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27 19:26:35
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x}r+IrPoj36շ$kk}ˌf1g40 @bI +@pF$vT0'୪6U56`Dd?ކZOfܵUӋ~t~c&#gvΏLtVm׫ ~]/7EߦoI4Гn[ٳv!?iCnѼCuwtU9n^sL!gKwuf_m=cNͪfB}S8 ݬIJqz=my+G2e3`d57x3'aɧL4j2j4Oדi?Gn{7{*SFL1\k MoM` N{.LҌnx6sS8rc_1f[ wB24B#w!c(|BV&H 7e!DЃRξ~{y,*l,U2"޾>8 X/m#08Ge ˙U42a9K٣>pIF\b47hcO1K`9sm8Shj Iyd}FN8r1(BRʕ۝z8:ljƔu"snuQl2Nzٿ]4g6uc3E_Ť[ cN9F7Scх|mйRvVH݄y45y_Ĕրz @eOmM .HC;ЩBSŐ6pc Hx@{ h\K\];f0q^;G,_y7Z}ŽӾ?d - so}^CbC\ TR!(̜yqfyU&0S8UU80e* <"A:Oi^(hAxjDe}ók3 -P~1Ng0YD q}PHɉg9NByqxז~/|l=KNm+ıY|mi6EG[0U}y.Vd7U^4f8J, w_~/ąOaS@%.KBqlp=1}1^Sq^;*;)Z)B)dË~'Y1fSMMByt *es=?p|OR= a ς18lC zR:8 M[Е9 1S+4=)˾z&`6SpeXݜj@c} "(HjBrɉzUL=Nodg_u,Zcz03mG#}?{͋< @&N%ztvt_7r>XrPpWrȾ)o=_2:#4ޒDfo72D,q| &c2O0}{s- iFl['W~ 8b|q}=W݅}4̯٥peה~/׳ApE?Az'Qrz\˖>[hY2oB :@]vLa3`@"Ja|_GQNQh7qij  ~HwJ/7 Ŵ'N 3 >4~ 0qEeN\N|_iBdg }NyEO?{˪kQє[{${B$X*Oc^x4'KP#5}S0鸓x{kWJPx8XBE!v Cs߁1[cۙU͵ayB3Θ3#"$:Zysēga}/0xiF 96=(ì)K?YlŠێIq&4ncsHna0U ɷĉnTx@)xE{ds^( {F3~UiTgDxY^o"Ck9vOS,Xl#Jruurmd 7=; å⁄:Q/FÜrX9G"S}oZwS($B|t+0;]w4V$Z"#2G"O.>D=lMS*SK> f*ىK;a)׋s/:vpac=8^Ŵ9ƯWS# A@?o餞$,QIF#+t PSŠy4;QMqa r ZLl sn45KHV3MDa H :zBľ]q?€hnkxpqsj=cGC}}a'Eݣaͳٗvg{_82n+ɷxLK:oLc[d?;S>p];&˚9Dli/O_;OtEp`3;ù;4]!/hX-!4!U"M|̪iLo[Ks 4+3CCiCn;0u@ŖlFWw{KwžB݅X[F -6_Nw?2֞<0cXOrϹyw<%vɽOzP@)(3)dS`SbQV%W2vFBx8z9ٝ&5WkA xu禶B4ZnR0p|OwmCJ(6)i7{{?vhx NM>%|&|6o~PM`/_tĿsm/Kf?3>̀?~JJaޏ)?~H9l~w~v((N Zi̧v㴻;L_I^xiqlWI'&k6[0W`L z[ʌ Kz[yə5$ o_j%ǝ,}N_(@KM#m7ӽx"cY;әe}:hp$;c1Xxg)P(ǃfs* x)oqg( q fM}躲&({KǒiMk*)uwR#HY/٘Ϲlj*܌qz![DX^XD[vn5"Ci1ש#T.\ZE@t{M ;>h.(ϙ9GXP[FWG s5C\Es.eTOD|dc\~S zڶI,~eŹh(7cmf䃽<(@3xcG_ )&_.׷P RDg?~,Ƚ s$awY8]dڼY\fr)*!agV*q8eo+{5AozS|,n. sR)IC3pvb\\6˒E'k:۫wU{nr]ZCi׳7Q|$mm͸"M2lmSgm 7ӯMw|w}N #r $?#uHtb`aw.