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蜀魏吴分别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得中原者得天下,魏国有绝对优势!蜀国有山川之险号称天府之国!吴国有长江做屏障!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10/02 10:26:31
三国蜀魏吴分别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得中原者得天下,魏国有绝对优势!蜀国有山川之险号称天府之国!吴国有长江做屏障!
xWrJrRy-J~ `€olB/'꭭ Y-3yK*US5wի_nGigEuϡ7˨ڈc]~6ܛ?өsY1t_]!-K6[Zi7 H.p<op&@Gڊ/ia68S>)dȐә[4]jvי?fOIx ]N̟2pHB+Y =O2r xI3;wobQ.4onFcV~2B@١F˃4i^;o¦FR\iue9M4q,R:=px~1f#ks65*{;YE#C4xIx^!Ζ`(fEbK*A]k5bq\]z()0kyy ;?$)7;xTh:_V&өqsCan?CP"DwWp1:}ܾ]R Y Z_bYVt 67nƭ2hPW^M~5 [;:͕1Wү#c"Ȭ(v^+Ľ)soqc m܍5l\Kxxq}IT5xTMfx4SՔ*xMm<}AzhQGbJ=WѠ h̏>P#`#=_# єK2EA_3]9㢸9WZT+U O*2RYUN\Ƞ&*: D]&]斳7  s4\5[Nu9Y܃͔\:35X[GC>to82~)xc8hbiqm_&4x$Jc YޫJ bX!o4ne{ kLxB4E&::ޫ ƆF4cEa't(fq8 & 3kTsB3U@I.;r1ZP<GXY Qrf:qri7X: 0k'ϥ73~2 D%G79dQ>#'MF\̄٦VtH|-'qzpsh8g%rs/O۸6-A፡ EH1h-dTژB`[@+O 4(!Vd?9̭2+[1~́hQ`$Ъ3I4Q A"KumG b^.aoIajүZݤŵ <9?%Att*Ģf@/{ H,zrR@*ThCamΈX LWh2ȉrDPE 6xreByhTKS.7 )4 I@a3P7Q~ H7Mgc$X9 \hډo^R']2{WtEDo⓪f2Xjfh~&܈^%"ρd4؅j Lr{&o Zx,m4mV9n.cp a hXh)fvij"3&ﰝߥcˠ\?` xI!jo$}.~CAh/Y;ﯪعt"Z'ĕ6,_̿h P0~C7?ToPH\3Ҙ-pT~9<&VC>cK 2ft *Y+c40nyagBg9H1 $(6n찃RoQ^Z`ksC&:m4 W{'5yy}6^j9LhYd<j7Kl#:Z8i\Ri8dT)FDGbK:iJv~ _OzMT

三国蜀魏吴分别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得中原者得天下,魏国有绝对优势!蜀国有山川之险号称天府之国!吴国有长江做屏障!
三国蜀魏吴分别亡国的原因是什么?
得中原者得天下,魏国有绝对优势!蜀国有山川之险号称天府之国!吴国有长江做屏障!

三国蜀魏吴分别亡国的原因是什么?得中原者得天下,魏国有绝对优势!蜀国有山川之险号称天府之国!吴国有长江做屏障!

我觉得有4个原因:1.关羽的大意失荆州.2.刘备的御驾东征.3.国力的大小和人才.4.诸葛亮和姜维的穷兵黩武!
关羽首先破坏了“联吴抗曹”,导致自己身败名裂,这时又引出了第二个原因.刘备被桃园结义的誓言冲昏了头脑!如果他听从了赵云的话先联吴抗曹进取中原的话就不会有后来的结果,可惜他不听赵云和诸葛亮的进谏,不但把张飞陪进去,还陪上了黄忠,一班忠义之士和75万大军,导致败走白帝城,如果没有赵云来抵挡住陆逊和退掉吴军,刘备还不知道去哪里,他以为关兴和张苞能保自己吗?两人合起来还不够马超打的呢!这时又引出第三个原因.刘备败走白帝城,不久就病亡!导致蜀国资源紧张和兵力不足!后来还发展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的尴尬场面.这时又引出最后一个原因,诸葛亮以为凭自己的谋略就能拿到中原?他手下能征善战的大将除了魏延就没了.况且又跟周瑜的心胸一样狭隘,如果他当初听魏延的话,让魏延领兵出子午谷,他从斜谷出兵,长安早就成为蜀国的地盘了!(魏延的话不是没凭据的,连司马懿都这么说:吾从子午谷出兵,长安早就是我的了!)诸葛亮批评了魏延,王双便来出战,他问谁敢迎敌,魏延连看都不看一眼!一个王双还需要用计铲除掉,蜀国可谓是日渐衰败!自己没拿到中原不说,连自己的小命都弄丢了!姜维九出岐山,每一次夺得地盘!更加快了蜀国的灭亡!

按照东吴旧臣薛莹的说法:“孙皓君临东吴,亲近小人,刑罚妄加.大臣大将,无所亲信,人人忧恐,各不自保,所以危亡.

个人认为有两大因素,即曹氏内因和曹氏外因.
先说内因,自古皇帝和宗室之间的关系都很难保持平衡.宗室太强则易发生内讧或家族内部篡逆事件,宗室太弱则如遇权臣篡权或外部侵略,皇帝又得不到本家族的有力支援.所以中国历史上从汉朝起,就总在遏制宗室还是扶植宗室之间摇摆不定,很少能够平衡.而曹氏由于不希望出现汉代七国之乱的现象,加之曹丕本人和其兄弟个人关系紧张的现实,采用了极度遏制宗室的做法,不但很少授予宗室王公显爵,不让近支宗室担任行政职务,而且还密切监视和控制宗室,三五年即迁换王公封地,等等作法.这使得宗室对皇室失去向心力,家族原有的团结被破坏.所以当司马氏篡权时,宗室大都默然视之,仅有几个远支宗室站出来对抗,但由于不够团结和自身实力弱小(曹魏自曹丕后不许诸侯领兵,也不许他们兼任地方职务),结果不能包围曹氏政权.
与曹氏的惟才是举和用人不疑政策有关.也是皇帝和宗室之间权利分配政策不平衡所致.
再说外因,与曹操原来的用人政策,即但凡具备朝廷需要的才能,无论其综合素质甚至人品是否合格,都要适当使用,并且一旦使用,即充分放权,很少干预和控制.这种政策在曹操的开国过程中是很成功的.所以其后人都效法之.但是这种政策在独裁政体里是要靠强大英明的君主和势力平衡的宗室和重臣两个要素来维持的,否则就会出现强势的野心家取而代之的结果.但是自曹睿死后,皇帝幼小且软弱,辅臣势力平衡成为保证不出现野心家的唯一制约因素,偏巧这时候曹真又死去,则两大制约要素都告失去.曹魏朝廷只剩实际有实力的司马氏而已,加之皇帝幼小、太后软弱无能(曹氏对外戚限制的也相当严厉,所以太后、皇后家族也不具备可以制约外在政治强人的实力),继任的曹氏代表昏庸傲慢,所以最终被司马懿成功发动政变进而夺权,从此曹氏家族事实上失去政权.