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蹏”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21:13:11
“饕蹏”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
x}Yokٕ_ ۷⡻=4yjoA܉IFRI?HI'q8"%jࠉDI TTq|Zna[.y>{X^?CUQFC'^w_{s/n ??_|~#ÐmͿݝTE. Sm-G5n!Nƍ_#Cs4Wrw,c~G/줿/_>>?vǹ?瀋rxVtˌ^ *>a<W3t 3Ő&^jW&Ϫ^("@)n:3#崌M̜쩟//{[+mq-3$_ޘWg?^uwQi8wO" hy/B "Fr81;Ϙ&34; ȭ Љp ƮBXI[LMcf%P./׮S~fff21.:v:ɯss}O~k[{K^?ۏ1D+/iU(؄Ћ4/ievǔ  RS1ڪ;W7v p ?\ֹlf:lyݯɇOL6E(_hc| w<Ѯ۟r`Wx{x OI aAց7{n6oZ8[kgQ~Ļ-gp,G9t\8:: vQ?yS14zw_TL׃un압Xֻ)LfX|7KU%\7QNC%T7*56SDL}%..#~AMq)WgL[uou#L5[{BV؃֟u+C,3:'5%u?k):S%z\â(zYˏw|6V{4ZP͖ZW߶te7_[N`*8 9XJ8rs7MwG:;4Fɭ|Ͽ'?'?OϿ'_)ʤ kk vB&UZ~4a [@:lqn+ٷ?ļ)ozr@`fo|uL&.BN] M>v';.@ >SaH8b|9 : '6Ur79̋޸.R:]1;l};q痄 XfٔSu[Mx4,4)_א ИHНLrN0m͸E\m-0Š2`I~oL^a( 噛F<=2 s8/95:U)3 IֹvN8 ˣ Zw#1xVM_PjL4pFfuwA+Dr0ct.}Hƥb{ "m:䩹+` `LPX@-ad@&&L&e)59rb~v[+qeAҭ{{n?ɼN}2٦;rR'n%͚XKA9.zˌQc`˩Xְ_Z#90dF3rRt!s^cR;E,Kh`|9Nð=`4< -zoRwJMJ-yŨ  lK+%"FDI'P=QN:0i 6Ac:wi2ȋK4ݻ"s%;N@ ~VA>_XAS(Z?SyX-DI+:i=[yͰ-isQsrNfn^ScRT؜*Kwf"SR@S upN0/rԈ-gSYN^rK]^h2qv"k9' ɤ"E 9}\1 2k^/߇E wӪM{)XӵY`1MM OMq &Y6OAOBqj?bTVX(Zk~ѰV=xKM(Uda)e2rsN ҄gӈGG]DwWjio*H!OA_׾YEyqvG<>%A>ȰvA Nxd+k0EݧG=xkᳮ|4Ye&tjO6FdR[21[lB BB[A8"Y-c1ZEQƕrkK.2% *ouBz =2>;38Y.wW{΃?w[GŠ|-5Ro['5}Ф/7Dp9GZ4qINtS# ߧbh @wq`dj3˖ pH00ʠ+`QEXV[rp脮0BXJF/_jIѓi:goLt{k7@z3PJ|c1qwRCo*+UWo1S_=c:% o0RĕLjEԌN~{&`#%?re !< B@00LR!OZ.'3R2C(y ]bΞ(g~ x5lr@H8+gêH~ #5nKݜ]IJi0Ƥ@~|mu+5ʟqXA/fnUpkd&)o>BtnN곍;4ԈSPƝ"6U ƈI#hk:܃+6ΛSJL N~rdxzic}pZ2#rJXLBUbl`FA0DXbf]cF aI)T@IDz׭5@Ʊ=Ӯuu}[c^ ^Sf`SHxmMyW!Di_Vl&~̯}Yyz]J%M>J@]VąAV'MC&j@DO!6Ci3_9[$ttɸ(1FdSǷ#\0"sw2{hIBӢ0{7?wi⻒5e4Q,\BMBW^0۪Ԁ$v3NM١?e'G}Pܣ7I5nte,֓2Kv3鮉ߦ)l! pÖ-%swNHyXw\݃SJFMl{oaPC nTj| HWEV*nOrqGDEj1Nlu+Lnq%eZm eCBd% tk_êlƹ]{ :D1OލɅ^ЏF`hrڟ-b7=As=0P𯘆T~pނa>h@4^ٴ3}1`̵xϸDϜΣ=V >~nRǿ8!8yfZM(ͱ^%]t!) @c'0-hT˻LaOM.N GZA UBnQu%WHד,)$\rJվ$I&j=:5ل{"(#DLQ:ZP'@;[Z HW4B9!k91B-aNU5k"vjՐ{&^=`s_.Mdbo_>ӀS#B'&cl.IFL%`AK-\@0\pzzq-xq!;Ģ{nB_vhmmc\Ġ52>ֈ&%$B-I]BEn%w{4ۀel(ti2dl+ɢr-ThWbt!& 'UJYNũJ@IzտY;3Lv4.کȈ.ݸL !U0MUDz%u ʙƒ@X#*V8`Ǝcl9!}id/>iZ!h M,K2NNqQ0Oq RuX3 O,:6 $B+^"y2 FM `\z΁#fF^p/AhId.|#RDmmQfm˄dwc{ZWATZ{SX9KmrHsj)SS-O(x x;_T}qzBX%TȅtԀdhD”)jŌz_0B -'L|cJNRBf)E q_]WxyՒ?\p'-w6#,J|ǔعJx}7/ 9#~]y8XpbiKC,"-i,KEp1W5Gy%kgnVNSN1ZoJZGQXQd&ƚF@hL C0<0&65|c6<9r#t̽xh4-3yݓ)A _#'ٵ:;|mrߘM,. fnN 0@2sHzG ^,!oEƦhh[ ceOSATLi6K`-%(ecB3O4[yIM|Du,jb3`=&iڞ|X_E+3LXo%$?z֔.ޢP GlSLvA9ONL7rQt%%D̹q9M:k|MI0LziJh2V[4 M_9#C,ؔ1>8*jԿWĶaP E=f1`/?X<yceJx%{׭o[d 4 Pf:tPe҄.mdLPb]]dYL/iXCEA{6,o9 ! =('cUoӟo1 VzIt'^KX`fIPnyS `2GC!E4? @Q.L&!J/}.IfASR.