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1、故事理解2、找出3处精彩描写并点评3、选几个人物对他们的性格和品格进行理解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7/13 03:59:38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1、故事理解2、找出3处精彩描写并点评3、选几个人物对他们的性格和品格进行理解
x}nsYvޫT Nj]vDžu hAAb7)󤙒HHQI8}z|ZjH$ {[Ӯ5{sebmwߛ7nev5pSII{na2oLs{^[y[c . 9XW3jz>n^^3Y/?|6*~߄7/O>X[Ϲ U|:mIGY-L_5.0+VSl+M3+{VwSN&լj6nl)T^kOqOLu5*8mp97 K|tX.ln5g&~1;zgq7W2TVٽ.zC ߚڹ9#}>vv f*D,9;u fܘ=ʘ΍V[ܳ1I A"n{ǿ!k Spq} 7ٍTz/ @o Ş:HOl2EZ 7Wd}jYF5W`#39wVj^'*1:}%!wOAbf=4ȝށJ<*YVI-fTLo f~WX /VW6͂ܔ}AViEќ"zZMګ;^NE<̾2[ cagIYr [«\Ys;&Yh6avJc 3@fw3ݤ7=YMTA3}j@nD ಒLneO_ypsdqlƭvៜ23Rُݭ7q@*k愈[qkoqǧ1xfj4p;S\@?977co79mZ6H,ɹWb,P)~V>]~>Q37[nt R7''2{A"75^_a*U36XH^+>Й~P[7OZMlk;fR&nPEZ-bprO&;"֭TjGOZ,>MI8O'>;=97kR.қiǴ &ڀIhE:Yv(dPdwغ%ahb[0nEV/v´rx7C <ҦhjϽ:?9F4~i+J{O{g7?$Kϗv2M7;0`T0 ػ2^ee?eh?+F'-58\z5l_cݛIrv&}3 WPyc~[JlpvG+Y0 7" /В`jJCA3ёwX4;؈tpGC۹Y/:HO](iRU2c_wFR5.ldm*/~IwJ$NA=N w\MAmrFɊ'ݝ.CYVήa\^%]ҿ(Jr^ h b5~u_e%zš|G>TO/ ͵ab AnMmdf9=BLE>j5l o@ݩ| [E&?BD80ٿ ML?Lي)+)"l6Cg@`b`#ӖuCrGL .64o_SUNA'0Ai`K@[LH(È koR(?wCAlx;u(FM@]/WOGbH&GVOٵ-X!89wo~`??ϸ%C%qƴ_ Yiu2?؉QqDTB7+>B_=^0nv_PK޷oIl~qQp4@JF1j-X4CY N+*!&™nzncDV(צ4`mZ^f " ?EKq2nY .׍{YQlG~eˏ'mho_~/wϿ?wۿ??oF)!Oၟ}߾L1)gpg}o_?צt Yݷ_oڔrۛWq Tc`̺zm؜m@1';󜀇5iӽ.ݷt j!T]QXLtt>!»ogtn16WI}Ҧ7&IƼ'å #oW`c-3_Z@ы3<^ 72 X]<`(y^ry l2d83D&eR% RФ˘ V#QV cCWAG: V̰t .[.`;pAO P3B%޶D|֔%T_=[]73+hB-:!?heR{eRD D ȹ(8'έס=N R@L.b߼1 %Nx$XϨL;AψΟ):I2Q*Ki$݃{&Pw/KpťլG $|M?|FE'Vs8!4jLo쎗^5cx7qP-¬IM1q P)/oEz項m~f@Yu]r*qiUq~z0i$>)̣>"gˆ#5 _k.Lkh@QNB,*4œd}hBQ4i9ưY0ngjSa:n}q2%Cޥ5> ,s8BFId=QM㋵` ](8}_a zI^x"ܶF.BN{i{Lvrƕ{Mkl/KS*`'#[>LɅ[sj4 :HZRyZ`Sf,A-Nݢ$5J1A܉H Fxqޛ"K6kXn\[Zv1Ͷt=0S0rP]bX1#h ->eЀ\wQ\J}qzx1vK]Cٳ\fda33%|V,'X]< ̙G=J<;dYfۻ*$v?