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复习提纲1至8课 实用的再加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8 14:53:43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复习提纲1至8课 实用的再加分
x}in#ɒUt:3+C?W91@J.ک-S\rI`RE+}fAJW{P@!Kv37ۿ6v\Vέ=bA-/ҵN΁WZׯǠ1Q=o*~3oHOW^ec[_F+UcUNpUk4zk2E GjݦлbIm,wzݿꨓuѦSĨ= 4Go~uK}JӟŴw=8@ן~|*YU9W-չ28 34_ߙJJV=>K2c8SqYzw m[QgjuOg^Pʨݝl=jTczCC3T-ިG^EӀG^`eZʨr0,ڽ5@7*z?Fݯ=nq&C_Uz^-vcOٙ=i, < X/^e=` g hoh|7@' >3YT]BI^ `Ewچ!hHok/GU&6>(û)z!Š%A8D+3kLu+B{Pnbه=9b:ww@8漏H2%\9j*lڂ@eI }HoA-U-"ڗa ;*C(,{iڸ̢'G$$Ddo_Q` *M?Lr[@F5|ѽ<&`{13z4k,te"= V180>Hޏ4bؠ\W%iLxn@w;p@GfM+@aMURG X1Au#v岪_#0 6H9$Vb!m\0 ^A2^ _e5'z kUǩ5Z^fyGP-p`/![Y!gDgl;cX/)#md/2s{2dذ&BNa5z6g%MBbǬdG { RYhcVj$T-h`O#hH7wDwˣ PSS  4bQʡFgr!PyZf 2 $&xqbRלJEh}°m,[hg5" dAT*]t#q~mȿ=VZ2:& BPtB-aZ C(& &_zFVTs93 }0$I j4CӻHa6yty=M_i7aL%n1yo|yd~f]wdy$?mYmVH_4&-IAey$5sk#I:[uNz_8 7Ӆp?*cp@^>=)7:v z=e?qJ82Nw@$c0.z .81[iwRI>mJRVN&$;!2*36;Y| ?aDZG<Dךox ;HޮHJ ^Z\)kI?${3]bEDFj_6'g=m:$;/7ѽ8$j0q;i(#aܚj 4sM#b` >rn vڟ> Ds\05/ Jf&aWw˂ҖNH1Q mBW]HÿW7[edU?k; Z?MgiUbawg&J`ݫ N| U!otYQ; "Э9L]P+Vj B/$jx܊mٿ 1<74.C 1He-!#'"#ߎcU!~lymm+g o/%\g*i ';z˯?}|ņRBP=2-Uކ:M%딬 =8j%?Fw=~_V9ryk> #]EibI_CA\qHFƨ30\X05U܀(>2-1] K#T. r@zhwX@МlH?xL#w@Jtݽ)L&\A` ^ 9^LS&(OhD\sE9`3d(uܵKf'ڰ -,a|E9~WL鰣5LR;~\<=v0"󷿲Ի ^]{X )h{ a3KH..b~=$F9:_z\h/oN ?Aԝ=ENI{9z`+tH=W}|Eʅ?yJ2T U ìˡ¶[VԆ7$C ڧ~oGj\Zb7xkp='=.r'b娕/y$1%PHpB2:X9k1݄Ģ& 56;R?Ӭ+ߚQ]I""x̲ nI:U)*6~TTeR`kP= !Jp[ Vje8ܒoT5փl "̑{Sz[[@A꽟>^@ԔoWX 8" n#mVN A  KLH) $u 7,uwAkR esҙ;fNK?d(=D6L*P=lu$]͠$H7^nT-?}xwU=yl)}z<"L7wI3gV0" y(ѧT"XfP&dMBp4:Ui2XqYҔ}z"ynQspX w[ r<~!r}d׏#;LO\|!)HM\,oaTڦ6$M-D9G1~nH!]TJ@@y{`?,:F[ RAr~|Yy,`,tz7ghQT-0H Jպ|A&&q3[8jw%C/!25Y2T휓էGM-3F4ux<2i?$?U-3_"j`$aJs^oWF_D+)4T K4ST"D )oA.je8ҙ-]Xe$Y"~%ꥲ ._-u+Nߜ'_~yn,xZbQflYC$/8f9 FA/,6IO#|JXd}2@T&١U:fFvH c_o'itpX;ۉ$y5U2ؓ:K><'!f 3]6-lq#@ G@1fL10ݸ'"cq  g@Y12БxUC:CPٙ]Zsj[=ih8/"W W$*4:8:F%1eE%p!qI:3hq Rݼ?