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唐朝李淳风或明朝刘伯温是什么人物?讲他的事迹或个人简介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05 11:46:44
谁知道唐朝李淳风或明朝刘伯温是什么人物?讲他的事迹或个人简介
x}r+Ir寴njîUڤolf$466oIƝ@pc! /]\ s{d"A޺Wғn@fd/Ǐ{ǿqfTkN<'It|no|ṁ9o6 k  L!i&w~kwu|>e<˱_U7lV](`JY1u>) <1.nzR7e|U5?vN _4kmzcrͤk+~%棸 wwWvۋ%L?ܰuvqUt_/i c*|turNe2x=Ӹ_?Ųջ?\~uPܪ}df&{AWY&uvyS:}5R绗^yŻ)V߯8Ռi>:-]vSbqxW$.S2[ jiS| z^l?d/\;;Y#L.ujТ܊iݿUG7񥓉o7Ŏ)>KW|2sw[S:'޴yy͇n~%:y/Ǡq>rxSwGi`\nqx>qG5٪koݝ9zhs  T9`~wS)kVH>}ϟ~0bJy|e+;\ C۽gk{9qЪݳ`n>c~ho>*ntMsbZ˽swuF., T "X*S|Y"}׎\7Yw2۠ƵMuKIx qv9\3ٺ{^?g)l꼪N̒&[ga+:y?VXTH/Z*+)w;LWWC~t{J&u:C>h>4Nb^irShM2]{\fiO.:e nNL;ƯXM^v$&4{Y^lrO\lmRm ^yJNQf6[.d6p[p1fqdX>DR 39Iw1k1}xSr}=nӃ {7soL뚖0K||dt+ylvLb/w^sUc:=j8{nC6RBcoIzWMTNg~Ƅo0 ꅃPz2y+ҧU;zcpK3pWITRa$Q2kZ8YurZ h2v`;xeK"*˅Nǁ2o:U!33ê^!8bLթ5M-0{J{j8 /4q>HxgZF1`Qi^'l $)fFCD[3ɿ}tco3^ O6<5]6r h=EbiLh`D<8fP-w}zSVL ^Ywnc ՁQ_ƁQs G{FhkVOCq5<w/Fb @tly u&rP3b0[LiĊxO/A? 3$U- Tjר<rL(1LEn!Fh+m`׾.!1b[HO?g27kTjϒ.rZ,U;,S~$o0'o0+j֤E>l1o.+TakqQ1G||?J uaQ"&]ëҕ#b S"~G=%JܺV#rշULAz{3vGL hw~fv«c3-svfNm:G.+ Wp3nM1uyn'exzMw,WYw 4M})BU`Śwj"a̸˅/1ɺqK9Kw;>bx͜[<Y# )QΚHr q#|c$f"Ue+f22]r[enҨO5>DěE+ M+X*Aզ=~>LE~v/o 8 ȵ=AzoE @G59]߭.Ԍ@-˺ ڧ+ +}d&.YC$n!#r>шl9MblIS%r3zfrE+ģsAR7ٓ1)]ݫ*سe͡^g4~\n0[Ud fӍ/MO&ą#H}8 bĝE@"y?`k:xH tS7+vƵRӆ#6[*WGu=0S7YoWb4Kٰyb"`es -PmYSBuE5MaڛNc@ EA#9Pp&{wnj<s~pׯn DgBn'(2 `?Y+^He^5Ax r /bPK$^3ggC|?KGA~叾֫.x2%urn9`sȻ[ƻ"/}?8B_7,y8a08\>gp89}ױryu1#.((+THzZ~#wj—˨cF7LGanEYD+7*J; >MN4l֜E\C0Ka n;v,i1y}CM TUo=(N8ib@W^)$6@"1lfPleOu&N!FxS.ʛUQ v'_?wW[o`Nm_E 3ꗶל1U L"mۧ*!1gs5X^b& 2L1/o7/t򑱚;*V.C?R-ꐷ r.H\B6J [Mh4u 3)Kܘ)pq1P'ΟbZ-5B'E#?˝lvxi}~oL8ӜLrd]dTJ{Ю~b*_5*~vrV_ fܲX:dsy]gJx>Lzٿt|H`VSirn1U`L U +ne Zwӊ9T#!