\긟ͤlGnD}ވ_'9zZOML@/b]PdV3Lo%; =-4~rɔ:0pɿ=n>G4Yf^( f:5PybFxo%إS`pT0,P?eȝ@bb&O^vpD7z&̠CsC/8'*f; *'(/BGo=7`(W ~pTDR('C6ם,#^5KfCِuL+d"\)w. w? DIџL=#oh#Sxh?Ogvwdpkk Bݎj ex<|XH4oAX f!QT/Pl?fnnTTpfņs?ï*&yj#&DvZ3U{gK,tΙP'2ey0gA6qW1B_U,. 2Ōgter%ԉ]jc6J- 6MAW:Q.SS2.{c;jWLM3<%<& /=(큤 &ޝ-䄹R062Ϫj{]Ip ;Dž,\ K\ςǀq4Ls L \0k>`#*Z_w z|A0O ΅㱨霹ݥ yUyrh+F '$~Ω{8dfLD:beX'b̃6Wsq )pmKƏ@0%& /Q{;twx7QjlM-!v_9:yss>(M1_~K  ztĨ K|hgDqrI}Ď@i9u0,/ @=W.{튅/u3ˉ-w.&cme~M17-:͕hM.; f`p/+OYQA9<͇kwpk!BEIG%̰]^;zCoSHK|fя{}9Sd~r:IeJm!=0+_ɢ=^acO$nͳ6[hlFY/ \nPȾ J VIG#B$dž7iDJҀi2;vpUZ 3bgw<mP[6f{"Е*Յno<|,Ly9S_m/W%bwXEMU+յ+ PmZ:6e&l=igi6gz { Ĩ XK,g*uZ 4^URI3bzӄCo}{Jvg~+Oubz MN0/po۾Ѧ}>--'g>ZS6z ņHVy7@Ŷ_߀2X~ < ЩWXּ]2m?{wMed۫y#p8B;` 簍Ecx0Q`!OfE VFL}m/-k;h éhkoԵ$8KRJh_ddsiD,U b (ba8BmՅ|ͦX7Ќa/4޴.U/=kٙH%<@TK׀IҞM%+R")ٛ7+z71){!]FchM ,n{;\@CJv6>TFdNan~c3-aGL_Rz} kL3G68 *ʄXF<"La+--)~ ǒP?~)22ʻ2J5ӛ.’RBܯ)$0Dj¼! Vd9qR3n15isSN0WO-AJ9EAF>iѢJsbu){IuL0aJnjт(߾DwƇZHC ,~tc<\ PƢ|~cuCPMPMUI2[Z*kiىۋ;I߾'yG>lKDZ [m &х J/WLאzZiVJ΅qf (DF.3'0XfTr+dI{˪vC˺}idoBRȦ`LęjN*- q!GU*eDvgolJ687GY3=$[ ӽ16S;_LOͅ}'̛Q<埴 pZT,/\;!,*tNmn_\.jo;c.dYޙk-_ 㨏!;yodŗ1jٙ>VDzYoIu Yq~ŐӔ6ĞwU=ÕP=`Ñf{eE2v q6; /LIΆhJbfAP晤1kI.IV&zCB3YʘȮ@%nJRAGtbcdQ;&>mhջNMʉn\G,@8pɫ< T˨IHq ׌OTy}gwԪә]t); v>߸]9b/ESN=r.%3ುheΟL6N9[x bgFR`z4>rܞ9(RҒHonH^&7DfP%PJ#Mjɋw̘f6[3.76T.0dWç&nr/Pڵ6Pۥ#_ѩZj{ u%aYM>[8˶ԝ] LXRvgϮ=H==Lvhm 1bTU_ruD 4Z5TzRŒ]pC?Pш>wOݎQ[(rob^r?OE7Gb8knpRaHĴ /ٌǢ`O_ oI[xɟ1>SW$ժ[́B. ɖ&td!f\;P;5H8aBWU%JAE.VĕX=ITѶÌL4ALqMA %iMg$ t&`3=H=+˕.n z UzJ3&>ե$l „Kze2%5w/_G<ݗ,,1"n##e`TCw!ںΏ7iq@Mjht^Cݖk - eL TBF_ݥ+#rn#2p$UtB6͉Ϡwrt6^îabYY@^BBBYۀF /8Uo߮sV>\^BQr&~I^6ȃďjRO]M P+*$nsDTo 'dUEpI {*fdpH/n+t?m S#f7Q]A!q }Kє)̨ @ 7PKgT|Wt'd뛑I8XO=h^ƒTz;`qYg' U:ql:)o}h-߮JDr'l8ن &s~"a2%̯[Ŷd$N.I?xI05ސq~A6 BBƗD|iM-3Wr{r@>nbY9ᛨ4fRhmQ%NpG%E|%&&=oms/Ft ㄾtWKcć '7ƼhV ^fxdt9MBGC t$VOC9ҁS{((h)3S->ufDRZlt`i@NnH[4EiN}=Io6 VG96( J9_j|E 5jZˏj? []ǶLofki\ E"7u'D`A0;n>_RѭǗNai3y-o9Rů|Ֆi>BYpby˔XP}M!ͭ `ܯvߓ&섑 ´

