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文章从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水?写水时文中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1/16 05:45:43
《小石潭记》文章从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水?写水时文中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x}n#IQ (t/0s1{1@13=F*nRR+}HjMC0Ex_s܂ Ej̪Rd1;o#U/7{T?FJ>*o镦~3{c^o%ҫx߸K'V]sYf;lZ~;otӞk~ᅳ0sǯo).{QTֲ7¡}ҍ^Ha3WU@z\֒WK[+z17U)VsT6oAR@u"T4aw>,wr@BCOhU57Ts,/o3\[8M ٦x؉J%^[>`(%өlcꪇC./קeZ籡,ݳ3awsY2]ԕ;NF!bwpyҋIl~7,U6rnRp{+,z i0tYTl Hrc]Y*64Ӗev$퍭 1`aHaw{.ߪҙ |8zmQZ\Hl*u_cc*`Cȷa3C,)~n[Czs,Բ0/: C#4kkX@|];,:wQō~#׶ݹ}._`6 zة l :5ܷtj(_GҮ,UF}CmBL"fI][ni]Ϣ=YfPZE` S@(FH-P VPKY֪*B=0a캞 q%[-ׄᓞƫ``T2 3%mrٕmupㆾ`.]a3:u," c*3irN+Zh^^dL@OB9X\h`7[CZu%Up`f1 bky&m)kXEcCnha_8~ئ6Ƽe{M>޼%b5Bp4)qZ傞[M0UYTԕMgqUs.T> -4779H ;%!Ѝma`ASn~{ڕ١/B@`-'T*SVUXs7O!VɅ{L՝޹ބ;{ aKEb RX4zK83n2DJ=>z&UD X^w {尌VLca<͘.=}Eybs 0AgMo)g'DC- Js1rq:sC i7!,F3:>ėf;Mz;U˩G܁s<1Z t[Qb^~#v.a<<&wr+ܥGCSg{u+XAwٷXw{`,@M߰!]/xV̽S;3yGex#={Ua +ޗ:+`c*pA:vCTB ~->DʿIUdk!xR`q*T= 92d6 Cx##M3ZLqy|3vi@)ͦ1la^ul砣t90ڡ6(S."Mdf@X0G kGBpb~qn'Bߙ S{&"D{Ѝt MdK}pWOr,[!=!]Ʈt/)Pe=-ܽ5.^$GEPKYN"0%ܸ䆭qi[%M5F&l~0jfu&¾},̚Ss]g*diޘVr eHcw?6MWxY84\(d^$B'/F˜"0U˩ )'"X_:"k!CNzlr {l g2䰾o[p&HN0+ * v#*d<`UKN+*kw#Uu/0j.[ץբ^lK$;o zQs}H@Y0Љ\]1$[Mv"I*\%BsJl9iL34bZXs^S:r,+<'LVNеIaY&$ ѡ5`a̼O"VԙX0Ȝ0ahKa)x𽘟dAm?!@h4a̒*,҄طiZ%<@Ma_5bcגUmtRqm1C㺽t\mz߬7Dx!"nEl/DdP*` 0y[_*aM w^Szgɸ$|"V/unzZ$\nS ;˪֑9%JZz+:FIFЂXd`PART,&pC;~!E,=`5;FnkBn=fs椯P.e54_+ ISL82Cզ$(FܙO84񤰧AT/mdy¢su>إ+ ń!VFR}d_a_hҰ_}^Dd@ [A"S үx["ىCՙW;Ip%asj1wcBڠ`&ԩ#$p)/`ZAGUw-d{h{ ϫJdBh{0)5?Zw:`oH%+ m.Edp[n܀a'h1Misf1!m#+uI: ntU*S=ۑ%:,QJ.'1,֭lVyj{].EqO$>F;H? H[(JU$wk 4'S6,(֢#]̱pc TYoҺݮŤ݉X# rYbr]Lep\#@k0$jI,vdf힓B ` }=RmmzS`}b;+*1!>@^0uo|τ=تxt| чslrþ)0{KN:U7 I{&k'4s:P;gK_uL7F&k(D&ƴ6tO_ xu.hbTާ d.S˔AEfb81=%R`׫p#c=SX+pƦ\{0VVg^5KX,/eq]1bKKs*-ve`͐,z"FP!lsR.":"JVTZP|#<0^&=0\CJv%XNJs@Z/"AE$EDXd֒2+[wY/1 tB`]̻J~܀4xW2X o*Wa8xY+| 9ђP.fޔPWx qəA/\}O]a}EO7aH<}߳OVeo~BF R^<[gnu 5TGI *~:]o?~7K%*𛄿-5L5a]f*퉅DЪjpa2NJ<.y|^0`>v{X])_$G⥻M+!P ~{f_#"M _>5HRb*y/ku[ca9ZĒՑ2˔aEjKnaxgb_ pY&}*s2e0-؈bڋKqSr#sZqx[Qz2,,_tL647 &Q{v0:6,Tٙ\rCSUvrP [A8 GLSBG˯+>B,r5TB>`Pu&sd_YO,%qzbkSKye )"I yhY DpY+[g>XalB-:}j,3+P_jJ/Pm뾿HŊHԒ1Cy멹WlUټ;AN)#w_gК|nJ@Gv"U/}\ܛ?lS8>ׄzxݮ$ӛ7+5'™ IH2uHIN$3!ke3gL K.&zdToʴaJ9Cyg}`_oFBぞQǒX#Ɯۨ,5g=蓠I >\A'_#Tawh.