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特熟句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30 09:09:32
鸿门宴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特熟句式
x|n#ɱO5{][ RWI(FR[" {UYe%ۀTȈ/"ͼJWѥET4.+DU9g>-Ot?^-wqā*CW?W?0oh&nܺ_ ]v;\NlͪtT7?s\nVY'r;5?r.ՠ7q]UdNZ;q>t^=3oJ[}kÅT|d>ۺ}3|W3`ȡ\R^%r^c_Fs;* TOejŪ[hoN q }59F2A'l+zwWxg[3wnvUM~cU1 Q|Пd_sȎ;S鼎V,ai[:s;W7Grh7Ae7_:VU7/瓙T%4t;JEtnUEѱzfOWUD쎼FmvqZ0=- т4`j?ky ywt?cYNsi\D͂|Rw3i>ZWUi_YB ;E;U|j@|*mkK٣>WS.-ٷˏVLD]W֢[ހ&!3s16uPa C!Tn&2jbadW}%W%*P=VUjcn۪DKPiYO?YG0F ,KQ>tZ,ӈ`:y0fZI0n-6{z=6t[m01C; QJBULԭN瓪w4Z},FP|[Vw:iI} FGNPltg*lH|.c@á=p0Pkv"I[|0*ߝo9U\GY̡köEU9[Qu>>q҂Yʭ!_?POx+}]@+ W!ksa[>p*JܾVۗrv!K7u+^G:cиCCuU]8¬˱j&VAc-gc@R>DRMS> 6&9b@wܯJw)'|~%/)Y=F&|LF0S>&ɕ.qBE-uP~my ;:wζw uڇ^L]R6dS9t3/^// 6 ̤ON#zVV}.G]zrK ,mY|>=)AtSdwp3/&(RpȪ|槖sx:t?K=**fYBsBO&:yfAjƮ^'=~S^O?ݸW>}랽 ||tF5`-󪥟Z k-۝jXNm{|{SwÏwt듑GS|IoyNTKŻ^?h=UЫ6a]wtC tXE"j/$ 氯ShNzˋmĘ~`3?OVstaPR4i#kW4'jn] LéMpzzJ`he|{Q*!uJp }![r҆tb9%L B rdP Tnj frKv 85V"O2^:td3rK qǩ]I ¤qlߓ8UƉ!'s3ūg&>F ~ ަ$ ,%ũaGC.V6&8{љN 8X8}9Y(p{ o NΓPqPlAEJjKK, wD86 V1s,pDw4U~3ts@DXj^oP1n|R͇͹:NF ƣNRAj5jC ^Wzi Q ǢK0 sC9hTйl'ڦqNܖɼv uE-C#)IgP6UohJ.^lD*ŷ8Rf =%QfgN!Tw1wֵ,B8:y NSWv.?"6_6ssLHvъmz46!sqGMCѽ(3&w]d񖳏m҃nÂ/EOu'!T .@VWpKyC[!bKXBEmHZEj2^vMCf\hG t)Bf|!NGFED\1KyY!黶ci4 F4.q.%B?K 41Kvn7Q^p;ht.!@-_<>r=B1F1 _+;ޟN%dfԗ;<)Z\9h,`|.KNvځ'B4B>#f[ /+Xf8ott'<dlvccor )e Eqx{lo Xů8:A)`*.'R%Z3 jU[n+"Zj+^둜dи{~9\S5/.|i֋B xUJKBBP0ݪd [±ߠw^Xr4c(-pr+QPp2S"R2Bk u- ֠-o :Ұ ׸SuۆKhj3+ Dkl/>Íj 9.G=Mƶf"#F?Ǎ8:M&%pPYk !*>Wt3uP H }v REp-휜l,ad-ŵ:%1rmi0iī @R E,`y,fIlknAc?k2 0 W٭Wfe2]33B8%H;tTžOud|yܓ{Dp! UjhfNvR=\=j5p/T%.ѕyUc~:4g2UI۹c 3v4)41Ow_3o ?p~)\~.