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初一起得最早的是白族小孩,起床开自己的“财门”;然后找还没有开门的人家帮忙开“财门”.在小孩开“财门”的时候,各家主人争打第一桶井水;回家后烧泡米花茶喝.
达斡尔族:年年高.北方的达斡尔族有拜年的习惯,春节时,人们穿上节日盛装,逐家走访,互相祝贺.每家都备有蒸糕,拜年者一进门,主人就用蒸糕款待. “糕”在汉语中与“高”谐音,以糕款待,表示互相在新的一年中,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节日期间,达斡尔族还举行歌舞、体育活动,一直持续半个月.
藏族:藏族喜欢在春节邀约亲朋好友郊游野餐,弹唱祝福歌.
瑶族:瑶族在春节总要表演《耕作戏》舞蹈.
僳僳族:僳僳族最喜欢在这时举行赛诗会,唱名调名诗.
阿昌族:男女老少则在这期间打甩秋(千)转秋(千).
苗族:苗族的主要活动是斗牛、赛马、跳芦笙、打年鼓.
蒙古族:酒肉不尽.北方的蒙古族过春节却是另一番景象,节前家家户户都备下了当年生长的公羊和各种奶制品以及几坛美酒.除夕之夜,人们穿上漂亮的蒙古袍,全家席地坐在蒙古包中央,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午夜开始饮酒进餐,按常规要多吃多喝,酒肉剩得越多越好,象征着新的一年酒肉不尽,吃喝不愁.初一早晨,身穿各式服装的男女,跨上骏马,三五成群奔向“浩特”(村镇),挨个地串蒙古包.串包时,先要给长辈叩头祝愿,接着主人家的女婿为前来串包的客人敬酒,人们边歌边舞.
壮族:贺吉祥.居住在南方的壮族,称春节为“新年节”.这一天,人们出门无论遇到谁都要相互祝贺,认为这样一年才能吉祥.
布依族: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居住在西南边疆的布依族,每年除夕晚上,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被大家认为是最勤劳的姑娘.
景颇族:射荷包.姑娘们是这项活动的组织者和裁判员.她们把绣好的荷包用线吊在竹杆上,在树尖中左右摇摆,请小伙子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酒作为奖品送给谁.荷包里一般装有一枚硬币、几粒谷子和几颗装饰用的珠子,作为幸福的象征.
哈尼族:荡秋千.春节前几天,哈尼族居住的村寨就已经热闹起来,小伙子们忙着上山砍竹子,准备立秋千.那里的秋千有十几公尺高,哈尼族不管男女老少都很爱荡秋千.节日里,大家都穿着自己最喜爱的衣服去荡秋千,处处呈现出热闹、和睦的节日景象.
傣族:掷糠包.傣族青年男女喜爱甩糠包的游戏,春节期间,小伙子和姑娘们互相投掷糠包,看谁投得准,看谁接得着.玩到一定的时候,姑娘们就悄悄抢走小伙子身上佩的腰刀、包头布或拴着的马,跑回家去.假如小伙子有情就追随而来.父母见到女儿拿着头布、牵着骏马回来,便设宴款待.
高山族:“围炉”.除夕晚上,一家老少围坐在放有火锅的圆桌上聚餐,叫做“围炉”.平常滴酒不沾的妇女,也要象征性地喝一口酒,以示吉利.“围炉”时吃的蔬菜不用刀切,洗净后带根煮熟,表示祝愿父母长寿.如果家里有人外出,也要空出一个席位,把这个人的衣服放在空位上,表示全家人对他的思念.
满族:挂旗过年.挂旗图案优美,色彩鲜艳,象征着一年的吉祥开端.节日期间,男孩成帮结伙地放鞭炮,或乘坐自制的各式各样的木爬犁,在山岗上、冰面上嗖嗖飞驰.少女和年轻的媳妇们穿着新做的花衣服,三五成群,分家合伙地玩嘎拉哈(猪或牛的膝关节骨).
佤族:大年初一是戒忌日,外人不能入户,各家只能在家安闲.初二清早才热闹起来,亲朋好友互相拜年,然后到舞场跳春舞,一跳就是五至七天.