@[x\HsbF$eV6^w=-\?L1Ićg'<>!k8y7o 5ch)iFGuIMLAu,xfԄTB,K)?H~@F< [$MRG3#}AH#n^萿2U qS̈́c)HQ)Z ZӁT0Xa;ŖJN^G3 `!2X5!7:5ƭydmo?EJ ux6[>dY$^띓]YѼqf#*l1>2sVJC@h/uїmu8M"Tb?z fҔ<+rJR>Jgn_%}$T=:Xe C;BS @>SE[^XG=11|rZ͆`83-)ba&⑸ moy|2ĉ2{.iZ> err!|(PہZKHZ!hM@ɀqcP碽/(#gf ٚ֌}a+;Y7 muIƟ4:;]A7[ xy/_C]ߦ1)L^橨"\l' QxG{E3 UHUʟ[EL`lJ:KDce׃&+zₙAN.5Jtp!:cTjŠ`QДPX `怬 .?똰@NP¨cD"N3Fro5/<U2>gf;<QA_"Kz=̴z'ɍwz0_ŜB=H3,(= Lr[O,GR=鸧$Mifd$C6Myh V\ӣ(&ryT9MH7NوBgiK?*[qz/R_v؉u돶UM>[Nvl:f:-wT5r^~yD_)]UY=A -_+ldC{JC{w\g4bwA /b^i`orǎ p&3-r Epfvlƭpxa{@:|F9po-,' 1sgP/bG!/u(>*J岡cX㵙%p7aM24& $a,g1*]P2J:8vtFXp Ƞ83! lьyF/N4 @INjM=T3|hEOdmlD4>"Oo}pf0XuTvɎ2`4EeNj!va&~"(9$2 /d SaxֆtD#1A0)'uX{֕m-LYMg΋AJ[9v{LU;Qb7Y0QflYg۶ŌɐlNL<6jvNj6:V@H6rѐϒFR4Dv[TL~-tI N ;i]8BSS/:X7Bҁ+!-Hy+ٗe>Q=\Ec=D #섰pb˭/ׯ=kuiTW_homx+;2,CZPGdcɅ;ϩV v3P%Vi/u7"qf 8)Rᯝ3j5$k4Ye#^ 6"-{ M2p.uswt:xLr7ē׼JyJv+N=ӛ٠q;/(m7.A~pZ+˟! uUj=Z4񣠏 Ik]xl_ Hf>IcDo2pꐼL`(ü6Vhms Ih~ bP=26mi?X$}uoЪ(S8{Wdw+^נb#نjRuj WyMDA\㐸tGy(Y i7\%7eca9 !.hۿ!4tuTK[^ fN/Z7 FRcӎQa+@Ź% b7lqwr'_- VA)m|^V Fj;AsD#Zp>LeOfw2=3G\ZFc7B/[6'~;lI.^JBJU7[eݢ[t36ih,7+ZeF0,{\lZ}W[4ʦ 7Ji琷fܣżTOj>ʪl밭"pj1hk@^!T#,mE=> rr mp^rZSi]rBp݊ΔfEP|( x _>#ډR\ d_O $Lt!,Z[ϑ./m&-=i8e;R1\pt_{,N5xP$ JcTTw' F@p7@h&ģIz6ٓ5Ѳ5W)kR;\8RC AfrZd~=/;J5«9<|a#ɼ`V'K94ZT)tZAZAe5I߇˚{,έ6{RIsU-LX~cK2#}oo8iݽ =wx0 ʖE nrZSQ>{"*:{qOݐU; ylDXyVjVMPxDqlUGIq=͆HN;إlg6/za"`ܽItmӸ /H̥k-kո=.1E ٨݁Ԛ 1j^ 1 `(~ tls> p> &vݩHpwt2mtϺ~%UɬOhҬ?CvY o(ԝ(5vꦃGn u&ķ?XR^Cm] ?qmjV)C[UW2bdDV׫XfXa5_FBeEu&'!$&, ly8HmTZj:cJ:I&}66bqOi&'ՔD@7 2eg)= AJwnOѾh\CݲK@zT!C_x`g*g p -,Q"ZT˳Smh%6+NĦ3xt}fB^1}~KaZԹMHoGb5<3rGEhs"I/NDly{2{)ה2V܎>R'UcHX~#`X8S+6bӊnD794  {+rq&\jQ3q)-^O<ٛr9 #9wdZl/ڧ^P/Χ3E^Ř>ц#(]aƢj~VcxP2-v< QG^/[N-Iet2vnq%JfC4N$-,y=BFLzf7bf ۛ"ѽf'Z;n@6ܢKvCMBB}Z' [Gf;5'RDc; ˍ?,)ԧ+cʚ]U8}Ϥ@vkw ϰ|\;d:bujq`d뚉-(+/;;M+!>l(TPjB޸tj|D4Z>  8:=yMvF=(y]#fXg ڎ'E[HS S?Gɽ2_ydme34Mr?q4.hnV bRx^Q;5r1KҚ$v^J{*9{?&S~ՍMRq^[?