`=!r^Jq:G5t dzI.s0'y̹yy$4W/_5$+}HkDKF~|нµ׾yC&KvPPS]"RqILQŨ[d 8lӯ7;RHzO}3NɈY^c$m=Tu~â'<UOPYJ+p˴4LIE9#<,bfYZnsDֈĶ$wwXf[*GS'Ĺu"Qtg$~m[2'&#Š `{U+ܖ_a`&M:ϵ  ; F Tҁ&U.IcqpaqUCxg:6Ʃ@8F*9kX;@'L9Ip; WABUl:ffЍγeLl&|9!lPH偂 v_B&WDR.U›@H! &qDHp﫠&YQ^ K"?u0LWy(>y與:.3gǤUV \:x|L81 QQ%H^P TjBix\Ct!WlIR!00n4T$9y ݉b^VEGT `5k hoǩ-cGGᦾ{ ɣ?W&Gi$͡@TB!|ʘFtZg;0zzs00tW L4dp˯&݌a 3$qr&ޱ{ԍ0ѐJ 4.y$jܺAD32wqu=H I4lWdU{9$ Edz%[Ё8xg9Y"+HA{7!}73n ,0fScI8c2&| 'Sw4+Yb2'5t"E0]b_l&q,8.L6]SrL {bjRmlH62НX4}>itl)exѨ.P:i!I:MFF"D  3ćHM3m&RIe8ḱ}@aa2{xY@Ș367OҼbX 8"Qeq;3rCSO9̸i|Mjs¹ׄvo1YWHgރ2Bk13Z,C@x0t~k7|I0EԽM 3dR,IģY7MىjW$hVߊ0s6-!G(0 _ IbW|dZd}]zߔ%D%oI@٦}H rB)BĐZ`7IHur"A[jC+V||riLJ8CN h(WI);9\h_J6(4I{˪3$rkN 2 ]dC%  0]fNa`69[z5+jzt"=n.wӇvrƃ=H4$>,2F!pæNQ H{կZߝⱤ1-~`2t%y#|\OqU[:Ia$7ӑϧaxXH 1y&@>GTx$NQzL˹:yW5ZC8y(0tB=vw]IU% AMq.B؜ө P[+7ԝ܆XdϺ >?3Թ|=3 /?P3'qux}ahI0܎?P^v^@Ezd?exgRs$oS k/!_!PsG2]$*Qug+xxj5o/Q/8;F=HtS:(te o/Ml)t ]:Zd \8@*D1.|0&VPVYBHw0 :k_,8Wtt4H x=3=dVp.]PC7B,-傕sD]5cf&V"4v1_V$Ż.^!CL'vbʪT0z:ڰ`!h<* D+ݪ5sRxTuGzjo-,rɠƖ HySRrkqo0]>ѬtӣE7}QMSꃝn͋M"}i(BKۣN~lFFkmvR>65*^.;BXHNyK9>DkX?_⤠k< RU(9Ĥ8׷<>jN;Y r>'7Bu$ͼWEЕ0_@E2 WY'H:Y^ƀӯTM7+ fׯr@Bb}_SϙQidVkݣ١j-WYʟ.ʪ߽a7}OFei `D!V^>S'rB5Z+\P`U9tZd$] Þc<}(v3.N4߬٣QQ ϑZh:AjV?A..h 'FiE2iBW"4x&I9SI$Icj4*)敐d̕S,>ZD$6 UVmExU(I}zUipΩb%3BE>*x^%Dz\1ETbcݶ6&dȚi2  pUV1~bדފC*;畞EzO2\Z_=VtJ3 0<u8|`4]Ǘ\LU"`ؗsk^^.rab7; ϔ e|0Ӳ b7YA\03/ծR0w-@réyd2²IٟAa N^cb@Z5PձXUw^F\&zXo J5S`,CLFREBGS+Aq"m.n \VAyWoYOХŅo^˦ϋ3\az7gN%=v2\Αt),+DZI#%(6˟V#m9&W^_eՍc)ᣖ_bY@jbw$OV5Mo x[ZW^N p`xp , 1*&Nqy.e8:`-$=ۻ> ^W0K`%b$?YU' xJ|7VwŴMk!a5YYqx  A0Krb?@@R@̸X/X{7:2mm:t.u3e$j9|ޭϘgЏּuP N֗ q!Ω$D(vOꂵji^$&2*;M!P6;N[j@/ߪv^G} FuU8%{6~R,BNQ)9wSzW5ȥ|:E`bzeATxI@v{a?8[TlNtÖa|pZwA# B~x[߅a"ħN_#ʬtJ%0vr#ħ? 6%hj^ig i|$Y&C SY5OF1뎿 sM<n>FuO'|pz;ND4i:.q9ĸ#7\.(IENPcRA*֣!fHF;'Y@VQPk|ִ;B8ִӧфD79y$p&HRi}._t#h@쵫ǩ;5 4G>nj= e)JPhFsr/ nOE :3\fjx/^pXqP@>%Jf,9Ӽ4$-1޷=(A_o:ؑ_ﺼI~v7LM42D$7Bp!3԰vuzv^3y7\SN)78 uRA+L+g>7w|7I F*e{)7򍩸%#>O24M\?ejtoќA:LEXE21^AAU+{'j4M_33"D.r5\GdɏZМhu."