侗族:芦笙会.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彝族:跳虎.彝族人过年时有着“跳虎节”的特殊风俗,全村上下男女老幼都沉浸在迎虎、送虎、观虎跳跃和驱赶邪恶鬼怪的一派欢乐气氛中.
撒尼族:食汤圆.撒尼语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汤圆”和“过新年”是同一个词,叫“阔期玛”,过春节必食汤圆.
黎族:黎族青年男子要在初一或初二,举行一次“春节围猎”活动,猎物全村共享.
土家族:土家族初三举行有万人参加的“摆手舞”会.
纳西族:纳西族的中青年最喜欢在此期间组织灯会,并与别村进行竞赛.
东乡族:正月初一要举行传统娱乐活动——打土仗.打土仗时漫山遍野、喊声震天,不知道的还以为到了战场呢!人们以土块做“武器”,互掷对方,打得浑身是泥、灰头土脸.无疑,小伙伴们是这场“战争” 的主力,可是年过花甲的老人们也老当益壮,兴冲冲跑到山野的“战场”上参战,大显身手,场面壮观有趣.
独龙族:独龙族把过年叫做“卡雀哇”节,而最隆重的庆祝仪式是上演中国版的西班牙斗牛——牛祭天.族长把牛拴在广场中央的木桩上,由年轻的女孩子把链珠挂在牛角上,接着,一位勇猛强壮的小伙子,手持锋利的竹矛,向牛腋部刺去,直到将牛刺倒死去.然后,人们就跳起“牛锅庄”舞,分吃牛肉.
侗族:贵州、湖南一带的侗族同胞,春节期间盛行一种“打侗年”(又叫芦笙会)的群众活动.这种活动类似汉族的“团拜”,只不过比“团拜”显得更加欢乐、热烈.这种活动一般是由两个村庄共同商定举办的.两队在广场上正式举行芦笙歌舞比赛.这时两个村庄的观众,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尽情地欢乐.
布依族:布依族在初一,各家要扎彩灯,晚上一起点燃.
朝鲜族:朝鲜族要举行庆祝集会,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着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畲族:畲族姑娘在节日里,要把亲手绣制的象征纯洁爱情的彩带系在情郎身上.
赫哲族:春节是一年中最快乐的节目.除夕夜家家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大年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都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到亲朋好友家拜年.鱼宴是赫哲族人款待客人的美味佳肴,有酸辣风味的“踏拉长”(生鱼)、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透明鲜红的大马哈鱼籽.滑雪、射草靶、草球是赫哲族青少年迷恋的娱乐活动.
拉祜族:正月初一至初四过大年,在正月初九至十一过小年.腊月三十晚上要杀猪、舂糯米粑,每家要做一对大的粑粑,象征星星,表示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拉祜族亦有大家聚集一起守岁的习俗.
仡佬族:农历腊月三十过年.年节要祭祖,从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三都用糯米做成一个大糯米粑,放在簸箕或木盘中作为供品.
水族:在水历每年4月(农历12月) 的第1个丑日过年,水语称苏念喜.节日这天男女老少打扮一新,欢歌笑语,还给孩子煮红鸡蛋,蒸红糯米饭吃,祝孩子健康成长,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节日气氛中.