|5k@&wAp%;Tv(/>w:]xK&nG4 BK*sA `273(-2_ɼ͑xIJ8N@H0 <]A/?{C1*e0oBa p  z4xxoR`B/C|g :\9`RɸjČ\*\-K~g4{ M^&YQ/`Yם]ɴp1i7_uFؼ0&->,>d H߫5;^tʯUUnN!nD](%$fN̝Nwqc5+9S0}y؜. _15UT 8ۼNh)VaRS <7 Aqi+YqB@!>63nFjzhN5|@Ƭ}9EA[5{^yݪ8vfs,1RMKul 8@dZL*iF)QaN;y "H)V30~g=RW^cN¸tь:WXVenf6>0swhh+OL~?@;{o*Gu87MgaӴrJdQBjBFr V4hG2A;Af{$|A+(v34-s)vXgX'Yvyb8w$K|%?NFYܨdx .fW- t-a )ȍϟ~ pڌ$fvc1QNZvaђ/( M:<앙UTͬsJdQ_j2} Pf?axd3gtӔa5MJ<}w,j$W_/AWgt1 =<|Y¶7{#^0icgU9wn dmNn5SLXZGGR\Jz' d2-4Vou3َj(teXbki-c5INfW=7\Өs.;9SʈUKHw6W"&MKMɴ @R~/K^3_f^d}L+#lo,T{& 6pwZ=[L@꧎J/k#MKMJz3?3.qEK|2#aR4eP &am~g1`2(%!MDjA43+a n!'i#Cz;|zKWZj 1REH=[)=hؐOևBq,궑S*/+饽sAeWx%f4Giʦ=ڔmRFXZ8 9SVHzsk23fiy`mr7q/;]ԯKǝblضde)^x*jX9*SA9;hX)~?˲/ԕv_$M;xbkkYDp;I8Z?c/xpGUA;tSr*;BQ 4J8~al_da?>f1gus?}GbWlnQUBь,~v`-½3'2"5R`dC?7;tVYWoawXUk~Uʫe53<3U_g;!Exv!zTbGlHwjr :UW$ ui*Nf["˵$l{cwtgr; =sO0!@E+@%^mϰ#RI\oiXr?%n,o״^uBŴ*-LP'+ڭ@j6_U`K3ՎߚgMì}`->݉j;N9Hm';7) ӽ^.͌4vر"9L%|k{8iƷ)@*c[!2z& SB:f&rDÑDm=MTgMD@h4`NnD/|F6U3*7xu/%i#2g:@Q֡.Tɤ1B Ĕ>X! >KKÏl~S^ Ki 0;-ZJKKÊ(l@g[JTjA<-01KuVc}ymY]=4H!x avߑ2c>#d3V&+LJZN:ȥTs֍uSG}a֖JRm$&sLIK&g>S޻0@ ŵezN>jk/v-0N햺"DxҒCl}أ3ʁĭ4 {#a#v؁L ^!0+x^tOֱ S} n()/9$Q5PR'[hwi,x11Fh+]~֦7=_^,-JlB4 B?7Р735s{Zf F0p!6je@g.c?-{9@s_5h@b0f .Caoj"_U6% RA_,J~c&-6HWU(DDtvNf-CX.x ,k')摥G<0DH`s@׽cnF$y%9GnՔf78&kwq:JJ؇  Izʾ*N3]Qg`tҿ/w5L~r*h[K_Mol2IMD̉mzs)~`u-$$\/UYQ [CD*JgO~N?A[Z=S|M8JPkv> P=vUR$$=V8)}$f*Ndp?'T^H)=?i 6 6 0bF]]kwx'u\ljى߽3$,$F%'Rݨ`c!)\0!67q+X:{ 6EC|Vd^R3-yBSi4+ɍj|I.Mn\hi2]YԢ&N;퐜g@4+p0iPAtӶ+Gir֤^kDyqz͉ =!@)MC/t4EChcqsK韹Ї}`pBDˢPv&T6u6ɒ9Ki?:[$ `0^ueH EspB'5& !yYm1607_nظNH<5_t9 C}}~JUq4c嶦^:l`zޖ5bڮWx"r6 ƻ![d0ZnZ~9HҍPWbe^Öؽ@=Nh}ZȳV;r*pֱLBwvߜ %'F}ֲqQu !CiRƣ$&:Iݒe`P)񠇇ӼiK p?hip'5EEj%0jڅ/ h>o뱻ݹ$&l7(5lkzPX2-EM>$Qo(!