~ՠΙ4!16:ێ&1%tQ:˗|_G3sS^fZS3h&w Ie:(vRDD%ʚuJiƈ*dCt}M(JBv_K9A:cN  ڒLJ}6@ 8B¹X%kp:'e6w@}"h!#N4~DK‡d{nuJ\͘XfYf;: #1хS^7&f2L\RJRi?kUڬRɍNdJɸ#kP}h{ձH9LaOvb팭$jP7 ;;$kjvފ| 9K-![Gsfk#"j0m#$Ģ]~gK6v;Xp([.mc?OvvwQu֜Ơ^{J%~#Ёܽԗnخh,$/&<ץۖI mo7=ZKGIT@nπM0c&΋#f* " =&IwM* w Bȳ2=^h0`]kMP$-#?8&+1)j WԔy( !vE"U`Ꝓ2/eiE3ixLzJV]+p۳WXB[+z9:J2+rqGov &#= =w\ _߉qKWnw?gOlv_q 4#WDZ:Ofczy(i& ^ ĩЋJp9<)d4Tҕ(q f`ًv 1,aB$c݌x i[.j'_Kxمkr>5g1F)6"D- ggu4fJidH-vmL&W0_fwLy 7E};LC ~ɹw^3Nl@ XoxSh刋SSLa&c#Wt~"8E? {F ϝ&{JDlj<=(}%NLhMzFQ)(tuu Iv>QNsIQbE[^ kn\)ԍv}gHk Sw|li H\N Ld[֭u- |uL؄?g%(nv62&ͱbM림.4m3.4fZtIuf)-B?S~3Ť<܉{#Fw}Q{ޕFi;NW=nlp ?iuo-S2S/[уf G(pBcWwH%dI|ע<B 8Id"ҿ FL=q"er?2'\B<,w)oQ$ylIsA{Ţ! < K18i×e݉ +I&&gGg:Yv8 !I.fnȔK bh!X<ޓ s'vs{v6p^DR$u^ m?vG;dW@k%LDDΚzM0L4X^;G9i4POi3(rȒ|_I@}wVUrčS;/ڐkeM q2MOْ;X# ‰5QjjCr3i$5&ѷYZ`*;-!Ӛ-c*I dM&6`p*/u5@&vfDT~E5{] ty<Y)%8K@3F]ʋ}/sd}uEc e=$ șh3hlҰhK*^_:K= -~ϸNfh,wN95 n7O Q5T,nNghˊ5gd4`R21o?`IQRfZ<}njf)o8G6 kTWfE% }LvJҔvfÝǵ@4I :5RHeX7up{lKs-lm1>!~G"K8yX& e4S (Zh<-I('nu6ᙣĉE2-kn4H .! ~[wF?<48%hjG,6|A&`Jȑ휃MO[='%I;N8akYm1)ZtP&sa'WR$cyv$Y"$B[N&iKdoZY*][p윤mx6&4CL?Έ@_sQg nOBD(1Rr'_r}4-ǷVnzib-*$BKk{+^s%H Jp H ػ /?1q0cTNUXE/|Dvx LM11P@k~hFUXP"@c׶[#SρXI{+RPwW?b?|ʤ&G# 0^R[#H0{f ^>qr3p&u/ggZTN^H\!/KZ2Њ BPZgCnHdϣԘݹ9LaR|sc.{ 3rFo{Qڃ>6nD(>1bLHzZiv[=@}?NBcH̆nƱ,kGA[tSC}~t=i\lZMK}Qs "mIF;37^O( LcWQ Iy▪% Ug2MUTbCjqۮ֐39;)#YyՂ1(L޶9T [gèZrR9"  SYG4n~?-LrS(H=sNg:N\‰""پ&=l][xQEѽ|čSЛ. /s̴B'WfU5E;${U@r48w9:.!M*ƾҷ&y4fR^&Are4PI$JƓNz_-bH Ku`$-w (xv`8&Fa~2(Կg +YҴǑ/Dq?xG"9Ќ`oֳea;".ֻjZ.*0=5(5)SL% c[u"ﵰb憙o.4^pᕔ~NI\Ӝ6q·SMIPSI3Bmg\#W6n%`F2-|nv.;c iKqI]F7܁dy/UI,[mr4&߇C܂hژIR}ҽ@0l:Gɟ8=~=<)\ѿLݟUZȣ_kgaa$1F^k[zL#-FpI^TpPY1}H,+`{ v81]GRK?VATk4c |! 僴:bP D*0D5_`PIk u3m~n}*T'3&2fBRSB+Z#㗿c#w8zՅ_VV];#A| haOYD_":# yONV5.CL,jk ;V|uN/'yMXl_2K5DXGwEs!!ɡ"Ve;^N5^{}eN?`F!E[ǫ?٧?1,9EX(á sOxs>TR桾o0ӔXU;ofЈ*'%,Ic|]7(ᛜd7Fw%r 4,4– s9yWp;#pVY"l?s"+l8=.9Jv{xOrFIytJJ`2+ex?*t.%nQvNtWq{_CS9 Hc\>&֩lVXS'b)3 hYJLz&up t^وv@/!O޼}}Jgw?Dy%/6? J`K}@8n] $!O_ jzǦq/jd3øC_Oi9Dύ@ >xB,x;gL7)5h_9VU^In#WDBeri ]F)D76Dۓ IgU:q8$T975׽]Ybv2+Q m Вc9 *=[+5̋螧PzhSkijPKfqQ} D4ui5@1si_5je6^bĞ雚T={nr)լ^@gЦXjky6;\&K$kP)V#- +Ėg& 3nNic˭yŌ! ?ʚwk<LvLxsZ7st S޺{ܾ- 5wc0u2z0'"JRF6´R~' 4cL[ )xwed2¤΄k{ZF^%FTlh*Έ#qTLՑIw.k+BXKsd&5/ UUi5{jUO#*y}CܿqWPDN~#lӝzɵbn/z4[oy=bZVIZbzYm@7C2݈D1o4D"` W:;`٢c{nTS<6uakD=UTdKFwGm\RuXsDWCz:mrS4#r?]1!ۅ߭JX)s e#D'䆉X,41zbZ<3)Wo0c4<f2 s Oq*fG5.xkcP!t49FVx߶չit9Q?% ~9k>$@,g]܍Aqoc1mҿQM_a' ˈXdaR*TS ,uTTmuVow9zHŽX^Dv[h?koRe}'ܚx',bA^6+8lY<)K{!鯵AX1qF9v21 Hr"sRRx2RB}̌aJl4-:,}Fzaȶ6 e3e˱xQ/# l7EJ)