_'f|4ɞ("gP#k,[%&:.xqd2Axt \Ɂn< eC`~N+1 -Jݒo I52.X*ge!)vJլS' anrp'GƈkK\.}MwNi5=+Q|] H'LԁXRB>Fp} [v5sH %`h&_eh]J{7E71ލe;-VJ.`fHϛY| ^4T l1rŲw 0 ]/+ M u&yи(\/u2e^Tfn%3'z12ʈs#\ #M Ek1{i"MU "<_lN=&np!V7{0)ec z؎(O583 /|Ͻlo#b͆U2nwH&ݦ3bw=θ3854l2vc8(:=)D֐U" MrW&;wPb;^Wb;&0=e)'tH ˖, T*0&6ʁ.r,-"MP}?I{Tri^ƑJfil`#SUgR)CK]:'c>r:Ҟ"EJ RҦilݣǞ0)]@rrCXqgJ^8]D=e<=)W`Kt>G`iRvȑJJ?¸,e\~qzЊ>p{=3aOX$B,ȠZ`؄;-UF- F a\&ۡ% ji{")pl&{zFzY+$oCxFhf1>dJ9ݽ^Wazݰ1 l +XeJg+gVo3a*=mvjWfN4gMXQbvA;3,w X/H{^7 2K| фQMP;KD顂1sq3[}XECIMD7}xnڍ(l3!Zw럇 !D}{=OAaNmK%\ZP2 o{Cz^~W{eu$Zg\xlo:]ex*Ј6qR}ϰ ]0$kL/l=aY!sϋ@.lqdۋ X>=|lA2tLa&Uuڸ1][%3G'])604Lž]͖9j8v.7>9#m2z~[{V l6i5u*/ʛ1!~Z) "s W^LHK|poD;8|Uv!Unkg*pddᄅ* &u;f;BLJa^Yqexhq-LOXC]:A>,RLɤ<#z?S~o|bQƏX3U5ʱm_iUkGk-"[N|OfK$tOx$̩bWbh80t ;u;H_ڮX5d&/Hu]ѥ;jٝA fb^ʧY5ػ:dz:ví4@ى6" pyn⭳9!=IfY5?$A1j75pe7hlM("XU9{z`g=-pbu-b,up"ݧ^"'<75KPEj*g* ċ?/IϿTBDTOJ9BԹs6⦥+=0H]򶑣 S)/erA8 m`ϘlrN"N,*g/}0MʚQY8:p @MѬop鬺,(g])?^"!I?x6CbA? 4z<>Nހ˩xhߴy8SgLNS=zkKCS+Qiz܏ؽy#3jivӻ-6H8TTJy ?Fg MzH`~ w+WE`OBs{] I:srb|'xHx&m>#M\]Sd*W12~ y~lM@"9VhV=T=-ː`s7DNL̒I~Li'?cƐ!=- L'c-N'7ʵ4UL!&3!aX}eκ;

谁知道唐朝李淳风或明朝刘伯温是什么人物?讲他的事迹或个人简介
谁知道唐朝李淳风或明朝刘伯温是什么人物?
讲他的事迹或个人简介

谁知道唐朝李淳风或明朝刘伯温是什么人物?讲他的事迹或个人简介
历史典籍上记载:李淳风,岐州雍人.父播,仕隋高唐尉,弃官为道士,号黄冠子,以论撰自见.淳风幼爽秀,通群书,明步天历算.贞观初,与傅仁均争历法,议者多附淳风,故以将仁郎直太史局.制浑得仪,诋摭前世失,著《法象书》七篇上之.擢承务郎,迁太常博士,改太史丞,与诸儒修书,迁为令.太宗得秘谶,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以问淳风,对曰:“其兆既成,已在宫中.又四十年而王,王而夷唐子孙且尽.”帝曰:“我求而杀之,奈何?”对曰:“天之所命,不可去也,而王者果不死,徒使疑似之戳淫及无辜.且陛下所亲爱,四十年而老,老则仁,虽受终易姓,而不能绝唐.若杀之,复生壮者,多杀而逞,则陛下子孙无遗种矣!”帝采其言,止.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与我象比了,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烩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皇帝朱元瘴所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忧愤而死,终年65岁.