䁪ʨ6|-|D!5Q`Ȇ@1ogK+`L7i!/؅@4kLfxȤlA!8!$8?Kx`e.jZS]R&j rc泅ZN# LN´X4PF#Z֫lk|4C0ָLֹSS}&^0֖xC^l'%? :O#6d^Ĩ}+Ii09KMH*~6* bIySR;Q3}0y@_Z9}OD(!RŊg 0Uwk]:k96V,}$U-\!\mO&"ۿj +F 6'eSzBVbh%Yv{7m8:BV7~:JjfdȓlWRл-Q+;EeͼsPhlOިgX;5 cyq0ƍ631]{h srZn(Qrbl._K;`gGL},"rk BTM8^!M:.d3Rc3CG{Nꁕ:T.-.Yo/\DXGSQEmqjrmzD*ƤvVNYE[u缾6tSR`)VxD ך1s";;z˛,A5EK(K%8DYR׾4=\zGUz[IYq*ԉ1q$䣮ٱr98+4[_a )", 8^,No{8U^ޞ~&fZ!Ok'fC֠BҪ0lܻ27Z}iy5/!O$XC(PQ TVgs{$-茚&3'7SMAY"dtMIT?9U9 @Ԇ) (" H%^gL֡Q'Ҡf3):4Oya=f5trVCʨKM#<ߎ㤋ap]n~0ۊ2K^^xDd\yItׇ-HUN0+遪~2@T"^4p&nקJ2%[w^|Ns<9<;I2DiAd{@ԝeLj[&%( "Jg<qjuM}h;8vr̡XuU>Lq ow{j#Lm tyeϺ)ň2Ӄ*䴢 Wff|-f8 b' %tE/x=ٔϱ5Sb2W, d3SZ:IFIWX`upfh`2$ ;HIRe)FvThiL{Q&g}Ŝjh#@ ̲Rt %:WgfZCz<ZwICKaNtZfoar-dywt@I}`^S\Fbe5jyk< ,L@v5;yh Ep5,t IQōӨ*yl:Wwb={'Be$)7 iSBd5g.* οYF {R+#Ǜ{ᜰꘞM=!8JcA2}Jzy&Ei k $D/<M_1=52{-B5"Eq_2;se޸ϼSJC†WL)6uJb6Iᢔ*k{ 9#Akk%jq"{nDO!߂vvsEQBtC'lTaj+Eue`|=BDf*VR>iK[0kQxxER# l"~-e[#x댯2{p8(wORONڗCy6hJ*VONmilLttp l@ul'tRB&1cY{K:OF诇MYr5Ty%]>+қ =:6 OH`ft=cY _ vZRk}9;u:# ۗO% /EviBn/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1、故事理解2、找出3处精彩描写并点评3、选几个人物对他们的性格和品格进行理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
1、故事理解
2、找出3处精彩描写并点评
3、选几个人物对他们的性格和品格进行理解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书报告1、故事理解2、找出3处精彩描写并点评3、选几个人物对他们的性格和品格进行理解
读《钢铁是这样炼成的》有感
每当我拿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保尔· 柯察金的形象就会出现在我眼前,保尔一生经历了众多的艰难、坎坷,最后在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 人应该怎样地活着才有意义呢?保尔·柯察金用行动回答了这一问题.他残废后,毫不灰心,坚持不懈的进行文学创作,后来他双目失明了,这对于已经瘫痪的人来说,要是一场多么沉重的打击呀!可是他却毅然拿着笔,坚持写作.每当想到这里,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保尔·柯察金那坚毅的脸庞,仿佛就出现在我的眼前.
