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8 02:32:56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x|[o"ɶ_fl]-mmyF#0ښy` |Ǘ*_0_S"{S*IFĊ~ uO`pTIͬiZÁ_?yx]jƢx6~l(\@)w<>(xpk2=Ta&ώJ4HIF%_EUv%W9%<a x>.,z鰺]iDpf:hL 0uq- Kf9H=,Θ 1[4`߼,OSf| `a3Wq8{*ӽV_+]0t 꽟<0{`Wduc5 (9}P>x&{&, h`*/kCۉl}]V- b:5;:ŁnR K|bFRwՖI,gEE Bdps0u|4t fܴIxY݇QHbм [I9kLHyg j_(Aw*R6/6wP4H[\;]1́O& S2Ȝ@|gL1mhq_"eR:b,,PoFhT)(ݲ7y| w a+ ("OWtb+F -%RSޜÒPXJv (a'_U$UwxCa*5wmP+g?st e&c9KXA?]& Tr}u^EاRM,u(&"|hlu da-s+qʋܳ#WaBS Fr ,JÜ*R-4xG LM TDg;TDT<\>()XY?7܋M{1izL 9 @y`d.]ȏV ʠM\a;,"慥{8i3 qbH"Clw J;eZs`T@ ͱ(ח>0hU}b/`ÔR)= lN/ X;K\7ntCjTnұv7|q?O_jo@߼+KW!V .=ItYI`ogG@j'S^5ˤCj@c Sa8y-*3H5ˡН I4 58 ;/Pd}a$qf) &%2EH=MȉY4\ZY؞ xwS*ZWNcxuaW8T@#-W[^.)4<I-i@~!JIO>s1ĕd%,)#LJyl8)H!_机NMJ-)"WQf gfq?}8=3wͬT?]g%u֨flsVj69Msʋ`q&e頲B!Yok%"A:GX_.FF'v \ ěH$]d%@SV 5ӀBEK1e a1UWaSn/um΃R37Oô=]iMlߠ1'QTVfh$[si3؇t,`O(T&1M/]`~$a7 <5!_yLB2W1hi3L9i&|5%ٰRI Af8;. x'ݡTͺ[d;ebv@UJqjdPngq2 ;KR?- B!Ok_ı\r|}73 0̧so$B%%;~PmIqڿIY) Ȑb^62O5;ۺ!SJ6= v.Q?uxb䆹a>/DWi]2du}^],DuVU@oV5HVriD* o_6(_8wRB +Z/P#NE$)>~.FpV"vtPs`i3+w>J잟"Ziz! VV n/)`6&3%ӗ rfn#r '^;8Ak۫fgjO1i1pv;q:Les_nܶ;EݼƂ4 16[۔'H%F4 utWH R'&X\`sz;OBv@ ?e{@a{\"[ҫ:ּq/NY fAL>x15DX~I\ GÆio|9JV]M1'Goѵu%:ɇaIgm?DDںF{LeUЭ6" 07;j3612I8GYҝWV"{ON e+Lh›q+s НMb_*9 ȰGM&SRb$^X~<pX`3pP6|[7TXO"o>)a3_xܝW4TȰu+v/Mt̲$g ,{VͣU)&wBEvGS>ЧEK>Y XMt_ٳA*z?H3??az=9JxzPq=o{:2(?m1oCm"#x_EK8{Xs?3(uxJ\<2΂Ұ0łݳ= s7nioѝ0}y=A} fߋ{&ksg6bLvgѕh&W+lE<~4Bqlc%)!^2? Xx=zLNI.^ZvIcQbh rr7n`Nj2ǃ QmUi$">xΊ'#G^]u5b #~Y;t;H\KR80+Uugf|#暲{ 礏ʊVm%+l/_$Oo1% KmEƷàrwz<]E]ɼkS''DSӾ3.1yϿNnOsTbt)Aڝa6gXfqiྦ7sr"}v/WU)`o %~i+׏i]؍iOSR^+^\PطtT,?g045g>r`jsv_f1XwͫF?>,/o,T;Tn9+o{| #íx#PXȈHTTܩG/~eiX!{d7? Ɵ^^1="~,!ݖ?8<| {-7{]o~wl%?W棛?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中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P2-7)
1、19世纪,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了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类人猿分别是:长臂猿、猩猩、大猩猩、黑猩猩.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曾广泛分布于非洲、亚洲、欧洲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4、人类发现的最古老的人类化石是距今300万年前的露西少女化石.该时期的古人类会使用简单的工具,距今175万年的东非人时代的古人类会制造简单的工具.
5、促使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的原因(环境变化)是森林大量消失.
6、森林古猿下到地面生活后,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身体形态结构的变化,一代一代的向着直立行走的方向发展,前肢则解放出来,臂和手逐渐变得灵巧,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
7、又经过若干万年,古人类制造的工具越来越复杂,并且能够用火,大脑也越来越发达,在群体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用火烧烤食物,改善了身体的营养,有利于脑的发育,从而提高了制造工具的能力;复杂而精巧的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又促进了脑的发达,使他们能够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困难.
