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开一问 为什么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转 地球在绕着太阳转 太阳绕着银核转 是什么力促成了这一切刚手误了 .来个科学的 别说什么唯心主义的.还有自转是怎么产生的 是先有自转了 还是先有公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21:58:49
再开一问 为什么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转 地球在绕着太阳转 太阳绕着银核转 是什么力促成了这一切刚手误了 .来个科学的 别说什么唯心主义的.还有自转是怎么产生的 是先有自转了 还是先有公
x}Iskɕ_P~Eerț^9jZ-Gx#   #1 #Tȼ+̼ VW 7g\jwbrq7݌jUskܹ *7IOCU; Z;XIA=؎ó ɇ;zeUǣά{p%ӪLEgV>w΂ƪ)IøL.Kf}rAnE`" Sudû G #!fS.)Z. nr 8^=liA99}5pzC=0]'*ǝ'T\n=g;̋"qID]EB(WEg*E] ..h J̜1N.;/e_28@85#Oz<~quA8HOC &  YVб`Beu" xJ<[%u#G:I&{1>'2V $uW%z "ҥ] B$bsU - .4XR=[)\OZUI@>|xP6:`ٔ> Ɇ3$^V]Oꇌ v5Gtp阰e9[fAHB*i *{<"DSa]k.;eu."|ư [Y AMJuރA#S#jcOHH68xc~6򈺿6*'!/dVeěR&]BtUl.b@=,O -7&WD%҈taY/a8:Iwj_AsXWu4ap6jxdUR+'nfknޘ#$F,X鮑4# {SND%f48 Ϭ M>O-ͼ&&`Ⱦ"AֻvBWO[U!g}ău^3w1$)>*ToOdOgZ%?}010xM.)uL?N,읓`UƋBr ~e?FhГZpWaeQLܭӮH VRn66.H8uMq*- ÛĀ'7v3xdMʗ{U.'`fd23hH%^B٧[ ⃈fn49IT?Aclcfr:eu`Zx4˕ZRNj$@uLC`(Z Dl e?Lh=)è-C7M!< [FZ}m?-a_1x7h<՞A׸87G9]Ä2k蚖0 T**UvV1HbF6U~nvmhיTx:/41q֩UMxPa8/"&KۈFB=XIAT;k;5LW|Jֽ< Gd X!U8 BRfLEu (oT#ws?r,kg ;-Zhn4rbag!54xOju&vHH4wou|Ov''-dPSn][ُz$Dad3r%Y7'Le$bI^*8Q^ 1ւ҉3RDu(ctu)RGe왌e*9(?arP!M /)#.uvGHIJ8aR2r W'5Mp"o)7.uy=GC+'ۄPzbҺD:eK%l\]*dz N(?{Xr)eExq2yTʎQz9$K49{*K޺Z"y[lEXSX@@A:K]U܄,:;܀#~8L(JJ`Rl 1,@K-"{slt V]p tAEFb<#[]&빿jB.@^n*hދ1~\$lN1ډ7w\\92%g G-kЗn'/w9?S#v]:bbeh]fۃI཰̞7(x*$ɀN_U.͍{#(<)zqlQ m͎/]P˾zCfRkzQ7sp&/H IMsέ-25nH!ũć,xwsD,2gQ_aA?h˹995etZ X9q0ev9?^ؓ;\)IlozNv CiIY,.Z)P ;1F V2ۺr} O#,/BNj kn;ݹ? Vb<+Bb3z#.UNWf1VcAo,8l f%v'@dɝCɶPGzpN-OTU[+zF `CH\ 6Mu[w{N\Bɿqҿj #=tfnZ zloG2F9+LQwL#LHɫ x#q|-:H&%y!4V4ĩǐB.>oR È⠡iP|SXF,%"= M(nbl=Z%~đE[y1c؈5TX].A/w31NDw >jDT ЅP6XFՈVyGA1OOD:i쟅X)3cO)(X} JgP`7"rG?!;[#apBT %E"K,Bm347m o_Ϳ}S)A6ݣg|__EA~-vJcgp ˜{?,ia0$TʹH%34ք2skQ }zN,gO*u5}OOGX饺D-ʈcl(c~=BA0$D;TCv?=ɣH_xV?S[lnNG1کsJ D/|gжta,( ]qd@1'z3lӪ!B5 x,1,I -g E S-R5K܇yTy1CvE/9f{Fp A.KUe !k} R۝xџĶp39Dz`1^-BS8a6Q$]rvy';28:Y"XBm?Jcwg;:S*JޫôlqE"Hp YEU$ qf˧kW(I eVb Uww]nPr ©Glt)qYi,3 X)L~Xhob*F`n3ڭ%&ݽ f 3,d) {:a.ICH@%a?Er0F^M6 ~2$½YY]6CI-Fۆ'tfL%aY"82N U6/Q+ohk;Q,@xIx91$.cEҖLޑ\Tk;*wa{/CЈNrBFUv@K*>o;j$Q:=fs*ˤ|I:8&z#\JOuA4!`$#Amw:I΋ު"4A#99(D8Md^M 4}}J}V$֐̑G W\S'h:|wẄ́>|B:jwܴdY!TF4s掾YGang ]cvCR~h6Í u%Q=3bC X/D/36ݼ&0™A,fF{7v7&30 .hp^w:NenTIf}vdN a\1ja?DC$-p|^`tƅC\g\JAPc:.Q$Dc_T7pRYV#od/ysڐbGuK#.M#"|J2dT*Ilrkm1tHKgeȳu}Fkf-X H3FEdT{$q8d{$`qC(c hoDluv$Sd@)b]k: q(!l7CQ 'rF%T Dan8'\['nnTyH X6jlDm3%DMѕcN!5"CO7F+ԣ8ۿI}Hգ4isNHFtH@<Δo=*$Vl[q^iq Pu粚Ikly\Uql$~!a)%%b0Fz@vffǧ vY{ k#eyj4f˅+6L[#XiHqB2pf:T]:HE`tB?h'5:e3&h5յ(1=9!