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7 11:03:39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
xTmR0  dK{^@! 8x.DOq>`(ZYOO}+WУcAi܄IL-KmХ[c5A߫|C\ؐKϫ3D;"l FlF 5> I)$n.>z*84Jt?D8cl9'4Ә8 ]ؙ.u|.BCY"ݟJ%CF6M4nEr'Kxy";bp^G[E~<4$NTC-ɄV Yp,"88 >Qh)F)[7CNkK騕H Y"`Ci D e(16)^_~B`QeWD4w&|feIuYerpzgsI X=p!$"i41ܭoCRT1Fh~ͭ 8zqPRw>K]լkqcoM|@ddk08+H*) A㣂`qkCbA1ej㽕b¸Wv'B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意思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孔子这句话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论语》中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句,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这就如同数学中的逻辑推导,层层推进,使说理更加透彻,令人信服.
使用了顶针的修辞.顶针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它是用前一句的结尾做后一句的开头,使邻接的两个句子上递下接、首尾蝉联.在古诗文中使用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