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普通话中的平声包扩哪些,仄声又包括哪些?感到头疼死了,热心人教一下在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6 19:57:14
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普通话中的平声包扩哪些,仄声又包括哪些?感到头疼死了,热心人教一下在下
x\Yr#Ir 0h>tiLXE p@I,ܪ]f_}HH&Y@fd,ϟ{xb^roF/fſŞi?[ 鎶2Ō3qӆսGݹ0iG;Yw=kۋ,p4?".%aׂޞ>& >| Zy?(ݤl|o9`vxS6ܯ]NfPxYLnx՟_r;(}5emCPytO^PNLngR XhH)b}8{ 6Sy0URT7⍏lpw4w{\qtOS M>_h5fU_=:pP`Zh5W?Nr :T >KZMen%.NQڐ -_`'E1 aӞ-&mdNlRM{%gJ}T8^`.zS?ABEױ`1xPX_?༳L^`_U r`/x^M\|, 6剻6KrG'->uvIs4 l&ö ,Kx_ )|}WAe:[h 'ۦ6?)RGD 4PO:Y6^U!6(zBig. Aݭ<>nɯ96M^gitV{Sz_ HtC5}U,:/Bs%j뱚zڂ9& .矃] 3 O -)Q)nފ=LR5MQGho&A:i`79; (G4.!sB%pϒHy?ʎ@Djtt`}^uAzف_F@ in[ŬFtPSD8%vB}0ua%GTr@bz Ii%L۷ǧ<Uq^[zDNŦϜ`zsr=N~C@ձ)Hb9B,EH+V:BBTBsJKM;sVmpf`27( cRTYe6x&*'463I03loѻ.6< ީo]R@$R`3$u@2e{jHaU-Gj.b֥FȧQh+ʔL5@Bhq l `C|b(MeP=ByzwXî?9Dh:EHc'8Vpdf[o1޷!SA=ǰ&3?b&3Ґ =ÛHAX/q);@ʲdWO@u3?s+yd3҈8_bMKTU8bA3֜[DSۈ bP0]U G4x?56'D6s@̃-H,`% Jc'Elx^Ckq>kDH!FՁXclP(6  ]!0!FS!Hj]W(Ⓛǂ+C++ʬñPWax53p̊U|c&Y>Qm޼ 7od@0f|07@(L)ޢq)ˋp K%kMSO?3ҨMD$pULQ$ARP_EĹt[ ]N+m ~<<(t;+5d|P9AĸyٙDJQAwS k'"P!urj %D뮯hv+&KWٴfڕ'*ӊQP fП]y[R%,Au ғiɟk1JJx<残0bfŤa<T86*Uy~Uݔ'RP`,$% ȋ6ڃzQ̙V1C+/R~`X6H߿;ay1)/&<Y8;]q״ t[yx}=۝0n@BGnl-F۶yx7X& l4 r]^HIED*g #ɽm٬:db$矇d8]*% #voe~-? *`k*ZqzI;t+l ӞjKΜ v 8R s au}X*ɝ, V3O(-&[.&G˜jY:,Y5ɞ95ۣgJ#$)O49xf ;iwƒyX{A E伖[& c0 a4Zp2S S9LphWкA qe)RfyPгxy'yd AF:4K 9 !,7 zإL*MaĿ'62.ԪLS/S: //;~">o}!a\pOx(SKRuj? 9PfH*SFOK4X~|4{C5U߭V5alы5sU}SԪ\5k)DATשr-E9sï5qWcFN"ôD4~tdӮ*j2?>47V9 y   k N**.0Jƀ-n꽤e[V,U, ֤;`g{ h&j#vGzå|c>yC|7~$GcL>^^gfO1 Nx^!ݓ+,ҊWkcq;9Ζ2Q E"Rfgn^)Hv*HY)9&5-ƈKW&)#^'EKBdxd#QEŤ3r^GIj)g襁(ed| .s?`se)+59~loY@5bkyYn4d~ҷ]_xk޲zS7rY DXؽz("2eX82@۟rzv.E Ue1$ZO+Pzi%_ǯ3֮:3xF1*| LDo, _gܗ]2hYqв֔*i,HRzݓ)AOoVtFxsVu@{!N Rg冓ZLe.Jit']Wo|$?z;JJ\JanVbZmޑ3C;%zꁦDϺa$NXMgj+Xy<f΍=j !Zɒ?5f5"iO)KRՍNhZ\Iz+L^ZmI3H.{c'纬KΑC5A7cYMldvE67?yM^l;380 W Ͼc/^=l™6P7Tfn9<~1YWWj-ZW+=[̻2jEk^qH {_;Y˽]AӠձ9l7ލ"$Ļw)uWW-u+psZkTd!{iJ[ގbz|2l01^)Hzg]f. E3g S0f 36Ȍ