“饕蹏”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
“饕蹏”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

“饕蹏”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
饕餮
TAO地一声 TIE第四声
上古神兽 也有说法是一种上古怪物
体型巨大的
吃人的

taotie

没有这个东西, 应该是饕餮tāotiè,一种古代传说的凶兽。你看的书的作者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字都搞错了
饕 tāo 形声。从食,号(hào)声。本义:极贪欲;极贪财
饕,贪也。――《说文》
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左传·文公十八年》注
饕贪而无厌;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又如:饕残(贪婪残酷);饕淫(贪婪荒淫);饕沓(贪得无...

全部展开

没有这个东西, 应该是饕餮tāotiè,一种古代传说的凶兽。你看的书的作者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字都搞错了
饕 tāo 形声。从食,号(hào)声。本义:极贪欲;极贪财
饕,贪也。――《说文》
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左传·文公十八年》注
饕贪而无厌;近利而好得者,可亡也。――《韩非子·亡征》
又如:饕残(贪婪残酷);饕淫(贪婪荒淫);饕沓(贪得无厌);饕湎(贪酒);饕餮王孙(贪吃嗜欲的贵族子弟);饕餮放横(贪婪凶恶,横行无忌);饕戾(贪戾)
蹏 蹄1


〈名〉
(形声。从足,?声。本义:牛、马、猪、羊等有蹄类哺乳动物足趾前部的典型角质覆盖物,以将趾的末端几乎全部包裹住,又指有角质保护物的脚)

收起

更多看到的是饕餮,可能是误写
tāo tiè (同音 滔帖)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3.特指贪食者。
4.比喻贪婪;贪残。
5.贪婪地吞食。
6.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
7.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陵王纪姓饕餮氏。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全部展开

更多看到的是饕餮,可能是误写
tāo tiè (同音 滔帖)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3.特指贪食者。
4.比喻贪婪;贪残。
5.贪婪地吞食。
6.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
7.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陵王纪姓饕餮氏。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8.传说龙生九子,其中一个便是饕餮(排行第五)。
百科里比较详细,你可以看看 http://baike.baidu.com/view/673.html?wtp=tt