^6vSE7^W2V+$5<_./9LY2pētƂ!<[wLl |5SZWaR "eq\ph43gwL5(i][Nۗz - fPR["xK%rFs;^_Ů232\.~8(CԲ;C7!1ƵG+8GtDeaÕ&ËjR{f,7h͢:ѝҤJ/Q ^ej%=zQ98s75g}a9aH~mzfG͙ώ39g8~cμLmę3z̻f'R3(@91sog?=a熚3 Xsg32"nU Rނ{Xb26ǖɾ=f)3XVv;NXJ~SJvH7ĘL E1oXֲ󇤬r<9Ns{͊!9aa3JTnث`"̦z'uZGU8aę#?}6+aHf懡rfvu/eK 63z1fNA RNS*9/ѮwM[٩q[C))."ܿWRlHCD#Fg-Ύ9O 3o\tD }}N%\̬XYA;+\7.]NͬYB"7+0!'ud(0=?MN,`-Es"CKH0cJlЮsti-w}^]!,ۥʹ?q8K|D$&&Sl*y©8[i0Ȉ/Ab#3)#@b,] Іؐ9 aW^@NHu9dg(giPP  O +'P,z*t. D=04Hr-D@J%%R-d٣]2[r l!4$ܓy.WRoC  !x|Hۑ#aoG {|0vq a< v 1c`oގCW?'鳥?u~")>:Hg  5HXq:6+<+p}{!,8*!# F93f+lFV28_Hr35q~]Ypx@Yo^^pp|{s"$q6u 1Zf#aw[>Q1Aj 'T0ՏN⧞SM4vR}tV- ΫR&ht =HhέMꓫy$45!`D48op%c}!ͧ릐#Z_v#VڔN;ss,T=joD^v•]M9:\QZ\O>jdXiW'^TN<[<:bW'{ '04f`¹6Lg=y;;y1> /ox#r𞴞c\<ÛL8/ɿ043O7rMÉP `"OxI2ͧk< w uJŵ\@ux5lF`bflb ubL D@0|Izɍ?Q1WO"uwk

《小石潭记》文章从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水?写水时文中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小石潭记》
文章从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水?写水时文中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小石潭记》文章从几个方面写小石潭的水?写水时文中用了何种表现手法?写出了水的什么特点?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梢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己,曰奉壹.
【译】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 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 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 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 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 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 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 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 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 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 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 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 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 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 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小石潭记》
本文作者柳宗元,唐朝著名文学家.在唐德宗贞元九年考中进士,是一位学识渊博而又年轻的政治家.他参加了王叔文的政治集团,力图变革.但不久遭到迫害.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当时是个非常荒凉的地方,但自然风景很美.柳宗元为了排遣郁闷,去城郊寻胜探幽,搜奇揽胜,把青山绿水作为自己描绘的对象,从中寄托自己的情怀.人们把他在永州写的八篇散文称作《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就是其中的一篇.
