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子与如梦令的不同是不同!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5 06:04:05
渔歌子与如梦令的不同是不同!
x\n#u9oq2F`HKÆ<6%Q$E6E")QHI#I; i~!kjjL /9=յkmoq\lٳw)Á~:_w?|M }KۦW~=-B4f3?5+>1ww&s矟mo>&p?4}p{wJ^6;WXߞŇ2K-];GZ^gDH ]Ⱦ@O~pL4@1oE31j4Ӣ}6?^Ré{CYl=ThMj׮w1wRCb Xn\G&u5 Om|8޽(Quˬ[<_ ÿd|hzNN?63t_N:DZ_럜x,X4[Nڎnto8Gxet. 嶺~4Nqü'g z˻:Y,4^z~ Ls+FzgFp3P7n+<>rqn/UKœŮ*H:Ե[] M!=GG Sk'9s=aFY2ϟ[Oc(?[0ozy2cmyN]%lzQ=#@TpLr]遃Nݝ'a9?ЍfU:I^WvƟx鹚=ڣz^/ j$8gwV4[ KWrɻc`wZv;mVGae|!6])TD:]LV{"{9)/tuP4ӆhjx'@ ihˀE!G(\VCLFfX+B`q=қwʯLw^e34\fox413DŽqsjq9hԨioT"# x{<'YG\Omn5$nY#z%9e'xÃ/>EMcΙqZbUn-h9"NןT&E\aFsM<oq(yx?;钷ZS<|-k0[Wّ\`8,y;4*$ÿeKef$0o#'fT |^X%btVӵ ]&?yN!L)bk$#We{ğn/Š.*{7< AFgdQ㷿 K"+WZC .jw_`/__d;| s~^Ѵᗴo.w;z˒m?'8&/ rwP;;hkEwF R:Rj+DU<݇;\QDK2!d*py{ӌKYew*ڇ+?gs`\[Gul. _U+tm I(&r%~{'nz@>b׵p J(9D\-fu"z+uJ z0C!r 7u׫m}"y²,QqJw:Yfj·3n^wڀ3.vLv3,fj`O rWPrA[z.u='yzYs#dL4gWHB]~7wl81BeuZg7  K廤[Gy΋ 2s5p86R!D#h[ա*MeGWNv]nS"C! ; p,JYE2R}nv FEHzW8ڼgg4v'nusJ=ۆOy'L',nNq?ȯ`* I.! %>Jzq{' Aw=agJf`OTP][4@^AԼ8V;gv'x~坓m۽5;Qd*HͬƉuY{ȎnDQ 62"58!tHw'MwmMwy:] KTl5HeC|`KUS1\߿9_G\n%p+J1!^E6_ML)@{16Jp fL=[a?xMna6O"%Ni O6R B)YB_݇Ҝ@M{&瞎7bL)puk QBUk .4YM2םY sA%|΅+CwaQL|eaDӞVYFv5ZxAZ ^흽IIB^t /=ZOh{ipk:U8.dPqӇd_i4lNg8Hy7/(g=n߿ZNc{~o@W!''J&n8x: Pƹdx0—j^!lE Gk׃%~o}4v1R0EVU0 *Ih@n Y=$@wh,.Cp4ͬcdrƕ'&xONkY2Y @wXG϶7aHmꢠEEd-rVIL~NsGbjhXOD ʃm#@O~ #7}v8]!eᮭe= З(d&.odexH /\[X%N%I% A2xi^ E@mZ!Gy=iBsa&`UW1+>} U(`՛[z3 6Ԩd6sڲ(_Hpr>׋܁m*{Ta n, Oqe()(l&k*ZLn#Ev)}j'-d`D-ۅ"e)YC+р]|J_|V<^ŻoLu>bS &vPG=j%gl>徆bv~GHE$[8e#"BP|x\;,͂˗7(_Tܛ6 mhʆn=>e͏lJoU36znMJ :'ղ >Ř/.ɉVνAOh=2̦,#g)2rX%30o"qO@"2i]5D{Cj7Kn vOžʦad2(VI9p>'"SM$eɱhf2N7V6wNًB6~XJ4$ cئr0!7Qft}0eZ2 P(6 9;0;EsY{byhw'.pHaDڀ&*I "B#e=Nۦc@w2fQy RA]Mw!YT`d<ڴ[Q'J.5F=";sbi}S*2JX lo:ޕFH~6̉fVk1;Ҿ:zlNbcy26ŀ߱5mP cb mbMnIZ;MZZ)p bJ,-JoRQo=S [<4KhQ-c:=g޵$nj}Gor0һDʸ Wi< 0nHVϼ-Aq]կ#iK5󩻝g gw|c޶_ dQIJ͒ ||JubOuLTy jZ`+oʁx*vDxőg'aNAl$mV,-y(gtiR%^@e( Cb!H^C:T=tD>(%Uހl(?XМm'Oף wC%}ûBt-ȺHJNؠ,5%+[EW>Jgut` f JY<0B҄7VK$}?˩fES{z!hKx_y=$dԪ]s~hSPJef <^Ӽ!F@7QcHϚEjDh (ptigTl &h}n18s2X )mʱ-&~´o7iIHZv>/TIS8J:ʍ&Blq0fF3 @qa@D@/|hPeuMTZ6䘍(w]x%]rl#mNA=p.1}Ġω4ط7{k=eڂ(` ZOFfGbv\Ee͹[]x| cKy_]h!U5l|6cakuf"/^duk.4qX瑶\WyդuOw]IiC\7By8) e0sIN w˛}LL<7)D74|=S_#sLY5ޥ{13җsmc3ЧXLi#:ubMx[AK'xiw2EndP 9Y;6s^twF.|: w"F .!t RF[ZpOQSS;n3!-9+lE_={dYx0 Aݒ.ŧJ$8?@>c&