百科

刘伯温是军师吧

刘伯温(1311-1375年)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

全部展开

刘伯温(1311-1375年)
刘伯温(1311-1375年),名刘基,字伯温,以字行。刘伯温自幼聪颖异常,天赋极高。在家庭的熏陶下,他从小就好学深思,喜欢读书,对儒家经典、诸子百家之书,都非常熟悉。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术数之类更是潜心研究,颇有心得。他的记忆力非常好,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而且文笔精彩,所写文章非同凡俗。他14岁时入处州郡学读《春秋》,17岁师从处州名士郑复初学习宋明理学,同时积极准备科举考试。天生的禀赋和后天的努力,使年轻的刘伯温很快在当地脱颖而出,成为江浙一带的大才子、大名士,开始受到世人的瞩目。他的老师郑复初就曾对刘伯温祖父说:"他日这个孩子必定会光大你家门楣,振兴刘氏家族!"西蜀名士赵天泽在品评江左人物时,将刘伯温列为第一,将他与诸葛孔明相比也可以与我象比了,说刘伯温他日一定会成为济时大器。
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最初,刘伯温希望为元朝政府效力,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在中进士后不久,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丞,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他的才能反而受到朝廷的压制。刘伯温非常失望,先后3次愤然辞职,回故乡青田隐居。
刘伯温隐居青田期间,潜心著述。他将自己的思想和对社会、人生的见解进行了一番总结,创作了著名的《郁离子》一书。而当此之时,全国的形势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国各地反元起义风起云涌,元王朝的统治已摇摇欲坠,但各支反元义军又互相纷争,各不相让。刘伯温静观天下形势,经过一番分析,认为在众多的起义军中,以平民出身的明太祖最有真龙天子之气,他领导的一支红巾军才是推翻元朝、建立新江山的队伍。
公元1360年,义军统帅明太祖两次向隐居青田的刘伯温发出邀请,刘伯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终于决定出山辅助明太祖,希望通过助朱氏打江山来实现自己治国平天下的宏伟大志。与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相似,刘伯温初次与朱氏相见,就提出了"时务十八策"。明太祖一见刘伯温之后,更是大喜不已,从此将刘伯温视为自己的心腹和军师。
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公元1368年,明太祖在南京登基称帝,正式建立大明皇朝,改元"洪武"。为朱氏最后平定天下、开创朱明皇朝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刘基,作为开国元勋之一,被任命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为了表彰刘伯温的特殊贡献和巨大功勋,明太祖还下诏免加刘伯温家乡青田县的租税。这是处州地区惟一不加税的一个县。不久又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永喜郡公。
洪武三年(1370年),刘伯温被任命为弘文馆学士,受"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称号,赐封诚意伯,食禄241石。至此,刘伯温本人的事业和青田刘氏家族的发展,都如日中天,达到了最辉煌的鼎盛时期。
作为一代军师和智者,刘伯温料事如神,他深知自己平时疾恶如仇,得罪了许多同僚和权贵,同时也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因此,他在功成名就之后,毅然选择激流勇退,于洪武四年(1371年)主动辞去一切职务,告老还乡,回青田隐居起来。
刘伯温在青田过了2年的隐居生活,本来希望远离世间是非争夺。但是,他的智慧和才能实在太高,他的名声实在太大了,他甚至被民间百姓渲染成了一位活神仙般的人物,这就无法避免政敌的嫉妒和皇帝的猜疑。洪武六年(1373年),刘伯温的政敌胡惟庸当了左丞相,指使别人诬告刘伯温,说他想霸占一块名叫"茗洋"的"有王气"的土地做自己的坟墓,图谋不轨。早就对刘伯温放心不下的明太祖,听到诬告后果然剥夺了刘伯温的封禄。刘伯温非常惶恐,于是亲自上南京向明太祖谢罪,并留在南京不敢回来。后来,胡惟庸升任右丞相胡惟庸天下第一大奸臣可与秦烩相提并论,刘伯温更加忧虑,终于一病不起。
洪武八年(1375年),有病在身的刘伯温由皇帝朱元瘴所派使者护送回家,不久在家忧愤而死,终年65岁。
刘伯温在南京时,胡惟庸曾派太医为刘伯温诊病送药,但刘伯温吃了他的药后,病情加剧。因此,当时人们怀疑刘伯温是胡惟庸下毒致死。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德九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县是1948年析置的新县,县名就是为了纪念刘基。