收起

是不是饕餮
注音:tāo tiè
简单解释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

全部展开

是不是饕餮
注音:tāo tiè
简单解释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绍圣 初,先人官 长安府 ,於西城 汉高祖 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 三代 宝器。”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仆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清 唐孙华 《发粟行》:“竟使官糈饫饕餮,诏书挂壁徒空文。”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
3.特指贪食者。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4.比喻贪婪;贪残。《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 艾青 《芦笛•马骞》诗:“它的饕餮的鲸吞,能使东方的丰饶的土地,遭难得比经了蝗虫的打击和旱灾还要广大,深邃而不可救援!”
5.贪婪地吞食。 唐 杜甫 《麂》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终不然闯席的任情饕餮,先来客反忍空枵。”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6.相传为 尧 舜 时的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 ,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吕氏春秋•恃君》:“ 雁门 之北, 鹰隼 、 所鸷 、 须窥 之国, 饕餮 、 穷奇 之地。”参见“ 四凶 ”。
7.复姓。 南朝 梁世祖 赐 武陵王 纪 姓 饕餮氏 。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3.特指贪食者。
4.比喻贪婪;贪残。
5.贪婪地吞食。
6.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
7.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陵王纪姓饕餮氏。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8.传说龙生九子,其中一个便是饕餮(排行第五)。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9.在{网游怨恨屋}中,饕餮是一套神器,只能并存三样,出现第四样时,前三样中的一样就会自动被系统收回
10.神曲中的七宗罪之一,饕餮-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份贪图逸乐’)
史料记载
《辞海》中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辞海》在解释饕字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神魔志异*异兽篇》:神州极南有恶兽,四目黑皮,长颈四足,性凶悍,极贪吃。行进迅疾若风,为祸一方。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上面几段话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饕餮是一种“恶兽”,而不是鱼蛇蟒鳄,不属于鱼类或爬行类。 《辞海》中还有附有商周鼎上的饕餮纹。你只要看一看就可以认出那个凶恶的猛兽像谁,非常像狼的正面像,也是圆眼吊睛,凶狠无比。
二是饕餮甚贪食。 这个特征鲜明地指出了狼的特性。“极贪食”是草原狼的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咱俩养过狼,太知道狼的这个天性了,咱俩可以举出无数个狼贪食的例子。天下再没有比狼更贪食的动物了。不信可以让人去问老牧民,天下最“贪食的恶兽”是谁?回答肯定是狼。人所共知,“贪”就是狼性的代名词。董仲舒说秦“以贪狼为俗”,也把贪与狼相并列。中国人形容贪食总是用“狼吞虎咽”,而且还把狼排在虎之前,狼比虎更贪食。形容贪心都说“狼子野心”,不会说“虎子野心”。
由于饕餮具有“恶兽”和“甚贪食”这两个狼的特征,而且饕餮纹又像狼。因此,传说中的饕餮很可能就是狼,或是从狼演变而来的神兽。
三是饕餮成为商周鼎的主要纹饰,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宝鼎是华夏民族在青铜时代的立国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神器和礼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华夏先民心目中处于民族“图腾柱”的地位。因此,只有属于民族的图腾才有资格登上如此崇高的地位,而被镌刻铸造在宝鼎重器之上。这一现象又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到商周时,华夏族可能还仍然崇拜狼图腾,至少是猛兽图腾,炎帝黄帝族祖先的图腾崇拜遗风可能还继续存在,而周朝时期的华夏族受狼图腾的影响更深,因为,周起源于西戎,而西戎大多是崇拜狼图腾的游牧族。其二,当时的“龙”可能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尚未真正成为华夏族的民族图腾,否则,象征王权的宝鼎就一定会以龙作为主要纹饰。而且,当时周天子也还没有坐龙座,那时还延续着炎黄游牧遗风,席地而坐。
周鼎上的纹饰主要由饕餮纹和云纹所组成,以饕餮为中心,云纹环绕其周围。显然,饕餮神兽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看人间。它的身体则藏在云里,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龙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脑袋后面续上龙身,那就与后来的标准龙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认为,在狼图腾和龙图腾之间可能还有一个饕餮图腾的过渡阶段。饕餮既有狼的性格,又有后来龙的狰狞面目。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收起

饕餮目录
简单解释
释义
史料记载
饕餮纹
游戏中的饕餮
镜织梦者里的饕餮(书作者沧月)
诛仙里的饕餮
《十二国记》里的饕餮
“饕”在现代的引申义
“饕”在现代的引申义

注音:tāo tiè
[编辑本段]简单解释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

全部展开

饕餮目录
简单解释
释义
史料记载
饕餮纹
游戏中的饕餮
镜织梦者里的饕餮(书作者沧月)
诛仙里的饕餮
《十二国记》里的饕餮
“饕”在现代的引申义
“饕”在现代的引申义