&(pԠ+6t i/S"i⬉5Eb-,HC#rB_EELt(WH-{͜ zzf?2jXTAAbS+h9xǎv \!@ CF.%YSI'NHHڸ䈜M>~hF?\|/A QivVFׇaBT+`s&}ib6(>{xCXRk*AsCH=g.)aw"bi:5Fg-j2H*M,\ -SxOSN[>g"e#i66X/ `f^섙(xafr}03Oafuមbf~ 3f{?3;\13/r~g=13O{afLeryfOp僙9ar¼ WLx]+)"RQE奓&p'š}Ԥ)ɲx>{a/ȁx8&=>=USfI`NVחXoS'$Et=:qiol1񽖒E |{{^? w$VU@┏]kJ4-RGKkKVԀBu7sVjW@$ .u%*vLfiLw%K?V;S7r0Iij @ɪ(os5&^c=k=j=v)G5?l]|ɪ%bsğ=BiSgtjƥ:JmXL-Nc,o: e] `aWĥbA"vy[[]WKXF+?i6ZΥ_Mqn)gW@j}B%^n2G$a람qÒ ;ǶCzpx`tȅΓΰdGpꇪ-HSfNo}Qܨ(>ZYs仈ɵ #? n$6],1`(nà~4&vUU%J":ctQžrkvsXxkL!"[ Sf mI!² 1q^""1ۨ7RY wF:!~D< )T>M!vh52v.[C,2&b˖&>|ذuY/qi,ŅpǍ٢/ 0oX!.v Vo TbvTQ2QJ?6gʁ ^jų-PQED}<+'.dA.JR{vt=i \m@bv̱x2l2Ĕַ =>˻ME ʔRR A;'*'ڣCQ&n/Y틞\m|ܢ7v`-.(C %3w$8u⟝ +mM|&Ξɇ['X'r[=قPƪs&l n&D,W WUr'Z*v,lfp.il'"bǏ;xw7pRTո7Ju>#a/~AaJ 솊c&+$L+=]Xc]&ر2=8ˇRA_T )<U)dGj ;뺩59K?Cz؋b`ޖԇ{fzC* 9.y2ʊty=hF\83> }P3.*<ԉ4{  iK?XDW3 :@U}3O,I%%3 nO" ;kXp-J؁Y3Hd򡸂ܚ' [W_Z䝜 kv2XC_W6 2a$(Z&3@X\~wi1t,) C O[\qDN7WdόY|u٣ۭq /$W+jN[H0̊v$N̦%)r  =QROCíL Wr}"ߜ[3RÏ^-Dd-2FZ('%(vd5u9󹸅vBL A+Є=D;7Ӆ6FHyHtQCtȇE3NZ{e*&l"ò&EwOXYT!ZI)–XQE:ߓB>uW.-ɒrk-Kp21 t3(1E15ͶDnk\k=R"BV[w3I%O,e}zL~;ά$DB[P(FӬA-gbIuKKr@w |A3NШ͡6ul]Y.1йpED=_KG0h, QH'2(T~IȻD1Ez1MW US@m\fM. DFԛ)) d98ѿա_n<m-~U 5t"vgr,LoBL_njyGa\dNQ]' '҉NkE͹P[ A3bL'qV1Ǯ-!j0`w G0xwE㯐  ޿7aU)PjJK%a;MC'ٯu+xZ{:+C;D"I zC[Ag)5y`)V |-IqgOou^+Vܼd˷>ȷOXII|:M0z%²a2⿘85dh"Uˎ?U{p*:4#5@+0 Ñ P摂M>ԩnP$'r}":%u`FmkIS"AinʒQ=v-azHI]w)A4HZS}(E`בFS$㴾@ P$^W{m_ r1FY*iO}FF|yAr2x), J', mF~7(|gPW[7b' GR/qQt'y-tj7ZYap.@w[ƕgͽC{wN-TG NKY2_c*=prmҗvV8@FN\՚_mpU* \%sMY7B8xww3Q٦BУr($-^CSR@W,x- R˳ʵdD27e.k^RxKJ3`VZ,M\)w&ROz({3{3jnHgwV,\/1 Su{ϥUCX*ۙ&,xNb'uO4Wܰ0!bvUȞ\&e->ZY†IyP;vf>|`aOp`񮾢>{/p|c,| jQWjgϓg)`h$e߳/bw\ӠMZn7 ^#`miUG P vⒻGQ8v^sd2ỴE|Qq}LneA8]rv$ⅲ$Z["[|\on1cYp&yz"εhĿ7znJ7тZYc=”3avVwH )notIުLc 1+SHݿGhNڝk|f,I#3#-'ġFo[9|s$ZlVыRoމ{ʇWKiuI;rvŶVs\a$wwI3+FؼF.e:Hp9([8@% ;bŽdFa*GNpI|\ao||>čoaG _.ZlԐŲG `zb+y4gXޛWmY \i4\_i 4G͑!