刘伯温不但是一位谋略大师,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和文人,他的著作很多,流传于世的有《郁离子》10卷和《诚意伯文集》20卷。其中。代表作《郁离子》一书在中国思想上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刘伯温死后,葬于青田武阳夏山。据说,刘伯温死前曾预言胡惟庸必败,到时明太祖会为自己平反昭雪,他还特留下一封密奏给儿子,要他在日后明太祖想起自己的时候再上奏。5年后,胡惟庸果然垮台。又10年后,刘伯温果然被平反。明太祖还赐给刘氏家族金书铁券,特批刘氏成员可凭此免一次死罪。
刘伯温纪念网 http://liubowen.memsky.com
悲剧性结局
刘伯温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
刘基
刘基,号伯温,足智多谋,思维缜密,料事如神,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建立明王朝的第一谋士。然而,明朝开国后,刘基只被封了个次一等的爵位――诚意伯。虽然他执法如山,并且在与淮西派首领李善长的争斗中占了上风,最终却被李善长的心腹、奸臣胡惟庸所害。而在这一切的背后,总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主宰他的命运,直至生命的终结。
1、淮西派与浙东派拉开争斗序幕
朱元璋在解决了北元后,制定了一系列旨在恢复生产和生活的政策,得到了好的效果,但此时,朝廷内部的矛盾又激烈起来,大臣分成两派,以地域为区分,开始了新的争斗。
这些所谓派别,实际上就是老乡会,大家都说一样的方言。朱元璋手下最大的老乡会就是淮西集团,会长本来应该是朱元璋,但考虑到他还兼任皇帝一职,所以当时是由李善长代理。这一集团人多势众,主要成员有李善长、郭兴、郭英、汤和、周德兴,还包括死去的常遇春等人,可以说这些人是朱元璋起家的班底。当时的人们见面都以会说淮西话为荣。
李善长何许人也,为什么是第一功臣?此人主要负责后勤和政务,如果把刘基比作张良,那么李善长就是萧何。他一直跟随朱元璋打天下,鞍前马后的劳顿,后勤工作不好搞,劳心劳力又不讨好。朱元璋是个明白人,所以在建国后,便以李善长为第一功臣,任命他为丞相。
李善长这个人的特点是外表宽厚,却心胸狭窄,谁敢和他过不去,就一定要解决对方。
俗话说恶人自有恶人磨。淮西集团很快遇到了对手,那就是浙东集团,首领就是刘基。
两个集团就在朱元璋眼皮底下开始了斗争,朱元璋似乎很有兴趣,他准备看一场好戏。
朱元璋
2、刘基处死李彬,与李善长结怨
李善长被朱元璋引为第一功臣,于洪武三年(1370年被封为韩国公,这是很了不得的,因为当时朱元璋一共只封了六个公爵,其他五个人分别是徐达、常茂(常遇春儿子、李文忠、冯胜、邓愈,他们都是血里火里拼杀出来的一代名将,而出人意料的是,李善长排位居然还在这些人之上,名列第一。他也是公爵里唯一的文臣。
相比之下,刘基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大功,却只被封诚意伯(伯爵。耐人寻味的是,他的俸禄也是伯爵中最低的,年俸只有240石,而李善长是4000石,多出刘基十几倍。
刘基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许多重要决策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什么只得到这样的待遇?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难以解释。朱元璋是一个乡土观念很重的人,李善长是他的老乡,而且多年来只在幕后工作,从不抢风头,埋头干活,这样一个人朱元璋是很放心的。相对的,刘基是一个外乡人,更重要的是,刘基对事情的判断常常比他还要准确!
从龙湾之战到救援安丰,朱元璋想到的,他也想到了,朱元璋没有想到的,他还是想到了。换了你是皇帝,会容许这样的一个人在身边吗?而且这些决策并非安民之策,而是权谋之策,搞阴谋政变十分有用,外加刘基厚黑学的根底也很深,朱元璋时不时就会想起他劝自己不要去救韩林儿这件事。谁知他将来会不会对自己也来这么一手。
不杀他已经不错了,难道还想要封赏吗?
刘基一生聪明,但也疏忽了这一点。这也就决定了他在这场斗争中很难成为胜利者。
洪武元年,双方第一次交锋。当时的监察机构是仿照元朝建立的御史台,刘基是御史中丞,也就是说,他是言官的首领,此时的优势在刘基一边。
引发矛盾的导火线是一个叫李彬的人,是李善长的亲信,他由于犯法被刘基抓了起来,查清罪行后,刘基决定要杀掉他。此时正好朱元璋外出,李善长连忙去找刘基说情,刘基却软硬不吃,还将这件事向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大怒,命令立刻处死李彬。不巧,这份回复恰巧落在了李善长手里,他不敢隐瞒,但也怒不可遏。为了救自己的亲信一命,他想了一个借口,他相信只要讲出这个借口,刘基是不会拒绝他的求情要求的。
他找到刘基,对他说:“京城有很久不下雨了,先生熟知天文,此时不应妄杀人吧。”
李善长可谓老奸巨猾,他明知刘基深通天文之道,以此为借口,如刘基坚持要杀李彬,大可将天不下雨的责任推到刘基的身上,当时又没有天气预报,鬼知道什么时候下雨。
然而刘基的回答是:“杀李彬,天必雨!”