>p[Hyp a=; AV G)w,V`6R2skb*QDhO[CuGK+ٿ(f<5J٧j~A:q,KLAz‰3ؔFiYnt٬ar&q:y ]F5t11KIs U &[wR4}^ Y(&fgOT%n2θ3A)"M-Oyл*2D}aN%wEёB*_R^ dIR&DhwVԀFs;#i@ݜVDTRbyNz?g/;qdIݐZaŎ3_r!_{:c0Ř$-$XGN섅nm|gRoL#zWV# ); x*4lsг%jRBV 4Rt)NC8%$"9)Bð@s9grB+Pgg3h#m.xQZqo"9z?e||>L޺cS h[Ƽ0z:Rw2#w4[X5 yn"кMbEmp3L20;kS5rI?y.h.w.$)o$UL&O (]^rҐἵe/ U>xY8#`b[D|>=!gGT*0 'O߆CD\*وyI0zf$⎟ZݤJA(0:!R@ٿBB/wV7}!Gpb KfL0xڥI,g~-Yo4UD9YL/)QBݾ2# jHLޑ4x44W% HhE]ȅi熃xZ>ӐNR2 %} ǀQ-8 >$H~G3KYGR&!g};L F.8{w>K^)pKlK5Yp2(`t6p=ZS d IJF:\y\s}^g5RV2w3[)8бR@D(I:ǶAէNGDrDs?3Ӌ(đv[nE.l 3dT _Lmwb3ƇU]8!s/ߚÓ+' CYNR{ YL L\C řS z-ܑNR5, _E5AR):T6&9o%8"~ޠ~+REs$X??B:;*Rʶ*ȑbiK'Nٯ9G1OyI6,r`65,f!!V 9S{Ɋ:L*;M%9!{s7ѩ7'kuwX! X2P",-&O6mȥIiрW8SٮPˊ+y.ۖI|zIꇌaC73< %Y6RNEۓӋpԝՇ!oN9bNΐBDyD)ў*fډ"oe?A26}YXe~1 XD6l)}sy(x% Eb_5أDD9&g\dĺ;dSmx:E%eHx8L9xx>5ٙ܆}20D~8%> }tkmga4N3~) 1D3f8o| z&"lHO.΂V˻HĀ`Uu2>*ىqvQ\R9*dgT42TxXSJ/1t}%+S's{Qu۲yҲ&A[ɛٌD\RT,A 5oOlsչGO+B72夐X&0xQCq\4XκPAQLƜ{\iCraͭ"AuzpAL>'M =;$_Lfxhp/.hC'Ք'ddYuO%X\CprODqvHz?R])O,<6aW5M1A fMg$ˉ¿[aDI%&jFRAuS:-J@Mou^CNfx8 E2Z}N~.Ӌf4p#i ZosAmSL*6pF|$3+U,9Bv+D+3%%~G @&ᄣ#'P.=mPw;.uȬTpx9sܯG=Sʧ.~َs-x\ݨ2ӥ-i^UnEG57`}e^:Ezk ֻ~GAtAb-߄Hc[*=X`aWG ~:~oUwsG wKk_xfLyt7_z3b= d~U4+3Z*qA0!}@vPf~~aT9Z%9Gl@^oQw؍=S fV8%l>d$98esJfƔMF$OT7$(d$V(oY1U0I!'o!12y>7Hb8wIG// t)KLҨw$T+'rjfO #SEHತ2gz<݉ģMP̱ z#*;oK+ AHtq;?'kmm̴lv|iz.\r:dT1{*PE6#tw()2ÙnyN^YщkFFgE\LO@[_hj&6sfy  5YQ2"YYm[E1}NK4DtD2% OKPȄ)+tS#yNQ.w,!\7 ].[i@45%dPs' 1k4v1ۚU ysVhY(=i}n3%f3ʴj34:z5&Cy?Iƒ50W^IY@x۽9?l2@-a!p_0@Bh,U A@7Nroe'V7'HƬ)#럏&cb:B$$j?#;!raCLF όA.[,;_Ѩ;jBT>g?)#hw\LifFU$fo=CWg{Hl_lq8{b083o ծX1l8# Q2=Z L }qD%~KiŕdY2A Ҝ|q3/[6qR] j[gBCױp{WUbb-5 eLq"!tKUZ_[Xx>l.Q-Nk Fpu%ڹiBzC))t{@= - #"BgRgbq4(Ѥsvx?6'Ҽa?e"$슋=f7>ZsXvYݒʍf u28칆Q@ TF^Ox{D?98Rd!-,ĩŇ});q;ʬr}o.{vY1QְjO9QM^w L.J]ɸ+5oL}H$64#I}pŪ̚4@hH uJ*^Sž>T?^]Ӟth扷=Lb+b۾lnddBFkx\2d*ע"Q4G&.Qj2x,Ƕ4v[1dT'ND=\$R {NYו K㐵v:}ZKHDʿk{Et JtHV$Yq%J7'qRCyOZCeYbwȝ,ؽ5n ٲGیvmFf0:#å#սK9{1Q;emS[~"$kӉJ\xbD9\ SxxՇy}mdz𸲵 .N*I% n^>L4nG: Kیt6oā 7TXWp,2WM>?K[j%a$3g>&H8y4|wI[ /%Ǥpw(8Ͷ X :]+s8 GtilĜ݃s4EԢ@ܡɞSm~<¦]Oj<d*>iczaLD^;b(Mv{9.yǯĊ,݆zů/-etH#3"Ez!~*Ɵug]*+2)Hіbz.tA c44S@5ZQ=dX@=i:*;;]+an}7XmsY(v<2.G!L{~^j.ס>L_pJ/t-. _I¤RGߥמܣ|\ }V?ws- 6(fXv6ΠȥOm-mؾ26]ED?b)ć^Nw7]XcY')D>bS\7?cV*u͙쇈tѾ{;7HZo@ Ο@Jw ?D4iBi6nE:%۱%ŏy-fQ > Q#Y'oq115[ =?|*cꩅ/VdEmh|WW^qhS|o. 9nMgzNɕ3T2y>tUn<>=:RdMfa~?69 dڒjHpLD6*ҡ9Fj鎢T~qˉV~ܹDK-SgS׺-M/>wm]DSDoeTJm9†› b_2}|u-O"bBtҽ9Cc&Y本E_4TI9EOά7ʫݖ{5%^n{ⴀÒ`@W4;ŚNxqs^9I5H>o͛QRW_<vKͪ$ \M6NcTnDQ#A0I\(oGn6^~BZJ9&0AK67YZ% w.rL& >؅‰]2ALD̉헭)lخ;"ev=lV+(]{Kᶛ4ȫMvALVu+qP1[d\$mmhk$M޸pXBTcI=W58^\ں 0}vDtUgPJN,bbew 9&oOoVC QVQTVC= PkW0PAsn^@%ym.4nWth[1)mILC0$YGfo1EqvA~^=ڞ3WFCS4u$G~~gg?_G}G}/~~/7_ۯ~_7ss?^>7}W_]xۗ{07oI"}o?7?߾z^}0_W}o/}__W7n/|%ۯ~^ꛅ7t/{xW_vϔ~