>E 6]0:{lf LW@fIc;xT3@r6%TgtNQA09jvdV.F} }ł¨wl;?P4B mI!5ć$|gA%cY."]YN&1O2riL0 m=8 şqz L9{KǾ9|; 3\oq8n6U+3g N~Zf\kfqͩ+Uxonv^r]4D9\f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复习提纲1至8课 实用的再加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复习提纲
1至8课 实用的再加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的复习提纲1至8课 实用的再加分
历史八年级下学期复习提纲
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建国任务,举行的时间、地点、内容:
时间地点:1949年9月在北平举行,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内容:(1)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2)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北京)为首都,采用公元纪年;(3)决定在首都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
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3、重点: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4、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西藏.
第2课最可爱的人
1、“最可爱的人”指谁?司令员、出兵时间、战歌、精神?
最可爱的人指中国人民志愿军,1950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
2、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3、抗美援朝战争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朝鲜战场上中国军队五战五捷,把美国侵略军赶回到“三八线”.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而归.
第3课土地改革
1、土改原因:地主、富农占有大部分土地,残酷剥削和压迫农民,而农民去占有极少的土地,他们受尽剥削,生活不得温饱,这种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时间、内容、结果、意义.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以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
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工业化起步
1、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的任务:主要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一五成就:基础工业与新工业部门的建立;交通运输业的成就;原有工业基地的加强和新基地的建立.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
1956年, 长春一汽生产出第一辆汽车;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川藏、青藏、新藏公路修到世界屋脊.