李彬就这样被杀掉了。李善长被激怒了,他开始准备自己的第一次反击。
刘基敢说这样的话,应该说他是有一定把握的,他确实懂得天文气象,可问题在于即使是今天的天气预报也有不准的时候。
这一次刘基的运气不好,过了很久也不下雨,等到朱元璋一回来,李善长积聚已久的能量爆发了出来,他煽动很多人攻击刘基。朱元璋是个明白人,并没有难为刘基。但刘基自己知道,这里是呆不下去了,于是在当年八月,他请假回了老家。
临走前,正值当时朱元璋头脑发热,想把首都建在老家安徽凤阳,同时还积极准备远征北元。刘基给了朱元璋最后的建议,建都凤阳是绝对不行的,而北元还有很强的实力,轻易出兵是不妥当的。后来的事实证明,他又对了。应该说,当时的朱元璋是很理解刘基的,他对刘基的儿子说过,现在满朝文武都结党,只有刘基不和他们搞在一起,我是明白人,不会亏待他的。
朱元璋这次可真是被刘基给蒙了,刘基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他在临走之前已经布下了自己的棋子―――杨宪。
杨宪是刘基的死党,他得到了刘基的指示,接任御史中丞,准备对淮西集团的反攻。
3、胡惟庸从幕后走到台前
这位杨宪也不简单,他韬光养晦,扶植高见贤等人,并利用言官的力量,不断收集李善长的黑材料,并经常在朱元璋面前打小报告,说李善长无才无德,不能委以重任。朱元璋不是蠢人,知道杨宪说这些话的目的何在,开始并未为之所动,对李善长依然十分信任,但时间长了,他也慢慢对李善长有了看法,对李善长多有指责。十一月,他召回了刘基,并委以重任。淮西集团全面被打压,浙东集团开始占上风。
浙东集团眼看就要成为胜利者,李善长十分忧虑,他明白自己已成靶子,淮西集团岌岌可危,而自己又不便亲自上阵,与淮西集团公开叫板;他左思右想,为何不学学刘基呢?找一个代言人,但这个人又不能太有威望,要容易控制。于是他看中了胡惟庸,但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个选择最终让他踏上了不归之路。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老乡,他很早就追随朱元璋,却一直不得意,总是干些知县之类的小官。但他确是个有能力的人。在得到李善长的首肯后,他成了淮西集团新的领袖。这场斗争最终将在他手中结束。
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浙东集团春风得意、准备一鼓作气打败淮西的时候,事情又发生了变化。由于刘基言语过于直接,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没有沟通技巧,很多人开始在朱元璋面前说他的坏话,朱元璋对这个足智多谋的第一谋臣也起了疑心,于是就有了后来那次决定刘基命运的谈话。
4、朱元璋与刘伯温谈话玄机四伏
这一天,朱元璋单独找刘基谈话。双方以拉家常开始了谈话,就在气氛渐趋融洽时,朱元璋突然变换了脸色,以严肃的口气问刘基,如果换掉李善长,谁可以做丞相?
刘基十分警觉,马上说道:“这要陛下决定。”
朱元璋的脸色这才好看了点,他接着问:“你觉得杨宪如何?”
这又是一个陷阱,朱元璋明知杨宪是刘基的人,所以先提出此人来试探刘基。
刘基现在才明白,这是一次异常凶险的谈话,如果稍有不慎,就会人头落地!他马上回答:“杨宪有丞相的才能,但没有丞相的器量,不可以。”
但考验还远远没有结束,朱元璋接着问:“汪广洋如何?”
这是第二个陷阱,汪广洋并不是淮西集团的成员,朱元璋怀疑他和刘基勾结,所以第二个提出他。
刘基见招拆招,回答道:“此人很浅薄,不可以。”
朱元璋很佩服地看了刘基一眼,这是个精明的人啊!
他说出了第三个人选:“胡惟庸如何?”
刘基松了口气,说出了他一生中最准确的判断:“胡惟庸现在是一头小牛,但将来他一定会摆脱牛犁的束缚!”
说完这句话,刘基知道考验已经过去了,但他错了,下一个问题才是致命的。
朱元璋终于亮出了杀着,他用意味深长的口气说道:“我的相位只有先生能担当了。”
大凡在极度紧张后,人们的思想会放松下来,刘基也不例外,他终于犯了一次错误,这次错误却是致命的。
他回答朱元璋:“我并非不知道自己可以,但我这个人嫉恶如仇,皇上慢慢挑选吧。”
这句话说得非常不合适,自居丞相之才不说,还说出所谓嫉恶如仇的话,如刘基所说,谁是恶呢?
刘基的昏劲还没有过去,又加上了一句话:“现在的这些人,在我看来并没有合适的。”朱元璋就此与刘基决裂。
5、第一谋士之死谁之罪?