再开一问 为什么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转 地球在绕着太阳转 太阳绕着银核转 是什么力促成了这一切刚手误了 .来个科学的 别说什么唯心主义的.还有自转是怎么产生的 是先有自转了 还是先有公
再开一问 为什么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转 地球在绕着太阳转 太阳绕着银核转 是什么力促成了这一切
刚手误了 .来个科学的 别说什么唯心主义的.还有自转是怎么产生的 是先有自转了 还是先有公转 为什么所有宇宙中所有物体都在动 能量的释放不是全方位 均匀的吗

再开一问 为什么宇宙中的一切都在转 地球在绕着太阳转 太阳绕着银核转 是什么力促成了这一切刚手误了 .来个科学的 别说什么唯心主义的.还有自转是怎么产生的 是先有自转了 还是先有公
请楼主参考我以前回答过的一个问题,也许对你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不理解的地方,请追加提问.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於本心,为物所转;故於是中,观大观小
如来对阿难说:一切众生从久远以来,就有种种的妄想狂念和烦恼,造成种种恶欲的根柢,它们相集相聚在一起,至使各位修行求解脱之人,不能成就佛的无上智慧,只能造就像声闻、缘觉那样的修行人以及种种旁门左道乃至魔法鬼术的邪术。这都是因为不能知道有两种根本的缘故。糊涂杂乱的修行,就像煮食河沙作为美味一样,既使经历了万千劫后,也终究不能...

全部展开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迷己为物,失於本心,为物所转;故於是中,观大观小
如来对阿难说:一切众生从久远以来,就有种种的妄想狂念和烦恼,造成种种恶欲的根柢,它们相集相聚在一起,至使各位修行求解脱之人,不能成就佛的无上智慧,只能造就像声闻、缘觉那样的修行人以及种种旁门左道乃至魔法鬼术的邪术。这都是因为不能知道有两种根本的缘故。糊涂杂乱的修行,就像煮食河沙作为美味一样,既使经历了万千劫后,也终究不能成功。是哪两种根本呢?阿难,第一种是无始以来的生死根本,就是你与众人都以依持外物的认知心,自以为就是生死的本性。第二种是开始以来的菩提涅槃的清净本休,就是你与众人的一切识本来精粹光明,能产生攀缘一切的能力,而唯独对这个本来精粹光明的识,攀缘的力量却不能达到它,结果自然就是自己遗弃了本来明澈的本性,虽然时时勤苦修习,终究不能有所觉悟,不免就会陷入那些各种不同的生死恶趣之中。
如来告诉阿难:我现在问你,你现在没有达到无漏清净智慧的果位,领承佛的神力,你的知见智慧巳达到了初禅地步,你已得到了无遮无障的知见本领。可是,阿那律的天眼看那阎浮提,就像看手掌中的庵藦罗果(这种果实的形状能够很好的描述地球形状)一样,那些菩萨们,则看得到成百上千无数世界,而那些各方如来佛,则能够看尽那微尘细土般的清净国土,他们没有什么不能看见,而众生所见,不过只是分寸之间。阿难,让我和你一起去看看四天王的宫殿吧!这些遍布所有水里、陆上、空中的事物,虽然有昏暗、明亮种种形状,不过也是面前器物世界的种种形质障碍,你应当在这里区别出自性和它物。现在,譬如我就在你的观见之中了,我正带你区别,谁是自性?谁是外物?阿难,穷极你的观见的源头,从日月宫那里观看,但它是物而不是你的观见。现在到七金山了,你四下仔细观看,那些各种各样的光色彩虹,也都是物而不是你的观见。你慢慢再看,那云腾鸟飞,风动尘起,那些树木、山川、草芥、人物、牲畜,也都是物而不是你的观见。阿难,这些远远近近的物质,虽然各有各的形质,但都被你的观见一一看遍,这些事物有种种差别,可是你的观见本身却没有什么差别。这精微妙明的观见,就是你那看的本性。如果这个观见本身是个事物,那你也可以看到我的观见了。如果我们同时看一件事物,就以为这是我的观见被你看到,那么,当我闭下眼睛不去看时,你为什么又看不到我的没有观见呢?如果你看到了我没有观见,这个没有观见自然就不会是你没有观见。如果你不能看到我没有观见,那观见也就不是所见的物质的东西。这时,难道观见本身不就是你的真实本性?另外,当你看见事物的时候,同时物也看到了你。心体与物体就是这样的关系,两体间关系杂乱混扰,那你和我以及这世间万象就不能够井然安立了。阿难,当你去观见时,这观见就是你而不是我。观见本身遍布观见的对象,这一切不是你的心体又是谁的呢?为什么要疑惑你自己的本真心性呢?这恰恰是你有真而不以为真,是你依持自我的执心来我这里求取真实本性。

收起

宇宙力!这种力还造就了M78星云的强大生物!膜拜吧!