3、五四宪法的颁布: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三大改造
1、重点:三大改造的形式:农业、手工业采用合作化,工商业采用“公私合营”,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2、重点:三大改造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1956年召开的八大确定的任务: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2、探索失误的原因:党中央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61年春全面调整国民经济.
3、建设伟大成就:石油工业——王进喜,先进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县委书记焦裕禄.
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文化大革命是一场内乱,
2、刘少奇案是文革最大的冤案,可见民主法制被践踏到何种程度.
3、粉碎林、江反革命集团的时间:1971年9月;1976年10月.
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1、十一届三中全会:时间、内容、意义.
1978年底,重点:内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段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意义: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2、民主与法制建设:刘少奇案平反,八二宪法(第四部)及系列法律的颁布.
第9课改革开放
1、改革先从农村开始: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形式.
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目的是冲破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人民公社,说明要保持社会主义制度旺盛的生命力,必须改革不适应生产力的生产关系.采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对外开放:从1980年设立经济特区(广州的深圳、珠海、汕头,福建的厦门)开始的;开放格局:开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格局.
3、国企改革:三个方面,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邓小平理论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和指导思想,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因为第一次系统的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问题,指导党制定了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第11课民族团结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意义:对祖国统一、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地区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2、共同发展的典型——西部大开发带给西部的新气象.
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1、一国两制的含义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和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为解决台湾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重要战略方针.
2、回归祖国:记时间,说明了中国综合国力提高是胜利的根本原因,与清政府腐败落后导致失地相比较.识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
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999年12月20日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1、“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分为建国后(解放台湾)、50年代中期(和平解放台湾)、改革开放后(一国两制,统一祖国)三个时期,最终在“一国两制”基础上形成.
2、海峡两岸的交流:1987年,两岸打破了近38年的隔绝状态;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个民间团体通过对话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1995年江泽民提出八项主张的指导思想.
第14课钢铁长城
1、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建立,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1971年自行研制导弹驱逐舰,1974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军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
2、空军建立: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的,20世纪50年代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千多架.诞生后面临着抗美援朝战争的考验.从苏联买——国产化——自己研制.
3、导弹部队:1957年开始组建,担任核反击的特殊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多种型号的导弹.
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我国外交宗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建国初面临的环境(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进行遏制和封锁,许多国家缺乏了解).政策的特点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目的是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外交成就是第一年与17个国家建交.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最早是周恩来于1953年底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时提出的.最早同意的是印度和缅甸,后来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3、万隆会议的时间、地点、性质、内容: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举行第一次亚非国际会议,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重点是中国代表团对会议成功的贡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和合作.
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1、中美建交:到建交前的敌对关系,分析中美关系70年代出现转机的原因;了解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71年尼克松访华和上海《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中美正式建交的三部曲.
2、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我国在何时哪届大会上恢复的?哪些国家提出议案?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同时恢复的还有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
3、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何时加入?主题、内容和地位:中国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01年APEC会议的主题是“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上海APEC会议是中国迄今为止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第17、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1、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研制或实验成功的时间、意义(地位):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意义: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主持研究的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运载火箭、航天技术的成就.
2、袁隆平与籼型杂交水稻:“东方魔稻”成功时间,赢得了什么称号、评价及奖项要记住:1973年培育成功,被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3、863计划:倡导者有四位科学家,批示者邓小平,八大领域——生物、航天、信息、激光、自动化、能源、新材料、海洋高技术.
2.网络:生活变化,为什么说网络是双刃剑?《全国青少年文明公约》
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1、义务教育:属于基础教育,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规划和成就.
2、三个面向:是邓小平于1983年的题词,记住内容: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3、 “科教兴国”战略:90年代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奠基工程.
第20课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1、文学:两个创作高峰期,代表作品的特点.茅盾奖四个作品
2、体育:特别是近20年的世人瞩目的成就,有何原因、现实意义.
