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 白居易 思想感情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9 17:32:48
《望洞庭》 白居易  思想感情
xVmR"I`.`]v1{FSEjTKtVU+.mABUe|e,#<7GKZ4/8{?}|"h>5rM9z =|Wvc ?bV^n&vEYyɈohJpi Q ArJ//bx$\,edK ډGPش׆Y"$00uam.^n/4(U .wGjgTq0P|Cl"\2p|G֧VucjBP!qVe(B$p*ZpG'bYVl=1]'RuXP P.ue޽Lq hژANg Xl#Є &$s^RK˒<ȩ+{â1h,q_zoC.=7d ZiԢPl )RAi`NXEVjj*0xx>!x!*G]+W{EYԹ V3U `=Ŭ=1Xq/V :w JyrbR\q?p^aZPN2)k앏I \4Zi]Т=KiE=HJ 7Xwv\}qB["` ^Ύ3X΍^KvY`j >ugh,ꐪ/*'Y¡TbA,w2TNT 

《望洞庭》 白居易 思想感情
《望洞庭》 白居易 思想感情

《望洞庭》 白居易 思想感情
不是白居易的,是刘禹锡的诗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的水光与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静就好像铜镜未磨. 远远望去洞庭湖山水一片翠绿, 恰似白银盘子托着青青的田螺.
  赏析:
  这是诗人遥望洞庭湖而写的风景诗,明白如话而意味隽永.第一句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这应该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和”字用得巧妙工炼,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第二句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这里的“镜未磨”不能简单地解释为水面无风,波平如镜,这样理解突出的只是湖面的平静.实际上这是作者站在岳阳楼上俯望洞庭湖,在淡淡的月光映照下水波不兴,光线不足,就好像一面没有经过打磨抛光的铜镜,平静而暗淡.“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的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
  第三句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翠”字与下文的“青”字相呼,读来感觉一气呵成,紧密相连;这里的“山水翠”,并不是说洞庭湖中的君山和湖水都是青翠碧绿,这样的景致在白天是可以的,但在日暮时分的月色之下,“山”依然可以苍翠,“水”在前句中却已经说过,是“潭面无风镜未磨”,像一面尚未打磨尚未抛光的镜子,光泽是比较暗淡的,所以实际上这里的“山水”二字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
  第四句再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这里的“青螺”也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说是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是古代妇女画眉所用;另一种说法,“青螺”就是青色的田螺.首先应当肯定,不管是那一种说法,它们都是以“青螺”的形象来比洞庭湖中的君山.但从前面的比喻“白银盘”来联想,白色银盘里面托着的,应该是一枚青色的田螺,如此有形有色,诗人笔下的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如此丰富的想象,准确恰当的比喻,配以淡雅达到色调,银盘与青螺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又举重若轻,将千里洞庭看做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使人倍感亲切.
  刘禹锡这首《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和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现出惊人的艺术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