人持金万斤到魏国行贿,找到晋鄙的门客,叫他们诋毁信陵君说,“公子是魏将,诸侯的将也都归附他,天下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想要称王,诸侯也打算立他为魏王。”秦王又几次派人假意祝贺分子,问他是否已经做了魏王。魏王天天听到诽谤的话,也就相信了,使人代公子将兵。公子知道自己因为谗言的诋毁再次被废止不用,便推说有病,不去朝见魏王,日夜以酒色自娱。如此四年,终于因饮酒过多,患病而死,安厘王也死于同一年,即公元前243年。
秦闻公子死,使蒙骜领兵攻魏,拔二十城,开始设置东郡。公子死后十八年,秦兵虏魏王假,灭魏以为郡县,时在公元前225年。
信陵君的历史影响
诸侯的宾客所进献给公子的兵法,公子皆书其名,世称《魏公子兵法》。《汉书·艺文志》兵形势家中,有《魏公子》二十一篇。
信陵君盗窃兵符,夺晋鄙军而败秦存赵,是违背、对抗魏安厘王的意旨的,但实际上却是魏国的大利。赵存,使魏不孤立而有屏障。败秦军,消除了魏王尊秦为帝的幻想,减少了对秦畏俱思想,也使魏在东方各国间的威信有提高。
司马迁是把信陵君作为一个礼贤下士的人物来写的。他认为信陵君的“接岩穴隐者,不耻下交”、“名冠诸侯”,都实有不虚。《太史公自序》说:“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之”。信陵君在秦汉之际是一个有影响的人物。张耳,是梁人,“其少时,及魏公子毋忌为客”;“陈豨,梁人,其少时数称慕魏公子”。汉刘邦少时,也“数闻公子贤”;当皇帝后,每过大梁,常祭祀公子;汉高祖十二年,更为公子置守冢五家,年年四时举致祭。
春申君
(?~前238)
春申君名黄歇,因先祖受封于黄,其后乃以黄为姓。他为楚相20余年。“虽名相国,其实王也。”楚国的政事都由他说了算。楚考烈王十五年(公元前248年)封于吴,号春申君。
楚考烈王一直没有儿子,黄歇为他物色了很多美女,就是不生儿子,黄歇实在想不出好办法来了。
春申君府中有个门客叫李园,是赵国人,他有个妹妹叫李嫣,长得很漂亮。李园为了飞黄腾达,想把妹妹献给楚王,但又怕生不出孩子来会失宠,就施了个“移花接木”之计。他先请了5天假回赵国,过了10天才带着妹妹回来。春申君责备他超假,他说齐王派使者到他家求婚,他招待齐使才回来晚了。春申君一听,就要见李嫣。李园把妹妹盛妆打扮一番送去,春申君见果是美人,就把李嫣留下,当晚侍寝,不久怀孕。李园又教妹妹说服春申君把她献给楚王,生了儿子,立为太子。楚王死后,李园设下伏兵,然后才派人通知春申君。春申君一进宫门,即被杀死,然后灭族。从此,李园把持了楚国国政,楚国一天天衰落下去,被秦国灭掉了。

收起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

全部展开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
孟尝君
孟尝君姓田名文,字孟,封于尝邑,故号孟尝君。他养士数千人,成为齐国的重要政治力量,担任了齐相,每年的工资就是薛地万户人家的租税。他的门客冯谖曾到薛地为他收债,免除了部分贫苦人的债务,取得了薛地人的拥护和爱戴。当他受齐王的猜疑而罢免职务后,得以在薛地安身。冯谖去魏国说动魏惠王,派车马来接孟尝君到魏国为相;回来后又借魏国要聘相为由,说动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
当时,齐、秦、楚是三个超级大国,与齐国相邻的宋国是第三世界中的一个弱小国家。宋国虽然国小力弱,国君却特别骄横,惹恼了齐国,齐王就灭掉宋国,然后强迫卫国、邹国和鲁国臣服,这三个弱国只好对齐称臣。这一来,齐王又骄横起来,扬言早晚有一天要问鼎周都,正号天子,以令天下。孟尝君就劝谏齐王,说是宋国被灭掉就是因为宋王骄横,让齐王以宋为戒。齐王一听生气了,就又罢免了孟尝君的职务。