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衣食住行的变迁:根本原因是实行了改革开放,有何变化?
2、就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有何变化;知道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哪些制度,哪个是最密切关注的,对社会起了怎样的作用.
历史重点提要
一、1949年10月—1956年底的主题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1、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土地改革、西藏解放完成遗留革命任务.
2、54门礼炮代表参加第一届政协会的民族.人大根本目的是制宪.
3、解放方式与北平相同的是西藏,标志着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民族大团结.1959年进行民主改革,60年代初废除了封建农奴制,成为国家重要牧区.
4、1950年10月开始的抗美援朝,到了1953年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为标志取得胜利,为中国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稳定的和平环境.
5、1950年,《土地改革法》的颁布为标志,在新解放区展开了土地改革.1952年底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外取得胜利.结果确立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私),没有剥削.为工业化准备了条件.1953年对农业改造的道路是走集体化,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创举是对工商业的赎买政策.
6、1953年实行的一五计划,重点是发展重工业,目的是实现工业化,东北工业基地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向工业化迈进.
二、1956年-1966年的主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始于八大.
1、因果关系:1958年总路线 大跃进、农村公社化
(公共食堂,大炼钢铁) 严重经济困难 全面调整经济
2、初级阶段已有48年.八大最大成果是指出任务(实现工业化),最重要的是分析社会矛盾.
三、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思想、组织、政治路线的转变)
1、1980年刘少奇案平反.两个凡是导致出现徘徊局面.思想大讨论“解放”的是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2、改革突破于农村:1978年,凤阳小岗村;形式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特点是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方向是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乡镇企业突起影响最深远.1985年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1992年后推行公司、股份制.
3、画圈,80设点.(从广东、福建开始),深圳是窗口,海南最晚、最大.浦东是国际化经济、金融中心.最终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地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4、改革开放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核心是工作重心的转移,思想路线核心是实事求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这是党史的转折,根本原因是停止了阶级斗争为纲.
5、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理论是十二大(1982)提出的;十三大提出的初级阶段理论、初级阶段总路线,和三步走战略;十四大的突破是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三中全会形成了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四大形成了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集体.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全部展开

第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1、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平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大会决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大会还决定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建立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以表示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崇敬和缅怀。
2、1949年10月1日下午,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斗争。
4、1951年,阿沛·阿旺晋美同中央人民政府达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西藏和平解放。意义: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1951年9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第2课 最可爱的人
1、原因:①美国派兵侵略朝鲜。②美军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安全。朝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2、美国哪些侵略活动威胁到中国的安全?
①以美军为主的所谓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一直打到中国鸭绿江边; ②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扫射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美军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
3、目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4、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5、司令:彭德怀
6、过程:五战五捷
7、战斗英雄:黄继光、邱少云 重要战役:上甘岭战役
8、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9、结果:1953年7月,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中朝人民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10、意义: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第3课 土地改革
1、土地改革的原因:①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②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三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
2、起止时间:1950——1952年底
3、法律依据: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3、做法:从1950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应得的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自食其力。
4、结果:到1952年底,出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近三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和房屋等;还免除了向地主缴纳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
5、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6、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新生政权进行了那些努力?各有何重要意义?
(1)和平解放西藏。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
(2)抗美援朝。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共同奋战,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巩固了新生政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击了美国的侵略政策,为我国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3)土地改革。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一五”计划的目的:为了有计划的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的培养建设人才。
3、“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
4、“一五”计划的成就:
5、意义: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我国开展“一五”计划建设的重要条件有哪些?取得了哪些成就?简析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条件:①新中国成立,祖国大陆获得统一;②抗美援朝的胜利;③土地改革的完成,为国家的工业化准备了条件。
(2)成就:①1953年底,鞍钢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②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汽车;③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地一架喷气式飞机;④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⑤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⑥川藏、青藏、新藏公路建成,密切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⑦ 我国以苏联帮助兴建的156个项目为中心,形成了以鞍钢为中心的东北重工业基地;⑧华北和西北也建立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
(3)原因:①党的正确领导;②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③全国人民的支持和艰苦努力;④苏联的帮助。
二、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时间:1954年9月
(2)颁布的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3)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4)地点:北京
(5)内容: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6)意义: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第5课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一、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当时贫苦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一家一户难以解决水利问题,难以抵御自然灾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这就影响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3、目的: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4、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5、完成: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时间:1953——1956年
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起止时间:1954——1956年
2、形式:公私合营
3、政策:赎买政策。 意义: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四、三大改造完成的意义: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怎样确立的?