首先通读全文,掌握生字的读音和词义,了解课文基本内容.
一、读准字音
篁( ) 冽( ) 坻( ) 屿( ) 嵁( )
佁( ) 俶( ) 翕( ) 怆( ) 邃( )
二、解词
水尤清冽 清冽:清澈.
隔篁竹 篁竹:竹林.
佁然不动 佁然:愣住的、静止的样子.
为坻 为:动词,做成,成为.
三、学习本文
1、这篇散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景物的?具体写了哪些景物?
以游览的先后次序来描写的.先写潭上的大概景象,再写近处潭中景象,再写远望溪流水源之景,最后写潭上气氛.具体描写了石潭、潭水、游鱼和溪流.
2、小石潭的全貌是什么?潭中游鱼和潭水有什么特点?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似与游者相乐.
3、潭上有什么景物?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4、根据课文内容,说说作者观鱼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游览到最后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作者对游鱼的那种“似与游者相乐”的描写时心情是快乐的,而“寂寥无人,凄神寒骨”的描写中流露出凄凉忧伤的心情.
测试
1、填空:
《小石潭记》作者是 ,字 ,唐代河东人,所以世称 ,曾经在柳州做官,所以又称 .
2、选出加红字文言现象不同的一项是( )
A、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
B、其岸势犬牙差互
C、其一犬坐于前
D、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3、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
A、闻水声,如鸣佩环 B、似与游者相乐
C、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
4、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A、(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寂寞空旷,没有别的人.
B、(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缠绕着,静悄悄的,没有别的人.
C、(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没有别的人.
D、(潭)的四面被竹林树木环绕着,没有别的人,感到寂寞.
5、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A、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B、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
C、跟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
D、我带着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小孩.
参考答案
1、柳宗元 子厚 柳河东 柳柳州
解析: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要靠平时的积累.
2、D
解析:ABC三项中的加红字都是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象……一样”.
3、B
解析:对常见修辞方法的判断.B句表示的是一种想象,而不是比喻.
4、C
解析:翻译文言文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字词.这句话中,“环合”是环绕、包围的意思,而“寂寥”在这里则没有寂寞的含义.
5、B
解析:翻译文言文要注意结合上下文,要注意句子中的重点字词.这句话中,“隶”是跟从的意思,“小生”则指后辈,年轻人.
中 考 解 析
1、选择对加红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
①亦不详其姓字
A.详细 B.说明,细说 C.详细地知道
②方其远出海门
A.正直 B.方才 C.当……时
③人物略不相睹
A.微,一点儿 B.简单,略微 C.省去
④终亡其酒
A.逃跑 B.死去的 C.失掉
解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思的理解.①中“详”应是“详细地知道”, ②中“方”表时间“当……时”,③中“略”指“微,一点儿”,④中“亡”指“失掉,未能喝上.”因此,答案分别为①C、②C、③A、④C.
2、解释加红的词语.
①┍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 )
┕B.可百许头 ( )
┍A.或置酒而招之 ( )
②┝B.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 )
┕C.无怀氏之民欤 (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的掌握情况.答案①A.处所 B.表大约接近某个数 ②A.代词,他(指五柳先生) B.代词,这 C.结构助词,的
3、指出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 )
①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②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③宣王说之
④近塞之人有善术者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通假字的掌握.③中“说”通“悦”,高兴.因此,答案为③.
《小石潭记》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此,《小石潭记》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勾人的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嵁”“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所在.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景”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段是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那种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选自《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年版)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①,为屿,为堪②,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www.cn910.net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③远逝,往来翕忽④,似与游者相乐.
www.cn910.net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⑤.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www.cn910.net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www.cn910.net
注释:
www.cn910.net
①坻:水中高地
②堪(kān):不平的岩石
③倏尔:突然
④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⑤邃:深
www.cn910.net
翻译
www.cn910.net
从小丘再向西走一百多步,隔着茂密的竹林,就听到流水的声音,像是玉佩和玉环相互撞击而叮当作响,清脆悦耳,听了令人心中很是快乐.于是砍开竹子开辟道路,下面有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潭底是一整块大石头,靠近岸边,他又向上翻圈上来露出水面,高低不平,形态各异:有的成了小石礁、小岛屿,有的成了小石垒、小石岩.岸边的树木青葱,树上葱绿的藤互相连结着、缠绕着、覆盖着,参差不齐,随风飘扬.