ܙ.L 4ɬ$Q72GnNrw#=Ƶuk&ᢟa0 {["C^55YRiUHt(]k<ɶt*O 3nѮꠀf!~<8##(>a m>! yd С˩~>|{з%^oݝkyvd.jڃwd4x:) ޻kf[> vAG@E9-vz9-^Z,#K.&6]0ћ [zUjޓGEc!-<6n 83Mx]`\В9Y҈n:@3xu[her6bE1ip\ 2|w1!r4?E (g~v*-狼NU~sWgQ`ϋo0;S֢-0גڀQ_u6~%Xo%i?JukCS+NdFT5;a5k+c0͝1?U*PHOjE"1Ǯh>탭9M-AG"Do]t+pbԛC^EX]@ej ^,LZ>VޭZ1`esx ??drx?nAfGkG#yΉt?JkV;&QAl& ݻαsx15 Abx?|^B7 I_/8|}g$J_Pg+rn~y N<5iUa"WN0 L:1D&렓7+N\aJPQj\řoCC_ Ңx`e B@eGr7u"~WFhaU\]]UnWZaV i0.#▯dݜ3IvouʂCJGFO{)u' Flc$a /Vh",nɴ=`yÔ]6'yÆΆW'~Eph{ ӠU4>>B^jߨp.I&K"&IzS#LPP_,1fRĮ5tvEوD>c7} xЬܳj'Y#OG+A "ڠ٧%Čn{}=q=9A29_l.T,<, \XsSI9Yy kENklhLVvmCF4:m@j&<+8mdC1LG)@|BK=(rTz{S Zڂ_h`Jh 4{S05cdwrU|?-2z،H6#+-\#y"S]ogz6 m0/P> cpb!ߒ7^zDym^nTK1駍xtj猹TnzU"0l=,Ot)7edЗ8"zgEbRhaC_ g8H-o1@%*,86WDp s˼.fQEthzdgّ{ QE8-AT̋ ¡eS3օ1Y.tI?N 2Tx쥠ʕ0 ɺ>YdQ7|t(sBKN/<dߠ!%(&ؓaA8_P+qT>!7Ew D王z9uA΁$Od١FA@6[hIOTPSg}&洛5AXSI1u@tj1X)5TٻpG=[~*8K+n!Ф@Q8:JDwrfJ1yaXҧ7`@F:o;<5solZNx8Ɉsur$BF%r|ES]vZzxhŢfo#;Rmج(K_/4X[ÛW RJnQz d K6_y`%AJ63w*NËo7%| &v|n 8n飙p;h/.CPkRf9p"cg"jCNX $(U!9^$T!gPbS/+bobĂ`8Wㇹt&UOSid&u)d {o~?YxRbM@ 0b0 .FkIkx180AT EQCZS'"n^顩i^9O)7zilPXL|TVCJ iyV`ViA.[X&ceoΫ>`sι:`9>M?.8,1f-I<k͹#df ˢ_kv5Hڸ  fcRޑ"#\+|}.D4B XyNaȦw(YV[1̚Ib7Ϻl:._K^_0,eB7n-qIb1NBIt!KĐ b)Wh6L  =$E<>^`.`ŝ/C!`@05h-A^ ¦䌓 $ uwŤ-($ Kj[ ݑ.Ʀ/C0*`Q \sq0QuL`TBx'ZO 2Mq2#upIl Ze=7XL$ts3ZôD> @W{ 62/'htTDx3[j.}^$6i^T\3nX8Tvv?z]_B׻78[r }|,Un3E=0=gj nW>ta0zvR$o6Okfe_,-XJ,R+@$4[C{"5Ms#I<|O"4*:P- `埋RY]eYQ[<FenC,i[h`d,[)qO`K0 5n3 I0ZR G~-ķ0yŠ\6S5jfniYC6sAbi @*Ih LweMSk>ٮi:{'eDхI@羏uʷ+Ͻa6LJ|-Ϫj,jɔ,MRQ;S`&{Oݓ=魲'K, f'X.GXֿe5Bk@Vo)&/&:}4[p pp{Ϭ:|DMe}&{68pAq_𢡄o=S~ /QLgYVNQP,wAvQVG:z_i4{,g?XSb>B*ev##v|QK1vQw܋+[(ew ︘Tz;jϔ߁*3>}>,ã?/ZgL1ǕB]$=exjEyȃ^|Yf]IJr<ɳye⍿(w/>