孟尝君怕遭齐王杀害,就逃奔魏国,去依附他的朋友魏无忌。到了魏国,魏王任他为相。他又做媒,把魏无忌的姐姐嫁给了赵胜。然后把相位让给魏无忌,回到齐国的薛地,魏王和赵王、魏无忌和赵胜都与他交好。他能与魏王、赵王平起平坐,地位自然提高了。齐王却害怕了,就派使者迎接他复任国相,孟尝君不去,齐王只好与他建交。从此,孟尝君往来于齐、赵、魏三国之间。后来,因病而死,得以善终。但他的几个儿子争夺薛地,齐魏联军占领薛地,孟尝君绝后。
孟尝君门下有鸡鸣狗盗之辈。
平原君
(?~前251)
平原君姓赵名胜,是赵惠文王之弟,封于平原县,人称平原君,曾担任赵惠文王和孝成王的相国,三罢三提,养门客3000人。在秦军围困邯郸时,魏国惧秦,晋鄙只带兵在边境观望。平原君欲说服楚国出兵相救,门客无计可施,只有毛遂自荐,说服了楚王,楚王派春申君黄歇率军救赵。在赵、魏、楚三国军队夹击下,秦军大败而回。平原君有贤能,但有时候不识大体,被小利蒙住。公元262年,秦国用大将白起进攻韩国,韩国上党守将冯亭投到赵国,同时把上党献给赵国,当时平阳君赵豹坚持不收,平原君却认为不费力气得到上党并没有不妥,遂接受上党并封冯亭为华阳君。此事激怒秦国,命白起进军赵国,在长平交锋,赵军四十万大军溃败。“利令智昏”成语即是出于此处。司马迁在《史记》中评论道“诸子中胜最贤”不无道理,当时各国诸侯贵族公子林立,平原君比一般的纨绔子弟好的多,平原君的侄儿继位为赵孝成王,他仍受重用,经历了两代国王。病死后,其位代代相传,直到赵国被秦灭掉。
信陵君
(?~前243)
魏安王之弟,即魏无忌,号信陵君。公元前257年,他设法窃得兵符,击杀将军晋鄙,夺取兵权,救赵胜秦。后十年,为上将军,联合五国击退秦将蒙骜的进攻。有食客三千,《汉书·艺文志》兵家有《魏公子》二十一篇,今佚。
孟尝君让相位给魏无忌,魏王封以信陵之地,是为信陵君。信陵君也以养士出名。公元前258年,秦军围困赵都邯郸,形势危急,魏国大将晋鄙率领魏国主力,在边境上按兵不动。赵国平原君赵胜的夫人,也就是信陵君的姐姐,致信信陵君请他发兵救赵。信陵君窃得兵符,杀了晋鄙,夺得兵权,解了邯郸之围。信陵君怕魏王治他窃符杀将之罪,就在赵国住了10年。秦国得知魏国君臣不和,就派兵攻魏,连败魏军。就在魏国面临灭亡时,信陵君借了10万赵军,组织了燕、韩、赵、魏、楚五国联军,大败秦军,把秦军赶到了函谷关以西。魏王论功行赏,任用信陵君为相,国中大小政事,全交给信陵君决定。
信陵君的威名震动天下,秦国就想方设法除掉信陵君。秦王拿出巨款,派特务到魏国,找到晋鄙的同党,送上厚礼,让他们散布流言,就说信陵君威名大盛,大家都想让他当王,以此挑拨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又以让魏国人质太子增回国为条件,叫太子增给魏王写信,说秦国要立信陵君为魏王。
就在魏王越来越怀疑信陵君要篡位的时候,秦王又派人给信陵君送去黄金和一封信,信陵君拒收黄金和信的时候,魏王派人来把黄金和信要去了。魏王打开信一看,信上问魏王何时让位,秦国预先祝福信陵君为魏王。接着秦国又放太子增回魏,太子增再次对魏王提出对信陵君不能信任。
信陵君虽然于心无愧,但知道魏王疑心日增,就托病不再入宫,将印信兵符等都交还魏王,以美女醇酒为伴,日夜享乐,过了4年就郁郁而死。六国中唯一能与秦抗衡的政治家死后,秦统一全国就成为必然了。
信陵君,名无忌,是魏昭王的少子,安厘王的异母弟。安厘王元年(公元前276年)封于信陵(今河南宁陵县),号信陵君。生年不详,死于安厘王三十四年(公元前243年)。《史记·魏公子列传》载:公子对于士,不论贤不肖,都很谦虚,以礼相待,不敢以富贵而傲人。因此方圆几千里的士都来投奔他,以致食客有三千人。
一次,公子正与魏王博,得到赵兵将寇北境而举烽火的警报。魏王立即停博,欲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公子拦阻说:“是赵王出来打猎,不是入寇。”说完,又不失常态地与魏王博。魏王却惊恐不安,已无心再博。不久,又从北方传来消息说,赵王在打猎,不是入侵。魏王大为惊讶地问:“你怎么知道赵王是出来打猎的?”公子说:“我的门客有能探听到赵王隐秘的人,赵王的活动总是向我报告,所以我能知道。”