渔歌子与如梦令的不同是不同!
渔歌子与如梦令的不同
是不同!

渔歌子与如梦令的不同是不同!
渔歌子: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
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 ⊙⊙○◎●⊙○ ⊙◎● ●○○ ⊙⊙◎◎●⊙○
如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
后唐庄宗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
⊙●⊙○⊙● ◎●◎○⊙● ⊙●●○○ ⊙●◎○⊙●
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 ⊙●叠⊙●◎○⊙●
此调以此词为正体,第五、六句例用叠句.

首先,作者不一样;还有呢,意思不一样:《如梦令》: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桃花盛开,水流急湍,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

全部展开

首先,作者不一样;还有呢,意思不一样:《如梦令》: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喝得大醉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错误地划进了荷花深处。抢着划呀,抢着划呀,惊动满滩的水鸟,都飞起来了。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的翱翔,桃花盛开,水流急湍,水中的鳜鱼很肥美,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样的鲜艳。江岸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的垂钓,他被美丽的江南春景迷住了,久久不愿回家。表达的思想感情不一样:《如梦令》: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渔歌子》:诗人张志和,唐朝金华人。在朝廷做过小官,后来隐居在江湖上,自称“烟波钓徒”。这首词就借表现渔父生活来表现自己隐居生活的乐趣。还有:渔歌子:单调二十七字,五句四平韵,如梦令:单调三十三字,七句五仄韵、一叠韵!(记得给我追加分*^_^*)

收起

一个是即兴创作,一个是怀念!!!!!

词牌名
〔名称〕
《如梦令》
〔来源〕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勖:音xù)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单调正体33字,7句5仄韵1叠韵。双调66字,上下片各7句5仄韵1叠韵。
〔读法〕
...

全部展开

词牌名
〔名称〕
《如梦令》
〔来源〕
《如梦令》原名《忆仙姿》,为后唐庄宗李存勖(勖:音xù)所作,因嫌其名不雅遂取尾句“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中的“如梦”得名。又名《宴桃园》,《不见》,《如意令》,《无梦令》,《比梅》等,有单双调。单调正体33字,7句5仄韵1叠韵。双调66字,上下片各7句5仄韵1叠韵。
〔读法〕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编辑本段]李清照作品