1953年,我国开始进行三大改造。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农业合作化运动,推动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个体手工业者参加说工业生产合作社。从1954年开始,国家队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企业的公私合营,1956年初,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6课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中共八大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1)背景:20世纪5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与科技迅速发展。为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基于对国内主要矛盾的正确分析。
(2)1956年
(3)内容:①大会分析了我国形势的新变化,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生产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大会明确指出,当前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4)意义:这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1)背景:八大以后,社会主义建设蓬勃展开,成就显著。党中央主为经济建设速度可以更快一些。
(2)时间:1958年
(3)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3、“左”倾错误泛滥
(1)原因:①对国情认识不足;②缺乏建设经验;③对社会主义建设急于求成;④忽视客观经济规律。
(2)表现: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5、1961年春,党和政府全面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
6、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中取得的成就:
(1)主要工业产品都有很大增长,石油工业尤为突出。大庆油田的建成结束了中国靠“洋油”的时代。
(2)新型的电子工业、原子能工业、航天工业从无到有的发展起来。
(3)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7、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十年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有哪些成就和失误?结合史实说明。
(1)成就: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提出发展生产力的任务,1961年春,调整国民经济,恢复发展生产,经济发展成绩斐然,特别是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2)失误:1958年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泛滥。
第7课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1、文化大革命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党和国家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它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
2、起止时间:1966——1976年
3、开始的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接连发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4、指挥机构: “中央文革小组”
5、两个反革命集团:林彪反革命集团和江青反革命集团
6、过程:对刘少奇、邓小平进行了错误的斗争,煽动“打倒一切,全面内战”。1967年2月前后,党内老一辈革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抵制和抗争,被诬为“二月逆流”,受到压制和打击。
7、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毛泽东、周恩来机智地粉碎了林彪反革命的政变。1971年9月13日,林彪等人出逃,在蒙古温都尔汗机毁人亡。
8、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后,在周恩来、邓小平的主持下,形势有了明显好转。但以江青为着的“四人帮”使全国再度陷入混乱。
9、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
10、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一举粉碎了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11、从三大改造完成后到“文革”结束,被称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二十年。情结合史实说明曲折性的表现,并分析出现曲折的原因。
(1)曲折性表现: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发展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却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左”倾错误在全国严重泛滥,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文化大革命“的进行。
(2)原因:①党和人民对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缺少经验,又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②少数反革命分子的破坏。③苏联的影响。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1、“两个凡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2、背景:①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②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3、时间:1978年底
4、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使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对农村的改革
1、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影响: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对外开放的措施
(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2)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3)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4)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对城市的改革
1、时间:从1985年起
2、重点:国有企业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4、简要概述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概况。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1)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的得到大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城市: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大中型企业向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改革步伐。(3)认识:改革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从而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

收起

你好,
3、时间:1978年底
4、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

全部展开

你好,
3、时间:1978年底
4、内容:①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②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③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意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使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1、1980年为刘少奇平反,使党的历史上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2、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86年,又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这样,基本上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国逐渐向依法治国的道路迈进。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对农村的改革
1、目的: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典型:安徽凤阳小岗村 3、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影响:农村开始富裕起来,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二、对外开放的措施
(1)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特区;
(2)开放了广州、上海等14个沿海城市; (3)增设了海南经济特区;
(4)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浦东开发区已发展成为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
(5)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三、对城市的改革 1、时间:从1985年起 2、重点:国有企业 3、主要内容。
(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
(3)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4)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
4、简要概述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的概况。你从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1)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农业生产的得到大发展;随着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也迅速发展起来,为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城市: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的步伐加快,大中型企业向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形式,加快改革步伐。
(3)认识:改革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从而证明了改革的正确性。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邓小平提出要实行改革开放,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邓小平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4、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的设想,做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