尊 礼 侯 生
魏国有个隐居的人,叫侯嬴,已经七十岁,因家贫,为大梁夷门的守门小吏。公子前往拜访侯生,想馈赠一份厚礼。他不肯接受,说:“我修身洁行几十年,不能因为贫困而接受您的财物。”公子设筵席大会宾客,都已坐好,他才带领随从的车骑,空着左边的上座,亲自去接侯生。侯生整理破旧的衣冠,并不谦让,径直上车,坐到公子空出的上手座位。公子亲自握着马缰,越发恭敬。侯生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市中为屠户,希望委曲您的车骑,让我去拜访他。”公子引车至市中,侯生下车,见到他的朋友朱亥。侯生一面侧目窥察公子的脸色,又故意久立,跟朋友说话。公子的颜色越发温和。这时候,魏国的将相宗室宾客满堂,等待着公子回来饮酒。市人都看到公子手执缰绳等待。公子的随从都暗暗地骂侯生。侯生见公子始终面不改色,就辞别朱亥上车,到公子家。公子引侯生上座,向宾客一一介绍,赞美侯生,又起立为侯生敬酒。宾客无不惊异。侯生从此便成为信陵君的上客。侯生对公子说:“我所拜访的屠者朱亥,是个贤人,世人都不知道,今隐身在屠户间。”公子多次去看望朱亥,朱亥却不曾答谢。
公元前266年,范睢为秦相后,秦昭王欲替他报仇。曾经迫害范睢的魏相魏齐被逼逃亡赵国,匿平原君家。秦王诱骗平原君至秦而把他软禁,派使者对赵王说:“不把魏齐的头送来,不放平原君。”魏齐过从虞卿。虞卿解赵相印与魏齐逃至大梁,想通过信陵君而去楚。信陵君畏秦,犹豫不肯见,问门客说:“虞卿是个什么样的人?”侯嬴在旁说:“虞卿穿草鞋,戴斗笠,从远方至赵。一见赵王,赐白璧一双,黄金百镒。再见,拜为上卿。三见,卒受相印,封万户侯。当此之时,天下争知之。夫魏齐穷困过虞卿,虞卿不敢重爵禄之尊,解相印,捐万户侯而间行。急士之穷而归公子,公子曰何加人。人固不易知,知人亦未易也!”信陵君大为惭愧,亲到郊野去迎接虞卿、魏齐。魏齐听说信陵君起初对见他有难意,怒而自刭。赵王终于取魏齐头予秦,秦昭王才放平原君回赵。
窃 符 救 赵
信陵君的姐姐是赵国平原君的夫人。秦兵围邯郸,赵国多次向魏国求救,魏王派将军晋鄙领兵十万救赵。秦王派使者威胁魏王说:“赵的国都很快就被攻下,谁敢救赵,等到破了赵就先打谁。”魏王恐惧,令晋鄙军留邺筑壁垒,名为救赵,实际上是观望两国的胜败。平原君向魏求救的使者接连不断,责怪公子说:“我以为你有救别人困危的崇高义气,今邯郸危在旦夕而魏国救兵不来。公子纵然轻易地抛弃我,难道也不怜惜你的姐姐吗?”信陵君为此事很忧虑,屡次去请求魏王,门客们也用各种办法劝说,魏王始终不听。公子估计魏王不肯派兵救赵了,便决定带一百多辆车骑去赵,跟秦军死拚。路过夷门,遇见侯生,侯生说:“公子勉励,我年老不能跟从。”公子已行数里,总觉得不痛快,心想,我待侯生不薄,现在将去拚死,为什么他没有一言半辞送我呢?于是又回来见侯生。侯生笑着说:“您的行动好象是以肉投喂饿虎。”侯生支开旁人悄悄对公子说:“我听说调动晋鄙的兵符在魏王的卧室内,魏王最宠爱如姬,她可随便进出卧室,能够窃到兵符。我还听说,如姬因为父亲被人所杀,想要报仇,三年没有找到仇人。如姬曾哭泣着求您。您派人取了仇人的头献给如姬,如姬很感激您。如请她偷出兵符,就能救赵了。”信陵君依照侯生的办法,果然得到了兵符。
信陵君带人要去调动晋鄙的军队,侯生又对他说:“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晋鄙如果不听从,就危险了。要带朱亥去,必要时就把晋鄙打死。”公子一行到邺,要代晋鄙领兵。晋鄙合符后,表示迟疑,不想交出兵权。在这紧急时刻,朱亥从袖子里抽出四十斤重的铁椎,把晋鄙打死。公子遂将晋鄙军,他下令军中,说,“父子俱在军中,父归。兄弟俱在军中,兄归。独子无兄弟,归养父母。”得选兵八万,进兵攻击秦军。秦军在魏军、楚军和赵军的外内夹攻下大败,邯郸围解。赵王及平原君亲自到邯郸郊界迎接公子。平原君背着箭袋为公子在前引路。赵王一再感谢说:“自古贤人未有及公子者。”
留 赵 十 年