鸿门宴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特熟句式
鸿门宴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特熟句式

鸿门宴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特熟句式
字词①:
王wàng关中:在关中称王.飨xiǎng:犒劳.
美姬jī:美女.素善:平时交好.
鲰zōu短小、浅陋.当dāng:抵当.
故:旧,交情.少长:年少年长.
卮zhī:酒器.为寿:祝健康.
籍吏民:造吏民名册.非常:意外的变故.
戮力:合力.玦jué:半环形的玉器.
翼蔽:像鸟翅张蔽.瞋chēn目:瞪眼.
眦zì:眼眶.跽jì:双膝着地上身挺直.
彘zhì肩:猪前腿.俎zǔ:砧板.
道芷阳:取道芷阳.间行:从小路走.
字词②通假字:
距:拒,把守.内:纳,使进入.
要:邀请.倍:背弃.
蚤:早.坐:座.
不:否.
文言知识
⑴.试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例句 活用类型 释义
1.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名词作状语 连夜
2.吾得兄事之 同上 像对待兄长一样
3.常以身翼蔽沛公 同上 像翅膀一样
4.沛公欲王关中 名词用作动词 称王
5.沛公军霸上 同上 驻军
6.籍吏民,封府库 同上 登记在册
7.范曾数目项王 同上 用眼示意
8.道芷阳间行 名作动/名作状 取道/从小路
9.刑人如恐不胜 同上 处罚
10.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名词用作动词
11.项伯杀人,臣活之 动词用作使动 使…活
12.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名词用作使动 使…为王
13.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同上 使…跟从
14.素善留侯张良 形容词用作动词 交好
15.拔剑撞而破之 形容词用作动词 击碎、击破
16.沛公今事有急 形容词用作名词 紧急的情况
⑵试判断下列加线词语的意义,并区分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① 君安与项伯有故
有交情/有 缘故
②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祝健康/生日庆祝
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男女嫁娶事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意外的变故/副词,很
④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现在 别人(指沛公)/现在的人,与古人相对
⑤而听细说
小人的谗言/详细说来
⑶成语积累
鸿门宴/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秋毫无犯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转] 语文必修一·文言集合,【有用哦】 [音乐]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分享
转载自 小石头~rz、 2010年10月09日 21:11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
字体:中▼ 小 中 大 更多▼ 设置置顶 权限设置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

全部展开

上一篇
下一篇
|返回日志列表
[转] 语文必修一·文言集合,【有用哦】 [音乐]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分享
转载自 小石头~rz、 2010年10月09日 21:11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 权限: 公开
字体:中▼ 小 中 大 更多▼ 设置置顶 权限设置 推荐日志 转为私密日志 删除 编辑