8、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根本区别是:运动方式不同(臂行-直立行走);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9、亚洲的直立人是从非洲迁徙过来的属于观点.
第二节 人的生殖(P8-13)
生殖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就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1、男性生殖系统由精囊腺、前列腺、输精管、尿道、阴茎、附睾、阴囊、睾丸等组成.
精囊腺、前列腺:分泌黏液.输精管:输送精子.尿道:排出精液和尿液.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睾丸:产生精子,分泌雄性激素.
2、男性的主要性器官是睾丸,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3、女性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组成.
卵巢: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子宫: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阴道: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4、女性的主要性器官是卵巢,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5、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生殖细胞.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6、生殖过程:
(1)含精子的精液进入阴道后,精子缓慢的通过子宫,在输卵管内与卵细胞相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此过程叫做受精).
(2)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逐渐发育成胚泡.胚泡缓慢移动到子宫中,最终植入子宫内膜.这就是怀孕.
(3)胚泡中的细胞继续分裂和分化,逐渐发育成胚胎,并于怀孕后8周左右发育成胎儿,开始呈现人的形态.
(4)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5)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从形成受精卵开始到胎儿发育成熟大约需要38周左右的时间.
第三节 青春期(P14-17)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的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3、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3、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精液是由精子和精囊腺、前列腺所分泌的黏液组成,呈乳白色.(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这都是正常现象.
4、进入青春期后,男、女孩第二性征出现:
男性:长喉结、变声、出胡须、出现腋毛阴毛、阴茎睾丸发育等.
女性:乳房发育、臀部变圆、出现腋毛阴毛等.
5、青春期的心理:内心世界逐渐复杂;有强烈的独立意识;又有依赖性.
6、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性意识开始萌动,常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这些都是正常的心理变化.
7、青春期是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学知识、长才干、树立远大理想、塑造美好心灵的关键时期.应当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相互帮助,与师长密切交流,健康地度过人生的金色年华.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P18-25)
1、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六大营养物质.(膳食纤维被称为第七类营养素)
2、三大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是糖类,主要的备用能源物质是脂肪,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细胞受损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4、水:约占体重的60%~70%,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以及尿素等废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运输.
5、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钙、磷(构成骨骼和牙齿)、铁(构成血红蛋白).缺钙(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缺碘(地方性甲状腺肿即大脖子病).
6、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缺维生素A(夜盲症、皮肤干燥);缺维生素B1(脚气病、神经炎);缺维生素C(坏血病,牙龈出血);缺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同缺钙一样,缺钙应该同时补充维D.
7、膳食纤维是指除淀粉以外复杂的糖类,包括纤维素,果胶等.
8、膳食纤维有很大的作用,能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空;可以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和维持正常的体重.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P26-31)
1、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的消化与营养物质的吸收是靠消化系统来完成的.
2、消化系统的组成:是由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和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及肠腺)组成.
3、消化道各器官的功能
(1)口腔:牙齿能咀嚼食物,舌能搅拌食物.(2)咽、食道:吞咽食物及食物进入胃的通道.(3)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4)小肠:通过蠕动,促进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推向大肠.(5)大肠: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6)肛门:粪便排出的通道.
4、消化腺
(1)唾液腺能分泌唾液,内含唾液淀粉酶;(2)胃腺能分泌胃液,内含胃蛋白酶.(3)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能对脂肪起乳化作用(4)胰腺分泌胰液(5)肠腺分泌肠液.胰液和肠液含各类消化酶.
5、三类物质的消化:
(1)淀粉(糖类)经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一小部分被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经小肠,在胰、肠麦芽糖酶的作用下,分解成可直接吸收的葡萄糖.
(2)脂肪经小肠,在胆汁的乳化作用下分解为脂肪微粒(此过程为物理变化)、再在胰肠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3)蛋白质经胃、小肠,在胃蛋白酶、胰肠蛋白酶的作用下(先分解成肽),再分解成可直接利用的氨基酸.
6、成人的小肠一般5----6米长,小肠内表有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小肠吸收营养物质的内表面积.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也是消化的主要器官).
课外补充资料: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第三节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P32-39)
1、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平衡膳食宝塔”从塔基到塔顶依次是谷类、蔬菜和水果类、鱼肉类、蛋奶类、油脂类.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要做到:(1)每天均衡地吃“平衡膳食宝塔”中的五类食物;(2)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3)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分别占30%、40%、30%.
4、食用蔬菜水果:要用清水浸泡、冲洗,也可以削去外皮.
5、买肉要看肉是否是检疫合格的.厨房和炊具经常保持干净,才不会污染食品.判断食品是否过期要看食品袋上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6、购买包装食品时,要关注包装袋上的: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厂址等.
7、在我国,将产自良好生态环境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食品,统称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的标志由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组成,象征和谐的生态系统.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P40-44)
1、呼吸系统的组成: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是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
3、呼吸道的作用:
(1)保证气体流通:有骨或软骨作支架.