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普通话中的平声包扩哪些,仄声又包括哪些?感到头疼死了,热心人教一下在下
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
普通话中的平声包扩哪些,仄声又包括哪些?感到头疼死了,热心人教一下在下

什么是平声,什么是仄声?普通话中的平声包扩哪些,仄声又包括哪些?感到头疼死了,热心人教一下在下
所谓平仄,就是每一个字,都有平、上、去、入四声之分.不属于平声的,就是仄声. 关于这,我们下面再作详谈.律诗、绝句每一句都受固定的平仄的限制.
所谓对偶,就是律诗中间四句,必须再字面上成为排偶一对对子,相对成为两联.首尾 四句不排.三、四两句,称为"前联"或"颔联";五、六句,称为"后联"或"颈联".这些对 句,好比门的双扉,车的两轮,凡是虚字和实字,均须铢两悉称.有意对、事对、正对? 反对、方法很多,这里不妨先举白居易一首题为《草》的五言律诗来看看: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第三、四句是一幅对子;第五、六句又是一幅对子.但开头和结尾 两句都不用对仗.
至于平仄呢?下面我们先来弄清"四声",再谈律诗、绝句怎样运用这些平仄.
四声和平仄
我们已经说过,写旧诗,特别是格律严谨的律诗、绝句,必须遵守固有的平仄限定. 什么叫做平仄呢?对声韵有点常识的,当然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但完全没有留意过这一 方面的话,那就大有说明一下的必要了.所谓平、仄,那就是每一个字的平声和仄声. 怎样才叫平声,又怎样才叫仄声呢?原来中国自东晋以后,人们做诗作文,都非常讲究 声调.齐朝的周颙和梁朝的沈约,都在这一方面著有专书,把每一个字的声调,调为 平、上、去、入四声.
举一个例子来说,"方"为平声;"袄"为上声;"放"为去声;"霍"为入声.
除平声之外,上、去、入三声,都属仄声.但要知道,平声本身也有"阴平"和"阳平"之 分.如:"方"为阴平,"房"为阳平.至于上、去、入三声,却是没有阴阳之分的.
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所有的字的音调,都有阴平、阳平、上、去、入(简称阴、阳、上、去、入)之分;每一个字,要不属于平声,便属于仄声(即上、去、入).比如:“阴”字,本身就是阴平;“阳”字是阳平,“上”字是上声;“去”字是去声;“入”字是入声.如果把这四声调熟,那么,是很人容易就能辨别出每一个字是属平属仄的.这里不妨再举几个例,以便对这方面陌生的读者,可以藉此将四声调熟一些,请看下面:
因(阴)、忍(上)、印(去)、一(入);
人(阳)、忍(上)、印(去)、日(入);
金(平)、敢(上)、禁(去)、急(入).
把四声调熟,分出那一字是平声,那一字是仄声,这样,我们才可以谈这些平仄再旧诗中是如何被安排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
律诗,是旧诗“近体诗”中一种最流行的形式.所谓“律”,是含有规律的意思的.这些规律,包括平仄的限定,字句的长短,对偶的工整,等等.现在,先说平仄.