注音:tāo tiè
[编辑本段]简单解释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 周 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狼恶,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强者夺老弱者,畏羣而击单,名曰饕餮。” 宋 邵博 《闻见后录》卷二六:“ 绍圣 初,先人官 长安府 ,於西城 汉高祖 庙前卖汤饼民家,得一白玉奁,高尺馀,遍刻云气龙凤,盖为海中神山,足为饕餮,实 三代 宝器。”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魏书·桓玄传》:“取妾之僭,殆同六体,乃使尚书仆射为媒人,长史为迎客,嬖媵饕餮,贺同长秋。” 清 唐孙华 《发粟行》:“竟使官糈饫饕餮,诏书挂壁徒空文。” 章炳麟 《代议然否论》:“故令贪夫盈於朝列,饕餮贡於大庭。”
3.特指贪食者。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而且他最讲究吃,他是个有名的饕餮,精于品味食物的美恶。”
4.比喻贪婪;贪残。《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居上无清惠之政,而有饕餮之害;居下无忠诚之节,而有奸欺之罪。” 艾青 《芦笛·马骞》诗:“它的饕餮的鲸吞,能使东方的丰饶的土地,遭难得比经了蝗虫的打击和旱灾还要广大,深邃而不可救援!”
5.贪婪地吞食。 唐 杜甫 《麂》诗:“衣冠兼盗贼,饕餮用斯须。” 清 李渔 《奈何天·伙醋》:“终不然闯席的任情饕餮,先来客反忍空枵。” 聂绀弩 《略谈鲁迅先生的<野草>》:“而人类的恶鬼则高踞在这些活的尸骨,死的生命上饕餮着人肉的筵席。”
6.相传为 尧 舜 时的四凶之一。《左传·文公十八年》:“ 舜 臣 尧 ,宾于四门,流四凶族, 浑敦 、 穷奇 、 檮杌 、 饕餮 ,投诸四裔,以御螭魅。是以 尧 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 舜 ,以为天子,以其举十六相,去四凶也。”《吕氏春秋·恃君》:“ 雁门 之北, 鹰隼 、 所鸷 、 须窥 之国, 饕餮 、 穷奇 之地。”参见“ 四凶 ”。
7.复姓。 南朝 梁世祖 赐 武陵王 纪 姓 饕餮氏 。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编辑本段]释义
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怪物。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以为装饰。
2.比喻贪得无厌者,贪残者。
3.特指贪食者。
4.比喻贪婪;贪残。
5.贪婪地吞食。
6.相传为尧舜时的四凶之一。
7.复姓。南朝梁世祖赐武陵王纪姓饕餮氏。见《梁书.武陵王纪传》。
8.传说龙生九子,其中一个便是饕餮(排行第五)。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它是一种想象中的神秘怪兽。这种怪兽没有身体是因为他太能吃把自己的身体吃掉,只有一个大头和一个大嘴,十分贪吃,见到什么吃什么,由于吃的太多,最后被撑死。它是贪欲的象征,所以常用来形容贪食或贪婪的人。
9.在{网游怨恨屋}中,饕餮是一套神器,只能并存三样,出现第四样时,前三样中的一样就会自动被系统收回
10.神曲中的七宗罪之一,饕餮-浪费食物,或是过度放纵食欲、酗酒或屯积过量的食物。(但丁的观点是‘过份贪图逸乐’)
[编辑本段]史料记载
《辞海》中记载:饕餮是“传说中的贪食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
《辞海》在解释饕字说:饕即“贪,《汉书·礼乐志》:‘贪饕险’颜师古注:‘贪甚曰饕。’特指贪食。”
《神异经·西南荒经》:“西南方有人焉,身多毛,头上戴豕。贪如狠恶,积财而不用,善夺人谷物(上二句原作“好自积财,而不食人谷”,据《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改)。强者夺老弱者,畏强而击单,名曰饕餮。《春秋》饕餮者,缙云氏之不才子也。”
《左传·文公十八年》云:“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神异经》所谓“《春秋》言”,即此。
《吕氏春秋·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
宋罗泌《路史·蚩尤传》注云:“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揆其所说,殆亦饕餮。
《左传》谓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而《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贾玄曰:“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蚩尤姜姓,亦为炎帝之苗裔(《路史·蚩尤传》),故蚩尤很可能即此缙云氏之“不才子”饕餮。又《山海经·北次二经》所记“狍(号鸟)”,郭璞注以为即《左传》之饕餮。