如 梦 令
【北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①日暮,沉醉②不知归路。
兴尽③晚回舟,误入藕花④深处。
争渡,争渡⑤,惊起一滩鸥鹭。
【注释】:
①溪亭:临水的亭台。
②沉醉:大醉。
③兴尽:尽了兴致。
④藕花:莲花。
⑤争渡:怎么渡;争:同“怎”。
【译文】
经常记起在溪边的亭子游玩直到太阳落山的时候,迷醉那种快乐而不知道回来的路。游兴满足了,天黑往回划船,但是却错误地划进了莲花塘的深处。划呀划,划呀划,划的太急促了,惊得这满滩的白鸥和白鹭,都飞起来了,此时,人声,鸟声,水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赏析】
这是一首忆昔词。寥寥数语,似乎是随意而出,却又惜墨如金,句句含有深意。开头两句,写沉醉兴奋之情。接着写“兴尽”归家,又“误入”荷塘深处,别有天地,更令人流连忘返。最后一句,纯洁天真,言尽而意不尽。
“常记”两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
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一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至此,词嘎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是李清照回忆外游时所作。
【作者简介】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现山东章丘)人,宋朝杰出的女词人,也是文学史上最有成就的女作家。
-------------------------------------------------------------------------------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①,
浓睡不消残酒②。
试问卷帘人③,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④。
【注释】:
①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②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浓睡,酣睡。
③卷帘人:侍女。
④绿肥红瘦:指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译文】
昨天夜里,雨点稀疏,晚风急猛,虽然酣睡了一宵,还是余醉未消。试探地问那卷帘的侍女,她却告诉我说,海棠花还跟原先一样。唉,你知道吗,知道吗?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赏析】
这首小令是李清照的奠定“才女”地位之作,轰动朝野。传闻就是这首词,使得赵明诚日夜作相思之梦,充分说明了这首小令在当时引起的轰动。又说此词是化用韩偓《懒起》诗意。韩诗曰:“昨夜三更雨,临明一阵寒。海棠花在否?侧卧卷帘看。”但李清照的小令较原诗更胜一筹,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少女的伤春心境。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这两句写昨夜的风很急,还淅淅沥沥的下起小雨;晚上又饮了一些酒,睡的很沉,直到早上醒来酒意还没有完全退去。一开始就将整首词的时间、环境勾勒得十分清楚。“雨疏风骤”十分恰当的写出了暮春的特点,风吹的紧而雨却是疏落,四个字即使人能够感受到暮春的气息。“浓睡不消残酒”则写出了人物现在的状态,刚刚醒来略略还带些酒意,一副慵懒的模样,这种状态下最容易想起昨夜的雨疏风骤,隐隐心底还藏着些许心事,这样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下文。上下两句前者写室外,后者写室内,转折的巧妙恰当,灵动自然。
经历了一场风吹雨打,主人公心中十分想知道园中的海棠是否花瓣零落,令人不忍面对,因此急急地向“卷帘人”询问。一个“试”字,写出了人物心中的担忧,她不愿意春天就这么快的过去。“试”字将不忍问却又忍不住想知道的矛盾心理刻画的淋漓尽致。孰料,“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让她出乎意料,虽然她内心渴望海棠依旧,但自己也明白风雨之后必是花事凋零,所以“卷帘人”的回答给了她意外的惊喜。“海棠依旧”从后面应和了前面“问”的内容,这种手法使得其词更加耐读。“却”字同时写出了主人公原有的心思和听到回答后的意外之情,还隐隐道出了“卷帘人”不了解主人公的心思和回答时的漫不经心,这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对比,主人公的细腻委婉与“卷帘人”粗疏淡漠之间的对比。词至此,又叠进一层,意境又开一界。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主人公毕竟还是知道这是暮春时节,况且昨夜又是一夜风雨,海棠花断然是不会依旧了,因此她连用两个“知否”来纠正“卷帘人”的答复,口语的语气使得这两个“知否”让人读来颇觉清新。“应是绿肥红瘦”一句写出了当前的情形。这句是最为世人称道的一句,它十分的新颖别致、生动传神,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她用“绿”字代指满枝的绿叶,用“红”代指枝头的花朵,“肥”替换了“多”,“瘦”替换了“少”,写出了一个全新的意境。无怪乎多为历代词论者赞誉,如《草堂诗余别录》中曰“结句尤为委曲工整,含蓄无穷意焉”。而更深一层,“红”又不单指花朵,还隐指了春天万紫千红的景象与色彩,隐指了春天众多无比美好的事物,隐指了在春天里的喜悦心情。这样“红瘦”一词就逼真地写出了人物地伤春情思。不需直言,不假雕饰,却更令人心动,这是李清照的词作给读者的一个典型感受。