(2)对空气进行处理,使达到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尽量确保环境空气的新鲜、清洁):鼻内生有鼻毛----清洁空气;鼻腔内有黏膜,可分泌黏液-----清洁和湿润空气;气管壁内有纤毛及腺细胞(纤毛摆动使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形成痰,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湿润,并能抵抗细菌、病毒等物质.)鼻腔内的毛细血管-----温暖空气.
3、哮喘:支气管类疾病.常因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病人表现出呼吸困难.
4、肺炎: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表现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
5、尘肺:长期在粉尘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易患的一种职业病.患者后期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无较好的治疗.
6、吞咽与呼吸的关系:食物和气体都要经过咽,通过咽后,食物进入食道,气体进入喉.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避免食物进入气管;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使气流畅通无阻.(边吃边笑时,会厌软骨抬起,使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咳嗽,严重时使人致死.)
7、声音的发声部位:喉部的声带震动所出.、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P45-49)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肺泡是肺的功能单位,一分钟大约呼吸16次.
2、吸气、呼气时各结构变化情况:
(1)吸气时隔肌收缩,肋骨间肌收缩,隔顶部位置下降,胸廓上下、左右径增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体压力减小,外界压力比肺内气体压力大,于是气体被吸入.
(2)呼气时膈肌舒张,肋骨间肌舒张,膈顶部位置上升,胸廓上下、左右径减小,胸腔容积减小,肺收缩,肺内气体压力增大,外界气体压力小于肺内气体压力,于是气体被排出.
3、气体交换过程:吸气时,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过毛细血管壁和肺泡壁进入肺泡,然后随着呼气的过程排出体外.气体交换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
4、进入血液中的氧,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里,最后进入细胞内的线粒体被利用.
5、肺具有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泡数目多;肺泡外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6、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P50-55)
1、血液的成分: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血液的功能是运输营养物质和氧,同时将产生的废物及时运走,还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
3、血浆的成分:由水、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和无机盐等组成.
4、血浆的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5、三种血细胞: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
6、红细胞:两面凹的圆饼状,数量最多,成熟后无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呈红色(血呈红色的原因),其特性是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缺少时表现为贫血症状.
7、白细胞:数量最少,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功能主要是吞噬细菌.增多表示身体炎症.
8、血小板:体积最小,形状不规则,没有细胞核.功能主要是止血和凝血作用.少了血液难凝固.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P56-59)
1、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一般分布较深.
2、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到心脏的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血流速度较慢,有些分布较深,也有些分布较浅.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具有静脉瓣,其作用是防止血液倒流.
3、毛细血管: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内径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4、三种血管比较 动脉

静脉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流向:心脏到全身 全身回心脏 连通最小的动静脉
管壁:厚 薄 最薄
管腔:小 大 最小
流速:快 慢 最慢
血压:高 低 最低
3、如何识别三种血管:动脉(离心流动,流速快,逐渐分支,变细);静脉(向心流动,分支逐渐合并,变粗,流速慢).毛细血管(壁薄,单层细胞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P60-68)
1、心脏的位置:位于人体胸腔的中央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大小与自己的拳头差不多.主要由心肌(肌肉组织)构成.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回收来自肺部的血液.
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将血液泵自全身各处.
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回收来自全身各处的血液.
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将血液自肺部.
上心房,下心室;上下相通,左右不通;心房薄,心室厚,左心室最厚.
左侧收集来自肺部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自全身;右侧收集来自全身其他部分的血液,并将这些血液泵至肺部.
3、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动脉瓣.
4、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的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氧、营养物质
二氧化碳等废物

二氧化碳
右心房
左心房
右心室
左心室
主动脉
肺动脉
肺静脉
上、下腔静脉
全身毛细
血管网
组织
细胞


肺部毛细
血管网
血液循环途径图解
5、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
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液.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血液.
6、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可以用血压计在上臂肱动脉处测得.医生常用“收缩压/舒张压(千帕)”的形式来表示血压.健康成年人的范围12~18.7千帕/8~12千帕.
第四节 输血和血型(P69-71)
1、成年人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
2、一次失血量超过1200毫升,就会发生生命危险,一次失血超过800—1000毫升,就会出现头晕、心悸、眼前发黑和出冷汗等症状.如果一次失血不超过400毫升,所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补充而恢复正常.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的.
3、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得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分为:A型、B型、AB型、O型.
凝集:红细胞遇到某些血浆时出现红细胞黏结在一起的现象.
4、输血的原则:输入同型血.O型血型可以少量输血给其它三种血型的人;AB型的人可以少量接受其它三种血型的输血.
某人的血型
A
B
AB
O
可接受的血型
A、O
B、O
AB、A、B、O
O
可输给的血型
A、AB
B、AB
AB
O、A、B、AB
可这样记:AB为富人,收入大,支出小.O为穷人,收入小,支出大.A、B除了同型间输、献血,还分别接受穷人O和捐给富人AB.
5、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18—55周岁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