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悬赏分:15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提问者: 匿名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如果需要图片来说明回答内容,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

全部展开

添加到搜藏待解决
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悬赏分:15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提问者: 匿名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如果需要图片来说明回答内容,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2 条
语言
回答者: cuijh1998 - 助理 二级 3-9 18:28
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悬赏分:15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提问者: 匿名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如果需要图片来说明回答内容,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1 条
语言
回答者: cuijh1998 - 助理 二级 3-9 18:28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
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
qsmm 6045
好几回广东 5855
gpcnytz 2565
范阳一丁 2135
碧海蓝天365 1880
更多>>
订阅该问题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回答者:匿名 3-9 18:35

收起

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悬赏分:15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提问者: 匿名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如果需要图片来说明回答内容,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全部展开

急~~~谁帮我写一篇小学6年级的关于白族族民风民俗的作文啊??急!!!!!
悬赏分:15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提问者: 匿名
我来回答:
回答即可得2分,回答被采纳则获得悬赏分以及奖励20分
如果需要图片来说明回答内容,可以上传图片
参考资料:
匿名回答 积分规则
回答 共 1 条
语言
回答者: cuijh1998 - 助理 二级 3-9 18:28 分类上升达人排行榜
用户名 动态 上周上升
qsmm 6045
好几回广东 5855
gpcnytz 2565
范阳一丁 2135
碧海蓝天365 1880
更多>>
订阅该问题
您想在自己的网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问答吗?来获取免费代码吧!
--------------------------------------------------------------------------------
如要投诉或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百度知道投诉吧反馈。

收起

桃花源上接五强溪,下连武陵,相传是古代秦人躲逃连年战乱和苛捐兵役的避难之所。他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劳自食,繁衍子孙,独成一方风水。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庄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数十户人家,他们大都姓秦,因此该村也叫秦人村。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进洞避乱的古代秦人的后裔?没有谁去做具体的考证,反正一个“秦”字贯古今,他们的衣...