《神魔志异*异兽篇》:神州极南有恶兽,四目黑皮,长颈四足,性凶悍,极贪吃。行进迅疾若风,为祸一方。
《山海经·北山经》有云:“钩吾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铜。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饕餮,兽名,身如牛,人面,目在腋下,食人。”
▲上面几段话里有三个问题需要注意
一是饕餮是一种“恶兽”,而不是鱼蛇蟒鳄,不属于鱼类或爬行类。 《辞海》中还有附有商周鼎上的饕餮纹。你只要看一看就可以认出那个凶恶的猛兽像谁,非常像狼的正面像,也是圆眼吊睛,凶狠无比。
二是饕餮甚贪食。 这个特征鲜明地指出了狼的特性。“极贪食”是草原狼的最突出的特性之一,咱俩养过狼,太知道狼的这个天性了,咱俩可以举出无数个狼贪食的例子。天下再没有比狼更贪食的动物了。不信可以让人去问老牧民,天下最“贪食的恶兽”是谁?回答肯定是狼。人所共知,“贪”就是狼性的代名词。董仲舒说秦“以贪狼为俗”,也把贪与狼相并列。中国人形容贪食总是用“狼吞虎咽”,而且还把狼排在虎之前,狼比虎更贪食。形容贪心都说“狼子野心”,不会说“虎子野心”。
由于饕餮具有“恶兽”和“甚贪食”这两个狼的特征,而且饕餮纹又像狼。因此,传说中的饕餮很可能就是狼,或是从狼演变而来的神兽。
三是饕餮成为商周鼎的主要纹饰,这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问题。宝鼎是华夏民族在青铜时代的立国之重器。在周朝,“一言九鼎”的“鼎”,是象征至高无上王权的神器和礼器,也是祭天祭祖的祭器,鼎在华夏先民心目中处于民族“图腾柱”的地位。因此,只有属于民族的图腾才有资格登上如此崇高的地位,而被镌刻铸造在宝鼎重器之上。这一现象又反映出两个问题:其一,到商周时,华夏族可能还仍然崇拜狼图腾,至少是猛兽图腾,炎帝黄帝族祖先的图腾崇拜遗风可能还继续存在,而周朝时期的华夏族受狼图腾的影响更深,因为,周起源于西戎,而西戎大多是崇拜狼图腾的游牧族。其二,当时的“龙”可能还没有被普遍接受,尚未真正成为华夏族的民族图腾,否则,象征王权的宝鼎就一定会以龙作为主要纹饰。而且,当时周天子也还没有坐龙座,那时还延续着炎黄游牧遗风,席地而坐。
周鼎上的纹饰主要由饕餮纹和云纹所组成,以饕餮为中心,云纹环绕其周围。显然,饕餮神兽在天上,从云层里探出头,俯看人间。它的身体则藏在云里,不知是否有蛇身或龙身,但是如果在饕餮脑袋后面续上龙身,那就与后来的标准龙相差不远了。所以,我认为,在狼图腾和龙图腾之间可能还有一个饕餮图腾的过渡阶段。饕餮既有狼的性格,又有后来龙的狰狞面目。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编辑本段]饕餮纹
饕餮纹到底指称什么?历来争论纷纭,迄今尚无定论。有说是牛、羊、虎、鹿、山魈……。在这诸说中,饕餮为虎说声音最响。许多从事原始文化与艺术研究的学者认为,饕餮纹是虎纹的夸张、变形。在古代,虎亦为很重要的通天神兽,巫师乘虎的造型在后世文物中多有出现。而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在“龙凤”崇拜之前,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龙虎崇拜的阶段,龙虎斗图案造型在东周至西汉时代大为盛行,其中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龙虎相斗图最为精美,气势不凡。古人认为虎为阳兽,“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斗表示阴阳交合。在汉代,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天文中东、西、南、北四官。至少,在中国历史早期,虎的地位不在龙之下。然而,古籍中对虎的神通的描绘显然难与饕餮在青铜器上的显赫地位相比。
传说龙生九子,其第五子叫饕餮(tāo tiè),是上古一种凶猛且残忍的魔兽,喜食人,食量大,从这一点不难看出,饕餮其实就是当时社会黑暗一面的具体表现,而人们也很愤恨奴隶制社会的压迫,以饕餮来寄托自己的感情,饕餮也就越来越被人们熟识。把饕餮比喻成吃人的奴隶制社会,这是古代饕餮文化最重要的含义。
由于饕餮是凶猛的魔兽,具有强大的力量,因此被北方很多少数民族当作附身符,把它的图纹刻在器具,食皿上,认为这样就可以借助饕餮强大的力量,不被其他猛兽所吞噬,逐渐取代了原本吃人残忍的一面。
现在来说,饕餮的主要含义是食文化的象征。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
兽面纹所指称的神兽的真正名称与原型早已沉埋在不可复现的年代之中,后人因其面相凶恶、神秘、恐怖,有些又口含人首,故赐名为饕餮。饕餮原是《左传》中用来形容贪财贪食之不仁不义者。近世学者已指出把兽面纹命名为吃人的饕餮纯是牵强附会,有悖于商周的社会文化状况。
因为面相凶猛恐怖,又行饕餮恶名,此兽在中国文化与艺术演变中的踪迹几乎无从寻觅。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相传饕餮是蚩尤败给炎黄二后被斩下的首级身首异处集怨气所化,有吞噬万物之能被黄帝用轩辕剑所封印并由狮族世代看守(守门石狮)