保尔这样一个普通的战士,竟有比钢铁还要坚强的意志,这是什么力量在鼓舞着他呢?我读完这本书,在书中我终于明白了,这是那最伟大,最壮丽的共产主义事业在召呼着他创造奇迹,这就是他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的动力.正像他所说的: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如此,再想想自己,每当我遇到困难而退缩时,每当我受挫折而落泪时,我是怎么做的,我深感惭愧,只要我们想想保尔· 柯察金的精神,哪还惧怕什么艰难险阻, 我深刻地体验到生命的真谛和时代赋予我们年轻一代的使命,它将给予我们启示, 我们要秉承这一精神继续奋斗.
保尔一直是我心中的偶像,他强烈地震撼着我们.是因为他那种为了人类的解放和进步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把崇高理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那种不畏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勇于进取,艰苦创业的精神;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
在第一次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它深刻的含义;在我又回过头来从看时,我看懂了,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长盛不衰.究其原因,除了它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外,是它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代英雄的光辉形象.保尔精神成了时代的旗帜.这个形象从诞生之日起便跨出国门,成为世界各地进步青年学习的榜样.
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受到它的教育和鼓舞.保尔·柯察金所说的话是每个人人生的座右铭. 保尔的精神正是现代人所需要的,也是现代人所缺少的.
我认为也许我们并没有像保尔那样崇高的志向,因为我们只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我们无须面对战乱,也无须为之献身,但我们同样拥有理想,我们也同样要经历坎坷,我们应该学习保尔的坚强,勇敢与执着.现在的生活固然安定,但决不能自己任意妄为放纵自己,我们要为梦想拼搏
读《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有感
《钢铁是怎样练成的》是苏联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名小说.小说讲的是红军战士保尔·柯察金不顾一切地工作,到最后将全身瘫痪时,还要求继续工作.后来,保尔双目失明时,他还时刻想着自己写小说,鼓励年轻人为国家做贡献.
保尔那无穷的力量来源于一本小说——《牛虻》,《牛虻》中的主人公顽强不屈的精神激励着保尔.对呀,正如题目中的“钢铁”一样,保尔、阿尔焦姆、谢廖沙、冬尼亚、朱赫来等人,他们的毅力、精神如钢铁般坚强.保尔与他的朋友们,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是国家的栋梁.这部小说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随时都吸引我,给我带来很多感慨.如果你对这本书有兴趣的话,可以到图书室借我相信你读完后,也一定会深深地崇拜保尔的
这篇文章既简洁又明了 自己好好看看
参考资料:http://www.czssx.com/banjizaixian/ShowArticle.asp?ArticleID=4943
回答者: wg98ww - 初学弟子 一级 2-19 09:04
尼·奥斯特洛夫斯基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俄罗斯作家.出生在乌克兰一个贫困的工人家庭,11岁便开始当童工.1919年加入共青团,随即参加国内战争.1923年到1924年担任乌克兰边境地区共青团的领导工作,1924年加入共产党.由于他长期参加艰苦斗争,健康受到严重损害,到1927年,健康情况急剧恶化,但他毫不屈服,以惊人的毅力同病魔作斗争.同年底,他着手创作一篇关于科托夫斯基师团的“历史抒情英雄故事”(即《暴风雨所诞生的》).不幸的是,唯一一份手稿在寄给朋友们审读时被邮局弄丢了.这一残酷的打击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反而使他更加顽强地同疾病作斗争.
作者尼古拉·阿历克塞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年生于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当过童工,饱尝过屈辱.十月革命后投身于捍卫苏维埃政权的斗争.1920年秋在战斗中负重伤,转到劳动战线,跳进第聂伯河打捞木材,因而患上伤寒和风湿症.后来又因劳累过度,健康日益恶化,终于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和病魔斗争,在病榻上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他在致友人信中写道;“只有我们这样的人,只有像我们这样发疯似地爱生活、爱斗争、爱那新的更好的新世界的建设工作的人.只有我们这样能够了解并且看到生活的全部意义的人才不会随便死去,哪怕只有一点机会,就不能放弃生活!”1934年冬,他开始写《暴风雨所诞生的》.小说以1918年末到1919年初国内战争为背景,反映乌克兰人民击败波兰侵略者的英勇斗争.全书原计划写三卷,作者只完成第一卷便去世了.