律诗在字句上,一般有五言、七言两种.如写五言,平仄如下: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些平仄,共八句.一般学做旧诗的人,都先要把它念熟.但这并不困难.这里不妨提供一些记忆它的窍诀.第一,这八句中,事实上是两组.开头的四句,自成一组;后边四句,只是重复一次吧了,所以,只要记四句便够了.第二,每一组起句如果是“平”起的话,第四句也一定是用“平”头来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平起”“平收”.第三,每一组如果是“平起平收”的话,二、三两句,一定是仄声开始的.第四,正常的平仄定式,每组除第三句,其余三句最末一字一定是平声.(但是,上列一式,却有变体.因为第一句如不押韵,可以用“平平平仄仄”来起的,那么,这就恰恰是每四句成为一组了.
上列的一种,是用平声起头的格式;但另有一种是用仄起的,其定式如下.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上式如果句首不押韵,也可用“仄仄平平仄”来开始的.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就只有这两种,加上首句的变化,成为四式.但是,当你熟读了第一种之后,知道第二种是变式,也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念起来,都市差不多的.
至于这些平仄,怎样和诗句配合呢?
现在举一个例子来参看一下.这是李白的《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为了方便讨论,我们不妨把这首诗所用的平仄格式再抄一次,看看它是否完全依照这平仄的格式,便是我们前面所谈的第一种: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首诗的平仄,当然是合乎这个格律的.但如果你逐个字地来对一对,不难会发觉第三、第七和第八这三句,有些和格律不符.例如第三句的“一”字,应为平声,现在却是仄声,整句就要变成“仄仄仄平仄”;第七句的“挥”字和“兹”字也不合,应仄而平,应平而仄,变成了“平仄仄平仄”;最后一句的“班”字也不对,应仄而平,成为“平平平仄平”了.
这些不符平仄之处,是不是诗人不小心,下笔有误呢?抑或是在遣词用字时,找不到更适宜的,因此就将就一下算数呢?
不.要知道,律诗也好,绝句也好,在谈平仄的时候,是有这么一条规律的,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这句话的实际意思是:每句凡第一、三、五这几个字,即使跟原有的平仄格式不对也不算错;但第二、四、六,却一定要严守格律,不能弄得应平而仄,或应仄而平的.
这首诗因为是五言,所以是“一、三不论;二、四分明.”试看看全诗那三句不协平仄的字,不是在每句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上么?
前面所举出的李白那首《送友人》,第一句“青山横北郭”,跟以后的句子是不押韵的.这种句式,在谈平仄的开始时,我们已经提到过了.
现在,再举一首,是由第一句开始便押韵的,这是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诗押的是庚韵,跟李白那首《送友人》一样.可是由第一句起,便开始押韵了,这因为它采用的是这一平仄格式: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如果要温习一下这些平仄格式,拿这和上面所举出的例子来参照对看,杜甫这首五言律诗,只有第三和第七句的起首一字外,全诗的平仄,都是绝对依照规格的.至于第三、七句起首这个字,当然是运用“一、三、五不论”这个原则了.
人们说,杜诗格律严谨,这不仅指他的笔法、意境而言,并且和他的格律有关的.试看,这首诗的对仗是多么工整,而平仄又多么谨守不易,所以,读来声调铿锵,不同凡响.
要学好平仄,这里不妨再提供一个窍诀:多选几首平仄和原格律一字不易的好诗,熟读到能够背诵,以后写诗时,便在心里有一个范本,不怕有错;也不必老念着“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这一套了.有些旧诗的范本如《唐诗三百首》,在每一首诗的文字旁边,都标点有平仄符号的,那是平声用圈(o);仄声用点(.).找一本这样的范本来看看,这对于初研平仄的人,是很有帮助的.