现代含义:源自"法国广告收藏家布尔西科先生,是”广告饕餮之夜"的创办者,是广告专业人士的盛会,它的大门是向所有人敞开的,业内人士可以从中看到,学到广告的创意表现手法,圈外人士也从中得到愉悦与礼堂享受。它的成功重要的是它为年轻观众提供了一个心情发泄的绝好场所,是一所欢快、理智的发泄,热而不狂。"广告饕餮之夜"为观众准备的就是一道广告大餐,就是要每位到场的观众吃饱。广告饕餮之夜环球展映进入第24个年头(1984年开始)。每到广告之夜,满街头戴面具,挥舞气球,连喊带唱的狂欢场面。”而"饕餮'在现代文化中也预示着心灵的放松,欲望的满足。把"饕餮"的含义推延出去,也就是指一场别开生面的盛宴。
引申含义:它具有摄影盛宴,大聚集的含义,也比喻贪吃的人。同时引申到我们对摄影也是一种无止境的渴求,做个贪吃的人吧,但不是用嘴,而是用眼,用耳朵,用心灵来吃这道大餐。
相关词语:
饕风虐雪 饕餮之徒 饕残 饕据 饕贪 饕逢 饕虐 饕口馋舌 饕戾 饕窃 饕沓 饕恶 饕诐 饕兵 饕殄 饕湎 饕餮大餐 饕淫 吏饕 贪饕 风饕 果饕 风饕 老饕 雪虐风饕 虐饕
饕餮纹的特点:
饕餮纹图案庄严、凝重而神秘的艺术特色。
饕餮纹一般以动物的面目形象出现,具有虫、鱼、鸟、兽等动物的特征,由目纹、鼻纹、眉纹、耳纹、口纹、角纹几个部分组成。面目结构较鲜明,也正是利用这些特征,将人们引到了一个神秘的艺术世界,商代的饕餮纹在吸引人们注意力方面是特别有效的。饕餮纹凶猛庄严,结构严谨,制作精巧,境界神秘,是青铜器装饰图案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代表了青铜器装饰图案的最高水平
[编辑本段]游戏中的饕餮
饕餮,在电脑游戏“轩辕剑三外传天之痕”中出现过,游戏主角陈靖仇的师父陈辅被饕餮所困,才踏上了拯救师父的旅程,开始了艰难而又快乐的寻找秘方之路。另外,幻想三国志4中也有化神兽,只是那形象实在强差人意,成了“贝壳类”的形态,不过贪吃这点在设计上还是与古代传说相吻合。轩辕剑外传苍之涛中也出现过饕餮,样子够威武高大的,不过显然被制作人员的想法给人性化了。饕餮,也在网络游戏“QQ自由幻想”出现过。完美世界国际版中59FB也有一BOSS叫此名.游戏中饕餮是幻界魔王的手下,传说中的9大BOSS之一,打败它可以得到丰厚的奖励。而后改编制作成网游的超人气小说“诛仙”中更是提及饕餮乃远古蛮荒异兽,在剧情中其贪吃与狰狞两个特征更是符合传说。 水浒Q传中的饕餮是隐藏召唤兽。
[编辑本段]镜织梦者里的饕餮(书作者沧月)
龙生九子之一,大西洲的守护者,在沧海巨变中,大西洲历经十年的痛苦挣扎,终于沉入茫茫海底。饕餮因此而死去,却心有不甘,化身一切罪恶的守护神,生活在阴暗之中......
而他的兄弟——另一位龙子——云荒大陆的守护者辟邪,同样因为灾难失去了自己守护的土地。但辟邪和云荒上的圣女、长老们在凡尘中找到了织梦者萧音,他们合力为云荒编织梦境,使云荒上死去的人们一直认为自己还活着。
当饕餮知道这件事情并为此找到辟邪时,他劝诱辟邪一同成为罪恶的守护神。但辟邪由于不肯,兄弟二人大打一架。依恋辟邪却不自知织梦者萧音关心辟邪的安危以凡人之力一同对抗饕餮并将他打败。于是饕餮为了毁掉云荒,破坏云荒的梦、辟邪的梦,让还未觉醒的下一任织梦者进入云荒引起“惊梦”,云荒从此被彻底唤醒并随之消失。
辟邪虽然爱恋萧音,但为了还她凡人的生活不得不离萧音而去。失去了云荒和萧音,辟邪再次与饕餮斗在一起。饕餮落败,为了实现他如果打输了就洗手做好人的诺言,化身陶少泽来到已回凡尘的萧音的身边并千方百计的唤起她作为织梦者时的记忆。
最终在饕餮的帮助下,萧音终于记起了织梦的十年,记起了云荒,记起了辟邪……
[编辑本段]诛仙里的饕餮
那少年眉眼一抬,嘴角却露出了一丝笑容,点头道:想不到你还有几分眼光,不错,正是饕餮。
吼啊随着少年的话语,着一次响起的怪声却是轻细低沉,从少年深厚发出,片刻之后,一个狰狞之极的怪头从少年身影后,缓缓探了出来。
说不清楚这个怪头就竞相是什么怪物,但粗若铜陵大小的四只眼睛,上下两对分列脸侧,六只锋利獠牙从大口中露在外头,并有口涎从其上不停滴下。
灰黑色的皮肤上,满是一粒粒粗硬的疙瘩,便是人间传说最凶恶的鬼魂,只怕也没有这只怪兽如此丑陋狰狞。
青龙倒吸了一口凉气!
饕餮的脖子似乎十分的长,那只怪头从少年身后伸出许多,转了过来,居然绕到了少年身前肩头地方,而少年在这般凶而异兽的身前,面上神色却从容自若。
青龙镇定心神,缓缓道:想不到这世上居然还有这等凶兽存在!
那少年笑了笑。伸出手去,竟然莫勒莫饕餮的脑袋,那饕餮看似凶恶无比,但在少年手掌之下,却只是低声吟吼,还用头去蹭少年的手,若不是长相太过凶恶,几乎就象一只小狗一般。
[编辑本段]《十二国记》里的饕餮
在小野不由美的小说《十二国记》中,饕餮是一种极其强大的妖魔,被誉为“妖魔中的妖魔”,其他妖魔只要感到他的气息就不敢前进半步,因而在人类中也只以传说的形式存在,而天界中就算是神兽麒麟也从未能降服过(小说中麒麟是拥有神力的神兽,全世界只有十二只,分别辅助掌管十二个国家。他们可以与妖魔交换契约而使之成为自己的使令。),因此其强大程度可想而之。 直到小说所涉及的故事之中,戴国的麒麟--泰麒高里为了保护自己的王,在与一只不幸遇到的饕餮进行了许久的对视后终于奇迹般的将其降服为使令,名为傲滥,可谓史上最强之使令。(麒麟降服使令的过程就是与其对视,这期间二者以“气”的形式较量,只有妖魔感觉麒麟有凌驾于自己的力量之后才肯与其交换契约而后成为使令。但代价是麒麟死后身体会被使令吃掉以增强他们的力量。)
[编辑本段]“饕”在现代的引申义
“饕餮”的本义是贪吃,但是在现代餐饮业中,饕被引申为“会吃”,例如在广州周记茗点居(茶楼)的月刊《老饕美食》中,“饕民”一词便是那些爱吃、会吃的食客的专属美称,而不少美食者也欣然自称“饕民”。