同冬尼娅的爱情纠葛,同丽达磊落的友谊,以及对达雅诚挚的感情也表现了保尔精神世界的纯洁,表现了小说人物的特殊素质.
渐渐长大成人后,各方面的信息也多起来,却又听说这个保尔.柯察金并非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自身的化身,而是另有他人.奥斯特洛夫斯基乃是根据一名叫做索科罗夫斯基的人的事迹,塑造出保尔.柯察金这个人物,创作了这部传世之作.了解到这一点,虽然有点扫兴,但毕竟没有大碍,反正保尔.柯察金是个光辉的正面人物,向他学习,只会奋发向上.他作为青年的偶像,应是当之无愧的.
然而,再深究下去,麻烦就来了.据说,奥氏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首次出版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迫于政治原因,该小说被删去了数万字,而这被删去的数万字却非同小可,因为作家用细腻的笔触着力描写保尔.柯察金在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时期的过渡阶段中的种种表现:保尔.柯察金担任了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州的共青团州委书记,虽身居要职,但在州委会议上多次公开反对列宁制订的新经济政策,公然宣称:“新经济政策是违背我们工人阶级利益的,我要反对到底.”明目张胆地同列宁分庭抗礼.更有甚者,他还同其他反对派结成联盟,公开同党对抗,最终为党纪所不容,被开除出党,清除出干部队伍,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无产阶级的叛徒!
如果我们了解到上述这些情况,回头再来看这个保尔.柯察金,那么,他到底还值不值得我们学习,就大成问题了.这样的人,我们中国也有,例如林彪就可算一个.此人解放前的军旅生涯中战功赫赫,建国后成为十大元帅之一,难道还称不上“战斗英雄”么?但他最后发展到抢班夺权,谋害毛主席,直至反党叛国,终于折戟沉沙于蒙古境内.而今,还有谁会截取他前半生的“辉煌业绩”而奉之为英雄和人们学习的榜样呢?此人不可,保尔.柯察金是外国人难道就可以了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激励了无数人的杰作,自问世以来60多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除了该书真实而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外,还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韧不拔的崇高人格,其形象超越时空,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震动着数代人的心弦.
无论是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形式来看,这部小说都可以称为20世纪30年代的苏联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是人们爱不释手的读物,仅在前苏联,这部作品就以61种文字印刷了600多次,发行量达3000多万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教给我们应该怎样生活才有意义,保尔身上所体现出的对人生的追求、执着的拼搏奉献精神以及对人生的坚定信念,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对乌克兰千百万工厂和集体农庄的青年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乌克兰在与中央会议派、彼得留拉匪徒、德国和波兰的占领军的战斗中,在极度复杂和紧张的战斗环境之中,曾锻炼出几千几百个出众的柯察金型的英雄.
--彼得洛夫斯基
俗话说,猫有九条命.文学作品也应该有几种魂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至少有三种:第一种,革命者的革命信念和革命行动.第二种,情爱,这是永恒的,不会消失的.保尔对冬妮亚、对丽达的爱,对爱的理念,小说里都有动人的表述.这使作品魅力永存.第三种,与苦难和厄运抗争,战胜生命.这点更没有过时.
--著名作家 梁晓声
如果按我的阅读顺序来谈我的喜爱,在我青年时代,给我影响最大的是前苏联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且不说它的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形象如何鲜明、生动、丰满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仅是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就影响了多少人的生活.
--著名作家 黎汝青
被俄罗斯--苏联文学乳汁喂大的我们这一代读者头脑中,不可磨灭地印着保尔·柯察金的形象.他那段关于"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的名言,当年几乎无人不会背诵……
--青年作家 哈米
相会在有水的地方
近几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下简称《钢铁》)连年畅销,稳踞不同排行榜,在老师和家长推荐给孩子们的书目里,在年轻人私下的谈论中,在出版社红红火火、稳中有升的印数上,《钢铁》的主流读物地位始终稳稳当当、不可动摇.是什么引发了不同时代同种规模的群众性阅读?现代图书市场品种繁多,读者可选择的余地相当之大,又是什么导致了一本上一代人读过的旧书的再度风光,难道是"怀旧"使然?如果是,为什么出版社借势新出的同类旧书就没有这么火爆,甚至冷冷清清,门可罗雀?