www.cn910.net
潭中鱼儿大约有一百多条,大大小小,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水一样.日光一直照到潭底,鱼的影子映在石底上,呆呆的一动不动;突然间,又向远处游开,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友人开玩笑.
www.cn910.net
向潭西南方向望去,小溪像北斗七星那样弯弯曲曲,溪水像蛇爬过一样.两岸的地势,就像狗牙那样互相交错,根本就看不到溪水的尽头.
www.cn910.net
坐在石潭上,四周都是竹子、树木,静悄悄的没有人声,整个气氛使人感到孤寂、凄凉,寒气透骨,心里忧伤.这环境实在过于冷清,不能久留,于是我记下景色就离开了.
www.cn910.net
一同去游玩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着的还有两个崔姓的青年,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作者以心灵的感悟,精细的观察,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对自然的无限热爱,给我们以无尽的审美享受,同时也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柳宗元被贬永州,心情是压抑的,为排谴心中抑郁和苦闷,他只得纵情山水以求解脱.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涌起失意之感.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流淌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曲子.
柳宗元是一位了不起的画家,他笔下的小石潭,景色优美:清洌的泉水、怪异的石头、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很自然的景色,作者用简洁的文笔就把丰富的景给展现出来.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鲜明生动的印象,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浓郁的愁、清雅的景,融汇成一幅幽雅深邃的水彩画.
由“篁竹”远远的广镜头,逐渐地拉近到潭底、潭周,并渐近到特写潭中的鱼,然后又把镜头再拉远,“望”潭之源,最后把镜头拉高拉远.看来柳宗元不仅是一位作家,还是一位导演,《小石潭记》是一部游踪清晰的自然风光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2),闻水声,如鸣佩环(3),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4).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5),为坻,与屿,为堪,为岩(6).青树翠蔓(7),蒙络摇缀(8),参差披拂(9).
潭中鱼可(10)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11),佁然(12)不动;俶尔远逝(13),往来翕忽(14),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15)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16).以其境过清(17),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18),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全集》.原题《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是作者被贬到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时写的《永州八记》中的一篇.小石潭在钻鉧潭西,和钻鉧潭隔着一座小丘.
(2)篁(huáng):成林的竹子.篁,竹林、竹田.
(3)佩(pèi)环:佩、环,都是玉制的袋饰品.
(4)水尤清洌:《永州八记》中的《小石潭记》紧连着《钻鉧潭记》,这里说小石潭的水比钻鉧潭的水更清澈.
(5)卷石底以出:“以”在这里法同“而”.连接“卷”、“出”两个动词.
(6)为坻(chí),与屿,为堪(kān),为岩: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堪,不平的岩石.岩,岩石.“为”,成为.
(7)翠蔓:翠绿的茎蔓.蔓,细长而缠绕着的茎.
(8)蒙络摇缀:蒙,遮盖.络,缠绕.摇,摇摆.缀,连结.
(9)参差披拂:参差,不齐的样子.披拂,随风飘荡.
(10)可:大约.
(11)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彻,这里是“直透水底”的意思.布,这里是“映”的意思.
(12)佁(yǐ)然:愣住的样子.
(13)俶(chù)尔远逝:“尔”和“然”一样.俶尔,忽然.逝,意思是“游过去”.
(14)翕(xì)忽:很快.
(15)斗折:斗,北斗北星.折,曲折.
(16)悄怆(chuàng)幽邃:悄怆,原意是凄惨,这里是说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邃,深.
(17)以其境过清:以,因为.清,凄清.
(18)隶而从者:带着来的.隶,附属,引申为“带着”.
[译文]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了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佩、环碰撞的声音,心里很高兴.于是砍掉些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来便看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着露出水面,成为坻、屿、堪、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浮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布在水底石上,呆呆地连动都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迅捷,好象在与游人共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犬牙交错,无法看到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木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来,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袭人,真是寂静幽深极了.由于这个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留在那儿,便把当时的情景记述下来就离开了.