全部展开

桃花源上接五强溪,下连武陵,相传是古代秦人躲逃连年战乱和苛捐兵役的避难之所。他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劳自食,繁衍子孙,独成一方风水。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庄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数十户人家,他们大都姓秦,因此该村也叫秦人村。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进洞避乱的古代秦人的后裔?没有谁去做具体的考证,反正一个“秦”字贯古今,他们的衣食住行习俗确实与当今现代社会风尚有许多不同。
衣: 以前这里人们的衣料全为家织土布。各家备有纺车、织机,自产棉花,自纺自织,织成的土布再用植物染料染成或青或兰或灰或紫的颜色。衣裳多为自家制做,将染色的土布裁成片,再一针一线用手工连缀。也有上门做衣的裁缝,一个灰包,几根针,几络线,一双形似当今带把小铝锅的生铁熨斗就是他们的全部工具。衣服的式样是男为封襟衣。女为大件衣,一色的布扣襻,裤子全为大折裆裤,4尺大的裤腰,在肚前一抄一折,再系上布带。如今,村里年轻人的服式与洞外人的几乎没什么两样,但不少老年人仍穿着对襟衣,大件衣,折裆裤。不过老年人衣服的布料再也不是土纺土织的了,而是去市面上挑选。去村里走走,仍可寻见木制的纺车和织机。虽然这些都闲置不再用,但也展示着历史。即使在普遍使用缝纫机的今天,村里仍有提火熨斗拿灰包的土裁缝。
食:当然是主食大米,与洞外的村民几乎没什么两样。这里所指的“食”,是专指加工大米的工具。秦入村里的村民们以前加工大米的工具是碟子、石碓、风车。碟子圆形,有上下两扇。下扇固定在木架上,中间有一硬木轴,上扇绕木轴在下扇上转动。上下两扇磨擦的面有规则地嵌有许多硬木片以为齿,齿缝间用黄土夯紧将齿固定。碟子的作用是将壳肃去粗壳。用碟子加工时将稻壳堆在上扇盛壳的容斗内,以人力推动上扇转动,稻壳通过木齿磨擦,从上下礧面的缝隙间洒下去了粗壳的糙米。糙米再经过石碓加工便成为熟米。如今村民食用的大米大都是机器加工的,但村里仍有作坊可为村民用古法加工大米。确实有的村民原来作坊里用礧子、石堆加工大米,他们(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这比机器加工大米味更香质更柔。
住:以前村民的住房全是清一色的竹篱茅屋。茅屋傍山而建,各自独立,确是“鸡犬两相闻”。屋内存设简陋,石板木块是凳,木板相拼为床,葫芦(俗称芦瓜)剖开成瓢,砖头砌垒即灶。如今茅屋为木屋所代替。木屋又全是小青瓦、白粉墙,仍具古代遗风。家家户户虽然有了电视机、电冰箱,那剖开的芦瓜瓢却一脉相沿。
行:秦人村虽紧临国道,但村里不通公路,在田园上纵横交织的是阡陌交通田园上的这些阡陌并非说优于水泥路、柏油路,但的确也有它的优点。它透着芳草的青味和泥土垢湿气,赤脚踩在上面使人感到温乎乎的舒坦,更使人感受大地脉膊的跳动。
回答者: 天堂1231554 - 魔法学徒 一级 3-16 11:27
桃花源上接五强溪,下连武陵,相传是古代秦人躲逃连年战乱和苛捐兵役的避难之所。他们在这与世隔绝的地方自劳自食,繁衍子孙,独成一方风水。至今这里古扑的民风民俗,仍展示着她作为洞天福地的往日的情愫。
桃花源有秦人洞,秦人洞里有一村庄名三合村。三合村有数十户人家,他们大都姓秦,因此该村也叫秦人村。这些姓秦的村民是否是进洞避乱的古代秦人的后裔?没有谁去做具体的考证,反正一个“秦”字贯古今,他们的衣食住行习俗确实与当今现代社会风尚有许多不同。
衣: 以前这里人们的衣料全为家织土布。各家备有纺车、织机,自产棉花,自纺自织,织成的土布再用植物染料染成或青或兰或灰或紫的颜色。衣裳多为自家制做,将染色的土布裁成片,再一针一线用手工连缀。也有上门做衣的裁缝,一个灰包,几根针,几络线,一双形似当今带把小铝锅的生铁熨斗就是他们的全部工具。衣服的式样是男为封襟衣。女为大件衣,一色的布扣襻,裤子全为大折裆裤,4尺大的裤腰,在肚前一抄一折,再系上布带。如今,村里年轻人的服式与洞外人的几乎没什么两样,但不少老年人仍穿着对襟衣,大件衣,折裆裤。不过老年人衣服的布料再也不是土纺土织的了,而是去市面上挑选。去村里走走,仍可寻见木制的纺车和织机。虽然这些都闲置不再用,但也展示着历史。即使在普遍使用缝纫机的今天,村里仍有提火熨斗拿灰包的土裁缝。
食:当然是主食大米,与洞外的村民几乎没什么两样。这里所指的“食”,是专指加工大米的工具。秦入村里的村民们以前加工大米的工具是碟子、石碓、风车。碟子圆形,有上下两扇。下扇固定在木架上,中间有一硬木轴,上扇绕木轴在下扇上转动。上下两扇磨擦的面有规则地嵌有许多硬木片以为齿,齿缝间用黄土夯紧将齿固定。碟子的作用是将壳肃去粗壳。用碟子加工时将稻壳堆在上扇盛壳的容斗内,以人力推动上扇转动,稻壳通过木齿磨擦,从上下礧面的缝隙间洒下去了粗壳的糙米。糙米再经过石碓加工便成为熟米。如今村民食用的大米大都是机器加工的,但村里仍有作坊可为村民用古法加工大米。确实有的村民原来作坊里用礧子、石堆加工大米,他们(特别是老年人)认为,这比机器加工大米味更香质更柔。
住:以前村民的住房全是清一色的竹篱茅屋。茅屋傍山而建,各自独立,确是“鸡犬两相闻”。屋内存设简陋,石板木块是凳,木板相拼为床,葫芦(俗称芦瓜)剖开成瓢,砖头砌垒即灶。如今茅屋为木屋所代替。木屋又全是小青瓦、白粉墙,仍具古代遗风。家家户户虽然有了电视机、电冰箱,那剖开的芦瓜瓢却一脉相沿。
行:秦人村虽紧临国道,但村里不通公路,在田园上纵横交织的是阡陌交通田园上的这些阡陌并非说优于水泥路、柏油路,但的确也有它的优点。它透着芳草的青味和泥土垢湿气,赤脚踩在上面使人感到温乎乎的舒坦,更使人感受大地脉膊的跳动。

收起

白族家庭里,传统习惯上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侍候。
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