问题还是要回到这部书本身.我做过调查,《钢铁》的学生读者在回答有关"阅读动因"的询问时,常常选择"老师或家长推荐"这一条,但是老师和家长--或是笼统称为"别人"--推荐的图书肯定不止这一本,为什么被动接受阅读信息的人能够如此顺利而快捷地转变成主动阅读者呢?原因在于这本书确实有它独特而吸引人的地方.有趣的是,当问及"别人为什么推荐"时,答案一般是谈些比较宏大的理由:希望学会坚韧、顽强,能吃苦耐劳,等等,相当多的人们还提及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书中为主人公留下的那段闪光名言.可一旦问及"为什么喜欢"时,答案发生了十分感性而微妙的变化:它的艺术性、可读性,如此等等.最重要的地方,依年龄不同或直接或间接都提到了,那就是保尔和冬妮亚之间发生的故事,从相爱到割舍,都浪漫出一种力度:好起来,在小河边晒太阳同坐一辈子还嫌不够,坏起来扭头就走,多一眼都不看.是什么让他们爱得如此清澈,没有一点污染?
说句实话,这部书在中国之所以一向能得到广大年轻读者的青睐,确实是由于充盈在前半部里的关于成长的苦难和青涩又真实的爱情.在文学中没有爱情的时代,"冬妮亚"这三个字以它所特有的充满异国情调而又神秘温婉的意象搭配,温暖过多少渴望爱情的心灵,可以说,那时的"冬妮亚"就是"爱情"的代名词,"爱情"在读者心中随着少女冬妮亚的出现而滋长并辉煌一时,像冬日里一颗火烫而又幽闭倨傲的孤星;又随着成年以后与保尔恩断情绝的冬妮亚,以别样的批评宣传模式在当年的读者心中泛起一样无望的涟漪--正是那样的时代暗合了美学意义上悲越凄绝的爱情,给了那一特定时代的年轻人一种"欲爱不能"的精神洗礼,从而深味了爱的崇高与难觅.
尽管这样的结局是凝重的,但第一代阅读《钢铁》的青年读者还是无比幸运地找到了可以现学现用的浪漫蓝本.他们当然无法忘却这样一本为其人生发展带来重大启迪的好书……
新的旅行开始了,叛逆的一方是新的孩子.你不曾看到他们脸上迸出的欣喜吗?那是一种从被允许阅读的文本中有了意外发现的会心的愉悦,因为他们年轻,还有足够的热情自己庆贺自己.当然你也许会世故地笑笑说:"总有那么一天……"
是啊,地老天荒,只有主流和叛逆,一直那么相安无事地旅行下去.
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是俄罗斯人,一个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共青
团基层干部.1904年出生在乌克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是他的自传体小说,
但是其中确实有大量情节取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年
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
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
笔,不,说笔也不准确,因为后来他连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
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小说的结尾说,保尔在近乎绝望的期待中,终于迎来了州委的电报:“小说备受赞
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现实生活中的尼·奥斯特洛夫斯基却没有那么幸运,而是
经历了更多的磨难.小说寄给出版社之后,开头吃了个闭门羹——退稿.后来经过朋友
们的努力,才被一家杂志社小心翼翼地接受.小说的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在1932年
和1934年分11期刊登在并不显要的位置上,而在这三年间,评论界却对它不置一
词,似乎根本没有发现这部作品的问世.真是难堪的沉默.
另一方面,读者却并不理会评论界的冷漠,也没有等待谁的推荐和指引.还在手稿
期间,作品便在当地读者中不胫而走.杂志连载期间,图书馆里借阅的人排成了长队.
人们迫不及待地盼望每一期杂志的出版.信件雪片似的飞向编辑部.有一位读者直接给
作者写信:“尼古拉,好兄弟!给你写信的是克拉斯诺达尔机车库一个你不认识的钳工.
现在是清晨五点,我一整夜都在读你的保尔的故事.我太喜爱他了.他的冤家对头,全
让我用钢笔尖给戳了个遍.杂志戳烂了.如今我呆坐着,不知道怎么还到图书馆去.”