应该是万有引力吧!

以下内容非原创:

中宇宙中有暗物质,类星体,和星系,宇宙大爆炸后,就如同爆炸一样,能量向外扩散,同样物质也向外扩散,宇宙中这三类物质也和爆炸的原理是相同的,它们和宇宙的扩张进行同步运动,继而发展到星系,星系里面也有暗物质,并且暗物质充斥了80%的星系。只要是星系,你就会发现一般的星系都有星系核(不规则星系除外),星系核有老年恒星和黑洞组成,它会产生强大的引力,来牵束在星系内的所有星体,而所有星体又会产生斥力,星系核和星体就有了离心力和向心力这一对作用力,你可以试一试:把一根绳子一端套在手指上,另一段套在一块石头上,你转动手指,就会发现石头会绕着你的手做圆周运动,而且不会掉落,而第一推动力是由于黑洞在不断旋转,巨大引力是的靠近它的物质也同步旋转,这样星体运动的谜就解开了。这样就剩下了行星,行星的运动规律和星系运动规律相同,至于自转,所有星体的运动其实都是绕着按照S极和N极的那条假想的轴旋转,他不可能脱离SN极的那条轴,因为磁极不可能改变,除非外力使得它倒下(比如天王星),再者如果从上面那个实验,你仔细观察石头,其实石头也在自转,只是那个面一直朝向手指而已。任何地方都有力的存在。一旦是乱转,比如说暗物质,在大的方面,他们都是按照和宇宙同步扩张,小方面,他们可能因为引力之间互相牵引,而使得暗物质产生无规律运动。 

恒星世界在暴力中诞生,也在暴力中消亡。恒星运动推动了宇宙的运转,也是生命的起源。银河系有2000亿个恒星,太阳是银河系中亿万恒星中的一个,有46亿年的历史,直径为160万公里,在银河系及宇宙中,太阳的体积微不足道。海山二恒星比太阳大800万倍。参宿四恒星比海山二还大300倍,参宿四恒星也不是最大的恒星,有个VY恒星大的惊人,比太阳大10亿倍,直径相当于整个银河系。 恒星由宇宙尘埃、气体和星云等物质、暗物质和暗能量组成。

星云是恒星的摇篮。宇宙初期有数百亿个尘埃星云,如马头星云、鹰状星云、草帽星云等。

2004年天文学家曾发射“斯皮策”红外太空望远镜,观测新恒星的诞生过程。宇宙早期太空中弥漫着无数的氢气团,物质密度大的地方其温度就高,密度小的地方温度就低。冷热氢气团久而久之就形成旋涡,而且是越转越快。在引力的作用下,氢气团的密度越来越高,吸入气团内的物质越来越多,大约经过50万年的漫长过程,气团中心的温度达到了1500万℃,氢气原子之间发生聚合变成氦,释放巨大的能量而且发光,就这样氢原子在引力作用下升温、高压和极大密度下,发生核聚变反应,释放巨大无比的聚变能,从而诞生了宇宙的第一颗恒星,质量越大的恒星聚变速度越大越快。宇宙从恒星诞生的那天起开始从黑暗走向光明,而且越来越璀璨夺目。宇宙中有数十亿、百亿、千亿、千万亿颗恒星,直至形成现在的宇宙。

    恒星中的能量从哪里来?上个世纪20年代,人们一直不解。直至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守恒定律,即E=mc²,人们才从愚昧中走出来。

    根据爱因斯坦质能转换定律,科学家发明了原子弹、氢弹。共同认识到太阳内部在分秒之间进行核聚变,从诞生那天起,50亿年来一直未停止过。

    为模拟太阳中心核聚变现场,天文学家在伦敦建了一个托卡马克实验室,设计出一个重3.6吨的仪器,用电流将氢原子加热到3亿℃,这时两个互相排斥的氢原子极不稳定,两个氢原子以1600公里∕秒的速度,在杂乱运动中聚合,产生氦和释放能量,这就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的真实写照。

为什么太阳不一下子爆炸成尘埃呢?坚持了近50亿年,而且还要继续下去?这个问题提得好。主要原因是太阳的质量太大,犹如一层厚厚的壳,将太阳中心的聚变能约束住,炸不飞太阳。

太阳直径有140万公里,核聚变发生在太阳中心的几十公里区域内,巨大的引力使太阳中心具备核聚变条件(氢原子、1500万℃高温、高压)每分每秒发生核聚变,释放巨大的能量,科学家做过测算,每次聚变相当于广岛原子弹的10亿倍。爆炸力方向与引力相反,互相抵消。几十亿年来,太阳内部的聚变反作用力与向心引力就这样互相较劲消耗着,哪一方都没有退却,势均力敌,达到平衡。

太阳中心的核聚变产生能量和光子,光子在太阳内部开始漫长的旅行。据测算,要几百、几千、几十万年,光子才可能到达恒星光球表面。太阳光子到表面需要160万年,海山二到达地球是8000年前的光,参宿四的光是500年前发出的。光子向太阳表面前进时,路上要与其他粒子撞击数十亿次,经常改变方向,这就是光子为什么那么慢,到达太阳光球表面的原因。

光子到达光球表面立刻加热表面物质,使其温度从1万℃迅速升高到1000万℃,形成闭合磁力线,携带大量高强度粒子流向太空喷发,磁力线互相交汇撞击,在太阳表面形成一股破坏力极强的太阳风。