全部展开

白族家庭里,传统习惯上儿子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白族同宗同姓不通婚。对客人,无论是否认识都热情接待。凡客人光临,必以“三道茶”款待。三道茶是最讲究的茶礼,具有一苦二甜三回味的特点。为客人斟茶不能斟满,白族民间有“酒满敬人,茶满欺人”之说。白族就餐很讲礼仪,长辈、客人坐上首,晚辈依次坐两旁或下首,并随时要为长辈和客人添饭加汤,热情侍候。
婚俗
当白族青年男子向姑娘求婚时,姑娘如同意,要向男方送粑粑;婚礼时新娘要下厨房制作“鱼羹”;婚后第一个中秋节新娘要做大面糕,并以此表现新娘的烹调技艺。婚礼时讲究先上茶点,后摆“四四”如意(即四碟、四盘、四盆、四碗)席。背婚是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婚俗。每逢十字路口、三岔道或人员集结的地方,陪宾们便停下来,把嫁妆码成两大摞,让新郎背着新娘围着嫁妆绕“8”字。
食俗
平坝地区的白族多以大米、小麦为主食;山区的白族则多以玉米、洋芋、荞麦为主食。主食都以蒸制为主。因鲜菜常年不断,白族人每餐都喜食鲜菜和各种腌菜。白族妇女大都善作腌菜,腌菜的种类很多,除腌制鲜菜外,还做豆瓣酱、豆豉、面酱;剑川、鹤庆的白族常采撷洱海的海菜花烹制成各种风味菜。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冬天,白族都喜欢大锅牛肉汤,食用时要加蔓菁、萝卜、葱等佐料一起食用。临河而居的白族擅长水鲜烹调。
白族大都喜饮酒,由于所用的原料和方法不同,酒的种类很多,制酒时常用40多种草药制成酒曲,酿造各种白酒,其中以窑酒和干酒为传统佳酿。另外还有一种糯米甜酒,是专为妇女和孕妇制作的,据说有滋补和催奶的作用。饮茶是白族人的另一嗜好,白族很注重每天清晨和中午喝两次茶。晨茶称“早茶”或“清醒茶”;午茶又叫“休息茶”或“解渴茶”,内放米花和奶,包括小孩也要喝一杯。
白族的风味菜肴很多。生皮是白族逢年过节必备的菜肴之一,是用多种辛麻辣料拌成的冷荤菜。毛驴汤锅是用毛驴肉烧制而成。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大面糕是白族中秋节特制的糕饼,用发酵面团加佐料蒸制而成。

收起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

全部展开

白族民居建筑有着独特的风格。住房多采取“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格式。他们十分重视门楼建筑和照壁、门窗雕刻及山墙彩画的装饰艺术。门楼装饰,通常采用泥塑、木雕、彩画、石刻、大理石屏凸花砖和青砖等组成串角飞檐,花枋精巧,斗拱重叠,雄浑稳重,美观大方,体现了白族劳动人民的建筑才华和艺术创造力。
白族人民偏爱白色,他们建房的总体色调是白色,白族传统服装的色调也是偏白色,以白色为尊贵。大理地区的男子通常穿白色的对襟上衣,外面套一件黑领褂;海东地区男子则外套皮领褂,或数件皮质、绸缎领褂,俗称“三滴小”,腰系皮带或绣花兜肚,下着蓝色或黑色长裤。妇女是白上衣,再套一件蓝色、红色或黑色的坎肩、腰上系着绣花的小围裙。已婚妇女的头饰一般是蓝色。姑娘是把辫子和一根红绳结在一起,然后把一块五颜六色的手贴缠在头上,雷白的缨穗在头右边飘飘洒洒,很能显出姑娘的妩媚。
大理白族酷爱花,几乎家家都种药,当地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姑娘的名字大部分都带有花字,如:金花、银花、德花、美花、春花等。
白族独特的节日有“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也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