至此之后,刘基不再得到朱元璋的信任,他虽明白自己地位不如前,但仍然坚持在朝中为官,为浙东集团撑台。但朱元璋不是那么好打发的。
洪武三年,朱元璋亲自下书给刘基,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你年纪这么老了,应该在家陪老婆孩子,何苦在这里陪着我呢。”
这意思就是,我要炒你鱿鱼,走人吧。刘基只好回到了乡下。
这时,浙东集团的另一干将杨宪失去了刘基的帮助,很快被淮西派排挤,本人也性命不保,被胡惟庸找个借口杀掉了。在这场斗争中,淮西集团最终大获全胜。
刘基明白,自己失败了,他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好好在家养老,度此一生。可是在这场斗争中,失败的人是要付出代价的。
胡惟庸成了丞相,他没有放过刘基,指使手下状告刘基,此时刘基已经没有官位,还能告他什么呢?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实在是至理名言。刘基的罪状是占据了一块有王气的地。所谓王气实在是个说不清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没有也没有,只看你的目的是什么。
于是朱元璋再次下诏处罚刘基,官都没了,还罚什么呢?朱元璋有办法,他扣除了刘基的退休金。
刘基陷入了绝望,但他的智慧又一次发挥了作用,他没有在原地等死,而是出人意料地回到了京城。
这实在是很绝的一招,他明白,胡惟庸对付他的根本原因在于朱元璋,只要自己回到京城,在朱元璋的眼皮底下,让他放心,自己的性命就有保证。
但这次,他又错了。
洪武八年正月,刘基生病了,朱元璋派胡惟庸(注意这点探视刘基,胡惟庸随身的医生给刘基开了药方。刘基吃了药后,病情越来越重,过了不久就死去了。
关于刘基的死因,后来胡惟庸案发后,医生供认是胡惟庸授意他毒死刘基的。这也成为了胡惟庸的罪状之一。
很多人都知道,胡惟庸和刘基有仇,朱元璋也知道,却派他去探望刘基。而刘基这样有影响的人,胡惟庸是不敢随便动手的,不然也不会让刘基在他眼皮底下逍遥五年,他很有可能是得到了朱元璋的默许。无论此事是否朱元璋指使,但毫无疑问,刘基之死朱元璋是负有责任的。
刘基一生足智多谋,为明王朝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他对形势判断准确,思维缜密,能预测事情的发展方向。虽然他本人并非真如民间传说那样,有呼风唤雨的本事,但从他的判断和预测能力来看,料事如神并非过分的评语。他和诸葛亮一样,已经作为智慧的象征被老百姓所铭记。
胡惟庸胜利了,他在朱元璋的帮助下打败了浙东集团,除掉了天下第一谋士刘基。现在他大权在握,李善长也要给他几分面子。
但他真的是最后的胜利者吗?历史的回答是否定的。
【传说】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前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但龙王年老体弱,事务繁多,因此派出了自己的九个儿子。龙九子个个法力无边,神通广大。他们跟随刘伯温征战多年,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又助朱棣夺得了皇位。当它们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这个野心极大的帝王却想永远把它们留在自己身边,安邦定国,雄霸天下。于是他便借修筑紫禁城为名,拿了刘伯温的斩仙剑号令九子。但九子仍是神兽,顿时呼风唤雨,大发雷霆。朱棣见斩仙剑震不住九子,便决定用计,他对九子老大赑屃说:“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驮走这块先祖的神功圣德碑,我就放你们走。”赑屃一看原来是一块小小的石碑,便毫不犹豫地驮在了身上,但用尽法力却寸步难行。原来,神功圣德碑乃记载“真龙天子”生前一世所做功德(善事)之用(功德是无量的),又有两代帝王的玉玺印章,能镇四方神鬼。八子眼看大哥被压在碑下,不忍离去,便决定一起留在人间,但发誓永不现真身。朱棣虽然留住了九子,但得到的却仅仅是九个塑像般的神兽。刘伯温得知此事后,也弃朱棣而去,脱离肉身返回天廷。朱棣后悔莫及,为了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便让九子各司一职,流传千古。
历史上只是一个官瘾很大的儒生———
刘基,字伯温。现在许多书籍说他才智卓绝、料事如神,深富文韬武略,在历次的主要战役中出奇谋、划妙策,协助朱元璋靖平宇内各股叛乱势力,并于军政、财务等各方面为新王朝建立了完备的制度,开创了明初的第一个盛世。说什么“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那么,历史上的刘伯温真有如此伟大?近日,作家佟平撰文指出,历史上的刘伯温既不是什么有杰出军事才能的谋略家,也不是什么成功的大政治家,甚至连高洁的隐士都算不上,他只是一个官瘾很大的儒生而已。
“刘基之功,不亚于汉初之张良。”刘伯温真是天才军师吗?
大多数书籍提到刘伯温的军事才能时都说,他“神采飞逸,性格刚毅,抱负不凡,朱元璋一见大喜过望,拜刘伯温为军师,朱元璋能扫平元末群雄,一统天下,刘基之功,不亚于汉初之张良。”
佟平在文章中指出,刘伯温共写过两本与军事有关的书。一本是《百战奇略》,一本是《时务十八策》。可是这两本书不但在历史上没有任何被引用的记录,现在甚至连具体的内容也很少被提及,可见是两本没有什么价值的书。
从刘伯温的实际从军记录来看,一部分是在元朝官府当军事参谋,镇压农民起义;一部分是投奔农民起义军朱元璋,做起义军的参谋。
从他总共合计在元朝官府三四年的从军经历来看,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出色的军事才华。
1360年到1363年9月,他做朱元璋的随军参谋,其中还有半年多是回家守孝,实际上从军的时间勉强接近两年,也只是朱元璋众多随军参谋之一,甚至只是一个没有任何官衔的普通参谋之一。1363年9月朱元璋再次出征时已经不需要他随军,而这时朱元璋的仗还远没有打完,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刘伯温这个军事参谋其实对朱元璋来说,几乎是可有可无的。
一些书籍都把朱元璋首先消灭陈友谅,然后再消灭张士诚,说成是刘伯温制定的平定天下的大计。甚至还将这一大计等同于诸葛亮的隆中对。
佟平认为,这纯粹是穿凿附会、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说法。
这场大战发生在1363年,刘伯温是1360年初就在朱手下当军事参谋,到这时已经当了三年,可是当陈友谅打上门来的时候,朱元璋才匆忙赶造战船来迎战,哪里有什么先打陈友谅的“平定天下大计”的影子?更加可怕的是,在这场大战中,朱元璋曾被敌军团团包围在一条指挥船上,如果不是部下将官韩成与朱元璋换穿袍服,假冒朱元璋跳水自杀骗过敌军,朱元璋很可能在这场大战中被杀。如果刘伯温真是一名出色的军师,能如此让主帅涉险吗?