科学家在实验室摸拟了太阳表面的闭合磁力线爆发情况,强度虽小,但原理相同。

恒星质量虽然很大,它能够诞生,也不可能永远生存下去,一定要走向消亡,这是无法违背的自然规律。

恒星的消亡是内部的聚变原料消耗殆尽,爆炸力量越来越弱,最后因燃料耗尽而终止,在爆炸力与引力的角斗中,引力最终取得全面的胜利。科学家测算,太阳每秒消耗6亿吨氢燃料,大约70亿年后太阳中心将停止热核反应。但外层空间受温度影响迅速膨胀,由现在的140万公里,扩大到1亿公里,成为一颗红巨星。水星、金星将被红巨星太阳吞噬,地球也难幸免,高温将使地球海水全部蒸发掉,大气被吸走,地球完全可能被撕碎,或者被吞噬,成为红巨星太阳的一部分。

红巨星太阳内部也不安静,氦原子聚变仍在继续,变成氧燃烧,最后变成炽热无比碳核白矮星。体积与地球相仿,但密度是地球的100万倍。1立方厘米的白矮星放在地球表面可以毫不费力从地心穿过,可见白矮星密度之高!

比太阳质量大几倍的恒星死亡,死亡后不变白矮星,而是中子星,又称钻石星,因为钻石就是纯碳晶体组成,硬度非常高。

质量比太阳更大的参宿四恒星死亡,场面壮烈的多,其内部由碳元素与氧继续衰变下去,最后出现铁元素,铁元素是吸收能量的杀手,恒星内部出现铁元素就意味着死亡的开始,铁越积越多,直至将恒星内部能量吸干,引力向铁核挤压,几秒钟之内引起恒星爆炸,天文学将铁核恒星的爆炸,称为超新星爆炸。天文学家已找到一颗超新星爆炸,距地球17万光年,爆炸的火球直径达数万公里。

天文学家用巨型激光器模拟超新星爆炸,即用强大的电能发出136股激光束,攻击一个目标,结果目标气化,存在十万分之一秒向外扩散,冲击波带动下物质冲到表层,产生更重的元素,金银、铀等重元素就是超新星爆炸的产物,因为重金属元素形成的条件苛刻,所以宇宙中贵重金属元素稀少。

超新星爆炸并不是全部变成尘埃,其中子星内核依然存在,中子星直径大约30公里。其外壳残骸送入太空。中子星有个特点,定时向太空喷发Χ射线。根据此特点,寻找到Χ射线源就找到了中子星。

恒星消亡,向宇宙播撒人间万物,有各种元素,也包含生命。因此,可以推断:太阳中的各种粒子也是重复使用的,很可能星超新星爆炸三代、四代的产物。其中包括我们人类身体,组成各种器官的原子可能来自不同的恒星。

宇宙中恒星的燃料总有耗尽的那一天,可能是数万亿年后,但那一天迟早会来。恒星消亡时宇宙又回到黑暗时代。也许黑暗过了相当长的时间,新的大爆炸又开始了,新的宇宙又诞生了!

《了解宇宙如何运行》纪录片解说词(2)

第二集:黑洞

    黑洞蕴藏着巨大的能量,但人们肉眼和仪器却看不到它,因为光线靠近黑洞都被它吞噬,所以得名“黑洞。”宇宙中确实存在这样的神秘天体。黑洞引力惊人,恒星、行星及星际物质靠近它都被黑洞吸进,所以,黑洞是宇宙的统治者、终结者。现已查明,银河系中心存在着巨大的黑洞。

用瀑布形容黑洞中心吸进物质的过程很贴切。当小船在河上游时,划船者可任意上行,但当小船靠近瀑布边缘时,无论划船者怎么用力都逃脱不了被急流吸进瀑布的命运。小船相当恒星天体,瀑布相当黑洞。巨大的引力使一切宇宙物质都无法逃逸,甚至光线都被吸进黑洞。

    假设黑洞光顾太阳系,太阳系的行星、卫星、彗星、将被巨大的引力吸引偏离固定的轨道,在太阳系内互相撞击引起混乱。地球的大气、海水相继被黑洞引力吸走,地表(壳)被引力剥离,最后地球液态地幔、铁质地心被吸进黑洞,同样太阳也逃脱不了消亡的命运。十倍以上巨型恒星当她消亡时就会形成超新星爆炸,更大的恒星消亡时形成超超新星,黑洞在超新星的爆炸中诞生。

宇宙中恒星、超级恒星、超超级恒星密布,她们消亡时会产生许多大小不同的黑洞。如大犬座VY超大型恒星爆炸,产生一个直径30亿公里的黑洞。黑洞越大,引力越大,每秒钟吸进的物质越多、速度越快,但因物质吸进的太多,又不均匀,有时黑洞也“咳嗽”,出现噎着引起黑洞颤抖。当黑洞内部吸进物质能量饱和时,黑洞将从轴心两侧同时爆发γ射线暴,其威力仅次于宇宙奇点大爆炸。γ射线暴能量奇高,速度极快,破坏力极大,γ射线暴喷发途中可以摧毁任何星系、星团和恒星。幸运是γ射线暴没在银河系发生,多发生在河外星系。观测γ射线暴,可以窥测宇宙的奥秘。

天文学家发射一枚斯维夫特卫星探测器,拍到γ射线暴。γ射线暴与黑洞关系密切,发现γ射线暴,动摇了天文学的基础。

宇宙中有数十亿个黑洞,理论计算黑洞几乎无处不在。但我们却不能直接观测黑洞,对黑洞的物理特性一无所知。用发射飞船用人观测黑洞太危险,不现实,但现在有了机器人,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机器人操纵探测器对黑洞进行观测,并将探测器、机器人做的足够结实坚固,当探测器接近黑洞事件视界时将图像、信息发回来,我们就可以了解黑洞视界外和黑洞内部的情况。现在这只是设想方案,并没有真正实施。