作为李清照的成名之作之一,这首小令写法别致。它曲折委婉,意境层层叠进,虽只六句,却几度转承,时时宕开一笔。同为伤春之作,作者并没有像其他诗篇一样直接写如何百花凋零、如何悲伤惆怅,而是通过听觉、视觉等侧面营造暮春时节的氛围,从客观现实逐渐转入主观感受,从而能够更加强烈的引起读者的共鸣。
其次,作者通过主人公与“卷帘人”的对话来展开全文。这种写法,不仅是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在脑海里形成一副完整的画面,增添了真切感,而且行文上也显得紧凑而有内容。同时还将人物的心境通过话语表现出来,更显得真实可信。此外作者在对话中稍加点缀,如“试”、“却”等字,将人物情感的转折细腻地刻画出来,对比着描写了两个人物的情感心思。
再者,成功地运用代指手法。以“绿”“红”代指叶和花,以“肥”“瘦”代指多少,在语言上更显凝练,言前人所未言。前已详述,此处即不重复了。
接下去三、四两句所写,是惜花心理的必然反映。尽管饮酒致醉一夜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仍是园中海棠。词人情知海棠不堪一夜骤风疏雨的揉损,窗外定是残红狼藉,落花满眼,却又不忍亲见,于是试着向正在卷帘的侍女问个究竟。一个“试”字,将词人关心花事却又害怕听到花落的消息、不忍亲见落花却又想知道究竟的矛盾心理,表达得贴切入微,曲折有致。相比之下,周邦彦《少年游》:“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便显得粗俗不堪,味同嚼蜡了。“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同时,这一词语中也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而这一层惜花的殷殷情意,自然是“卷帘人”所不能体察也无须更多理会的,她毕竟不能象她的女主人那样感情细腻,那样对自然和人生有着更深的感悟。这也许是她所以作出上面的回答的原因。末了的“绿肥红瘦”一语,更是全词的精绝之笔,历来为世人所称道。“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这实在是语言运用上的一个创造。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看来皆非虚誉。
这首小词,只有短短六句三十三言,却写得曲折委婉,极有层次。词人因惜花而痛饮,因情知花谢却又抱一丝侥幸心理而“试问”,因不相信“卷帘人”的回答而再次反问,如此层层转折,步步深入,将惜花之情表达得摇曳多姿。《蓼园词选》云:“短幅中藏无数曲折,自是圣于词者。”可谓的评。
渔歌子 渔歌子,词牌名,词也叫“长短句”,“小令”。可以唱,分为上下两段,两段之间有空格。
渔歌子①
【唐】张志和
西塞山②前白鹭③飞,
桃花流水④鳜(guì)鱼肥。
青箬(ruò)笠⑤,绿蓑⑥(suō)衣,
斜风细雨不须⑦归。

【注释】

①.渔歌子:原是曲调名,后来人们根据它填词,又成为词牌名。
②. 西塞山:在今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③.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④.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⑤. 箬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⑥. 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⑦:鳜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译文】

西塞山前有白鹭在飞,桃花盛开,水流湍急,鳜鱼更是肥美。江中的小舟中,有一位老翁戴着青色的箬笠,披着绿色的蓑衣冒着斜风细雨在江面中垂钓。而他久久不愿离去,是因为这里的美景太吸引人了。

【名句】
青箬笠,绿蓑衣,
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

此词在秀丽的水乡风光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
然的情怀。词中更吸引我们的不是一蓑风雨,从容自适的渔父,而是江乡二月
桃花汛期间春江水涨、烟雨迷蒙的图景。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
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但又充满活力。而这既体现了作者
的艺术匠心,也反映了他高远、冲澹、悠然脱俗的意趣。此词吟成后,不仅一
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

收起

《渔歌子》是张志和写的,《如梦令》是李清照写的,还有一个是男的写的,一个是女的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