这场大战的胜利,基本上奠定了朱元璋夺得天下的大势,如果刘伯温真是这场战争的主要功臣,而不只是一名普通的随军参谋,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时能不想到刘伯温吗?可是在朱元璋1370年大封功臣的名单中原来根本就没有刘伯温的名字,直到封赏完毕后的二十天,才补封了两位三等伯,其中的最后一名排到了刘伯温。
佟平认为,朱元璋之所以补封刘伯温一个最末一位的伯爵,主要不是看中他的军事贡献,更多的是看中他在筹备登基、修建南京城、担当御史令、修建《大明律》、恢复科举等“建国”方面的成绩,再加上他在元朝的特殊身份、跟着朱元璋十年、这时他也已经六十岁了,所以才象征性地封了他一个爵位。

漫画/冷洁
刘伯温是汉代
张良
一样功成身退的隐士,这种观点是否站得住脚?
刘伯温的功成身退和多次辞官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一个亮点,尤其是明清两朝的崇尚儒家思想的文人们,更是刻意把刘伯温打扮成张良一样功成身退的隐士,这是否站得住脚?
佟平在文章中指出,只要略微分析一下刘伯温每次辞官和每次“辞而不甘”的表现中就可以看出:他的每一次辞官都几乎与做隐士没有什么关系。
刘伯温第一次辞官是在1340年,在元朝做了四五年副县长之后,嫌官职太小、没有提升的机会,又与同僚关系不好才辞官的。1349年,第二次辞官是由于他越界举报其他官员受到上司责问不得不辞官。尽管有过两次辞官的经历,却还是看不开,1352年一旦有朋友推荐他去做“平乱”的官,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就答应去做了。
刘伯温1358年第三次辞官,是因为一度被升为五品,又被降为七品,还被剥夺了参与军事的资格,才愤而辞官的。也幸亏有此辞官,才后来可能被朱元璋聘去做官。
刘伯温在元朝做了25年的地方官,在朱元璋手下做了十年中央官。虽然刘也属于朱的开国元勋之一,却没有想到只被象征性地补充封在了最末一位,这对于官欲很强的刘伯温来说恐怕是深感失落的吧。正是这种失落感,再加上当时已经六十岁,眼见着继续下去也没有指望得到更大的升迁,于是想试一试辞官这一招,看看朱元璋会不会因此而特别挽留他而给他加官,遗憾的是朱皇帝立刻就毫不在意地让他回家了。
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明朝廷为什么这时会想到去神化他呢?
1514年,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明朝廷却突然加赠刘伯温太师衔,谥文成。说他“慷慨有志,刚毅多谋,学为帝师,才称王佐”、“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为什么明朝皇帝在刘伯温去世139年之后突然想到赠封他?
佟平认为,可能有下列几个因素:
其一,跟随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中,许多人被朱元璋杀掉了,所以才轮到了刘伯温。据史家统计,1370年所封功臣37人中,在朱元璋去世前或父或子被杀、被充军、被除爵的达到了31人,其中还不包括被暗害死的。既然这些人已经被朱元璋定为坏人,在神化朱元璋的时候自然就不能再用这些人来做陪衬了,这样就将原本排在40名之后的刘伯温一下提到了“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的位置了。
其二,刘伯温在朱元璋手下担当的是太史令,这个官职除了编制历书等,还负责观察天象,同时兼管起草文书、策命、记史事、编史书、国家典籍、祭祀等。通过刘伯温来预测朱元璋是“真命天子”更加具有欺骗性。
其三,刘伯温写了许多文章,这样方便在文人中宣传推广。
其四,刘伯温在朱元璋的开国元勋中学历最高,是前朝的进士,让前朝的进士为没有正规上过学的朱元璋当老师,面子上好看,而且刘伯温比朱元璋大将近20岁。
其五,刘伯温是有文才又有从军经历的人,适合神化成能文能武的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