魏王恼怒公子偷盗兵符、矫杀晋鄙。这一点公子自己也知道。在退了秦兵后,公子便遣军归魏,而独与门客留赵,一直在赵十年。
赵王与平原君商议,为酬谢存赵的功勋,欲以五城封公子。公子听说后,露出了矜功骄傲的神态。有客劝公子说:“物(事)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夫人有德于公子,公子不可忘也;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且矫魏王令,夺晋鄙兵以救赵,于赵则有功矣,于魏则未为忠臣也。公子乃自骄而功之,窃为公子不取也。”公子听到这一意见后,立即自责,好象无地自容的样子。说自己有罪过,对不起魏,无功于赵。赵王与公子饮酒到傍晚,因为公子的谦让,不好意思说出献五城的话。公子留赵后,赵王以鄗(今河北柏乡县北)为公子的“汤沐邑”。
公子听说赵有处士毛公隐于博徒(赌徒),薛公隐于卖浆家,很想见他们,但这两个人都躲着不肯见。公子打听到他们的住所,悄俏徒步前往,同两人交游。平原君对他的夫人说:“公子跟博徒、卖浆者来往,是个荒唐的人。”平原君的夫人把话告诉了公子,公子说:“我听说平原君贤,才背魏而救赵。平原君不是求士而只是以宾客多而感自豪。无忌自在大梁时,就听说这两个人贤,还怕他们不愿意与我交往,平原君却反以为羞耻。”公子整顿行装要离去。平原君免冠谢罪,固留公子。平原君的门客听到这件事后,半去平原君而归公子。
回 魏 以 后
公子留赵十年,未回魏国。秦闻公子在赵,出兵伐魏,魏数败。魏王忧虑,派使者至赵请公子。公子怕魏王恨自己,不肯回魏,告诫门下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门客都不敢劝公子归魏。毛公、薛公见公子说:“公子受到赵国尊重和名闻诸侯,都是因有魏国。现在魏国有急难而公子不顾惜,假如秦破大梁而毁掉先王宗庙,公子还有什么脸面对天下人呢?”话还未说完,公子脸色骤变,催促驾车回魏国。魏王持公子而泣,以为上将军。魏安厘王三十年(公元前427年),公子使人向各国求援。各国闻公子为将,都派兵救魏。公子率燕、赵、韩、楚、魏五国之师破秦军。秦将蒙骜战败逃走。五国之师乘胜追至函谷关,秦兵不敢出。
《战国策·魏四》载,安陵(今河南鄢陵县西北)人缩高的儿子在秦国做官,秦派他守管(今河南郑州市)。信陵君攻管不下,使人对安陵君说:“你派缩高去攻管,我任用他为五大夫,使他为执符节的军尉,去招抚他的儿子。”安陵君说:“安陵是个小国,缩高未必听从,还是使者自己去请他。”就派官吏引导使者至缩高的住所。使者传达信陵君的命令后,缩高说:“叫我去攻管,是‘父攻子守,人大笑也;见臣而下,是倍(背)主也。父教子倍,亦非君之所喜’。”推辞不去。信陵君大怒,派使者对安陵君说:“安陵如同魏国的土地一样,管攻不下来,秦兵一到,魏国必危。希望您把缩高捆缚送来。否则,我将领十万兵到安陵城下。”安陵君说:“我的先君成侯在接受魏襄王命令守安陵时,襄王亲手把‘大府之宪’交给先君。宪法的上篇记载:‘子弑父,臣弑君,有常不赦’,也不包括在国家大赦的范围内。现在缩高不接受禄位,‘以全父子之义’,而您却要逮捕他。这是使我违背襄王的诏令,废大府的宪法,即使把我杀死,也不敢这样作。”缩高听到后说:“信陵君的为人,悍猛而自用,必将招来安陵的祸患。”他到魏国使者的住所,自刎而死。信陵君听说缩高自杀,穿起白色衣服(丧服),并避开正房,寝于他处,以示哀悼。派使者向安陵君谢罪说:“无忌是个道德低下的小人,考虑不周,对您失言,请释罪!”
信陵君尚未克管,秦对魏的威胁还没有解除的时候,秦王为了离间信陵君跟魏王的关系,派人持金万斤到魏国行贿,找到晋鄙的门客,叫他们诋毁信陵君说,“公子是魏将,诸侯的将也都归附他,天下徒闻魏公子,不闻魏王;公子想要称王,诸侯也打算立他为魏王。”秦王又几次派人假意祝贺分子,问他是否已经做了魏王。魏王天天听到诽谤的话,也就相信了,使人代公子将兵。公子知道自己因为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