收起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

全部展开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谷也日益广泛。泼水节为傣历新年的庆祝活动,一般在阳历4月13日至4月15日之间。届时人们先至佛寺浴佛,然后互相泼水,用飞溅的水花表示真诚的祝福。到处欢声笑语,充满了节日气氛。
泼水节另一项引人注目的活动是划龙舟,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那时傣族新年的第三天,傣语称之为“麦帕雅晚玛”,节日的气氛达到了高潮。穿着节日盛装的群众欢聚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 泼水节的活动内容丰富,其它的还有放高升、斗鸡、跳孔雀舞等,人们身着盛装,喜气洋洋,场面极为热烈!
泼水节来临,傣家人便忙着杀猪,杀鸡、酿酒,还要做许多“毫诺索”(年糕)以及用糯米做成的多种粑粑,在节日里食用。
泼水节历时三日。第一天,划龙舟、放高升、文艺表演;第二天泼水;第三天,男女青年在一块进行丢包和物资交流。
泼水节一般在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举行。当晨曦映红“黎明之城”的时候,各族群众便穿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聚这里。一声号令,一支支高升腾空而起,直穿云霄,一艘艘龙舟箭一般,直冲对岸。此时,千万只金竹“(上竹下必)”一起吹奏,铓锣、象脚鼓一齐敲响,澜沧江两岸顿时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泼水刚开始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姑娘一边说着祝福的话语,一边用竹叶、树枝蘸着盆里的水向对方洒过去。“水花放,傣家狂”,到了高潮,人们用铜钵、脸盆,甚至水桶盛水,在大街小巷,嬉戏追逐,只觉得,迎面的水,背后的水,尽情地泼来,一个个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人们兴高采烈,到处充满欢声笑语。一段水的洗礼过后,人们便围成圆圈,在(钅芒)锣和象脚鼓的伴奏下,不分民族,不分年龄,不分职业,翩翩起舞。激动时,人们还爆发出“水、水、水”的欢呼声。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痴,通宵达旦。
“丢包”最富浪漫色彩,往往是傣族未婚青年的专场游戏。“包”是象征爱情的信物,由傣族姑娘用花布精心制作,内装棉籽,包的四角缀有五彩花穗。丢包时,在绿草如茵的草坪上男女各站一排,先由傣族姑娘将包掷给小伙子,小伙子再掷给姑娘,并借此传递感情。如此,花包飞来飞去,最后感情交流到一定程度,双方悄悄退出丢包场,找一个幽静的地方依肩私语去了。
泼水节上,青年们端水洒泼,犹似银花怒放。
傣、阿昌、德昂、布朗、佤等族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新年为“京比迈”,泼水节为“厚南”。所以泼水节是傣历年新旧交替的标志。
泼水节一般在公历四月中旬,傣历六月,为期三至五天。第一天叫“腕多桑利”,意为除夕,最后一天叫“腕叭腕玛”,意为“日子之王到来之日”,为新年元旦。中间叫“腕脑”,意为“空日”。每逢节日,都要进行泼水、丢包、划龙舟、放高升、拜佛、赶摆等活动。
节日第一天清晨,人们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四、五座,世俗众生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然后又将佛像抬到院中,全寨妇女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互相泼水为戏,于是群众性的泼水活动就开始了。人们用铜钵、脸盆以至水桶盛水,拥出大街小巷,嫔戏追逐,逢人便泼。民间认为,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可以消灾除病,所以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泼者还是被泼者,虽然从头到脚全身湿透,但还是高兴异常。只见一朵朵水花在人群中盛开,在阳光的映射下形成一道道彩虹,到处充满了欢声笑语。
除了泼水,还有群众性的歌舞活动。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盛装,来到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合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有的跳“孔雀舞”,有的跳“玉腊呵”,有的即兴而作,边唱边跳,动作优美,节奏鲜明,歌声动人。跳到兴高采烈时,或爆发“水、水、水”的欢呼,或以“玉腊呵、玉腊呵”的歌声结尾。有的男子边跳边饮酒,如醉如狂,通宵达旦,甚至醉倒在舞场上。
节日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举行划龙船比赛。木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比赛结束后,优胜者来到主席台前领奖并喝庆功酒。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制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予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射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特别美丽。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泼水节期间,还举行丢包等活动。青年男女通过丢包寻求伴侣,表达爱慕之情。
每年的4月13日,是泰国的泼水节,有称“宋干节”。宋干是梵文,意为“太阳运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阳年开始”。泼水节共有3天,是泰国一年中最热的时候。节日前要清扫家内外,焚烧旧衣服,以避晦气。节日当天要到寺庙中堆沙塔,插彩旗献花,祈求五谷丰登。晚上将浸有花瓣的香水洒在长辈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对长辈的美好祝福;此后长辈再将水淋在晚辈的头上,表示来自长辈的赐福。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