七言律诗的平仄
七言律诗,跟五言律诗,都是在唐代时,才大未流行的.而且,七言在后来,树林上还比五言为多.在唐代以前,五言诗已大为普遍,而七言的古诗也甚少.这可见事物是由无到有,以及不断向前发展的.
说到七言律诗的声调、平仄,大致和五言律诗差不多.前人说,五言出于四言,现在我们也可以说,七言出于五言.试看只要在五言律句的每句上面加上两个字,便成为七言了.举个例子,比如五言是“仄仄仄平平”,若加二字,便成“平平仄仄仄平平”;五言是“平平平仄仄”,若加二字,即成“仄仄平平仄仄仄”.因此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公式,凡是平声开始的句子,加上两个;反之,仄声开始的却加两个平声.现在将七言律诗的两种平仄公式,分举如下.
平起定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拿这定式和五言的参照一下,不是很明显地表示出,它是由五言发展而来的吗?它一样遵守着“平起平收”的规律.此外,这一式如首句不押韵,同样可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现在再拿两首唐人的七律来作实例参看.
这是刘长卿的《长沙过贾宜宅》.平仄如上面的定式,首句开始押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思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再看元稹的《空悲怀》.平仄虽用的是上面的定式,但首句不押韵,所以,第一句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
七言律诗,除了上面所举出的一种“平起平收”的定式之外,一如五言律诗一样,也有另一种“仄起平收”的定式.这里且把它抄下来.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如果用这一式,首句不押韵的话,应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现在也举两首唐诗作实例,不妨以此来比对一下.这是杜甫的《蜀相》,平仄就是用上面的定式,并且一开始押韵: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但他另一首也是咏叹诸葛孔明的《咏怀古迹》,虽用同样的平仄,首句以“仄仄平平平仄仄”,这句一般是不算协韵的.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
上面所举的各实例,如果你小心核对,发觉其中个别的字,若有不合平仄之处,那也不能算错的;因为你别忘记我们曾提到过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规律.关于律诗的平仄,五言的也好,七言的也好,到此可以告一个段落.但是,这只是一般的规律和方式,此外,还有许多特殊和值得一谈之处.以后,我们谈过了绝句之后,还要回过头来,再一一作更详细的谈论和指出的.
相同字、下三连、孤平
什么又叫做相同字、下三连、孤平呢?
相同字,这比较易于解释.比如《黄鹤楼》中开头那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每句都有一个“黄鹤”重复,这不是相同字吗?
在古诗中,以相同的字,相同的词,甚至相同的句来表现,并不出奇.那不特不算不妥;而且,诗人还王往往要让某些字或词,在诗中重复几次,以求取得明确的意思,或者加强其气势哩!翻开最古的诗集《诗经》,便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非常之多,比如: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诗经》如此,其他的民歌也如此.我们可以再看两首:
《沧浪之水歌》: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
《采莲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渔戏莲叶东,渔戏莲叶西,
渔戏莲叶南,渔戏莲叶北!
但这种写法,在唐以后的近体诗中,已经没有;就是盛唐诗人所写的古时,也没有这类句法和大量重复的字、词、句了.
在古时中,可以大量运用的字、词、句,而在律诗、绝句中,却引为禁忌,这不单是诗风的问题,主要是古人用语简单,而古诗大半又是源于民歌民谣,口语化得多.近体诗已成为文人笔下的文艺作品,自然是要字斟句酌了.
也许有人说,除了《黄鹤楼》一诗外,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不是一开始也有相同字吗?它开头的两句便是:“凤凰台上凤凰游,风去台空江自流”,一句中便有两个“凤凰”,这岂非比之《黄鹤楼》更为甚?但要知道李白此作,是刻意模仿《黄鹤楼》,而且要与它争胜的.
除此之外,在唐以后的律、绝诗中,实在是很难找到了.尤其是协韵(即押韵脚)的字,更不能相同;因为一旦相同,读来便不够铿锵了.