【烛之武退秦师】

本文记述了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一个故事。郑国被秦、晋两的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围,迫使晋国也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出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文章中的中心人物烛之武,不计前嫌,受命于危难中,义无反顾奔赴敌营。在大国国君面前,不卑不亢,抓住秦晋间互争霸权,权利不一致的基本矛盾侃侃而谈,句句打动对方。终于说服秦君,解除国难,烛之武的言行,体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爱国思想。
课文按故事情节的发展分为四段:第一段写秦、晋国围郑;第2段写烛之武临危受命;第3 段写烛之武智退秦师;第4段写晋师撤离郑国。
本文主要写烛之武说退秦师,因此烛之武的外交辞令是本文记叙的重点,从而塑造了烛之武义无反顾奔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见到秦伯后的胸有成竹,对秦晋两国关系和矛盾的了如指掌,,使他的形象跃然纸上。至于其他方面就写得较为简略。文章波澜起伏,亦张亦弛,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叙事中注意伏笔与照应,从而使结构严谨。
[课文重点存储]
要重视积累,对常用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要寓词于句,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透彻理解,应牢记:积累是运用的前提。
词类活用
一、 字
1、 字音:
①汜,fàn,字的左边为“三点水”,故其义必与水相关。指汜水,是位于郑国境内的一条河流。另外,“范”字的读音也是由草字头下面的“汜”的读音而来。
②缒,zhuì,字的左边为“绞丝旁”,故其义与绳索、丝绸相关。 意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其造字法采用“形声构字法”,左边为绳索之形,右边是其音,“缒”的读音就是根据“追”而来。
③共,本为象形字,下面两点为盛食物的器皿之足,意为祭祀用的食品等,而文中是一个通假字,通“供”,供给之意,读gō ng。
④阙,形声字,“门”为形,“阙”为声,读作quē,意即门户受损。
⑤逢,是多音字,做姓氏用时,读páng。
2、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通 “供”, 供给、供应。读gōng)
(3)夫晋,何厌之有(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说,通“悦”,高兴。读yuè。)
(5)失其所与,不知(知,通 “智”,明智,聪明。读zhì)
二、词
1、词类活用:
①烛之武退秦师(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②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④越国以鄙远(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⑤领之厚,君之薄也(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变薄弱。)
⑥即东封郑(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意动用法,使……成为疆界。)
⑦若不阙秦(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⑧阙秦以利晋(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⑨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⑩共其乏困(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2、古今异义
古义: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例如: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①东道主
今义:请客的主人。
古义:出使的人。例如:行李之往来。
②行李
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等。
古义:缺少的东西。例如:共其乏困
③乏困
今义:疲劳。
古义:那人。例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夫人
今义:对已婚女子的尊称。
三、特殊句式
1、判断句
①是寡人之过也(“……也”表示判断)
②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否定判断)
2、省略句
①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汜南(省略介词“于”)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 (省略主语“烛之武”)
③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省略介词“以”的宾主“之”)
3、宾语前置句
夫晋,何厌之有?(“有”的宾语“何厌”前置,“之”作为标志。翻译时要调整为“有何厌”)
4、状语后置
以其无礼于晋(介宾短语“于晋”作状语,后置,翻译时要调整为“于晋无礼”)
鸿门宴
1.注音释义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生说我曰(鲰,zōu,短小,浅陋)
戮力(戮,lù联合,一同) 瞋目(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眦尽裂(眦,zì眼角) 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肩(彘,zhì,猪) 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破沛公军(省介词宾语“之”)
加彘肩上(省略状语“于盾”)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三、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四、内容主旨
本文共七段,可按“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宴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曹无伤的密告。这是矛盾的“导火索”。二是范增分析刘邦的前后情况,说明他有“天子气”,劝项羽“急击忽失”,这是火上添油,使矛盾更为激化。三是项伯夜访张良,紧张的形势开始有了转化。四是张良与刘邦商量对策,拉拢项伯。项伯被收买,为下文替刘邦说情,及“以身翼蔽沛公”留下伏笔。五是项伯劝说项羽勿击刘邦。
这一部分写形势从紧张到渐趋缓和,从而转到下一场鸿门宴上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并为下文作铺垫。
第二部分(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刘邦到项羽军营,说了一番好话。项羽虽设宴招待刘邦,宾主双方都各有打算,斗争时紧时弛,变幻莫测。可将宴会上的情节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一起是“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动手杀刘邦,气氛趋紧张。二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就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形势极为严峻。三起樊哙撞倒守门卫士而入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最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
三落:一落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他斥责一顿之后还赐座。三落是刘邦“如厕”是名逃脱是实。
这一部分总共写了刘帮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四件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项羽内部范增与项羽杀不杀刘邦、项庄与项伯“杀刘”与“卫刘”的矛盾。这两种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使人为之惊心动魄。
第三部分(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文章不仅写项羽在鸿门宴中斗争失败,失掉消灭刘邦的机会,而且加深了他与范增间的矛盾,埋下了最后彻底失败,自刎于乌江的祸根。而刘邦诛杀了曹无伤,内部则更加团结了。
全文以“鸿门宴”为中心,以“杀不杀刘邦”为线索,按时间顺序来展开故事情节,以项羽欲击刘邦始,到刘邦被放终;以曹无伤密告始,到曹无伤被杀终;以范增劝说项羽始,到范增怒骂项羽终。矛盾复杂,波澜起伏,虽是节选,却结构严谨,前后呼应紧密,是一个动人的完整故事。
五、写作特点
司马迁在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把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放在典型环境中来表现。他既没有插入第三者多余的说明和解释,也没有作静止的心理剖析,而是通过典型细节和个性鲜明的对话来描写人物。
以项羽为例。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优柔寡断,又带有直率的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就答应项伯“善遇之(刘邦)”,等到刘邦到了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无成见。宴会上范增的多次杀刘邦的示意,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视若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有板有眼地训斥一番,他不仅不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生彘肩,赐座。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虚伪的“仁义”幌子前,却感到刘邦和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而自己却反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至刘邦的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之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范增的老谋深虑;张良的老练多谋;樊哙的勇猛豪爽。作者寥寥数语,就生动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
此外,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手法,使人物性格特点更为鲜明、突出。如主帅项羽和刘邦,谋士范增和张良,部将项庄和樊哙,内奸项伯与曹无伤,除曹无伤着墨不多之处,其他人物无不栩栩如生,互相映衬,跃然于纸上。