如果银河系中心确实存在超大型黑洞,因为距太阳太遥远,所以,地球是安全的。

银河系有数千亿颗恒星,围绕中心旋转,并有两个旋臂。是什么力量促使数亿颗恒星绕银河系中心旋转?天文学家想象:银河系中心必然存在一个超大型黑洞。

为观测银河系中心黑洞,天文学家在智利莫纳亚克山上建了一个直径9米的红外线望远镜,科学家历经15年,拍摄数千张银河系中心的照片,经过分析发现在银河系中心有个恒星团,几十颗恒星围绕中心高速旋转,速度高达每小时几百万公里。因此断定银河系中心确实存在一个巨大黑洞。

星系越大,星系中心的黑洞越大。仙女座星系黑洞比太阳大1.4亿倍。M87黑洞是太阳的200亿倍。

早期宇宙,第一批出现的恒星质量都比太阳质量大的多,都是超级恒星,当这些超大恒星消亡时往往引发超新星爆炸,出现一系列大小不一的黑洞。这些黑洞互相碰撞形成更大的黑洞,当尘埃、恒星、星团、星系都被黑洞吸收时,黑洞轴心两面将喷射高能粒子流,其宽度比太阳直径大20倍。高能粒子流,天文学称类星体,类星体是宇宙中的重要天体,有证据说明类星体是产生星系的温床。

黑洞到底是什么?黑洞是神秘天体,在宇宙中黑洞确实存在。有科学家预测黑洞是时空捷径,是通往另一个宇宙的大门,很可能黑洞是大爆炸的反面,正面大爆炸产生新宇宙,而黑洞是陈旧宇宙消亡的缩影。   

《了解宇宙如何运行》纪录片解说词(3)

第三集:大爆炸

宇宙大爆炸发生在140亿前的一瞬间。从那一瞬间起,宇宙诞生了,能量转变物质,出现了恒星,万物,乃至水和生命。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都产生在大爆炸那一瞬间。

让我们回到发现宇宙大爆炸以前的时刻。那时天文学家一致认为我们的宇宙是一个不变的天体,地球是中心,金木水火土星,甚至太阳都围绕地球旋转,后来发现太阳不过是银河系的一员,银河系才是宇宙。

1929年,天文学家哈勃在威尔逊天文台用望远镜观测宇宙恒星时,发现所有的恒星光谱,在不同时期观测,其红色谱线有后移现象。红色是热量谱线,后移说明所有的恒星距地球越来越远。这一发现震惊世界!

人们自然联想,宇宙中的恒星既然远离我们,那么在这之前一定与我们较近,进一步联想,宇宙在膨胀,那在以前的某个时刻一定很小。于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论假说诞生了!宇宙起源于一个比原子还小的奇点。

这似乎不可理解,偌大的宇宙时空和物质都浓缩在一个比原小还小的粒子中可能吗?怀疑是正常的,因为确实匪夷所思。问题是你必须承认宇宙万物都是遵循从无到有的规律,既然这样,那么宇宙起始于奇点的大爆炸就不是不可能。通过宇宙膨胀速度反向推算宇宙大爆炸始于137亿年前的某个时刻,一声难以想象的滔天巨响,我们的宇宙诞生了。

据科学家测算,奇点里的温度、密度极高,是一个比原子还小的纯能量奇点。里面蕴藏着不低于4000亿个星系形成所需要的物质。爆炸时间相当短暂,只有几亿亿亿分之一秒。天文学家卡洛斯在虚拟世界里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奇点大爆炸时情景,他提出三个方案,一个引力比较小,一个引力比较大,结果较小引力没有反应,较大引力都变成黑洞,只有引力恰到好处才可能诱发大爆炸。

宇宙奇点瞬间大爆炸,时空开始,所用的时间仅是几亿亿亿分之一秒,而宇宙膨胀的速度也是几亿亿亿倍。大爆炸的速度肯定是超光速的,是光速的十几倍、千万倍?人们无法知道。科学家在计算宇宙大爆炸时,往往使用普朗克时间常数。

所谓普朗克时间常数约等于一年的秒数乘以140亿年,即31536000秒×14000,000,000年。简写:4.415Χ10(17次方)之一秒。可见普朗克时间常数多么短暂。

大爆炸后几个瞬间,宇宙体积由奇点扩大到地球大小;

再过几个瞬间,宇宙体积扩大到太阳系大小,温度极高,仍有几亿亿℃;

再过几个瞬间,宇宙扩展到银河系大小,温度仍然很炽热;

再过几个瞬间,宇宙温度下降,能量开始转换,有亚原子粒子出现;

再过几个瞬间,宇宙中出现物质、反物质粒子互相碰撞湮灭,一部分物质粒子留存下来。这部分物质组成星系、恒星、行星、卫星、彗星等天体,这部分质量约占宇宙总质量3%左右;

一秒钟,宇宙留存原始粒子开始聚合;

三分钟,氢、氦、锂原子相继出现。这是宇宙中氢、氦元素最多的原因;

38万年,宇宙由混沌开始显现清澈,宇宙中除了氢、氦、锂元素外一无所有。

为了探测宇宙大爆炸后留下的蛛丝马迹,天文学家彭齐亚斯和普斯林监测到一种嗡嗡声的宇宙信号,通过施放微波探测装置,科学家获得完整的宇宙物质分布图。

未来宇宙就是在此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来。

大爆炸2亿年,氢、氦气团在引力的作用下,不断壮大出现恒星。恒星给宇宙送来第一束光明;

大爆炸10亿年,星系出现;

大爆炸50亿年,太阳诞生;

大爆炸80亿年,无数星系诞生;

大爆炸90亿年,太阳系形成;