除此之外,在唐以后的律、绝诗中,实在是很难找到了.尤其是协韵(即押韵脚)的字,更不能相同;因为一旦相同,读来便不够铿锵了.
我们已经谈过,律、绝虽受一定的平仄格律限制,但是,一般仍有一个通融的规律,那就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意即单数的字,无论在七言、五言中,都可以变通,不必一定严守平仄,但双数的字则否.比如:“平平仄仄仄平平”,这在写诗时,诗句的平仄可以变为“仄平平仄仄平平”也行的.这样的句子很多.然而,可不可以一下子变为“仄平平仄平平平”呢?这诗把一、三、五三个字的平仄都变了.但那却是不许可的;因为这句最后三个字,却一连用平声,读来极不顺口.不过,《黄鹤楼》的第四句:“白云千载空悠悠”正是如此.那是例外的例外.应该知道:无论是平声也好,仄声也好,都不可以在句末一连三个出现的.只要多读一下前人的诗,便知道了.至于说到孤平,那就是在每一句中,单独一个平声字被夹在句子里,如:“仄平仄仄仄平平”,这也是不行的.但《黄鹤楼》却有这种句子,所以又是特别的例外.
以前,我们谈律诗、绝句的格式时,曾经指出过一些记忆那些平仄的窍诀.如果更具体地来说,这就是前人们在做诗时所常提到的“黏”“对”法.
什么叫做“黏”和“对”呢?
先举一个平仄的格式(仄起定式)为例:
仄仄(起)仄平平,平平(对)仄仄平,
平平(黏)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
仄仄(黏)平平仄,平平(对)仄仄平,
平平(黏)平仄仄,仄仄(对)仄平平.
细看上述的平仄格式,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两个规则,即“对”和“黏”.所谓“对”,就是由第二句起,每句的第二字、第四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和上句的第二、四字的平仄相反.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起句第二个字是仄声,接着的第二句第二个字,便要用平声来和它“对”了.同样,同一格式的起句第四个字是平声,那么第二句的第四个字,便要用仄声来对.
所谓“黏”呢?那是每句的第二、四个字(如系七言,第六字也照此规律),必须与上句的平仄黏连相同.比如,现在这个格式的第二句第二字是平声,那么,第三句第二字,也必须是平声.四、六等字类推.
如果应黏反对,或应对反黏呢?换言之,应仄而用平,应平而用仄呢?这就叫做“拗”了.
为什么“黏”“对”之法,只以二、四、六字为标准呢?这诚如我们以前谈过,一、三、五等字,是可以通融变化的.
“失黏”和“失对”
我们既然明白了什么叫做“黏”,什么叫做“对”,这不特在做起律诗和绝句来,不会出现拗声,违反平仄格律;而且,在记忆这些平仄的格律的时候,也容易得多.为什么呢?记忆的窍诀是这样的:
当念出第一句,即起句的平仄之后,第二句便立刻用“对”,而第三句用“黏”,第四句又用“对”.这样一“对”一“黏”相间,无论是八句的律诗也好,四句的绝句也好,只要记住每句的二、四、六字,都要符合“对”和“黏”的方法,平仄自然不会错了.
在近体诗中,律诗和绝句,都必须遵守这“对”、“黏”的平仄规律.否则,违反法则,便叫“失对”和“失黏”(“失黏”也有人叫做“失严”).特别在做律诗的时候,这规律犹应严格遵守.
不过,唐代诗人作品中,也偶有“失对”的.至于“失黏”的更多. 这里举一个“失黏”的例子: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平仄仄仄平仄 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首诗,按格律,既然起句第二字是平声,第二句第二字用仄声来“对”,这没有错;但第三句第二字就该用仄声来“黏”了,可是这里却用了平声,连第四句也随之错了.整首诗只有“对”,而没有“黏”,故叫“失黏”.
这种错失,在古人也许是有意的,但新学者做诗时,是最常犯的.所以要特别留意,不要拿古人的例外的作品,为自己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