收起

查汉语词典,饕餮的解释是这样的:饕餮:taotie。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2、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3、贪吃之人。
字典上的解释贬义多,和我们现在的用法有着很大的差异。现在自封老饕的人不少,多是一种表面上的自嘲实际上的得意,或许还可以是沾沾自喜、生活优裕的心理超越。虽然号称老饕之人,多是能吃、会吃、敢吃、吃的起的成功、半成功人士,用“饕”自封,无...

全部展开

查汉语词典,饕餮的解释是这样的:饕餮:taotie。1、传说中的一种贪残的猛兽,常见于青铜器上用作纹饰,称为饕餮纹。2、贪吃者或性情贪婪的人。3、贪吃之人。
字典上的解释贬义多,和我们现在的用法有着很大的差异。现在自封老饕的人不少,多是一种表面上的自嘲实际上的得意,或许还可以是沾沾自喜、生活优裕的心理超越。虽然号称老饕之人,多是能吃、会吃、敢吃、吃的起的成功、半成功人士,用“饕”自封,无非是调侃一下,强调自己在吃的方面的优越而舍弃贪婪的。这也是目前的老饕们能够得到人们尊敬的根本原因。如果说能吃而且贪婪,尊敬也就会转化成仇恨了。夏桀、商纣就是这类人物的代表。
究其本源,饕餮不是一种猛兽,而是一个人,是一个崇尚奢侈、贪吃贪财、没有同情心的家伙。《左传-文公十八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缙云氏(黄帝时的夏官)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由此我们知道,饕餮是黄帝时夏官缙云氏的儿子,是个典型的贪吃无耻之徒。
周朝的时候,把饕餮的形象铸到盛食物的鼎上,是要告诫人们不要像饕餮一样的贪吃,后来慢慢的转化为鼎的一种必要的装饰,其原始的意义逐渐被人们遗忘,饕餮作为贪吃和能吃的象征流传在人们的口头和书面上。要节制饮食,不要放纵的原意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了。
上古的统治者铸饕餮,号召节俭,劝贪婪,不仅仅是一种政治的需要,而且和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的低下,物品供应严重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贪吃不仅仅会伤害身体,还和国家的兴旺有着密切的关系。上古的人们刚刚从平均主义社会转向私有制社会,平均的思想还有很大的影响,加上物质生产的匮乏,统治者占有了大量的食物,就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增加社会的不公平感,如果在饮食上节俭,就会得到人们的拥戴。大禹是那个时代的正面典范,而夏桀、商纣则是反面的典型。夏桀、商纣的贪婪、豪奢,引起了民众的愤怒和仇恨,导致了国家的灭亡。史书上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很多。
从民众对夏桀、商纣贪吃好饮行为的仇恨中,可以知道民众对饥饿充满了恐惧,他们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多吃”、“多喝”还要严重的罪恶,于是对放纵饮食的声讨就成为全社会最普遍的呼声。周人铸饕餮于鼎传于子孙,就是吸取商纣的教训,告诫后代以免重蹈前辙。这在几千年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之一。
但是,人们对美味、美食的追求不是鼎上的文饰、统治者的宣传就可以限制的。如果真是按照统治阶级的要求去做,中国的饮食文化也不会发展到今天的样子了。华服、美食是谁都希望得到的。有句笑话说“腐败的内容:金钱、美色、美食,都是人们内心的渴望”。想想还真是这样。这也是饮食文化能够发展的根本原因,更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了。失去了对美好的追求,社会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也对此做了说明。这大概就是老饕在今天仍然大量出现的原因吧。
今天的饕餮定义我看应该是这样的:能吃、会吃、敢吃、懂吃而不贪吃。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