收起

1、注音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鲰,zōu,短小,浅陋) 生说(读“税”劝告,劝诫)我曰
戮(戮,lù联合,一同) 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
目眦(眦,zì眼角)尽裂 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彘,zhì,猪) 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全部展开

1、注音
旦日飨士卒(飨,xiǎng,用酒食款待)
鲰(鲰,zōu,短小,浅陋) 生说(读“税”劝告,劝诫)我曰
戮(戮,lù联合,一同) 力瞋(瞋,chēn发怒时睁大眼睛) 目
目眦(眦,zì眼角)尽裂 按剑而跽(跽,jì,挺直上身,两腿跪着)
彘(彘,zhì,猪) 肩刀俎(俎,zǔ切肉用的砧板)
2、通假字
成五采(采同彩,是彩色的意思)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要项伯(要通邀,邀请)
不敢倍德(倍通背,背叛的意思)
不可不蚤来(蚤通早)
令将军与臣有郤(郤通隙,隔阂、嫌怨)
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3、词性活用
A名词用作动词
籍吏民(造户籍册或登记)
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刑人如恐不胜(用刀割刺)
道芷阳间行(取道)
沛公欲王关中(称王)
B名词用状语
于是项伯复夜去(连夜)
吾得兄事之(象对待兄长那样)
日夜望将军至(每日每夜)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翅膀那样)
头发上指(向上)
C动词使动用法
项伯杀人,臣活之(使……活)
从百余骑(使……跟从)
D形容词用作动词
素善留侯张良(交好)
4、古今异义
沛公居山东时(山东 古义:崤山以东 今义:指山东省)
约为婚姻(婚姻 古义:由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戚 今义:由结婚而形成的夫妻关系)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非常 古义:不同一般的事 今义:副词,很、非常)
5、句式解析
(1)判断句
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此亡秦之续耳。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2)倒装句
具告以事(介词结构后置)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介词结构后置)
得复见将军于此(介词结构后置)
籍何以至此(疑问代词作宾词前置)
大王来何操(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沛公安在(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3)被动句
若属皆且为所虏(“为所”表示)
(4)省略句
为击(省介词宾语“之”) 破沛公军
加彘肩(省略状语“于盾”) 上
(5)固定结构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无所……,……无所……”,“即……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孰与君少长(“……孰与……”,表选择问的句式,可译作“……比较……哪一个……”)
何辞为(“何……为”,表反问的句式,可译作“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7、难句解析
1、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旦日”即明日,“臣”是刘邦自谦的称呼,“戮”是联合,一同的意思,“河北”、“河南”指黄河北岸、黄河南岸。全句译为:沛公第二天一早就带着百多个骑兵来拜见项王,到达鸿门,赔不是说“臣仆跟将军合力同心攻打秦王朝,将军在黄河北岸作战,臣仆在黄河南岸作战。”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候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置”,放弃。“车骑”指战车。“道”用作动词,取道。“间”可译作从小路或秘密地。全句译为:刘邦就丢下他的车马与随从人员,独自骑马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拿着剑及盾牌,快步离去。从骊山下,经过芷阳抄小路逃走。
3、臣请入,与之同命。
“之”可指沛公,也可代项庄,两种说法都成立。一般取前说,即“与沛公同命。”。全句译为:我请求进去,跟沛公同命运。
4、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撞”在现代汉语中是“运动着的物体跟别的物体猛然碰上”,在这句中“撞”作击刺讲。全句译为:亚父接了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击破了它。

收起

鸿门宴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类活用、特熟句式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词类活用 古今异意 通假字 桃花源记中的多音字,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同义词 周亚夫军细柳中的一词多议 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今异议等 《荆轲刺秦王》《鸿门宴》中所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鸿门宴》中的词类活用 鸿门宴中的词类活用 求高中必修一鸿门宴的通假字,一字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导义词.求全 鸿门宴第四段中的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是那些? 《劝学》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劝学》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能找多少是多少, 马说~其中的多义字、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马说~其中的多义字、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字、2、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是什么?艺术特色是什么?其中的人物性格特点是什么? 《陋室铭》《爱莲说》中的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湖心亭看雪》中的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 《童趣》中的一词多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 《孙权劝学》中的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 口技中的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和通假字,一词多义有哪些? 《木兰诗》中的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通假字. 《童趣》中的一词多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