大爆炸140亿年,当今的宇宙形成。

大爆炸诞生了宇宙,而且今天的宇宙不断地膨胀,宇宙有开始,就有灭亡的那一天。

关于宇宙如何消亡的问题,与大爆炸同样令人费解。目前有几种假说:一是有始无终开放宇宙;二是循环宇宙起始同处一点;三是从膨胀到停止,大塌缩再回到奇点;四是多个宇宙。

黑洞理论支持多个宇宙的假说;

暗能量的假说,支持宇宙由光明走向黑暗:

千亿年后,恒星的聚变燃料消耗殆尽,宇宙走向黑暗,还是引起一系列超新星爆炸,产生新的宇宙尘埃和星云?现在还不清楚。也许在遥远的宇宙边缘正上演新旧宇宙交替的大戏也未可知。

总之,大爆炸蕴藏着许多未知的奥秘,过去、现在、未来都隐藏在大爆炸中,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发现。

《了解宇宙如何运行》纪录片解说词(4)

第四集:银河系

    宇宙有2000亿个星系,银河系是亿万星系的一个。

    银河系乃至亿万星系从哪儿来?它们如何发展,如何走向灭亡?这些都是科学家关心的问题。据推算,银河系大约有120亿年历史,有2000多亿颗恒星。中心隆起呈圆盘状,有两条曲臂成抛物线状,围绕银河系中心旋转。

    众所周知,宇宙中存在着大量尘埃、气体组成的星云,星云中物质密度有疏密,物质粒子密集的地方聚合在一起,温度使密集的气团旋转,在旋转中气团吸进大量气体使体积迅速膨胀,久而久之,气团足够大,内部气体原子在引力作用下高温、高压,将氢原子聚合发生聚变,释放大量核能并产生光子、氦。从氢原子聚合时发生聚变反应,一颗恒星就诞生了。

    1924年天文学家哈勃用2.5米口径观测星空时,发现许多星光不是一个恒星发出来,而是由众多恒星组成的星云发出来的,这些星云组成星系。如,蜗状星云估计有16亿个恒星,M87是椭圆形星云,发出金黄色的光,还有草帽星云、马头星云、蟹状星云、鹰状星云等。上述星云距离地球都非常遥远。有的星云光到达地球需走几十、几百、几万,甚数千万、数亿光年。1光年等于9.461×10(12次方)公里。即94608亿公里。

银河系圆盘距离在10万光年以内,仙女座星系比银河系大2倍,有20万光年,M87星系比仙女座星系还大,还有比M87还大的星系,如K-110星系。

星系的形成大约经过2亿年时间,10亿年后一些小星系合并成超级星系。

科学家为观测星系的形成,利用设在智利5200米高山上的阿塔卡马望远镜观测宇宙大爆炸后的微波分布情况,后又发射卫星,用红外线望远镜对宇宙照相,获得了清晰的宇宙微波分布图。从这些微波分布情况,获得了宇宙星系大致分布的情况。

恒星诞生初期,星系中的恒星是杂乱无章的,它们后来怎么变成有序的,按同一中心、同一方向旋转呢?答案是引力促成星系中的恒星变成有序,引力,将小恒星团拉平,形成旋臂,恒星之间经过数十亿次的调整磨合才基本完成,大约经过120亿年,星系才形成今天这个形状。

星系、黑洞、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最重要的天体运动。超新星爆炸,从中心将巨大的物质流喷射到太空,这些高能粒子流就是类星体。银河系没有超新星爆炸,所以没有发现类星体。但银河系中心有个直径2400万公里的黑洞,正是这个巨大黑洞促使银河系2000多亿颗恒星围绕中心旋转。

太阳在银河系中间地带,偏外,这里恒星密度适中,距银河系中心2.5万光年,虽然银河系中心引力强大无比,但因太阳距银河系中心较远,所以我们是安全的。

现在发现恒星在星系之间没有足够的引力可以维持星系之间的平衡,是什么力量使星系保持稳定呢?科家家发现恒星之间存在一种叫“暗物质”的东西,暗物质恰似胶水一般将星系中的恒星固定,防止恒星逃离星系,保持了星系的形状。

暗物质是什么?我们至今一无所知。但它确实存在,很可能就在我们周围,就是说空间中无处不有暗物质。据测算暗物质占宇宙总质量24%。

为证明暗物质存在,科学家观测光线通过某个黑暗处时,光线发生偏转,好比面前摆个鱼缸,透过水观测鱼缸后面物体,犹如引力透镜那样使其物体形状扭曲变形。

科学家已绘制出宇宙物质分布图,星系结成丝状网络,充满整个宇宙。发光部分代表暗物质。星系由小到大,变成星系团,再扩大到超级星系团,星系在碰撞中诞生大的星系团。

银河系在50亿或60亿年后,将与附近的仙女座星团发生碰撞,组成新的仙女-银河系星团,使尘埃、气体向宇宙太空四处飞散。但星系中的恒星并不发生碰撞,仍然保持原来的距离。

星系从诞生时起,就意味着也有解体消亡的时候,促使星系解体的力量是宇宙无不处不在的暗能量。在宇宙中,暗能量比暗物质还要多,占宇宙总质量73%。终究有一天,暗能量会让星系解体,使恒星远离我们四处逃散。

宇宙中存在亿万个星系,在众多星系中一定会有类似的银河系,也一定会有恰到好处的太阳系,寻找到类似太阳系,特别是类地行星是科学家未来的任务。

《了解宇宙如何运行》纪录片解说词(5)

第五集:太阳系

太阳系,是银河系中数千亿颗恒星中的一员。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轨道几乎在一个平面上。科学家通过凯克望远镜在众多星系中寻找到360多个类太阳系,这些恒星周围也有行星旋转,只是数量不同而已。通过观察,发现这些行星绕行轨道混乱,有的离恒星较近速度极快,有的行星比木星还大几倍,有的行星飞向太空,又迅速返回。目前尚未找到与太阳系相同的恒星。