6、邓小平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逐渐形成了邓小平理论。这一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7、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8、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在中共十五大上,江泽民作了《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以世纪》。大会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9、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邓小平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
(2)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1987年在中共十三大上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三大根据他的设想,作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5)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邓小平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他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0、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1)南巡讲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3)1997年,党的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1、邓小平理论是怎样逐步形成和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期中考试)
(1)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
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1982年,在党的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1987年,他又为党的第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4)1992年,党在十四大高度评价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5)1997年,十五大通过的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第11课 民族团结
1、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什么政策,有什么意义?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对于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平等和地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政治制度。
2、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在我国共有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
3、汉族为主的各民族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筹建新中国的时候中国共产党提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政策。
4、20世纪60年代初期,西藏地区胜利完成民主改革,废除了封建农奴制度,百万农奴翻身当家做了主人,进入社会主义阶段。
5、新中国成立后, 我国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得到迅速发展。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成为商品粮基地,西双版纳的傣族自治州是我国第二橡胶基地。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出现了新气象。
第12课 香港和澳的门的回归 一、“一国两制”的构想 1、人物:邓小平
2、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实行资本主义制度。“
3、意义:①一国两制”,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指明了前景,赢得海内外人士的好评。②“一
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为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
二、香港和澳门回归
1、1984年底中英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1987年4月中葡联合声明,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3、意义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标志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1、简述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发展变化 ①新中国成立后,明确提出解放台湾。②20世纪50年代中期,确立了争取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的思想。③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确立了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④在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基础上,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⑤1995年初,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成为新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指导思想。
2、1987年台湾当局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3、海峡两岸的民间团体为进一步促进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做了哪些努力?结果怎样?
(1)努力:①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②1992年,两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③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科技、文化交流达成共识。
(2)结果: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3、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4、为什么说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1)三国时,吴国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2)元朝时,加强了对琉球的管辖。 (3)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5)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台
湾沦为日本殖民地。
(6)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7)1949年,国民党退台湾。
(8)1950年,美军第七航队进入台湾海峡,阻止解放台湾。
第14课 钢铁长城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是怎样建立起一支现代化军队的?
①海军:新中国成立前夕,我国建立了第一支海军——华东军区海军。新中国成立后,又相继建立了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此后我国陆续研制了多种舰队。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导弹驱逐舰,完成了多次科学实验和对外出访任务。后又陆续装备了我国自己制造的核潜艇。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海军现代化进一步提高,海军已有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逐步扩大。
②空军:20世纪50年代初,空军部队已拥有各种飞机三强多架。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后来又制造了各种型号的歼击机、轰炸机和强击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空军的现代化建设有了新的飞跃。
③导弹部队:1966年,中国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陆续装备了中程、远程、洲际导弹核武器,还有其他型号的导弹。
2、1974年,我国研制出第一艘核潜艇。 3、导弹部队主要担任核反击任务。
第15课 独立自主和和平外交 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①新中国建国的第一年我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的外交政策。
3、时间:1953年底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5、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1、时间:1955年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3、性质: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者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
4、内容:讨论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问题。
5、“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第16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原因: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
2、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的过程: (1)1971年7月基辛格访华;
(2)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3)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二、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1年10月25日,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三、中日建立
1972年,日本着国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四、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 1、原因: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时间:2001年10月21日 3、地点:上海
4、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5、内容:①讨论了全球和地区经济形势、面向新世纪的亚太经合组织政策框架等问题;②通过了《上海共识》。③会议结束时,江泽民宣读了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宣言》。
6、意义: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
7、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上的三件大事。 (1)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3)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8、简述建国以来新中国在外交工作上取得的重大成就。
①新中国在建国的第一年里,就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③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④中美建交,结束了两国20多年的对峙,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⑤26届联合国大会上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