读者的激动心情于此可见一斑.
一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_1936),苏联著名的布尔什维克作家,自他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问世以来,他就同书中的保尔.柯察金一道,成了世界上千万千万有志青年的朋友和楷模.
1904年,奥斯特洛夫斯基出生在乌克兰一个工人家庭,父亲是一家酿酒厂的季节工,母亲在大户人家当厨娘,家境十分贫寒.因此,他只念了三年的书,十岁左右就开始干活谋生.奥斯特洛夫斯基干过各种职业,如帮人家牧马,在车站食堂当小伙计,在发电厂当助理司炉等,贫困屈辱的生活培养了他对旧世界的仇恨和反抗性格.13岁的时候,他就开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1918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一度被德国军队占领,他冒着生命危险去完成组织上交给自己的收集敌人情报和将革命布告贴到德军司令部哨兵棚上的任务,显示了他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得到了同志们的赞扬.
1919年7月,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家乡成立了共青团,他成了第一代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同白匪军作战.第二年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腹部多处受伤,右眼因伤而丧失了80%的视力.严重的伤痛使奥斯特洛夫不得不离开队伍.然而,伤势刚刚有所好转,他就以高度的革命自觉性转入劳动建设,先是到一家铁路工厂当助理电机师,后又自愿报名参加突击队,投入修筑铁路的艰苦劳动.在工地上,他染上了伤寒并患了风湿病,常处于昏迷状态.这场大病还未痊愈,他又积极参加在第伯聂河上抢捞木柴的紧张劳动.因为长时间泡在齐腰深的冰水中,致使风湿病更加严重,又很快迸发了多发性关节炎,肺炎.从此失去了最起码的健康,并日趋恶化,到1929年,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完全失去了活动能力,但他丝毫也不悲观消沉,“只要心脏还没有停止跳动,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对党有用的人.”学习文学创作,是躺在病床上的奥斯特洛夫斯基找到的“进入生活的入场券”.
1927年底,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与病魔做斗争的同时,创作了一篇关于科托夫骑兵旅成长壮大以及英勇征战的中篇小说.两个月后小说写完了,他把小说封好让妻子寄给敖德萨科托夫骑兵旅的战友们征求他们的意见,战友们热情地评价了这部小说,可万万没想到,手稿在回寄途中被邮局弄丢了.这意外的打击对他来说,实在是太残酷了,但这并没有挫败他的坚强意志,在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共产主义函授大学学习的同时,他开始构思规模更大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小说出版,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他也被吸收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随后,奥斯特洛夫斯基开始创作另一组三步曲长篇小说《暴风雨中诞生》,以表彰他在文学方面的创造性劳动和卓越贡献.1936年12月,由于重病复发,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莫斯科逝世.
二故事梗概
保尔.柯察金,出生于贫困的铁路工人家庭,早年丧父,全凭母亲替人洗衣做饭维持生计.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在那儿他受尽了凌辱.他憎恨那些斯压究人的店老板,厌恶那些花天酒地的有钱人.
“十月革命”爆发后,帝国主义和反动派妄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卡镇也经历了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的岁月.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什维克朱赫来在镇上做地下工作.他在保尔家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朱赫来是保尔走上革命道路的最初领导人.
在一次钓鱼的时候,保尔结识了林务官的女儿冬妮娅.
一天,朱赫来被白匪军抓走了.保尔到处打听他的下落,在匪兵押送朱赫来的途中,保尔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倒在壕沟里,与朱赫来一起逃走了.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抓进了监狱.在狱中,保尔经受住了拷打,坚强不屈,为迎接白菲头子彼得留拉来小城视察,一个二级军官错把保尔当作普通犯人放了出来.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遂不由自主地来到了冬妮娅的花园门前,纵身跳进了花园.由于上次钓鱼时,保尔解救过冬妮娅,加上她又喜欢他“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他的到来让她很高兴.保尔也觉得冬妮娅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他们都感受到了朦胧的爱情.为了避难,他答应了冬妮娅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娅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察丁参加了红军.