太阳系有8大行星,它是如何形成的?这个问题很有趣。事实上太阳系的形成与其他恒星形成有许多类似的地方。最初是大量星云凝聚在一起,由于引力使星云聚合,由小变大并旋转,在吸附周围物质过程中体积越变越大,最后引力将中心的氢原子点燃,发生聚变发光,一颗恒星就这样诞生了。

行星又是怎么演变的?一直困扰众多天文学家。直至前几年美国发射的天空飞船上,一位叫唐•佩利特的科学家在空间站做试验,他将糖、盐粉末放在充气的透明塑料袋,观察这些粉末在失重状态下反映,是不是四处悬浮飘散,令科学家惊奇的是,糖、盐粉末并未悬浮飘散,而是相互聚合,有成团的趋势。这一发现揭示了行星为什么在太阳周围形成行星的奥秘。

太阳形成后,她的周围仍然存在大量宇宙尘埃,各种元素粒子,这些粒子相互聚合形成岩石,由石子到石块,再到大的固态物体,这些亿万个物体相互碰撞,形成更大的形状不同天体。当这些天体直径小于800公里时,它们的形状是有棱有角的多面体,当直径超过800公里以上时,随着吸附的物质越来越多,在自转和公转和引力作用下,天体由多面体逐渐变成球形天体,成为太阳众多行星的一个。

这个过程大约持续了5亿年之久。当年太阳周围仍然有100多个比较大的小行星,这些行星形成八大行星前,经历了无数次的碰撞,那场面非常惊险惨烈。一个行星撞上水星发生爆炸,将水星外壳撞成无数的形状不等的碎片抛向太空;地球也未能幸免,有一颗比地球小的行星撞上地球,因为撞击的角度不正不斜,恰到好处地撞在45角的地方,将地球的部分外壳撞破,但地球仍然存在,地壳和行星碎片飞向太空,若干年后这些碎片在引力作用下聚合成今天的月球;行星之间这种撞击时常发生,在太阳系是司空见惯的天体现象。

太阳系八大行星,分为两大类:岩态行星,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气态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原来的九大行星冥王星本身不具备行星的条件,质量小,是柯伊伯带的一颗比较大的天体,它的轨道不太规矩,因此被除名。

太阳系内的几个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都是岩态行星,为什么它们靠近太阳先形成呢?天文学家经研究认为,岩态行星经受得住太阳热量炙烤,所以先形成。气态行星距太阳距离远,接收太阳热量较少,所以在距太阳较远的地方形成。

天王星、海王星体积比较小,由冰块、尘埃和气体混合而成,它们为什么远离太阳而在土星外的轨道运用呢?这是非常难以理解的问题,经过分析,原来是木星、土星体积过于大,其引力也非常强大,尤其是土星、木星在太阳同侧相近运行时,其引力叠加,天王星、海王星被土星、木星的强大引力连推带拽,将其推出近日轨道到土星外轨道运行,而且还有个奇怪现象,天王星、海王星的轨道有时在土星外侧互相交换,天王星有时在里面,有时又跑到海王星外面,过段时间又恢复正常,追根寻源都是木星、土星引力共振恶作剧。

也有一种理论,认为气态行星在外层空间先形成,后来鬼使神差运行到太阳系,被太阳引力俘获,所以成为今天这个样子。

在分析太阳光谱时发现其表面有锂元素,由此科学家推断,在若干万年前,很可能在行星形成那段时间,有一个岩态行星冲进太阳怀抱,这个岩态行星正好有大量锂元素,在高温下有锂元素燃烧所至。后来太阳系内的行星碰撞逐渐平静下来,每个行星都有比较正规的绕行轨道。地球绕太阳1周为1年,每小时10.6万公里;水星绕太阳1周29天;土星29年,海天星164年。海王星外是大小碎石组成的柯伊帕带,这里距太阳有50亿公里,光线很暗,温度很低。再向外边延伸叫奥尔特云,这里几乎看不到太阳光,距离太阳有1光年的路程,可见非常之遥远。

虽然太阳系八大行星都比较稳定,但也不是没有危险降临。据考证,6500万年前有颗小行星撞上地球,使地球70%的生物灭绝,如果此类灾变经常发生,地球就不会有生命存在。幸运的是地球外围有厐大的土星、木星,特别是木星保护,使地球免于受天外小行星撞击,木星在客观上成为地球的保镖。1993年的苏梅利克彗星撞击木星,就是这种保护的实例演示,如果没有木星保护,苏梅利克彗星很可能与地球发生撞击,真要如此地球末日真的来临了。地球距太阳不远不近,远处有木星,近处有月球保护,又有不多不少的水,所以地球是颗幸运行星。

银河系里有形形色色的太阳系。科学家观测到距地球20光年的太空中有一个类太阳系,而整个宇宙中观测到的有420个行星,经过分析多数是像木星那样的气态行星,而且距恒星较近,要不就是距恒星太远,尚未发现一个是岩态行星。有个名叫葛利斯581的行星,是地球的2倍大,距恒星远近适中,但距离我们很遥远,无法预知这颗行星上是否有水和生命存在。其他行星大气有的是甲烷,有的是氮气,没有一个与地球的条件相同。

太阳系跟其他恒星一样,有诞生、成长,必然也会走向毁灭。据推算,50亿年后太阳内的氢、氦燃料将耗尽,高温使太阳体积膨胀变成红巨星,太阳内核蜕变成一颗白矮星,形状有地球大小。内太阳系的岩态行星,如火星仍然绕白矮星运行,也发光,引力极大,但每时刻给行星的能量大大减少,太阳系内将变暗。也许由于太阳质量的缩小,引力不足控制尚存的几颗行星,出现轨道错乱,也许会发生火星撞地球、撞木星的壮观场面,无论是不是发生行星再次碰撞,太阳系的毁灭是自然规律,无法逃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