一同来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名恕己,一个叫奉壹.
返回
课文分析
《小石潭记》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勾人的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所在.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段是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那种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全部展开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译文
从小丘向西行走一百二十步的样子,隔着竹林,就能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了竹子,开出一条小路,顺势往下走便可见一个小潭,潭水特别清澈。整个潭底是一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有的部分翻卷出水面,形成坻、屿、嵁、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象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呆呆地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象在与游人一起娱乐。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象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象蛇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溪岸的形势象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周有竹子和树林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由于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同我一起游远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作为随从跟着我们来的,有两个姓崔的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小石潭记》赏析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篇数不多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描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之,成为被历代所传诵的散文名篇。
这篇游记一共可以分为五段。
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手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文章一开头,便引导我们向小丘的西面步行一百二十步。来到一处竹林,隔着竹林,能听到水流动的声音。“篁竹”就是成林的竹子;“如鸣佩环”是形容流水的声音的清脆悦耳,犹如玉佩玉环相互撞击时发出的声响。文章由景及情,写来极为自然。“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在浓密的竹林之中,砍伐出一条小道来,终于见到一个小小的池潭。至此,小石潭的全部面目才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一番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既是讲述了发现小潭的经过,同时也充满了勾人的悬念和探奇的情趣,逐渐地在人们眼前展开一幅美妙的图画。从此往下,作者便把笔力放在了对池潭的精心描写上。“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为岩。”小石潭的水格外清凉,而且整个小潭全部是由石头构成的。整个潭底便是一块大石头,在靠近池岸的地方,水底的石头翻卷地露出水面。这些石头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坻”即为水中的高地;“屿”是小岛;“嵁”不平的岩石; “岩”都是岩石的各种形态。总之,这完全是一个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所以,作者为它起名曰小石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就是作者对于池潭上景物的描绘了。有青青的树和翠绿的藤蔓,它们缠绕在一起,组成一个绿色的网,点缀在小潭的四周,参差不齐的枝条,随风摆动。这潭上的描绘仅12个字,便将小石潭周围的极幽极佳的景致展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愈加觉出小潭的美妙所在。
第二段,作者描写的是潭水和游鱼。这一段,作者采用了与第一段不同的手法,变“移步换形”为“定点特写”。这是全篇中极为精彩的一段。特别是对水中游鱼的描写,更是栩栩如生。“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是一幅极美的画面。在水中游动的鱼儿,不像是在水里,而是像在空中游动。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落在了潭底的石头上。从字面上看,作者是在写鱼,但透过字面,却令我们不能不对那清澈的潭水留下极深的印象。这种游鱼和潭水相互映衬的写法,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下面,作者进一步对鱼儿进行描述。先是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有的鱼飞快地窜向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又游到那儿,好像是在与游人一同享受着快乐。读到这里,我们又不能不从游鱼联想到作者的欢悦心情。这种由情入景,由景及情的写法正是这篇散文的一个突出特色。
第三段是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景物。“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向西南望过去,一条小溪逶迤而来,形状像是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是一条蛇在游动,有的地方亮,有的地方暗。小溪两岸高高低低,凸凹不平,犬牙相错。这里,作者非常成功地使用了比喻的手法,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形容小溪的形状,用狗的牙齿来形容小溪的两岸,使我们倍感形象逼真。
第四段写出了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坐在小石潭上,四周环抱着密密的竹子和树木,非常寂静,见不到人,令人神色凄凉,骨彻心寒,精神上也不免悲怆幽凉。因为它的境况太幽清了,不适宜让人长久地呆下去,便题了字后离去。在这一段中,作者突出地写了一个“静”字,并把环境中的静深入到心神中去,情景相融,写出了一种凄苦孤寂的心境。这无疑是作者被贬后心情的曲折反映。
最后一段,《小石潭记》是一篇语言精美,含义丰富,形象逼真的优秀山水游记。它表现了作者那种对于事物的深刻观察力和独特体验,同时也表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力。文章中所使用的那些描绘景物细致入微的手法和巧妙、形象的比喻,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借鉴。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