保尔参军后当过侦察兵,后来又当了骑兵.他在战场上是个敢于冲锋陷阵的能干而且还是一名优秀的政治宣传员.他特别喜欢读《牛虻》、《斯巴达克斯》等作品,经常给战友们朗读或讲故事.在一次激战中,他的头部受了重伤,但他用顽强的毅力战胜了死神.他的身体状况使他不能再回前线,于是他立即投入了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并忘我地投入到艰苦的体力劳动中去.特别是修建铁路的工作尤为艰苦;秋雨、泥泞、大雪、冻土,大家缺吃少穿,露天住宿,而且还有武装匪徒的袭拢和疾病的威胁.
在这一段时间里,他和冬妮娅的爱情产生了危机,冬妮娅那庸俗的个人主义令他反感.等到在修筑铁路时又见到她的时候,她已和一个有钱的工程师结了婚.保尔在铁路工厂任团委书记时,与团委委员丽达在工作上经常接触,俩人逐渐产生了感情.但他又错把丽达的哥哥当成了她的恋人,因而失去了与她相爱的机会.
在筑路工作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并引发了肺炎,组织上不得不把保尔送回家乡去休养.半路上误传出保尔已经死去的消息,但保氏尔第四次战胜死亡回到了人间.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并且入了党.由于种种伤病及忘我的工作和劳动,保尔的体质越来越坏,丧失了工作能力,党组织不得不解除他的工作,让他长期住院治疗.在海滨疗养时,他认识了达雅并相爱.保尔一边不断地帮助达雅进步,一边开始顽强地学习,增强写作的本领.1927年,保尔已全身瘫痪,接着又双目失明,肆虐的病魔终于把这个充满战斗激情的战士束缚在床榻上了.保尔也曾一度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他很快从低谷中走了出来.这个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并且没有丝毫写作经验的人,开始了他充满英雄主义的事业——文学创作.保尔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先是用硬纸板做成框子写,后来是自己口述,请人代录.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他用生命写成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终于在1934年出版了!保尔拿起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三人物形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的最大成就,就是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个在布尔会维克党的培养下,在革命烽火和艰苦环境中锻炼出来的共产主义新人的典型形象.他以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崇高的道德风貌、高昂的革命激情、奇迹般的生命活力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谱写着把一切献给党和人民的壮丽诗篇.
保尔是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他总是把党和祖国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那血与火的战争年代,保尔和父兄们一起驰骋疆场,为保卫苏维埃政权,同外国武装干涉者和白匪军浴血奋战,表现了甘愿为革命事业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在那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艰难岁月中,他又以全部热情投入到和平劳动之中.虽然他曾经金戈铁马,血染疆场,但他不居功自傲,也没有考虑个人的名利地位,只想多为党和人民做点事情.党叫他修铁路,他去了;党调他当团干部,他去了,而且都是害出命来干.为了革命,他甚至可以牺牲爱情.他爱丽达,但受“牛虻”的影响,要“彻底献身于革命事业”,所以按照“牛虻”的方式来了个不告而别.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后,他生命的全部需要,就是能够继续为党工作.正像他所说的:“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更是一个刚毅坚强的革命战士,他在人生各个方面都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贞不屈;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革命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保尔又是一个于平凡见伟大的英雄人物.在他的履历表中,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伟大业绩,他总是从最平凡的小事做起.面对疾病的沉重打击,他也曾产生过自杀的念头,而且就是在他与病魔抗争的英雄主义激情中,他包含有“左派“幼稚病的危险.保尔后来也终于认识到他不爱惜身体的行为不能称之为英雄行为,而是一种任性和不负责任.因此,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日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
保尔又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作家是以自己的生活经历和真情实感为基础来描写保尔的.因此,保尔的动人事迹不是艺术上的虚构,而基本上是真人真事,惟其真实,所以更加感人.但作者又反对把这部小说完全看成作家的自传,因为“这是小说,而不是传记”.他在保尔身上集中了他同时代许许多多同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特征,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他说:“在这本书中,我写的不是保尔.柯察金一个人,而写的是千百万柯察金,是为了争取自己的幸福而奋身投入战斗的千百万男女!”保尔的形象既是自传性的,更是梗概性的,是社会主义青年一代中最光辉最典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